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64A -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64A
CN1094564A CN 94104541 CN94104541A CN1094564A CN 1094564 A CN1094564 A CN 1094564A CN 94104541 CN94104541 CN 94104541 CN 94104541 A CN94104541 A CN 94104541A CN 1094564 A CN1094564 A CN 1094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parent
red
parent
inbred line
me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45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纪昌
陈刚
张铁一
马丽君
王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IN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IN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IN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DANDONG IN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 941045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属于玉米杂交种优势 利用领域。本发明通过多代自交纯化的方法,选育出 自交系丹黄02和5003,以其为父母本配制出杂交种 “丹玉16号”、并提出相应的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 术。配制的杂交种“丹玉16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 及适应性广等特点,平均亩产567.4公斤,比对照种 沈单七号、中丹二号、丹玉13号等平均增产11.2%, 为当前玉米生产的理想品种。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年种植面积约有三亿亩左右。80年代以来,北方春玉米以中单二号、丹玉13号、沈单7号等为主栽品种,关内夏玉米以掖单二号、丹玉13号为主栽品种。上述品种均已种植达10年以上,一般亩产只有500公斤左右。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产量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这些品种的多年种植,种性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再加上各种新的病害和新的生理小种的危害,抗性减弱,致使产量减产5-10%,所以目前就急需育出新的品种,来取代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玉米品种存在的缺陷,利用杂种优势,配制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种用于生产,并提出一套相应的制种技术。
本发明是以自交系5003为母本,以自交系丹黄02为父本,配制杂交种丹玉16号。采取多代自交纯化的方法来选育自交系亲本,在配制杂交种时,采取空间隔离、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宜父母本行比、人工去杂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播期调节及收获管理措施,以保证制种质量。
其中自交系5003是以美国“3147”杂交种经6代自交后选育而成。自交系丹黄02是由旅28、旅9宽、大秋36、旅11、哈24-2、哈14-1、华风100、旅9改、旅华111及Va35等十个自交系经混合授粉二次,组成综合种,然后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丹玉16号杂交种选育系谱图见附图。
杂交制种时采取的措施如下:
1、空间隔离:繁殖自交系要在500米以上;杂交制种要在300米以上。
2、适期播种: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即应及时进行播种,在辽宁地区春播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3、合理密植:以混合面积计算,每亩保苗母本为3300-3750株,父本为660-750株。
4、适宜父母本行比为1∶5或2∶10。
5、播期调节:一般父本丹黄02要分两期播种,先播第一期父本,可播父本全量的1/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当第一期父本出土钻锥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并同时播下全部母本;在光照较差、阴雨天多的地区,应在第一期父本幼苗出土分开两片叶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及全部母本。
6、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散粉前进行三次去杂,以苗期去杂为主,拔除不符合亲本典型特征特性的杂株、病株、劣株,以保证亲本的纯度和杂交种的质量;去雄是指母本去雄要求及时、全部、干净、彻底,不留断枝、残穗,不乱丢雄穗,去雄时间选择在母本雄穗抽出顶叶1/3而尚未散粉前进行,每天一次。
7、人工辅助授粉:到开花盛期的父本行,采集花粉,或者手持木棍轻轻拨动父本,使花粉增大扩散面,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每日9-16时进行。
8、收获管理:当果穗进入乳熟末期,即收获前15-20天进行人工站杆扒皮,进入腊熟期,即收获前7-10天折柄断水或适当早收,进行高茬晾晒,玉米种子成熟后要先收父本,后收母本。
亲本及“丹玉16号”的标准
一、5003自交系
1、来源:由美国玉米“3147”杂交种经连续6代自交后选育而成。
2、主要特征特性:属中晚熟类型,在沈阳地区出苗至成熟需125天。幼苗叶鞘淡紫红色,叶色灰绿,叶边有白绒毛,成株高140-150厘米,穗位50厘米,总叶片数18片,叶较宽,花丝淡紫红色,花粉量中等,果穗筒形,穗轴粉红色,果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0-35粒,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00克左右。自身产量高,在东北地区制种产量可达25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可达350公斤以上。
5003自交系经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小斑病、丝穗黑病,中感纹枯病、穗腐病。
二、丹黄02自交系
1、来源:由旅28、旅9宽、大秋36、旅11、哈24-2、哈14-1、华风100、旅9改、旅华111及Va35十个自交系经混合授粉二次,组成综合种,然后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2、主要特征特性:属中晚熟类型,出苗至成熟需135-140天,喜光喜肥水,在丹东凤城地区4月下旬播种,9月底成熟。配合力较高,抗倒伏,抗大、小斑病0.5级,抗丝黑穗病,接种发病率9%,螟虫食叶级数1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片窄长、平展。成株穗下叶较长,较平展,穗上叶上冲紧凑,植株较繁茂,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株高210厘米,穗位120厘米,茎粗2.3厘米(直径),全株23片叶,雄穗分枝26个,护颖绿色,花粉量大,但较细小,花丝绿色,苞叶较短。果穗略扁,截锥形,穗长约13厘米,穗粗5厘米(直径),粒行数20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楔型黄色。百粒重30.5克,自身产量较高。较晚熟,要在无霜期长的地区繁殖,并注意及时脱水,否则易受冻害。
本发明通过自交系5003与丹黄02的杂交,实现了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配制出玉米杂交种“丹玉16号”,其与目前玉米主栽品种“丹玉13号”及“沈丹七号”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产量高:1988年至1991年参加省内多点试验与示范,丹玉16号平均亩产686.0公斤,比对照种沈单七号增产12.5%;比丹玉13号增产23.6%。1987-1991年,在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多点示范,丹玉16号平均亩产567.4公斤,比对照种沈单七号、中丹二号、丹玉13号等平均增产11.2%。几年来综合平均,丹玉16号比丹玉13号增产15%以上,比沈单七号增产10%左右。1992年10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100万亩,深受群众欢迎,杂交种子供不应求。
