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9145B -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9145B
CN109459145B CN201811341848.5A CN201811341848A CN109459145B CN 109459145 B CN109459145 B CN 109459145B CN 201811341848 A CN201811341848 A CN 201811341848A CN 109459145 B CN109459145 B CN 109459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eparing
layer
infrared detecto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18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9145A (zh
Inventor
陶金
梁中翥
孟德佳
吕金光
秦余欣
梁静秋
罗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3418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9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9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9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9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9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Abstract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涉及红外探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制备方法所得红外探测器吸收率较低和双波段吸收增加吸收层厚度的问题,包括制备微机电谐振器;其上依次制备介质层和金属阵列层;制备读出集成电路衬底;连接读出集成电路衬底和微机电谐振器;金属阵列层包括复数个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的金属单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集成制造、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通过在微机电谐振器表面集成金属阵列层,实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对红外光谱的增强吸收,通过金属块尺寸变换实现双波段,不增加吸收层厚度且红外探测器探测性能优良;制得的探测器既有传统非制冷红外探测的优点,同时响应快速、灵敏度高。

Description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工作的温度不同,红外探测器一般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两大类。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利用某些材料的光电效应,光敏材料吸收光子后,引起电学参数的改变。为了抑制热载流子及噪声,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通常在77K以下。需要利用制冷机或者液氮等制冷,这将导致其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价格也比较昂贵。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也叫室温探测器,可在室温条件下工作而无需制冷,因此具有更易于便携等优点。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一般是热探测器,即通过探测红外辐射的热效应来工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因其省略了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制冷机构,在体积、重量、寿命、成本、功耗、启动速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相比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具有优势。但在响应时间、探测灵敏度方面较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存在差距。
近年来,随着微纳传感技术的发展,微机电谐振器的应用也扩展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领域。一方面,微机电谐振器通常具有微型的尺寸,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微机电谐振器通常工作在谐振模拟,且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所以器件表现出很高的灵敏度;以上两个方面促使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表现出优秀的信噪比指标。另外,微机电谐振器采用频率读出电路方式,该种方式可以有效抑制闪烁噪声(1/f噪声)。
然而现有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中,所制得的探测器均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较低,均对入射频谱没有选择性。
目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通常只能探测某一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如果要实现中波和长波双色吸收,需要设计双材料吸收层结构,通过不同材料对不同谱段的吸收,实现双色探测。但该方法受材料制备应力限制,材料选择范围有限并且增加吸收层厚度,会影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得硅基底;
S2、在硅基底上制备左通孔、右通孔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硅基底上表面上,左通孔和右通孔分居凹槽两侧且均贯穿硅基底上下表面;
S3、在左通孔内制备左通孔电极,在右通孔内制备右通孔电极,在左通孔电极下端、硅基底下表面制备第一电极,在右通孔电极下端、硅基底下表面制备第二电极;
S4、利用牺牲层材料填充凹槽制备牺牲层,所述牺牲层覆盖硅基底上表面,牺牲层的厚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S5、将硅基底上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牺牲层和硅基底上表面共面;
S6、在S5所得的硅基底和牺牲层的上表面制备底电极;所述底电极覆盖S5所得的牺牲层,底电极连接左通孔电极;
S7、在底电极上表面上制备压电层;
S8、在压电层上表面上制备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连接右通孔电极;
S9、在顶电极上表面上制备介质层;
S10、在介质层上表面上制备金属阵列层;所述金属阵列层包括复数个金属单元,每个金属单元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
S11、刻蚀S5所得的牺牲层,得到空腔,微机电谐振器制备完成;
S12、制备读出集成电路衬底;
S13、读出集成电路衬底键合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得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制备完成。
如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微机电谐振器表面制备集成介质层和金属阵列层的结构,利用金属阵列层实现对红外光谱的增强吸收,吸收的能量作用于微机电谐振器上,克服了微机电谐振器的敏感表面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较低的问题,所制备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吸收率提高到80%以上。
