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8375A -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88375A CN109488375A CN201811239777.8A CN201811239777A CN109488375A CN 109488375 A CN109488375 A CN 109488375A CN 201811239777 A CN201811239777 A CN 201811239777A CN 109488375 A CN109488375 A CN 109488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
- deflection
- amount
- combination
- rock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578 absc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属于煤层顶板覆岩沉降变形分析领域,解决了传统离层位置判别方法进行离层位置判别时获得的判别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比较相邻岩梁的挠度大小,上部岩梁挠度小于下部岩梁挠度相邻岩梁不再接触,把上部岩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岩梁挠度的相邻岩梁合并为一个组合梁,重复合并直至最后无法合并为止,得到符合实际的岩梁组合状态。离层位置位于最终的岩梁组合状态内的各组合梁之间。本发明实现了将各岩层实际呈现的组合状态展现出来,对离层发育位置的判别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为采区离层水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煤炭的安全开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层顶板覆岩沉降变形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岩 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顶板离层为采矿引起的覆岩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层状空腔,离层 空腔积水后形成离层水,离层水涌突、下泄至工作面便形成离层水害, 离层水害具有突水征兆不明、瞬时水量大、破坏性大等特点。进行离层 水害防治的前提是对离层发育位置的准确判断。
在进行离层位置判别时,目前多借助经验值来实现,所得结论比较 粗略。而常用的具有系统解析计算过程的离层位置判别方法是借助传统 离层位置判别公式或它的变形公式实现的。该传统离层位置判别公式是 基于组合梁原理获得的,但在运用组合梁原理进行计算时,却并没有提 前进行组合梁的准确划分,即没有提前判断哪些岩层可以发生同步弯曲、 下沉而被作为一个组合梁,且其判别原理中忽略了计算范围之外的岩层 对计算范围之内的岩层的影响,没有从整体上将覆岩内所有岩层之间的 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最终导致在运用传统离层位置判别公式进行离层 位置判别时获得的判别结果与实际不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对传统离层发育位置的判别方法做出了修 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 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不准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 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空区上覆各岩层简化为岩梁;
S2.以单个岩梁为计算对象,计算出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 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
S3.通过比较相邻岩梁的挠度大小,当上部岩梁挠度小于下部岩梁挠 度时,相邻岩梁不再接触,当上部岩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岩梁挠度时, 则将相邻岩梁合并为一个组合梁,完成第1次合并;
S4.合并完成后,把未与相邻岩梁合并的单层岩梁也看作组合梁;计 算组合梁的挠度,比较相邻组合梁的挠度大小,把上部组合梁挠度大于 等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的相邻组合梁合并为一个组合梁,且认为上部组合 梁的挠度小于下部组合梁的挠度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完成第2次合 并;
S5.重复步骤S4,直至最后无法合并为止,得到最终的、符合实际的 岩梁组合状态;若最终的岩梁组合状态内有多个组合梁,离层位于各相 邻组合梁之间;若最终的岩梁组合状态为单个组合梁,则没有离层。
将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也就是岩梁未 组合状态,称为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
将第1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 的状态称为第2级岩层组合状态;
将第n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 的状态称为第n+1级岩层组合状态,n为自然数。
直至最后无法合并为止,且一共经历了N次合并,第N次合并后获 得了第N+1级岩层组合状态,N为自然数;
步骤S1中,根据采区内钻孔柱状图获得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里煤层 顶板覆岩内各岩层的层序、层厚及层数s,然后将采空区上覆岩层从下往 上依次编号1、2、…i…s-1、s,s为正整数。
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置 产生的挠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i为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在梁中间位置的挠度,单位 m;γi为第i层岩层的容重,单位kN/m3;li为第i层岩层的长度,单位 m;Ei为第i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hi为第i层岩层的厚度,单 位m。
各级岩层组合状态内任一组合梁于组合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 算公式如下:
式中,(dm)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于组合梁的中间位置产生的挠 度,单位m;l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 的长度,单位m;γ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容重, 单位kN/m3;h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 E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
