CN109509441B -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9441B
CN109509441B CN201811387858.2A CN201811387858A CN109509441B CN 109509441 B CN109509441 B CN 109509441B CN 201811387858 A CN201811387858 A CN 201811387858A CN 109509441 B CN109509441 B CN 109509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arget pixel
liquid crystal
charg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78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9441A (zh
Inventor
翁茂静
黄永兰
翁佳铭
翁佳怡
翁振超
翁佳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x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x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78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9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9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数码成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Description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码成像一般是基于感光元件,诸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对拍摄的现实景物进行数值化记录。但当拍摄对象中含有高亮度的光线或太阳光时,感光元件上对应高亮度的部分像素的电荷易超出其满阱能力,溢出的电荷进入到周围相邻像素,产生“Blooming”和“Smear”效应,也即,会使形成的图像上产生白斑,严重影响图像的呈现。
目前相关技术通常采用物理方式遮蔽的方法避免产生“Blooming”和“Smear”效应,按行或按列间隔对感光元件上的像素进行区分隔离,以阻止部分像素的超额溢出的电荷进入到其他的像素中,但是无法在非遮蔽方向上,避免溢出的电荷沿行或列方向进入相邻像素,效果不佳,导致所形成的图像清晰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方法,包括: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液晶屏上设置有与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对应的N个控制像素;预设进光率为1/N;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的步骤,包括:向液晶屏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液晶屏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N-1个控制像素处于通电状态,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其中,第一光线占初始光线的1/N。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第一光线下的第一电信号;对第一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电信号对应的第一电荷量;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否,通过调节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第一电荷量,得到新的第一电荷量,并基于新的第一电荷量重新执行上述步骤: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是,将第一电荷量扩大N倍计算得到第二电荷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电荷量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电荷量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判断第二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是,基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如果否,控制液晶屏将第一光线调节为初始光线,并根据初始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初始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初始光线下的第二电信号;对第二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信号对应的第三电荷量;判断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其中,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否,将100%作为最佳进光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判断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是,更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控制液晶屏将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并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上的更新后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最佳进光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采集在第二光线下的图像后,输出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系统,包括:液晶屏、感光元件及控制器;控制器上安装有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调光成像装置;控制器与液晶屏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然后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进而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式通过确定感光元件上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并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对传输至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的光线进行调节,进而使感光元件在与最佳进光率对应的第二光线下输出对应的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物理方法遮蔽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因高亮度进光,感光元件上像素电荷超出满阱能力的状况,从而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光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成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数码成像一般是基于感光元件,诸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对拍摄的现实景物进行数值化记录。但当拍摄对象中含有高亮度的光线或太阳光时,感光元件上对应高亮度的部分像素的电荷易超出其满阱能力,溢出的电荷进入到周围相邻像素,产生“Blooming”和“Smear”效应,也即,会使形成的图像上产生白斑,严重影响图像的呈现。
目前相关技术通常采用物理方式遮蔽的方法避免产生“Blooming”和“Smear”效应,按行或按列间隔对感光元件上的像素进行区分隔离,以阻止部分像素的超额溢出的电荷进入到其他的像素中,但是无法在非遮蔽方向上,避免溢出的电荷沿行或列方向进入相邻像素,效果不佳,导致所形成的图像清晰度较差。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调光成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调光成像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
其中,预设进光率小于100%,为在0至100%范围之内的较小值,具体的预设进光率的取值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在此不再限制。对初始光线调节后得到的第一光线的光亮度低于初始光线的光亮度。
步骤S104,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步骤S106,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方法,首先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然后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进而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式通过确定感光元件上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并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对传输至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的光线进行调节,进而使感光元件在与最佳进光率对应的第二光线下输出对应的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物理方法遮蔽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因高亮度进光,感光元件上像素电荷超出满阱能力的状况,从而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具体的,上述液晶屏上设置有与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对应的N个控制像素;其中,每个控制像素的工作状态可设置为通电或者断电;当控制像素的工作状态为通电时,控制像素用于阻挡光线进入感光元件上的单一像素;当控制像素的工作状态为断电时,控制像素用于将光线传递至感光元件上的单一像素。
将预设进光率设置为1/N,上述步骤S102中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的步骤,包括:
向液晶屏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液晶屏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N-1个控制像素处于通电状态,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其中,第一光线占初始光线的1/N。
进一步,上述步骤S104,也即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可参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第一光线下的第一电信号。
步骤(2),对第一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电信号对应的第一电荷量。
步骤(3),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否,执行步骤(4);如果是,执行步骤(5)。
其中,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的取值小于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其电荷满阱情况下,所能接受最大程度的光线所对应的实际电荷量阈值。
步骤(4),通过调节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第一电荷量,得到新的第一电荷量,并基于新的第一电荷量重新执行上述步骤: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第一电荷量不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则表示在向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传递第一光线,也即1/N的初始光线时,仍会发生目标像素的电荷溢出的现象,此时可通过调节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第一电荷量直至第一电荷量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为止。