2、本发明通过制备复数个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的金属阵列层实现双波段吸收,克服了双材料吸收层结构的不足,金属阵列层无需双材料吸收层结构和增加吸收层厚度,工艺制作简单,对应的红外探测器拥有优良、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性能。
3、本发明通过MEMS微加工方法制造,将微机电谐振器、介质层和金属阵列层集成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上,因此具有集成制造、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是薄膜结构,相比于以往微桥结构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抗震性能和像元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既有传统非制冷红外探测低成本、小型化、高稳定性、长寿命的优点,也兼具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快速响应、高探测灵敏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1对应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2对应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3对应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4对应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5对应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6对应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7对应的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8对应的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9对应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10对应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11对应的状态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12对应的状态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过程S13对应的状态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读出集成电路衬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金属阵列层的一种具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金属阵列层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微机电谐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1、第一衬底电极,1-2、第二衬底电极,1-3、衬底,2、微机电谐振器,2-1、顶电极,2-.2、压电层,2-3、底电极,2-4、第一电极,2-5、第二电极,2-6、硅基底,2-7、右通孔电极,2-8、左通孔电极,2-9、空腔,2-17、右通孔,2-18、左通孔,2-19、凹槽,2-29、牺牲层,3、介质层,4、金属阵列层,4-1、金属单元,5、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基于微机电谐振器2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取得硅基底2-6
如图1所示,取得硅基底2-6;硅基底2-6为半导体行业中常用的高阻双抛硅片。
S2、在硅基底2-6上制备左通孔2-18、右通孔2-17和凹槽2-19
如图2所示,在硅基底2-6上制备左通孔2-18、右通孔2-17和凹槽2-19(在S11中,凹槽2-19配合底电极2-3成为空腔2-9)。凹槽2-19位于硅基底2-6上表面上,左通孔2-18位于凹槽2-19左侧,右通孔2-17位于凹槽2-19右侧,左通孔2-18和右通孔2-17均贯穿硅基底2-6上下表面。左通孔2-18和右通孔2-17的制备工艺通常采用深硅离子反应刻蚀(DRIE)。凹槽2-19的制备工艺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刻蚀。
S3、制作导电电极
如图3所示,在左通孔2-18内制备左通孔电极2-8,在右通孔2-17内制备右通孔电极2-7,在左通孔电极2-8下端、硅基底2-6的下表面制作第一电极2-4,第一电极2-4连接左通孔电极2-8下端。在右通孔电极2-7下端、硅基底2-6的下表面制作第二电极2-5,第二电极2-5连接右通孔电极2-7下端。左通孔电极2-8、右通孔电极2-7、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的制备工艺通常采用电镀的方法,电镀的材料可以选用Cu、Au或Ni等。
S4、利用牺牲层材料填充凹槽2-19
如图4所示,利用牺牲层材料在硅基底2-6上表面沉积第一牺牲层,第一牺牲层填充覆盖凹槽2-19和覆盖硅基底2-6上表面。第一牺牲层的厚度要大于凹槽2-19的深度。第一牺牲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硼硅玻璃。第一牺牲层以及下述的第二牺牲层统称为牺牲层2-29。
S5、将硅基底2-6上表面磨平
如图5所示,将硅基底2-6上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牺牲层2-29和硅基底2-6上表面共面。平坦化通常采用化学机械研磨的工艺。硅基底2-6平坦化后,硅基底2-6上表面露出左通孔电极2-8和右通孔电极2-7,第一牺牲层平坦化后称为第二牺牲层,第二牺牲层仅存在于凹槽2-19中,第二牺牲层上表面与硅基底2-6上表面共面。
S6、制备底电极2-3
如图6所示,在S5完成后的硅基底2-6上表面和第二牺牲层上表面制备底电极2-3。底电极2-3一端与左通孔电极2-8的上端连接,底电极2-3覆盖第二牺牲层。底电极2-3的制备通常采用磁控溅射的工艺。
S7、制备压电层2-2
如图7所示,在底电极2-3上表面上制备压电层2-2。优选的是,压电层2-2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凹槽2-19(即S11的空腔2-9)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压电层2-2通常采用气相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
S8、制备顶电极2-1
如图8所示,在压电层2-2上表面上制备顶电极2-1。顶电极2-1的一端与右通孔电极2-7连接。顶电极2-1的制备通常采用磁控溅射的工艺。
S9、制备介质层3
如图9所示,在顶电极2-1上表面上制备介质层3。介质层3的制备通常采用溅射或者真空蒸镀等工艺方法。介质层3面积通常小于等于顶电极2-1面积,介质层3的下表面的面积小于等于顶电极2-1上表面的面积。
S10、制备金属阵列层4
如图10所示,在介质层3上表面上制备金属阵列层4。金属阵列层4包括复数个金属单元4-1,每个金属单元4-1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金属阵列层4可以采用光刻或者电子束光刻、剥离等工艺完成。
S11、刻蚀牺牲层2-29以得到空腔2-9
如图11所示,刻蚀释放第二牺牲层,得到空腔2-9,即得到微机电谐振器2,此时介质层3与微机电谐振器2为连接状态。上述空腔2-9可以采用HF溶液湿法刻蚀第二牺牲层或者采用气态HF干法刻蚀第二牺牲层得到。
S12、制备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
如图12所示,制备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包括衬底1-3、设置在衬底1-3上且连接衬底1-3的两个衬底电极,分别称为第一衬底电极1-1和第二衬底电极1-2。
