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7437A -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47437A CN109447437A CN201811207975.6A CN201811207975A CN109447437A CN 109447437 A CN109447437 A CN 109447437A CN 201811207975 A CN201811207975 A CN 201811207975A CN 109447437 A CN109447437 A CN 1094474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earth
- knick point
- vertical section
- form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4 selective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6—Price or cos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market fact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生成方法。在线路平面位置已定的条件下,建立了考虑土石方调配的纵断面自动构建的切割线模型。该模型在纵断面自动构建的过程中,将土石方调配的费用纳入纵断面计算模型,能合理区分桥隧位置和土石方调配段位置,解决了传统纵断面优化模型中土石方费用只能包括填挖方费用而不能考虑土石方运输费用的问题。此外,建立的纵断面自动构建的切割线模型,能自动根据地形起伏自适应地确定变坡点位置,最终获得优化后的纵断面设计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或铁路的纵断面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纵断面自动生成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既有的公(铁)路设计纵断面的自动生成方法是计算各桩的填挖量,将此填挖量总和作为优化的目标。这种方法使得生成的纵断面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土石方量的减少,然而,这里涉及的土方量没有顾及填方还是挖方,更没有考虑填挖的调配及运输费用,如文献[Hare,Warren;Lucet,Yves;Rahman,Faisal.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odel to optimize the vertical alignment considering blocks and side-slopesin road constr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41)2015,631-641]。而实际上,即使是相同的填挖方量,其取弃土位置不同,运输费用则不同。这导致自动生成的纵断面的结果并没有使得费用真正地实现最小化这一目的,因为只有顾及了土石方运输距离的整体调配的设计纵断面才真正全面地使得土石方费用最小。此外,既有的纵断面自动生成方法通常是采用地面拟合等方法进行前处理,以事先给出初步的变坡点位置,如文献[Hare,W;Hossain.S.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efficiently determining anoptimal vertical alignment of roads.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44)2014,161-173],而本发明提供的模型构建方法能一次性地同时确定坡段分段及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自动生成公(铁)路纵断面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在纵断面自动设计时考虑了土石方调配,目的在于考虑更加全面且符合实际的费用目标,以实现费用的真正最小化,同时能自动确定纵断面的分坡位置。
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生成模型,首先确定切割线初始位置得到纵断面方案,然后建立目标函数,并将土石方调配模型引入该目标函数,再依据设置的约束条件,利用优化算法对建立的纵断面切割线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以考虑调配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最优纵断面。
所述的考虑土石方调配的自动生成公(铁)路纵断面的切割线模型,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建立:
步骤一:确定各切割线的初始位置。
纵断面切割线模型以平面导向线增大方向为x轴,高程增大方向为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线路起点为S(xs,zs),线路终点为E(xE,zE),起终点间的总里程为LCp。纵断面的初始变坡点数为nz(nz包含起终点),G1,G2,…,Gnz分别为nz根垂直于x轴的切割线,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为坐标系中起终点连线,Z1,Z2,…,Znz为各切割线与的相交点,变坡点BPD1,BPD2,…,BPDnz分别位于切割线G1,G2,…,Gnz上,相邻两切割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为:
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找出不大于第一段长度且为50m的最大倍数的数,该数作为第一段切割线初始间距,余数加在第二段上重复以上操作,把不足50m部分积累到最后一个坡段上。以保证除最后一段的切割线间距均为50m的整倍数。
步骤二:确定纵断面变坡点的位置。
切割线Gi以Zi为基点,水平方向上在的范围内进行前后调整位置,其中的范围为当切割线的位置确定后,Zi的坐标为:
