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5988A -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 Google Patents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5988A
CN109445988A CN201811219807.9A CN201811219807A CN109445988A CN 109445988 A CN109445988 A CN 109445988A CN 201811219807 A CN201811219807 A CN 201811219807A CN 109445988 A CN109445988 A CN 109445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tandby
disaster tol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98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炳达
李剑荣
帅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98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5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5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5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容灾平台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采用本方法,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可以降低容灾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容灾平台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等均需要通过主机和备机建立容灾备份服务系统。
对于容灾备份服务,通常采用同构容灾,即用于容灾备份的备机选用与主机完全一样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当主机存在故障需要进行容灾时,往往只需要将主机的业务数据库同步到备机中即可。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主机架构的系统往往成本很高,而容灾服务常常只需要短时间运行后便会切换回原主机,因此备机如果也选用与主机同样架构的机器时,会造成容灾系统成本很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容灾系统成本的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容灾平台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异构容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包括:与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和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与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更新语句;
根据所述SQL更新语句,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更新,将所述更新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改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包括:
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所述容灾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备机,所述第一容灾请求是在所述容灾平台在接收到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发送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
向所述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容灾平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返回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一种异构容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在多个热机时,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中所述备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备机的标识对应的主机的标识;
获取与所述主机的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备机。
第三方面,一种异构容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配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容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第四方面,一种异构容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容灾切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配置信息返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第五方面,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第六方面,一种容灾平台,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第七方面,一种异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主机和备机;所述备机为如上述的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如上述的容灾平台。
第八方面,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第九方面,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容灾平台和可读存储介质,在主机故障时,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获取的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的配置信息转换为满足备机配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因此在容灾系统的配置中,可以选用异构的主机和备机互为备份,自动实现无缝容灾切换,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因此降低了容灾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异构容灾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以备机为执行主体的异构容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转换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以容灾平台为执行主体的异构容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异构容灾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以备机为执行主体的异构容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以备机为执行主体的异构容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以容灾平台为执行主体的异构容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容灾平台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异构容灾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至少一个作为主机的服务器101与容灾平台102可以通过连接进行通信,至少一个作为备机的服务器103与容灾平台102可以通过连接进行通信,上述连接可以为网络连接,也可以为其它通信连接方式。其中,作为主机的服务器101可以储存有业务数据库,并通过处理外部请求进行业务处理,还可以通过容灾平台102进行业务数据库和与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的备份;而当作为主机的服务器101故障时,作为备机的服务器103可以从容灾平台102获取业务数据库和与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的备份,并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上述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使转换后的业务数据库和硬件配置文件能够满足备机的配置,因此备机可以根据转换后的业务数据库和硬件配置文件,启动业务处理,实现无缝切换。因此,基于上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实现异构的主机到备机的容灾备份,例如,主机可以采用性能较优因而价格较为昂贵的系统架构,例如Atca(Advanced TelecomComputing Architecture,高级通讯计算机架构)架构,而备机可以采用性能较差因而价格较为便宜的系统架构,例如采用X86(复杂指令集)架构,因此总体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异构容灾方法的应用环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作为主机的服务器101和至少一个作为备机的服务器103,可以不包括上述容灾平台102;例如作为主机的服务器101可以定期向作为备机的服务器103发送业务数据库和与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的备份,可以同样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异构容灾方法。其中,服务器101、服务器103或容灾平台102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以作为备机的服务器(以下简称备机)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在作为主机的服务器(以下简称主机)故障时,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获取的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的配置信息转换为满足备机配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上述异构容灾方法可以包括:
S201,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可以理解的是,备机可以通过诸如心跳机制等获知主机故障,也可以获得主机在检测到自身故障后发送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或者接收到人工输入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等,总之,备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知主机故障,需要进行异构容灾切换。此时,备机可以获取主机发送的配置信息(如果主机和备机之间通信正常),也可以获取预先存储的主机的配置信息(该预先存储的主机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备机接收主机定期发送的配置信息并更新的,也可以是人工从主机中获取并存储在备机中的。
