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4639A -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4639A
CN109444639A CN201811433277.8A CN201811433277A CN109444639A CN 109444639 A CN109444639 A CN 109444639A CN 201811433277 A CN201811433277 A CN 201811433277A CN 109444639 A CN109444639 A CN 109444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feeder line
main controller
feeder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32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存孝
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32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4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4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4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其中,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端的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外部天线端的负载电路;主控器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负载电路的分压和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通过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比对,判断馈线质量是否合格,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出错机率,降低了工程馈线验收的专业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搭配完整的天馈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天馈系统的工程质量决定着整套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其中,天馈系统中的天线性能,由器件自身决定;而天馈系统中的馈线性能,除了线缆自身质量保障外,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现场施工。由于馈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殊地位,根据工程实际应用,会要求使用不同的线缆型号、端口尺寸和功分路由等来实现具体方案。在工程施工时,馈线会经过较多的人为因素参与,引入质量风险的机率比较高,从而对馈线的验收工作就显得举足轻重。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馈线检测通常通过人工手动完成,花费了不少的人力、时间成本,却依然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馈线检测通过人工手动完成,成本高且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端的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外部天线端的负载电路;
主控器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负载电路的分压和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模块、第一偏置器和电压检测模块;
第一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设备端,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直流端口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主控器;
电压检测模块的一端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主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压模块包括直流电源和分压电阻;
直流电源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器,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的一端;分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器的直流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压模块还包括连接在主控器和直流电源的控制端之间的选择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主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电路包括第二偏置器和直流负载;
第二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天线端,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直流端口连接直流负载的一端;直流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馈线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的步骤中:
基于以下公式,得到理论电压:
Vo为理论电压,Vi为直流电源的电压,R1为分压电阻,R2为直流负载,RC为馈线的阻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馈线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馈线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基于主控器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负载电路的分压和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通过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比对,判断馈线质量是否合格,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出错机率,降低了工程馈线验收的专业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馈线状态检测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馈线状态检测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馈线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馈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器110,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端的电压检测电路120,以及用于连接外部天线端的负载电路130。主控器110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20;电压检测电路120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130。
电压检测电路120检测负载电路130的分压和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110;主控器11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其中,主控器110指的是具有信号处理和信号传输功能的模块或器件;主控器110包含的处理芯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ARM(Advanced RISC Machine,RISC微处理器)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电压检测电路120指的是能够检测信号电压大小的电路;电压检测电路120可用来检测馈线和负载电路的分压大小。负载电路130可用来与电压检测电路120阻抗匹配,实现负载电路130与电压检测电路120提供的带载能力匹配。外部设备指的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电压检测电路120连接在外部设备端;优选的,电压检测电路120靠近外部设备端连接。外部天线指的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天线。负载电路130连接在外部天线端;优选的,负载电路130靠近外部天线端连接。馈线指的是电缆线,馈线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和电信号。
具体地,基于电压检测电路120连接在外部设备端,负载电路130连接在外部天线端,电压检测电路120与负载电路130之间通过馈线连接,主控器110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20。主控器110启动电压检测电路120,使得电压检测电路120工作。电压检测电路120对负载电路130和馈线的分压进行检测,即对电压检测电路120与外部设备端的连接处进行电压检测,得到电压信号,其中,电压信号可以是数字电压信号。电压检测电路120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110;主控器110对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进行判断,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11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进而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实际电压检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可对理论电压设置允许的检测误差值。即启动电压检测电路120后,电压检测电路120对负载电路130和馈线的分压进行检测,得到电压信号。电压检测电路120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110;主控器110对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进行判断,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11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进而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
在一个示例中,主控器110对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进行判断,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时,向上位机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11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时,向上位机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进而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主控器11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在理论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时,向上位机输出馈线质量合格信息。进而操作人员可实时查询馈线的状态,在馈线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可及时修复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本实施例,基于主控器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负载电路的分压和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通过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比对,判断馈线质量是否合格,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出错机率,降低了工程馈线验收的专业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压检测电路210包括分压模块212、第一偏置器214和电压检测模块216。