优化过程中变坡点以点Zi为基点,在切割线上进行上下移动。切割线在z轴方向上设定变坡点移动范围为(zmin,zmax)。当的坐标及移动距离确定后,各变坡点的坐标即可确定:
依次连接各变坡点,得到的二维折线即为纵断面导向线,根据技术标准适配竖曲线,即得纵断面方案。
步骤三:建立优化目标函数。
F=fL+fB+fT (4)
式中:
fL——线路的路基土方工程费用;
fB——桥梁工程费用;
fT——隧道工程费用。
(1)路基土方费用
式中:
g——土石方调配费用函数;
nz——变坡点个数;
——第i个变坡点的里程(m);
——第i个变坡点的高程(m)。
计算此项费用的土石方调配模型如下。
设计人员在对路线进行设计时每20米设置一个桩号,本发明以两个桩号之间的小段为一个土方段,这些土方段包含于集合S,对于任意土方段i∈S,都计算出该段的土方体积Vi。如果Vi大于零,该土方段为挖方段,如果Vi小于零,那么该段为填方段。当土方段既有填方也有挖方时,该段的土方体积Vi为填方体积和挖方体积之和。引入变量x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到第j个土方段的土石方量,本发明把xij称为从i段到j段的土方流。对于任意一对土方段i,j∈S(i≠j),引入变量c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送单位体积的土石方到第j个土方段的运费。集合B为借土区集合,集合为弃土区集合。
对于任意j∈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出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出的段的索引j组成。
类似地,对于任意i∈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入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入的段j的索引组成。
最后,引入M2表示符合约束的土方流元素空间的(i,j)索引对。
M2={(i,j):j∈M→} (8)
基于以上的准备工作,建立线性规划土石方调配如下:
xij≥0 all(i,j)∈M2 (14)
式(9)为模型的目标函数,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在于该段内土石方调配的费用最小,由于是线性规划模型,对于固定的纵断面设计线,最后得出的土石方调配最小费用是唯一的。式(10)表示开挖段开挖的土石方量等于调运到各填筑段与弃土场土方数量之和;式(11)表示从所有开挖段和借土场调运的土石方数量总和等于该填筑段的填筑方量;式(12)表示从借土场调运到各填筑段的土方量总和不超过该借土场的储量;式(13)表示从所有开挖段调运到弃土场的土方量不超过该弃土场的容量;式(14)表示土方流总是大于零。
(2)桥梁工程费用
式中:
q——第q座新建桥梁;
Q——新建桥梁的总数;
Lq——第q座新建桥梁的长度(m),q=1,…,Q;
cQ——新建桥梁每延米的单价(元/m)。
(3)隧道工程费用
式中:
t——第t个新建隧道;
T——新建隧道的总数;
Lt——第t个新建隧道的长度(m),t=1,…,T;
cT——新建隧道每延米的单价(元/m)。
步骤四:设定约束条件。
(1)交互设置约束
a)变坡点个数约束
算法初始化决策变量时需对变坡点个数进行范围设定,优化过程中,变坡点的个数将会被控制在此范围内进行优化选择:
式中:
nz——变坡点个数;
——变坡点个数最小值及最大值。
b)变坡点高程搜索范围约束
各变坡点的高程要素可以根据选区地形状况人为设置高程范围,确定优化搜索的高程空间,避免无效搜索,提高搜索效率:
zmin≤z≤zmax (18)
式中:
z——变坡点高程(m);
zmin,zmax——高程搜索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m)。
(2)线形参数约束
a)坡长约束
考虑到运行的要求,两相邻变坡点BPDi、BPDi+1间的水平距离LpBDPi,BDPi+1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长度约束:
Lpmin≤LpBDPi,BDPi+1≤LCBPDi+1-LCBPDi,(i=1,2,…,nz-1) (19)
式中:
Lpmin——最小坡长值(m);
LCBPDi,LCBPDi+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里程值(m)。
b)坡度约束
通常纵断面的各坡长对应的设计坡度iBDPj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式中:
imin,imax——规定的最小、最大坡度值;
zBDPj,zBDPj-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高程值(m)。
c)相邻坡段坡度差约束
纵断面的相邻坡段坡度差一般是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要求等来制定的。规定坡度差的绝对值ΔiBPDj必须小于最大坡度差:
ΔiBPDj=|ij-ij-1|≤Δimax(j=1,2,…,nz) (21)
式中:
Δimax——规定的最大坡度差;
ij,ij-1——变坡点BPDi后一坡段和前一坡段各自的坡度值。
步骤五:求解。
用优化算法对纵断面变坡点参数等进行优化,获得自动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
有益效果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自动生成公(铁)路纵断面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经过实际工程的试验对比(见“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给出的最优方案地面线走势符合地形起伏变化,能合理区分桥隧位置与调配段位置,可作为设计人员在纵断面设计时的辅助方案,降低设计人员劳动强度。
①已有的纵断面构建方法与模型中,关于土石方费用,仅能计算出简单的土石方填挖费用,不能包含土石方运输的费用。本发明将土石方调配过程纳入纵断面优化模型,使得纵断面结果符合实际,并能自动将线路划分为多个调配段,实现土石方费用的真正最小化。