2、多抗:丹玉16号经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发病级数0.5-2级,比对照种丹玉13号、沈单七号轻1-2级。丝穗黑病、纹枯病、穗腐病、灰斑病也轻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
3、优质丰产:丹玉16号植株较矮,茎杆粗壮,抗倒状,果穗粗大,双穗率高,丰产性、稳定性好,米质中等。
丹玉16号更适合玉米与小麦间套种,可获得更高产量。
下面结合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介绍“丹玉16号”的杂交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
一、“丹玉16号”的杂交制种技术
1、选地与隔离区设置:选择中等以上肥力、旱涝保收的田块做为制种田。安全隔离区,繁殖自交系要在500米以上;杂交制种要在300米以上。
2、适期播种: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即应及时进行播种,在辽宁地区春播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3、合理密植:以混合面积计算,每亩保苗母本为3300-3750株,父本为660-750株。
4、适宜父母本行比以1∶5或2∶10为宜。
5、父母本播期调节:父本丹黄02生育期间对光照较敏感,如遇高温、光照充足时,生育期即可缩短,反之则延长。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其错期应视当地条件而定。一般父本丹黄02要分两期播种,先播第一期父本,可播父本全量的1/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当第一期父本出土钻锥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并同时播下全部母本;在光照较差、阴雨天多的地区,应在第一期父本幼苗出土分开两片叶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及全部母本。
6、去杂去雄:为确保杂交种的纯度,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散粉前进行三次去杂,以苗期去杂为主,结合定苗,母本要留苗均匀一致,除去大、小苗、病苗、劣苗,父本去杂应逐株检查,保留具有父本特征的大苗和小苗,以延长花散粉期,保证母本充分受粉结实。去雄是指母本去雄要求及时、全部、干净、彻底,不留断枝、残穗,不乱丢雄穗,抽出的雄穗带出田间统一埋掉。去雄时间选择在母本雄穗抽出顶叶1/3而尚未散粉前进行,每天一次,上、下午均可进行,风雨不误,直至完全、彻底去净为止。
7、人工辅助授粉:开花授粉期应加强检查,如发现父本花粉不足,影响母本受粉时,可到开花盛期的父本行,采集花粉,或者手持木棍轻轻拨动父本,使花粉增大扩散面,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每日9-16时进行。母本吐丝期间,如发现母本包叶过紧,花丝吐不出来时,应及时用剪刀剪掉包叶顶尖,使其及时顺利吐出花丝。
8、收获管理与脱粒:指当果穗进入乳熟末期,即收获前15-20天进行人工站杆扒皮;进入腊熟期,即收获前7-10天折柄断水,在田间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到18-20%时,即可收获,可放在屋盖上或0.5米宽的窄苫中晾晒,勿着雨着雪。玉米种子成熟后要先收父本,后收母本。种子晾晒时要勤翻勤倒,当果穗籽粒含水量降至16-18%时,方可脱粒。有烘干设备的,种子水分可放宽到22-25%。
二、“丹玉16号”特征特性
1、来源: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5003为母本,自交系丹黄02为父本配制出的玉米一代杂交组合。
2、特征特性:丹玉16号杂交种在丹东地区生育期为130-135天,活动积温2992℃。比丹玉13号晚熟3-5天,比沈单七号早熟2-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绿色,苗势强,保苗率高。株高235-250厘米,穗位87-95厘米,叶片斜伸,全叶数20-21片,穗长20厘米,穗粗5.5厘米,粒行数18-20行。茎杆粗壮、抗倒伏,双穗率高。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0克,粉质中等,籽粒出产率85%。人工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发病级数0.5-2级,抗丝黑穗病,人工接种发病率1.72-17.6%,平均发病率6.8%,抗玉米螟,人工接螟食叶级数1-3.8%,蛀孔率5-20%,抗性指标均轻于丹玉13号及沈单七号。
三、“丹玉16号”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
丹玉16号属中棵大穗型杂交种,为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必须良种良法配套。多年来根据各地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种植经验,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要选择上中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整地要细致,减少坷垃,复土要深浅一致。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在辽宁地区春播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2、种植密度与种植形式
种植密度:一般亩保苗2600-2900株,如进行地膜覆盖可密一些,亩保苗2900-3200株。
种植形式:一般可以清种,但最好进行间套种,可采取玉米、小麦间套种,其形式有2-3-4(玉米)∶1-2(小麦)的种植形式,均可获得高产。
3、施肥量与施肥技术
丹玉16号玉米杂交种比较耐肥,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口肥施用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追施尿素20-25公斤,分两次追肥为好。
4、适宜地区:丹玉16号可在辽宁、吉林南部、河北、山西等春播地区种植。

Claims (10)

1、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包括亲本自交系的选育、空间隔离、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宜父母本行比、人工去杂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播期调节及收获管理措施,其特征在于:以自交系5003为母本,以自交系丹黄02为父本,配制杂交种丹玉16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交系5003是以美国“3147”杂交种经6代自交后选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交系丹黄02是由旅28、旅9宽、大秋36、旅11、哈24-2、哈14-1、华风100、旅9改、旅华111及Va35十个自交系经混合授粉二次,组成综合种,然后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间隔离是指繁殖自交系要在500米以上;杂交制种要在300米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期播种是指,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即应及时进行播种,在辽宁地区春播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理密植是指,以混合面积计算,每亩保苗母本为3300-3750株,父本为660-750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宜父母本行比为1∶5或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期调节是指,一般父本丹黄02要分两期播种,先播第一期父本,可播父本全量的1/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当第一期父本出土钻锥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并同时播下全部母本;在光照较差、阴雨天多的地区,应在第一期父本幼苗出土分开两片叶时再播第二期父本及全部母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杂是指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散粉前进行三次去杂,以苗期去杂为主,拔除不符合亲本典型特征特性的杂株、病株、劣株,以保证亲本的纯度和杂交种的质量;去雄是指母本去雄要求及时、全部、干净、彻底,不留断枝、残穗,不乱丢雄穗,去雄时间选择在母本雄穗抽出顶叶1/3而尚未散粉前进行,每天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辅助授粉是指到开花盛期的父本行,采集花粉,或者手持木棍轻轻拨动父本,使花粉增大扩散面,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每日9-16时进行。
