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7989A -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7989A
CN109457989A CN201811554675.5A CN201811554675A CN109457989A CN 109457989 A CN109457989 A CN 109457989A CN 201811554675 A CN201811554675 A CN 201811554675A CN 109457989 A CN109457989 A CN 109457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net
net
shell
doub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46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7989B (zh
Inventor
刘玉
刘芳
谷洪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5546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7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7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7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7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7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66Safety ne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属于建筑工程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双层防护网和驱动轴;壳体开设有出口;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双层防护网一端经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沿出口自由伸缩;驱动轴位于壳体外且一端与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双层防护网沿出口自由伸缩;转动轴与壳体轴向相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一个工程使用完成后,可将双层防护网的一端伸入并绕在转动轴上,并转动驱动轴将使用后的双层防护网在转动轴上卷制成卷收纳在壳体内,便于运输、携带、安置及下次工程时的再次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会使用到安全防护网。安全防护网具有防护、保护作用,避免建筑物料滑落伤及建筑工人,还可防止灰尘扩散,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但是现有的防护网大多采用尼龙防护网,此种防护网防护强度不高,易破损,一般单根钢管掉落至尼龙防护网上就可以致防护网穿破,使施工现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尼龙防护网属于易耗品,一般使用一个工程就要做报废处理。如果在工程中途尼龙防护网破裂,还需要及时修补,导致维护难,且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会使用钢丝网或钢板网,强度相当于尼龙网有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安全防护网单位面积都较大且质量较重,在一次工程运输及使用时或下次工程运转时均不易携带且搬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旨在解决安全防护网在工程运输及使用时搬运困难,不易携带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壳体,开设有出口;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双层防护网,一端经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驱动轴,位于所述壳体外且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双层防护网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壳体轴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防护网包括:上层防护网,用于直接防护高空坠物;下层防护网,用于间接防护高空坠物;缓冲机构,连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和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用于引导所述上层防护网向下缓慢运动以减缓高空坠物落在所述上层防护网上时所受的冲击力;所述缓冲机构在所述双层防护网的单位面积内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地,套筒,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层防护网的上表面;滑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的下表面,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套筒内上下滑动;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层防护网和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用于提供弹性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防护网还包括:支撑机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上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上且相对于所述下层防护网具有转动自由度,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防护网使所述上层防护网与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的下表面;支撑块,底部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的上表面,上端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撑柱另一端穿入的第一凹槽且与所述支撑柱的穿入端卡接。
进一步地,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沿所述支撑柱的穿入端的侧壁周向开设;第二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侧壁上;滑块,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螺纹贯穿于侧壁的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滑块推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第一摇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第二摇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铰接,便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第一摇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卡住所述第二摇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双层防护网结构,较单层尼龙防护网或单层钢丝防护网的结构强度更大,更加能够耐受高空坠物的冲击,不易破损安全性更高;并且通过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驱动轴能够将双层防护网结构卷绕在转动轴上,转绕后的双层防护网结构可容纳在壳体内,相较于直接运输不成卷的钢丝防护网来讲更加的方便及便携。