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3073A -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3073A
CN109413073A CN201811299988.0A CN201811299988A CN109413073A CN 109413073 A CN109413073 A CN 109413073A CN 201811299988 A CN201811299988 A CN 201811299988A CN 109413073 A CN109413073 A CN 10941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
debugging
layers
drivers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99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聘
卞西晗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99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3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3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3Protocols for 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UI 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端,web服务端和PHY IC drivers层之间的通讯使用便于调试扩展的JsonRpc协议实现。本发明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套件,为公司调试不同产品的以太网PHY产品加快了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的调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IP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
在实际调试新产品的以太网PHY时会需要使用一些调试工具,但是这些调试工具存在以下弊端:
1、需要特定的硬件和特定的安装在PC上的软件;
2、整个调试工具无法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可以提高新产品中以太网PHY的调试速度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包括一种开放式软件系统应用于硬件服务器中,所述的软件系统包括用户UI层、SMI通讯协议层和PHY IC drivers层;
用户UI层,为 Client/Server结构,即UI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SMI通讯协议层,SMI协议层定义API,用于实现UI层与外置的PHY IC drivers层通讯;
PHY IC drivers层,用于基于SMI总线实现以太网PHY的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
硬件服务器为具有MMU功能的嵌入式CPU,CPU运行Linux操作系统。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
所述的SMI通讯协议层,用于管理千兆PHY的Clause 22协议和用于管理万兆PHY的Clause 45协议。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
UI 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端,web服务端和PHY ICdrivers层之间的通讯使用便于调试扩展的JsonRpc协议实现。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方法,应用于具有MMU功能的嵌入式CPU上,CPU运行Linux操作系统;
用户UI层,使用标准的C/S架构;通过SMI协议层定义数据接口API;API用于用户UI层和PHY IC drivers层之间接收和发送以太网帧数据。
进一步,优选的方法为,
UI 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端,web服务端和PHY ICdrivers层之间的通讯使用便于调试扩展的JsonRpc协议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JsonRpc协议是一种以json为消息格式的远程调用服务,它是一套允许运行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环境的程序实现基于Internet过程调用的规范和一系列的实现;这种远程过程调用可以使用http作为传输协议,也可以使用其它传输协议,传输的内容是json消息体;
2、该方法使用软件模拟通讯协议,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以运行在多种不同的嵌入式硬件平台上;
3、该方法的用户UI使用C/S的形式,对不同平台的用户接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4、该方法使用标准的API对外提供扩展服务,方便用户定制私有化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其中:API: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PHY:PHY指物理层,OSI的最底层。 一般指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SMI:Serial Management Interface,串行管理接口。C/S: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一种常用的软件架构形式。MMU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缩写,中文名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中央处理器(CPU)中用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多用户多进程操作系统。JSON-RPC是一种基于JSON的跨语言远程调用协议。有文本传输数据小,便于调试扩展的特点。Django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框架,由Python写成。采用了MVC的框架模式,即模型M,视图V和控制器C。
本发明为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使用C/S软件架构,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使用该软件,比如用户可以选择PC机上的浏览器或者手机,同时该架构也方便进行远程协助式使用。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开放二次开发接口,方便使用者进行二次开发,同时使用简单API也可以新增各种不同的以太网PHY 芯片。
实施例1:
该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需要使用具有MMU功能的嵌入式CPU,且能够运行Linux。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硬件可以使用价格便宜的开源硬件Raspberry Pi,运行Linux操作系统。
软件部分,软件部分从层次划分上主要分为:用户UI层、SMI通讯协议层、PHY ICdrivers层。用户UI层使用标准的C/S架构。SMI通讯协议层支持用于管理千兆PHY的Clause22协议和用于管理万兆PHY的Clause 45协议。
PHY IC 驱动层的工作主要是基于SMI总线实现各种具体以太网PHY的操作。
参见图1,系统整体框架图。
SMI协议层定义以下关键API:
void setMdioPin(int value);
void setMdcPin(int value);
uint getMdioPin();
void mdcClock();
void mdioSelectPins(int selection);
void mdioWriteRegister(uint phyAddr, uint regAddr, uint value );
uint mdioReadRegister(uint phyAddr, uint regAddr );
用户UI层,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Web服务端和物理PHY之间的通讯使用JsonRpc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核心协议均使用软件模拟,具有较好的用户UI,软件方式实现关键通讯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移植到满足需求的硬件平台上,具有很强的跨硬件平台的可移植性,用户UI使用C/S架构,方便用户扩展应用,且该方法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
而且,本发明内容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套件,为公司调试不同产品的以太网PHY产品加快了速度。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开放式软件系统应用于硬件服务器中,所述的软件系统包括用户UI层、SMI通讯协议层和PHY IC drivers层;
