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060A -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060A
CN109450060A CN201811611815.8A CN201811611815A CN109450060A CN 109450060 A CN109450060 A CN 109450060A CN 201811611815 A CN201811611815 A CN 201811611815A CN 109450060 A CN109450060 A CN 109450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erminal body
wireless charging
terminal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1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1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0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该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充电电容。因此,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无线充电带来的终端发热、增加厚度以及充电位置要求严格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也在手机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使得无线充电功能已经广泛的运用于手机上。然而,绝大多数手机厂商都会使用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无线充电方案,而该种方案存在发热的问题使充电功率无法提升,并且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无线充电方案都需要在手机端安装接收线圈,从而增加手机的厚度,而且在进行无线充电时也需要用户将手机端线圈与发射端线圈对齐,十分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解决了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无线充电带来的终端发热、增加厚度以及充电位置要求严格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充电电容。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终端,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
所述终端本体判断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并生成判断结果;
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
其中,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不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停止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幕。
第六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包括:
第二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终端本体上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从而在终端本体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上时,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形成充电电容,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形成充电电容,从而使得在无线充电底座与外界供电网络连接后,可以为终端本体进行充电。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电场耦合方式实现了无线充电,减小了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并且降低了对充电位置的要求。其中,电极相对于电磁感应线圈所占终端上的空间较小,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还减小了终端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本体上电极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底座上电极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本体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本体和无线充电底座上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4所示,该终端包括:
终端本体7,所述终端本体7上设置有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
无线充电底座6,所述无线充电底座6上设置有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三电极3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极2与所述第四电极4形成充电电容。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终端本体7上设置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在无线充电底座6上设置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从而在终端本体7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6上时,使得第一电极1与第三电极3形成充电电容,第二电极2与第四电极4形成充电电容,从而使得在无线充电底座6与外界供电网络连接后,可以为终端本体7进行充电。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电场耦合方式实现了无线充电,减小了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并且即使终端本体7上的电极与无线充电底座6上的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离,也可以形成充电电容进行充电,降低了对充电位置的要求。其中,电极相对于电磁感应线圈所占终端上的空间较小,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还减小了终端的厚度。
优选地,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可设置于终端本体7内,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可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6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极为金属材料,所以终端本体7的后盖壳体以及无线充电底座6的壳体,均需要为绝缘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折叠屏终端以及非折叠屏终端。对于非折叠屏终端,其仅包括一个屏幕,因此,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设置于该屏幕上。而对于折叠屏终端,例如该终端包括第一折叠轴703、通过第一折叠轴703铰接的第一屏幕701和第二屏幕702,则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屏幕上,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屏幕上。其中,此处所述的屏幕包括显示模组和终端的壳体部分。
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本体7包括第一折叠轴703、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轴703铰接的第一屏幕701和第二屏幕702,所述第一电极1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幕701,所述第二电极2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幕702。其中,将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不同的屏幕上,可以避免两个电极距离太近,而在充电过程中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关于所述第一折叠轴703对称。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6包括:第二折叠轴603、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轴603铰接的第一底座601和第二底座602;所述第三电极3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601,所述第四电极4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602。其中,将无线充电底座6设置为可折叠形式,方便了对折叠屏终端进行充电。并且,将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分别置于不同的底座上,可以避免两个电极距离太近,而在充电过程中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3和所述第四电极4关于所述第二折叠轴603对称。
此外,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轴703与所述第二折叠轴603对齐设置。即当第一折叠轴703与第二折叠轴603对齐时,第一电极1与第三电极3对齐,形成充电电容,第二电极2与第四电极4对齐,形成充电电容,从而便于对齐充电位置。并且,如图3所示,当第一底座601和第二底座602绕第二折叠轴603折叠成一定角度之后,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手机,也更容易准确的对齐充电位置,从而方便了用户在充电时使用手机。
其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折叠轴703与第二折叠轴603对齐时,第一电极1与第四电极4也可以形成充电电容,第二电极2与第三电极3也可以形成充电电容,即终端本体7上的两个电极与无线充电底座6上的两个电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充电电容,并不存在唯一对应关系。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本体7还设有第一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本体7的充电管理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接收到的电流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所述终端本体7的电池中。其中,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6上还设置有:第二整流电路、稳压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网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极3和所述第四电极4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电连接。其中,第二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驱动控制电路用于驱动高频逆变电路进行工作。
其中,当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外界供电网络连接时,外界供电电流经过第二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由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传输给终端侧。
另外,稳压电路用于为驱动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而将稳压电路与第二整流电路直接相连,使得驱动控制电路使用第二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工作,避免了额外为驱动控制电路设置工作电源。
此外,对于应用如图4中所示的电路原理的终端本体7和无线充电底座6,当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网连接时,供电电网的电流经过第二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第一电极1与第三电极3形成的充电电容、第二电极2与第四电极4形成的充电电容、第一整流电路和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终端本体7的电池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终端,如图5所示,该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1: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
步骤502:所述终端本体判断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并生成判断结果。
步骤503: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
其中,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不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停止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的验证,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另外,在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底座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定时向终端文本发送身份信息,使得终端本体对接收到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不通过的此时达到预设次数时,则停止充电过程。
优选地,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发射的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
所述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本体解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电压信号中,获得具有所述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
具体地,对于图4所示的终端本体和无线充电底座,通过控制高频逆变电路,在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信号中叠加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并通过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发射出去,使得终端本体通过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上的电压信号同样会叠加有该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而终端本体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上的电压信号中解析出,该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后,若判断其预先存储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则表示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通过验证;若终端本体中未存储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则表示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未通过验证。
其中,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具有对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的功能时,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底座还可包括一通信模块,用于控制高频逆变电路在输出电压信号上叠加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并接收终端本体发送的判断结果,从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驱动控制电路是否驱动高频逆变电路进行工作。
另外,通过在无线充电底座输出给终端本体进行充电的电压信号中叠加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来实现对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的验证,直接就可以通过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将身份信息发送出去,并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收,无需再额外增加用于发送身份信息以及接收身份信息的模块电路,从而在增加功能的基础上而不增加电路结构,不仅节省了空间,减小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射具有第二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其中,具有所述第二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一致的判断结果;或者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射具有第三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其中,具有所述第三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不一致的判断结果。
