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637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6372A
CN109426372A CN201710718944.6A CN201710718944A CN109426372A CN 109426372 A CN109426372 A CN 109426372A CN 201710718944 A CN201710718944 A CN 201710718944A CN 109426372 A CN109426372 A CN 109426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ll
assembly
department
pressure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89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189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6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压力感应组件;弹性件,弹性件包括与压力感应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由接触部的两端分别沿朝向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装配至壳体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二装配部装配至电子设备内的第二预设位置;当外力作用于第一预设位置在壳体上的对应位置时,第一预设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可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接触部产生朝向压力感应组件的形变,以触发压力感应组件。本公开中的压力感应组件可以朝向任意方向布置,有利于该压力感应组件的布置匹配于电子设备内其他电子元件的布局,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元件排布的紧凑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的电子设备都可以包括实体按键,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按压实体按键以实现对应的按键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发设置于电子设备侧面的音量键来调节音量,通过触发电源键控制显示屏的开启与关闭,然而,用户触发当前电子设备上的实体按键时存在按压手感差、不灵活等问题、并且实体按键的存在不利于电子设备防水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压力感应组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由所述接触部的两端分别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内的第二预设位置;
其中,当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可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所述接触部产生朝向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形变,以触发所述压力感应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收容槽,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收容槽上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收容槽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组件装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且在所述主板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内时所述弹性件的接触部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接触。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功能按键区,所述功能按键区对应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感应到所述接触部的形变时导通对应的功能按键模块。
可选的,所述功能按键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音量调节区、设备静音区、电源切换区。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作用于壳体上的外力可以令弹性件上的接触部可以产生朝向压力感应组件的形变,使得压力感应组件可以朝向任意方向布置,有利于该压力感应组件的布置匹配于电子设备内其他电子元件的布局,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元件排布的紧凑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压力感应组件2以及弹性件3,如图2所示,该弹性件3可以包括与压力感应组件2相接触的接触部31、由该接触部31的两端分别沿朝向壳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装配部32和第二装配部33,该第一装配部32可以装配在壳体1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二装配部33装配在电子设备100内的第二预设位置。
当外力作用于第一预设位置在壳体1上的对应位置时,该第一预设位置可以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其与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可以产生相对运动,并进一步让第一装配部32以及第二装配部33之间产生形变,接触部31随之产生朝向压力感应组件2的形变,使得压力感应组件2可以在感应到接触部31的形变力后触发,从而电子设备100可以实现该压力感应组件2对应的按键功能。其中,该弹性件3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以使得其可以发生可恢复形变。举例而言,弹性件3可以采用金属薄片制成,例如钢片、铜箔片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该接触部31可以呈圆弧状,以避免刮伤压力感应组件2。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作用于壳体1上的外力可以令弹性件3上的接触部31可以产生朝向压力感应组件2的形变,使得压力感应组件2可以朝向任意方向布置,有利于该压力感应组件2的布置匹配于电子设备100内其他电子元件的布局,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内部电子元件排布的紧凑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可以在壳体1的侧壁上,并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的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不低于第二预设位置。换言之,在电子设备100的横截面上,第二预设位置较第一预设位置更加靠近于壳体1的底面,以令弹性件3的接触部31可以产生沿电子设备100厚度方向的形变力,使得压力感应组件2可以布置于电子设备100的水平方向上,以匹配电子设备100内大部分电子元件的布局。
举例而言,仍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该压力感应组件2可以装配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4上,并在主板4装配至电子设备100内时,弹性件2的接触部31可以与压力感应组件2接触,从而避免为压力感应组件2额外设置电路,节约电子设备100内的装配空间。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一装配部32可以装配在壳体1的任意位置,并在在当第一装配部32的装配位置确定之后,可以根据弹性件3的形状随之确定第二装配部33装配位置。例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部32可以装配至壳体1的侧壁,第二装配部33可以装配在主板4上;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部32装配至壳体1的侧壁,第二装配部22可以装配至壳体1的底面。其中,压力感应组件2也可以装配于壳体1上,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又比如,如图4所示,该壳体1还可以包括收容槽11,第一装配部32装配至该收容槽11上垂直于壳体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以缩短第一装配部32与外力作用位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减小外力传播时的损失,有利于提高压力感应组件2的判断准确率。当第一装配部32装配至收容槽11上时,第二装配部33可以装配至收容槽11上平行于壳体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当然,基于本公开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二装配部33也可以如图2、图3所示实施例装配至壳体1的底面或者主板4上,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当壳体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时,收容槽11可以如图4所示贯通壳体1的侧壁的顶面,以在受到同等的作用力时发生更大的形变;再例如,当壳体1采用注塑工艺制成,并且对应于第一预设位置的附近区域采用塑料材质时,收容槽11可以是壳体1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而且无论该收容槽11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贯通壳体1的侧壁的顶面,还是采用如图5所示的内凹结构均可以使得第一预设位置产生较大的形变。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该壳体1还可以包括功能按键区12,该功能按键区12对应于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于壳体1的外表面,以便于用户可以直观的辨别出按键位置。其中,当外力作用于功能按键区12时,可以确定所导通的压力感应组件2对应的按键功能,触发电子设备100进行对应的功能操作。例如,若功能按键区12为音量调节区,那么当外力作用于该音量调节区,并导通对应的压力感应组件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进行音量调节;若功能按键区12为设备静音区,那么当外力作用于该设备静音区,并导通对应的压力感应组件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进行设备静音操作;若功能按键区12为电源切换区,那么当外力作用于该电源切换区,并导通对应的压力感应组件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进行亮屏操作或者熄屏操作。
