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9087A -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9087A
CN109439087A CN201811179971.1A CN201811179971A CN109439087A CN 109439087 A CN109439087 A CN 109439087A CN 201811179971 A CN201811179971 A CN 201811179971A CN 109439087 A CN109439087 A CN 109439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evenly dispersed
mixed
powdery paints
calc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99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39087B (zh
Inventor
李翠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adway Onlea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eather Innovatio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eather Innovation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eather Innovatio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99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9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9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9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39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9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3Powdery paints
    • C09D5/033Powdery pa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具有抗菌性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随后加入氢氧化钠,然后进行搅拌,最后过滤出其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对上述物料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对其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随后挤出、破碎。

Description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涂料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理论上考虑,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种类很多,但是由于性能等方面的原因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主要有GMA环氧丙烯酸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羧基丙烯酸树脂等。由于丙烯酸树脂性能优异,因此制成的丙烯酸粉末涂料有着其他树脂不能达到的性能。主要有以下特性:(1)耐光、耐候性好。由于丙烯酸树脂对光的吸收峰在太阳光谱范围之外,因此制成的丙烯酸涂料有着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光性。色浅,透明性好。耐热,耐烘烤性好。耐腐蚀性强。(2)产品多样化。通过变换单体比例以及单体种类,调整分子量及官能团等手段可以改变树脂的性能,制备出不同的粉末涂料体系。(3)生产工艺简单。树脂的合成可以采用自由基聚合等手段,合成工艺简单。制备粉末涂料过程与其他种类相同,均为熔融挤出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
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0-15h,煅烧温度为1150-1200℃;
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
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
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
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
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
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
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45-60℃,混合机转速为500-10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
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
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
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5-8%,浸泡时间为20-30min;
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0-50h,烘干温度为100-120℃。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15:1,球磨速度为500-800r/min,球磨时间为10-15h。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钛盐为硫酸钛,锌盐为氯化锌,镁盐为氯化镁,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50-80g/L,氯化锌浓度为100-150g/L,氯化镁浓度为20-30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80-100g/L。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60-80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0-15h,煅烧温度为600-700℃。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占100-150份、固化剂占5-8份、颜料占10-15份以及助剂占5-10份,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10-20份,抗菌复合粉末占40-80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15:1,球磨速度为1000-1500r/min,球磨时间为15-25h。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30-40℃,混合机转速为1000-15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0-85℃,第二区温度为85-90℃,第三区温度为90-95℃,第四区温度为95-100℃,模头温度为95-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涂料,这种涂料一系列优点。但是目前的粉末涂料功能单一,一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而由于粉末涂料制备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以及粉末涂料基体材料的化学本质,导致难以通过成分设计以及工艺设计制备能够高效抗菌的粉末涂料。本发明通过创新粉末涂料组分以及创新粉末涂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高效除菌功能的粉末涂料,本发明不仅具有很好的除菌效果,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
步骤102: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0-15h,煅烧温度为1150-1200℃;
步骤103: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
步骤104: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
步骤105: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
步骤106: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
步骤107: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
步骤108: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
步骤109: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45-60℃,混合机转速为500-10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步骤110: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
步骤111: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
步骤112: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
步骤113: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
助剂种类是本领域公知的,常用的助剂主要包含流平剂、光亮剂、防流挂剂、消光剂、热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增塑剂、美术型粉末助剂以及一些特殊助剂如阻燃剂、抗菌剂、偶联剂等。为了便于比较实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助剂使用流平剂、光亮剂、防流挂剂、消光剂、热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以及增塑剂,跨越各个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各种助剂种类相同。
实施例1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0h,煅烧温度为115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45℃,混合机转速为500rpm,混合时间为10min;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5%,浸泡时间为20min;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0h,烘干温度为10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球磨速度为500r/min,球磨时间为10h。其中,钛盐为硫酸钛,锌盐为氯化锌,镁盐为氯化镁,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50g/L,氯化锌浓度为100g/L,氯化镁浓度为20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80g/L。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70℃,搅拌时间为60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0h,煅烧温度为600℃。在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占100份、固化剂占5份、颜料占10份以及助剂占5份,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10份,抗菌复合粉末占40份,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球磨速度为1000r/min,球磨时间为15h。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30℃,混合机转速为1000rpm,混合时间为10min。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0℃,第二区温度为85℃,第三区温度为90℃,第四区温度为95℃,模头温度为95℃。
实施例2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5h,煅烧温度为120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60℃,混合机转速为1000rpm,混合时间为15min;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8%,浸泡时间为30min;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50h,烘干温度为12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5:1,球磨速度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15h。其中,钛盐为硫酸钛,锌盐为氯化锌,镁盐为氯化镁,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80g/L,氯化锌浓度为150g/L,氯化镁浓度为30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100g/L。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80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5h,煅烧温度为700℃。在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占150份、固化剂占8份、颜料占15份以及助剂10份,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20份,抗菌复合粉末占80份,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5:1,球磨速度为1500r/min,球磨时间为25h。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40℃,混合机转速为1500rpm,混合时间为15min。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5℃,第二区温度为90℃,第三区温度为95℃,第四区温度为100℃,模头温度为100℃。