其中,无线充电底座若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电压上解析出具有第二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则表示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通过了验证,则无线充电底座继续为终端本体进行充电;若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电压解析出具有第三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则表示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未通过验证,则在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停止为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此外,对于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信息,还可以为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标识。其中,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标识可以采用蓝牙技术进行传输,则所述无线充低电座上还设置有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终端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链路;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蓝牙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无线充底电座发送的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标识。
对应地,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蓝牙通信链路,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所示,该终端包括:
第一折叠轴703、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轴703铰接的第一屏幕701和第二屏幕702;
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所述第一电极1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幕701,所述第二电极702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幕702。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用于与无线充电底座上的第三电极3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极2用于与无线充电底座上的第四电极4形成充电电容。另外,将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不同的屏幕上,可以避免两个电极距离太近,而在充电过程中相互干扰。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关于所述第一折叠轴703对称。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本体7的充电管理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接收到的电流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终端的电池中。其中,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如图2所示,该无线充电底座包括:
第二折叠轴603、通过所述第二折叠603铰接的第一底座601和第二底座602;
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所述第三电极3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601,所述第四电极4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602。
其中,所述第三电极3用于与终端上的第一电极1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四电极4用于与终端上的第二电极2形成充电电容。另外,将无线充电底座6设置为可折叠形式,方便了对折叠屏终端进行充电。并且,将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分别置于不同的底座中,可以避免两个电极距离太近,而在充电过程中相互干扰。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极3和所述第四电极4所述第二折叠轴603对称。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整流电路、稳压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网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极3和所述第四电极4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电连接。其中,第二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驱动控制电路用于驱动高频逆变电路进行工作。
其中,当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外界供电网络连接时,外界供电电流经过第二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由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传输给终端侧。
另外,稳压电路用于为驱动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而将稳压电路与第二整流电路直接相连,使得驱动控制电路使用第二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工作,避免了额外为驱动控制电路设置工作电源。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充电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还设有第一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本体的充电管理芯片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接收到的电流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所述终端本体的电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整流电路、稳压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网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包括第一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包括:第二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轴与所述第二折叠轴对齐设置。
7.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
所述终端本体判断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并生成判断结果;
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
其中,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体中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不一致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停止为所述终端本体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发射的具有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
所述终端本体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发送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本体解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电压信号,获得具有所述第一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射具有第二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其中,具有所述第二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一致的判断结果;或者
所述终端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射具有第三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其中,具有所述第三预设波纹特征的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终端本体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不一致的判断结果。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幕。
11.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折叠轴、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轴铰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
CN201811611815.8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4500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815.8A CN10945006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815.8A CN10945006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060A true CN109450060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1815.8A Pending CN10945006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06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4181A (zh) * 2019-06-05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终端、支付终端座充和移动支付系统
CN111864914A (zh) * 2020-07-03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组件及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1231192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0779A (zh) * 2020-11-25 2021-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2821499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及电子设备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3365A (zh) * 2012-09-26 2014-03-26 荆涛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CN104901398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设备和非接触式电池设备
CN207321313U (zh) * 2017-08-08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US20180323652A1 (en) * 2015-05-12 2018-11-08 Newpace Ltd. Rechargeable imp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CN108923509A (zh) * 2018-07-06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及方法
CN108965590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3365A (zh) * 2012-09-26 2014-03-26 荆涛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CN104901398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设备和非接触式电池设备
US20180323652A1 (en) * 2015-05-12 2018-11-08 Newpace Ltd. Rechargeable imp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CN207321313U (zh) * 2017-08-08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8965590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923509A (zh) * 2018-07-06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4181A (zh) * 2019-06-05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终端、支付终端座充和移动支付系统
CN110264181B (zh) * 2019-06-05 2021-08-2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终端、支付终端座充和移动支付系统
CN111864914A (zh) * 2020-07-03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组件及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1231192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0779A (zh) * 2020-11-25 2021-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2510779B (zh) * 2020-11-25 2023-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2821499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及电子设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0060A (zh) 一种终端、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108923509B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及方法
US8400105B2 (en) Non-contact charging system
CN105914899B (zh) 一种可双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812195B (zh) 一种无线充放电电路、终端设备及无线充放电方法
JPH09298847A (ja) 非接触充電器
CN102428620A (zh) 多用途快速充电架
CN107221982A (zh) 一种共享电源、电源共享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085992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方法
CN101877493A (zh) 无线充电认证系统及方法
WO2014135082A2 (zh)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84293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6026977B (zh) 一种用于测试的交流充电桩pwm信号发生器
CN108539832A (zh) 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无线充电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634565A (zh) 一种锂电池无线充电电路
CN106716762A (zh) 受电器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CN205622294U (zh) 一种手持终端的自适应无线充电设备
CN207320882U (zh) 无线充电系统、发射装置及接收装置
WO2020124591A1 (zh) 电源提供装置、无线充电装置、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5375595B (zh)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14844234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CN203135482U (zh) 交直流两用的usb电源供应装置
CN209805461U (zh) 线材电路及线材
CN209217749U (zh) 无线充电器
RU17443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рядки батареи с гальванической развязко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