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344B -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5344B
CN109495344B CN201811392246.2A CN201811392246A CN109495344B CN 109495344 B CN109495344 B CN 109495344B CN 201811392246 A CN201811392246 A CN 201811392246A CN 109495344 B CN109495344 B CN 109495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offline
debugging
state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2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5344A (zh
Inventor
王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22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5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5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5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设备调试领域。所述方法用于测试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器用于存储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若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对离线状态下离线测试的次数进行了限制,从而避免完成测试设备调试后,因未将测试设备切换回在线状态导致无法向服务器上报测试结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设备调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测试设备对每个生产出的终端进行测试,以便及时发现终端存在的缺陷。
通常情况下,测试设备开启后默认处于在线状态,在线状态下,测试设备与服务器相连,并在测试过程中将每一台终端的测试结果上报至服务器。当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测试设备切换至离线状态,并在离线状态下进行设备调试,从而避免将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离线调试后,若操作人员未将测试设备切换至在线状态,测试设备将无法上报测试结果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测试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下,所述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测试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下,所述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停止模块,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用于对终端进行测试;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离线状态后,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停止在离线状态进行测试;不同于相关技术中,切换至离线状态后测试设备可以进行任意次数测试,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对离线状态下离线测试的次数进行了限制,从而避免完成测试设备调试后,因未将测试设备切换回在线状态导致无法向服务器上报测试结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环境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中包含终端120、测试设备140和服务器160。
终端120可以是待测试终端,也可以是调试终端,其中,待测试终端是指生成后未经过测试的终端,调试终端是指存在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终端1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图1中以终端120位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测试设备140与终端12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线相连,比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
测试设备140是用于对终端120进行性能、质量测试的设备。可选的,该测试设备140用于对终端120的硬件组件进行性能测试,其中,该硬件组件可以为蓝牙组件、红外线组件、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组件、定位组件、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组件、扬声器、麦克风、传感器组件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测试设备具体测试的硬件组件进行限定。
服务器160与测试设备140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相连。
服务器160是一台服务器、若干台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中心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160是测试设备140的后台服务器,用于存储测试设备140检测出的不良品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下,测试设备140启动后处于在线状态,操作人员将待测试的终端放置在测试设备140的测试平台后,测试设备140即按照预定的测试项以及测试顺序,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并将得到的每一项测试结果上报至服务器160。
当测试设备140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则通过调试终端对测试设备140进行调试。为了避免调试过程中,测试设备140将调试终端的信息(检测出的不良项信息)上报至服务器,在进行调试前,操作人员需要将测试设备140切换至离线状态,从而在离线状态下对测试设备140进行调试。
可选地,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提供的调试方法以用于图1所示的测试设备140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测试设备可以实现成为图1中的测试设备140。
可选的,该无线路由设备140中包括:处理器142、存储器144和测试组件146。
处理器12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4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测试设备14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4内的数据,执行测试设备14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4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4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2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4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44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4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4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下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
测试组件146用于对终端进行测试的组件,其中,测试组件146可以包括定位测试组件、NFC测试组件、蓝牙测试组件、射频测试组件、WiFi测试组件、扬声器测试组件、麦克风测试组件、传感器测试组件、红外线测试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测试组件146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
当然,测试设备140还可以包含电源组件、显示组件、通信组件等其他组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测试设备140的具体结构构成限定。
相关技术中,当测试设备需要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手动将测试设备由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然后使用测试设备对已知不良项的调试终端进行测试,从而将测试设备测试出的不良项与已知不良项进行对比,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功能是否正常。然而,若操作人员完成设备调试后,忘记将测试设备由离线状态切换回在线状态,后续测试设备将持续在离线状态下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导致大量待测试终端的测试结果无法上传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中,测试设备在操作人员的操作下由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后,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从而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在离线状态下大量测试终端,导致大量终端的测试结果无法同步至服务器的问题。下面采用示意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测试设备140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器用于存储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设备开启后默认处于在线状态,在线状态下,测试设备与服务器相连,并将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得到的在线测试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在线测试结果统计生产终端的良品率等信息。
可选的,测试设备包含显示屏,且显示屏上显示有状态切换控件,当接收到作用于状态切换控件的点击操作时,测试设备即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该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测试设备由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