实施例3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1h,煅烧温度为116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50℃,混合机转速为600rpm,混合时间为11min;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6%,浸泡时间为25min;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5h,烘干温度为105℃。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1:1,球磨速度为600r/min,球磨时间为11h。其中,钛盐为硫酸钛,锌盐为氯化锌,镁盐为氯化镁,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60g/L,氯化锌浓度为110g/L,氯化镁浓度为25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85g/L。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75℃,搅拌时间为65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1h,煅烧温度为620℃。在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占110份、固化剂占6份、颜料占11份以及助剂占6份,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10-20份,抗菌复合粉末占40-80份,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1:1,球磨速度为1100r/min,球磨时间为20h。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35℃,混合机转速为1100rpm,混合时间为11min。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2℃,第二区温度为86℃,第三区温度为91℃,第四区温度为96℃,模头温度为96℃。
实施例4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秸秆,并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2h,煅烧温度为118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配置钛盐溶液,并将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钛盐溶液,随后再向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过滤出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55℃,混合机转速为800rpm,混合时间为12min;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混合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对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7%,浸泡时间为25min;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40h,烘干温度为110℃。将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3:1,球磨速度为700r/min,球磨时间为13h。其中,钛盐为硫酸钛,锌盐为氯化锌,镁盐为氯化镁,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70g/L,氯化锌浓度为120g/L,氯化镁浓度为25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90g/L。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75℃,搅拌时间为70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2h,煅烧温度为650℃。在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占130份、固化剂占7份、颜料占13份以及助剂占8份,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15份,抗菌复合粉末占60份,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3:1,球磨速度为1300r/min,球磨时间为20h。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35℃,混合机转速为1200rpm,混合时间为12min。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3℃,第二区温度为88℃,第三区温度为93℃,第四区温度为98℃,模头温度为98℃。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20h,煅烧温度为1100℃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770℃,混合机转速为400rpm,混合时间为20min。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1%,浸泡时间为5min。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20:1,球磨速度为1000r/min,球磨时间为5h。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10g/L,氯化锌浓度为10g/L,氯化镁浓度为50g/L,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80g/L。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50min。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20h,煅烧温度为500℃。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碳纤维占30份,抗菌复合粉末占20份。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碳纤维以及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20:1,球磨速度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10h。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50℃,混合机转速为1800rpm,混合时间为20min。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90℃,第二区温度为95℃,第三区温度为100℃,第四区温度为105℃,模头温度为105℃。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75℃,第二区温度为80℃,第三区温度为85℃,第四区温度为90℃,模头温度为90℃。
将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15制备的粉末涂料以本领域公知的方法涂覆在洁净的金属板上,然后测试各个金属板的涂层附着力(GB/T 5210-2006,单位为MPa),硬度(GB/T531-2008,邵氏A),芽孢杆菌的抑菌环实验(结果为抑菌环直径,单位为mm)。
表1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秸秆,并对所述秸秆进行预处理;
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态的秸秆,其中,对经过预处理的秸秆进行煅烧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煅烧时间为10-15h,煅烧温度为1150-1200℃;
将所述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
配置钛盐溶液,并将所述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加入所述钛盐溶液,随后再向所述钛盐溶液中加入锌盐以及镁盐,得到第一混合液;
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第二混合液;
对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
过滤出所述第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并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得到抗菌复合粉末;
提供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并混合碳纤维以及所述抗菌复合粉末;
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其中,对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颜料以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45-60℃,混合机转速为500-10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对所述碳纤维以及所述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
混合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并对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
对所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得到挤出的熔融物料;
对所述挤出的熔融物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秸秆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秸秆投入氢氧化钠碱液中浸泡,所述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5-8%,浸泡时间为20-30min;
用清水清洗浸泡之后的秸秆,随后对清洗之后的秸秆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0-50h,烘干温度为100-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煅烧态的秸秆粉碎为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煅烧态的秸秆进行球磨,球磨工艺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15:1,球磨速度为500-800r/min,球磨时间为10-15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钛盐为硫酸钛,所述锌盐为氯化锌,所述镁盐为氯化镁,在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硫酸钛浓度为50-80g/L,氯化锌浓度为100-150g/L,氯化镁浓度为20-30g/L,所述纳米级碳化有机物粉末浓度为80-100g/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具体参数为:对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超声搅拌,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60-80min;对过滤出的固体物质进行煅烧的具体参数为:煅烧气氛为氩气,煅烧时间为10-15h,煅烧温度为600-7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树脂占100-150份、固化剂占5-8份、颜料占10-15份以及助剂占5-10份,在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中,以重量份计,所述碳纤维占10-20份,所述抗菌复合粉末占40-80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碳纤维以及所述抗菌复合粉末进行球磨的具体参数为:球磨气氛为氩气气氛,球料比为10:1-15:1,球磨速度为1000-1500r/min,球磨时间为15-25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一物料以及所述均匀分散的第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混合的具体参数为:混合温度为30-40℃,混合机转速为1000-15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料进行挤出的具体参数为: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80-85℃,第二区温度为85-90℃,第三区温度为90-95℃,第四区温度为95-100℃,模头温度为95-100℃。
CN201811179971.1A 2018-10-10 2018-10-10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39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9971.1A CN10943908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9971.1A CN10943908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9087A true CN109439087A (zh) 2019-03-08
CN109439087B CN109439087B (zh) 2020-11-20

