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3958B -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3958B
CN109463958B CN201811181222.2A CN201811181222A CN109463958B CN 109463958 B CN109463958 B CN 109463958B CN 201811181222 A CN201811181222 A CN 201811181222A CN 109463958 B CN109463958 B CN 109463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onnecting rod
lid
cove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12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3958A (zh
Inventor
杨彪
段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11812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3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3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杯盖,包括盖体Ⅰ、盖体Ⅱ和口径调节机构,盖体Ⅰ与盖体Ⅱ上下叠放布置,且盖体Ⅰ与盖体Ⅱ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口径调节机构包括连杆Ⅰ、连杆Ⅱ和橡胶球,连杆Ⅰ的一端与盖体Ⅰ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球连接,连杆Ⅱ的一端与盖体Ⅱ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球连接。连杆Ⅰ与连杆Ⅱ铰接,橡胶球包裹在连杆Ⅰ与连杆Ⅱ连接处的外围,连杆Ⅰ与盖体Ⅰ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Ⅰ的旋转而移动,连杆Ⅱ与盖体Ⅱ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Ⅱ的旋转而移动。当盖体Ⅰ与盖体Ⅱ相向转动时,连杆Ⅰ与连杆Ⅱ彼此靠近,将橡胶球推向中间,即橡胶球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这样杯盖可以适用于不同口径的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新型杯盖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不管是玻璃水杯、塑料水杯或是各种圆形口径容器,它们的盖子在盖紧过程中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旋转来盖紧,一种是通过盖子周围的卡扣与杯身的卡扣相连。当然,前者的密封性优于后者,但是相较于后者在盖紧时较费力。另一方面,考虑到传统的盖子只能对应一种口径的容器,具有不便性。于是根据以上两点发明了新型可调便捷密封杯盖。此产品适用于在某一口径范围内(如10cm--18cm)所有容器的密封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口径可调,可适用于不同口径容器的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杯盖,包括盖体Ⅰ、盖体Ⅱ和口径调节机构,所述盖体Ⅰ与盖体Ⅱ上下叠放布置,且盖体Ⅰ与盖体Ⅱ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所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连杆Ⅰ、连杆Ⅱ和橡胶球,连杆Ⅰ的一端与盖体Ⅰ的内壁连接,连杆Ⅰ的另一端与橡胶球连接,连杆Ⅱ的一端与盖体Ⅱ的内壁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与橡胶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Ⅰ与连杆Ⅱ铰接,橡胶球包裹在连杆Ⅰ与连杆Ⅱ连接处的外围,连杆Ⅰ与盖体Ⅰ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Ⅰ的旋转而移动,连杆Ⅱ与盖体Ⅱ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Ⅱ的旋转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在盖体Ⅰ与盖体Ⅱ的内部,橡胶垫上设有通孔,橡胶垫包裹在口径调节机构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为腔体结构,连杆Ⅰ、连杆Ⅱ和橡胶球放置在橡胶垫的腔体中,橡胶球与橡胶垫腔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内沿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口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还包括盖体Ⅲ,所述盖体Ⅲ套接在盖体Ⅰ和盖体Ⅱ的外部,盖体Ⅲ可相对于盖体Ⅰ和盖体Ⅱ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Ⅲ的内壁上设有锯齿结构Ⅰ,盖体Ⅰ和盖体Ⅱ的外壁上设有与锯齿结构Ⅰ适配的锯齿结构Ⅱ,盖体Ⅲ通过锯齿结构Ⅰ与锯齿结构Ⅱ配合连接在盖体Ⅰ和盖体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Ⅰ与盖体Ⅰ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Ⅰ,柱体Ⅰ的一侧与连杆Ⅰ连接,柱体Ⅰ的另一侧与盖体Ⅰ的内壁连接,柱杆Ⅱ与盖体Ⅱ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Ⅱ,柱体Ⅱ的一侧与连杆Ⅱ连接,柱体Ⅱ的另一侧与盖体Ⅱ的内壁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新型杯盖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将杯盖放置在杯口上,盖体Ⅲ向上拉,使盖体Ⅲ与盖体Ⅱ完全脱离,盖体Ⅲ通过锯齿与盖体Ⅰ咬合;
