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8677B - 壳体 - Google Patents

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8677B
CN109488677B CN201811427650.9A CN201811427650A CN109488677B CN 109488677 B CN109488677 B CN 109488677B CN 201811427650 A CN201811427650 A CN 201811427650A CN 109488677 B CN109488677 B CN 109488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ud
housing
raised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76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88677A (zh
Inventor
黄振维
杨俊英
曹祥錞
彭盈超
吕祥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4276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8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8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8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88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8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4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 F16B37/041Releas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柱,包含中空柱体、固定部以及导引部。中空柱体包括内壁面以及围绕内壁面的外壁面。内壁面包括内螺纹部。固定部连接中空柱体的外壁面,且固定部包括多边形外缘。导引部连接中空柱体的外壁面。导引部包括斜面。斜面相对中空柱体的外壁面的高度是朝向固定部增加。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与所述螺柱结合的壳体。本发明通过单纯的施力便能将螺柱固定于壳体中,而不需使用热熔治具。

Description

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螺柱及壳体,特别是关于一种挤入式的螺柱以及与其结合的壳体。
背景技术
以现今技术而言,若是塑料壳体的两面都需锁附螺丝,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壳体两面的通孔分别置入一颗较短的热熔螺柱,并利用热熔的方式将螺柱固定于壳体上,再锁附螺丝。另一做法,是在壳体的通孔置入一颗较长的热熔螺柱,使热熔螺柱贯穿壳体两面的通孔,再锁附螺丝。
然而,上述两种做法皆需使用热熔治具加工,因此热熔固定前需要时间等待治具升温。此外,若是采用在壳体两面的通孔分别置入一颗较短的热熔螺柱的作法,治具无法同时将螺柱压入通孔固定,更增加了组装时间。若是采用置入一颗较长的热熔螺柱的作法,由于螺柱过长,易于热熔时造成螺柱压入不正,歪斜变形。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螺柱与壳体,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需热熔固定的挤入式螺柱及与其配合的壳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螺柱,包含中空柱体、固定部以及导引部;中空柱体包括内壁面及围绕内壁面的外壁面;内壁面包括内螺纹部;固定部连接中空柱体的外壁面,且固定部包括多边形外缘;导引部连接中空柱体的外壁面;导引部包括斜面;斜面相对中空柱体的外壁面的高度是朝向固定部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导引部包括多边形外缘。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部相对外壁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导引部相对外壁面的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壳体,与螺柱结合;螺柱包含中空柱体、均连接中空柱体的固定部与导引部。固定部包括多边形外缘;导引部包括斜面。斜面相对于中空柱体的外壁面的高度是朝向固定部增加;壳体包含第一壳部、第一凸垣、第二壳部以及第二凸垣;第一壳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配置以供螺柱的中空柱体穿过;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凸垣设置于第一通孔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凸垣配置以供螺柱的固定部抵靠;第二壳部与第一壳部相向设置;第二壳部包括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齐;第二通孔配置以供螺柱的中空柱体穿过;第二通孔包括第二内表面。第二凸垣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以及第二内表面其中一者;第二凸垣配置以供螺柱的导引部抵靠。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内表面及第二内表面至少其中一者的轮廓为多边形。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凸垣位于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还包括邻近第二通孔的开口以及缺口;缺口由第一通孔的开口远离第二通孔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壳部还包括围绕第一通孔且显露于外的一外表面;缺口由第一通孔的第一内表面延伸至第一壳部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凸垣位于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还包括邻近第一通孔的开口以及缺口;缺口由第二通孔的开口远离第一通孔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壳部还包括围绕第二通孔且显露于外的外表面;缺口由第二通孔的第二内表面延伸至第二壳部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螺柱的导引部包括一宽度;第二凸垣包括一孔径;导引部的宽度大于孔径;设置有第二凸垣的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随螺柱的导引部通过而变形撑开并恢复成原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螺柱是在柱体的外壁面设置固定部以及具有斜面的导引部,且壳体的通孔具有两凸垣。螺柱的导引部在推挤穿过其中一凸垣后,两凸垣会同时抵接于固定部与导引部之间,使螺柱固定于壳体中。如此,通过单纯的施力便能将螺柱固定于壳体中,而不需使用热熔治具。少了热熔治具的使用,可加速组装的时间,也可避免热熔时,螺柱易于歪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仅系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固定于壳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绘示图1中螺柱的立体图。