第一偏置器214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设备端,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直流端口连接分压模块212的第一端;分压模块212的第二端连接主控器。电压检测模块216的一端连接分压模块212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主控器。
其中,分压模块212指的是电压分压模块,分压模块212可用来对电压信号进行分压。第一偏置器214指的是直流馈电模块或器件,第一偏置器214可用来传输外部设备端的射频信号,第一偏置器214还可用来传输分压模块212的直流信号。电压检测模块216指的是能够测量信号电压的模块。
具体地,第一偏置器214包括射频端口、合路端口和直流端口。其中第一偏置器214的射频端口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第一偏置器214的合路端口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和直流信号,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可用来传输直流信号。第一偏置器214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设备端,优选的,第一偏置器214的射频端口靠近外部设备端连接;第一偏置器214的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连接分压模块212的第一端。主控器分别连接分压模块212的第二端和电压检测模块216的一端。电压检测模块216的另一端连接分压模块212的第一端。主控器可控制分压模块212的通断,在分压模块212启动时,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接收分压模块212的直流信号,并通过第一偏置器214的合路端口将直流信号传输给负载电路。通过电压检测模块216检测分压模块212第一端的电压信号,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进而主控器可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判断馈线的状态。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进而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主控器。
具体地,基于电压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电压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器。电压传感器可测量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信号。并将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
可选的,电压传感器为电压互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或光纤电压传感器。
基于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偏置器将分压模块的直流信号传输给负载电路,电压检测模块对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进行电压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通过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比对,判断馈线质量是否合格,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出错机率,降低了工程馈线验收的专业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压模块212包括直流电源222和分压电阻224。直流电源222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器,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224的一端;分压电阻22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
其中,直流电源222指的是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压电流的装置;直流电源222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蓄电池。例如,直流电源222的输出电压可以是5V(伏)。分压电阻224可起到分压的作用,一部分电压将降在分压电阻224上,使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减小。
具体地,主控器连接直流电源222的控制端,进而主控器可控制直流电源222的通断,提高馈线状态检测的自动化程度。直流电源222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224的一端,直流电源222可将直流信号传输给分压电阻224。分压电阻22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进而直流信号通过分压电阻224分压后,传输给第一偏置器214的直流端口。通过第一偏置器214的合路端口将分压后的直流信号传输给负载电路,从而主控器可根据电压检测模块216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进行比对,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进而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分压模块还包括连接在主控器和直流电源的控制端之间的选择开关。
具体地,选择开关可以是电子开关,例如,选择开关可以是晶体管或场效应管。选择开关连接在主控器和直流电源的控制端之间,进而主控器可通过控制选择开关的通断,进行实现控制直流电源的通断。
基于本实施例,通过分压电阻的分压,分压电阻与负载电路进行负载匹配;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可防止直流信号和射频信号的干扰,提高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负载电路410包括第二偏置器412和直流负载414。第二偏置器412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天线端,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直流端口连接直流负载414的一端;直流负载414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第二偏置器412指的是直流馈电模块或器件,第二偏置器412可用来传输外部设备端的射频信号,第二偏置器412还可用来传输分压模块的直流信号。直流负载414指的是能够通直流信号的负载。优选的,直流负载414可以是负载电阻。
具体地,第二偏置器412包括射频端口、合路端口和直流端口。其中第二偏置器412的射频端口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第二偏置器412的合路端口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和直流信号,第二偏置器412的直流端口可用来传输直流信号。第二偏置器412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天线端,优选的,第二偏置器412的射频端口靠近外部天线端连接;第二偏置器412的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第二偏置器412的直流端口连接直流负载414的一端;直流负载414的另一端接地。进而启动电压检测电路后,直流信号能够通过馈线传输给第二偏置器412的合路端口,并通过第二偏置器412的直流端口传输给直流负载414;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检测馈线和直流负载414的分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通过主控器对检测到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进行判断,实现对馈线状态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包括直流电源、分压电阻、第一偏置器、电压检测模块、第二偏置器和直流负载。
第一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设备端,第一偏置器的合路端口通过馈线连接第二偏置器的合路端口,第一偏置器的直流端口连接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直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主控器;电压检测模块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主控器;第二偏置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直流负载,第二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外部天线端。
其中,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处的理论电压可根据直流电源、分压电阻、直流负载和馈线内阻的取值决定。其中,直流电源、分压电阻和直流负载可根据实际电路设计中决定取值大小。馈线的阻值根据馈线的长度和线缆阻抗系数觉得;而线缆阻抗系数由馈线材料决定。
具体地,直流电源启动后,电压检测模块对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处进行电压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判断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是否在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内,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落入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内时,向上位机发送馈线质量合格信息,进而操作人员根据上位机显示的馈线质量合格信息,获知当前的馈线系统的质量为合格的;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小于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时,向上位机发送馈线短路信息,进而操作人员根据上位机显示的馈线短路信息,获知当前的馈线发生短路故障,进而可及时修复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大于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时,向上位机发送馈线开路信息,进而操作人员根据上位机显示的馈线开路信息,获知当前的馈线发生开路故障,进而可及时修复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减少了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5中,电路或器件之间的较粗连接线,表示的是馈线。
