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2749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12749A CN109412749A CN201710707070.4A CN201710707070A CN109412749A CN 109412749 A CN109412749 A CN 109412749A CN 201710707070 A CN201710707070 A CN 201710707070A CN 109412749 A CN109412749 A CN 1094127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
- check bit
- check
- sequence
- transmit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K、R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所述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将所述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实现了在校验比特插入到信息比特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交织,大大减少了编码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目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其它各种国际标准化组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5G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如超低时延超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有着更高的需求,像高可靠度和低时延。通信系统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通信的质量,极化(Polar)码是第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Polar码是一种线性块码,其生成矩阵为GN,其编码过程为是一个二进制的行矢量,长度为N(即码长);且这里BN是一个N×N的转置矩阵,例如比特逆序转置矩阵;定义为log2N个矩阵F2的克罗内克(Kronecker)乘积,x1 N是编码后的比特(也叫码字),与生成矩阵GN相乘后就得到编码后的比特,相乘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Polar码的编码过程中,中的一部分比特用来携带信息,称为信息比特,信息比特的索引的集合记作 中另外的一部分比特置为收发端预先约定的固定值,称之为冻结比特,其索引的集合用的补集表示。冻结比特通常被设为0,只需要收发端预先约定,冻结比特序列可以被任意设置。Polar码的构造过程即集合的选取过程,决定了Polar码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Polar编码的流程为:将待发送的信息序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编码后,生成的校验码拼接在待发送的信息序列末尾,然后将拼接后的序列进行交织操作,完成交织后再进行Polar编码,将Polar编码后的序列经信道传输至接收端。接收到收到序列后,采用CRC辅助串行抵消列表译码(CRC Aided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SCL)算法进行Polar码译码操作,译码完成后进行解交织,最后再对所有可能序列进行CRC校验,以得到正确的信息序列。
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CRC编码生成的校验码拼接在待发送的信息序列末尾和交织操作是前后两个独立的过程,会产生较大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编码过程中时延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K、R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所述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可选地,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
所述发送设备按照所述交集中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
所述发送设备将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
所述发送设备按照所述列重,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
所述发送设备将包含元素多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包含元素少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
所述发送设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
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待译码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其中,所述译码后的序列包括: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关联,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K、R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设备采用解交织器对所述译码后的序列进行解交织,获取解交织后的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解交织后的序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获取译码结果。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包括:
按照接收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中的所述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依次进行译码;
在译码到所述校验比特时,采用所述校验比特对在先译出的关联信息序列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
根据所述校验结果确定不可靠译码路径,并删除所述不可靠译码路径;
采用剩余译码路径继续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模块或手段(means)。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模块或手段(means)。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第九方面的程序。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第十一方面的程序。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中,发送设备根据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再根据K个传输信息比特、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在待编码序列中,将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进而再进行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序列并发送编码侧的序列,接收设备收到待译码序列后相应地进行译码。通过建立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的关联关系,并将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实现了在校验比特插入到信息比特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交织,大大减少了编码时延。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或设备。
图1(a)和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通信系统01包括网设备101和终端102。当无线通信网络01包括核心网时,该网络设备101还可以与核心网相连。网络设备101还可以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200进行通信,例如,因特网(internet),私有的IP网,或其它数据网等。网络设备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提供服务。例如,参见图1(a)所示,网络设备101为网络设备101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无线接入。除此之外,网络设备之间的覆盖范围可以存在重叠的区域,例如网络设备101和201。网络设备之间还可以可以互相通信,例如,网络设备101可以与网络设备201之间进行通信。
由于网络设备101或终端102发送信息或数据时均可以使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通信系统01简化为如图1(b)所示的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系统。发送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101,接收设备为终端102;或者,发送设备为终端102,接收设备102为网络设备101。
网络设备101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等。或者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等。在终端对终端(Deviceto Device,D2D)通信系统中,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担任基站功能的终端。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等。