S13、将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与微机电谐振器2进行键合
如图13所示,通过键合的方式,将微机电谐振器2与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连接,得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也就是将第一衬底电极1-1和第一电极2-4连接、将第二衬底电极1-2和第二电极2-5连接。两个衬底电极可通过连接层5与微机电谐振器2上的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连接。键合方式通常采用金属热压键合工艺。
S14、封装
对S14所得到的器件进行封装。围板胶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再将红外窗口胶连围板的上部,红外窗口5位于金属阵列层3-3的正上方。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围板和红外窗口组成密封腔。围板可以采用硅片晶圆、玻璃片或者陶瓷封装结构等。该密封腔可根据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的要求,对密封腔抽真空。制备完成。
上述的底电极2-3和顶电极2-1通常采用Mo、W、Al、Pt或者Ni等材料。压电层2-2通常采用AlN、ZnO、LiNbO3或石英等材料。右通孔电极2-7、左通孔电极2-8、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通常采用电镀工艺制作,可选材料包括Au、Cu或Ni,但不限于这几种材料。
上述制造方法是通过MEMS微加工方法,将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集成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因此具有集成制造、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
根据上述方法所制得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2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如图14所示,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又称ROIC衬底)、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依次连接,微机电谐振器2位于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介质层3位于微机电谐振器2上表面,金属阵列层4位于介质层3上表面。金属阵列层4包括复数个金属单元4-1,每个金属单元4-1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2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层3、金属阵列层4和微机电谐振器2技术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其传感机理在于利用金属阵列层4和介质层3实现对红外光谱的增强吸收,吸收的能量作用于微机电谐振器2上,通过检测微机电谐振器2电学参数的变化,推导出红外辐射量。本发明通过在微机电谐振器2表面集成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的结构,克服了微机电谐振器2的敏感表面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较低的问题,将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吸收率从现有技术中的低于20%提高到80%以上,也增加了对入射光谱的选择性。同时,金属阵列层4包括多个重复金属单元4-1,每一个金属单元4-1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结构组成,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对应两个不同的吸收波峰,两个吸收波峰达到双波段吸收的效果,所以通过在微机电谐振器2表面集成金属阵列层4克服了双材料吸收层结构的不足,不同于采用双层结构吸收来增加吸收带宽的方式,金属阵列层4的制备采用一种材料进行金属块尺寸变换即可实现,无需双材料吸收层结构,即无需增加吸收层厚度或是堆叠层数,工艺制作简单,同时红外探测器拥有优良、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性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是薄膜结构,相比于以往微桥结构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抗震性能和像元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集成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因此具有集成制造、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该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既有传统非制冷红外探测低成本、小型化、高稳定性、长寿命的优点,也兼具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快速响应、高探测灵敏度的优点。
上述的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和微机电谐振器2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层5连接,即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通过连接层5连接硅基底2-6,所说的连接层5为连接电极。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结构如图15所示。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的功能是读取微机电谐振器2的电学信号。通常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工作在射频波段,更具体地,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工作在微机电谐振器2的谐振频率附近波段(约1GHz~3GHz)。
S10的金属阵列层4的材料通常采用Au、Ag、Al等,但不限于这三种金属;金属阵列层4制作工艺可采用常用半导体工艺及电子束光刻技术。介质层3的材料通常采用Ge、MgF2、SiO2或AlN等,但不限于这些材料。图16和图17为位于介质层3上的金属阵列层4的两种结构的举例,但不限于图16、图17两种结构,如图16和图17,通过设计每个金属单元4-1包括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的阵列结构,实现对红外辐射的双波段增强吸收,图16中虚线所框选的区域为金属单元4-1,金属单元4-1内的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均为正方形(横截面为正方形),图17中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均为圆形(横截面为圆形)。
