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206B -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206B
CN112929206B CN202110093657.7A CN202110093657A CN112929206B CN 112929206 B CN112929206 B CN 112929206B CN 202110093657 A CN202110093657 A CN 202110093657A CN 112929206 B CN112929206 B CN 112929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network
physical machine
leaf switch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3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206A (zh
Inventor
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3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方法包括:响应于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将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将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将云物理机接入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背景
近年来云计算业务需求发展迅速,云计算已经从一个概念渐渐形成产品融入日常生活中,现在比较成熟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是OpenStack。OpenStack是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由几个组件组合起来完成具体工作。OpenStack支持几乎所有类型的云环境,提供实施简单、可大规模扩展、丰富、标准统一的云计算管理平台。OpenStack通过各种互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解决方案,每个服务提供API以进行集成。
云物理机是在云中提供可扩展的计算服务,避免了使用传统服务器时需要预估资源用量及前期投入的情况。云物理机支持用户自定义一切资源:CPU、内存、硬盘、网络、安全等等,并可在访问量和负载等需求发生变化时轻松地调整它们。云网络结合软件定义网络(Network Defined Software,SDN)技术,能够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和调度,达到云网一体化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云物理机在配置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用户在使用云物理机时体验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如下问题:改进云物理机的配置方式,进而提高用户在使用云物理机的体验度。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下述方案: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所述云网环境包括: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可选地,所述云云平台包括计算节点和控制节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计算节点和所述控制节点接入所述leaf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leaf交换机与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Spine交换机之间通过ECMP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
可选地,所述leaf交换机的接口为所述leaf交换机的access接口,其中,所述access接口为leaf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主机的接口;当access接口从主机接收到一个不带VLAN标签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数据帧添加与PVID一致的VLAN标签。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述云平台与所述SDN控制器通过指定集成模块集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集成模块,获取所述云平台的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并将所述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同步给所述SDN控制器。以实现云平台与SDN控制器之间资源信息的同步。
可选地,所述集成模块为networking-odl,所述networking-odl包括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 ML2与L3 plugin模块,其中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 ML2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2资源信息,所述L3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3资源信息。
可选地,所述网络组件中通过将tenant_network_types配置为VXLAN,使所述云平台创建的租户网络类型为VXLAN,并将vni_ranges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为VXLAN的范围;将network_vlan_ranges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为VLAN的范围。
可选地,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在所述VLAN的范围中分配VLAN分段。
可选地,所述预设机制驱动为opendaylight_v2。
本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装置,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装置包括:创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接入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对应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配置到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设备,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对云物理机端口的层次化绑定,将云物理机接入Spine-Leaf交换网络。并且实现了云物理机与云虚拟机在VXLAN类型的租户网络下的互通,即实现了云物理机对VXLAN协议下overlay的支持。并且在Spine-Leaf的网络拓扑架构中实现了SDN控制器对物理交换机和虚拟交换机的统一管理。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具有可扩性,且不需要考虑软硬VTEP的互通问题,提升了整体的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的物理网络拓扑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云平台和SDN控制器的集成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将云物理机端口绑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是一种隧道技术,VXLAN技术将已有的三层物理网络作为underlay网络,在其上构建出虚拟的二层网络,即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通过封装技术,利用underlay网络提供的三层转发路径,实现租户二层报文跨越三层网络在不同站点间的传递。
而当前Openstack社区通过Nova对云虚拟机进行管理,通过Ironic对云物理机进行管理。其中,Ironic是OpenStack中专注于云物理机管理的子项目,当前Ironic项目只支持Flat类型和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VLAN)类型的租户网络,其管理的云物理机无法与云虚拟机直接互通。并且,现有的传统网络架构无法实现物理交换机和虚拟交换机统一管理。因此,现需要通过对云物理机端口的配置将云物理机接入云平台计算节点中云虚拟机所处的交换网络中。
本说明书通过在云网环境下将云物理机端口进行层次化端口划分,在集成模块中的Neutron组件分配VXLAN分段和VLAN分段,以实现云虚拟机和云物理机的互通。本说明书提供的网络拓扑将Spine交换机接入SDN控制器,虚拟交换机接入云平台Neutron ML2的机制驱动,通过集成模块实现云平台控制节点对虚拟交换机和物理交换机的统一管理。同时,本说明书中的云网一体环境中虚拟交换机和物理交换机同时接入VXLAN协议下的overlay网络中,也就不需要考虑软硬VTEP的互通问题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也提升了网络整体的性能。