其中,上述主机业务数据库可以包括主机在处理外部访问请求等业务时需要的业务数据,例如用户数据(如用户记录、用户标识、用户登录密码、用户IP地址等)、业务资源数据(如视频、图片、音频、文本等);上述主机业务数据库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库正常运行所需的配置信息,例如业务数据库所需的软件配置项(例如初始化程序、监听程序等)和所需的硬件配置项(例如分配给数据库的端口号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主机业务数据库的配置项是以业务数据库的数据库记录的形式储存在业务数据库中的,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一般是以独立的硬件配置文件的形式储存的。上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可以是所有主机的硬件配置文件,也可以是预设的与主机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例如机框配置文件、路由配置文件等,机框配置文件可以包括机框号、网络端口号、网络端口IP的分配规则等;上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有可能会影响系统中根据硬件配置文件而自动生成的一些配置,如网络端口的IP地址、路由器的IP地址等等。上述与主机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即在备机中进行配置转换时所需的主机的硬件配置文件;示例性地,可以通过预先设定与主机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列表,以确定主机的所有硬件配置文件中与主机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因此可以仅备份与主机业务相关的硬件配置文件,以降低对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备份时的资源消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还可以包括以文本文件形式或其它文件形式存在的主机硬件配置信息,例如以文本形式储存的主机的架构信息(比如表征主机为Atca架构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可以包括: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所述容灾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备机,所述第一容灾请求是在所述容灾平台在接收到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发送的。也就是说,备机可以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以获知需要进行容灾备份;容灾平台可以通过心跳机制等方式获知主机故障,也可以获得主机在检测到自身故障后发送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总之,容灾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知主机故障,然后可以向备机发送第一容灾切换请求,通知备机需要进行容灾备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向所述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所述容灾平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返回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容灾平台可以定期获取主机发送的主机的配置信息并进行更新,因此当主机故障时,容灾平台上可以储存有最新的主机的配置信息;因而备机可以从容灾平台中获取最新的主机的配置信息,从而丰富了主机的配置信息的获取方式,同时备机可以获得最新的主机的配置信息,提高了容灾备份的时效性,避免了因为配置信息版本过早导致的业务处理问题。
S202,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机和备机的架构存在不同,可以表现在系统板卡的数目、类型、网络端口数目等不同,此外主机和备机的网络端口的IP地址、连接的路由器的IP地址等存在不同;因此,对于异构的主机和备机而言,备机直接获取主机备份的业务数据库后一般是不能直接进行业务处理的,例如分配给业务数据的网络端口号可能在备机(网络端口数目较少)中并不存在,会导致出错。因此,备机需要获取主机的配置信息,并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转换为符合备机配置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信息转换方式,以主机为Atca架构,备机为X86架构为例,配置转换策略文件需要规定如Atca的板卡槽位应该对应X86架构下的哪些槽位、子卡与网络端口在Atca平台与X86平台如何对应起来、当X86缺少哪些网络端口的时候对应的业务配置应该如何转换到哪些指定网络端口中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备机与主机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当对应多个主机时,且各主机的架构类型相同时,则备机上可以存储该结构类型对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或者针对各主机存储有相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当对应多个主机时,且各主机的架构类型不完全相同时,则备机上可以针对各主机存储有相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通过第一容灾切换请求中的主机标识获取对应该主机标识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执行转换。
此外,因为主机的业务数据库以及业务数据库对应的业务程序的版本号可能存在多个,如果备机中采用原先版本号对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进行转换,则可能会出错;一般地,该版本号是以硬件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包括数据库版本号配置文件,上述S202可以包括:从所述数据库版本号配置文件中获取数据库版本号;获取预设的与所述数据库版本号对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备机中可以存在多个配置转换策略文件,以应对不同数据库版本对应的配置转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备机可以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获取主机的架构信息,然后从预设的多个配置转换策略文件中选取与所述主机的架构信息对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来进行配置转换。也就是说,备机中可以针对多种主机架构,储存相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以实现针对不同主机架构的容灾处理。
S203,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备机根据上述主机业务数据库转换后得到的备机业务数据库,以及上述转换后的备机硬件配置文件,可以启动业务相关进程,对外部访问进行处理,实现容灾处理。备机还可以在接收到热转冷切换命令和/或检测到主机正常后,可以转为冷机;而主机可以转为热机,进行业务处理;当然,主机同样可以获取最新的备机的配置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表征所述备机到所述主机的信息转换方式的配置策略转换文件,对备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根据转换后的备机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方法,在主机故障时,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获取的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的配置信息转换为满足备机配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因此在容灾系统的配置中,可以选用异构的主机和备机互为备份,自动实现无缝容灾切换,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因此降低了容灾系统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2所示的异构容灾方法的基础上,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包括:与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和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与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策略文件。其中,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为与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硬件配置信息,例如主机业务数据库中涉及到slot(槽位)的硬件配置项的配置ID和相应的槽位号;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为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硬件配置信息,即转换完成后得到的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硬件配置信息,例如转换完成后得到的备机业务数据库的中涉及到slot(槽位)的硬件配置项的配置ID和相应的槽位号。其中,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可以分别标识涉及硬件配置文件转换的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和备机硬件配置文件,则可以将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替换为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还可以分别标识涉及硬件配置文件转换的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和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则可以将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替换为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例如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可以标识主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一种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主机的机框号,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可以标识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一种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备机的机框号。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配置转换步骤S202可以包括:
S301,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针对上述第一对应关系,以主机业务数据库中涉及到slot的硬件配置项为例,Atca架构的主机会有1,2,3,4,5,6,7,8,9,10,11的slot值(槽位号),而对于X86架构的备机只会存在1,2slot值,所以在配置转换的时候需要制定一种策略对数据库里面涉及到slot的配置项都进行slot的转换。否则,示例性地,在Atca架构的主机中分配给数据库的网络端口号为16,而该网络端口号对应的槽位号为4;而在X86架构的备机中槽位号4不存在,端口号16也不存在,如果不进行涉及slot的硬件配置项的转换,则数据库可能无法正常连接网络,即备机无法进行容灾处理。