S11得到的微机电谐振器2包括硅基底2-6、空腔2-9、底电极2-3、压电层2-2、顶电极2-1、左通孔电极2-8、右通孔电极2-7、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具体结构如图18所示。硅基底2-6上设有左通孔2-18和右通孔2-17,左通孔电极2-8位于左通孔2-18内、左通孔电极2-8填充左通孔2-18,右通孔电极2-7位于右通孔2-17内、右通孔电极2-7填充右通孔2-17。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均设置在硅基底2-6的下表面,第一电极2-4连接左通孔电极2-8的下端,可以为与左通孔电极2-8一体成型,第二电极2-5连接右通孔电极2-7的下端,可以为与右通孔电极2-7一体成型。第一电极2-4连接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的第一衬底电极1-1,第二电极2-5连接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的第二衬底电极1-2,左通孔电极2-8通过第一电极2-4连通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右通孔电极2-7通过第二电极2-5连通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空腔2-9位于硅基底2-6的上表面,底电极2-3设置在空腔2-9和硅基底2-6的上面,空腔2-9位于底电极2-3和硅基底2-6之间,底电极2-3覆盖空腔2-9,即空腔2-9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小于底电极2-3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也就是底电极2-3和硅基底2-6的中间的空间称之为空腔2-9,空腔2-9作用是实现声波的反射,将机械能限制在微机电谐振器2内部。压电层2-2设置在底电极2-3上表面上,顶电极2-1设置在压电层2-2上表面上,介质层3设置在顶电极2-1上表面上,底电极2-3连接左通孔电极2-8的上端,顶电极2-1连接右通孔电极2-7的上端。优选的是,压电层2-2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空腔2-9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顶电极2-1、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共同组成双波带吸收层,双波带吸收层的宽带吸收提高了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性能。
对S13所得到的器件进行封装S14后,即所制得的红外探测器还包括围板和红外窗口。围板设置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例如通过密封胶粘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表面。红外窗口设置在围板上,而且红外窗口位于金属阵列层4的正上方,允许红外光透过该红外窗口照射在金属阵列层4的表面。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围板和红外窗口共同构成密封腔,根据工作条件的需求,密封腔为微机电谐振器2、介质层3和金属阵列层4提供真空环境。

Claims (10)

1.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得硅基底(2-6);
S2、在硅基底(2-6)上制备左通孔(2-18)、右通孔(2-17)和凹槽(2-19);所述凹槽(2-19)位于硅基底(2-6)上表面上,左通孔(2-18)和右通孔(2-17)分居凹槽(2-19)两侧且均贯穿硅基底(2-6)上下表面;
S3、在左通孔(2-18)内制备左通孔电极(2-8),在右通孔(2-17)内制备右通孔电极(2-7),在左通孔电极(2-8)下端、硅基底(2-6)下表面制备第一电极(2-4),在右通孔电极(2-7)下端、硅基底(2-6)下表面制备第二电极(2-5);
S4、利用牺牲层材料填充凹槽(2-19)制备牺牲层(2-29),所述牺牲层(2-29)覆盖硅基底(2-6)上表面,牺牲层(2-29)的厚度大于凹槽(2-19)的深度;
S5、将硅基底(2-6)上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牺牲层(2-29)和硅基底(2-6)上表面共面;
S6、在S5所得的硅基底(2-6)和牺牲层(2-29)的上表面制备底电极(2-3);所述底电极(2-3)覆盖S5所得的牺牲层(2-29),底电极(2-3)连接左通孔电极(2-8);
S7、在底电极(2-3)上表面上制备压电层(2-2);
S8、在压电层(2-2)上表面上制备顶电极(2-1);所述顶电极(2-1)连接右通孔电极(2-7);
S9、在顶电极(2-1)上表面上制备介质层(3);
S10、在介质层(3)上表面上制备金属阵列层(4);所述金属阵列层(4)包括复数个金属单元(4-1),每个金属单元(4-1)由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块组成;
S11、刻蚀S5所得的牺牲层(2-29),得到空腔(2-9),微机电谐振器(2)制备完成;
S12、制备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
S13、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键合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得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制备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3之后还包括封装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的步骤具体为在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上胶连围板,再在围板上部胶连红外窗口,所述红外窗口位于金属阵列层(4)的正上方;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围板和红外窗口组成密封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的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包括衬底(1-3)、均设置在衬底(1-3)上且连接衬底(1-3)的第一衬底电极(1-1)和第二衬底电极(1-2);所述S13中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键合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具体为第一衬底电极(1-1)连接第一电极(2-4)、第二衬底电极(1-2)连接第二电极(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的空腔(2-9)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小于压电层(2-2)在硅基底(2-6)上的投影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的牺牲层材料采用硼硅玻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金属阵列层(4)采用的材料为Au、Ag或Al;制备所述介质层(3)采用的材料为Ge、MgF2、SiO2或AlN;制备所述底电极(2-3)和顶电极(2-1)采用的材料为Mo、W、Al、Pt或Ni;制备所述压电层(2-2)采用的材料为AlN、ZnO、LiNbO3或石英;制备所述左通孔电极(2-8)、右通孔电极(2-7)、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采用的材料为Au、Cu或Ni。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孔(2-18)和右通孔(2-17)的采用深硅离子反应刻蚀法制备;所述凹槽(2-19)采用干法或湿法刻蚀制备;所述左通孔电极(2-8)、右通孔电极(2-7)、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采用电镀法制备;所述底电极(2-3)和顶电极(2-1)均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所述压电层(2-2)采用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所述介质层(3)采用溅射或者真空蒸镀方法制备;所述金属阵列层(4)采用光刻工艺制备;所述空腔(2-9)采用HF溶液湿法刻蚀牺牲层(2-29)或者采用气态HF干法刻蚀牺牲层(2-29)的方法制备;所述键合为金属热压键合。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连接层(5),读出集成电路衬底(1)通过连接层(5)连接硅基底(2-6)。