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Openstack云平台项目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云网环境。该云网环境可以称为云网一体环环境,其中的设备或者功能模块之间的配合更为高效合理,提高了整个环境的一体化程度,图1为该云网环境的物理网络拓扑图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技术方案。
在图1中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叶脊(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云平台包括计算节点和控制节点,并且计算机节点和控制节点接入leaf交换机,云物理机的业务网卡接入leaf交换机。控制节点还可以接入SDN控制器,以向SDN控制器下发送数据,交换机网络中的交换机通过SDN控制器下发配置,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例如:物理交换机通过SDN控制器下发配置,运行边界网关协议(BGP),打通underlay网络。
上述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pine-leaf交换机网络,实现对虚拟交换机和物理交换机的统一管理,还可以达到根据网络流量状态智能调整网络流量路径,提升网络利用率的效果。Spine-leaf交换机网络可以实现VXLAN和VLAN混合部署,其中leaf交换机可以直接连接物理服务器,实现L2/L3网络的分界。Spine交换机相当于核心交换机,为leaf交换机提供了一个弹性的L3路由网络。并且Spine交换机与SDN控制器相连,可以实现SDN控制器对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各组成成分的统一管理。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leaf交换机作为VLAN网络和VXLAN网络的网关。
本说明书中VXLAN网关的存在其实就是让VXLAN网络和VLAN网络进行很好的连接,VXLAN网关提供VXLAN ID和VLAN ID之间的映射和路由。当收到VXLAN网络到普通网络的数据时,VXLAN网关需要将外层包头去掉,根据内层的原始帧转发到普通的端口上去。当有普通的网络进入VXLAN网络时,VXLAN网关负责打上外层包头,并根据原始VLAN ID对应的一个VNI,同时去掉内层的VLAN ID信息。如果一个VXLAN网关收到一个VXLAN包头里面有VLAN ID信息,会直接将这个包丢弃,因为VLAN ID是一个局域网内信息,仅在一个地方的二层网络中起作用。VXLAN是隧道机制,并不会依赖VLAN ID进行转发,也无法检查VLAN ID是否正确。所以,VXLAN网关连接传统网络的端口必须配置access口。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leaf交换机与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Spine交换机之间通过ECMP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等价多路径(Equal-cost multi-path,ECMP)是一个逐跳的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策略,目前被BGP/OSFP等传统三层协议支持,也被一些大二层协议支持。本说明书通过使用ECMP可以同时利用多条路径,避免路径阻塞的发生,充分利用路径资源。
本说明书通过上述实施例中云网环境下的物理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SDN控制器对Spine-leaf交换网络的下发配置。使得SDN控制器可以监听Spine-leaf交换网络中的事件信息,方便了SDN控制器对交换网络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操作,提升了云网一体化环境的扩展性和用户的体验度。
基于图1中的云网环境,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如图2所示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可以由云物理机配置系统的执行单元执行下述步骤。
图2中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01: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在云物理机的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如检查,部署,运行等都会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对应的端口(Port)。例如,通过binding:vnic_type=baremetal进行创建。
S202: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S203: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组件中通过将tenant_network_types配置为VXLAN,使所述云平台创建的租户网络类型为VXLAN,并根据实际情况将vni_ranges配置为VXLAN的范围,将network_vlan_ranges配置为VLAN的范围。
云平台网络组件Neutron ML2通过将配置项tenant_network_types配置为VXLAN,使得云平台创建VXLAN类型的租户网络。并且,Neutron ML2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配置项vni_ranges配置VXLAN的范围,来给VXLAN类型的租户网络提供可选的VXLAN id。通过配置项network_vlan_ranges配置为VLAN的范围,使得后续云物理机进行层次化端口绑定时,可以在所述VLAN范围内申请一个VLAN分段来进行端口的绑定。
在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组件通过将配置项mechanism_drivers配置为opendaylight_v2机制驱动和openvswitch机制驱动,将云虚拟机对应的port通过层次化端口绑定的方式绑定到这两个机制驱动上。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的Neutron分配VXLAN分段和VLAN分段,并且,VXLAN分段是Neutron ML2中配置项vni_ranges所配置的VXLAN范围中的一个具体值。
云平台的Neutron分配VXLAN分段后,机制驱动opendaylight_v2先将云物理机端口绑定到分配的VXLAN分段中。在Neutron中的配置项network_vlan_ranges配置了VLAN范围之后,Neutron在配置的VLAN范围中分配一个VLAN分段。也就是说,云物理机在端口层次化绑定时可以在VLAN范围内申请一个VLAN id即VLAN分段。然后,通过opendaylight_v2驱动机制将端口绑定到VLAN分段上,实现云物理机端口的层次化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2-S203,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进行云物理机端口层次化绑定的过程。云物理机端口通过VXLAN、VLAN层次化绑定(Hierarchical PortBinding,HPB)机制,根据预设机制驱动opendaylight_v2将云物理机端口接入access接口。在不同的网络级别下存在不同的网络类型,通过层次化绑定可以实现在一个分层的虚拟网络中使用不同的网络段。本说明书通过云物理机端口的层次化绑定,实现了在L2网络中使用VLAN而在L3网络中使用VXLAN。同时云物理机和云虚拟机进行端口绑定时,都使用了Neutron配置的网络范围中的具体值,作为端口层次化绑定时的网络分段,实现了云物理机和云虚拟机在云网环境下的互通。
S204: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leaf交换机的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之前,将所述云平台的计算节点和控制节点接入所述leaf交换机的trunk接口。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云物理机端口接入leaf交换机的接口为所述leaf交换机的access接口,其中,所述access接口为leaf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主机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当access接口从所述云物理机接收到一个不带VLAN标签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数据帧添加与PVID一致的VLAN标签。其中,PVID是基于端口的VLAN id,一个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但是只能有一个PVID,收到一个不带tag头的数据包时,会打上PVID所表示的VLAN号,视同该VLAN的数据包处理。VLAN中的PVID其实就是处理标签的一种方式,在端口为access模式的时候PVID=access端口本身的VLAN。