当然,上述该功能按键区12也可以对应于实现多个按键功能。举例而言,该功能按键区12可以包括电源切换区和设备静音区。具体地,压力感应组件2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时长判断对应的功能操作,例如,当检测到压力时长处于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进行熄屏操作或者亮屏操作、当检测到压力时长不处于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进行静音操作。当然,电子设备100还可以根据压力值等确定需要进行的功能操作,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该功能按键区12也可以是其他功能操作调节区的组合,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上的功能按键区12可以区别于壳体1上的其他区域,以便于用户能够直接、准确地在辨别出操作位置。举例而言,该功能按键区12可以在颜色上区别于侧壁11的其他区域、也可以是相对于壳体1的外表面略凸出或者略凹陷、甚至该壳体1可以采用注塑加工工艺制成,从而使得功能按键区12对应的位置为塑料材质,以增大该功能按键区12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的形变,以提高压力感应组件2的判断准确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压力感应组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由所述接触部的两端分别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内的第二预设位置;
其中,当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可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所述接触部产生朝向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形变,以触发所述压力感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收容槽,所述第一装配部装配至所述收容槽上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至所述收容槽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装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且在所述主板装配至所述电子设备内时所述弹性件的接触部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功能按键区,所述功能按键区对应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感应到所述接触部的形变时导通对应的功能按键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按键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音量调节区、设备静音区、电源切换区。
CN201710718944.6A 2017-08-21 2017-08-2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426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8944.6A CN109426372A (zh) 2017-08-21 2017-08-2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8944.6A CN109426372A (zh) 2017-08-21 2017-08-2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6372A true CN109426372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9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8944.6A Pending CN109426372A (zh) 2017-08-21 2017-08-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63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921A (zh) * 2020-10-2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2340U (zh) * 2015-06-05 2015-09-16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106301324A (zh) * 2015-06-05 2017-01-04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206060909U (zh) * 2016-07-28 2017-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结构
CN106850907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349981U (zh) * 2016-12-12 2017-07-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器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115373U (zh) * 2017-08-21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2340U (zh) * 2015-06-05 2015-09-16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106301324A (zh) * 2015-06-05 2017-01-04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206060909U (zh) * 2016-07-28 2017-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结构
CN206349981U (zh) * 2016-12-12 2017-07-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器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50907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115373U (zh) * 2017-08-21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921A (zh) * 2020-10-2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058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 through bended display
KR101982423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
CN110174961B (zh) 移动终端
KR20160110468A (ko) 이동 단말기
WO2016192641A1 (zh) 按键装置的操控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US20130141387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assembly for use in a wet environment
US20170075483A1 (en) Mobile terminal
TW201533644A (zh) 具有防止誤觸功能的智能裝置
CN1049516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6850907A (zh)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5987232U (zh) 触觉回馈系统
KR102307351B1 (ko) 전자 기기를 위한 보호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력 방법
CN207354405U (zh) 触控模组、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918040A (zh) 触摸感测装置及包括触摸感测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2880297A (zh) 键盘
CN207115373U (zh) 电子设备
CN20506822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426372A (zh) 电子设备
CN114631672A (zh) 一种智能戒指及其控制方法
US104232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728352B2 (en) Switch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4790747U (zh) 一种可实现指纹检测的电子设备及其边框
CN112614720B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5304377B (zh) 按键总成及电子装置
CN211882558U (zh) 一种具有触摸按键的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