需要设立安全防护网时,将收卷好双层防护网的壳体搬运至该处,转动驱动轴,使双层防护网从壳体的出口伸出用于高空防护措施;一个工程使用完成后,可将双层防护网的一端伸入并绕在转动轴上,并转动驱动轴将使用后的双层防护网在转动轴上卷制成卷收纳在壳体内,便于运输、携带、安置及下次工程时的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双层防护网;201、上层防护网;202、下层防护网;203、缓冲机构;213、套筒;223、滑动杆;233、第一弹性件;204、支撑机构;214、支撑柱;215、第二凹槽;216、第二弹性件;217、滑块;224、支撑块;225、第一凹槽;226、推杆;3、转动轴;4、驱动轴;5、第一摇杆;6、第二摇杆;7、卡扣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进行说明。所述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壳体1、双层防护网2、转动轴3和驱动轴4;壳体1开设有出口;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双层防护网2一端经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一端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驱动轴4位于所述壳体1外且一端与所述转动轴3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3转动使所述双层防护网2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所述转动轴3与所述壳体1轴向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双层防护网2结构,较单层尼龙防护网或单层钢丝防护网的结构强度更大,更加能够耐受高空坠物的冲击,不易破损安全性更高;并且通过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驱动轴4能够将双层防护网2结构卷绕在转动轴3上,转绕后的双层防护网2结构可容纳在壳体1内,相较于直接运输不成卷的钢丝防护网来讲更加的方便及便携。需要设立安全防护网时,将收卷好双层防护网2的壳体1搬运至该处,转动驱动轴4,使双层防护网2从壳体1的出口伸出用于高空防护措施;一个工程使用完成后,可将双层防护网2的一端伸入并绕在转动轴3上,并转动驱动轴4将使用后的双层防护网2在转动轴3上卷制成卷收纳在壳体1内,便于运输、携带、安置及下次工程时的再次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3上卷制的所述双层防护网2的长度可以是单次工程所需要的长度,使用时将其全部退绕出转动轴3,也可以是长度不定,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退绕出所需要的长度,利用裁剪工具裁剪下再使用,使用后再将其绕回至有相同长度的双层防护网2的壳体1内,便于下次有针对性的挑选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当双层防护网2为连续不中断的整张结构,从起绕端开始卷至转动轴3上,卷制完成后的自由端可以通过扣件挂扣在壳体1的出口上,便于下次利用时将双层防护网2拉出壳体1的出口;也可以全部卷制在转动轴3上,通过手动将自由端拉出壳体1的出口。当双层防护网2为数张依次卷绕在转动轴3上时,相邻两个双层防护网2可以通过扣接或搭接等方式连接,便于连续卷绕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4的转动可以手动驱动也可以通过电力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述双层防护网2包括:上层防护网201、下层防护网202和缓冲机构203;上层防护网201用于直接防护高空坠物;下层防护网202用于间接防护高空坠物;缓冲机构203连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和所述下层防护网202之间,用于引导所述上层防护网201向下缓慢运动以减缓高空坠物落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上时所受的冲击力;所述缓冲机构203在所述双层防护网2的单位面积内设置有若干个。上层防护网201对高空坠物起到一次防护作用,当坠物继续因为惯性继续下坠时,下层防护网202对高空坠物起到二次防护的作用,且上层防护网201与下层防护网202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缓冲机构203,当坠物由上层防护网201上继续向下运动时,由于受到缓冲机构203的反作用力,从而减缓了高空坠物继续下降的速度,减小坠物下坠的距离以及降低了高空坠物所受到的冲击力,不仅提高了下层防护网202的防护效率,而且可以预防坠物受冲击力过大出现反弹现象,同时还可以预防上层防护网201受作用力过大而破损,提高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203与上层防护网201及下层防护网202均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述缓冲机构203包括:套筒213、滑动杆223和第一弹性件233;套筒213,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层防护网202的上表面;滑动杆223,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的下表面,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213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套筒213内上下滑动;第一弹性件233,设置在所述上层防护网和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用于提供弹性支撑。第一弹性件233,可以设置在所述套筒213内、设置在所述滑动杆223伸入所述套筒213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和所述下层防护网20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弹性件233设置在套筒213内时一端固定在套筒213的底部,另一端可受滑动杆223的作用被压缩,从而达到缓冲作用;当第一弹性件233设置在滑动杆223的端部时,滑动杆223在套筒213内下滑时第一弹性件233会受套筒213底部被压缩,从而达到缓冲作用,同理,当第一弹性件233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和所述下层防护网202之间时,同样会由于滑动杆223向下滑行时压缩第一弹性件233达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与滑动杆223均通过铰座与上层防护网201及下层防护网20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铰座与上层防护网201及下层防护网20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止损坏上层防护网201及下层防护网202的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3,所述双层防护网2还包括:支撑机构204,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上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202上且相对于所述下层防护网202具有转动自由度,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防护网201使所述上层防护网201与所述下层防护网202之间留有空隙。为了防止上层防护网201被高空坠物冲击时下压过大导致上层防护网201的破损,并且为了在上层防护网201与下层防护网202之间始终保持缓冲空间,在上层防护网201与下层防护网202之间还设置支撑机构204,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204的数量与所述缓冲机构203的数量按一定比例设置在单位面积的双层防护网2之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3,所述支撑机构204包括:支撑柱214和支撑块224;支撑柱214,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201的下表面;支撑块224,底部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202的上表面,上端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撑柱214另一端穿入的第一凹槽225且与所述支撑柱214的穿入端卡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柱214与上层防护网201铰接的端部为转动端,插入第一凹槽225的端部为穿入端。