在一个示例中,直流电源的电压取值为5V;分压电阻取值为100Ω;负载电阻取值为50Ω;馈线采用的是300米的402型电缆线,根据经典的工程应用估算,30米的402型电缆线的电阻为1Ω,则馈线的阻值为10Ω。根据分压公式,可得到理论电压约为1.69V。根据实际检测经验,设置检测误差为进而得到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为[0.69,2.69]。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主控器,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小于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至上位机;在电压信号的电压大于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至上位机;在电压信号的电压落入理论电压的误差范围内时,输出馈线质量合格信息至上位机;进而操作人员可通过上位机查询馈线状态,实现对馈线状态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馈线内阻的数值通常较小,在小型的系统中,计算理论电压时,馈线内阻的数值可忽略不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馈线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步骤S620,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具体地,主控器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主控器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通过对电压信号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比对,判断馈线质量是否合格,实现对馈线状态的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出错机率,降低了工程馈线验收的专业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馈线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的步骤中:
基于以下公式,得到理论电压:
Vo为理论电压,Vi为直流电源的电压,R1为分压电阻,R2为直流负载,RC为馈线的阻值。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电压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馈线状态判断单元720,用于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关于馈线状态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馈线状态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馈线状态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馈线状态检测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馈线状态检测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在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除法运算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端的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外部天线端的负载电路;
所述主控器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通过馈线连接所述负载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负载电路的分压和所述馈线的分压,得到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并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模块、第一偏置器和电压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所述外部设备端,合路端口通过所述馈线连接负载电路,直流端口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器;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直流电源和分压电阻;
所述直流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器,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的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偏置器的直流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控器和所述直流电源的控制端之间的选择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
所述电压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二偏置器和直流负载;
所述第二偏置器的射频端口连接所述外部天线端,合路端口通过所述馈线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直流端口连接所述直流负载的一端;所述直流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7.一种馈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的步骤中:
基于以下公式,得到所述理论电压:
Vo为所述理论电压,Vi为直流电源的电压,R1为分压电阻,R2为直流负载,RC为馈线的阻值。
9.一种馈线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
馈线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短路信息;在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理论电压时,输出馈线开路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馈线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33277.8A 2018-11-28 2018-11-28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444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3277.8A CN109444639A (zh) 2018-11-28 2018-11-28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3277.8A CN109444639A (zh) 2018-11-28 2018-11-28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4639A true CN109444639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3277.8A Pending CN109444639A (zh) 2018-11-28 2018-11-28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463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476A (zh) * 2004-08-31 2006-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及馈线连接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83905A (zh) * 2007-11-23 2008-05-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馈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3929959U (zh) * 2014-06-23 2014-11-05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定位终端的天线开短路检测装置
CN106550391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在位检测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7991542A (zh) * 2017-11-30 2018-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源天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476A (zh) * 2004-08-31 2006-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及馈线连接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83905A (zh) * 2007-11-23 2008-05-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馈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3929959U (zh) * 2014-06-23 2014-11-05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定位终端的天线开短路检测装置
CN106550391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在位检测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7991542A (zh) * 2017-11-30 2018-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源天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3574B2 (en) Calibration and programming of in-vehicle battery sensors
KR102046008B1 (ko) 배터리 모듈을 위한 외부 진단기 및 모듈 상태 변경 장치
CN104237645B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绝缘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US20150168499A1 (en) Battery tester and battery registration tool
CN104965147A (zh) 低压用户电能表串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631690B (zh) 电力集抄设备rs485接口手持式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CN205229445U (zh) 一种电能表rs485通信接口综合性能测试模组
CN101231332A (zh) 全自动互感器校验仪整检系统
CN101706544B (zh) 检测线缆接线关系的方法及线缆监测装置
CN206292301U (zh) 多端口微波器件测试系统及多端口微波器件
CN102854372B (zh) 高压母线电流的检测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06771554A (zh) 多端口微波器件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802654A (zh) 一种化成分容测试电源的自动标定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8594015A (zh) 线缆静态阻抗自动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07144809A (zh) 一种用于对数字化电能表进行现场在线校验的便携式系统及方法
CN101769962B (zh) 一种电能表检测系统及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9444639A (zh) 馈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及装置
CN106772202A (zh) 一种电能表rs485通信接口综合性能测试模组及方法
CN102735978B (zh) 并网逆变器电脑在线调试方法
CN113125835A (zh) 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及bms测试系统
CN108680870A (zh) 一种化成分容测试电源的可移动自动化标定系统及方法
CN201903597U (zh) 机车电缆检测装置
CN107942166A (zh) 一种火工品测试系统
CN105890808A (zh) 用于主变压器的温度校验仪
CN210982712U (zh) 一种互感器校验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