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3959A -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63959A CN109463959A CN201811388727.6A CN201811388727A CN109463959A CN 109463959 A CN109463959 A CN 109463959A CN 201811388727 A CN201811388727 A CN 201811388727A CN 109463959 A CN109463959 A CN 1094639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housing
- fixing sleeve
- pouch
- vacuum cup
- l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88—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with means for keeping liquid cool or ho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包括外壳体、内胆和杯盖,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拿取的端持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外壳体的拓位槽,所述拓位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拓位孔,所述拓位槽和拓位孔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制冷机构。该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在实际使用时,其制冷方式采用化学反应水解吸热的原理对茶水进行制冷降温处理,另外,在制冷剂使用完全后,可对其进行更换,确保了保温杯在没有发生损坏的情况下,一直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而且,在保温杯的外部壳体上安装有端持机构,不仅便于使用者拿取保温杯,而且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冷保温杯(公告号CN205585771U),该专利技术外壳和内胆,特点是杯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中胆,外壳与中胆之间形成真空层,内胆与中胆之间形成冷冻液层;优点是将保温和制冷效果结合在一起,在冷却液层与外壳之间加入一层真空层,使冷却液层不与外部温度接触,使冷却液保持低温,保冷效果好,制冷效果更加显著。
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保温杯,其制冷方式为向保温杯的内胆和中胆之间添加冷冻液层,该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冷冻液本身的价格较为昂贵,一个保温杯的售价均在20~100元不等,而且该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液,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是无法对其进行补充的,当冷却液耗尽时,尽管保温杯完好无损,也无法实现保温的功能,从而降低了保温杯的实用性能,另外,该专利技术的保温杯,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保温杯容易发生滑落的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温杯,其制冷方式为向保温杯的内胆和中胆之间添加冷冻液层,该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冷冻液本身的价格较为昂贵,一个保温杯的售价均在20~100元不等,而且该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液,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是无法对其进行补充的,当冷却液耗尽时,尽管保温杯完好无损,也无法实现保温的功能,从而降低了保温杯的实用性能,另外,该专利技术的保温杯,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保温杯容易发生滑落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包括外壳体、内胆和杯盖,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可以盛放茶水的内胆,所述内胆的敞口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有杯盖,所述内胆的敞口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杯盖的内侧壁上固定开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套圈、端持机构和制冷机构,所述杯盖的外部侧面上固定套接有一个可以增大杯盖与使用者手心之间摩擦力的套圈,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拿取的端持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外壳体的拓位槽,所述拓位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拓位孔,所述拓位槽和拓位孔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制冷机构,所述外壳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预留腔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把手和防护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为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构件,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均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套接在外壳体的外表面,且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的两端,所述把手中间区段上固定套接有一个防护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冷机构包括拓位筒、第一盖帽、通孔、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第二盖帽、针体和旋帽,所述拓位筒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盖帽,所述第一盖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通孔,所述拓位筒的内部放置有一个第一囊袋,且拓位筒的内部靠近第一囊袋的下方位置处放置有一个第二囊袋,所述第一盖帽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盖帽,所述第二盖帽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个可以戳破囊袋的针体,且第二盖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便于使用者拧动的旋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圈的侧表面固定开设有一圈防滑纹,所述套圈与杯盖之间是通过强力胶粘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以及套圈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防护套为一种海绵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固定涂刷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囊袋的内部放置有氯化铵粉末,所述第二囊袋的内部存放有水体,所述第一囊袋与第二囊袋均为一次性使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内胆和杯盖