其中,发送设备为编码侧,可以用于编码和输出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在信道上传输至译码侧;接收设备为译码侧,可以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编码信息,并对该编码信息译码。
本申请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信息比特传输流程中,在编码侧CRC编码得到的校验码插入信息比特末尾和交织是前后两个独立的过程,会造成较大时延的问题,提出将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交替排列来同时实现校验码插入和交织的效果,以减小时延。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基本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发送设备根据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
K、R为大于0的整数。
上述生成方式可以是CRC生成多项式,也可以是CRC生成矩阵。
可选地,CRC生成矩阵可以根据CRC生成多项式获取,CRC生成矩阵可以记为矩阵G。矩阵G通过行列变换可以转换成G=[I|P]的形式,其中,I表示K×K的单位矩阵,P可以代表K×(N-K)的校验矩阵。进而可以利用得到的校验矩阵P建立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之间的关联关系,N为大于K的整数。
具体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可以记为[u1,u2,u3,……,uK],通过[u1,u2,u3,……,uK]*P=[p1,p2,p3,……,pR]可以得到R个校验比特[p1,p2,p3,……,pR]。
S202、发送设备根据上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
其中,待编码序列中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
本实施例中,得到校验比特后,将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交织排列,例如几个信息比特中间插入一个校验比特等。排列过程中也可以打乱信息比特的顺序,这样可以不仅完成了校验比特的插入,还完成了交织过程,例如完成后的待编码序列为[u6,u2,u3,p2,u5,u4,p3……,uK,pR-1,pR]。
S203、发送设备将待编码序列进行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S204、发送设备发送该编码后序列。
具体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该编码后序列。
S205、接收设备接收待译码序列。这里的待译码序列就是发送设备发送的编码后序列,需要在接收设备侧进行译码,得到信息比特。
S206、接收设备对该待译码序列进行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译码后的序列包括: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每个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信息比特关联,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K、R为大于0的整数。
可选地,polar译码可以采用CRC辅助串行抵消列表译码(CRC Aided SuccessiveCancellation List,CA-SCL)方式。译码过程中可以有多条路径,具体在译码时给定一个最大能接受的译码路径数目,沿着每条路径进行译码,译码完毕后再进行CRC以确定正确的译码结果。
S207、接收设备采用解交织器对译码后的序列进行解交织,获取解交织后的序列。
译码后得到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这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在编码侧按照预设规则打乱排列,解交织即把打乱的比特位恢复成原本的排列顺序。
S208、接收设备对解交织后的序列进行CRC,获取译码结果。
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流程中,编码侧具体执行:获取信息比特、以信息比特为输入生成校验比特,校验比特与信息比特交织排列、Polar编码。解码侧具体执行:Polar译码、解交织、CRC。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根据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再根据K个传输信息比特、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在待编码序列中,将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进而再进行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序列并发送编码侧的序列,接收设备收到待译码序列后相应地进行译码。通过建立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的关联关系,并将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实现了在校验比特插入到信息比特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交织,大大减少了编码时延。
可选地,上述待编码序列中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具体可以是:待编码序列中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后,该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前。
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先确定了R个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以两个校验比特ps、pt为例,ps排序在pt之前。假设ps关联的信息比特集合记为Is,pt关联的信息比特集合记为It,交织排列时,先将ps排列在Is之后,然后排列It时,前面已经排列过的信息比特不再重复出现,即求Is和It的交集,并将这个交集在It中去掉得到It1,最终的排列结果为{Is,ps,It1,pt}。其中,s,t∈[1,2,...,R]。
可选地,上述接收设备对待译码序列进行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可以是:按照接收顺序对待译码序列中的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依次进行译码,在译码到校验比特时,采用校验比特对在先译出的关联信息序列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确定不可靠译码路径,并删除不可靠译码路径,采用剩余译码路径继续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编码侧将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交织排列,而不像相关技术那样将校验比特放在信息比特的末尾,这样就可以在译码到校验比特时,就进行校验,无需等到所有信息比特译码完毕。以{Is,ps,It1,pt}为例,每条译码路径在译码到ps时,就可以采用ps对前面译出的Is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如果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本条路径为不可靠译码路径,那么就可以不再执行后续的校验,直接删除该不可靠译码路径。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作早停检测,可以避免额外的时延。当然,不一定译码出第一个校验比特时就开始校验,也可以预先配置在译码出第几个校验比特时开始校验在先译码出的信息比特,本申请不作限制。
具体地,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本条路径为不可靠译码路径时,可以是预设一个校验结果标准,如果校验结果不满足预设的校验结果标准,那么就确定本条路径为不可靠译码路径。
可选地,确定R个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排序依据,本申请中以以下几种种排序方式为例说明:
第一种可选地排序方式中: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进而发送设备按照交集中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例如,ps关联的信息比特集合记为Is,pt关联的信息比集合特记为It,求Is和It的交集。依次求出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后,按照交集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校验比特的排序,
举例说明:假设待传输信息比特u=[1011001010],K=10,CRC多项式为g(x)=x7+x3+1,表示为CRC矩阵[10001001],其中,根据CRC生成多项式可以得到CRC生成矩阵如下:
可见,
进一步地,由[u1,u2,u3,……,u10]*P=[p1,p2,……,p7]可以得到校验方程如下,该校验方程可以示出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而分别获取各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例如:p1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和p2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求交集结果为[u4]。进而比较后得到p3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和p6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求交集包含3个元素[u1,u5,u9],另外,p4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和p7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求交集也包含3个元素[u2,u6,u10],即这两种情况的交集中元素个数均为最多,可见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的交织排列方式有如下8种:
1)[u1,u5,u6,u9,p3,u2,p6,u7,u10,p4,u3,p7,u4,u8,p2,p5,p1];
