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606B -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606B
CN109450606B CN201910010705.4A CN201910010705A CN109450606B CN 109450606 B CN109450606 B CN 109450606B CN 201910010705 A CN201910010705 A CN 201910010705A CN 109450606 B CN109450606 B CN 109450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cket
data packet
data
en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07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0606A (zh
Inventor
张光
李幸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07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0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相互通信的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包括丢包重传、FEC恢复数据及抖动缓冲器接收数据的三种单一的网络波动削弱手段之间的联合,并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达到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确保每个通道能够尽可能地对数据容量合适且传输数目合适的数据进行传输,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效果。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包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其中数据包传输技术便是网络通信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数据包传输技术在被应用到实时传输的场景中时,通常会因受到网络带宽及传输设备的硬件设施的约束而出现网络拥塞、丢包、卡顿、高延时等影响数据传输质量的网络波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数据传输管控方法能够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就方法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包括相互通信的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所述初传数据包、所述FEC恢复包及所述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所述接收端设备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就方法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接收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就方法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发送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就装置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装置,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接收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发送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带宽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就装置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管控装置,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发送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接收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丢包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计算反馈模块,用于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数据传输管控方法能够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构建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首先,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并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使所述接收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FEC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以通过所述抖动缓冲器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现象。其次,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执行完FEC数据恢复后,可对应知晓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中被丢包的被丢数据包的相关情况,并通过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反馈重传请求的方式,使所述发送端设备将被丢数据包通过第三通道重传给所述接收端设备,从而通过丢包重传及FEC数据恢复的结合,降低丢包现象的产生,并同时降低传输延时。再者,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反馈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及所述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的方式,使所述发送端设备对三个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通道能够尽可能地将数据容量合适且传输数目合适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处,以进一步削弱数据丢包现象及网络堵塞现象。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包括丢包重传、FEC恢复数据及抖动缓冲器接收数据的三种单一的网络波动削弱手段之间的联合,并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达到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效果。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申请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数据传输系统;11-发送端设备;12-接收端设备;100-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200-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110-数据发送模块;120-信息接收模块;130-带宽分配模块;210-数据接收模块;220-丢包统计模块;230-计算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人通过仔细考察并研究发现,业界主流通常采用削弱某种网络波动的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质量,例如采用丢包重传或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恢复的方式改善数据丢包现象。但各种网络波动之间是相互纠缠影响的,当某种网络波动被削弱时,可能会增强其他网络波动,以至于整体的数据传输质量未能得到较大改善,甚至会变得更加糟糕。例如,在高延时场景下采用丢包重传的方式解决丢包问题时将会极大地加剧延时,采用FEC恢复的方式解决丢包问题时可能会极大地加剧网络堵塞。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的,并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案,便是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10的方框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10包括发送端设备11及接收端设备12,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相互之间通信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之间构建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为发送数据的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12为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设备11的数据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中包括有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100,所述接收端设备12中包括有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200。所述发送端设备11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100通过第一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初传数据包,并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使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200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FEC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以对在只传输初传数据包的应用场景下存在的丢包现象进行削弱。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构建一抖动缓冲器(Jitter Buffer)的方式,来接收从所述发送端设备11传输而来的所述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以通过所述抖动缓冲器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现象。
同时,所述发送端设备11会通过第三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待重传数据包的方式,弥补该接收端设备12在执行了FEC数据恢复的情况下仍然存在部分数据包丢失的缺陷,以通过丢包重传及FEC数据恢复的结合,降低丢包现象的产生,并使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延时,相较于只采用丢包重传方式削弱丢包现象的应用场景下的传输延时来说数值更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之间还构建有一反馈通道,所述接收端设备12接收到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后,并通过对所述初传数据包、所述FEC恢复包及所述待重传数据包进行检测(包括FEC数据恢复及丢包统计),得到了与所述发送端设备11处的带宽分配操作相关联的各项相关参数时,所述接收端设备12将通过所述反馈通道将所述各项相关参数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11,使所述发送端设备11对三个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通道能够尽可能地将数据容量合适且传输数目合适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以进一步削弱数据丢包现象及网络堵塞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10中的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采用包括丢包重传数据、FEC恢复数据及抖动缓冲器接收数据的三种单一的网络波动削弱手段之间的联合,并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达到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效果。
请参照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中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数据传输系统10,下面对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310,发送端设备11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接收端设备12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针对需要被初次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的初传数据包进行传输时,需要基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针对FEC数据恢复过程配置的FEC恢复包的当前数据冗余度及恢复包数目,创建出满足所述数据冗余度及所述恢复包数目的与该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所述FEC恢复包可用于配合匹配的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再建,以减少总的丢包数量。而后,所述发送端设备11将以所述第一通道当前的带宽将所述初传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12,所述发送端设备11将以所述第二通道当前的带宽将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12。
