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22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95220A CN109495220A CN201710824511.9A CN201710824511A CN109495220A CN 109495220 A CN109495220 A CN 109495220A CN 201710824511 A CN201710824511 A CN 201710824511A CN 109495220 A CN109495220 A CN 1094952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scheduling request
- sends
- send
- uplink schedu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该上行调度请求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当存在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基于预存的可变参数改变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发送位置完成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避免了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资源冲突,能够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TDD LTE(或称TD-LTE,即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系统中,为满足载波聚合的需求,3GPP TS36.213(其中,3GPP表示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即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表示技术规范,36.213为具体编号)的Rel-10版本中新增了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以支持载波聚合,分别为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
但是,在TDD系统中,上下行子帧配比并不固定且上行子帧一般少于下行子帧,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可能需要同时反馈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包括确认和否定消息,以下简称为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若需要在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同时发送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将造成上行控制信道上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的反馈资源冲突,导致ACK/NACK资源丢失或者不明确反馈的是哪一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对于被配置了采用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用户终端,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被配置了采用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用户终端,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配置了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该用户终端包括:
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数据传输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本发明通过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该上行调度请求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当存在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基于预存的可变参数改变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发送位置完成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避免了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资源冲突,能够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户终端一个可选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上行/下行配置2下,ACK/NACK反馈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反馈资源冲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延后ACK/NACK实际发送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该上行调度请求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当存在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基于预存的可变参数改变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发送位置完成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避免了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资源冲突,能够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用户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用户终端的一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传输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前述反馈消息。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该集合包括M个元素;
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
解析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携带的可变参数,并储存解析出的可变参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侦测到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1a或1b发送前述上行调度请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参照图2,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步骤S20,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步骤S30,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前述反馈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方案,以下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两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进行简单介绍。
其中,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使用PUCCH format 1b携带的2比特信息,并选择几个特定PUCCH 1资源的某一个,来指示所要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消息(包括确认和否定消息,以下简称为ACK/NACK)。其只支持不超过4个ACK/NACK比特信息且不多于2个服务小区的场景。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PUCCH format 3)可支持至多5个服务小区且用户终端在每个服务器都配置了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的场景。PUCCHformat 3也能够支持2个服务小区的场景,具体是使用PUCCH format 3还是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取决于基站的配置。
然而,对于被配置了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或者采用PUCCHformat 3的用户终端,若需要在PUCCH上同时发送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将造成PUCCH上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的反馈资源冲突,导致ACK/NACK资源丢失或者不明确反馈的是哪一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
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具体根据已配置的上行调度请求的周期计算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其中,用户终端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目的在于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其第一发送位置的计算按照现有协议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在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之后,用户终端判断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此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显然的,此时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存在反馈资源冲突。
在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存在反馈资源冲突时,用户终端进一步获取到预存的可变参数,并根据该可变参数确定发送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具体的,步骤S20包括:
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该集合包括M个元素;
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请参照表1,表1对应于3GPP TS36.213的表10.1.3.1-1。
表1
对于TDD而言,如果用户终端在下行子帧n–k上检测到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或检测到一个指示下行半永久性调度释放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用户终端会在上行子帧n回复ACK/NACK。其中,k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即上表1)中定义。
从表1可以看出多个下行子帧发送的PDSCH可能在同一上行子帧回复ACK/NACK。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的下行子帧组成了集合KM,集合中共有M个元素,KM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一个k。不同的下行子帧对应不同的k,按照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标注为k0、k1……kM-1,每个元素的下标记为m。如图3所示:为上行/下行配置2下,ACK/NACK反馈的时序关系,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以I=1为例,如表2所示。
表2
之后,则可在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即上表2)查找发送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显而易见的,在增加I个余量后,ACK/NACK的实际发送位置被延后。
在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以及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之后,由于第二发送位置延后于第一发送位置,排除了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的反馈资源冲突,此时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ACK/NACK,即可确保HARQ的ACK/NACK的正确发送。
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说明。
用户终端配置了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并采用上行/下行配置2,可变参数的值I为1。
用户终端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如图4所示,根据表1可确定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2需要同时发送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
用户终端进一步获取到预存的可变参数(其值I=1),在表1中为KM增加1个余量,得到表2,根据表2查询到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如图5所示,ACK/NACK将被延后至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7进行发送。
之后,用户终端即可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2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7发送ACK/NACK,实现ACK/NACK的正确发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1a或1b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