第N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合并完成后,各组合梁在自重载荷作用下 的挠度是自下而上依次减小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
步骤S4和步骤S5中,在对某一组岩层进行对比、合并操作时,均 按照岩层沉积层序由下向上进行。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离层位置判别方法是通过比较每一次合并前 相邻岩层之间的挠度大小,来判断相邻岩层间的接触状态,该方法能够 从局部到整体、一级一级准确地进行组合梁的划分。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离层位置判别方法既从整体考虑到了所有岩 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一岩层对覆岩整体变形的影响,也从局部考虑到 了相邻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可以将各岩层实 际呈现的组合状态展现出来,对离层发育位置的判别更加符合实际,从 而为采区离层水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煤炭的安全 开采。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 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 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 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 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煤层顶板离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煤层;2-采空区;3-煤层顶板覆岩;4-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 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 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 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空区上覆各岩层简化为岩梁,并对各岩梁进行编号;
S2.以单个岩梁为计算对象,且将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 曲变形的状态称为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也是将各 岩梁合并为若干个组合梁之前的状态,求出第1级内各岩梁仅在自重载 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用于进行第1次对比、合并分析;
S3.通过比较第1级内的相邻岩梁之间的挠度大小,把具有“上部岩 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岩梁挠度”特征的相邻岩梁合并为一个紧密接触的 小的组合梁,且认为具有“上部岩梁挠度小于下部岩梁挠度”特征的相 邻岩梁不再接触,从而完成第1次合并,将第1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 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称为第2级岩层组合状态,根据第2级内各岩梁接触情况计算出各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及第2级内 各组合梁的挠度用于进行第2次对比、合并分析;
S4.通过比较第2级内的相邻组合梁之间的挠度大小,把具有“上部 组合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特征的相邻组合梁合并为一个紧 密接触的、大的组合梁,且认为具有“上部组合梁挠度小于下部组合梁 挠度”特征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从而完成第2次合并,将第2次合 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称为第3级岩层组合状态,根据第3级内各岩梁接触情况计算出各岩梁实际承受 的载荷及第3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用于进行第3次对比、合并分析;
S5.通过比较第n(n=3、4、5……)级内的相邻组合梁之间的挠度大 小,把具有“上部组合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特征的相邻组 合梁合并为一个紧密接触的、大的组合梁,且认为具有“上部组合梁挠 度小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特征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从而完成第n次 合并,将第n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 形的状态称为第n+1级岩层组合状态,根据第n+1级内各岩梁接触情况 计算出各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及第n+1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用于进行第 n+1次合并分析;
S6.重复步骤S4和S5中所述的对比、合并过程,直至最后无法合并 为止,且一共经历了N次(N为自然数)合并,获得了第N+1级岩层组 合状态;
S7.最后一级(即第N+1级)里的岩梁组合状态才是符合实际的岩梁 组合状态,且最后一级岩梁组合状态里,各组合梁挠度是自下而上依次 减小的,而离层的位置则位于最后一级岩梁组合状态内的相邻组合梁之 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最后一级岩梁组合状态里只有一个组合梁,即 所有岩梁被合并为一个组合梁,则没有离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可根据采区内钻孔柱状图获得煤层顶板 覆岩内各岩层的层序、层厚及层数s(s为正整数),然后将采空区上覆岩 层从下往上依次编号1、2、…i…s-1、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为了完成对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中各层 岩梁的挠度计算,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 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算流程如下:
1)按照公式(1)计算出各岩梁的自重载荷qi;
qi=γihi (1)
式中,qi为各岩梁的自重载荷,单位kPa;γi为第i层岩层的容重, kN/m3;hi为第i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
2)按照公式(2)计算出各岩梁的截面惯性矩Ii;
式中,Ii为第i层岩层的截面惯性矩,单位m3;hi为第i层岩层的 厚度,单位m。
3)按照公式(3)计算出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 置产生的挠度di;