②本发明建立的切割线模型能实现线路纵断面的优化,将变坡点个数作为优化变量直接引入优化模型,自动确定纵断面的坡段的分坡位置,而无需进行前处理的过程,使优化过程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程序算法实现框架
图2为工程实例地形及平面线位
图3为切割线模型示意图
图4为土石方调配模型技术路线图
图5为纵断面切割线模型优化流程图
图6为人工设计方案
图7为计算机设计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自动生成公(铁)路纵断面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在纵断面自动设计时考虑了土石方调配,使得优化目标更全面,实现费用的真正最小化,同时能能自动确定纵断面的变坡点个数。整个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本发明截取宁波到舟山的长11.28公里的平面路线进行纵断面设计,该路线为铁路线路,平面线位已经定好,人工设计的纵断面方案已经给出。线路纵断面的设计起点(里程,高程)的坐标为(0,4.10),设计终点(里程,高程)的坐标为(11280,18.55),地形及平面线位如图2所示。
步骤一:确定各切割线的初始位置。
纵断面切割线模型以平面导向线增大方向为x轴,高程增大方向为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线路起点为S(xs,zs),线路终点为E(xE,zE),起终点间的总里程为LCp。纵断面的初始变坡点数为nz(nz包含起终点),G1,G2,…,Gnz分别为nz根垂直于x轴的切割线,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为坐标系中起终点连线,Z1,Z2,…,Znz为各切割线与的相交点,变坡点BPD1,BPD2,…,BPDnz分别位于切割线G1,G2,…,Gnz上,相邻两切割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为:
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找出不大于第一段长度且为50m的最大倍数的数,该数作为第一段切割线初始间距,余数加在第二段上重复以上操作,把不足50m部分积累到最后一个坡段上。以保证除最后一段的切割线间距均为50m的整倍数。
切割线模型如图3所示。
步骤二:确定纵断面变坡点的位置。
切割线Gi以Zi为基点,水平方向上在的范围内进行前后调整位置,其中的范围为当切割线的位置确定后,Zi的坐标为:
优化过程中变坡点以点Zi为基点,在切割线上进行上下移动。切割线在z轴方向上设定变坡点移动范围为(zmin,zmax)。当的坐标及移动距离确定后,各变坡点的坐标即可确定:
依次连接各变坡点,得到的二维折线即为纵断面导向线,根据技术标准适配竖曲线,即得纵断面方案。
步骤三:建立优化目标函数。
F=fL+fB+fT (4)
式中:
fL——线路的路基土方工程费用;
fB——桥梁工程费用;
fT——隧道工程费用。
(1)路基土方费用
式中:
g——土石方调配费用函数;
nz——变坡点个数;
——第i个变坡点的里程;
——第i个变坡点的高程。
计算此项费用的土石方调配模型建立如下。
设计人员在对路线进行设计时每20米设置一个桩号,本发明以两个桩号之间的小段为一个土方段,这些土方段包含于集合S,对于任意土方段i∈S,都计算出该段的土方体积Vi。如果Vi大于零,该土方段为挖方段,如果Vi小于零,那么该段为填方段。当土方段既有填方也有挖方时,该段的土方体积Vi为填方体积和挖方体积之和。引入变量x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到第j个土方段的土石方量,本发明把xij称为从i段到j段的土方流。对于任意一对土方段i,j∈S(i≠j),引入变量c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送单位体积的土石方到第j个土方段的运费。集合B为借土区集合,集合为弃土区集合。
对于任意j∈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出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出的段的索引j组成。
类似地,对于任意i∈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入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入的段j的索引组成。
最后,引入M2表示符合约束的土方流元素空间的(i,j)索引对。
M2={(i,j):j∈M→} (8)
基于以上的准备工作,建立线性规划土石方调配如下:
xij≥0 all(i,j)∈M2 (14)
式(9)为模型的目标函数,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在于该段内土石方调配的费用最小,由于是线性规划模型,对于固定的纵断面设计线,最后得出的土石方调配最小费用是唯一的。式(10)表示开挖段开挖的土石方量等于调运到各填筑段与弃土场土方数量之和;式(11)表示从所有开挖段和借土场调运的土石方数量总和等于该填筑段的填筑方量;式(12)表示从借土场调运到各填筑段的土方量总和不超过该借土场的储量;式(13)表示从所有开挖段调运到弃土场的土方量不超过该弃土场的容量;式(14)表示土方流总是大于零。
土石方调配模型技术路线图如图4所示。
(2)桥梁工程费用
式中:
q——第q座新建桥梁;
Q——新建桥梁的总数;
Lq——第q座新建桥梁的长度(m),q=1,…,Q;
cQ——新建桥梁每延米的单价(元/m)。
(3)隧道工程费用
式中:
t——第t个新建隧道;
T——新建隧道的总数;
Lt——第t个新建隧道的长度(m),t=1,…,T;
cT——新建隧道每延米的单价(元/m)。
步骤四:设定约束条件。
(1)交互设置约束
a)变坡点个数约束
算法初始化决策变量时需对变坡点个数进行范围设定,优化过程中,变坡点的个数将会被控制在此范围内进行优化选择:
式中:
nz——变坡点个数;
——变坡点个数最小值及最大值。
b)变坡点高程搜索范围约束
各变坡点的高程要素可以根据选区地形状况人为设置高程范围,确定优化搜索的高程空间,避免无效搜索,提高搜索效率:
zmin≤z≤zmax (18)
式中:
z——变坡点高程(m);
zmin,zmax——高程搜索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
(2)线形参数规范约束
a)坡长约束
