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6555A -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6555A
CN109436555A CN201811216749.4A CN201811216749A CN109436555A CN 109436555 A CN109436555 A CN 109436555A CN 201811216749 A CN201811216749 A CN 201811216749A CN 109436555 A CN109436555 A CN 109436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dentity
target
cover
contain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67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ERCE NETWORKS (SHANGHAI)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ERCE NETWORKS (SHANGHAI)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ERCE NETWORKS (SHANGHAI)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ERCE NETWORKS (SHANGHAI) Co
Priority to CN2018112167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6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6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6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5/00Accessories for container 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5/02Locking devices; Means for discourag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or removal of 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容器盖外侧为容器盖与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在通过建立容器的身份标识和箱的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实现防伪溯源时,将容器的身份标识设置在容器盖上,具体的,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该身份标识信息,在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这样,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都位于容器盖外侧,即使箱中的容器紧密排布,容器的容器盖也不会被遮挡,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伪溯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单纯的验证产品厂家等信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防伪的同时能够监控产品的原料、生产、存储、物流等信息,成为近年来防伪发展的主要趋势,防伪溯源体系应运而生。
在很多产品生产、出厂的过程中,例如水、饮料、酒类、化妆品等产品,这些产品可能需要灌装在瓶、罐等容器中,而容器又需要装箱才可以出厂、入库、出库等。因此,目前防伪溯源所采用的方式为在容器侧面喷绘或印刷该容器的身份标识,在容器装箱后,箱上也会喷绘或印刷箱的身份标识,通过扫描的方式采集该箱的身份标识和该箱内容器的身份标识,从而建立箱和箱内容器的关联关系,以便用于后续防伪溯源。
但是,这种方法在通过扫描的方式采集箱内容器的身份标识时,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位于容器的侧面,相邻的容器之间可能会遮挡容器的身份标识,造成容器的身份标识采集不便,或者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导致难以建立关联关系,或者建立关联关系错乱,难以达到防伪溯源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容器侧面,所述容器侧面具有所述身份标识,所述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所述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位于目标包装箱中,所述目标包装箱具有箱的身份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扫描所述目标包装箱中的每个容器的身份标识;
对所述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为二维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容器盖,容器盖应用于灌注有产品的容器,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容器盖外侧具有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是根据获取到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身份标识信息是对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进行扫描得到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所述容器盖。
可选的,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装置,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生成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容器侧面,所述容器侧面具有所述身份标识,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所述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校验单元: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位于目标包装箱中,所述目标包装箱具有箱的身份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扫描单元和第二校验单元:
所述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所述目标包装箱中的每个容器的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为二维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通过建立容器的身份标识和箱的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实现防伪溯源的情况下,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可以将容器的身份标识设置在容器盖上,具体的,可以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这样,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都位于容器盖外侧,即使箱中的容器紧密排布,容器的容器盖也不会被遮挡,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防伪溯源的产品的生产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容器盖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目前,在通过扫描的方式采集箱内容器的身份标识时,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位于容器的侧面,相邻的容器之间可能会相互遮挡容器的身份标识,造成容器的身份标识采集不便,或者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导致难以建立关联关系,或者建立关联关系错乱,难以达到防伪溯源的效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在通过容器的身份标识和箱的身份标识建立关联关系进行防伪溯源的情况下,将容器的身份标识设置在容器盖上,这样,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都位于容器盖外侧,即使箱中的容器紧密排布,容器的容器盖也不会被遮挡,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
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该方法中,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灌装在瓶、罐等容器中的产品,例如,水、饮料、酒类、化妆品等产品,这些产品需要经过上容器、灌装(将产品灌装进容器中)、拧盖(将容器的容器盖拧紧)、烫盖等工艺流程,从而实现将产品灌装在容器中,此工艺流程可以参见图2中S201-S204所示。
