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3428B -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3428B
CN109493428B CN201811574943.XA CN201811574943A CN109493428B CN 109493428 B CN109493428 B CN 109493428B CN 201811574943 A CN201811574943 A CN 201811574943A CN 109493428 B CN109493428 B CN 109493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odel
optimized
grid structure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4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3428A (zh
Inventor
路庆生
陈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49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3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3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3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3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3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调整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本公开通过获取三维虚拟模型中的三维网格结构得到一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而获得一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可以解决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太少,显示效果不美观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上添加连接点,可以精准捕获三维网格结构作为交互对象,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Description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玩家对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也提出了更为个性化的需求。对于扮演类的网络游戏,玩家希望可以对选择角色的外貌进行定制,以更加符合玩家个人的审美标准。所以,选人界面的捏脸已经成为网络游戏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简便的通过导入其他玩家的捏脸数据直接生成外貌,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对角色的外貌重新定制,包括角色的五官信息等,以实时表达玩家的喜爱或者厌恶的情绪,以使定制后的角色更具有亲切感。若捏脸的效果很好,不仅可以很好的传递网络游戏的背景及世界观,还可以大大提高玩家的认同感,引起玩家的沉浸感,增加玩家的交互体验,提高游戏乐趣。
在对角色进行捏脸时需要做出圆润饱满的效果,这就对角色的面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手机端游戏受平台的限制,对耗电和发热都有要求,所以手机端硬件无法负荷,无法使用太多模型面数来实现形象的捏脸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可以直接获取角色的面数,由于其面数过低,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捏脸效果的,并且,所得到的角色的面部也十分不美观,无法做出合理的表情动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的角色面数过低而导致的捏脸效果不佳等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虚拟模型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所述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包括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坐标信息,所述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包括:根据所述三维坐标信息生成贴图坐标信息;基于所述贴图坐标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包括: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其中,所述第二网格具有与所述第一网格不同的网格形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包括: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二维贴图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网格的顶点和/或边上添加连接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的网格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网格的网格形状为边数大于三的多边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获取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根据所述优化贴图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基于所述优化三维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将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为多个模型单元;根据所述多个模型单元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虚拟模型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调整模块,被配置为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优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所述优化三维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的三维虚拟模型优化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三维虚拟模型优化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获取三维虚拟模型中的三维网格结构生成并调整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信息,以得到一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而获得一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可以解决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太少,显示效果不美观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上添加连接点,可以精准捕获三维网格结构作为交互对象,以对其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相关技术中的三维虚拟模型的面部效果示意图;
图6(a)示意性示出腿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不合理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b)示意性示出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合理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c)示意性示出腿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合理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a)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在一种优化界面的示意图;
图7(b)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应用于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c)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生成的面部的原始二维模型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8(a)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在一种优化界面的示意图;
图8(b)示意性示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生成的面部的原始二维模型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8(c)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8(d)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可使用的网格结构的示意图;
图9(a)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9(b)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上放置连接点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0(a)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模型单元的显示效果示意图(显示网格和连接点);
图10(b)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模型单元的显示效果示意图(未显示网格和连接点);
图10(c)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模型单元的显示效果示意图(渐变效果);