考虑到列车运行阻力及平稳度要求,两相邻变坡点BPDi、BPDi+1间的水平距离LpBDPi,BDPi+1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长度约束:
Lpmin≤LpBDPi,BDPi+1≤LCBPDi+1-LCBPDi(i=1,2,…,nz-1) (19)
式中:
Lpmin——最小坡长值(m);
LCBPDi,LCBPDi+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里程值(m)。
b)坡度约束
规范规定,纵断面的各坡长对应的设计坡度iBDPj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式中:
imin,imax——规定的最小、最大坡度值;
zBDPj,zBDPj-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高程值(m)。
c)相邻坡段坡度差约束
纵断面的相邻坡段坡度差一般是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要求等来制定的。规定坡度差的绝对值ΔiBPDj必须小于最大坡度差:
ΔiBPDj=|ij-ij-1|≤Δimax(j=1,2,…,nz) (21)
式中:
Δimax——规定的最大坡度差;
ij,ij-1——变坡点BPDi后一坡段和前一坡段各自的坡度值。
步骤五:求解。
用优化算法对纵断面变坡点参数等进行优化,获得自动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
纵断面优化流程如图5所示。
设计人员已经给出了人工设计的纵断面方案。在人工方案确定以后,平面线位,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是固定的,本文把机选方案和人工方案置于同样的平面线位,同样的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同时采用相同的调配模型和费用标准,得出工程费用,以作对比。
方案一为手动拉坡方案,是根据实际地形,人工确定变坡点位置得到的结果,变坡点位置如表1所示。
表1人工设计方案变坡点位置
人工设计方案的桥隧位置和调配分段如表2所示。
表2人工设计方案桥隧位置、调配分段与总工程费用
从表中数据可知,手动拉坡方案中共有5个变坡点,线路中有桥梁一座,隧道两座,把整条线路隔成4个调配段,每个调配段均按前述的模型进行土石方调配。结合平面线位来看,在线路起始段由于穿过了3座丘陵,所以地面起伏较大,由于这个原因,第一个调配段的调配费用最高,线路中段即第二个调配段地形较为平坦,虽然调配段的长度较大,但是调配费用不高,线路尾段跨越了两座高山,纵断面上桥隧占比较大。人工设计方案的纵断面图如图6所示。
为了公平对比,机选方案的设计起点和设计终点的位置与高程保持与人工方案相同。
机选最优方案的变坡点位置如表3所示。
表3机选最优方案变坡点位置
机选最优方案桥隧位置、调配分段与总工程费用如表4所示。
表4机选最优方案桥隧位置、调配分段与总工程费用
从表中数据可知,机选最优方案中共有8个变坡点,线路中有桥梁1座,隧道3座,把整条线路隔成5个调配段,与人工方案不同的是,在线路起始段的跨丘陵路段上的机选方案中并未出现桥梁,而是通过土石方调配来平衡高差。可以看出,如果填挖方段相邻,即使地面线与设计线的高差相对较大,通过土石方调配的费用成本也可能比修桥费用低。而人工设计时,在高差相对较大的地段,由于设计经验和习惯所致,往往会通过架桥修隧平衡高差,造成建设成本增加。
由表中工程费用结果可知,机选最优方案工程总费用比人工选择方案节省874.63万元的工程造价,节省比例为6.27%,达到了明显的优化效果。
机选最优方案地面线走势符合地形特征,能合理区分桥隧位置与调配段位置,可作为设计人员在纵断面设计时的参考方案。机选最优方案的纵断面图如图7所示。
Claims (2)
1.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纵断面自动生成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之一在于,在纵断面自动设计时考虑了土石方调配,将土石方调配线性规划模型结合进纵断面优化切割线模型,解决了传统纵断面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中土石方费用只包括填挖方费用而忽略了土石方运输费用的问题,使得优化目标更全面,实现了费用的真正最小化;
设计人员在对路线进行设计时每20米设置一个桩号,本发明以两个桩号之间的小段为一个土方段,这些土方段包含于集合S,对于任意土方段i∈S,都计算出该段的土方体积Vi;如果Vi大于零,该土方段为挖方段,如果Vi小于零,那么该段为填方段;当土方段既有填方也有挖方时,该段的土方体积Vi为填方体积和挖方体积之和;引入变量x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到第j个土方段的土石方量,本发明把xij称为从i段到j段的土方流;对于任意一对土方段i,j∈S(i≠j),引入变量cij表示从第i个土方段运送单位体积的土石方到第j个土方段的运费;集合B为借土区集合,集合为弃土区集合;
对于任意j∈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出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出的段的索引j组成;
类似地,对于任意i∈S∪B∪W,引入集合M←表示运入段,M←由所有土方流xij能运入的段j的索引组成;
最后,引入M2表示符合约束的土方流元素空间的(i,j)索引对;
M2={(i,j):j∈M→} (3)
基于以上的准备工作,建立线性规划土石方调配如下:
xij≥0 all(i,j)∈M2 (9)
式(4)为模型的目标函数,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在于该段内土石方调配的费用最小,由于是线性规划模型,对于固定的纵断面设计线,最后得出的土石方调配最小费用是唯一的;式(5)表示开挖段开挖的土石方量等于调运到各填筑段与弃土场土方数量之和;式(6)表示从所有开挖段和借土场调运的土石方数量总和等于该填筑段的填筑方量;式(7)表示从借土场调运到各填筑段的土方量总和不超过该借土场的储量;式(8)表示从所有开挖段调运到弃土场的土方量不超过该弃土场的容量;式(9)表示土方流总是大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土石方调配的基于切割线模型的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各切割线的初始位置;