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云物理机端口在进行层次化绑定时会产生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被写入了ODL Datastore数据库中,而SDN控制器在监听到数据库写入的信息后,会对相应的端口下发配置,实现了SDN控制器对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信息的监控和管理。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与所述SDN控制器通过指定集成模块集成;通过所述集成模块,获取所述云平台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并将所述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同步给所述SDN控制器。因此,通过所述集成模块实现了云平台与SDN控制器,在L2或者L3网络的信息同步。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场景下,云平台和SDN控制器的集成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图3的应用场景下,云平台为OpenStack,SDN控制器为OpenDaylight,集成模块为Openstack的子项目Networking-odl,Networking-odl包含ML2driver和L3plugin模块,可以支持OpenStack Neutron L2和L3的应用程序接口。其中Neutron ML2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2资源信息,所述L3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3资源信息。并且,集成模块可以将数据同步到OpenDaylight上。
在图3中,OpenStack的控制节点通过Neutron ML2与SDN控制器连接,并向OpenDaylight转发数据,比如,Neutron ML2可以将云物理机端口的绑定信息向OpenDaylight同步。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的一些实施例继续沿用图3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在该应用场景下,图2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Neutron,具体参见图4,图4为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该应用场景下,云物理机端口与VXLAN分段、VLAN分段进行绑定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云物理机端口,发送相应的绑定请求到Neutron ML2;
Neutron ML2调用opendaylight_v2将Neutron分配的VXLAN分段与该端口进行绑定;
Neutron分配VLAN分段,Neutron ML2调用opendaylight_v2,将VLAN分段与该端口进行绑定;
Neutron通过networking-odl将端口的绑定信息同步到ODL DataStore。
云物理机端口经过层次化端口绑定后,云平台中的Neutron通过networking-odl将端口绑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同步到ODL DataStore,SDN控制器在监听到ODL DataStore中的端口绑定信息后对相应的端口下发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计算节点中的云虚拟机在所述云物理机端口绑定之前,通过层次化绑定机制将VXLAN端口与VXLAN、VLAN进行了绑定。假定云平台用户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云虚拟机创建在某VXLAN后执行以下步骤:
Neutron创建一个VXLAN的端口,发送响应的绑定请求至Neutron ML2;
Neutron ML2调用opendaylight_v2将VXLAN分段与该端口进行绑定;
opendaylight_v2申请一个VLAN分段;
Neutron Ml2调用openvswitch,将VLAN分段与该端口进行绑定;
通过对云物理机和云虚拟机的层次化绑定机制实现了端口与VXLAN分段与VLAN分段的绑定,实现了云物理机和云虚拟机在VXLAN类型租户网络下的互通。
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由于云网环境中通过对云物理机端口进行配置,使得云物理机和云虚拟机可以同时使用VXLAN协议下的网络overlay。因此,该云网环境下不需要考虑软硬VTEP的互通问题,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使软件VTEP所占用的计算节点空出,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不仅如此,本说明书的网络拓扑实现了SDN控制器对物理交换机和虚拟交换机的统一管理,同时网络拓扑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实现了云网环境一体化环境中的各种高级服务。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设备及其介质。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装置包括:创建单元501、绑定单元502、接入单元503;
创建单元501,用于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绑定单元501,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接入单元503,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对应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配置到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其中,
所述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能够: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介质700,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701,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701设置为: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设备、介质与方法是对应的,因此,装置、设备、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所述预设机制驱动为opendaylight_v2;
网络组件中通过将tenant_network_types配置为VXLAN,使所述云平台创建的租户网络类型为VXLAN,并根据实际情况将vni_ranges配置为VXLAN的范围,将network_vlan_ranges配置为VLAN的范围;
通过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在所述VLAN的范围中分配VLAN分段,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至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所述云平台与所述SDN控制器通过指定集成模块集成;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集成模块,获取所述云平台的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并将所述L2资源信息或者所述L3资源信息同步给所述SDN控制器;
所述集成模块为networking-odl,所述networking-odl包括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ML2与L3 plugin模块,其中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 ML2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2资源信息,所述L3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3资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计算节点和控制节点;
所述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计算节点和所述控制节点接入所述leaf交换机的trunk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af交换机与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Spine交换机之间通过ECMP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af交换机接口为所述leaf交换机的access接口,其中,所述access接口为leaf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主机的接口。