式中,di为各岩梁的挠度,单位m;qi为各岩梁的自重载荷,单位 kPa;li为第i层岩层的长度,单位m;Ei为第i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 位kPa;Ii为第i层岩层的截面惯性矩,单位m3。
4)借助公式(1)-(2)可将公式(3)变形为公式(4),公式(4) 即为计算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算 公式。
式中,di为各岩梁的挠度,单位m;γi为第i层岩层的容重,单位 kN/m3;li为第i层岩层的长度,单位m;Ei为第i层岩层的弹性模量, 单位kPa;hi为第i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S6中,各级岩层组合状态内任一组合梁在 组合梁内所有岩层自重载荷作用下于组合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算 过程如下:
1)确定计算对象(即需要进行变形分析的某一组合梁)内包含的岩 层层数m(m为正整数),并对计算对象内的各岩层由下向上依次编号1, 2,…,j,…,m-1,m;
2)由公式(5)获得该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梁实际承受 的载荷(qm)1;
公式(5)是根据组合梁理论推导出来的,式中,(qm)1为由第m层岩 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单位kPa; E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h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γj为由m层 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容重,单位kN/m3。
3)由公式(6)获得该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梁于梁的中 间位置产生的挠度(dm)1;
式中,(dm)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梁 的中间位置的挠度,单位m;(qm)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 (即第1层)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单位kPa;l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 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的长度,单位m;E1为由m层岩梁形 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I1为由m 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的截面惯性矩,单位m3。
4)对于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来说,由于组合梁内各岩层紧密接 触,所以该组合梁的弯曲程度与组合梁内任一岩层的弯曲程度一致,因 此组合梁的挠度(dm)与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的挠度(dm)1相等, 由此获得公式(7);
(dm)=(dm)1 (7)
5)由公式(2)及公式(5)—(7)可推导出公式(8),由公式(8) 可计算得由这m层岩梁组成的组合梁在组合梁内所有岩层自重载荷作用 下于组合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dm)。
式中,(dm)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于组合梁的中间位置产生的挠 度,单位m;l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 的长度,单位m;γ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容重, kN/m3;h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E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
进一步地,由于岩层的沉降是由下向上发展的,所以在利用本发明 对某一组岩层进行对比、合并操作时,均按照岩层沉积层序由下向上进 行。
为了进一步表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及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1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案例说明。
如附图1所示,煤层1开采后,采空区2上方的煤层顶板覆岩3由 于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离层4。某一煤层上方有6层岩层,即附图2中s=6 的情况,各岩层的岩性、重度、厚度、弹性模量见表1,为便于计算分析, 本次计算里所有岩梁的长度均被设置为100m。
表1煤层顶板覆岩内各岩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采空区上覆各岩层简化为岩梁,并对各岩梁进行编号。
2)以单个岩梁为计算对象,根据公式(4)求出第1级岩层组合状 态内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
具体地,计算得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在岩梁中间位置的挠 度di为:d1=0.319m、d2=1.776m、d3=0.442m、d4=0.406m、d5=1.614m、 d6=0.411m。
3)比较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的相邻岩梁之间的挠度大小,把具有 “上部岩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岩梁挠度”特征的相邻岩梁合并为一个紧 密接触的小的组合梁。且认为具有“上部岩梁挠度小于下部岩梁挠度” 特征的相邻岩梁不再接触。完成第1次合并,第1次合并后获得第2级 岩层组合状态。
具体地,根据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挠度计算结果,第1级 内相邻两岩梁的挠度大小可表示为d1<d2>d3>d4<d5>d6,第1级状态 内各岩梁的弯曲程度的对比、合并过程详述如下:
3.1)第1、2层与第3层岩梁之间
由于d1<d2>d3,即第2层的弯曲下沉量大于第1层的弯曲下沉量、 第3层的弯曲下沉量小于第2层的弯曲下沉量,所以第2层在弯曲下沉 过程中会与第1层接触,并最终与第1层岩梁实现同步弯曲下沉,而第3 层在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第2层分离,这里将第1~2层岩梁合并为一个 能够实现同步弯曲下沉的组合梁,并将该组合梁命名为“组合梁2-1”, 用于第2级评估。
3.2)第3层与第4层岩梁之间
由于d3>d4,说明第4层的弯曲下沉量比第3层的弯曲下沉量小, 所以第4层岩梁在沉降过程中会与第3层岩梁分离,此时将第3层岩梁 作为一个组合梁命名为“组合梁2-2”,用于第2级评估。
3.3)第4、5层与第6层岩梁之间
由于d4<d5>d6,即第5层的弯曲下沉量大于第4层的弯曲下沉量、 第6层的弯曲下沉量小于第5层的弯曲下沉量,所以第5层在弯曲下沉 过程中会与第4层接触,并最终与第4层岩梁实现同步弯曲下沉,而第6 层在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第5层分离,这里将第4~5层岩梁合并为一个 能够实现同步弯曲下沉的组合梁,并将该组合梁命名为“组合梁2-3”, 用于第2级评估。