测试设备根据第一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离线状态后,即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后续在离线状态下测试得到的离线测试结果将不会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302,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将测试设备切换至离线状态是要对测试设备进行调试,即操作人员利用测试设备对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即调试终端)进行测试,得到调试终端的测试结果,该测试结果中即包含测试出的调试终端的不良项。
进一步的,通过对比测试结果中的不良项以及调试终端的已知不良项,确定出测试设备的测试功能是否正常。若测试结果中的不良项与已知不良项相同,则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功能正常;若测试结果中的不良项与已知不良项不相同,则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功能存在异常,操作人员则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调试,并在调试后再次通过测试设备对调试终端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每次对终端(可能是调试过程中测试的调试终端,也可能是忘记切换回在线状态是测试的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即对离线测试次数进行加一操作,方便后续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测试设备根据预设测试项对终端中相应组件进行测试视为一次测试。比如,测试设备按照射频测试项、WiFi测试项、定位测试项、蓝牙测试项和NFC测试项,依次对终端中的射频组件、WiFi组件、定位组件、蓝牙组件以及NFC组件进行测试后,即完成一次测试。
步骤303,若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为了限制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的离线测试次数,从而避免因未切换回在线状态导致大量终端的测试结果无法同步至服务器的问题,测试设备中预先设置有次数阈值。其中,该次数阈值可以为定值,也可以由测试设备动态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每次进行离线测试前,检测离线测试次数是否达到次数阈值,若达到,则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若未达到,则继续进行离线测试,并在离线测试后对离线测试次数进行加一操作。
比如,当次数阈值为5次时,测试设备每次进行离线测试前,即检测离线测试次数是否达到5次,若已达到5次,则停止进行离线测试。
可选的,操作人员将测试设备由离线状态切换至在线状态时,测试终端将离线测试次数重置为0。
可选的,测试设备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的同时,显示提示信息,提示操作人员离线测试次数已达到上限。
可选的,若操作人员仍旧需要进行离线测试(比如测试设备仍旧需要进行调试),需要重启测试设备,并手动将重启后的测试设备由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离线状态后,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停止在离线状态进行测试;不同于相关技术中,切换至离线状态后测试设备可以进行任意次数测试,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对离线状态下离线测试的次数进行了限制,从而避免完成测试设备调试后,因未将测试设备切换回在线状态导致无法向服务器上报测试结果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测试设备在离线状态下进行了多次调试,导致离线测试次数达到了次数阈值,无需禁止继续进行离线测试。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重启测试设备并手动切换测试设备至离线状态后,才能继续对测试设备进行调试,致使整个调试过程的流程繁琐。
为了避免多次调试场景下,因频繁达到离线测试次数上限导致无法持续进行离线测试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测试设备进一步检测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是否因多次调试造成,若是,则允许继续进行离线测试;若不是,则停止进行离线测试。下面采用示意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测试设备140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离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器用于存储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步骤402,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上述步骤401至4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301至3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若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获取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调试结果是对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后,立即停止离线测试不同,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后,测试设备进一步获取各次离线测试所得到的离线测试结果。
可选的,离线测试结果中仅包含调试结果(对调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得到),或者,离线测试结果中同时包含调试结果和测试结果(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次进行离线测试后,测试设备即对测试得到的离线测试结果进行存储。其中,该离线测试结果中即包含终端标识与测试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性的,测试设备获取到的离线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1874288070000091
步骤404,识别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调试结果。
为了确定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是否因多次调试导致,测试设备进一步识别测试结果中包含的调试结果,从而根据调试结果的数量确定导致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设备可以使用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识别离线测试结果中的调试结果。
一、获取各条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根据终端标识和存储的调试终端标识,识别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调试结果。
可选的,测试设备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调试终端的调试终端标识,该调试终端标识可以是操作人员预先录入测试设备中,也可以是调试设备从服务器处获取。
在识别调试结果时,测试设备即获取各条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并检测终端标识与调试终端标识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终端标识对应的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调试结果;若不匹配,则将终端标识对应的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得到的)测试结果。
结合表一中的数据,比如,当调试终端标识为Mobile000X、Mobile000Y以及Mobile000Z时,测试设备确定测试编号为1和2的离线测试结果为调试结果。
二、将离线测试结果中第一条离线测试结果包含的终端标识确定为调试终端标识;根据调试终端标识识别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调试结果。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将测试设备切换至离线状态后,会使用调试终端对测试设备进行调试,因此,当测试设备中未存储调试终端标识时,测试设备将第一条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调试结果,并获取第一条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从而将该终端标识确定为调试终端标识。进一步的,测试设备检测其他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是否与调试终端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将终端标识对应的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调试结果;若不匹配,则将终端标识对应的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对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后得到的)测试结果。
结合表一中的数据,比如,测试设备将测试编号为1的离线测试结果确定为调试结果,并确定调试终端标识为Mobile000X,进而根据调试终端标识将测试编号为1和2的离线测试结果为调试结果。
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调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述两种可能的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并不对此构成限定。
进一步的,测试设备确定离线测试结果中是否包含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若包含,则确定在离线状态下对待测试终端进行了测试,并执行步骤406至407;若不包含,则确定离线状态下仅对调试终端进行了测试,并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若离线测试结果中不包含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并重置离线测试次数,并重新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当离线测试结果中不包含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时,表明离线测试次数达到上限时由于离线状态下进行多次设备调试造成,为了避免操作人员重启并将测试设备重新切换至离线模式,测试设备重置离线测试次数。
由于重置后离线测试次数为0<次数阈值,因此测试设备可以重新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从而免去了重启并重新切换的流程,提高了离线状态下调试设备的效率。