接着,便可以在容器上生成容器的身份标识。由于目标包装箱中可以包括多个容器,每个容器都需要生成容器的身份标识,本实施例以其中一个容器为例对生成容器的身份标识的方法进行介绍,例如,该容器可以为目标容器。其中,每个容器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容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二维码、条码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仅在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设置身份标识,那么,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是直接生成的。
若在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设置身份标识之前,容器上其余位置已经具有身份标识,那么,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也可以是根据容器上其余位置已经具有的身份标识获取的。
例如,目标容器包括容器侧面,在将产品灌装在目标容器中后,首先,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生成身份标识,参见图2中S205所示;然后,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参见图2中S206所示。
S102、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在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的方式可以是喷绘,也可以是印刷。其中,S102与图2中S207相对应。
若身份标识信息是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得到的,那么,执行S102后,可以实现将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转移到容器盖外侧,使得容器侧面和容器盖外侧都具有身份标识。
在通过容器的身份标识和箱的身份标识建立关联关系进行防伪溯源的情况下,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可以将容器的身份标识设置在容器盖上,具体的,可以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这样,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都位于容器盖外侧,即使箱中的容器紧密排布,容器的容器盖也不会被遮挡,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容器侧面和容器盖外侧都具有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出于产品外观保护的目的,可以保证通过肉眼观看到的目标容器仅在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具有身份标识,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所述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隐形身份标识可以是使用特殊的油墨喷绘或印刷生成的,例如,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油墨等。该隐形身份标识在特定光源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来,以便被肉眼观察到和被扫描采集。
例如,使用UV油墨喷绘生成的隐形身份标识,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来。
可以理解的是,在容器侧面和容器盖外侧都具有身份标识的情况下,需要实现的是将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转移到容器盖外侧,也就是说,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应该是一致的。为了避免在将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转移到容器盖外侧时出现错误,可以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可以认为二者一致,可以继续进行容器装箱的步骤;若校验失败,则将该目标容器剔除。该过程可以参见图2中S208-S211。
目标容器可以装箱至目标包装箱,所述目标包装箱粘贴、印刷或喷绘箱的身份标识,目标包装箱中可以被装入多个容器,目标容器为其中任一容器,由于箱的身份标识可以反映出装入目标包装箱中的容器的数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容器装箱后或在装箱过程中,可以扫描所述目标包装箱中的每个容器的身份标识;然后,对所述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参见图2中S212-S214。其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可以通过校验结果是否为中性进行确定,若校验结果为中性,可以认为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可以进行扫描失败提示,进而将该目标包装箱剔除;否则,可以认为不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可以继续进行建立箱托关系的步骤,参见图2中S216-S219。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的过程中,除了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还可以确定箱的身份标识是否扫描成功,参见图2中S215。若是,则执行S216,若否,则执行S217。其中,箱的身份标识是否扫描成功还可以反映出箱的身份标识是否粘贴、印刷或喷绘在目标包装箱上、是否粘贴、印刷或喷绘妥当。
在建立好箱托关系后,可以对装有容器的包装箱进行自动码垛,以对其进行存放、管理,参见图2中S220。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容器盖,参见图3所示,容器盖应用于灌注有产品的容器,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如图3中白色区域所示,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容器盖外侧具有身份标识。
其中,身份标识可以是二维码、条码等,图3中以身份标识为二维码为例。
可选的,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是根据获取到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身份标识信息是对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进行扫描得到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所述容器盖。
可选的,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装置,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参见图4,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01和生成单元402: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所述生成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容器侧面,所述容器侧面具有所述身份标识,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所述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校验单元: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位于目标包装箱中,所述目标包装箱具有箱的身份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扫描单元和第二校验单元:
所述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所述目标包装箱中的每个容器的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
可选的,所述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为二维码。