所述发送端设备11处存储有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用于记录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列表,其中所述名称标识可以是在所述发送端设备11处具有唯一性质的编号,也可以是在所述发送端设备11处具有唯一性质的字符组合。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可通过查询所述重传列表的方式,知晓到当前需要进行重传的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及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目。
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对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进行重传时,会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之间的信号往返时延及预先设置的重传间隔,计算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进行数据包重传时所需的时间窗口大小,而后以所述第三通道当前的带宽按照先后不同的时间窗口将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依次重传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以通过采用时间窗口进行数据包重传的方式,避免出现爆发传输现象。此时,所述发送端设备11处会存储该第三通道每次针对各待重传数据包进行数据包重传时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值,以得到与该第三通道对应的历史传输带宽。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被重传顺序,与各待重传数据包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的先后顺序对应。
步骤S320,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所述初传数据包、所述FEC恢复包及所述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所述抖动缓冲器所对应的存储区域对来自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所述FEC恢复包及所述待重传数据包进行存储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会对该待重传数据包进行转发,以保证该待重传数据包能够被传输到对应的目的地址处,所述接收端设备12会基于接收到的所述FEC恢复包对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进行数据再建(数据恢复),并验证数据恢复后得到的与该初传数据包匹配的目标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是否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所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相同,即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所发送的初传数据包是否丢包。
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所述抖动缓冲器接收到的FEC恢复包的数目,不一定等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FEC恢复包的数目,即所述FEC恢复包也可能存在丢包现象,以至于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接收到的FEC恢复包及初传数据包进行数据恢复所得到的目标数据包可能仍然存在丢包现象。
步骤S330,所述接收端设备12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所述初传数据包时,还会发送有包括被发送的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数据包列表。所述接收端设备12在执行FEC数据恢复流程并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后,会计算该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丢包率,并确定出所述数据包列表中除所述目标数据包之外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及每个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和数据容量。而后,基于每个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设备11重传数据包的包括有各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重传请求。
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2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步骤包括:
将每个所述目标数据包的名称标识与所述数据包列表中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数据包列表中除所述目标数据包以外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及数据包数目;
将所述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与所述数据包列表所对应的初传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对应的丢包率。
步骤S340,所述接收端设备12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检测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当前各自使用的带宽数值,并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之间的带宽总数值,对应预估出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的可用带宽。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过弹出所述抖动缓冲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包,并基于所述丢包率、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剩余的可用存储空间、所述抖动缓冲器的存储空间总量及所述被传数据包的从所述发送端设备11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时对应的传输耗时,对该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进行计算,其中所述缓冲器延时用于指示对应抖动缓冲器进行数据缓存时的最大保留缓存时间。若某组连续数据在存入到所述抖动缓冲器中所对应花费的时间长度大于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该组连续数据将无法完整地在所述抖动缓冲器中进行存储,那么基于该组连续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例如,FEC数据恢复、数据压缩等)的操作将无法完整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接收端设备12得到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后,会通过上述的反馈通道向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反馈所述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11预估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以使所述发送端设备1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三个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使所述接收端设备12基于分配后的各通道的带宽进行数据传输,从而确保每个通道能够尽可能地将数据容量合适且传输数目合适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以进一步削弱数据丢包现象及网络堵塞现象。
步骤S350,所述发送端设备1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及所述缓冲器延时计算下次发送FEC恢复包时的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并基于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计算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根据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及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
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11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
其中,所述目标冗余度与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是为了使FEC恢复包能够尽量地在所述缓冲器延时的时间段内被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并降低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数值的FEC恢复包的数据冗余度及恢复包数目,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计算得到所述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后,会在下次传输FEC恢复包时使用所述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进行FEC恢复包的生成,因此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可基于计算得到的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预测出下次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进行FEC恢复包发送时的与该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得到所述重传请求后,会先检测所述重传列表中是否还存在有待重传数据包,并根据检测出的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出该重传列表中的所有待重传数据包在被重传时所需的带宽总量。而后,所述发送端设备11根据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该重传请求所对应的重传带宽,并将所述带宽总量与所述重传请求所对应的被丢数据包的重传带宽进行相加运算,并预测出当前所有需要被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12处的数据包的传输总带宽,而后基于当前得到的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对所述传输总带宽进行数据均衡,得到下次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以在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对所述重传列表中的各待重传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所述数据容量用于指示对应数据包的数据存储空间大小。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得到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后,通过将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分配到第一通道上的数据初传带宽,与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进行比例运算,并以计算出的比例数值对该发送端设备11对应的可用带宽进行分配处理,以完成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的分配处理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得到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后,通过从所述发送端设备11对应的可用带宽中分配出数值与目标传输带宽相同的带宽给所述第三通道,并按照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分配到第一通道上的数据初传带宽与所述目标FEC带宽之间的比例,对剩余的可用带宽进行分配,以完成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的分配处理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得到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后,会将所述发送端设备11对应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上传到所述发送端设备11的操控设备处,使管理人员通过所述操控设备直接地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处理,此时所述管理人员也可通过所述操控设备对所述第一通道的数据包传输速率进行控制,以避免进一步加剧所述发送端设备11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之间的网络堵塞。