纵断面切割线模型以平面导向线增大方向为x轴,高程增大方向为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线路起点为S(xs,zs),线路终点为E(xE,zE),起终点间的总里程为LCp;纵断面的初始变坡点数为nz(nz包含起终点),G1,G2,…,Gnz分别为nz根垂直于x轴的切割线,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为坐标系中起终点连线,Z1,Z2,…,Znz为各切割线与的相交点,变坡点BPD1,BPD2,…,BPDnz分别位于切割线G1,G2,…,Gnz上,相邻两切割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为:
将平面里程等分为nz-1段,找出不大于第一段长度且为50m的最大倍数的数,该数作为第一段切割线初始间距,余数加在第二段上重复以上操作,把不足50m部分积累到最后一个坡段上;以保证除最后一段的切割线间距均为50m的整倍数;
步骤二:确定纵断面变坡点的位置;
切割线Gi以Zi为基点,水平方向上在的范围内进行前后调整位置,其中的范围为当切割线的位置确定后,Zi的坐标为:
优化过程中变坡点以点Zi为基点,在切割线上进行上下移动;切割线在z轴方向上设定变坡点移动范围为(zmin,zmax);当的坐标及移动距离确定后,各变坡点的坐标即可确定:
依次连接各变坡点,得到的二维折线即为纵断面导向线,根据技术标准适配竖曲线,即得纵断面方案;
步骤三:建立优化目标函数;
F=fL+fB+fT (13)
式中:
fL——线路的路基土方工程费用;
fB——桥梁工程费用;
fT——隧道工程费用;
(1)路基土方费用
式中:
g——土石方调配费用函数;
nz——变坡点个数;
——第i个变坡点的里程(m);
——第i个变坡点的高程(m);
此项费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求出;
(2)桥梁工程费用
式中:
q——第q座新建桥梁;
Q——新建桥梁的总数;
Lq——第q座新建桥梁的长度(m),q=1,…,Q;
cQ——新建桥梁每延米的单价(元/m);
(3)隧道工程费用
式中:
t——第t个新建隧道;
T——新建隧道的总数;
Lt——第t个新建隧道的长度(m),t=1,…,T;
cT——新建隧道每延米的单价(元/m);
步骤四:设定约束条件;
(1)交互设置约束
a)变坡点个数约束
算法初始化决策变量时需对变坡点个数进行范围设定,优化过程中,变坡点的个数将会被控制在此范围内进行优化选择:
式中:
nz——变坡点个数;
——变坡点个数最小值及最大值;
b)变坡点高程搜索范围约束
各变坡点的高程要素可以根据选区地形状况人为设置高程范围,确定优化搜索的高程空间,避免无效搜索,提高搜索效率:
zmin≤z≤zmax (18)
式中:
z——变坡点高程(m);
zmin,zmax——高程搜索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m);
(2)线形参数规范约束
a)坡长约束
考虑到列车运行阻力及平稳度要求,两相邻变坡点BPDi、BPDi+1间的水平距离LpBDPi,BDPi+1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长度约束:
Lpmin≤LpBDPi,BDPi+1≤LCBPDi+1-LCBPDi(i=1,2,…,nz-1) (19)
式中:
Lpmin——最小坡长值(m);
LCBPDi,LCBPDi+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里程值(m);
b)坡度约束
规范规定,纵断面的各坡长对应的设计坡度iBDPj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式中:
imin,imax——规定的最小、最大坡度值;
zBDPj,ZBDPj-1——变坡点BPDi和BPDi+1处的高程值(m);
c)相邻坡段坡度差约束
纵断面的相邻坡段坡度差一般是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要求等来制定的。规定坡度差的绝对值ΔiBPDj必须小于最大坡度差:
ΔiBPDj=|ij-ij-1|≤Δimax(j=1,2,…,nz) (21)
式中:
Δimax——规定的最大坡度差;
ij,ij-1——变坡点BPDi后一坡段和前一坡段各自的坡度值;
步骤五:求解;
用优化算法对纵断面变坡点参数等进行优化,获得自动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07975.6A CN109447437B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07975.6A CN109447437B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47437A true CN109447437A (zh) | 2019-03-08 |
CN109447437B CN109447437B (zh) | 2021-10-29 |
Family
ID=6554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079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47437B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4743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31870A (zh) * | 2020-09-23 | 2021-01-15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智能化生成方法 |
CN114266379A (zh) * | 2021-11-22 | 2022-04-01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露天矿卡车运输短期内排方法 |
CN114820957A (zh) * | 2022-03-25 | 2022-07-29 | 中南大学 | 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 |