具体的,前述判断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之后,若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ACK/NACK需要发送,则采用PUCCH format1、1a或1b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该上行调度请求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当存在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基于预存的可变参数改变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发送位置完成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避免了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资源冲突,能够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用户终端预先获取可变参数的操作,以下仅对此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激活小区时配置参数,此时根据OM的配置信息计算建立小区所需要的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可变参数的值I,并根据前述配置信息及I计算PUCCH(1)的资源(即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资源)。
之后,将PUCCH(1)的资源配置信息和可变参数值为I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另一方面,用户终端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具体为: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
解析出携带的可变参数,并储存解析出的可变参数。
在具体实施时,基站将PUCCH(1)的资源信息通过小区系统消息广播给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将可变参数携带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配置给用户终端。
相应的,用户终端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并从该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中解析出可变参数,进行存储。此外,用户终端还从基站发送的小区系统消息广播中提取出PUCCH(1)的资源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根据基站配置的PUCCH(1)资源信息和上行调度请求的周期,计算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在侦测到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方案,以下仅对此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实时侦测是否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并在侦测到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也即是判断当前有无PUSCH资源,此处将判断不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以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对应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6,在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20,用于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前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发送模块30,用于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前述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前述反馈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0在用户终端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具体根据用户终端已配置的上行调度请求的周期计算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其中,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目的在于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其第一发送位置的计算按照现有协议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确定模块10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之后,第二确定模块20判断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此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显然的,此时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存在反馈资源冲突。
在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存在反馈资源冲突时,第二确定模块20进一步获取到预存的可变参数,并根据该可变参数确定发送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具体的,第二确定模块20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所述集合包括M个元素;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前述反馈消息(即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
请参照表1,表1对应于3GPP TS36.213的表10.1.3.1-1。
对于TDD而言,如果用户终端在下行子帧n–k上检测到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或检测到一个指示下行半永久性调度释放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用户终端会在上行子帧n回复ACK/NACK。其中,k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即上表1)中定义。
从表1可以看出多个下行子帧发送的PDSCH可能在同一上行子帧回复ACK/NACK。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的下行子帧组成了集合KM,集合中共有M个元素,KM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一个k。不同的下行子帧对应不同的k,按照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标注为k0、k1……kM-1,每个元素的下标记为m。如图3所示:为上行/下行配置2下,ACK/NACK反馈的时序关系,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20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以I=1为例,如表2所示。
之后,第二确定模块20则可在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即上表2)查找发送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显而易见的,在增加I个余量后,ACK/NACK的实际发送位置被延后。
在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以及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之后,由于第二发送位置延后于第一发送位置,排除了上行调度请求和ACK/NACK的反馈资源冲突,此时由发送模块30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ACK/NACK,即可确保HARQ的ACK/NACK的正确发送。
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说明。
用户终端配置了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并采用上行/下行配置2,可变参数的值I为1。
第一确定模块10在用户终端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如图4所示,第二确定模块20根据表1可确定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2需要同时发送ACK/NACK和上行调度请求。
第二确定模块20进一步获取到预存的可变参数(其值I=1),在表1中为KM增加1个余量,得到表2,根据表2查询到ACK/NACK的第二发送位置,如图5所示,ACK/NACK将被延后至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7进行发送。
之后,发送模块30即可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2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U7发送ACK/NACK,实现ACK/NACK的正确发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还用于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1a或1b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
具体的,前述第二确定模块20判断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HARQ的ACK/NACK需要发送之后,若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ACK/NACK需要发送,则指示发送模块30采用PUCCH format1、1a或1b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在用户终端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首先确定该上行调度请求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是否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当存在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基于预存的可变参数改变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发送位置完成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发送,避免了上行调度请求和前述反馈消息的资源冲突,能够确保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消息的正确发送。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对应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用户终端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用户终端预先获取可变参数的操作,以下仅对此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激活小区时配置参数,此时根据OM的配置信息计算建立小区所需要的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可变参数的值I,并根据前述配置信息及I计算PUCCH(1)的资源(即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资源)。
之后,将PUCCH(1)的资源配置信息和可变参数值为I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另一方面,用户终端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具体为: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
解析出携带的可变参数,并储存解析出的可变参数。
在具体实施时,基站将PUCCH(1)的资源信息通过小区系统消息广播给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将可变参数携带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配置给用户终端。
相应的,接收模块在用户终端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并从该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中解析出可变参数,进行存储。此外,接收模块还从基站发送的小区系统消息广播中提取出PUCCH(1)的资源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0在用户终端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根据基站配置的PUCCH(1)资源信息和上行调度请求的周期,计算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对应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在侦测到用户终端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还用于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方案,以下仅对此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模块实时侦测用户终端是否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并在侦测到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也即是判断当前有无PUSCH资源,此处将判断不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模块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以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该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在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前述反馈消息。