请参照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与所述接收端设备12通信连接的发送端设备11,下面对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410,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接收端设备12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1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1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步骤S420,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11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步骤S43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存储有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用于记录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列表及历史传输带宽,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及所述缓冲器延时计算下次发送FEC恢复包时的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并基于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计算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根据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及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
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11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
其中,所述步骤S43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5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请参照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与所述发送端设备11通信连接的接收端设备12,下面对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510,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1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2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步骤S520,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11在发送所述初传数据包时,还发送有包括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数据包列表,所述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的步骤包括:
将每个所述目标数据包的名称标识与所述数据包列表中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数据包列表中除所述目标数据包以外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及数据包数目;
将所述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与所述数据包列表所对应的初传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对应的丢包率。
其中,所述步骤S52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3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步骤S530,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3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4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请参照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管控装置100包括数据发送模块110、信息接收模块120及带宽分配模块130。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110,用于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接收端设备12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110可以执行上述的步骤S410,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1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11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所述带宽分配模块1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12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宽分配模块130可以执行上述的步骤S430,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5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请参照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200的方框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管控装置200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0、丢包统计模块220及计算反馈模块230。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210,用于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210可以执行上述的步骤S510,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2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所述丢包统计模块220,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1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丢包统计模块220可以执行上述的步骤S520,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3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所述计算反馈模块230,用于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11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反馈模块230可以执行上述的步骤S530,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340的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数据传输管控方法能够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构建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首先,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并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以使所述接收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FEC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以通过所述抖动缓冲器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现象。
其次,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执行完FEC数据恢复后,可对应知晓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中被丢包的被丢数据包的相关情况,并通过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反馈重传请求的方式,使所述发送端设备将被丢数据包通过第三通道重传给所述接收端设备,从而通过丢包重传及FEC数据恢复的结合,降低丢包现象的产生,并同时降低传输延时。
再者,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反馈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及所述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的方式,使所述发送端设备对三个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通道能够尽可能地将数据容量合适且传输数目合适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接收端设备处,以进一步削弱数据丢包现象及网络堵塞现象。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包括丢包重传、FEC恢复数据及抖动缓冲器接收数据的三种单一的网络波动削弱手段之间的联合,并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各自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达到同时削弱多种网络波动,并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相互通信的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所述初传数据包、所述FEC恢复包及所述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所述接收端设备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初传数据包时,还发送有包括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数据包列表,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的步骤包括:
将每个所述目标数据包的名称标识与所述数据包列表中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数据包列表中除所述目标数据包以外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及数据包数目;
将所述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与所述数据包列表所对应的初传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对应的丢包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存储有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用于记录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列表及历史传输带宽,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及所述缓冲器延时计算下次发送FEC恢复包时的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并基于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计算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根据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及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
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