步骤406,若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当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时,表明离线状态期间不仅进行了设备调试,还对待测试终端进行了测试。此时,测试设备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步骤407,向服务器发送离线测试结果中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测试结果进行存储。
当识别出在离线状态下对待测试终端进行了测试时,测试设备进一步向服务器上报离线测试结果中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以便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测试结果进行存储,避免离线状态下的测试结果无法同步到服务器的问题。
结合上述步骤中的示例,测试设备将测试编号为3和4的离线测试结果上报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设备上报测试结果前,已切换至在线状态。
本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在检测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后,进一步识别各条离线测试结果,并在识别出离线测试结果中仅包含调试结果时,重置离线测试次数,方便操作人员继续在离线状态下进行设备调试,提高了离线状态下多次调试设备的效率。
此外,当识别出离线测试结果中还包含调试结果外的其他测试结果时,测试设备将离线测试结果中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上报至服务器,避免离线状态在测试结果的缺失。
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停止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之后,当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在线状态,并获取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从而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由服务器用于识别并存储离线测试结果中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其中,服务器识别调试结果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4,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相关技术中,任何操作人员均可以将测试设备切换至离线状态,导致离线测试的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图4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步骤401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A,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获取录入的身份验证信息,身份验证信息包括账号密码信息、识别卡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操作人员将测试设备由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时,需要录入身份验证信息,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操作人员输入的账号密码信息,或者,操作人员通过设置在测试设备上的读卡设备录入的识别卡信息,或者,操作人员通过设置在测试设备上的生物特征采集组件录入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信息、虹膜信息、面部信息、声纹信息、掌纹信息等等)。
进一步的,测试设备检测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具有离线测试权限,并执行步骤401B,若不匹配,则确定当前操作人员不具备离线测试权限,并禁止切换至离线状态。
步骤401B,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匹配,则切换至离线状态。
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测试设备根据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
相应的,步骤406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8,若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向服务器发送提醒指令,提醒请求中包含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用于获取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并向联系人信息指示的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
为了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将离线状态切换为在线状态,并避免身份被盗用,当检测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测试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包含身份验证信息的提醒指令。
可选的,服务器接收到提醒指令后,根据其中包含的身份验证信息,查询该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进而根据该联系人信息向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其中,联系人信息可以为即时通信账号或手机号码,相应的,服务器向联系人发送即时通信消息或短信,以提醒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测试设备通过增加身份验证机制,实现了仅指定操作人员能够进行离线测试,提高了离线测试的安全性;同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上限时,测试设备通过服务器向相应的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联系人尽快切换测试设备的状态。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试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测试设备140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610,用于在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下,所述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统计模块620,用于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停止模块630,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可选的,所述若停止模块630,包括:
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获取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所述调试结果是对所述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停止单元,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用于:
获取各条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存储的调试终端标识,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或,
将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第一条离线测试结果包含的终端标识确定为调试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调试终端标识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结果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不包含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重置所述离线测试次数,并重新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所述在线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所述调试结果是对所述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识别并存储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切换模块610,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获取录入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账号密码信息、识别卡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匹配,则切换至所述离线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定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提醒指令,所述提醒请求中包含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并向所述联系人信息指示的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线状态下,测试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离线状态后,统计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停止在离线状态进行测试;不同于相关技术中,切换至离线状态后测试设备可以进行任意次数测试,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对离线状态下离线测试的次数进行了限制,从而避免完成测试设备调试后,因未将测试设备切换回在线状态导致无法向服务器上报测试结果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在检测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后,进一步识别各条离线测试结果,并在识别出离线测试结果中仅包含调试结果时,重置离线测试次数,方便操作人员继续在离线状态下进行设备调试,提高了离线状态下多次调试设备的效率。
此外,当识别出离线测试结果中还包含调试结果外的其他测试结果时,测试设备将离线测试结果中除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上报至服务器,避免离线状态在测试结果的缺失。
本实施例中,测试设备通过增加身份验证机制,实现了仅指定操作人员能够进行离线测试,提高了离线测试的安全性;同时,在离线测试次数达到上限时,测试设备通过服务器向相应的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联系人尽快切换测试设备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测试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下,所述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当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所述在线状态;
