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790A -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790A
CN109451790A CN201780001381.7A CN201780001381A CN109451790A CN 109451790 A CN109451790 A CN 109451790A CN 201780001381 A CN201780001381 A CN 201780001381A CN 109451790 A CN109451790 A CN 109451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qi
information
target
interference
sub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13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790B (zh
Inventor
周珏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51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valuation of received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其中上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下行调度目标UE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精度,进而采用准确的下行传输速率向目标UE传输下行信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5G布局前期会采用non-standalone(NSA)方式,即LTE(Long Term Evoluttion,长期演进)和NR(New Radio)同时布网。以4G网络LTE系统进行主要信号覆盖,5G网络即NR系统作为数据传输业务的强大补充,形成LTE-NR interworking(互操作)的布局。现阶段5G NR部署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3.4GHz-4.2GHz频段,而LTE有大量的工作频率处于1.7GHz-1.8GHz范围,例如主流的FDD(Frequency Division Dual频分双工)频带Band 3等。为适应上述网络布局,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中需要设置两种工作在上述不同网络制式下的射频收发单元,随之出现的问题是UE中可能发生设备内(in-device)干扰,包括: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
以上述工作频段为例,当用户设备中设置的LTE射频收发单元和NR射频收发单元同时工作时,尤其是在LTE射频收发单元利用LTE上行传输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同时NR射频收发单元利用NR频段的下行传输资源接收下行信息时,容易出现谐波干扰现象,比如在LTE发射单元中非线性器件的作用下产生Band 3的倍频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7GHz~1.8GHz)×2=3.4GHz~3.6GHz,正好处于NR频段中,对UE接收NR频段的下行信息造成干扰,如图1-1所示。
另外,当NR射频收发单元和/或LTE射频收发单元利用至少两个不同频率范围的上行传输资源同时进行上行传输时,由于发射单元中非线性器件的作用产生组合频率分量,若该组合频率分量的频率接近其它有用信号的频率,例如接收单元接收下行信号的频率,会对该有用信号例如LTE下行信息造成互调干扰,如图1-2所示。
在通信过程中出现上述设备内干扰现象,可能会导致基站依据UE上报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后序调度UE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提高基站在调度UE的过程中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精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CQI修正信息包括:
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可选地,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修正所述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CQI修正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得的原始CQI信息;
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包括:
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可选地,所述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包括:
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可选地,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
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
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测量结果差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目标CQI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子带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CQI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第二目标CQI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包括:
干扰情况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CQI修正单元,被配置为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目标CQI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可选的,所述CQI修正单元包括:
修正指示发送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修正信息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可选的,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修正所述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CQI修正单元包括:
原始信息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得的原始CQI信息;
CQI修正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偏移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测量指示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测量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第二测量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第一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第二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CQI上报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可选的,所述CQI上报模块包括:
第一CQI上报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第二CQI上报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CQI上报子模块包括:
修正指示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修正信息上报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可选的,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偏移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获取模块包括:
测量指示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测量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偏移量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包括:
原始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测量结果差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5G NR网络基站在对UE进行CQI反馈配置时,可以指示目标UE将可能发生in-device干扰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上述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精确确定用于服务目标UE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从而根据目标CQI信息准确确定后序下行调度时干扰子带的下行信道条件,然后根据信道条件为目标UE配置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提高后序下行调度目标UE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精度,进而采用准确的下行传输速率向目标UE传输下行信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谐波干扰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互调干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6-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2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2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2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2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2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3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3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3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3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3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3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3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3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3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3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4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4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
图4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4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4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5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5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5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
图5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涉及的执行主体包括:5G网络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UE,其中,基站可以是设置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基站、子基站等。用户设备可以是用户终端、用户节点、移动终端或平板电脑等。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各自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共同实现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LTE-NR interworking(互操作)布网阶段,基站需要根据UE上报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下行信道条件,然后根据下行信道条件为UE配置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
由于UE内可能发生in-device干扰,会导致UE测量CQI信息时的下行信道状态和基站调度UE时的下行信道状态不同,直观反映为:UE向基站上报的CQI信息不能准确表示基站后序调度UE时的下行信道状态,进而影响基站为后序调度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基站在互操作频段上使用不合适的数据速率对目标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参照图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应用于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11中,确定目标UE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上述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反馈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基站在上述干扰子带上调度目标UE时,目标UE内可能会发生in-device干扰,也可能不发生in-device干扰,依据相同时段、基站在其它频段对目标UE的调度是否满足in-device干扰发生条件而定。