示例性地,涉及slot的值的硬件配置项的配置ID(数据库里面记录配置的数据项ParamID值)可以用Atca@X86_SlotChangeParamID.rule策略文件来表示,具体的slot值的转换规则可以由Atca@X86_SlotChangeValue.rule策略文件来表示。
对于Atca@X86_SlotChangeParamID.rule文件,其内容可以为如下对应关系:
其中,AtcaSlotParamID指的是在Atca平台的主机的主机业务数据库里面的存储Slot值的硬件配置项,即需要进行转换的硬件配置项;而X86SlotParamID指的是针对于Atca平台涉及slot的硬件配置项相应在X86平台的备机的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以90060901这个配置项为例,这个配置项里面假设有两条记录里面对应的slot值分别为5,6,即在Atca的90060901配置项里面有两条记录的槽位号值为5,6,而从这个表里面知道,这个90060901配置项在转到X86平台配置的时候对应的配置项为90060901(有可能这个值是不一样的,因为是不同的数据库设计或者是不同的版本)。
对于Atca@X86_SlotChangeValue.rule文件,其内容可以为如下对应关系:
其中,AtcaSlotValue指的是在Atca平台的主机的主机业务数据库里面的涉及slot的硬件配置项中的slot值;而X86SlotValue指的是针对于Atca平台涉及slot的硬件配置项相应在X86平台的备机的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中的slot值。
因此在进行转换时,备机可以从Atca@X86_SlotChangeValue.rule策略文件中获取得到Atca->X86配置转换时的槽位转换所涉及的硬件配置项的信息,并从Atca@X86_SlotChangeValue.rule策略文件中读取到Atca转换到X86的时候槽位涉及的硬件配置项中槽位值的转换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上述转换关系,对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涉及slot的硬件配置项中的slot值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备机业务数据库。也就是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备机可以针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相关的硬件配置项,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01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更新语句;根据所述SQL更新语句,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更新,将所述更新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SQL语句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可以直接对主机业务数据库进行update/delete/insert(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更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示例性地,Atca中的A->X86中的B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A所在的硬件配置项的配置标识确定A的位置、根据B所在的硬件配置项的配置标识确定B的位置,而且已知A的值和B的值,因此可以根据SQL的语句生成规则,生成对应的SQL语句,定位A和B对应的位置,并将A对应的值修改为B对应的值。
S302,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
针对上述第二对应关系,以机框配置文件为例,一般地,业务可能由多个主机组成的集群进行处理,各个主机对应不同的机框号,分别储存有相应的机框配置文件,该机框配置文件可以包括机框号、网络端口号、网络端口IP的分配规则等;主机的上电系统会根据机框配置文件中的机框号和为机框中的网卡的各个网络端口根据预设规则设置网络端口IP;例如主机的机框号为10,则某一网络端口号为4的网络端口可能分配的IP为10.10.10.10;主机中的运行的侦听进程会侦听该网络端口,当有用户IP 16.16.16.16访问该网络端口时,数据库中会记录IP 10.10.10.10与IP 16.16.16.16的对应关系。如果主机故障,而备机的机框号为12,则备机的上电系统按照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为机框中的网卡的各个网络端口分配IP,则网络端口号为4的网络端口可能分配的IP为12.12.12.12,则备机与IP16.16.16.16进行通信时会出现问题。
示例性地,涉及机框配置文件的配置项可以用如下对应关系来表示:
Atca_FramerID X86_FramerID
其中,Atca_FramerID可以标识主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的主机的机框号,X86_FramerID可以标识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的备机的机框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02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改写。例如,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上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涉及主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机框号的标识和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机框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则备机根据该对应关系,可以对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的机框号,进行改写:读取主机的机框配置文件中的主机的机框号10;打开备机的机框配置文件,将机框配置文件中的备机的机框号12修改为主机的机框号10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02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对应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对应的新的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覆盖掉原有的备机硬件配置文件;所述新的备机硬件配置文件包括所述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方法,备机可以针对不同的主备机架构储存相应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实现多种不同架构的主机和备机之间的无缝容灾切换,提高了异构容灾的适应性;同时可以通过维护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实现不同转换策略,降低容灾系统的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以容灾平台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在主机故障时,容灾平台可以接收备机发送的针对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以获知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然后向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主机的配置信息,以指示备机根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和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上述异构容灾方法可以包括:
S401,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示例性地,当备机具有多个时,容灾平台可以向多个备机发送针对上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该第一容灾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上述主机的标识。
S402,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备机在接收到上述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时,可以检测是否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若否,则可以不进行处理;若是,则可以向容灾平台发送针对上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该配置信息请求中可以包括该主机的标识,因此该配置信息请求表征该备机储存有针对上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可以进行针对上述主机的容灾处理。
S403,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因此容灾平台在接收到备机发送的针对上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时,容灾平台可以确定该备机储存有针对上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具备针对上述主机的容灾处理能力,因而可以向该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上述主机的配置信息,由该备机进行容灾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存在多个热机时,S403可以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中所述备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备机的标识对应的主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主机的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备机。也就是说,容灾平台可以通过主机的标识和备机的标识,针对储存有针对上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的备机,返回上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可以实现主机和备机之间多对多的容灾切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灾平台还可以在返回上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后,可以向主机发送热转冷切换指令,以通知主机停止业务相关进程,恢复冷机状态,以节省资源。
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方法,在主机故障时,容灾平台可以接收备机发送的针对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以获知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然后向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主机的配置信息,以指示备机根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和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因此在容灾系统的配置中,可以选用异构的主机和备机互为备份,自动实现无缝容灾切换,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因此降低了容灾系统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方法可以应用于主机、容灾平台和备机组成的容灾系统中,具体可以包括:
S501,主机实时向容灾平台发送最新的主机的配置信息以备份,主机的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然后执行S502或S504;