用户UI层,为 Client/Server结构,即UI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SMI通讯协议层,SMI协议层定义API,用于实现UI层与外置的PHY IC drivers层通讯;
PHY IC drivers层,用于基于SMI总线实现以太网PHY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其特征在于,
硬件服务器为具有MMU功能的嵌入式CPU,CPU运行Linux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MI通讯协议层,用于管理千兆PHY的Clause 22协议和用于管理万兆PHY的Clause 45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其特征在于, UI 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端,web服务端和PHY IC drivers层之间的通讯使用便于调试扩展的JsonRpc协议实现。
5.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MMU功能的嵌入式CPU上,CPU运行Linux操作系统;
用户UI层,使用标准的C/S架构;通过SMI协议层定义数据接口API;API用于用户UI层和PHY IC drivers层之间接收和发送以太网帧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调试以太网PHY的方法,其特征在于,UI Server端使用Python web框架Django作为web服务端,web服务端和PHY IC drivers层之间的通讯使用便于调试扩展的JsonRpc协议实现。
CN201811299988.0A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Pending CN109413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9988.0A CN109413073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9988.0A CN109413073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3073A true CN109413073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7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9988.0A Pending CN109413073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307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61A (zh) * 2007-09-14 2008-05-14 东南大学 用于远程内容监管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装置
CN103136097A (zh) * 2011-11-29 2013-06-05 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模拟器框架构建的方法
CN104834595A (zh) * 2015-02-15 2015-08-1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US20160077853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StrongLoop, Inc Method of defining javascript objects
US20160117235A1 (en) * 2014-10-28 2016-04-28 Zscaler, Inc. Software automation and regress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241238A (zh) * 2017-06-09 2017-10-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手持式万兆网络测试装置
CN108228139A (zh) * 2017-12-26 2018-06-29 深圳市雨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html5浏览器框架的单片机开发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61A (zh) * 2007-09-14 2008-05-14 东南大学 用于远程内容监管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装置
CN103136097A (zh) * 2011-11-29 2013-06-05 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模拟器框架构建的方法
US20160077853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StrongLoop, Inc Method of defining javascript objects
US20160117235A1 (en) * 2014-10-28 2016-04-28 Zscaler, Inc. Software automation and regress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834595A (zh) * 2015-02-15 2015-08-1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241238A (zh) * 2017-06-09 2017-10-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手持式万兆网络测试装置
CN108228139A (zh) * 2017-12-26 2018-06-29 深圳市雨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html5浏览器框架的单片机开发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祎霂: "基于JSON的Web服务描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程子乾: "基于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4112B (zh) 用于虚拟机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02335B (zh) 用于配置一或多个伺服器的机架系统与其配置方法
CN107426335B (zh) 一种可自动生成云环境配置文件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AU200225801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ement of tree data exchange
CN102195803B (zh)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系统
CN105162674A (zh) 一种物理机访问虚拟网络的方法及网卡
CN111181758B (zh) 配置文件生成方法、装置
CN106155264B (zh) 管理存储子系统的电力消耗的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系统
CN104243198B (zh) 一种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055059A (zh) 用于分配电力的系统、运算装置和计算机实现方法
CN104993583A (zh)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8334421A (zh) 使用wol的系统恢复
CN112929206B (zh)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6657377B (zh) 一种wia-pa/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实现方法
CN109413073A (zh) 一种调试以太网phy的工具和方法
CN104753746B (zh) 一种接入设备的方法及控制服务器
CN107562676B (zh) 一种基于VB.net的通过USB与发电机组控制器通讯的方法
CN106131962A (zh) Wlan ofdma中的控制信道
CN104994137B (zh) 一种网络透明代理的方法
CN104506668A (zh) 一种独享云主机的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087795A1 (zh)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9795A (zh) 一种局域网环境中透明分流方法和装置
EP0955756A2 (en) Using 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 logical unit activation request unit as a dynamic configuration definition in a gateway
CN105141435A (zh) 一种基于Restful架构的物联网异构网络管理技术
CN114650223A (zh) 一种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