2)[u1,u5,u6,u9,p3,u2,p6,u3,u10,p7,u7,p4,u4,u8,p2,p5,p1];
3)[u1,u2,u5,u9,p6,u6,p3,u7,u10,p4,u3,p7,u4,u8,p2,p5,p1];
4)[u1,u2,u5,u9,p6,u6,p3,u3,u10,p7,u7,p4,u4,u8,p2,p5,p1];
5)[u2,u6,u7,u10,p4,u3,p7,u1,u5,u9,p3,p6,u4,u8,p2,p5,p1];
6)[u2,u6,u7,u10,p4,u3,p7,u1,u5,u9,p6,p3,u4,u8,p2,p5,p1];
7)[u2,u3,u6,u10,p7,u7,p4,u1,u5,u9,p3,p6,u4,u8,p2,p5,p1];
8)[u2,u3,u6,u10,p7,u7,p4,u1,u5,u9,p6,p3,u4,u8,p2,p5,p1]。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以上排列方式中随机采用一种,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也可以进一步地确定更为优选的交织排列方式:
例如在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发送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第二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进而将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可以指任意两个排列顺序相同的校验比特。也可以是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在CRC生成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第二校验比特在CRC生成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
这种方式可以更早的实现早停,即更早译码到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时进行校验,例如预先指定译码到第二个校验比特时进行校验。
对于上例来说,p3、p6、p4、p7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都是4,那么可以再考虑其它的方式进一步确定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或者随机确定它们的排列顺序。
可选地,在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发送设备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可以指任意两个排列顺序相同的校验比特。
具体可以以待传输信息比特出现的次数来判断出现的频率。以p3和p4为例,[u1,u5,u9]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u2,u6,u10]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可见p3和p4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出现次数都一样,那么可以再考虑其它的方式进一步确定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或者随机确定它们的排列顺序。
可选地,还有一种方式是,发送设备确定所有可能的排序方式,选择其中更早会译出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的方式。例如,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在a等于b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序可以随机进行确定,也可以按照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的自然顺序将第一校验比特排在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进一步确定排序,在此不做限制。
以前例8种可能的排序方式为例,8种可能的排序方式中,第一个校验比特前均为4个比特,那么继续看第二个校验比特,第二个校验比特前均为6个比特(5个待传输信息比特、1个校验比特)。而1)、2)、3)、4)的第三个校验比特前有9个比特(7个待传输信息比特、2个校验比特),5)、6、7)、8)的第三个校验比特前有10个比特(8个待传输信息比特、2个校验比特),因此,排除5)、6、7)、8)这四种排序方式,可以在1)、2)、3)、4)中随机确定一种排序方式,或采用前述其他方法再进一步确定排序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第二种可选地排序方式中,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按照该列重,确定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为了译码侧更早译码到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以前例中获取的P矩阵为例,校验比特p1到p7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依次为{3,3,4,4,3,4,4},可见p1、p2、p5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较小,那么优先排列p1、p2、p5,具体可以随机确定p1、p2、p5的排列顺序得到排序结果。也可以进一步确定p1、p2、p5的排序呢。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在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发送设备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将包含元素多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包含元素少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具体地,求交集后,发现p1、p2、p5中,p2、p5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交集中包含的元素较多,那么将p2、p5排在p1之前,其中p2、p5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机确定,也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
例如在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发送设备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可以指任意两个排列顺序相同的校验比特。
具体可以以待传输信息比特出现的次数来判断出现的频率。p1、p2、p5中,p1关联的[u3,u4,u7]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3,2,p2关联的[u4,u5,u8]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p5关联的[u1,u4,u8]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可见,p2、p5中待传输信息比特出现的频率较高,那么将p2、p5排在p1之前,其中p2、p5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机确定,也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
可选地,在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在a等于b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序可以随机进行确定,也可以按照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的自然顺序将第一校验比特排在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进一步确定排序,在此不做限制。
举例说明,p1、p2、p5涉及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所有6种可能的排列方式如下:
(1)[u3,u4,u7,p1,u5,u8,p2,u1,p5];
(2)[u3,u4,u7,p1,u1,u8,p5,u5,p2];
(3)[u4,u5,u8,p2,u3,u7,p1,u1,p5];
(4)[u4,u5,u8,p2,u1,p5,u3,u7,p1];
(5)[u1,u4,u8,p5,u3,u7,p1,u5,p2];
(6)[u1,u4,u8,p5,u5,p2,u3,u7,p1]。
6种可能的排序方式中,第一个校验比特前均为3个比特,那么继续看第二个校验比特,(4)和(6)的第二个校验比特前有5个比特(4个待传输信息比特、1个校验比特),相比于其他排序方式少,那么在(4)和(6)中随机确定一种排序方式,或采用前述其他方法再进一步确定排序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第三种可选地排序方式中,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例如p1关联的[u3,u4,u7]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3,2,p2关联的[u4,u5,u8]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p5关联的[u1,u4,u8]中各元素在7个校验比特所关联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3,2。可见,p2、p5中待传输信息比特出现的频率较高,那么将p2、p5排在p1之前。
当出现排序相同的校验比特时,可以采用前述其他方式进一步确定排序,或者随机确定排序,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种可选地排序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先预估出所有的排序方式,在每种排序方式中依次确定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之前的比特个数,选择比特个数少的那个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所属排序方式为最终的排序方式。
