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544B -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544B
CN109450544B CN201811615575.9A CN201811615575A CN109450544B CN 109450544 B CN109450544 B CN 109450544B CN 201811615575 A CN201811615575 A CN 201811615575A CN 109450544 B CN109450544 B CN 109450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e
olt
data
data stream
p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55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0544A (zh
Inventor
吴宇
李玉峰
陈爱民
袁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55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该OLT设备包括OLT接入设备和OLT业务处理设备,OLT接入设备包括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和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OLT业务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第二FlexE交叉内核和至少一个第二FlexE上联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OLT的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实体进行分离,两者之间通过FlexE接口互联,且互联接口可经由城域传输网承载,不影响OLT整体功能的实现和OLT性能。

Description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接入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系统,它包含局端侧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以及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组成。所谓“无源”,是指光分配网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分光器)和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PON具有多业务、低成本、易维护、大容量等优势。
光接入网是一个发展多年、技术非常成熟的领域,对技术架构的成熟度、稳定性要求也很高。目前方案主要有以下缺点:
基于二层交换为主、三层路由为辅的OLT设备架构方案或以信元交换为内核的OLT设备架构方案,在业务隔离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方面仍存在缺点。业务隔离方面,对于不同类型业务的隔离主要采用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VLAN)方式(含QinQ),即给不同类型的业务打上不同的VLAN标签进行业务流区分,这种区分方式虽然可以避免不同业务流的非授权交叉访问,但配置繁琐(对每种业务流或每个用户都要配置VLAN标签),容易出错,修改标签也很不方便。QoS保障方面,对于不同业务流配置不同的802.1p优先级,这种方式的QoS保障能力依赖软件处理能力,需要逐个数据包进行判别和队列操作,性能上可以满足普通需求但难以满足较为严格的QoS要求,缺乏信道化的严格业务QoS保障能力。
PON口中继拉远方案,只是解决了PON口覆盖距离通常限制在20公里以内,且在光纤质量差的段落难以达到预期距离的问题,扩大了PON口覆盖限制,提升了PON口信号质量。但同时也在PON口中引入了有源中继或传输设备,引入了额外时延,从而对PON口上的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DBA)带宽分配机制、光路检测和光路诊断功能、保护倒换机制等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了ODN原有的部署方便、运维简单的无源优势。
OLT虚拟化方案,大多采用对业务流或数据包打上标记的方式,属于软件方式实现的“软切片”组网,不仅处理效率偏低、影响业务性能,而且存在配置相对复杂、对运维人员要求较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能够将OLT的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实体进行分离,两者之间通过FlexE接口互联,且互联接口可经由城域传输网承载,不影响OLT整体功能的实现和OLT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LT接入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PON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流;
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用于将来自所述PON接口模块的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所述PON接口模块包括:
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ONU数据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所述PON接口的带宽不小于10G。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所述第一FlexE上联口与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FlexE接口和/或标准以太网接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T业务处理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
第二FlexE交叉内核,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下联口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各个数据流集合映射到第二FlexE上联口;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的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
操作管理维护OAM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业务逻辑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数据流集合的以太净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
信元交换内核,用于对所述以太净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以太净荷数据包回送至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
其中所述处理包括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统计复用收敛、二层交换、三层交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OLT接入设备,其中,所述OLT接入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PON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流;
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用于将来自所述PON接口模块的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PON接口模块包括:
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ONU数据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PON接口的带宽不小于10G。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所述第一FlexE上联口与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FlexE接口和/或标准以太网接口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数据传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ONU的数据流;
将所述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将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数据传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ONU的数据流;