3.4)第6层岩梁之上
由于第6层岩梁之上没有新的岩梁,此时将第6层岩梁作为一个组 合梁并命名为“组合梁2-4”,用于第2级评估。
综上所述,原来的6层岩层在经过第1次合并后,形成了4个组合 梁,自下而上依次为“组合梁2-1”、“组合梁2-2”、“组合梁2-3”、“组合 梁2-4”,这也构成了第2级岩层组合状态内的岩层组合特征。
4)根据第2级内各岩梁接触情况计算出各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及第 2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用于进行第2次对比、合并分析。
根据公式(8)计算出第2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分别为:d2-1=0.487m、d2-2=0.442m、d2-3=0.590m、d2-4=0.411m。
5)通过比较第2级内的相邻组合梁之间的挠度大小,把具有“上部 组合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特征的相邻组合梁合并为一个紧 密接触的、大的组合梁,且认为具有“上部组合梁挠度小于下部组合梁 挠度”特征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从而完成第2次合并,获得第3级 岩层组合状态。
具体地,根据第2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组合梁挠度计算结果,第2 级内相邻两组合梁的挠度大小可表示为d2-1>d2-2<d2-3>d2-4,第2级状态 内各组合梁的弯曲程度的对比、合并过程详述如下:
5.1)“组合梁2-1”与“组合梁2-2”之间
由于d2-1>d2-2,说明“组合梁2-2”的弯曲下沉量比“组合梁2-1” 的弯曲下沉量小,所以“组合梁2-2”在沉降过程中会与“组合梁2-1” 分离,此时将“组合梁2-1”作为一个新的组合梁并命名为“组合梁3-1”, 用于第3级评估。
5.2)“组合梁2-2”、“组合梁2-3”与“组合梁2-4”之间
由于d2-2<d2-3>d2-4,即“组合梁2-3”的弯曲下沉量大于“组合梁 2-2”的弯曲下沉量、“组合梁2-4”的弯曲下沉量小于“组合梁2-3”的 弯曲下沉量,所以“组合梁2-3”在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组合梁2-2” 接触,并最终与“组合梁2-2”实现同步弯曲下沉,而“组合梁2-4”在 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组合梁2-3”分离,这里将“组合梁2-2”与“组 合梁2-3”合并为一个能够实现同步弯曲下沉的新组合梁,并将该组合梁 命名为“组合梁3-2”,用于第3级评估。
5.3)“组合梁2-4”之上
由于“组合梁2-4”之上没有新的岩层,此时将“组合梁2-4”作为 一个新组合梁并命名为“组合梁3-3”,用于第3级评估。
综上分析,原来的6层岩层在经过第2次合并后,形成了3个组合 梁,自下而上依次为“组合梁3-1”、“组合梁3-2”、“组合梁3-3”,这也 构成了第3级岩层组合状态内的岩层组合特征。
6)根据第3级内各岩梁接触情况计算出各岩梁实际承受的载荷及第 3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并进行第3次对比、合并分析。
根据公式(8)计算出第3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分别为:d3-1=0.487m、 d3-2=0.519m、d3-3=0.411m。
具体地,根据第3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组合梁挠度计算结果,第3 级内相邻两组合梁的挠度大小可表示为d3-1<d3-2>d3-3,第3级状态内各 组合梁的弯曲程度的对比、合并过程详述如下:
6.1)“组合梁3-1”、“组合梁3-2”与“组合梁3-3”之间
由于d3-1<d3-2>d3-3,即“组合梁3-2”的弯曲下沉量大于“组合梁 3-1”的弯曲下沉量、“组合梁3-3”的弯曲下沉量小于“组合梁3-2”的 弯曲下沉量,所以“组合梁3-2”在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组合梁3-1” 接触,并最终与“组合梁3-1”实现同步弯曲下沉,而“组合梁3-3”在 弯曲下沉过程中会与“组合梁3-2”分离,这里将“组合梁3-1”与“组 合梁3-2”合并为一个能够实现同步弯曲下沉的新组合梁,并将该组合梁 命名为“组合梁4-1”,用于第4级评估。
6.2)“组合梁3-3”之上
由于“组合梁3-3”之上没有新的岩层,此时将“组合梁3-3”作为 一个新组合梁并命名为“组合梁4-2”,用于第4级评估。
综上分析,原来的6层岩层在经过第3次合并后,形成2个组合梁, 自下而上依次为“组合梁4-1”、“组合梁4-2”,这也构成了第4级岩层组 合状态内的岩层组合特征。
7)计算出第4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组合梁的挠度,用于进行第4次 对比、合并分析。
根据公式(8)计算出第4级内各组合梁的挠度分别为:
d4-1=0.508m、d4-2=0.411m。
8)通过比较第4级内的相邻组合梁之间的挠度大小,发现第4级内 相邻两组合梁的挠度大小可表示为d4-1>d4-2,即在第4级内出现各组合 梁挠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各组合梁均两两分离,此 时合并过程结束。
第4级岩层组合状态也为最后一级(即附图2内N=3的情况)岩层 组合状态,下层的“组合梁4-1”的挠度d4-1大于上层的“组合梁4-2” 的挠度d4-2,离层的位置位于最后一级里的“组合梁4-1”与“组合梁4-2” 之间。
具体地,经过3次合并后,原来的6层岩层内存在2个组合梁,自 下而上依次为“组合梁4-1”、“组合梁4-2”,且“组合梁4-1”由第1~5 层岩梁组成、“组合梁4-2”由第6层岩梁组成,而离层则位于“组合梁 4-1”与“组合梁4-2”之间,即离层位于第5层与第6层岩层之间,本 实施例内各岩层的对比合并过程详见表2。
表2岩层合并过程中各级状态内岩梁挠度、组合形态及离层位置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可以将煤层顶板覆岩内各岩层实 际呈现的组合状态表示出来,对离层位置的判别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为 采区离层水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煤炭的安全开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空区上覆各岩层简化为岩梁;
S2.以单个岩梁为计算对象,计算出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
S3.通过比较相邻岩梁的挠度大小,当上部岩梁挠度小于下部岩梁挠度时,相邻岩梁不再接触,当上部岩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岩梁挠度时,则将相邻岩梁合并为一个组合梁,完成第1次合并;
S4.合并完成后,把未与相邻岩梁合并的单层岩梁也看作组合梁;计算组合梁的挠度,比较相邻组合梁的挠度大小,把上部组合梁挠度大于等于下部组合梁挠度的相邻组合梁合并为一个组合梁,且认为上部组合梁的挠度小于下部组合梁的挠度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完成第2次合并;