CN114861368A (zh) * | 2022-06-13 | 2022-08-05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近端策略的铁路纵断面设计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18120A (ja) * | 2005-05-11 | 2006-11-24 | Create:Kk | 電線共同溝の施工支援システム、その施工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施工支援方法 |
EP1129422B1 (en) * | 1998-11-09 | 2008-08-20 | Makor Issues and Rights Ltd. |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ing transportation routes |
CN101702181A (zh) * | 2009-10-14 | 2010-05-05 | 河海大学 | 基于最近距离优先的渠道土石方迁移方法 |
CN102663192A (zh) * | 2012-04-12 | 2012-09-12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铁路纵断面自动设计与优化方法 |
CN103399849A (zh) * | 2013-06-24 | 2013-11-20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道路三维线形自动优化方法 |
CN103729542A (zh) * | 2013-10-31 | 2014-04-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一种多跑道多滑行道大型机场地势优化设计系统及方法 |
CN104462692A (zh) * | 2014-12-09 | 2015-03-25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演绎法的纵断面自动坡度生成方法 |
CN105069255A (zh) * | 2015-08-31 | 2015-11-18 | 中南大学 | 用于公路或铁路三维选线的交点位置模型构建方法 |
CN105205240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地铁纵断面自动拟合、自动优化与交互设计的方法 |
CN106250615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铺轨前线路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
CN107730585A (zh) * | 2017-11-06 | 2018-02-23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形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107729663A (zh) * | 2017-10-23 | 2018-02-23 | 陈国� | 一种基于多层约束体系的公路路线三维优化方法 |
-
2018
- 2018-10-17 CN CN201811207975.6A patent/CN1094474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29422B1 (en) * | 1998-11-09 | 2008-08-20 | Makor Issues and Rights Ltd. |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ing transportation routes |
JP2006318120A (ja) * | 2005-05-11 | 2006-11-24 | Create:Kk | 電線共同溝の施工支援システム、その施工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施工支援方法 |
CN101702181A (zh) * | 2009-10-14 | 2010-05-05 | 河海大学 | 基于最近距离优先的渠道土石方迁移方法 |
CN102663192A (zh) * | 2012-04-12 | 2012-09-12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铁路纵断面自动设计与优化方法 |
CN103399849A (zh) * | 2013-06-24 | 2013-11-20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道路三维线形自动优化方法 |
CN103729542A (zh) * | 2013-10-31 | 2014-04-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一种多跑道多滑行道大型机场地势优化设计系统及方法 |
CN104462692A (zh) * | 2014-12-09 | 2015-03-25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演绎法的纵断面自动坡度生成方法 |
CN105069255A (zh) * | 2015-08-31 | 2015-11-18 | 中南大学 | 用于公路或铁路三维选线的交点位置模型构建方法 |
CN105205240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地铁纵断面自动拟合、自动优化与交互设计的方法 |
CN106250615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铺轨前线路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
CN107729663A (zh) * | 2017-10-23 | 2018-02-23 | 陈国� | 一种基于多层约束体系的公路路线三维优化方法 |