图10(d)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对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的分割后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在三维虚拟模型上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1(a)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优化二维贴图模型放置于三维虚拟模型上的过程示意图;
图11(b)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模型单元的三维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1(c)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根据多个模型单元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于捏脸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1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电子设备;
图1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包括”、“配置有”、“设置于”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
参考图1中所示,该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当需要对一个三维虚拟模型进行优化处理时,可以获取三维虚拟模型,该三维虚拟模型是直接获取得到的一未经优化且需要优化的三维虚拟模型。并且,该三维虚拟模型是一由三维网格结构构成的三维虚拟模型,该三维网格结构可以是三角形结构、四边形结构等。根据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可以将其转化为原始二维模型,该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可以是三维坐标信息、三维形状信息等。该原始二维模型是一由二维网格结构构成的,且与三维虚拟模型对应的二维贴图模型。
步骤S102.调整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通过步骤S101可以获得三维虚拟模型对应的原始二维模型,本步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原始二维模型得到一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在步骤S101中得到的原始二维模型是根据三维虚拟模型中的三维网格结构生成的二维贴图模型,可以对该二维网格结构的网格结构信息进行调整,例如进行替换、合并等调整操作,使原始二维模型的二维网格结构发生变化,以得到一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步骤S103.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在步骤S102中可以获得一个二维网格结构不同于原始二维模型的二维网格结构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本步骤可以根据该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获得优化后的三维虚拟模型。例如,为使优化后的三维虚拟模型用于捏脸时,为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并保证每个面部结构的变化不随其他面部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可以将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即根据人脸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可以将嘴唇区域划分成一块,将脸颊部分划分成一块,将眼睛区域分别划分成两块等,得到分块后的二维贴图模型。根据该二维贴图模型,可以进行生成一个对应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所以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可以是分块的三维网格结构。并且,在为了实现捏脸的功能时,该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可以是一能实现触控功能的三维网格结构。将优化三维网格结构重叠于待处理的三维虚拟模型上,可以得到一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将三维虚拟模型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并对其三维网格结构信息进行调整,可以得到一具有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不仅可以解决原始的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太少,无法塑造形象的三维虚拟模型的问题,还可以对三维虚拟模型合理布线,使其更加贴合真实结构。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示,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包括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坐标信息;步骤S101中根据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根据三维坐标信息生成贴图坐标信息。
对于由三维网格结构构成的三维虚拟模型,可以获取该三维网格结构的结构信息,例如获取三维坐标信息,该三维坐标信息与贴图坐标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三维坐标信息对应一个贴图坐标信息,因此,可以根据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及其映射关系,一一对应得到贴图坐标信息上的每个点,以生成所有贴图坐标信息。
步骤S202.基于贴图坐标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在步骤S201中已经生成贴图坐标信息,本步骤可以根据贴图坐标信息生成对应的原始二维模型。已经获得贴图坐标信息中的每个点的坐标信息,根据这些点的坐标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中的三维坐标信息生成对应的贴图坐标信息,进而得到原始二维模型,利用了三维坐标信息和贴图坐标信息的一一映射关系,使生成的原始二维模型更有准确性,进而保证了优化后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效果。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02中调整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包括:将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其中,第二网格具有与第一网格不同的网格形状。
原始二维模型中的网格是第一网格,该第一网格是直接获取的未经优化的虚拟模型的网格结构。例如,当原始二维模型贴图是一人面部模型时,第一网格的网格结构无法很好的反映人面部的结构特征,所以为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选择一更为合适的第二网格对原始二维贴图中的第一网格进行替换。可以看出,第二网格是与第一网格的网格形状不同的网格结构,例如可以是四边形结构、五边形结构等,不做限定,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本示例性实施例给出了对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调整,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二维贴图模型的网格结构从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的方式,解决了原始二维模型的第一网格不美观,并且无法和三维虚拟模型的结构匹配的问题。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包括:将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
根据实际需求将原始二维模型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时,若第一网格为三角网格,第二网格为四边形网格,根据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特点,可以发现,可以将两两相邻的三角网格进行合并,得到一四边形,并对之前的三角网格进行替换即可。所以,可以根据两种网格的几何图形的特点,选择第一网格替换为适用的第二网格。
本示例性实施例对二维贴图模型的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不仅合理的运用第一网格的几何图形特点,而且替换方式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将二维贴图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之后,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还包括:在第二网格的顶点和/或边上添加连接点。
当需要捕捉三维虚拟模型,将其作为控制对象进行操作,例如捏脸、调节面部表情、伸缩三维虚拟模型的比例时,可以在第二网格上添加连接点。该连接点的添加位置不做限定,可以是第二网格的顶点,也可以是第二网格的边上的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若该连接点用于对三维虚拟模型进行捏脸时,可以将其添加在第二网格的顶点,不仅可以利于捕捉面部的三维虚拟模型,还可以在视觉上使显示效果更佳,例如眼部、唇部显示更为密集,可以突出局部区域。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对替换得到的第二网格的顶点和/或边上添加连接点,不仅要为进行交互的三维虚拟模型的捕捉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捕捉形式,并且可以根据交互需求调整三维虚拟模型,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交互需求,提供更为真实的交互体验。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网格的网格形状为三角形,第二网格的网格形状为边数大于三的多边形。
例如,在游戏开发过程中,直接获取到的原始虚拟模型中的第一网格一般为三角形,三角形在捏脸过程中无法跟随面部结构走向合理布线。针对类似问题,可以将替换的第二网格设定为一边数大于三的多边形。由于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简称CG)模型具有实时渲染、形象逼真等优点,且其计算机图形模型中的网格结构为四边形网格,所以可以将三角形的第一网格替换为四边形的第二网格。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步骤S103中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