步骤2.旋转盖体Ⅰ和盖体Ⅱ,且盖体Ⅰ与盖体Ⅱ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盖体Ⅰ和盖体Ⅱ相向旋转,连杆Ⅰ与连杆Ⅱ相互靠近,将橡胶球向靠近杯体的方向推,同时橡胶球带动橡胶垫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橡胶垫与杯口的外径贴合进行密封;
步骤3.再将盖体Ⅲ拉下复位,使盖体Ⅲ的上部与盖体Ⅰ连接,盖体Ⅲ的下部与盖体Ⅱ,并通过锯齿使盖体Ⅲ与盖体Ⅰ和盖体Ⅱ咬合进行固定。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发明盖体Ⅰ与盖体Ⅱ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当盖体Ⅰ与盖体Ⅱ相向转动时,连杆Ⅰ与盖体Ⅰ内壁连接的一端及连杆Ⅱ与盖体Ⅱ内壁连接的一端彼此靠近,将橡胶球推向中间,即橡胶球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这样杯盖可以适用于不同口径的容器。
2、本发明橡胶垫为腔体结构,连杆Ⅰ、连杆Ⅱ和橡胶球放置在橡胶垫的腔体中,橡胶球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时,同时橡胶球带动橡胶垫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橡胶垫与杯口的外径贴合进行密封,橡胶垫由多个口径调节机构推动与杯口的外径贴合,使杯口的外径均与橡胶垫贴合,避免出现密封不严,出现漏水的现象。
3、本发明的杯盖通过上下移动外层盖体Ⅲ来控制盖体Ⅰ和盖体Ⅱ与橡胶球的连接,通过相向旋转上下布置的盖体Ⅰ和盖体Ⅱ让橡胶球在盖体内部移动,达到控制口径的目的,实现控制杯盖的松紧更加简便,且可适用于不同口径的容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盖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正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盖体Ⅰ;2、盖体Ⅱ;3、口径调节机构;31、连杆Ⅰ;32、连杆Ⅱ;33、橡胶球;4、橡胶垫;5、盖体Ⅲ。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杯盖,包括盖体Ⅰ1、盖体Ⅱ2和口径调节机构3,盖体Ⅰ1与盖体Ⅱ2上下叠放布置,且盖体Ⅰ1与盖体Ⅱ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口径调节机构3包括连杆Ⅰ31、连杆Ⅱ32和橡胶球33,连杆Ⅰ31的一端与盖体Ⅰ1的内壁连接,连杆Ⅰ31的另一端与橡胶球33连接,连杆Ⅱ32的一端与盖体Ⅱ2的内壁连接,连杆Ⅱ32的另一端与橡胶球33连接。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铰接,为增加杯盖与杯体的密封性和减少口径调节机构3对杯口的损伤,将橡胶球33包裹在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连接处的外围,连杆Ⅰ31与盖体Ⅰ1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Ⅰ1的旋转而移动,连杆Ⅱ32与盖体Ⅱ2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Ⅱ2的旋转而移动。当盖体Ⅰ1与盖体Ⅱ2相向转动时,连杆Ⅰ31与盖体Ⅰ1内壁连接的一端及连杆Ⅱ32与盖体Ⅱ2内壁连接的一端彼此靠近,将橡胶球33推向中间,即橡胶球33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这样杯盖可以适用于不同口径的容器。
杯盖还包括橡胶垫4,橡胶垫4设置在盖体Ⅰ1与盖体Ⅱ2的内部,橡胶垫4上设有通孔41,橡胶垫4包裹在口径调节机构3的外部。橡胶垫4为腔体结构,连杆Ⅰ31、连杆Ⅱ32和橡胶球33放置在橡胶垫4的腔体中,橡胶球33与橡胶垫4腔体的内壁连接。橡胶垫4内沿通孔4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口径调节机构3;在本发明中设有四个口径调节机构3,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容器口径的不同及实际需求不同,对口径调节机构3的数量进行调整。杯盖放置在杯体上,杯口穿过橡胶垫4上的通孔41,使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相向旋转,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靠近,将橡胶球33向靠近杯体的方向推,同时橡胶球33带动橡胶垫4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橡胶垫4与杯口的外径贴合进行密封,橡胶垫4由多个口径调节机构3推动与杯口的外径贴合,使杯口的外径均与橡胶垫4贴合,避免出现密封不严,出现漏水的现象。
