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788A -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788A
CN109428788A CN201710792345.9A CN201710792345A CN109428788A CN 109428788 A CN109428788 A CN 109428788A CN 201710792345 A CN201710792345 A CN 201710792345A CN 109428788 A CN109428788 A CN 109428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le
response
request mark
active states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3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8788B (zh
Inventor
何晓峰
李晨
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923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8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8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8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数据更新方法及系统,其中功能测试方法包括: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其中,所述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为从服务器获取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提升功能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判断一个待测应用(APP)的一项功能在各种机型移动终端的展示是否符合预期,可以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上对待测应用进行功能测试。
为了避免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链接对真实服务器产生影响,通常而言会在真实服务器之外的其它设备上搭建测试平台。目前,通常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本地搭建测试平台,以便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可以发送请求链接至本地的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包括与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测试平台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链接后,可以查找到与请求链接对应的响应规则,然后依据响应规则生成与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并显示反馈结果,以供用户查看反馈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由于在功能测试过程中,经常需要添加新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或者,删除已有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所以需要经常更新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本地的测试平台上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由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的数量较大,针对每台移动终端均人工执行更新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过程较为繁琐,所以功能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下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参见图1,在服务器上搭建测试平台,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可以发送请求链接至服务器上的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上存储有与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在查找到与请求链接对应的响应规则后,基于响应规则生成反馈结果,并向移动终端发送反馈结果,以便移动终端显示反馈结果,从而供用户查看反馈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在需要更新测试平台上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时,在服务器上更新请求规则和响应规则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上重复多次更新过程,从而提高功能测试效率。
通常而言,在对某项功能进行测试时,每个机型移动终端均需要执行较多次数测试过程。在多个机型移动终端同时对某项功能进行测试时,则有大量请求链接发送至服务器,在请求链接数量超过服务器承载能力时可能会出现宕机问题。
为此,提供了第二方案,以减少服务器上的请求链接数量。
第二个方案:参见图1,在服务器上搭建测试平台。在对某项功能进行测试时,人工控制各个机型移动终端访问服务器的测试平台,并从服务器上获取该功能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然后存储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本地,后续可以在各个机型的移动终端本地执行该功能的测试过程。
但是,在第二个方案中,每当一个功能测试完毕更换另一个功能时,均需要用户再次访问服务器上的测试平台,并从服务器上获取另一个功能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然后存储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本地。
由于本方案仍然需要用户人工操作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所以仍然会面临功能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数据更新方法和系统,以便提高功能测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下述技术特征:
一种功能测试系统,包括:
多个机型的移动终端,与多个机型的移动终端连接的服务器;其中,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待测应用,所述服务器上搭建有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存储有与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或失效状态;
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用于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其中,所述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为从服务器获取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
可选的,还包括:
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还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待测应用。
可选的,还包括:
服务器,还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移动终端,还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一种功能测试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
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其中,所述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为从服务器获取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
可选的,在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之前,还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在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之前,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其中,所述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由服务器按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方式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所述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包括:
将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去除通信协议标识后的剩余部分,确定为所述当前请求标识。
可选的,还包括:
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未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释放所述当前请求链接。
一种数据更新系统,包括:
多个移动终端和与多个移动终端相连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与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或失效状态;
移动终端,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移动终端。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还包括:
记录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移动终端。
一种数据更新系统,包括:
多个移动终端和与多个移动终端相连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与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或失效状态;
服务器,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移动终端,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还包括:
记录所述服务器最新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可选的,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过程,具体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申请在服务器存储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且,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存储服务器上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所以用户仅需在服务器执行一次更新过程(添加新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或者,删除已有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便可以实现同步更新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用户人工对各个机型移动终端进行更新过程,提高功能测试效率。
并且,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在本地执行功能测试过程,从而避免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链接,解决服务器可能会出现宕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功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功能测试系统的执行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功能测试系统的执行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解释:
网络代理:英文Proxy,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允许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客户端)通过这个服务与另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服务器)进行非直接的连接。一些网关、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网络代理功能。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提供一种功能测试系统。参见图1,该功能测试系统包括:
各个机型移动终端100和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相连的服务器200。
多个机型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目前市面上各个机型,例如,华为旗下各个机型的移动终端,三星旗下各个机型的移动终端,苹果旗下各个机型移动终端等等。这样可以保证待测功能可以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上进行测试。
本申请在服务器200上搭建有测试平台(例如,Mock平台),用户可以在测试平台添加多个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且,还设置响应规则状态。