Family

ID=6554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9971.1A Active CN10943908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908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3588A (ja) * 2001-12-21 2003-07-03 Toyo Glass Co Ltd 忌避塗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忌避方法
CN101665652A (zh) * 2009-07-30 2010-03-10 老虎粉末涂料制造(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10123587A1 (en) * 2003-11-26 2011-05-26 Sandel Bonnie B Antimicrobial protection for plastic structures
CN104923216A (zh) * 2015-06-25 2015-09-2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负载贵金属TiO2纳米棒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10002A (zh) * 2016-06-27 2016-10-12 广西平果宝信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砂纹丙烯酸型耐候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673A (zh) * 2017-06-07 2017-11-07 常州诺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玻璃自清洁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13329A (zh) * 2017-05-12 2017-12-0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炭制备方法
CN108579676A (zh) * 2018-05-04 2018-09-28 江南大学 一种可重复利用型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3588A (ja) * 2001-12-21 2003-07-03 Toyo Glass Co Ltd 忌避塗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忌避方法
US20110123587A1 (en) * 2003-11-26 2011-05-26 Sandel Bonnie B Antimicrobial protection for plastic structures
CN101665652A (zh) * 2009-07-30 2010-03-10 老虎粉末涂料制造(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23216A (zh) * 2015-06-25 2015-09-2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负载贵金属TiO2纳米棒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10002A (zh) * 2016-06-27 2016-10-12 广西平果宝信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砂纹丙烯酸型耐候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3329A (zh) * 2017-05-12 2017-12-0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炭制备方法
CN107325673A (zh) * 2017-06-07 2017-11-07 常州诺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玻璃自清洁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79676A (zh) * 2018-05-04 2018-09-28 江南大学 一种可重复利用型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JESH MADHU ET AL: "Fabrication of a novel gold nanospheres/activated carbon nanocomposite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detection of toxic hydrazine in various water sampl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袁帅等: "生物炭主要类型、理化性质及其研究展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9087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173C (zh) 底面合一型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0467532C (zh) 多重聚合物添加剂体系及其组合物,方法和产品
CN102030858B (zh) 一种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及合成方法
CN103613700B (zh) 一种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ZnO复合涂料印花粘合剂的方法
CN103242732B (zh) 水性黑板漆
CN102220060B (zh) 弹性体凝胶水包水多彩体系涂料
CN109135109A (zh) 一种耐水高强度pvc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488992C (zh) 聚氯乙烯/纳米水滑石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439087A (zh) 具有抗菌性的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42335A (zh) 一种含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涂层的高韧性墙纸
CN105440911B (zh) 一种用于mdf板材的低温交联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7584A (zh) 一种聚丙烯-沙林树脂复合材料
CN103865352B (zh) 反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720A (zh) 一种纳米硅藻土改性的阀门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981A (zh) 一种分散性好的活性碳酸钙
CN109337248A (zh) 一种耐热抗老化的聚氯乙烯树脂
CN107513318A (zh) 一种水性涂料
CN111073485A (zh) 一种单组份水性抗菌内墙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435A (zh) 一种纳米TiO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涂料及该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51961B (zh) 一种纳米改性聚醋酸乙烯-丙烯酸建筑外墙乳胶漆
CN104140753B (zh) 一种既可ed涂装又可喷涂的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0410A (zh) 一种喷涂成膜内墙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33031A (zh) 建筑物外墙涂料
CN105295264A (zh) 聚偏氟乙烯粉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多孔复合材料
CN109021807A (zh) 一种聚氨酯木纹转印粉末涂料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2

Address after: Shuanghu road Gao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121 210000

Applicant after: Haitai Oli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40 No. 002, No. 305, Jiangnan Yi Pin garden, Ningbo high tech Zone, Zhejiang, 6-7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GECH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21 Shuanghu Road, Gao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Haitai Oli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1 Shuanghu Road, Gao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Haitai Oli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