CN 94104541 1994-04-29 1994-04-29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Pending CN1094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4541 CN1094564A (zh) 1994-04-29 1994-04-29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4541 CN1094564A (zh) 1994-04-29 1994-04-29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64A true CN1094564A (zh) 1994-11-09

Family

ID=503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4541 Pending CN1094564A (zh) 1994-04-29 1994-04-29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6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0C (zh) * 1995-03-22 2000-11-08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58131C (zh) * 1995-03-22 2000-11-08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70020C (zh) * 1997-04-02 2001-08-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71087C (zh) * 1997-03-25 2001-09-1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72887C (zh) * 1996-10-21 2001-10-1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3340146A (zh) * 2013-07-19 2013-10-09 湖北康农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康农玉901杂交制种方法
CN103718946A (zh) * 2012-10-11 2014-04-16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品种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5454031A (zh) * 2015-12-02 2016-04-06 云南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高抗性玉米的培育方法
CN109984031A (zh) * 2019-05-10 2019-07-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甜糯玉米杂交种桂甜糯525的制种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0C (zh) * 1995-03-22 2000-11-08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58131C (zh) * 1995-03-22 2000-11-08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72887C (zh) * 1996-10-21 2001-10-1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071087C (zh) * 1997-03-25 2001-09-1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70020C (zh) * 1997-04-02 2001-08-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3718946A (zh) * 2012-10-11 2014-04-16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品种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3718946B (zh) * 2012-10-11 2016-10-05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品种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3340146A (zh) * 2013-07-19 2013-10-09 湖北康农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康农玉901杂交制种方法
CN105454031A (zh) * 2015-12-02 2016-04-06 云南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高抗性玉米的培育方法
CN109984031A (zh) * 2019-05-10 2019-07-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甜糯玉米杂交种桂甜糯525的制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6966A (zh) 一种光周期敏感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CN100397977C (zh) 一种水稻树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育种方法
Akoroda Floral biology in relation to hand pollination of white yam
CN1094564A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7278879B (zh) 一种富营养松散型花椰菜的培育方法
CN101796920A (zh) 一种玉米品种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5981645A (zh) 一种早熟、丰产和多抗白菜型油菜高效选育方法
CN101081003A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5230478A (zh) 一种早熟黄皮牛蒡的选育方法
Gold et al. Honeylocust (Gleditsia triacanthos), a multi-purpose tree for the temperate zone
CN1732748A (zh) 一种番茄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7251833B (zh) 一种改良棉花早熟性的育种方法
CN107251834B (zh)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1485287B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方法
CN115669530A (zh) 稻高粱育种选育方法
CN101731138A (zh) 一种紧凑型玉米制种方法
CN102138516A (zh) 一种玉米品种的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12088670B (zh) 蔬菜桑树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910999A (zh) 一种抗裂粉果番茄杂交种的繁殖制种方法
CN101707975A (zh) 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
CN1692711A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1707974A (zh) 玉米品种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11903509A (zh) 优质玉米的选育方法
CN104996293A (zh) 一种甜玉米杂交种浙甜11的制种方法
Bray Evaluating hybrids between Leucaena leucocephala and L. pulverulenta as potential forage pl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