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向测试平台发送为请求链接,由于请求链接可以采用 HTTP通信协议也可以采用HTTPS通信协议,因此,将所述请求链接中去除通信协议标识后的剩余部分,确定为请求标识。由于一个功能唯一对应一个请求链接,所以请求标识可以表示一个功能。
以请求链接“http://acs.m.taobao.com/gw/mtop.tmw.tvnet.tmcs.lottery/1.0/”为例,将去除通信协议标识“http://”后的剩余部分“acs.m.taobao.com/gw/mtop.tmw.tvnet.tmcs.lottery/1.0/”作为请求标识。
响应规则为与功能对应的规则,假设功能为抽奖功能,则响应规则为在抽奖结果中随机选中一个结果的规则,在功能不同时响应规则也对应不同;即便针对相同类型的功能,其响应规则也可以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因此,本申请不限定响应规则的具体实现。
当希望对一个功能进行测试时,可以在测试平台上存储功能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设置响应规则状态为生效状态。反之,当暂时不需对一个功能进行测试时,可以设置该功能对应的响应规则状态为失效状态。
参见表1,为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举例。
表1
以一个“天猫超市抽奖”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可以在测试平台上“天猫超市抽奖”功能添加请求链接:“http://acs.m.taobao.com/gw/mtop.tmw.tvnet.tmcs.lottery/1.0/”。然后,将请求链接中去除“http://”后剩余部分作为与“天猫超市抽奖”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即“acs.m.taobao.com/gw/mtop.tmw.tvnet.tmcs.lottery/1.0/”。
对“天猫超市抽奖”添加结果,假设有3个结果:现金红包、天猫超市品牌券、未中奖,并添加响应规则Case1(现金红包、天猫超市品牌券、未中奖),以便后续可以在3个结果中按照响应规则Case1随机输出一个结果。
本申请中各个机型移动终端自动会获取测试平台上处于生效状态的测试功能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从而避免用户手动更新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过程。下面提供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各个机型移动终端自动轮询获取服务器200上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在本地存储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各个机型移动终端100上设置有轮询间隔,各个机型移动终端100会按照轮询间隔从服务器上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之所以设置轮询时间是:
由于服务器200并非时刻都会更新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因此,为各个机型移动终端100设置一个轮询间隔,每隔一个轮询间隔,再去服务器200 上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从而解决频繁执行自动从服务器200上更新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浪费CPU资源的问题。
由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执行过程均是一致的,以一个移动终端为例,对第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过程,也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待测应用中。
参见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移动终端100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服务器200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在初始使用时,移动终端100会从服务器200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由于初始使用时移动终端上还未有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所以初始使用时不必等待轮询间隔。然后,移动终端100会记录有从服务器 200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移动终端100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服务器200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例如,当前时间为 12:00,上次已记录的时间为11:30,则时间间隔为30分钟。
步骤S202:移动终端100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达到轮询间隔;若是,则进入步骤S203,若否,则进入步骤S201。
移动终端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达到轮询间隔,若达到轮询间隔则说明移动终端已经可以从服务器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若未达到训练间隔,则说明还不可以从服务器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以避免移动终端频繁与服务器交互,增加移动终端的负担。
例如,轮询间隔为20分钟,则将时间间隔30分钟与轮询间隔20分钟进行对比后,则确定可以从服务器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步骤S203:移动终端100向所述服务器200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步骤S204:服务器200接收所述移动终端100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服务器200上有多个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一些响应规则处于生效状态,一些响应规则处于无效状态。服务器200从中确定出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以表1为例,服务器确定出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可以参见2:
表2
步骤S205:服务器200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移动终端100。
步骤S206:移动终端100接收并存储服务器200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100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100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由于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可能已经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包括多种方式:改变已有响应规则,新增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或者,将原来处于生效状态的响应规则改成无效状态等情况。
移动终端100直接利用最新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以便后续使用最新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步骤S207:移动终端100记录服务器200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第二种实现方式:服务器200按轮询时间自动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移动终端接收并在本地存储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由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执行过程均是一致的,因此以一个移动终端为例,对第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服务器200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与第一种实现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由服务器200来按轮询时间来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302:服务器200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达到轮询间隔,若是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进入步骤S301。
步骤S303:服务器200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步骤S304:服务器200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步骤S305:服务器200记录服务器200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步骤S306:移动终端100存储服务器200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100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100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第二种实现方式与第一种是方式的不同在于,判断轮询间隔的执行主体不同,其余实现方式类似且本质是相同。因此,第二种实现方式与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用过程可以相互参照,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测试方法。本方法应用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待测应用。由于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执行过程均是一致的,因此以一个移动为例,对功能测试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待测应用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
目前,可以通过设置网络代理的方式拦截请求链接,或者,采用其它方式来拦截本应用发送的请求链接,由于拦截应用发送的请求链接已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待测应用发送的请求链接可能是与正常功能对应的请求链接(不用于测试,发往真实服务器即可),也可能是测试功能对应的请求链接(用于测试,不能发往真实服务器)。因此,本实施例会拦截待测应用发出的所有请求链接。
对于拦截的各个请求链接的处理过程均是一致的,因此以待测应用发送的一个当前请求链接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从当前请求链接中提取请求标识,即,将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去除通信协议标识后的剩余部分,确定为所述当前请求标识。
步骤S402:待测应用判断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是否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若是,则进入步骤S403,若否,则进入步骤405。
由于移动终端本地存储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也即,需要测试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因此,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当前请求标识。
步骤S403: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其中,所述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为从服务器获取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若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说明当前请求链接是用于对某项功能进行测试的请求链接。在本地确定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
步骤S404:待测应用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
待测应用还可以用于显示反馈结果,以供用户查看反馈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步骤S405: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未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释放所述当前请求链接。
若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未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说明当前请求链接不用于功能测试,可以释放当前请求链接,以便其发往真实服务器。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申请在服务器存储多个功能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且,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存储服务器上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所以用户仅需在服务器执行一次更新过程(添加新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或者,删除已有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各个机型移动终端便可以实现同步更新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用户人工对各个机型移动终端进行更新过程,提高功能测试效率。