由于支撑柱214的穿入端卡接在第一凹槽225内防止支撑柱214脱离第一凹槽225,同时支撑柱214的穿入端在第一凹槽225内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故,当上层防护网201受坠物向下变形时,铰接在上层防护网201的支撑柱214转动端可以沿着铰接轴转动一定幅度,避免支撑柱214扯破上层防护网201。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3,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第二凹槽215、第二弹性件216和滑块217;至少一个第二凹槽215,沿所述支撑柱214的穿入端的侧壁周向开设;第二弹性件216,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15的侧壁上;滑块217,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16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225的槽口相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滑块217为蹄型滑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15为一个,沿支撑柱214周向开设一圈;所述第二凹槽215也可以是若干个沿支撑柱214周向均匀开设,或上下开设两排,进一步参阅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15为上下两排,左右各设置两组,共四个,相应的滑块217也设置四个,若上排的滑块217因受力而脱离第二凹槽215,下排的滑块217依然卡接在第二凹槽215内,从而使上层防护网201和下层防护网202之间始终有缓冲空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3,所述支撑块224上设置有螺纹贯穿于侧壁的推杆226;所述推杆226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25内的一端与所述滑块217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滑块217推入所述第二凹槽215内。为了更换破损的双层防护网2,将支撑柱214从支撑块224上卸下,在支撑块224的两侧设置有推杆226,双层防护网2在使用状态时,旋动推杆226使之与滑块217保有一端距离,当需要将支撑柱214从支撑块224上卸下时,再旋动推杆226,使推杆226与滑块217接触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16至滑块217进入第二凹槽215内,从而使支撑杆脱离支撑块224。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226在支撑块224外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利于手部旋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为了手动卷制双层防护网2时更加省力,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第一摇杆5,一端与所述驱动轴4连接,用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驱动轴4转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为了手动卷制双层防护网2时更加省力,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第二摇杆6,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5铰接,便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第一摇杆5转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建筑工程防护网还包括:卡扣机构7,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卡住所述第二摇杆6。由于双层防护网2具有一定的刚度,卷制完成后,为了防止回转,在壳体1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如卡箍,卡槽等将第二摇杆6卡柱。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防护网201为尼龙绳编制而成的防护网,下层防护网202为柔性钢丝绳编制而成的防护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开设有出口;
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双层防护网,一端经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
驱动轴,位于所述壳体外且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双层防护网沿所述出口自由伸缩;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壳体轴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护网包括:
上层防护网,用于直接防护高空坠物;
下层防护网,用于间接防护高空坠物;
缓冲机构,连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和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用于引导所述上层防护网向下缓慢运动以减缓高空坠物落在所述上层防护网上时所受的冲击力;
所述缓冲机构在所述双层防护网的单位面积内设置有若干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套筒,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层防护网的上表面;
滑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的下表面,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套筒内上下滑动;
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层防护网和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用于提供弹性支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护网还包括:
支撑机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上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上且相对于所述下层防护网具有转动自由度,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防护网使所述上层防护网与所述下层防护网之间留有空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柱,一端铰接在所述上层防护网的下表面;
支撑块,底部设置在所述下层防护网的上表面,上端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撑柱另一端穿入的第一凹槽且与所述支撑柱的穿入端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沿所述支撑柱的穿入端的侧壁周向开设;
第二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侧壁上;
滑块,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相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螺纹贯穿于侧壁的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滑块推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摇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摇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铰接,便于手部握持并驱动所述第一摇杆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卡住所述第二摇杆。