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外壳体、内胆和杯盖的表面均通过抛光打磨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在实际使用时,其制冷方式采用化学反应水解吸热的原理对茶水进行制冷降温处理,相比较对比文件中采用冷却液的方式更加的廉价,并且,该保温杯中的制冷剂是由囊袋封装,在需要制冷时,只需要将囊袋放入到拓位筒中,拧入针体,即可对囊袋进行戳破处理,进而可以让制冷剂发生水解反应,实现吸热制冷的目的,另外,在制冷剂使用完全后,可对其进行更换,确保了保温杯在没有发生损坏的情况下,一直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在不使用制冷功能时,制冷机构也不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使用,而且,在保温杯的外部壳体上安装有端持机构,不仅便于使用者拿取保温杯,而且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壳体与内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外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端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制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盖帽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胆;3、杯盖;4、套圈;5、端持机构;501、第一固定套;502、第二固定套;503、把手;504、防护套;6、制冷机构;601、拓位筒;602、第一盖帽;603、通孔;604、第一囊袋;605、第二囊袋;606、第二盖帽;607、针体;608、旋帽;7、预留腔体;8、拓位槽;9、拓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包括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涂刷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可以盛放茶水的内胆2,内胆2的敞口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有杯盖3,内胆2的敞口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杯盖3的内侧壁上固定开设有内螺纹,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的表面均通过抛光打磨处理,还包括套圈4、端持机构5和制冷机构6,杯盖3的外部侧面上固定套接有一个可以增大杯盖3与使用者手心之间摩擦力的套圈4,套圈4的侧表面固定开设有一圈防滑纹,套圈4与杯盖3之间是通过强力胶粘合连接,外壳体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拿取的端持机构5,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外壳体1的拓位槽8,拓位槽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拓位孔9,拓位槽8和拓位孔9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制冷机构6,外壳体1与内胆2之间设置有预留腔体7。
请参阅图5,端持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套501、第二固定套502、把手503和防护套504,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为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构件,且为对称设置,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均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套接在外壳体1的外表面,且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503的两端,把手503中间区段上固定套接有一个防护套504,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以及套圈4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防护套504为一种海绵材质的构件。
请参阅图6~7,制冷机构6包括拓位筒601、第一盖帽602、通孔603、第一囊袋604、第二囊袋605、第二盖帽606、针体607和旋帽608,拓位筒60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盖帽602,第一盖帽60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通孔603,拓位筒601的内部放置有一个第一囊袋604,且拓位筒601的内部靠近第一囊袋604的下方位置处放置有一个第二囊袋605,第一盖帽602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盖帽606,第二盖帽60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个可以戳破囊袋的针体607,且第二盖帽6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便于使用者拧动的旋帽608,第一囊袋604的内部放置有氯化铵粉末,第二囊袋605的内部存放有水体,第一囊袋604与第二囊袋605均为一次性使用的构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在使用该保温杯时,可将茶水倒入内胆2中,拧上杯盖3,在拧紧杯盖3的过程中,套圈4以及设置在套圈4侧壁上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杯盖3与使用者手心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需要对内胆2中的茶水进行制冷处理时,使用者可将设置在外壳体1底部的第二盖帽606连同针体607一同旋下后,将装有氯化铵粉末的第一囊袋604以及装有水体的第二囊袋605放置在拓位筒601中,放置完成后,可将第二盖帽606连同针体607一同旋上,在旋转第二盖帽606的过程中,针体607的尖锐部会依次戳破第二囊袋605和第一囊袋604,使得氯化铵粉末浸泡在水体中,从而促使氯化铵粉末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发生的过程中会吸收茶水中大量的热能,进而可以对茶水进行制冷,氯化铵粉末和水体均为廉价物品,降低了制冷成本,另外,当一次制冷后,氯化铵粉末和水体反应完全后,使用者可将其取出,更换新的囊袋即可接着使用,方便快捷,而且使用者在拿取保温杯时,通过端持机构5,可防止保温杯出现滑落的现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包括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可以盛放茶水的内胆(2),所述内胆(2)的敞口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有杯盖(3),所述内胆(2)的敞口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杯盖(3)的内侧壁上固定开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圈(4)、端持机构(5)和制冷机构(6),所述杯盖(3)的外部侧面上固定套接有一个可以增大杯盖(3)与使用者手心之间摩擦力的套圈(4),所述外壳体(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拿取的端持机构(5),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外壳体(1)的拓位槽(8),所述拓位槽(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拓位孔(9),所述拓位槽(8)和拓位孔(9)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制冷机构(6),所述外壳体(1)与内胆(2)之间设置有预留腔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持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套(501