4.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接收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存储有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用于记录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列表及历史传输带宽,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及所述缓冲器延时计算下次发送FEC恢复包时的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并基于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计算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根据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及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
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
6.一种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发送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初传数据包时,还发送有包括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数据包列表,所述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的步骤包括:
将每个所述目标数据包的名称标识与所述数据包列表中各初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数据包列表中除所述目标数据包以外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及数据包数目;
将所述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与所述数据包列表所对应的初传数据包的数据包数目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对应的丢包率。
8.一种数据传输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接收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发送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对应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前向纠错FEC恢复包,以及待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传输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传输FEC恢复包,所述第三通道用于进行数据包重传;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接收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丢包率、针对所述发送端设备预估的可用带宽、包括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及抖动缓冲器的缓冲器延时;
带宽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进行带宽分配,以基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存储有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用于记录当前的待重传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列表及历史传输带宽,所述带宽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丢包率及所述缓冲器延时计算下次发送FEC恢复包时的FEC恢复包的目标冗余度及目标恢复包数目,并基于所述目标冗余度及所述目标恢复包数目计算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目标FEC带宽;
根据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请求中各被丢数据包的数据容量、所述历史传输带宽及所述重传列表中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容量,计算下次进行数据包重传时的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的目标传输带宽,并将所述重传请求中的所有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加入到所述重传列表中;
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的可用带宽、所述目标FEC带宽及所述目标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各自对应的带宽进行分配。
10.一种数据传输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与发送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接收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抖动缓冲器接收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与所述初传数据包对应的FEC恢复包及待重传数据包,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初传数据包及所述FEC恢复包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丢包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包相对于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数据包的被丢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丢包率,并生成包括所述被丢数据包的名称标识的重传请求;
计算反馈模块,用于预估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的可用带宽,并基于所述丢包率及所述初传数据包的传输耗时计算所述抖动缓冲器当前的缓冲器延时,将所述丢包率、所述可用带宽、所述重传请求及所述缓冲器延时反馈给所述发送端设备。
CN201910010705.4A 2019-01-07 2019-01-07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450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0705.4A CN109450606B (zh) 2019-01-07 2019-01-07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0705.4A CN109450606B (zh) 2019-01-07 2019-01-07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606A CN109450606A (zh) 2019-03-08
CN109450606B true CN109450606B (zh) 2021-07-06

Family

ID=6554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0705.4A Active CN109450606B (zh) 2019-01-07 2019-01-07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9286B (zh) * 2019-03-26 2021-03-09 合肥工业大学 提高无线内窥镜系统图传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62960A (zh) * 2020-01-23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478826A (zh) * 2020-06-09 2020-07-31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丢包率确定方法、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4727343B (zh) * 2022-01-24 2023-05-23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623A (zh) * 2007-01-22 2008-07-30 李会根 基于传输流的立体音视频数字编码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075312A (zh) * 2011-01-10 2011-05-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视频服务质量的混合选择重传方法
CN10788834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瞬已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实时视频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623A (zh) * 2007-01-22 2008-07-30 李会根 基于传输流的立体音视频数字编码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075312A (zh) * 2011-01-10 2011-05-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视频服务质量的混合选择重传方法
CN10788834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瞬已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实时视频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606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0606B (zh)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US1192411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simultaneous real-time data connections
CN1079794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325628B2 (en) Packet handling method, forwarding device and system
EP2978171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11109273B2 (en) Data packet distribution method, sender device, receiv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104902B (zh) 一种rdma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与系统
US11057299B2 (en)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ultipath network
CN102318312A (zh) 控制带宽共享
Seytnazarov et al. Enhanc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ggregation-enabled WLANs with compressed blockACK
CN104683259A (zh) Tcp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7092665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1131179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60152B1 (en) Determining the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WO202107828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JP5039677B2 (ja) エッジノードおよび帯域制御方法
KR20090128231A (ko) 데이터 전송률 계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역폭 설정 방법
CN104348711B (zh) 消息接收装置及方法
CN110808917A (zh) 多链路聚合数据重传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1161517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341348B (zh) 一种面向tcp业务的流量控制方法及接入网网元
CN107302504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送队列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6232442B (zh) 基于tcp/ip协议和ccsd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263222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JP4774411B2 (ja) エッジノードおよび帯域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2

Address after: Room 1702-03, Lantian Hesheng building, 32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2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a1-05-001 maker Plaza, 338 Huilongguan East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ANTICLOUD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