S502,主机检测到自身故障需要容灾切换,然后执行S503;
S503,主机向容灾平台发送容灾切换请求,然后执行S505;
S504,容灾平台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检测信号(如心跳包),可以检测到主机故障需要容灾切换,然后执行S505;
S505,容灾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主机发送的容灾切换请求或主动检测到主机故障,则可以自动确定需要切换,也可以接收人工输入的切换指令,然后执行S506;
S506,容灾平台可以根据预设的主机和备机之间的对应关系,向故障主机对应的备机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执行S507;
S507,备机可以自动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切换请求(即冷转热切换请求),也可以接收人工输入的切换指令,然后执行S508;
S508,备机可以向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故障主机的配置信息的请求,然后执行S509;
S509,容灾平台可以向备机下发故障主机的配置信息,然后执行S510;;
S510,备机可以启动自动转换,即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故障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然后执行S511;
S511,备机可以应用转换后业务数据库与硬件配置文件,启动业务相关进程,进行容灾处理。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异构容灾装置60,可以包括: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01、配置转换模块602和容灾处理模块603,其中: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01,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配置转换模块602,用于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容灾处理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可选地,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包括:与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和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与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在上述图6的基础上,所述配置转换模块602,可以包括:
第一配置转换单元60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第二配置转换单元602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转换单元6021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更新语句;根据所述SQL更新语句,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更新,将所述更新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转换单元602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改写。
可选地,所述接收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包括: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所述容灾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备机,所述第一容灾请求是在所述容灾平台在接收到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发送的。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所述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01,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请求单元6011,用于向所述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
配置信息接收单元6012,用于接收所述容灾平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返回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装置,在主机故障时,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将获取的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和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的配置信息转换为满足备机配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因此在容灾系统的配置中,可以选用异构的主机和备机互为备份,自动实现无缝容灾切换,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因此降低了容灾系统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异构容灾装置80,可以包括:容灾切换请求处理模块801、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模块802和配置信息返回模块803,其中:
容灾切换请求处理模块801,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配置信息返回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可选地,当存在多个热机时,配置信息返回模块803,可以包括:标识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中所述备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备机的标识对应的主机的标识;配置信息返回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主机的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备机。
本实施例所述的异构容灾装置,在主机故障时,容灾平台可以接收备机发送的针对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以获知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然后向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主机的配置信息,以指示备机根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和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以实现异构容灾切换,因此在容灾系统的配置中,可以选用异构的主机和备机互为备份,自动实现无缝容灾切换,主机可以选用性能高因而成本高的架构,备机可以选用性能低因而成本低的架构,因此降低了容灾系统的成本。
关于异构容灾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异构容灾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异构容灾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作为备机,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服务器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服务器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服务器的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业务数据。该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备机或者容灾平台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异构容灾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容灾平台,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容灾平台为服务器,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容灾平台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容灾平台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容灾平台的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主机的配置信息。该容灾平台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主机和备机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异构容灾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异构容灾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主机和备机;备机可以为上述服务器。可选地,异构容灾系统还包括上述容灾平台,分别和主机、备机网络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包括:与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和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与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更新语句;根据所述SQL更新语句,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更新,将所述更新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改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所述容灾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备机,所述第一容灾请求是在所述容灾平台在接收到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发送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所述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所述容灾平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返回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在多个热机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中所述备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备机的标识对应的主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主机的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备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异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包括:与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和与备机业务数据库的硬件配置项相关的第一备机硬件配置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与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标识和与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相关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转换,将所述转换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更新语句;