)、第二固定套(502)、把手(503)和防护套(504),所述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为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构件,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均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套接在外壳体(1)的外表面,且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503)的两端,所述把手(503)中间区段上固定套接有一个防护套(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6)包括拓位筒(601)、第一盖帽(602)、通孔(603)、第一囊袋(604)、第二囊袋(605)、第二盖帽(606)、针体(607)和旋帽(608),所述拓位筒(60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盖帽(602),所述第一盖帽(60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通孔(603),所述拓位筒(601)的内部放置有一个第一囊袋(604),且拓位筒(601)的内部靠近第一囊袋(604)的下方位置处放置有一个第二囊袋(605),所述第一盖帽(602)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盖帽(606),所述第二盖帽(60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个可以戳破囊袋的针体(607),且第二盖帽(6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便于使用者拧动的旋帽(6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4)的侧表面固定开设有一圈防滑纹,所述套圈(4)与杯盖(3)之间是通过强力胶粘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501)与第二固定套(502)以及套圈(4)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防护套(504)为一种海绵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涂刷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袋(604)的内部放置有氯化铵粉末,所述第二囊袋(605)的内部存放有水体,所述第一囊袋(604)与第二囊袋(605)均为一次性使用的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外壳体(1)、内胆(2)和杯盖(3)的表面均通过抛光打磨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8727.6A CN109463959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8727.6A CN109463959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63959A true CN109463959A (zh) | 2019-03-15 |
Family
ID=6567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88727.6A Pending CN109463959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6395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8388A (zh) * | 2020-08-04 | 2020-11-17 | 赵雪景 | 一种主动式保温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55055U (zh) * | 2010-04-21 | 2011-03-09 | 林庆杰 | 无泡沫型保冷杯 |
CN202341624U (zh) * | 2011-11-30 | 2012-07-25 | 田鑫 | 一种多功能杯 |
CN202739517U (zh) * | 2012-07-26 | 2013-02-20 | 薛楠 | 一种防烫杯把 |
CN203153294U (zh) * | 2013-04-08 | 2013-08-28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多功能水杯 |
CN107048934A (zh) * | 2017-06-26 | 2017-08-18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化学随冷杯 |
-
2018
- 2018-11-21 CN CN201811388727.6A patent/CN1094639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55055U (zh) * | 2010-04-21 | 2011-03-09 | 林庆杰 | 无泡沫型保冷杯 |
CN202341624U (zh) * | 2011-11-30 | 2012-07-25 | 田鑫 | 一种多功能杯 |
CN202739517U (zh) * | 2012-07-26 | 2013-02-20 | 薛楠 | 一种防烫杯把 |
CN203153294U (zh) * | 2013-04-08 | 2013-08-28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多功能水杯 |
CN107048934A (zh) * | 2017-06-26 | 2017-08-18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化学随冷杯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8388A (zh) * | 2020-08-04 | 2020-11-17 | 赵雪景 | 一种主动式保温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34345B1 (en) | Insulated beverage housing with temperature maintenance | |
US9555949B1 (en) | Insulated beverage housing with temperature maintenance | |
CN109463959A (zh) | 一种便携式制冷型保温杯 | |
CN113273869A (zh) | 一种多功能沙冰杯 | |
CN204096323U (zh) | 一种预装胰岛素注射器保存杯 | |
CN206612500U (zh) | 一种双重保温杯 | |
CN109171395A (zh) | 一种可制冷保温杯 | |
CN207444544U (zh) | 一种快速降温保温军用不锈钢水壶 | |
CN208631250U (zh) | 一种灵芝孢子粉存储装置 | |
CN209528768U (zh) | 一种新型便携式保温杯 | |
CN208610465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杯 | |
CN210493600U (zh) | 降温保温两用水杯 | |
CN208425833U (zh) | 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 | |
CN208274307U (zh) | 一种保温/保冷的焖烧与饭盒类器皿 | |
CN213251333U (zh) | 一种便携式中药保温杯 | |
CN205612227U (zh) |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水杯 | |
CN215457099U (zh) | 一种多功能沙冰杯 | |
CN218044634U (zh) | 一种新型冰镇保冷杯子 | |
CN2331619Y (zh) | 即时冷易拉罐 | |
CN213248208U (zh) | 一种基于pcm材料的保冷杯 | |
CN207912333U (zh) | 一种便携罐杯 | |
CN202784293U (zh) | 一种用于冰冻酒水及倒酒的装置 | |
CN216534811U (zh) | 一种新型保冷冰镇杯 | |
CN218588758U (zh) | 一种具有温度显示的恒温水杯 | |
CN215738252U (zh) | 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