CN107730585A (zh) * | 2017-11-06 | 2018-02-23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形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缪鹍: "公(铁)工程三维选线的群智能算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月刊)2011 年 第12期》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31870A (zh) * | 2020-09-23 | 2021-01-15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智能化生成方法 |
CN112231870B (zh) * | 2020-09-23 | 2022-08-02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智能化生成方法 |
CN114266379A (zh) * | 2021-11-22 | 2022-04-01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露天矿卡车运输短期内排方法 |
CN114820957A (zh) * | 2022-03-25 | 2022-07-29 | 中南大学 | 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 |
CN114861368A (zh) * | 2022-06-13 | 2022-08-05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近端策略的铁路纵断面设计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14861368B (zh) * | 2022-06-13 | 2023-09-12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近端策略的铁路纵断面设计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47437B (zh) | 2021-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47437A (zh) | 一种包含土石方调配的公(铁)路纵断面自动构建方法 | |
CN111368437B (zh) |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方法 | |
CN108108566B (zh) |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 |
Akay et al. | Applying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RACER, to forest road design | |
CN109538237B (zh) | 一种基于ob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 |
Kang et al. | Applicability of highway alignment optimization models | |
Easa | Selection of roadway grades that minimize earthwork cost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 | |
CN107885960B (zh) | 一种基于风电场场内施工道路自动选线的土方量估算系统及估算方法 | |
CN105205240B (zh) | 一种地铁纵断面自动拟合、自动优化与交互设计的方法 | |
CN111428306A (zh) | 一种道路精细化设计方法 | |
CN112733247A (zh) | 一种大型项目上场策划的方法 | |
CN107885935A (zh) | 基于bim的大坝工程施工方案综合优化方法 | |
US9529944B2 (en) | Corridor model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8053060B (zh) | 一种基于风电场场内道路自动选线的升压站选址系统及选址方法 | |
CN103593491B (zh) |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 |
CN113190892B (zh) | 一种纵断面线路布设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5114528B2 (ja) | 埋設管工事・土木工事の設計・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 |
Berdigylyjov et al. |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ole of geotechnical data in BIM process | |
CN108763775B (zh) | 一种基于限制因素对高速公路进行立体改扩建的定线方法及其系统 | |
KR102004651B1 (ko) | 배수시설물의 환경부하 평가 시스템 | |
Akay | Minimizing total cost of*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with computer-aided forest road design | |
Gao et al. | Low-construction-emissions optimization for railway alignment fine-grained designs within densely populated urban areas | |
CN110263437A (zh) | 铁路联络线自动设计方法 | |
de Lima et al. | Optimization of earthmoving operations planning: a novel approach considering interferences | |
US979904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vertical alignment of an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