参照图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1可以包括:
在步骤111中,根据所述目标UE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以目标UE为UE1为例,基站在UE1初始接入网络后,可以获取UE1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UE1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上行工作频率范围和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基站根据设备内干扰的发生条件,在UE1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中,确定可能被干扰的第一频率范围,并确定为干扰子带。
示例性的,如图1-1、1-2所示,假设UE1支持四个工作频率范围,包括:LTE上行、下行工作频率范围,分别表示为:LTE UL、LTE DL;NR上行、下行工作频率范围,分别表示为:NRUL、NR DL。假设LTE射频收发单元采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al,频分双工)模式,上下行工作带宽均为20M;NR射频收发单元采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上下行工作带宽为60M,各个工作频率范围可以如表一所示:
所属网段 频率标识 带宽范围(MHz)
LTE UL f11 1710~1730
LTE DL f12 1920~1940
NR UL f21 3420~3480
NR DL f22 3420~3480
表一
通过查询表一可知,若LTE上行和NR下行同时工作,由于f11的倍频与f22中的3420MHz~3460MHz重合,即(1710~1730)×2=3420~3460MHz,因此,在UE内可能发生谐波干扰,如图1-1所示。
则基站可以确定f22中可能发生设备内干扰的第一频率范围为:3420MHz~3460MHz,或称为干扰子带。同时确定f22中剩余工作频率范围:3460MHz~3480MHz属于无干扰频率范围,本公开中可以称为第二频率范围或无干扰子带。
上述示例是以目标UE可能发生谐波干扰的情况,说明基站如何确定可能发生in-device干扰的干扰子带。该干扰子带属于5G NR频段。
同理,若LTE上行、NR上行与LTE下行同时工作,由于非线性器件的作用,f11与f21之间产生的组合频率与f12有重合部分,将导致UE内互调干扰发生,如图1-2所示。此种情况下,基站也可以准确确定LTE频段即f12频率范围内的干扰子带,比如1920MHz~1930MHz。类似地,将上述f12频率范围内不涉及in-device干扰的频率范围确定为无干扰子带,如频率范围:1930MHz~1940MHz。
可知,所述干扰子带可能位于目标UE的5G NR下行工作频段内,如图1-1所示;也可能位于目标UE的LTE下行工作频段内,如图1-2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干扰子带的带宽范围可以是准确描述、可能发生设备内干扰的任意频率范围,例如,可以是载波中的BWP(Band Width Part,带宽片段),也可以精确至子载波。
在步骤112中,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目标UE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根据相关知识,CQI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可以包括:上报方式的配置信息和上报粒度的配置信息。
其中,上报方式包括:周期性上报和非周期性上报。周期性上报的配置信息包括:周期性上报方式和周期时长。非周期性上报的配置信息包括:非周期性上报方式、非周期上报的触发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报粒度至少包括:干扰子带。在此基础上,基站也可以配置其它上报粒度,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三种情况:
情况一、上报粒度包括:干扰子带、无干扰子带。
即基站指示目标UE按照预设CQI上报方式同时上报干扰子带和无干扰子带上确定的CQI信息如CQI等级。
情况二、上报粒度包括:干扰子带、宽带。
即基站指示目标UE按照预设CQI上报方式针对整个系统带宽W0上报一个CQI信息,同时针对干扰子带上报一个CQI信息。
情况三、在情况一或情况二的基础上,上报粒度还可以包括:目标UE选择的子带、上层配置的子带。
即基站在上述情况一或情况二的基础上,还可以同时指示目标UE按照预设CQI上报方式上报UE选择子带的CQI信息或者上层配置子带的CQI信息。
综上,上述CQI配置信息包括的内容可以如表二所示:
表二
本公开中,基站在配置目标UE反馈CQI时,指示目标UE需要进行干扰子带的CQI反馈。
在步骤12中,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将上述目标UE的CQI反馈配置信息通过广播信令、上层信令或物理层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下发给目标UE。其中,上层信令可以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信令。
关于下发上述CQI反馈配置信息时使用控制信令的数量,如果所述目标UE的CQI反馈配置信息中包括相关技术的CQI反馈粒度,即上报粒度包括:宽带、UE选择的子带、上层配置的子带,基站可以使用一条或多条控制信令下发上述目标UE的CQI配置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目标UE的CQI反馈配置信息为:上报方式(周期性反馈、周期1ms);上报粒度(宽带、干扰子带)。
若基站使用一条控制信令下发给目标UE,该控制信令可以包括:周期性反馈、周期1ms,宽带CQI和干扰子带CQI。
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改变相关控制信令,即在相关控制信令的基础上增加干扰子带CQI的配置信息,通过一条控制信令下发给目标UE,可以实现节约信令开销的目的。
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将上述目标UE的CQI配置信息分为两条或多条控制信令下发给目标UE。如上示例,基站可以下发两条控制信令,其中,第一信令为:周期性反馈、周期1ms,宽带CQI;第二信令为:周期1ms,干扰子带CQI。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干扰子带CQI的上报周期可以与宽带CQI的上报周期不同,比如,可以是2ms。
可见,本公开中,基站可以通过改变相关信令或增加新的控制信令的方式,向目标UE下发CQI配置信息,增强CQI反馈配置的灵活性。
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上述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干扰子带的频率范围信息,确保目标UE按照准确的频率范围测量并反馈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保干扰子带CQI反馈的准确性。
另外,鉴于基站和UE均可以根据UE支持的上下行工作频率范围,准确确定上述干扰子带和无干扰子带的具体工作频率范围,因此,基站向目标UE下发的CQI反馈配置信息中也可以不包括干扰子带和无干扰子带的具体频率范围信息,以节约CQI反馈配置信息占用的无线资源,从而节约信令开销。
在步骤13中,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目标UE按照收到的CQI反馈配置信息进行CQI反馈配置后,并按照上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中指示的带宽上报粒度,获取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上报给基站。
其中,目标UE上报给基站的CQI信息中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本公开中,目标UE向基站上报的CQI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下行参考信号的RSRP、RSRQ、RSSI、CQI等级等信息。
其中,RSRP(Reference Sin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UE接收到的小区公共参考信号的功率值,数值为测量带宽内单个RE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反映的是本小区有用信号的强度。
RSSI(Received Singnal Strengthen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是UE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包括同频的有用和干扰、邻频干扰、热噪声等)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反映的是该资源上的负载强度。
RSRQ(Reference Sin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是N倍的RSRP与RSSI的比值,RSRQ=N*RSRP/RSSI,其中N表示RSRP的测量带宽内包含的RE数目,能反映出信号和干扰之间的相对大小。其中,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位)是网络系统中最小的时频资源单位,如LTE系统中的RE,频域上占用1个子载波(15KHz),时域上占用1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1/14ms)。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Noise Ratio,信噪比)是有用信号功率与干扰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值,直接反映接收信号的质量。
CQI等级,用于量化表示信道质量的序列数值,不仅与下行参考信号的SINR有关,还与参考信号接收机即目标UE的硬件性能如接收灵敏度、隔离干扰能力等有关。例如,在LTE系统中,根据LTE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支持的三种编码方式: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协议把信道质量量化为0~15的序列数值,由4bit位来承载。
5G NR系统有可能沿用LTE系统协议规定的CQI反馈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中,以CQI信息为CQI等级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根据CQI上报的带宽粒度不同,上述步骤1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31中,根据所述目标UE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在步骤132中,根据所述目标UE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in-device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UE选择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1和步骤132无先后顺序之分,也可以同时执行。
关于上述步骤131的实施,参照图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311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对于基站来说,可以根据不同时间范围内、分配给目标UE的频率资源及上下行配比信息,确定目标UE在CQI测量时段和后序下行调度时段内是否会发生in-device干扰。
参照图6-1~图6-4分别示出的四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以上述表一和图1-1为示例进行说明,假设系统带宽为W0,可能发生设备内干扰的频率范围即干扰子带为Wg,不会发生设备内干扰的频率范围即无干扰子带为Wn。根据基站下发的CQI反馈配置信息,目标UE在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进行CQI测量,获得T1时段的CQI信息比如CQI等级,并参考T1时段的CQI等级,计划在时频资源范围(T2、Wg)中调度目标UE。T1为干扰子带Wg的CQI测量时段,比如是一个CQI反馈周期如4ms,T2为目标UE在干扰子带Wg上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可以是一个调度周期如4ms。即基站利用目标UE在前一个4ms反馈的CQI等级,确定下一个4ms调度的调制编码方式。
假设T1时段内干扰子带Wg的信道状态为H1,T2时段内干扰子带Wg的信道状态为H2,可能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情况一、如图6-1所示,H1和H2相同,目标UE的干扰子带Wg中均无in-device干扰发生;
情况二、如图6-2所示,H1和H2相同,目标UE的干扰子带Wg中均有in-device干扰发生;
情况三、如图6-3所示,H1和H2不同,目标UE的干扰子带Wg在CQI测量时段有in-device干扰发生;在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不会发生in-device干扰;
情况四、如图6-4所示,H1和H2不同,目标UE内在CQI测量时段无in-device干扰发生;在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将会发生in-device干扰。
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相同,即情况一和情况二,按照T1时段确定的CQI等级,确定后序调度时段T2中、对目标UE的下行调度的调制编码方式。
在步骤1312中,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对于上述情况三和情况四,若按照T1时段确定的CQI等级,指示后序调度时段T2中、针对目标UE的下行链路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显然是不准确的。
因此,基站需要按照预设策略对T1时段的CQI等级进行修正,例如,对于上述情况三,根据预设偏移量调高CQI等级;对于上述情况四,则根据预设偏移量降低CQI等级。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获取CQI修正信息,可以依据该CQI修正信息准确确定后序下行调度的调制编码方式,提高后序下行调度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精度。
本公开中,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两种方式获取CQI修正信息:
第一种获取方式,目标UE对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CQI信息进行修正,之后将修正后的CQI信息上报给基站。
参照图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12可以包括:
在步骤1312-1中,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目标UE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基站发送的CQI修正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目标UE对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
关于CQI修正指示信息的下发时机,可以是在T1时段开始时发送,或者T1时段内发送,不晚于T2时段的开始时刻。
关于CQI修正指示信息的内容,若目标UE中预置有上述预设偏移量,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占1bit的开关量,比如1表示需要修正,0表示无需修正。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若目标UE中没有预存上述预设偏移量,比如目标UE首次接入网络,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除了包括修正指示信息外,还可以包括:预设偏移量。即基站还需要告知目标UE用于修正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其中,上述预设偏移量可以是适用于所有UE的预设偏移量,也可以是与目标UE设备信息相关的预设偏移量。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控制信令向目标UE下发上述预设偏移量。上述控制信令可以是广播信令、物理层信令、上层信令等。
在步骤1312-2中,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目标UE在接收到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并确定预设偏移量之后,可以对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原始测量值,比如RSRP、RSRQ原始测量值,或者,根据上述原始测量值确定的原始CQI等级,按照上述预设偏移量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值,并上报给基站。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CQI修正指示信息,指示目标UE从信息源头即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可以有效提高CQI信息的修正精度,从而获取更加精确的CQI修正信息,进而提高后序下行调度的准确性。
第二种获取方式,基站对目标UE在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测得的CQI信息进行修正。
参照图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12可以包括:
在步骤1312-3中,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取的原始CQI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图6-3、图6-4所示的情况,基站可以正常接收目标UE在时频资源范围(T1、Wg)中测得的原始CQI信息如原始CQI等级。
在步骤1312-4中,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如图6-4所示场景,由于基站根据对目标UE在T2时段的计划调度配置信息,可以预知调度时段T2内目标UE将发生in-device干扰,所以需要对当前获取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以获取服务于T2时段调度的准确CQI信息。
具体修正方式,可以依据原始CQI信息和预设偏移量的表现形式而定,本公开中,上述预设偏移量可以是干扰子带上的in-device干扰产生的PRSR、PRSQ、CQI等级的修正偏移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独立完成CQI信息的修正,避免指示UE修正时下发各种配置信息,可以节约信令开销,提高CQI信息的修正效率。
在步骤1313中,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5G网络中,上述目标CQI信息的上报形式视5G网络协议而定,示例性的,若5G网络中仍沿用LTE协议中规定的调制编码确定方式,即根据量化的CQI等级序列确定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则上述目标CQI信息应为修正后的CQI等级。
相应的,若基站确定的上述CQI修正信息为修正后的CQI等级,则上述修正后的CQI等级即为上述目标CQI信息。
若基站确定的CQI修正信息为修正后的PRSR、PRSQ值,则基站还需要利用相关算法,将上述CQI修正信息转换为CQI等级,获得目标CQI信息。
基站在获得目标CQI信息后,根据该目标CQI信息查询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使用该调制编码方式,在时频资源范围(T2、Wg)中对目标UE进行精确调度。
可见,本公开中,5G NR网络基站在对UE进行CQI反馈配置时,可以指示目标UE将可能发生in-device干扰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上述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精确确定用于服务目标UE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从而根据目标CQI信息准确确定后序下行调度时干扰子带的下行信道条件,然后根据信道条件为目标UE配置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提高后序下行调度目标UE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精度,进而采用准确的下行传输速率向目标UE传输下行信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以上实施例均以基站中预置有预设偏移量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到各用户设备的硬件性能可能不同,使得不同UE基于相同干扰子带确定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即预设偏移量也可能不同。例如,对于上述图1-1所示的设备内干扰情况,假设基站确定的、LTE上行频率范围:1710MHz~1730MHz对NR下行频率范围:3460MHz~3480MHz的in-device干扰影响值为50dB,而UE1可能因为硬件设计的干扰屏蔽效果较好,可以将上述in-device干扰影响值降低为30dB。
鉴于UE硬件对in-device干扰影响值即预设偏移量的影响,基站在UE初始接入网络时还可以对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进行测量,并作为该UE的一种能力信息进行存储。
参照图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步骤1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中,确定所述目标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本公开中,上述预设偏移量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基站指示目标UE分别在相同干扰子带上、针对有in-device干扰发生和无in-device干扰发生的情况下进行CQI测量。
参照图1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10可以包括:
在步骤101中,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上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也可以是一个指示是否进行偏移测量的开关量,还可以包括:干扰子带的频率范围、测量结果上报方式。
类似的,基站可以将上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加载于上层信令、物理层信令中,下发给目标UE。
在步骤102中,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目标UE根据偏移测量指示信息进行CQI测量后,按照预设测量结果上报方式将CQI测量结果上报基站,以使基站根据上述CQI测量结果确定目标UE的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中,根据目标UE对CQI测量结果上报方式的不同,上述步骤102的实施也可以包括两种方式:
方式一,目标UE将原始CQI测量值上报基站
参照图1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步骤102可以包括:
在步骤1021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in-device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仍以上述图6-3为例,基站可以指示目标UE在时频范围(T1、Wg)内测得的所有或预设数量参考信号采样点的原始测量值,发送给基站。
在步骤1022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in-device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同理,基站可以指示目标UE在时频范围(T2、Wg)内、相同频域位置、测得的参考信号的原始测量值,发送给基站。
在步骤1023中,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一个时频资源范围内布局有大量参考信号,属于符号(symbol)级布局。以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为例,上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可以是目标UE在in-device干扰发生时、测得的100个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如RSRP值。
同理,上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目标UE在无in-device干扰发生时、测得的100个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
由于上述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的频域位置相同,通过计算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可以准确计算目标UE的in-device干扰影响值即预设偏移量。
在计算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时,可以分别计算每个采样点的两种原始测量值的差值,获得100个差值,然后计算上述100个差值的平均值;也可以首先分别对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包括100个原始测量值求平均值,然后计算两个平均值的差值。
可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预设偏移量可以是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值的差值,分别表示为ΔP、ΔQ。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原始测量值的差值按照相关算法计算in-device干扰产生CQI等级偏移量,可以表示为ΔC。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目标UE在不同情况下测量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精确计算预设偏移量,可以节约目标UE的计算资源。之后,基站可以将上述目标UE的预设偏移量,通过预设控制信令如承载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的控制信令,下发给目标UE,以使目标UE后续可以利用该预设偏移量对CQI信息进行修正。
方式二,目标UE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计算预设偏移量后上报基站
参照图1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步骤102可以包括:
在步骤1024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基站指示目标UE上报两种测量原始值的差值,则目标UE分别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之后,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计算原始测量值的差值。
若基站指示目标UE上报CQI等级差值,目标UE可以根据上述原始测量值的差值,进一步计算in-device干扰引起的CQI等级差值。
上述原始测量值的差值和CQI等级差值,统称为CQI测量结果差值,并将上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上报基站。
在步骤1025中,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同上,基站确定的、目标UE的预设偏移量可以是上述ΔP、ΔQ或ΔC。
若基站期待最终确定的预设偏移量为ΔC,而目标UE在步骤1024中上述的是ΔP或ΔQ,基站还可以利用相关算法,将ΔP或ΔQ换算为ΔC。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目标UE上报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是基站期待的、预设偏移量的表示形式,比如ΔC,则基站无需再向目标UE下发上述预设偏移量,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也可以位于上述步骤1312-1之前。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有无in-device发生的不同时段内、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精确确定目标UE中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从而可以对干扰子带内的CQI信息精确修正,进一步提高基站在干扰子带调度目标UE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系统下行传输速率的准确性,提高系统性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中,参照图1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该步骤与上述步骤12相对应。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上述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频率范围信息。基站可以指示UE上报部分干扰子带频率范围的CQI信息。