获取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所述调试结果是对所述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识别并存储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包括:
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获取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所述调试结果是对所述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若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包括:
获取各条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存储的调试终端标识,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或,
将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第一条离线测试结果包含的终端标识确定为调试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调试终端标识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结果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含的所述调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不包含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则重置所述离线测试次数,并重新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获取录入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账号密码信息、识别卡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匹配,则切换至所述离线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提醒指令,所述提醒请求中包含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并向所述联系人信息指示的联系人发送提醒信息。
8.一种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测试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在线状态下,当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离线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下,所述测试设备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测试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次数,其中,离线测试的终端中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是包含已知不良项的不良品;
停止模块,用于若所述离线测试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停止在所述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切换至所述在线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离线状态下的离线测试结果,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包括至少一条调试结果,所述调试结果是对所述调试终端进行测试时得到的测试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离线测试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识别并存储所述离线测试结果中除所述调试结果以外的测试结果。
9.一种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用于对终端进行测试;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
CN201811392246.2A 2018-11-21 2018-11-21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495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246.2A CN109495344B (zh) 2018-11-21 2018-11-21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246.2A CN109495344B (zh) 2018-11-21 2018-11-21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344A CN109495344A (zh) 2019-03-19
CN109495344B true CN109495344B (zh) 2020-06-26

Family

ID=65697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2246.2A Active CN109495344B (zh) 2018-11-21 2018-11-21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5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916B (zh) * 2019-11-27 2022-02-22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试工具及调试方法
CN111563048B (zh) * 2020-07-13 2020-10-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935096B (zh) * 2020-07-15 2023-04-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网络安全产品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949727B (zh) * 2021-08-26 2024-05-24 深圳市太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014B (zh) * 2011-10-18 2014-04-02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一种vpn设备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GB2503707A (en) * 2012-07-05 2014-01-08 Martin Richard Lambert A smartphone bas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 microcontroller unit to which are coupled one or more sensors and/or actua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344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5344B (zh) 测试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4976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abling a WLAN hotspot based on data traffic value
CN107666583B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5149235A1 (zh) 隐私保护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493378B (zh) 应用程序登录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116787A1 (en) Remote vehicle diagnostic an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nstant messaging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12396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06787B (zh) 一种应用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135275A (zh)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3601A (zh) 信息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06637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903041B2 (en) Abnormality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250750A1 (ja) 安否確認システム及び安否確認方法
CN107786349B (zh) 一种针对用户账号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39679B (zh)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752933A (zh) 一种验证码输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7102758A (ja)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79051A (zh) 用于核验用户身份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5099B (zh) 终端测试方法、服务器、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39042A (zh) 工业数据脱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8888A (zh) 功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35730B (zh) 一种机顶盒测试方法及用户终端
US12002299B2 (en) Remote vehicle diagnostic an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nstant messaging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211979663U (zh) 辨识用户的装置及辨识用户的系统
CN109327317B (zh) 存储系统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