S5.重复步骤S4,直至最后无法合并为止,得到最终的、符合实际的岩梁组合状态;若最终的岩梁组合状态内有多个组合梁,离层位于各相邻组合梁之间;若最终的岩梁组合状态为单个组合梁,则没有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也就是岩梁未组合状态,称为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1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称为第2级岩层组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n次合并后获得的各组合梁只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称为第n+1级岩层组合状态,n为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直至最后无法合并为止,且一共经历了N次合并,第N次合并后获得了第N+1级岩层组合状态,N为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采区内钻孔柱状图获得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里煤层顶板覆岩内各岩层的层序、层厚及层数s,然后将采空区上覆岩层从下往上依次编号1、2、…i…s-1、s,s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仅在自重载荷作用下于岩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i为第1级岩层组合状态内各岩梁在梁中间位置的挠度,单位m;γi为第i层岩层的容重,单位kN/m3;li为第i层岩层的长度,单位m;Ei为第i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hi为第i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岩层组合状态内任一组合梁于组合梁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m)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于组合梁的中间位置产生的挠度,单位m;l1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最底层(即第1层)岩层的长度,单位m;γ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容重,单位kN/m3;h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厚度,单位m;Ej为由m层岩梁形成的组合梁内第j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k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合并完成后,各组合梁在自重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是自下而上依次减小的,相邻组合梁不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在对某一组岩层进行对比、合并操作时,均按照岩层沉积层序由下向上进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39777.8A CN109488375A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39777.8A CN109488375A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88375A true CN109488375A (zh) | 2019-03-19 |
Family
ID=6569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39777.8A Pending CN109488375A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8837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3954A (zh) * | 2019-04-12 | 2019-06-25 | 宿州学院 | 一种残余离层的识别与灾害防治方法 |
CN113217103A (zh) * | 2021-05-18 | 2021-08-06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一种识别离层突水的方法 |
CN115130311A (zh) * | 2022-07-04 | 2022-09-30 | 河南大学 | 一种煤层覆岩离层突水灾害判定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32084A1 (en) * | 2002-10-04 | 2004-04-15 |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 Doz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216244A (zh) * | 2013-03-19 | 2013-07-24 | 中国矿业大学 | 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
CN104763464A (zh) * | 2015-01-30 | 2015-07-08 |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 基于曲形梁岩层结构的充填采煤地表变形预计方法 |
CN106709123A (zh) * | 2016-08-26 | 2017-05-24 | 西安工业大学 | 一种巷道离层型顶板锚杆支护的设计方法 |
-
2018
- 2018-10-24 CN CN201811239777.8A patent/CN1094883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32084A1 (en) * | 2002-10-04 | 2004-04-15 |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 Doz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216244A (zh) * | 2013-03-19 | 2013-07-24 | 中国矿业大学 | 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
CN104763464A (zh) * | 2015-01-30 | 2015-07-08 |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 基于曲形梁岩层结构的充填采煤地表变形预计方法 |
CN106709123A (zh) * | 2016-08-26 | 2017-05-24 | 西安工业大学 | 一种巷道离层型顶板锚杆支护的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IANG-HUI HE ETC.: "An improv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overlying separated strata in mining",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 |