图3为绘示图1中的壳体沿线段3-3的剖面图,其中螺柱未固定于壳体中。
图4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置入壳体期间的一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固定于壳体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螺柱固定在壳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7为绘示图6中的壳体沿线段7-7的剖面图。
图8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侧视图。
100:螺柱
300:螺柱
500:螺柱
110:中空柱体
110a:内壁面
110b:外壁面
112:内螺纹部
120:固定部
130:导引部
330:导引部
530:导引部
132:斜面
200:壳体
400:壳体
600:壳体
210:第一壳部
410:第一壳部
212:第一通孔
412:第一通孔
2124:第一开口
4124:第一开口
212a:第一内表面
412a:第一内表面
220:第二壳部
420:第二壳部
620:第二壳部
220a:第二外表面
222:第二通孔
422:第二通孔
622:第二通孔
222a:第二内表面
622a:第二内表面
230:第一凸垣
430:第一凸垣
240:第二凸垣
440:第二凸垣
2222:第二缺口
4122:第一缺口
2224:第二开口
410a:第一外表面
R1:第一孔径
R2:第二孔径
R3:第三孔径
R4:第四孔径
W1:第一宽度
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照图1。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100固定于壳体200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所示,壳体200包含第一壳部210以及第二壳部220。第一壳部210包括第一通孔212。第一通孔212包括第一内表面212a。第一内表面212a的轮廓为六角形。第二壳部220包括第二通孔222以及第二外表面220a。第二外表面220a围绕第二通孔222且显露于第二壳部220之外。第二通孔222包括第二内表面222a、第二缺口2222以及第二开口2224。螺柱100包含中空柱体110以及固定部120。螺柱100的中空柱体110贯穿第一通孔212以及第二通孔222,并且固定于壳体200之中。固定部120包括六边形的外缘。因此,固定部120可与第一通孔212的第一内表面212a互相卡合。如此结构设计可防止螺柱100在壳体200内旋转。第二通孔222的第二开口2224邻近第一通孔212。第二缺口2222由第二通孔222靠近第一通孔212的第二开口2224远离第一通孔212延伸。进一步地,第二缺口2222由第二通孔222的第二内表面222a延伸至第二壳部220的第二外表面220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0为塑料壳体或金属壳体,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是有弹性且在外力作用下可适度形变而恢复成原状的材质均可采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内表面212a的轮廓并不以本发明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可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举例来说,第一内表面212a的轮廓可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20的外缘形状并不以本发明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可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固定部120的外缘可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图2为绘示图1中螺柱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中空柱体110包括内壁面110a以及外壁面110b。外壁面110b环绕内壁面110a。内壁面110a包括内螺纹部112。内螺纹部112可与分别由中空柱体110的两端进入的两螺丝进行啮合,进而将两螺丝锁附至中空柱体110。固定部120设置在中空柱体110的一端,并连接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进一步地,螺柱100还包含导引部130。导引部130环绕并连接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导引部130包括斜面132以及圆形外缘。具体而言,导引部130为锥形结构,且导引部130的斜面132相对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的高度朝向固定部120增加。固定部120相对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导引部130相对外壁面110b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部130是不连续地环绕于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于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部130仅延伸于中空柱体110的外壁面110b的一部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图3为绘示图1中的壳体200沿线段3-3的剖面图,其中螺柱100省略而未绘示。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212与第二通孔222相向设置,且第二通孔222与第一通孔212对齐。壳体200进一步包含第一凸垣230以及第二凸垣240。第一通孔212还包括第一开口2124。第一开口2124邻近第二通孔222。第一凸垣230设置在第一通孔212的第一内表面212a。第一凸垣230由第一开口2124远离第二通孔222延伸。第二凸垣240设置在第二通孔222的第二内表面222a。第二凸垣240由第二开口2224远离第一通孔212延伸。第一通孔212未设置第一凸垣230的部分包括一第一孔径R1。第一通孔212设置第一凸垣230的部份包括一第二孔径R2。第二通孔222设置第二凸垣240的部份包括一第三孔径R3。第二通孔222未设置第二凸垣240的部份包括一第四孔径R4。第一孔径R1最大。第二孔径R2与第四孔径R4大约相等。第三孔径R3最小。