在步骤22中,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UE在接收到CQI反馈配置信息后,进行CQI反馈的相关配置,并按照CQI反馈配置信息进行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测量,之后,按照预设上报方式如周期性反馈或非周期性反馈方式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UE向基站上报的CQI信息中,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并根据上述步骤112中所述上报粒度的三种情况,具体说明UE上报CQI信息的过程:
假设系统宽带为:3420MHz~3480MHz;其中,干扰子带的频率范围为:3420MHz~3460MHz;无干扰子带的频率范围为:3460MHz~3480MHz。
对应上述情况一,即上报粒度为:干扰子带和无干扰子带;
目标UE可以分别对干扰子带3420MHz~3460MHz、无干扰子带3460MHz~3480MHz内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上述测量结果可以是根据各参考信号的RSRP或RSRQ原始测量值计算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该测量结果确定对应的CQI等级,之后,分别将干扰子带、无干扰子带的CQI等级反馈给基站。
对应上述情况二,即上报粒度为:宽带和干扰子带
此种配置情况下,目标UE可以获取整个系统宽带3420MHz~3480MHz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值,计算整个宽带的原始测量值的平均值,然后确定宽带CQI等级,上报给基站。
同理,从上述整个系统带宽的原始测量值中,选择干扰子带3420MHz~3460MHz部分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然后确定干扰子带的CQI等级,上报给基站。
对应上述情况三,即上报粒度除了包括干扰子带、无干扰子带或宽带,还包括UE选择的子带、上层配置的子带。
该配置情况下,UE还可以从上述系统带宽包括的各子带中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带,进行CQI信息上报。或者,按照上层配置的子带进行CQI上报。
若按照上报粒度划分,参照图1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2可以包括:
在步骤221中,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在步骤222中,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其中,本公开中,UE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时,可以将获得的原始CQI信息上报给基站,或者,按照基站的指示,对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后上报给基站。
参照图1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21可以包括:
在步骤2211中,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该步骤与上述图7中的步骤1312-1相对应,适用于上述图6-3或图6-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
其中,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后上报基站。
在步骤2212中,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原始CQI信息可以是干扰子带内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或者,根据上述原始测量值确定的原始CQI等级。
上述预设偏移量是UE中干扰子带对应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即在干扰子带中无in-device干扰时测得的参考信号强度与有in-device干扰时测得的参考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或者由此差值确定的CQI等级偏移量。
若UE在收到修正指示信息之前,预置有上述预设偏移量,比如是基站之前下发给UE的,则UE在测得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之后,可以直接根据上述预设偏移量和原始CQI信息,确定修正后的CQI信息。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基站在向UE下发CQI修正指示信息时还可以同时向UE下发上述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适用于UE当前没有存储预设偏移量的情况,比如UE初始接入网络,或者UE进行系统初始化后重新接入网络等情况。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为节约信令开销,基站可以利用一条控制信令下发包含有预设偏移量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相应的,UE根据实时获取的预设偏移量对测得的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在步骤2213中,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步骤2211之前,步骤221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2210中,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即,UE可以在需要对干扰子带进行修正之前获取到上述预设偏移量。上述预设偏移量可以是参考信号强度原始测量值如RSRP、RSRQ的偏移量,也可以是因in-device干扰导致的CQI等级的偏移量。
上述步骤2210中,可以包括以下两种获取方式:
第一获取方式,接收基站下发的预设偏移量;
该预设偏移量可以是基站预设的一个偏移量,适用于整个系统带宽,比如是50db。用于告知UE:干扰子带在有in-device干扰时和无in-device干扰时,参考信号的强度差值统一按50db计算。
或者,与图11所示实施例相对应,接收基站下发的、步骤1023获得的预设偏移量。
第二获取方式,根据基站的测量指示信息,目标UE自身测量获得
照图1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210可以包括:
在步骤201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与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相对应。
在步骤202中,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偏移量指示信息除了包括:测量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测量频率范围、参考信号的采样点数、测量次数等信息。
以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为例,UE在干扰子带发生in-device干扰时、对指定的100个参考信号的接收强度进行测量,获得原始测量值如RSRP值。
同理,UE在上述干扰子带无in-device干扰发生时、对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100个参考信号的强度进行测量,获得另一原始测量值。
上述不同情况下获得的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统称为原始CQI测量信息。
在步骤203中,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中,上述步骤203的实施也可以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基站计算预设偏移量,之后发送给UE
参照图1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03可以包括:
在步骤2031中,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与上述步骤1021和步骤1022相对应。UE将不同in-device干扰情况下、在相同频率范围内、采用相同采样颗粒度测得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发送给基站,由基站根据上述原始CQI测量值计算上述预设偏移量。
在步骤2032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UE只需对干扰子带内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将原始测量值发送给基站,由基站进行预设偏移量的计算,由于偏移量的计算需要较多的内存资源,因此,由基站进行偏移量的计算可以避免占用UE的内存资源,进而减少对UE业务传输的影响。同时,由于基站相较于UE拥有较多的计算资源,可以快速计算预设偏移量,从而提高预设偏移量的获取效率。
第二种情况,UE计算预设偏移量并告知基站
参照图1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03可以包括:
在步骤2033中,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如上示例,假设第一CQI测量信息为有in-device干扰发生情况下,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的RSRP值。第二CQI测量信息为无in-device干扰发生情况下,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的PSRP值。
由于上述100个参考信号采样点的频域位置相同,通过计算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可以准确计算目标UE的in-device干扰影响值即预设偏移量。
在计算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时,可以分别计算每个采样点的两种原始测量值的差值,获得100个差值,然后计算上述100个差值的平均值;也可以首先对第一CQI测量信息和第二CQI测量信息包括100个原始测量值分别求平均值,然后计算两个平均值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
在步骤2034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值的差值即测量结果差值确定为预设偏移量,分别表示为ΔP、ΔQ。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UE还可以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差值按照相关算法计算in-device干扰产生的CQI等级偏移量,可以表示为ΔC。
在步骤2035中,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本公开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不同in-device干扰情况下对干扰子带内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计算上述预设偏移量,并将上述预设偏移量作为该UE的一种能力信息进行存储并上报给基站,由于无需基站向UE下发预设偏移量,可以节约基站向UE下发预设偏移量的信令开销。
以上针对基站确定的、目标UE的CQI配置信息中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信息进行了详细说明。
若上述LTE-NR interworking(互操作)布网阶段仍采用LTE系统的CQI反馈方式,即不对干扰子带的CQI信息单独反馈。考虑到设备内干扰的影响,本公开可以采用下述的CQI信息确定方式。
参照图2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应用于基站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31中,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在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根据相关知识,在LTE系统中,CQI的上报粒度可以是:宽带、UE选择的子带和上层配置的子带,如以下表三所示。
上报方式 上报粒度
周期性 宽带、UE选择的子带
非周期性 宽带、UE选择的子带、上层配置的子带
表三
上述目标带宽粒度可以是上述任一上报粒度,且目标带宽粒度中包括in-device干扰涉及的频率范围。
该步骤31的实施与上述步骤1311类似,基站可以根据CQI反馈配置信息中的上报带宽粒度信息和后序调度配置信息,确定同一带宽粒度在测量时段和调度时段内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在步骤32中,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根据预设偏移量确定用于服务所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
上述预设偏移量可以是in-device干扰造成的CQI等级偏移量,也可以是in-device干扰造成的参考信号测量值如RSRP或RSRQ的偏移量。
若上述预设偏移量是in-device干扰造成的CQI等级偏移量,本公开中,可以由目标UE或基站根据上述CQI等级偏移量对测量时段的原始CQI等级进行修正,获得对目标UE后序下行调度时段的目标CQI等级。
关于基站获取目标CQI等级的方式,结合上述图6-3、图6-4所示的应用场景图进行说明,基站可以对目标UE上报的T1时段的原始CQI等级进行修正,确定用于服务T2时段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
假设上述预设偏移量是CQI等级偏移量,比如3,如图6-3所示,假设上报粒度为系统带宽W0,目标UE上报的T1时段的CQI等级为5,则基站可以确定用于服务T2时段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为:5+3=8。即基站于T2时段在系统带宽上调度目标UE时,使用CQI等级8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及对应的数据速率对目标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提高输出传输速率。