进一步地,前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根据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该集合包括M个元素;
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进一步地,前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
进一步地,前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
解析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携带的可变参数,并储存解析出的可变参数。
进一步地,前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侦测到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
进一步地,前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确定的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在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1a或1b发送前述上行调度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用户终端执行本发明对应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被配置了采用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用户终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所述集合包括M个元素;
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计算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可变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入基站时,接收并储存所述基站发送的可变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接入基站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
解析出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配置信元携带的所述可变参数,并储存解析出的所述可变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侦测到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上行资源;
在当前不存在上行资源时,触发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不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1a或1b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被配置了采用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可变参数的值I,在3GPP TS36.213的表10.1.3.1-1中为KM增加I个余量,其中KM表示同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所组成的集合,所述集合包括M个元素;根据增加I个余量后的表10.1.3.1-1查找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9.一种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配置了基于信道选择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b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数据传输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触发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时,确定上行调度请求的第一发送位置;
在确定的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存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预存的可变参数确定发送所述反馈消息的第二发送位置;
在所述第一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在所述第二发送位置的上行子帧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4511.9A CN109495220B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4511.9A CN109495220B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5220A true CN109495220A (zh) | 2019-03-19 |
CN109495220B CN109495220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6568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4511.9A Active CN109495220B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9522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5468A (zh) * | 2019-08-12 | 2020-10-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CN115378553A (zh) * | 2021-05-20 | 2022-11-2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8151A (zh) * | 2010-12-28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3354482A (zh) * | 2013-06-17 | 2013-10-16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20130308550A1 (en) * | 2012-05-17 | 2013-11-21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3427940A (zh) * | 2012-05-20 | 2013-12-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82008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业务流量自适应tdd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
US20150117271A1 (en) * | 2012-04-09 | 2015-04-3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 information |
CN104756430A (zh) * | 2013-09-26 | 2015-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4767593A (zh) * | 2014-01-03 | 2015-07-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答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CN106357374A (zh) * | 2015-07-15 | 2017-01-2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te中pucch反馈信息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06550464A (zh) * | 2015-09-22 | 2017-03-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7
- 2017-09-11 CN CN201710824511.9A patent/CN1094952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8151A (zh) * | 2010-12-28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
US20150117271A1 (en) * | 2012-04-09 | 2015-04-3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 information |
US20130308550A1 (en) * | 2012-05-17 | 2013-11-21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3427940A (zh) * | 2012-05-20 | 2013-12-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82008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业务流量自适应tdd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
CN103354482A (zh) * | 2013-06-17 | 2013-10-16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4756430A (zh) * | 2013-09-26 | 2015-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4767593A (zh) * | 2014-01-03 | 2015-07-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答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CN106357374A (zh) * | 2015-07-15 | 2017-01-2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te中pucch反馈信息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06550464A (zh) * | 2015-09-22 | 2017-03-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MCCSUPPORT: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GPP TS 36.213 V10.1.0》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5468A (zh) * | 2019-08-12 | 2020-10-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CN111835468B (zh) * | 2019-08-12 | 2021-10-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CN115378553A (zh) * | 2021-05-20 | 2022-11-2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378553B (zh) * | 2021-05-20 | 2024-05-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5220B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82077B2 (en) | Efficient BWP operation for sidelink operation | |
US11617212B2 (en) | Random-access procedure for scheduling request | |
US11843563B2 (en) | Activating a bandwidth part | |
US10841929B2 (en) | Mapping an access attempt type to a network configuration | |
CN105324951B (zh) | 用于联合fdd及tdd载波聚合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 |
CN112219413A (zh) | 通过多种无线电接入类型进行的v2x通信 | |
CN103518345B (zh) | 支持harq的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WO2016138646A1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11909488B2 (en) | SCell beam failure recovery | |
CN10477003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655268B (zh) | 消息3缓冲区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 |
CN116057988A (zh) | 基于模型的预测干扰管理 | |
US11234281B2 (en) | Unicast session over a direct communication link | |
CN104935416A (zh) | 处理装置对装置运作的方法 | |
CN10829324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冲突避免 | |
CN109495220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6505269B2 (ja) | Harqをサポートする、ワイヤレス通信方法、ユーザ装置および基地局 | |
JP2017060173A (ja) | Harqをサポートする、ワイヤレス通信方法、ユーザ装置および基地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