为使连杆Ⅰ31与盖体Ⅰ1之间和连杆Ⅱ32与盖体Ⅱ2之间为顺滑接触、连接顺畅,在连杆Ⅰ31与盖体Ⅰ1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Ⅰ311,柱体Ⅰ311的一侧与连杆Ⅰ31连接,柱体Ⅰ311的另一侧与盖体Ⅰ1的内壁连接,连杆Ⅱ32与盖体Ⅱ2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Ⅱ321,柱体Ⅱ321的一侧与连杆Ⅱ32连接,柱体Ⅱ321的另一侧与盖体Ⅱ2的内壁连接;保证柱体Ⅰ311与盖体Ⅰ1内壁为光滑圆弧接触,柱体Ⅱ321与盖体Ⅱ2内壁为光滑圆弧接触,优选的,该柱体Ⅰ311和连杆Ⅱ32为柔性体。本发明的连杆Ⅰ31和连杆Ⅱ32可以上下布置,也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只要保证拧紧杯盖时,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相向旋转,能实现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靠近,将橡胶球33向靠近杯体的方向推实现密封;保证拧开杯盖时,向与拧紧杯盖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盖体Ⅰ1与盖体Ⅱ2仍然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远离,橡胶球33向远离杯体的方向运动,实现了杯子的打开即可。即能保证通过相向旋转上下布置的盖体Ⅰ1和盖体Ⅱ2让橡胶球在盖体内部移动,达到控制口径的目的即可。
为保证口径调节机构3调整到位,橡胶垫4与杯口的外径贴合后,盖体Ⅰ1与盖体Ⅱ2不再发生相对转动,即盖体Ⅰ1与盖体Ⅱ2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变,本发明的杯盖还包括具有锁紧功能的盖体Ⅲ5,盖体Ⅲ5套接在盖体Ⅰ1和盖体Ⅱ2的外部,盖体Ⅲ5可相对于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上下移动;盖体Ⅲ5的内壁上设有锯齿结构Ⅰ,盖体Ⅰ1和盖体Ⅱ2的外壁上设有与锯齿结构Ⅰ适配的锯齿结构Ⅱ,盖体Ⅲ5通过锯齿结构Ⅰ与锯齿结构Ⅱ配合连接在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上,起到锁紧固定的作用。
基于上述新型杯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杯盖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杯盖放置在杯口上,盖体Ⅲ5向上拉,使盖体Ⅲ5与盖体Ⅱ2完全脱离,盖体Ⅲ5通过锯齿与盖体Ⅰ1咬合;
步骤2.旋转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且盖体Ⅰ1与盖体Ⅱ2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逆时针旋转,一个顺时针旋转,即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相向旋转,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靠近,将橡胶球33向靠近杯体的方向推,同时橡胶球33带动橡胶垫4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橡胶垫4与杯口的外径贴合进行密封;
步骤3.再将盖体Ⅲ5拉下复位,使盖体Ⅲ5的上部与盖体Ⅰ1连接,盖体Ⅲ5的下部与盖体Ⅱ2,并通过锯齿使盖体Ⅲ5与盖体Ⅰ1和盖体Ⅱ2咬合进行固定。
若需要将杯子打开时,同样将盖体Ⅲ5向上拉,使盖体Ⅲ5与盖体Ⅱ2完全脱离,盖体Ⅲ5通过锯齿与盖体Ⅰ1咬合;向与拧紧杯盖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盖体Ⅰ1与盖体Ⅱ2仍然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远离,橡胶球33向远离杯体的方向运动,即实现了杯子的打开。
本发明的杯盖通过上下移动外层盖体Ⅲ5来控制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与橡胶球的连接,通过相向旋转上下布置的盖体Ⅰ1和盖体Ⅱ2让橡胶球在盖体内部移动,达到控制口径的目的,实现控制杯盖的松紧更加简便,且可适用于不同口径的容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Ⅰ(1)、盖体Ⅱ(2)和口径调节机构(3),所述盖体Ⅰ(1)与盖体Ⅱ(2)上下叠放布置,且盖体Ⅰ(1)与盖体Ⅱ(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所述口径调节机构(3)包括连杆Ⅰ(31)、连杆Ⅱ(32)和橡胶球(33),连杆Ⅰ(31)的一端与盖体Ⅰ(1)的内壁连接,连杆Ⅰ(31)的另一端与橡胶球(33)连接,连杆Ⅱ(32)的一端与盖体Ⅱ(2)的内壁连接,连杆Ⅱ(32)的另一端与橡胶球(33)连接;所述杯盖还包括盖体Ⅲ(5),所述盖体Ⅲ(5)套接在盖体Ⅰ(1)和盖体Ⅱ(2)的外部,盖体Ⅲ(5)可相对于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铰接,橡胶球(33)包裹在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连接处的外围,连杆Ⅰ(31)与盖体Ⅰ(1)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Ⅰ(1)的旋转而移动,连杆Ⅱ(32)与盖体Ⅱ(2)内壁连接的一端随盖体Ⅱ(2)的旋转而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设置在盖体Ⅰ(1)与盖体Ⅱ(2)的内部,橡胶垫(4)上设有通孔(41),橡胶垫(4)包裹在口径调节机构(3)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为腔体结构,连杆Ⅰ(31)、连杆Ⅱ(32)和橡胶球(33)放置在橡胶垫(4)的腔体中,橡胶球(33)与橡胶垫(4)腔体的内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内沿通孔(4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口径调节机构(3)。