在通过容器的身份标识和箱的身份标识建立关联关系进行防伪溯源的情况下,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可以将容器的身份标识设置在容器盖上,具体的,可以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这样,由于容器的身份标识都位于容器盖外侧,即使箱中的容器紧密排布,容器的容器盖也不会被遮挡,方便容器的身份标识的采集,避免由于相邻容器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容器的身份标识是错误的,从而方便、准确的建立关联关系,有效的达到防伪溯源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下述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缩写: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容器包括容器侧面,所述容器侧面具有所述身份标识,所述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所述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所述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容器位于目标包装箱中,所述目标包装箱具有箱的身份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扫描所述目标包装箱中的每个容器的身份标识;
对所述箱的身份标识进行校验,确定所述目标包装箱中是否存在扫描失败的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为二维码。
7.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容器盖应用于灌注有产品的容器,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容器盖外侧具有身份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是根据获取到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身份标识信息是对目标容器的容器侧面的身份标识进行扫描得到的,所述目标容器包括所述容器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外侧的身份标识为隐形身份标识。
10.一种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灌注有产品的容器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外侧,所述容器盖外侧为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侧面不接触的一侧,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生成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容器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容器为所述目标包装箱中任一容器;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容器的容器盖外侧生成身份标识。
CN201811216749.4A 2018-10-18 2018-10-18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Pending CN109436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6749.4A CN109436555A (zh) 2018-10-18 2018-10-18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6749.4A CN109436555A (zh) 2018-10-18 2018-10-18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6555A true CN109436555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7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6749.4A Pending CN109436555A (zh) 2018-10-18 2018-10-18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65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121A (zh) * 2021-12-23 2022-04-29 江苏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品绑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263A (zh) * 2010-10-15 2012-05-09 北京赛腾工业标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条码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CN104408627A (zh) * 2014-10-31 2015-03-11 许泽人 瓶装商品的商品标识、瓶盖、包装箱及生产工艺
US20170109549A1 (en) * 2014-06-23 2017-04-20 Inexto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rking manufactured items to detect unauthorized refil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263A (zh) * 2010-10-15 2012-05-09 北京赛腾工业标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条码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US20170109549A1 (en) * 2014-06-23 2017-04-20 Inexto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rking manufactured items to detect unauthorized refilling
CN106688205A (zh) * 2014-06-23 2017-05-17 英艾克斯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标记制造的物品以检测未授权的再填充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08627A (zh) * 2014-10-31 2015-03-11 许泽人 瓶装商品的商品标识、瓶盖、包装箱及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121A (zh) * 2021-12-23 2022-04-29 江苏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品绑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0187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并具有校验功能的包装盒及其实现方法
WO2003052403A3 (en) Acoustic assessment of fluids in a plurality of reservoirs
CN109436555A (zh) 用于防伪溯源的身份标识的生成方法、容器盖和装置
CN204687549U (zh) 一种防伪码印刷及检测设备
CN106650545B (zh)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
CN102514768A (zh) 一种线束质量检测方法
CN103164830B (zh) 在打印内容中嵌入水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56680A (ko) 패키징 또는 공병의 수거 및 재사용/재활용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358446A (zh) 一种防伪认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473228B (zh) 牌照板的包装容器;利用包装容器运行压印机的方法和压印机
CN103440516B (zh) 二维码标签及其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046505A (zh)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系统
WO2024051403A1 (zh) 基于多层识别码的防伪方法、系统以及识别方法
CN116227524B (zh) 防伪码的生成与验证方法、基于标签的防伪系统
CN110271292A (zh) 成像盒通用芯片、成像盒、成像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8371926U (zh) 射频标签安装组件及器械
CN202138071U (zh) 验证成像盒芯片的成像装置
CN110263793A (zh) 物品标签识别方法及装置
JP2021011318A (ja) フィルムの下又はパウチ内に配置された医療製品を個別に識別する方法、及び識別された製品
CN106161452A (zh) 验证码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056354A (zh) 一种pcb板加药防呆方法
CN109203727A (zh) 一种热熔印刷包装袋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08133378B (zh) 用于食品溯源防伪的标签、标签生成方法、系统及方法
CN112520225A (zh) 一种高档白酒的智能防伪瓶盖及方法
CN106096420A (zh) 嵌入式设备安全启动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