请参照图4以及图5。图4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100置入壳体200期间的一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螺柱100固定于壳体200中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螺柱100由第一壳部210的第一通孔212置入。因第一孔径R1大于导引部130的第一宽度W1,第二孔径R2大于或等于导引部130的第一宽度W1。所以导引部130可通过第一凸垣230,往第二通孔222靠近。当导引部130欲通过第二凸垣240时,由于导引部130的第一宽度W1大于第三孔径R3,因此随着施加于螺柱100上的推力增加,第二壳部220的第二通孔222会随着导引部130的通过而变形撑开。导引部130的斜面132可引导导引部130顺势通过第二凸垣240。由于第二通孔222具有第二缺口2222,所以可避免第二壳部220因第二通孔222撑开而破裂。另外,也能理解的是第二壳部220本身具一定弹性而可使导引部130顺势通过第二凸垣240,则第二通孔222能毋须设置第二缺口2222,不需特别以本发明所揭露的图式为限。
如图5所示,导引部130挤压通过第二凸垣240后,第二通孔222恢复原本外型,且由于导引部130的第一宽度W1大于第三孔径R3,因此导引部130可抵接第二凸垣240远离第一通孔212的一侧。同时,由于固定部120的第二宽度W2大于第二孔径R2,因此固定部120可抵接第一凸垣230远离第二通孔222的一侧。通过第一凸垣230、第二凸垣240同时抵接于固定部120与导引部130之间,以使螺柱100固定于壳体200中。如此结构设计,便能通过单纯的加压施力将螺柱100固定于壳体200的第一通孔212与第二通孔222中,而不需使用热熔治具。少了热熔治具的使用,可加速组装的时间,也可避免热熔时,螺柱100歪斜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垣230与第二凸垣240是连续地环绕于第一通孔212的第一内表面212a及第二通孔222的第二内表面222a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垣230与第二凸垣240是不连续地环绕于第一通孔212的第一内表面212a及第二通孔222的第二内表面222a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垣230与第二凸垣240仅延伸于第一通孔212的部分第一内表面212a及第二通孔222的部分第二内表面222a中,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6。图6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螺柱300固定在壳体400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00包括第一壳部410以及第二壳部420。第一壳部410包括第一通孔412以及第一外表面410a。第一外表面410a围绕第一通孔412且显露于第一壳部410之外。第一通孔412包括第一内表面412a、第一缺口4122以及第一开口4124。本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缺口4122是由第一通孔412的第一开口4124远离第二通孔422延伸,并且第一缺口4122由第一通孔412的第一内表面412a延伸至第一壳部410的第一外表面410a。
请参照图7。图7为绘示图6中的壳体沿线段7-7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螺柱300的固定部120及中空柱体110与图5所示的螺柱100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修改螺柱300的导引部330在中空柱体110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凸垣440在壳体400中的位置。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凸垣440是设置在第一通孔412的第一内表面412a。第二凸垣440由第一通孔412靠近第一开口4124的第一内表面412a远离第一开口4124延伸,并与第一凸垣430邻接。导引部330设置在相对于图5所示实施例,是较靠近固定部120的位置。导引部330依序通过第一凸垣430、第二凸垣440后,便与第二凸垣440远离第一凸垣430的一侧相抵接,而同时固定部120是抵接第一凸垣430远离第二凸垣440的一侧。通过第一凸垣430、第二凸垣440同时抵接于固定部120与导引部330之间,以使螺柱300固定于壳体400中。导引部330通过第二凸垣440时,第一通孔412会随着导引部330的通过而变形撑开,并当导引部330完全通过第二凸垣440后,第一通孔412便恢复成原状。第一缺口4122的设置可避免第一壳部410因第一通孔412撑开而破裂。另外,也能理解的是第一壳部410本身具一定弹性而可使导引部330顺势通过第二凸垣440,则第一通孔412能毋须设置第一缺口4122,不需特别以本发明所揭露的图式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凸垣440由第一开口4124远离第二通孔422延伸,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垣430与第二凸垣440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8。图8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壳体600的侧视图。确切来说,图8是第二壳部620所在一侧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引部530包括六边形外缘。第二通孔622的第二内表面622a包括六边形的轮廓,以配合容置导引部530的六边形外缘。如此结构设计,在锁附螺丝时,导引部530的六边形外缘可与第二内表面622a的六边形轮廓相互卡合,以避免锁附螺丝时,螺柱500在壳体600内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第二内表面622a的轮廓皆为六角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仅部分第二内表面622a的轮廓为六角形。例如与导引部530卡合的部分为六角形,其余部分为圆形,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内表面622a的轮廓并不以本发明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可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举例来说,第二内表面622a的轮廓可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部530的外缘并不以本发明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可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导引部530的外缘可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螺柱是在柱体的外壁面设置具有斜面的导引部,且壳体的通孔具有凸垣。螺柱的导引部在推挤穿过其中一凸垣后,两凸垣会同时抵接于固定部与导引部之间,使螺柱固定于壳体中。如此,通过单纯的施力便能将螺柱固定于壳体中,而不需使用热熔治具。少了热熔治具的使用,可加速组装的时间,也可避免热熔时,螺柱易于歪斜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7)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与一螺柱结合,该螺柱包含一中空柱体、均连接该中空柱体的一固定部与一导引部,该固定部包括一多边形外缘,该导引部包括一斜面,该斜面相对于该中空柱体的外壁面的高度是朝向该固定部增加,该壳体包含:
一第一壳部,包括一第一通孔,配置以供该螺柱之该中空柱体穿过,该第一通孔包括一第一内表面;
一第一凸垣,设置于该第一通孔的该第一内表面,并配置以供该螺柱之该固定部抵靠;
一第二壳部,与该第一壳部相向设置,并包括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对齐该第一通孔,并配置以供该螺柱的该中空柱体穿过,该第二通孔包括一第二内表面;以及
一第二凸垣,设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以及该第二内表面其中一者,并配置以供该螺柱之该导引部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表面及该第二内表面至少其中一者的轮廓为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垣位于该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还包括邻近该第二通孔的一开口,及一缺口,该缺口由该第一通孔的该开口远离该第二通孔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部还包括围绕该第一通孔且显露于外的一外表面,该缺口由该第一通孔的该第一内表面延伸至该第一壳部的该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垣位于该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还包括邻近该第一通孔的一开口,及一缺口,该缺口由该第二通孔的该开口远离该第一通孔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部还包括围绕该第二通孔且显露于外的一外表面,该缺口由该第二通孔的该第二内表面延伸至该第二壳部的该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螺柱的该导引部包括一宽度,该第二凸垣包括一孔径,该导引部的该宽度大于该孔径,设置有该第二凸垣的该第一通孔或该第二通孔随该螺柱的该导引部通过而变形撑开并恢复成原状。
CN201811427650.9A 2018-11-27 2018-11-27 壳体 Active CN109488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7650.9A CN109488677B (zh) 2018-11-27 2018-11-27 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7650.9A CN109488677B (zh) 2018-11-27 2018-11-27 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8677A CN109488677A (zh) 2019-03-19
CN109488677B true CN109488677B (zh) 2020-07-07

Family

ID=6569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7650.9A Active CN109488677B (zh) 2018-11-27 2018-11-27 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86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23C (zh) * 1997-03-12 2002-05-22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扣件
JP2007254985A (ja) * 2006-03-22 2007-10-04 Sumitomo Kinzoku Kozan Siporex Kk Alcパネルの取付金具
CN102192228B (zh) * 2010-03-16 2015-07-08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固定件及使用该固定件的固定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304700B (zh) * 2015-05-13 2019-03-22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嵌入式结合座及其制作方法和基部、组合式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8677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6231B2 (en) Vehicle roof antenna mounting assembly
CN107781270B (zh) 带垫圈的螺钉
US8434983B2 (en) Locking assembly
RU2649267C2 (ru) Пластиковые крепежные детали для внутренней облицовки
US3227030A (en) Spring pin
KR20080110642A (ko) 고정 디바이스
US8520404B2 (en) Fixing member for fixing blindfold plate and method of fixing blindfold plate
CN109488677B (zh) 壳体
US20140174695A1 (en) Fixing assembly and heat sink using fixing assembly
CN106050855B (zh) 固定件
US919527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notebook computer
JP4425160B2 (ja) クリップ
US20220341457A1 (en) Fasteners
TWI693348B (zh) 螺柱與殼體
US10465738B2 (en) Lock threaded assembly
CN110608218B (zh) 定位装置的组装方法
EP4074988A1 (en) Captiv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KR101508221B1 (ko) 볼트 풀림 방지용 고정부재
CN115126763B (zh) 垫片
JPH0720410U (ja) 取付具固着構造
JP2009074613A (ja) 締結ファスナ
KR200486135Y1 (ko) 클립장치
JP2023025559A (ja) 冷蔵庫
CN109616813B (zh) 一种侧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及接地环侧装的刻蚀装置
JP2017015179A (ja) 締め付け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