调整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后,可以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获取其中每个点对应的坐标信息,得到优化贴图坐标信息。
步骤S302.根据优化贴图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
基于步骤S301中获取到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本步骤可以根据优化贴图坐标信息得到优化三维坐标信息。优化贴图坐标信息是一种二维坐标信息,该二维坐标信息与三维坐标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与优化贴图坐标信息可以获得优化三维坐标信息,该优化三维坐标信息是一种三维坐标信息。
步骤S303.基于优化三维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步骤S302可以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本步骤可以根据该优化三维坐标信息得到一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已经获得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并且由于这个点构成的是一网格结构,所以根据优化三维坐标信息可以生成一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并且,在生成时,可以进行分割、渐变处理,使生成后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更符合实际交互等的需求。
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获取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可以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以得到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根据优化贴图坐标信息和优化三维坐标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使得到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更为精准和形象,与真实模型效果更加一致。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4中所示,步骤S103中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将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为多个模型单元。
例如,在需要对腿部肌肉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根据肌肉类别显示时,可以将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成不同肌肉的多个模型单元。对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可以将整个贴图模型进行局部显示,当需要对局部进行操作时,可以更为方便。
步骤S402.根据多个模型单元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在步骤S401中已经将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得到多个模型单元,本步骤根据多个模型单元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可以看出,该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是多个三维模型单元构成的网格结构。根据二维模型单元中各点的映射关系,可以获得多个三维模型单元,共同组成了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本示例性实施例为使得到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可以更加接近真实模型,通过对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模型单元,以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对用户后续的交互和开发人员的调整提供了更为方便简洁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工作量。
下面结合一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是手机游戏开发时,获得不同三维虚拟模型面数塑造角色的面部效果的示意图。相关技术是直接获取低面数的三维虚拟模型51和三维虚拟模型52,可以看出,不仅无法跟随人体结构走向布线,呈现较为美观的角色形象,而且无法显示合理的面部表情动画,难以获取高质量的捏脸效果。但是,使用过多模型面数塑造角色形象,可以获得如三维虚拟模型53和三维虚拟模型54的显示效果,但是对手机的耗电情况和发热状况要求太高,无法实现。
如图6给出了对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布线时的效果示意图。图6(a)、图6(b)和图6(c)分别是腿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不合理布局的效果示意图、脸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合理布局的效果示意图和腿部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合理布局的效果示意图,可以看出,当三维虚拟模型的面数合理布局时,可以很好的跟随人体结构,呈现效果形象。
图7(a)所示是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的优化界面示意图。点击控件71“执行操作”,可以实现三维虚拟模型生成原始二维模型的操作。如图7(b)是一个面部三维虚拟模型,点击控件71“执行操作”后,可以得到如图7(c)所示的原始二维模型。
图8(a)所示是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的优化界面示意图,点击控件81“执行操作”,可以调整原始二维模型得到一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图8(b)所示是调整前一角色面部的原始二维模型,点击“执行操作”控件后,可以得到如图8(c)所示的调整后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可以看出,调整前的原始二维模型的第一网格为三角形,经过调整后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第二网格为四边形。但是,调整后的第二网格并不仅仅局限于四边形一种,还可以有诸如图8(d)显示的多种扩展类型。
如图9(a)所示是将面部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再次进行调整得到的一更为细化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较之前,分割更为精细,显示效果更好。对细化后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防止连接点的操作,可以得到如图9(b)所示的鼻子区域的效果图,以对鼻子区域进行捏脸。
将面部的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成多个模型单元,可以得到如图10(a)所示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图10(b)所示是只显示面部分割区域的示意图,可以对其进行渐变显示,如图10(c)所示,渐变方向不做限制,可以是任意方向的,根据所需显示效果进行设置即可。根据其生成三维虚拟模型时,可以得到如图10(d)所示的对应于面部结构的分块图。
图11(a)给出了分割的多个模型单元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分割合理,所生成的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也紧密贴合于面部的三维虚拟模型上。图11(b)显示了一具有连接点的三维网格结构,根据该三维网格结构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如图11(c)所示。并且,如图12给出了捏脸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步骤如流程图所示。首先,获取捏脸模型,根据获取到的捏脸模型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调整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然后在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上放置连接点,在已有连接点的基础上,可以对优化二维贴图模型进行分割,得到优化三维网格结构。最后,可以对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上做渐变处理等,通过连接点对捏脸模型的局部进行捏脸,以得到捏脸的三维虚拟模型。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参照图13所示,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1300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301、调整模块1302、优化模块1303。其中:
生成模块1301,被配置为根据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调整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优化模块1303,被配置为根据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优化三维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上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三维虚拟模型优化装置1300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400。图14显示的电子设备1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4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4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420和处理单元1410)的总线1430、显示单元14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14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4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4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423。