步骤(5),将第一电荷量扩大N倍计算得到第二电荷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电荷量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方式,首先选取极小值作为预设进光率将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也即1/N的初始光线,获取得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第一光线下的第一电荷量;然后将该第一电荷量作为基准量与第一电荷量阈值进行比对,若第一电荷量大于第一电荷量阈值,则通过调节曝光时间的方式使第一电荷量小于第一电荷量阈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因曝光时间设置不合适而致使确定最佳进光率有误的情况发生。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电荷量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
(1)判断第二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是,执行(2);如果否,执行(3)。
(2)基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通过设置递减梯度值的方式,以第二电荷量为初始值进行递减,直至得到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最接近的新的第二电荷量时,将其对应的进光率作为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3)控制液晶屏将第一光线调节为初始光线,并根据初始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具体的,首先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初始光线下的第二电信号;对第二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信号对应的第三电荷量;
判断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其中,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小于但接近于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其电荷满阱情况下,所能接受最大程度的光线所对应的实际电荷量阈值;如果否,将100%作为最佳进光率。
另外,考虑到实际应用时,拍摄对象可能处于运动状态,使得感光元件上同一位置的像素存在变化的情况,进而像素所对应的最佳进光率也可能发生变化,需实时更新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故在上述判断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之后,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表示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发生变化,此时更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控制液晶屏将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并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上的更新后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进一步,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液晶屏上设置有与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对应的9个控制像素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进行说明。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另一种调光成像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控制液晶屏上8个控制像素处于通电状态,以将初始光线调节为1/9的初始光线;
步骤S204,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1/9的初始光线下的第一电荷量;
步骤S206,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否,执行步骤S208,如果是,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08,通过调节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第一电荷量,得到新的第一电荷量,并基于新的第一电荷量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206:判断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步骤S210,将第一电荷量乘以9计算得到第二电荷量;
步骤S212,判断第二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14,如果否,执行步骤S216;
步骤S214,基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步骤S216,控制液晶屏上9个控制像素处于断电状态,以将第一光线调节为初始光线;
步骤S218,获取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初始光线下的第三电荷量;
步骤S220,判断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其中,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22,如果否,执行步骤S224;
步骤S222,更新目标像素后执行步骤S202;
步骤S224,将100%作为最佳进光率。
在确定最佳进光率后,也即在执行完步骤S208、步骤S214或者步骤S224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26,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
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应用时,受液晶屏与感光元件的尺寸比例的影响,光线可能无法完全进入感光元件。为使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最佳进光率对应的光线能够完全进入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液晶屏上的N个控制像素的第一尺寸以及感光元件上的单个像素的第二尺寸;判断第一尺寸与第二尺寸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标准比值;其中,预设标准比值为N:1;如果是,则将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的比值发送至管理员,以使管理员根据该比值在液晶屏与感光元件之间设置相应的透镜;透镜用于聚光。具体的,为便于理解,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分布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示出了感光元件的单一像素(也即,前述目标像素),以及与感光元件的单一像素多对应的液晶屏的部分控制像素(具体的,图3中示出了9个控制像素),还示出了透镜,该透镜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单一像素与液晶屏的9个控制像素之间,用于将经过液晶屏的9个控制像素的光线聚集的传递至感光元件的单一像素上。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确定感光元件上的每个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然后控制液晶屏上预设的与感光元件上每个像素所对应的部分控制像素,分别按照各个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对初始光线进行调节,将调节后的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上的每个像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光源加以控制,能够避免发生感光元件上像素的电荷出现溢出的情况,也即避免产生“Blooming”和“Smear”效应,从而有效地提升感光元件输出的图像的清晰度。
对应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402,用于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
最佳进光率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第二控制模块406,用于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采集在第二光线下的图像后,输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装置,首先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然后根据第一光线,确定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进而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调节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第二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图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感光元件上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并根据最佳进光率控制液晶屏对传输至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的光线进行调节,进而使感光元件在与最佳进光率对应的第二光线下输出对应的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物理方法遮蔽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因高亮度进光,感光元件上像素电荷超出满阱能力的状况,从而有效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进一步,对应上述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成像系统,如图5所示的一种调光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500包括液晶屏502、感光元件504及控制器506;控制器上安装有上述调光成像装置;控制器与液晶屏连接,用于向液晶屏发送指令,并控制液晶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对应上述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调光成像方法的步骤。
参见图6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总线62和通信接口63,处理器60、通信接口63和存储器61通过总线62连接;处理器60用于执行存6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6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6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程序601,处理器6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601,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中,或者由处理器60实现。
处理器6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1,处理器60读取存储器6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调光成像方法的步骤。具体的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调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
根据所述第一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根据所述最佳进光率控制所述液晶屏调节所述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将所述第二光线传输至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第二光线下采集图像后,输出所述图像;
其中,所述液晶屏上设置有与所述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对应的N个控制像素;所述预设进光率为1/N;
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液晶屏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液晶屏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N-1个所述控制像素处于通电状态,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其中,所述第一光线占所述初始光线的1/N;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所述第一光线下的第一电信号;
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电信号对应的第一电荷量;