反之,对于图6-4所示的应用场景,若目标UE上报的T1时段的CQI等级为8,则基站可以确定用于服务T2时段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为:8-3=5。使得基站可以在信道条件变差的T2时段调度目标UE时,能够以较低的速率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对目标UE的后序调度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带宽粒度在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其中,上述目标带宽粒度的频率范围内包括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当目标带宽粒度在不同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时,可以采用预设偏移量修正设备内干扰对CQI测量的影响,准确确定服务于后序调度的目标CQI等级,进而依据该目标CQI等级为后序调度确定更加精确的调制编码方式,提高基站对目标UE后序调度的准确性,合理分配系统的下行数据速率,提高系统性能。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若上述预设偏移量为in-device干扰造成的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的偏移值。基站需要在目标UE上报CQI等级之前指示目标UE进行CQI等级修正。
参照图2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步骤32可以包括:
在步骤321中,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确定一个目标带宽粒度中的、设备内干扰涉及的目标频率范围;
上述一个目标带宽粒度可以是一个宽带、一个UE选择的子带、或者一个上层配置的子带。
在步骤322中,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频率范围;
上述CQI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对上述目标带宽粒度中的参考信号强度的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后,再确定该目标带宽粒度的CQI等级。
在步骤323中,接收所述目标UE发送的目标CQI等级,其中,所述目标CQI等级是目标UE按照上述预设偏移量对所述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后,确定的CQI等级。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基站确定的预设偏移量属于参考信号测量值的偏移量时,在基站提前告知目标UE上述预设偏移量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向目标UE发送CQI指示信息,以使目标UE在获取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之后,按照上述预设偏移量对原始值进行修正,即从信息源头进行修正,从获得更加精确的目标CQI等级。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若目标UE中没有预置上述预设偏移量,例如,目标UE初始接入网络时,或者,目标UE进行系统初始化后重新接入网络时,基站还可以在向目标UE下发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之前或者下发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时,向目标UE发送所述预设偏移量。
该实施例适用于目标首次获取预设偏移量的应用场景中,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由基站通过控制信令告知目标UE预设偏移量,为目标UE后序可以执行CQI信息修正提前做准备,提高获取目标CQI信息的效率。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若基站想要获取目标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在目标UE首次接入网络时,比如第一次开机接入网络,基站也可以指示目标UE在设备内干扰涉及频段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进行测量,进而获得目标UE对应的精确预设偏移量,可以参见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鉴于不同UE的硬件性能不同,对设备内干扰的屏蔽效果也不同,为了获得目标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基站还可以指示目标UE在有in-device干扰和无in-device干扰情况下分别相同频域资源的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差值精确确定目标UE的预设偏移量,进一步提高目标CQI信息的准确性。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中,参照图2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4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对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信息进行修正后,再上报基站。
在步骤42中,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按照预设偏移量对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信息进行修正,获得目标CQI等级;
同上,若上述预设偏移量是in-device干扰造成的CQI等级偏移量,目标UE可以在确定的原始CQI等级的基础上进行偏移,获得目标CQI等级。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带宽粒度中包括的、设备内干扰涉及的目标频率范围信息。若上述预设偏移量为in-device干扰造成的、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的偏移量。
目标UE在获取目标频率范围的参考信号强度原始测量值之后,按照上述原始测量值如RSRP或RSRQ的偏移量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参考信号强度值确定目标CQI等级。
参照图2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CQI信息的场景示意图。假设基站对目标UE配置的CQI上报粒度为UE选择的子带。此种模式下,目标UE需要向基站上报一个宽带CQI,即时频资源(W0,T1)的CQI等级;还要上报一个UE选择的子带的CQI等级,假设UE选择上报子带W3的CQI等级。
由于基站对目标UE的后序调度中在干扰子带Wg上将发生in-device干扰,因此基站向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并告知将发生in-device干扰的目标频率范围。
以目标上报带宽粒度是目标UE选择的子带W3为例,目标UE可以确定子带W3中的目标频率范围W31。假设上述预设偏移量为RSRP偏移量,在具体确定子带W3的目标CQI等级的过程中,目标UE在测得W3中各下行参考信号的原始RSRP值之后,一种方式中,可以按照上述RSRP偏移量对目标频率范围W31对应的原始RSRP值进行修正,如均减少预设RSRP偏移量,获得目标频率范围W31的RSRP修正值,之后再结合W3中剩余频率范围的原始RSRP值,按照相关算法进行目标CQI等级的计算。
另一种方式中,也可以对目标频率范围W31对应的原始RSRP值求平均值,按照上述RSRP偏移量对该平均值进行修正,然后再结合W3中剩余频率范围的原始RSRP值的平均值,按照相关算法计算W3的目标CQI等级。
宽带CQI的修正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43中,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目标CQI等级。
目标UE在上报目标CQI等级时,对于子带的目标CQI等级也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上报CQI差值等级的方式进行上报,以节约无线资源。
相应的,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目标UE在接收上述CQI修正指示信息之前或者接收CQI修正指示信息时,还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预设偏移量。与上述图1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210类似。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目标UE也可以根据基站下发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对干扰子带在有in-device干扰和无in-device干扰发生时进行测量,从而确定该目标UE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17~图19所示实施例的描述。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及相应终端的实施例。
参照图2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所述基站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51,被配置为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发送模块52,被配置为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目标CQI确定模块5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参照图2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4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模块51可以包括:
子带确定子模块51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51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参照图2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4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CQI确定模块53可以包括:
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53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第二目标CQI确定子模块53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参照图2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6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531可以包括:
干扰情况确定单元5311,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CQI修正单元5312,被配置为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目标CQI确定单元531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参照图2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7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CQI修正单元5312可以包括:
修正指示发送子单元5312-1,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修正所述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修正信息接收子单元5312-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参照图2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7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CQI修正单元5312可以包括:
原始信息接收子单元5312-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得的原始CQI信息;
CQI修正子单元5312-4,被配置为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参照图3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24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
偏移量确定模块5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参照图3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30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50可以包括:
测量指示发送子模块501,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子模块5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3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31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502可以包括:
第一测量信息获取单元50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第二测量信息获取单元5022,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第一偏移量确定单元502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3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31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502可以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502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第二偏移量确定单元5025,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参照图3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6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CQI上报模块6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参照图3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4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CQI上报模块62可以包括:
第一CQI上报子模块621,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第二CQI上报子模块622,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参照图3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5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CQI上报子模块621可以包括:
修正指示接收单元6211,被配置为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修正单元621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修正信息上报单元6213,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参照图3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4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偏移量获取模块60,被配置为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3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7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模块60可以包括:
测量指示接收子模块60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测量子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偏移量获取子模块6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3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8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603可以包括:
原始信息发送单元6031,被配置为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接收单元603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4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38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603可以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6033,被配置为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结果差值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偏移量确定单元603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发送单元6035,被配置为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另一方面,与上述图20及后续附图所示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另一种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及相应终端的实施例。
参照图4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所述基站可以包括:
干扰情况确定模块71,被配置为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在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其中,上述目标带宽粒度可以LTE系统中CQI反馈协议规定的CQI反馈模式中涉及的带宽粒度。
比如宽带CQI模式下,上述目标带宽粒度为整个系统带宽。UE选择子带模式下,上述目标带宽粒度可以是宽带、UE选择的一个或几个子带。上层配置子带模式下,上述目标带宽粒度可以是宽带、上层配置的所有子带。上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包括设计设备内干扰的频率范围,即目标带宽粒度中可能包括干扰子带全部,或者干扰子带的一部分。其中,干扰子带为UE支持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中、可能被设备内干扰影响的频率范围。
目标CQI确定模块72,被配置为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根据预设偏移量确定用于服务所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
参照图4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41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CQI确定模块72可以包括:
目标频率确定子模块721,被配置为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确定一个目标带宽粒度中、设备内干扰涉及的目标频率范围;
如图23所示,假设目标带宽粒度是频率范围W3对应的子带,则图中的频率范围W31即为上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目标频率范围。
修正指示发送子模块722,被配置为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频率范围;
仍如上述示例,基站在接收到目标UE上报的、子带W3的CQI等级之前,可以向目标UE发送修正指示信息,指示目标UE需要对时频资源(T1、W3)中测量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并指示只需对目标频率范围W31对应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
在本公开另一基站实施例中,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修正设备内干扰影响的预设偏移量。上述预设偏移量用于修正目标频率范围的原始CQI信息。
目标CQI等级接收子模块72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CQI等级,其中,所述目标CQI等级是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预设偏移量对所述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后,确定的CQI等级。
参照图4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41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
偏移量确定模块7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参照图4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43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70可以包括:
测量指示发送子模块701,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子模块7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偏移量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参照图4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44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702可以包括:
第一测量信息获取单元70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第二测量信息获取单元7022,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第一偏移量确定单元702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中,图45所示基站实施例与上述图32所示基站实施例类似。
参照图4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站的装置框图,在图44所示基站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702可以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702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第二偏移量确定单元7025,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中,图46所示基站实施例与上述图33所示基站实施例类似。
相应的,与图22及后续所述的另一种应用于UE中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另一种用户设备。
参照图4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
修正指示接收模块8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修正模块8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按照预设偏移量对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信息进行修正,获得目标CQI等级;
目标CQI等级上报模块83,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目标CQI等级。
本公开中,图47所示的UE实施例与上述图36所示的UE实施例相似。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修正指示接收模块81接收的CQI修正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包括的、设备内干扰涉及的目标频率范围。相应的,参照图4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47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修正模块82可以包括:
原始测量子模块8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频率范围的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
修正子模块822,被配置为按照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参考信号原始测量值进行修正,获得所述目标频率范围的修正后的参考信号强度;
目标CQI等级确定子模块82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频率范围的、修正后的参考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带宽粒度的CQI等级。
参照图4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47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偏移量获取模块80,被配置为获取用于修正设备内干扰影响的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5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49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模块80可以包括:
测量指示接收子模块80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测量子模块8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偏移量获取子模块8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参照图5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50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803可以包括:
原始信息发送单元8031,被配置为分别将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接收单元803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本公开中,图51所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与上述图39所示用户设备实施例相似。
参照图5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框图,在图50所示UE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803可以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8033,被配置为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其中,上述测量结果差值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偏移量确定单元803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发送单元8035,被配置为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本公开中,图52所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与上述图40所示用户设备实施例相似。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提供了两种基站。其中,
第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第二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在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根据预设偏移量确定用于服务所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两种用户设备。其中,
第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第二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按照预设偏移量对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信息进行修正,获得目标CQI等级;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目标CQI等级。