根据所述SQL更新语句,对所述主机业务数据库中的硬件配置项进行更新,将所述更新后的主机业务数据库作为所述备机业务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进行转换,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主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主机硬件配置信息,对所述备机硬件配置文件中的第二备机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改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包括:
接收容灾平台发送的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所述容灾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备机,所述第一容灾请求是在所述容灾平台在接收到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
向所述容灾平台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容灾平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返回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
8.一种异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多个热机时,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中所述备机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备机的标识对应的主机的标识;
获取与所述主机的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备机。
10.一种异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获取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配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满足备机配置;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容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换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容灾处理。
11.一种异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容灾切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主机的第二容灾切换请求和/或检测到所述主机故障时,向备机发送针对所述主机的第一容灾切换请求;
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备机发送的针对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请求表征所述备机储存有预设的配置转换策略文件,所述配置转换策略文件表征所述主机到所述备机的配置信息转换方式;
配置信息返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请求向所述备机返回预先备份的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所述主机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业务数据库、主机硬件配置文件。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异构容灾方法的步骤。
13.一种容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异构容灾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异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主机和备机;所述备机为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灾平台。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异构容灾方法的步骤。
1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异构容灾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19807.9A 2018-10-19 2018-10-19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Pending CN109445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07.9A CN109445988A (zh) 2018-10-19 2018-10-19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07.9A CN109445988A (zh) 2018-10-19 2018-10-19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5988A true CN109445988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807.9A Pending CN109445988A (zh) 2018-10-19 2018-10-19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59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668A (zh) * 2019-04-28 2019-08-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730228A (zh) * 2019-10-10 2020-01-2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1392A1 (en) * 2006-10-11 2012-01-12 Hitachi, Ltd. Take over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04679607A (zh) * 2015-02-04 2015-06-03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06209450A (zh) * 2016-07-08 2016-12-0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故障切换方法及应用自动化部署系统
CN107508700A (zh) * 2017-08-15 2017-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1392A1 (en) * 2006-10-11 2012-01-12 Hitachi, Ltd. Take over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04679607A (zh) * 2015-02-04 2015-06-03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06209450A (zh) * 2016-07-08 2016-12-0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故障切换方法及应用自动化部署系统
CN107508700A (zh) * 2017-08-15 2017-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668A (zh) * 2019-04-28 2019-08-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086668B (zh) * 2019-04-28 2022-07-2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730228A (zh) * 2019-10-10 2020-01-2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9402B2 (en) Content addressable storage in legacy systems
US9122716B1 (en) Database upgrade management
CN109407977B (zh) 一种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US10243919B1 (en) Rule-based automation of DNS service discovery
CN105025053A (zh) 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分布式文件的上传方法及其系统
CN111614733B (zh) 一种分布式多分片集群的部署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10150B (zh) 协同办公系统应用级灾备系统的数据复制方法
US94019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ervers
CN112202853B (zh) 数据同步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1132A (zh) 文件存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633046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57081A1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20906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istributed data,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CN109445988A (zh)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US20100293148A1 (e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backup
CN107291575B (zh) 一种数据中心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4928620B (zh) 用户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070837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21139A (zh) 文件读取方法、装置及节点设备
US20150100888A1 (en) Providing a common interface for accessing and presenting component configuration settings
US20060117076A1 (en) Method for replication tracing
CN109325057B (zh) 中间件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319679B (zh)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988879A (zh) 访问数据库的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1241099A (zh) 一种工业大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