CN201811554675.5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Active CN109457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4675.5A CN109457989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4675.5A CN109457989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7989A true CN109457989A (zh) 2019-03-12
CN109457989B CN109457989B (zh) 2024-04-19

Family

ID=6561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4675.5A Active CN109457989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79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181A (zh) * 2019-10-11 2020-02-04 江苏金陵网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伸的安全防护网
CN110805295A (zh) * 2019-11-21 2020-02-18 徐州新路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装组合的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
CN111219046A (zh) * 2020-01-16 2020-06-02 广东省建筑构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脚手架搭设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4897A1 (zh) * 2011-01-14 2012-07-19 普瑞斯林克控股公司 建筑工程防护网
KR20120124985A (ko) * 2011-05-06 2012-11-14 김정현 건설공사용 안전망 구조물
GB201414937D0 (en) * 2014-08-22 2014-10-08 Ischebeck Titan Ltd Climbing screen support
CN207727455U (zh) * 2017-12-26 2018-08-14 广州华磊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防护缓冲装置
CN208039071U (zh) * 2018-04-10 2018-11-02 刘畅 一种桥梁工程用防护装置
CN209837739U (zh) * 2018-12-19 2019-12-24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4897A1 (zh) * 2011-01-14 2012-07-19 普瑞斯林克控股公司 建筑工程防护网
KR20120124985A (ko) * 2011-05-06 2012-11-14 김정현 건설공사용 안전망 구조물
GB201414937D0 (en) * 2014-08-22 2014-10-08 Ischebeck Titan Ltd Climbing screen support
CN207727455U (zh) * 2017-12-26 2018-08-14 广州华磊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防护缓冲装置
CN208039071U (zh) * 2018-04-10 2018-11-02 刘畅 一种桥梁工程用防护装置
CN209837739U (zh) * 2018-12-19 2019-12-24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成清;田帅;陈驰;何广杰;赵必大;: "减压环在被动柔性防护网中的耗能作用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no. 09, pages 137 *
本书编委会: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便携手册》",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pages: 137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181A (zh) * 2019-10-11 2020-02-04 江苏金陵网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伸的安全防护网
CN110805295A (zh) * 2019-11-21 2020-02-18 徐州新路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装组合的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
CN111219046A (zh) * 2020-01-16 2020-06-02 广东省建筑构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脚手架搭设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7989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7989A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CN103732293B (zh) 高处救助设备
CN203355155U (zh) 一种弹开式人体坠落救援网
CN20918795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用安全绳自锁装置
CN109771856A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用绳索逃生机
CN203634684U (zh) 一种一体式缓冲连接装置
CN108404306B (zh) 一种智能逃生背包
CN2098377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
CN113975674B (zh) 一种适用于工程领域的应急救援装置
CN2870898Y (zh) 自救降落器
CN208317468U (zh) 高空果蔬采摘机
EP2847116A2 (en) Barbed tape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a barbed tape
CN108478945A (zh) 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CN2210007Y (zh) 柔性救生滑道
CN109675212A (zh) 一种逃生机构及楼宇逃生机构
DE102005061364B4 (de) Vorrichtung zur Notabsenkung
CN108939329A (zh) 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JP6223689B2 (ja) 衝撃荷重緩和ロープ及びランヤード
CN21600472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建筑施工用防坠落装置
CN207063466U (zh) 建筑施工脚手架以及建筑施工承载架
CN214971329U (zh) 一种高处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CN210713903U (zh) 一种可伸缩式水平洞口防护网
CN216277042U (zh)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高空施工的安全悬挂结构
CN218323811U (zh) 一种设有防护结构的建筑工程建筑吊篮
CN216836889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攀爬安全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