5.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网环境包括:云平台、SDN控制器、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云物理机,所述装置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云物理机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并在相应的网络中创建每个阶段的云物理机端口;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预设机制驱动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XLAN分段;所述预设机制驱动为opendaylight_v2;
网络组件中通过将tenant_network_types配置为VXLAN,使所述云平台创建的租户网络类型为VXLAN,并根据实际情况将vni_ranges配置为VXLAN的范围,将network_vlan_ranges配置为VLAN的范围;
通过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在所述VLAN的范围中分配VLAN分段,将所述云物理机端口通过所述预设机制驱动将所述端口绑定到预先分配的VLAN分段;
接入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物理机接入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中的leaf交换机接口,以便SDN控制器在监听到对应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时,将监听到的云物理机端口的相关信息下发配置到所述Spine-leaf交换机网络;
所述云平台与所述SDN控制器通过指定集成模块集成;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过所述集成模块,获取所述云平台的L2资源信息或者L3资源信息,并将所述L2资源信息或者所述L3资源信息同步给所述SDN控制器;
所述集成模块为networking-odl,所述networking-odl包括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ML2与L3 plugin模块,其中所述网络组件Neutron ML2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2资源信息,所述L3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所述L3资源信息。
CN202110093657.7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2929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3657.7A CN112929206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3657.7A CN112929206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206A CN112929206A (zh) 2021-06-08
CN112929206B true CN112929206B (zh) 2023-02-28

Family

ID=76165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3657.7A Active CN112929206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630B (zh) * 2021-10-25 2024-03-26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云网融合环境的数据中心互联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051246B (zh) * 2021-11-16 2024-02-20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sdn+vxlan网络与企业5g网络融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1568B (zh) * 2014-09-05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06315B (zh) * 2016-12-16 2019-03-12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透明配置方法
CN109218053A (zh) * 2017-07-03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数据中心的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838964B (zh) * 2018-08-16 2022-08-09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的网络对接系统
CN109120494B (zh) * 2018-08-28 2019-08-30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在云计算系统中接入物理机的方法
CN111064649B (zh) * 2019-12-11 2022-02-1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端口绑定实现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8846B (zh) * 2020-03-18 2022-01-21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网环境下实现多租户网络的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11800329B (zh) * 2020-06-28 2022-01-21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与ovn的报文转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206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2364B2 (en)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computing nodes in a virtual computer network
US20210173564A1 (en) Using network device replication in distributed storage clusters
Wang et al. A survey on data center networking for cloud computing
US9294351B2 (en) Dynamic policy based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for virtualized environments
US9999030B2 (en) Resource provisioning method
CN109462534B (zh) 区域互联控制器、区域互联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857494B (zh) 通用网络接口控制器
US96413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vering from network disconnects by cloning a virtual port
CN111064649B (zh) 一种分层端口绑定实现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39039A (zh) 一种实现流量隔离控制的虚拟网络及构建方法
US11799972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in a forwarding plane
CN112929206B (zh) 一种云网环境下云物理机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US11258661B2 (en) Initializing server configurations in a data center
CN112600903B (zh) 一种弹性虚拟网卡迁移方法
US20210176172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11536A (zh) 一种云架构下防火墙测试环境构建方法
CN110636036A (zh) 一种基于SDN的OpenStack云主机网络访问控制的方法
CN116888940A (zh) 利用虚拟联网的容器化路由器
Sahoo et al. Network virtualization: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loud
US10437641B2 (en) On-demand processing pipeline interleaved with temporal processing pipeline
JP7450072B2 (ja) 仮想化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配備方法及び装置
CN117499318B (zh)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281451B2 (en) Distributed backup and restoration in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