存储单元14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425的程序/实用工具1424,这样的程序模块14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4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4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4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440通过总线1430与电子设备1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15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5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8)

1.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所述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所述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包括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坐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坐标信息生成贴图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贴图坐标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所述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包括:
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其中,所述第二网格具有与所述第一网格不同的网格形状;
所述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
获取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优化贴图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优化三维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包括:
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网格替换为一个第二网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格的顶点和/或边上添加连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的网格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网格的网格形状为边数大于三的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
将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分割为多个模型单元;
根据所述多个模型单元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6.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优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以得到具有所述优化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
所述三维网格结构信息包括三维网格结构的三维坐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三维网格结构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坐标信息生成贴图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贴图坐标信息生成原始二维模型;
所述调整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信息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包括:
将所述原始二维模型的网格结构中的第一网格替换为第二网格,以得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
其中,所述第二网格具有与所述第一网格不同的网格形状;
所述根据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包括:
获取所述优化二维贴图模型的优化贴图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优化贴图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优化三维坐标信息生成优化三维网格结构。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
CN201811574943.XA 2018-12-21 2018-12-21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493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4943.XA CN109493428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4943.XA CN109493428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3428A CN109493428A (zh) 2019-03-19
CN109493428B true CN109493428B (zh) 2023-07-14

Family

ID=65711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4943.XA Active CN109493428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3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5599A (zh) * 2020-11-05 2021-02-12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一种变电运检仿真系统中交互场景内草坪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14782645B (zh) * 2022-03-11 2023-08-29 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数字人制作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719B (zh) * 2009-12-24 2012-05-30 四川大学 二维正面人脸图像的三维网格化方法
CN103247076B (zh) * 2013-05-17 2016-03-09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三维模型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3428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6746B (zh) 交互界面渲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6700586B1 (en) Low cost graphics with stitching processing hardware support for skeletal animation
CN109448137B (zh)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6776B (zh) 生成表情动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68137A (zh) 视频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8162A (zh) 植被渲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3029984A (ja) 仮想イメージ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1583379B (zh) 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9102560A (zh) 三维模型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12053370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5900B (zh) 渲染指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493428B (zh) 三维虚拟模型的优化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509242B (zh) 虚拟对象面部表情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369647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20160291694A1 (en) Haptic authoring tool for animated haptic media production
CN109448123A (zh) 模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23077972A1 (zh)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数字虚拟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489426A (zh) 表情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58344A (zh) 虚拟形象的动画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1489A (zh) 云层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970275A (zh) 虚拟对象的投影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4332317A (zh) 动画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程序产品、介质及电子设备
Xu Immersive display desig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telligent VR technology
CN116309966A (zh) 虚拟对象的变形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1476874B (zh) 曲面交互界面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