CN201811341848.5A 2018-11-12 2018-11-12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59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1848.5A CN109459145B (zh) 2018-11-12 2018-11-12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1848.5A CN109459145B (zh) 2018-11-12 2018-11-12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9145A CN109459145A (zh) 2019-03-12
CN109459145B true CN109459145B (zh) 2020-09-04

Family

ID=6561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1848.5A Active CN109459145B (zh) 2018-11-12 2018-11-12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9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7789B (zh) * 2020-08-11 2021-12-21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6169973B (zh) * 2023-04-20 2024-03-08 南京宙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795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天津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和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工艺流程
CN10405243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英飞凌技术德累斯顿有限责任公司 微机电谐振器
CN107394037A (zh) * 2016-04-15 2017-11-24 新加坡商格罗方德半导体私人有限公司 压电微机电系统
CN108093679A (zh) * 2015-06-19 2018-05-29 芯时光公司 微机电谐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51B (zh) * 2013-07-02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双模折反射式共探测器成像系统
US9876134B2 (en) * 2015-12-01 2018-01-23 The Boeing Company Infrared detect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one or more bands of infrared radi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43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英飞凌技术德累斯顿有限责任公司 微机电谐振器
CN103413795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天津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和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工艺流程
CN108093679A (zh) * 2015-06-19 2018-05-29 芯时光公司 微机电谐振器
CN107394037A (zh) * 2016-04-15 2017-11-24 新加坡商格罗方德半导体私人有限公司 压电微机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BAR制备及应用研究;金鹏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40615;第2.4节 *
Narrowband MEMS resonant infrared detectors based on ultrathin perfect plasmonic absorbers;Zhenyun Qian;《2016 IEEE SENSORS》;20170131;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9145A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9144B (zh) 基于压电效应及复合等离激元的宽光谱红外传感器
CN109253743B (zh) 等离激元声波谐振双波段红外传感器
JP7008019B2 (ja) ウェハレベルパッケージ内の熱赤外線センサアレイ
JP4562285B2 (ja) 蒸着層で密封されたチャンバを有するウエハー対
JP6272627B2 (ja) 可変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れに基づく波長選択型センサー
JP7030422B2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干渉フィルタを含む封入構造部を有する、電磁放射線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9502540B (zh) 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偏振型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02549749B (zh) 红外辐射微装置的外壳和制备所述外壳的方法
CN109459145B (zh) 基于微机电谐振器的双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05784189A (zh) 硅-玻璃-硅结构声表面波温度和压力集成传感器及制备
CN110118604B (zh) 基于混合谐振模式的宽光谱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86716A1 (zh) 封装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CN109459148B (zh) 基于超表面fbar谐振频率温漂特性的偏振红外传感器
CN109470367B (zh) 一种基于fbar的宽波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10690871A (zh) 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9143B (zh) 基于等离激元及压电薄膜温度频率特性的红外传感器
EP2172753B1 (en)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frared sensor on a wafer basis
CN109459146B (zh) 一种基于压电谐振器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09399552B (zh) 一种微机电系统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KR101034647B1 (ko)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징을 이용한 ndir 방식의 가스 센서용적외선 감지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6829914A (zh) 用于制造包括具有置于矿物外周壁上的不透明薄层的封装结构的检测装置的方法
CN113432726A (zh) 一种具有组合柱状结构的红外探测器
EP2172755A1 (en) Infrared sensor with front side bandpass filter and vacuum cavity
WO2023141768A1 (zh) 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
EP3971543A1 (en) Infrared detector form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infrared det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