将所述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将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将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各个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该OLT设备包括OLT接入设备和OLT业务处理设备,OLT接入设备包括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和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OLT业务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第二FlexE交叉内核和至少一个第二FlexE上联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OLT的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实体进行分离,两者之间通过FlexE接口互联,且互联接口可经由城域传输网承载,不影响OLT整体功能的实现和OLT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标准Ethernet与FlexE逻辑层次结构差异对比示意图;
图7是FlexE基础架构示意图;
图8是FlexE应用示意图;
图9是SPN体系中与FlexE交叉相关的功能示意图;
图10是SPN体系中FlexE交叉的实现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网架构示意图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接入与业务分离的OLT架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切片OLT架构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片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ON信号到FlexE Slot的映射和交叉处理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T设备、PON数据传送方法。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OLT设备、PON数据传送方法进行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接入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101,包括至少一个PON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流;
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102,用于将来自所述PON接口模块的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103,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101,包括至少一个PON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流;
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102,用于将来自所述PON接口模块的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103,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2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
第二FlexE交叉内核202,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下联口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各个数据流集合映射到第二FlexE上联口;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203,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的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2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
第二FlexE交叉内核202,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下联口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各个数据流集合映射到第二FlexE上联口;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203,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的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0,接收来自ONU的数据流;
S420,将所述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S430,将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ON数据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0,接收来自ONU的数据流;
S420,将所述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S430,将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S440,将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各个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ON数据传送方法还包括将来自ONU数据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T设备、PON数据传送方法,能够将OLT的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实体进行分离,两者之间通过FlexE接口互联,且互联接口可经由城域传输网承载,不影响OLT整体功能的实现和OLT性能。
FlexE是Flex Ethernet的简称,又称灵活以太网技术,它是在Ethernet技术基础上,为满足高速传送、带宽配置灵活等需求而发展出来的新技术。FlexE基于高速Ethernet接口,通过将MAC层与物理层解耦而实现的一种高可靠、可动态配置的新型电信级以太网接口技术。FlexE与标准以太网的逻辑层次结构差异如图6所示。
FlexE核心功能通过FlexE Shim层实现,它把以太网物理接口组(FlexE Group)中的每个100GE物理接口划分为20个Slot(时隙)数据承载通道,每个Slot带宽为5Gbps。以太网逻辑接口(FlexE Client)原始数据流中的以太网帧以Block原子数据块(为64/66B编码的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切分,通过FlexE Shim实现在FlexE Group中的多个Slot之间的分发,从而实现了以太网物理接口的“信道化”,具体如图7所示。
也就是说,FlexE可将一个100GE物理接口划分为20个5G颗粒的“通道”,上层的以太网数据流可按需配置到这些通道中去,并按需选择合适的带宽。在不同“通道”中的以太网数据流,相互之间是物理隔离的。可以对这些“通道”进行整体的直接交叉,而不必解析通道中承载的具体以太网数据包。
FlexE基于以太网产业链扩展,完全重用现有以太网物理层标准,通过轻量级增强实现灵活的多速率接口、大带宽、速率灵活可调和通道物理隔离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物理接口捆绑和物理接口信道化两种应用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FlexE交叉的相关功能属于SPN体系定义的SPN通道层,FlexE交叉的实现包括了FlexE接口、FlexE交叉矩阵、FlexE通道开销这三个部分,在FlexE交叉矩阵中进行交换的基本单元是FlexE固定码块(66B Block)。SPN体系中FlexE交叉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10所示。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网架构示意图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围绕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交叉内核来重新构建新型OLT设备,同时借助城域传输网提供的直达传输通道实现光接入与业务处理分离,在OLT内部以FlexE时隙(Slot)为基础实现硬切片。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接入与业务分离的OLT架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将OLT光接入功能从OLT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实体。
光接入功能实体包括三个主要功能部分:
一是PON接口板,完成PON口基本功能(包括ONU注册、测距、突发信号接收、信号广播下发、光电信号转换、DBA指令执行等)、PON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号处理、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信息传递等。
二是FlexE交叉内核及FlexE时隙映射,完成从PON MAC信号到FlexE Slot的映射封装、多个FlexE Slot到上联FlexE端口的收敛等。
三是FlexE上联口,完成本光接入实体所有流量的对外衔接,与城域传输网接入设备的FlexE接口或标准以太网接口进行对接。需要指出,光接入实体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所有的PON口光电信号处理,而不是业务流的处理,因此不要求光接入实体具备二层交换或三层路由等业务层面数据包处理能力,而是要求光接入实体具备大容量、高密度的PON口承载能力,具备简单、高速、稳定且低时延的信号映射/解映射能力。实际上,该实体相当于是一个高密度的多PON口盒子,此盒子通过FlexE的接口对外沟通。
光接入功能实体的实际部署可根据PON口覆盖距离、光纤指标、容量需求、供电和散热配套条件等情况予以确定,可尽量靠近用户密集区域。
在光接入功能实体的带宽适配方面,该实体不具备业务流处理能力,仅将来自PON口的信号流固定映射到上联FlexE端口中的Slot中,并且给各PON口均分配独立的固定Slot。当某个PON口业务实际负载很轻时,仍然要独占某个Slot,这浪费了网络的资源,因此不宜将轻载的PON口纳入到该实体。该实体的带宽适配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25755190000091
Figure BDA0001925755190000101
从表1可知,本发明更适合10G或以上速率的高速PON系统,如10G EPON、XG PON、XGS PON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光接入功能实体并非只能以独立的形态存在,而是可以与局端业务处理与控制实体整合在一起,此时逻辑结构不改变,仅两个实体的接口从外部接口转化为设备内部总线接口。当光接入功能实体以独立形态存在,且与局端业务处理实体距离较远时,本发明较为依赖高速大容量的城域传输网来为两个实体的互联提供传输通道。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切片OLT架构意图。如图13所示,OLT内部数据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来自各FlexE下联口的数据流进入FlexE交叉内核,完成Slot交叉后得到分别属于各硬切片的数据流集合。每个硬切片分别调用OAM/业务处理/业务逻辑模块的服务进程,完成本硬切片内所有Slot中PON MAC数据流的处理,提取以太净荷。提取出来的以太净荷,按需映射到FlexE上联口中的Slot,或者按需经信元交换内核进行统计复用收敛之后再映射到FlexE上联口中的Slot。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片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作为一个示例,FlexE下联口1中包含来自远端的PON口1、PON口2的数据流(分别位于Slot11、Slot12);FlexE下联口2中包含来自远端的PON口3、PON口4的数据流(分别位于Slot23、Slot24);PON口1和PON口3及FlexE上联口1均从属于OLT硬切片A;PON口2和PON口4及FlexE上联口2均从属于OLT硬切片B。
Slot11和Slot23经过FlexE交叉内核之后,进行数据流合并,然后调用OAM/业务处理/业务逻辑模块的服务进程,完成PON MAC数据流处理,提取出以太净荷并映射到FlexE上联口1。Slot12和Slot24经过FlexE交叉内核之后,进行数据流合并,然后调用OAM/业务处理/业务逻辑模块的服务进程,完成PON MAC数据流处理,提取出以太净荷并映射到FlexE上联口2。
OLT内部硬切片以PON口数据流为基本单位来实现,通过网管设置将特定的PON口、FlexE Slot、上联口等归属到某个硬切片,则该硬切片的数据流交叉和业务处理等均是独立进行的,与其它硬切片之间是严格隔离开来的。
OAM/业务处理/业务逻辑模块与OLT本身可以解耦,与PON口功能和业务功能相关的模块,本身可以独立出来,也可以上移到云端。
作为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ON信号到FlexE Slot的映射和交叉处理过程示意图。
如图15所示,以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Gigabit-Capable PON,GPON)为例的PON信号到FlexE Slot的映射和交叉处理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映射、交叉和上联。
具体地,将GPON的MAC层信号流进行切分后,映射到FlexE的定长数据块中。
FlexE接口具有信道化特性,例如,每个物理接口都可分解为多个相互隔离的Slot,每个Slot带宽为5G,因此多个FlexE接口之间可以通过一个交叉矩阵相连,在交叉矩阵内部可采用时分/空分/信元交换等多种方式实现Slot之间的数据流交换。也就是说,FlexE可将一个100GE物理接口划分为20个5G颗粒的“通道”,上层的数据流可按需配置到这些通道中去,并按需选择合适的带宽。在不同“通道”中的数据流,相互之间是物理隔离的。可以对这些“通道”进行整体的直接交叉,而不必解析通道中承载的具体数据包。
另外,因上联口物理接口带宽通常较大,为避免带宽浪费,通常会将多个PON MAC信号通过FlexE交叉矩阵收敛汇聚之后,合并到一个上联物理接口中,以便提高物理端口和光纤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OLT的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实体进行分离,两者之间通过FlexE接口互联,且互联接口可经由城域传输网承载,不影响OLT整体功能的实现和OLT性能。
围绕FlexE交叉核心来构建新型OLT设备,其中设置的信元交换内核仅用于统计复用收敛,构建的OLT相比现有OLT更加适合大容量的光接入网应用,且时延更低、功耗更小。
采用FlexE接口来承载PON口数据流,可充分利用支持FlexE承载的城域传输网容量(例如SPN系统未来将随5G而大量部署),通过城域传输网可扩大OLT光接入实体的部署范围,减少光纤资源消耗,同时不占用OTN系统容量。实现OLT设备光接入功能实体与业务处理功能实体的分离,其中光接入功能实体可以进一步下沉、靠近用户部署。而与此同时业务处理功能实体可以保持在现有位置也可进一步集中化设置。
另外,以FlexE Slot为基础对OLT进行信道化切片,从而减轻控制层面计算负荷、实现稳定可靠的“硬切片”。同时,依托FlexE的底层机制,实现业务流在整个OLT设备内部的信道化隔离(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隔离,而不仅是在内核交换部分的隔离),实现业务流的严格QoS保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OLT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FlexE下联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
第二FlexE交叉内核,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下联口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数据流集合映射到第二FlexE上联口;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的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
操作管理维护OAM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业务逻辑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数据流集合的以太净荷;
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OLT接入设备,其中,所述OLT接入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PON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PON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流;
第一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交叉内核,用于将来自所述PON接口模块的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至少一个第一FlexE上联口,用于将来自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LT业务处理设备还包括:
信元交换内核,用于对所述以太净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以太净荷数据包回送至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
其中所述处理包括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统计复用收敛、二层交换、三层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ON接口模块包括:
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ONU数据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ON接口的带宽不小于1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T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lexE上联口与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FlexE接口和/或标准以太网接口连接。
6.一种PON数据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OLT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OLT设备包括:PON接口、第一FlexE交叉内核、第二FlexE交叉内核、第一FlexE上联口和第二FlexE上联口;
所述PON接口接收来自ONU的数据流;
所述第一FlexE交叉内核将所述数据流映射封装至对应的FlexE时隙Slot数据承载通道;
所述第一FlexE上联口将所述FlexE Slot数据承载通道的数据流传送至第一城域传输网;
所述第二FlexE交叉内核将所述第一城域传输网的数据流进行交叉,得到从属于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集合,并将所述数据流集合映射到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
所述第二FlexE上联口将所述数据流集合传送至第二城域传输网和/或城域数据网。
CN201811615575.9A 2018-12-27 2018-12-27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Active CN109450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575.9A CN1094505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575.9A CN1094505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544A CN109450544A (zh) 2019-03-08
CN109450544B true CN109450544B (zh) 2020-10-16

Family

ID=6554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5575.9A Active CN1094505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124B (zh) * 2019-05-10 2021-11-19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n聚合拉远dcn防环方法
CN112448838B (zh) * 2019-09-05 2023-05-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2736B (zh) * 2019-11-13 2022-04-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995798B (zh) * 2019-12-12 2022-10-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lt切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040271B (zh) * 2020-07-21 2024-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olt配置方法、主控模块和分布式olt
CN112770198B (zh) * 2021-01-05 2022-05-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olt切片的频道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47830B (zh) * 2022-05-20 2023-06-23 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控制器及传感器的总线系统及操作方法、机器自动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18823B2 (en) * 2015-06-30 2019-02-26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client multi-service and timing transparenc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803811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204941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US10505655B2 (en) * 2016-07-07 2019-12-10 Infinera Corp. FlexE GMPLS signaling extensions
CN108632061B (zh) * 2017-03-20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988977B (zh) * 2017-05-31 202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协议中传递业务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544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0544B (zh)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数据传送方法
EP2312780B1 (en) A packet add/drop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a packet add/drop multiplexing device
US840663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Maier Optical switching networks
CN101159495B (zh) 无源光纤网络中信号传送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0452679C (zh)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弹性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设备
US8059962B2 (en) Interleaving for 10G GPON
EP2348691B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ervi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aier et al. STARGATE: the next evolutionary step toward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WDM EPONs [Topic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8092734B (zh) 电力数据传输设备、系统及检测方法
US20130215898A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CN101453671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753249A (zh) 包分插复用设备及包分插复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EP3038279B1 (en) Bandwidth map update method and device
CN101860772B (zh) 一种时隙交叉方法和交叉装置
CN203632693U (zh) 一种多业务接入与波分传输系统
CN101741592B (zh) 多业务传送网中管理gpon支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668003B (zh) 数据帧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398734B (zh)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45857B (zh) 一种节省核心路由器端口的业务汇聚系统
JP6299119B2 (ja) 伝送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Liu et al. A unified networ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 integrated EPON and metro optical network testbed
Hossain Next-generation self healing broadband access PON architectures for supporting triple play services & private networking capability
CN1832382A (zh) 一种波分复用网络中共享以太通道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