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Ⅲ(5)的内壁上设有锯齿结构Ⅰ,盖体Ⅰ(1)和盖体Ⅱ(2)的外壁上设有与锯齿结构Ⅰ适配的锯齿结构Ⅱ,盖体Ⅲ(5)通过锯齿结构Ⅰ与锯齿结构Ⅱ配合连接在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Ⅰ(31)与盖体Ⅰ(1)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Ⅰ(311),柱体Ⅰ(311)的一侧与连杆Ⅰ(31)连接,柱体Ⅰ(311)的另一侧与盖体Ⅰ(1)的内壁连接,柱杆Ⅱ(32)与盖体Ⅱ(2)连接的一端设有柱体Ⅱ(321),柱体Ⅱ(321)的一侧与连杆Ⅱ(32)连接,柱体Ⅱ(321)的另一侧与盖体Ⅱ(2)的内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杯盖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将杯盖放置在杯口上,盖体Ⅲ(5)向上拉,使盖体Ⅲ(5)与盖体Ⅱ(2)完全脱离,盖体Ⅲ(5)通过锯齿与盖体Ⅰ(1)咬合;
步骤2.旋转盖体Ⅰ(1)和盖体Ⅱ(2),且盖体Ⅰ(1)与盖体Ⅱ(2)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盖体Ⅰ(1)和盖体Ⅱ(2)相向旋转,连杆Ⅰ(31)与连杆Ⅱ(32)相互靠近,将橡胶球(33)向靠近杯体的方向推,同时橡胶球(33)带动橡胶垫(4)向靠近杯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橡胶垫(4)与杯口的外径贴合进行密封;
步骤3.再将盖体Ⅲ(5)拉下复位,使盖体Ⅲ(5)的上部与盖体Ⅰ(1)连接,盖体Ⅲ(5)的下部与盖体Ⅱ(2),并通过锯齿使盖体Ⅲ(5)与盖体Ⅰ(1)和盖体Ⅱ(2)咬合进行固定。
CN201811181222.2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463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1222.2A CN1094639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1222.2A CN1094639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3958A CN109463958A (zh) 2019-03-15
CN109463958B true CN109463958B (zh) 2020-08-04

Family

ID=6566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1222.2A Active CN1094639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39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8473Y (zh) * 1993-09-28 1994-10-05 黄素琴 可调整口径大小的杯座
TW201014776A (en) * 2008-10-07 2010-04-16 Free Free Ind Corp Sealing lid
CN202078025U (zh) * 2011-05-20 2011-12-21 姚洪元 按压式水杯盖
CN202536977U (zh) * 2012-04-19 2012-11-21 骆子昂 可调节杯口大小的伸缩式杯盖
CN204708489U (zh) * 2015-01-23 2015-10-21 李方琴 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
DE202015102053U1 (de) * 2015-04-24 2016-07-26 Thomas Fernholz Flaschenhalter
CN207561697U (zh) * 2017-06-15 2018-07-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新型塑料杯杯托
CN207626976U (zh) * 2017-07-11 2018-07-20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可开合吸盘式水杯固定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3958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3958B (zh) 一种新型杯盖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49352U (zh) 一种手动插板阀
CN103449005B (zh) 一种倒酒器
CN206206756U (zh) 一种回转式截止阀
CN211570072U (zh) 一种化妆品灌装机
CN208291826U (zh) 一种伸缩盖
CN107853256A (zh) 一种微调式铅皮座
CN209049341U (zh) 一种饲料生产混料仓
CN209146565U (zh) 一种补偿器
CN110778746A (zh) 一种机械智能限时节水用装置
CN208611341U (zh) 一种新型药瓶
CN207506117U (zh) 一种两端开口的化妆品瓶
CN207390045U (zh) 一种应用于医疗的便捷式定量取药瓶
CN207890275U (zh) 一种瓶盖
CN201438937U (zh) 一种调味瓶
CN218908383U (zh) 一种功能饮料保鲜运输罐
CN206130273U (zh) 一种斜板旋转式截止阀
CN206979274U (zh) 咖啡机保温杯
CN204105621U (zh) 一种密封容器杯
CN218484261U (zh) 一种能够阻隔水与空气接触的水杯
CN209427287U (zh) 一种用于陶瓷艺术产品设计的包装罐
CN207129362U (zh) 一种设有双螺纹的瓶子
CN206776502U (zh) 一种鱼缸自动喂食装置
CN221084188U (zh) 一种口服液瓶封口结构
CN213833066U (zh) 一种稳定的二丁基羟基甲苯存放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