判断所述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否,通过调节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所述第一电荷量,得到新的第一电荷量,并基于所述新的第一电荷量重新执行上述步骤:判断所述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是,将所述第一电荷量扩大N倍计算得到第二电荷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电荷量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电荷量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电荷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是,基于所述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如果否,控制所述液晶屏将所述第一光线调节为所述初始光线,并根据所述初始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所述初始光线下的第二电信号;
对所述第二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二电信号对应的第三电荷量;
判断所述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否,将100%作为所述最佳进光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三电荷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荷量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是,更新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控制所述液晶屏将所述初始光线调节为所述第一光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上的更新后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5.一种调光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晶屏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按照预设进光率调节为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
最佳进光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线,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佳进光率控制所述液晶屏调节所述初始光线至第二光线,并所述第二光线传输至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以使所述感光元件采集在所述第二光线下的图像后,输出所述图像;
其中,所述液晶屏上设置有与所述感光元件上的目标像素对应的N个控制像素;所述预设进光率为1/N;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向所述液晶屏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液晶屏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N-1个所述控制像素处于通电状态,将接收到的初始光线调节为第一光线;其中,所述第一光线占所述初始光线的1/N;
其中,所述最佳进光率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在所述第一光线下的第一电信号;
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电信号对应的第一电荷量;
判断所述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否,通过调节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曝光时间,减小所述第一电荷量,得到新的第一电荷量,并基于所述新的第一电荷量重新执行上述步骤:判断所述第一电荷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荷量阈值;
如果是,将所述第一电荷量扩大N倍计算得到第二电荷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电荷量确定所述感光元件的目标像素对应的最佳进光率。
6.一种调光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屏、感光元件及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成像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晶屏连接。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87858.2A 2018-11-20 2018-11-20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9509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7858.2A CN109509441B (zh) 2018-11-20 2018-11-20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7858.2A CN109509441B (zh) 2018-11-20 2018-11-20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9441A CN109509441A (zh) 2019-03-22
CN109509441B true CN109509441B (zh) 2021-02-19

Family

ID=6574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7858.2A Active CN109509441B (zh) 2018-11-20 2018-11-20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9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748B (zh) * 2020-05-27 2023-01-2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屏幕刷新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9239A (ja) * 2002-04-24 2003-11-07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CN106210459A (zh) * 2014-09-25 2016-12-07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N108259790A (zh) * 2018-04-02 2018-07-06 昆山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像素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3514B2 (en) * 2003-05-07 2008-11-18 Pure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photography device having a rolling shutter
JP2008047957A (ja) * 2006-08-10 2008-02-28 Pentax Corp カメラ
JP4984981B2 (ja) * 2007-03-08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並びに駆動装置
JP2014120813A (ja) * 2012-12-13 2014-06-30 Samsung R&D Institute Japan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KR101689665B1 (ko) * 2014-07-04 2016-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이미지 센싱 방법, 그리고 이미지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촬영 장치
TW201639350A (zh) * 2015-04-21 2016-11-01 梁啟源 結合透明液晶屏幕之即時動態曝光補償系統及方法
WO2017147614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Essential Products, Inc. Image capture with a camera integrated display
CN107786785B (zh) * 2016-08-29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2385B (zh) * 2016-12-31 2019-05-10 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调光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9239A (ja) * 2002-04-24 2003-11-07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CN106210459A (zh) * 2014-09-25 2016-12-07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N108259790A (zh) * 2018-04-02 2018-07-06 昆山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像素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9441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8189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49482B (zh) 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31885B2 (en) Illumin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light transmittance
CN108322669B (zh) 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成像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EP3611916B1 (en) Imaging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0942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image using entropy
CN111491108B (zh) 一种曝光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0475188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enhancing method
CN102685375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40607B (zh)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20141A1 (en) Imag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601600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620102B2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piecewise generation of pixel correction values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10866486A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09441B (zh) 调光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2345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789A (zh) 一种过曝检测方法、装置及一种过曝抑制方法、装置
JPH09266549A (ja) 逆光検出方法、逆光検出装置及び撮像カメラ
CN108881876B (zh) 对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594635B (zh) 產生寬動態範圍運算的目標增益值的方法
CN10860063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50288A (zh) 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06529B2 (en) Blur correction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22301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1669572A (zh) 摄像头模组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