如图53所示,图5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5300的一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3,基站5300包括处理组件53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5324、天线组件5353、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532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组件53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或者,处理组件53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在目标带宽粒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根据预设偏移量确定用于服务所述目标带宽粒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等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指令可由基站5300的处理组件5322执行以完成图2~图12任一所述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或者,图20、图21任一所述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5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540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用户设备5400可以是终端,可以具体为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跑鞋等。
参照图54,用户设备5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402,存储器5404,电源组件5406,多媒体组件5408,音频组件54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412,传感器组件5414,以及通信组件5416。
处理组件5402通常控制用户设备5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5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5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408和处理组件5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设备5400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5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5406为用户设备5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5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户设备5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408包括在上述用户设备5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上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上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5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4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户设备5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404或经由通信组件5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412为处理组件5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设备5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414可以检测到设备5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上述组件为用户设备5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414还可以检测用户设备5400或用户设备5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设备5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设备5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设备5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54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设备5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设备54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5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组件54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4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5400的处理器5420执行以完成上述图13~图19任一所述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或者,图22所述的确定CQI信息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6)

1.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CQI修正信息包括:
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修正所述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CQI修正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得的原始CQI信息;
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13.一种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包括:
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包括:
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
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
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差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2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目标CQI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子带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设备内干扰涉及的干扰子带和不涉及设备内干扰的无干扰子带;
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子带和所述无干扰子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反馈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CQI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干扰子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第二目标CQI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无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其中,所述无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不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CQI确定子模块包括:
干扰情况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和后序被下行调度时段,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是否相同;
CQI修正单元,被配置为若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情况不同,获取CQI修正信息;
目标CQI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信息,确定用于服务所述干扰子带中、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单元包括:
修正指示发送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后序下行调度之前,向所述目标UE发送CQI修正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使用预设偏移量对确定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
修正信息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上报的CQI修正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修正所述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单元包括:
原始信息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的CQI测量时段获得的原始CQI信息;
CQI修正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预设偏移量对所述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偏移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所述预设偏移量为所述干扰子带的设备内干扰影响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测量指示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初始接入网络时,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偏移测量指示信息,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干扰子带内、分别在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获得的CQ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测量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一CQI测量信息;
第二测量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第二CQI测量信息;
第一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子模块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CQI测量结果差值,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所述干扰子带内、分别于有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差值;
第二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预设偏移量。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偏移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偏移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偏移量、CQI等级偏移量。
3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CQI上报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上报模块包括:
第一CQI上报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干扰子带的CQI信息;
第二CQI上报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其它带宽粒度的CQI信息,其中,所述其它带宽粒度包括:宽带、目标用户设备指定的子带或上层配置的子带。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QI上报子模块包括:
修正指示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上报干扰子带CQI信息之前,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CQI修正指示信息;
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利用预设偏移量对干扰子带的原始CQI信息进行修正,获得CQI修正信息;
修正信息上报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CQI修正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修正指示信息包括:设备内干扰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偏移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于修正干扰子带原始CQI信息的预设偏移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获取模块包括:
测量指示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偏移测量指示信息;
测量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偏移测量指示信息,分别获取所述干扰子带在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时段的原始CQI测量信息;
偏移量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获得所述预设偏移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包括:
原始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分别将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和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得的原始CQI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原始CQI测量信息生成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设偏移量。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获取子模块包括:
测量差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第一CQI测量信息与第二CQI测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获得测量结果差值,其中,所述第一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所述第二CQI测量信息为在所述干扰子带内的无设备内干扰发生时段测量的原始CQI信息;
偏移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差值确定所述预设偏移量;
偏移量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预设偏移量发送给所述基站。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差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差值、CQI等级的差值。
43.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4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21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4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频率范围;
将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按照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上报的、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确定用于服务后序下行调度的目标CQI信息。
4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CQI反馈配置信息,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干扰子带的CQI反馈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子带为设备内干扰涉及的下行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CQI反馈配置信息向基站上报不同带宽粒度的CQI信息。
CN201780001381.7A 2017-09-01 2017-09-01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9451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0207 WO2019041310A1 (zh) 2017-09-01 2017-09-01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790A true CN109451790A (zh) 2019-03-08
CN109451790B CN109451790B (zh) 2021-10-01

Family

ID=6552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1381.7A Active CN109451790B (zh) 2017-09-01 2017-09-01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8234B2 (zh)
EP (1) EP3678400B1 (zh)
CN (1) CN109451790B (zh)
ES (1) ES2936126T3 (zh)
WO (1) WO20190413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536A (zh) * 2020-08-21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mcs值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18678A1 (en) * 2022-03-29 2023-10-05 The Joan and Irwin Jacobs Technion-Cornell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onnection stability via deceptive signal quality transmissio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223A2 (en) * 2007-02-09 2008-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CN102148666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3326815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0321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CN10390510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4247488A (zh) * 2012-01-26 2014-12-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lte共存的动态参数调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7636B2 (en) * 2010-07-26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378299B (zh) * 2010-08-10 2015-03-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避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测量上报方法及设备
US9398602B2 (en) * 2010-09-22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10123345B2 (en) * 2010-12-22 2018-11-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ng in overlapping time periods
US8711723B2 (en) * 2010-12-28 2014-04-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Subband SNR correction in a frequency selective scheduler
US9025478B2 (en) * 2011-08-16 2015-05-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elf-interference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64718B2 (en) * 2012-01-0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bursty interference to trigger a coexistence indication
CN103716828B (zh) * 2012-09-28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调度方法和基站
KR102323003B1 (ko) * 2014-05-09 2021-11-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333581B2 (en) * 2015-07-31 2019-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FDR scheme-us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estimating channel of non-linear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US10727996B2 (en) * 2017-06-13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ull resource elements for dynamic and bursty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new radio
WO2019041312A1 (zh) * 2017-09-01 2019-03-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223A2 (en) * 2007-02-09 2008-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CN102148666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4247488A (zh) * 2012-01-26 2014-12-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lte共存的动态参数调整
CN103326815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0321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CN10390510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iscussion on CQI and MCS", 《3GPP TSG-RAN WG1》 *
FUJITSU: "Scheduling and CQI feedback for URLLC", 《3GPP TSG RAN WG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536A (zh) * 2020-08-21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mcs值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79536B (zh) * 2020-08-21 2023-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mcs值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1310A1 (zh) 2019-03-07
EP3678400A4 (en) 2020-08-19
US20200204277A1 (en) 2020-06-25
CN109451790B (zh) 2021-10-01
EP3678400B1 (en) 2022-11-02
US11368234B2 (en) 2022-06-21
EP3678400A1 (en) 2020-07-08
ES2936126T3 (es)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430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beam selection
CN108370577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01537A (zh) 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通信设备
CN110581725B (zh) 用于波束训练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210697A (zh) 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设备
Bajracharya et al. LTE i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A survey
CN105532049A (zh) 用于减小网络间干扰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5188102A (zh)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9451794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60828A (zh) 无线电节点、通信设备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9451872A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370305A (zh)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1758267B (zh) 频率资源授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72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512685A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4071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51790A (zh) 确定cqi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220086885A1 (en)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2215594B (zh) 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323651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WO2022062838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28083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6264475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6658660A (zh) 通信频率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及通信设备
RU281591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лучше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го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слежения за фазой (pt-rs-сигнал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