并且,在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在本地执行功能测试过程,从而避免各个机型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链接,解决服务器可能会出现宕机的问题。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机型的移动终端,与多个机型的移动终端连接的服务器;其中,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待测应用,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与多个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
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用于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还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待测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还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移动终端,还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5.一种功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待测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并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
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确定与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对应的当前响应规则;
依据所述当前响应规则,生成与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对应的反馈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之前,还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拦截本应用发送的当前请求链接之前,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当前请求链接中的当前请求标识,包括:
将所述当前请求链接去除通信协议标识后的剩余部分,确定为所述当前请求标识。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本地存储的请求标识中未查找到所述当前请求标识,则释放所述当前请求链接。
11.一种数据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移动终端和与多个移动终端相连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与多个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
移动终端,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并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移动终端。
12.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从服务器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15.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指令;
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发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至所述移动终端。
16.一种数据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移动终端和与多个移动终端相连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与多个功能对应的请求标识、响应规则以及响应规则状态,所述响应规则状态包括生效状态;
服务器,用于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并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移动终端,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17.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当前时间与上次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轮询间隔,则确定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向移动终端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服务器最新推送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时间。
19.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过程,具体包括:
在移动终端未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在移动终端已存储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服务器最新发送的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覆盖已有处于生效状态的请求标识和响应规则。
CN201710792345.9A 2017-09-05 2017-09-05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28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345.9A CN109428788B (zh) 2017-09-05 2017-09-05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345.9A CN109428788B (zh) 2017-09-05 2017-09-05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788A true CN109428788A (zh) 2019-03-05
CN109428788B CN109428788B (zh) 2022-07-01

Family

ID=6551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345.9A Active CN109428788B (zh) 2017-09-05 2017-09-05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87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6344A (zh) * 2019-04-17 2020-10-27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69739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测试方法及其装置、设备、介质
CN113992549A (zh) * 2020-07-08 2022-01-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0661A1 (en) * 2003-07-08 2005-01-13 Southam Blaine 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network services
CN103810105A (zh) * 2014-03-06 2014-05-2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版本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323314A (zh) * 2015-10-15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664912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40568A (zh) * 2016-09-28 2017-08-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0661A1 (en) * 2003-07-08 2005-01-13 Southam Blaine 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network services
CN103810105A (zh) * 2014-03-06 2014-05-2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版本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323314A (zh) * 2015-10-15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7040568A (zh) * 2016-09-28 2017-08-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64912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6344A (zh) * 2019-04-17 2020-10-27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92549A (zh) * 2020-07-08 2022-01-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2549B (zh) * 2020-07-08 2023-06-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9739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测试方法及其装置、设备、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788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udecker et al. A simulation model for analysis of attacks on the bitcoin peer-to-peer network
US7315807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 simulation
JP2019508796A (ja) データ同期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9600280B (zh) 压力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28788A (zh) 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US9021008B1 (en) Managing targeted scripts
CN111767211A (zh) 联盟链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20170126580A1 (en) Tracking Contention in a Distributed Business Transaction
CN106487883A (zh) 网络注册处理方法及模块
US10775751B2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regular expression based on log line data
JP2005175915A (ja) エ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エ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14490383A (zh) 远程调试系统、远程调试方法、计算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968927B (zh) 日志提取方法、日志提取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59493A (zh) 基于Ukey机柜的Ukey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4189B (zh) 识别程序漏洞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6974874A (zh) 数据库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87391B (zh) App及其登录网络接入点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4570967A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095532A (zh) 网络游戏反外挂系统、方法及反外挂服务端
CN106101175A (zh) 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932879A (zh) 网络性能测试方法、数据处理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06729B (zh) 一种故障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8363922A (zh) 一种自动化恶意代码仿真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6286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21687B (zh) 一种云存储测试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