宋振骐: "《实用矿山压力控制》", 31 December 1988,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美国采矿工程师协会 等: "《采矿工程手册 第3分册 岩层控制、地下运输、提升及通风》", 31 December 1982, 冶金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3954A (zh) * | 2019-04-12 | 2019-06-25 | 宿州学院 | 一种残余离层的识别与灾害防治方法 |
CN109933954B (zh) * | 2019-04-12 | 2022-06-24 | 宿州学院 | 一种残余离层的识别与灾害防治方法 |
CN113217103A (zh) * | 2021-05-18 | 2021-08-06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一种识别离层突水的方法 |
CN113217103B (zh) * | 2021-05-18 | 2022-09-09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一种识别离层突水的方法 |
CN115130311A (zh) * | 2022-07-04 | 2022-09-30 | 河南大学 | 一种煤层覆岩离层突水灾害判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Osmundsen et al. | Deep structure of the Mid Norway rifted margin. | |
Callot et al. | The role of pre-existing diapirs in fold and thrust belt development | |
Lamb et al. | Origin of the high plateau in the Central Andes, Bolivia, South America | |
Dahlstrom | Structural geology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 |
Winker et al. | Sedimentary dynamics of the salt-dominated continental slope, Gulf of Mexico: integration of observations from the seafloor, near-surface, and deep subsurface | |
CN109488375A (zh) | 一种基于岩梁挠度对比的煤层顶板覆岩离层位置判别方法 | |
Holt et al. | Subduction, platform subsidence, and foreland thrust loading: The late Tertiary development of Taranaki Basin, New Zealand | |
Guan et al. | Structural inversion, imbricate wedging, and out-of-sequence thrusting in the southern Junggar fold-and-thrust belt, northern Tian Shan, China | |
Abdollahie Fard et al. | Neogene salt in SW Ira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Zagros folding | |
McBride et al. | The evolution of allochthonous salt systems, northern Green Canyon and Ewing Bank (offshore Louisiana),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 |
CN102654054B (zh) | 错层位内错式巷道布置采场垮落带高度的确定方法 | |
Von Tish et al. | History of Cenozoic extension in central Sevier Desert, west-central Utah, from COCORP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 |
Rhys et al. | Controls of fault and fold geometr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Carlin trend | |
De Melo et al. | Rift fault geometry and evolution in the Cretaceous Potiguar Basin (NE Brazil) based on fault growth models | |
CN106021762A (zh) | 煤矿离层水周期突水致灾的数值模拟方法 | |
ZHANG et al. |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 of Permian to Triassic reservoir in the central sag of Junggar Basin | |
Nemčok et al. |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foreland plate trapped between two converging orogens; Kura Valley, Georgia, case study | |
Unruh et al. | Progressive arcward contraction of a Mesozoic-Tertiary fore-arc basin, southwestern Sacramento Valley, California | |
Glen | Thrusts and thrust-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Lachlan Orogen | |
Wang et al. | Along-strike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a salt-influenced fold and thrust belt: Analysis of the Kuqa depression | |
Qi'an et al. | Accumul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petroleum reservoirs in west slope of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China | |
Rice et al. | Restoration of the external Scandinavian Caledonides | |
Chen et al. | Salt tectonics and basin evolution in the Gabon Coastal Basin, West Africa | |
CN112130210B (zh) |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 |
Mitra et al. | Structural geometry and evolution of the Ku, Zaap, and Maloob structures, Campeche Bay, Mexico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