具体地,先比较每种排序方式中,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前有多少比特数,选择比特数最少的一种排序方式,如果都相同或者比特数最少的排序方式不止一个,再进一步比较每种排序方式中该预先指定的校验比特的下一校验比特前有多少比特数,选择比特数最少的一种排序方式,以此类推,选择合适的排序方式。
当出现排序相同的校验比特时,可以采用前述其他方式进一步确定排序,或者随机确定排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本申请不以上述排序方式为限,实现校验比特和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即可。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前述发送设备,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生成模块401、获取模块402、编码模块403和发送模块404,其中:
生成模块401,用于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K、R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所述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
编码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404,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可以是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前。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4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交集模块501和第一确定模块502,其中:
交集模块501,用于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按照所述交集中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601,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将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4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模块701,用于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按照所述列重,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图8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将包含元素多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包含元素少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确定模块901,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图9以图7为基础添加了第五确定模块901,但不以此为限,可以在图5-8任一基础上增加第五确定模块901。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六确定模块100,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
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图10以图7为基础添加了第六确定模块100,但不以此为限,可以在图5-9任一基础上增加第六确定模块100。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前述接收设备,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1、译码模块112、解交织模块113以及校验模块114,其中:
接收模块111,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
译码模块112,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其中,所述译码后的序列包括: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关联,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K、R为大于0的整数。
解交织模块113,用于采用解交织器对所述译码后的序列进行解交织,获取解交织后的序列。
校验模块114,用于对所述解交织后的序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获取译码结果。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可选地,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其中,译码模块112,具体用于按照接收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中的所述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依次进行译码;在译码到所述校验比特时,采用所述校验比特对在先译出的关联信息序列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确定不可靠译码路径,并删除所述不可靠译码路径;采用剩余译码路径继续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获取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前述发送设备,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存储器10和处理器11。
存储器1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1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10、处理器11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实现等。
存储器10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图4-图10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11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前述接收设备,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该装置包括:存储器20和处理器21,存储器2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2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20、处理器21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或部分软件实现。
存储器20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图11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21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可选的,当上述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数据传输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数据传输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交互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102。
参见图14所示,编码装置、译码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101中。其中编码装置、译码装置均可以是上述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作为发送设备时也可以为编码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接收设备时也可以为译码装置。除了上述编码装置、译码装置外,网络设备101还可以包括一个收发器1402,编码装置编码完成的序列可以通过收发器1402发送给终端102,或者该收发器1402还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102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被转换成待译码序列,经过译码装置的处理后得到译码结果。如图14所示,网络设备101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404,用于与其它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同理,上述编码装置、译码装置还可以被安装在终端102中。除了上述编码装置、译码装置外,终端102还可以包括一个收发器1412,编码装置编码后的序列经过后续的变化或处理后通过收发器1412发送给网络设备101,或者该收发器1412还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101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被转换成待译码序列,经过译码装置的处理后得到译码结果。终端1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414,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对于需要发送给网络设备101的信息,则需要经过编码装置处理后再通过收发器1412发送给网络设备101。译码装置获得的译码结果经过后续处理后也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414呈现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K、R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所述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
所述发送设备按照所述交集中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
所述发送设备将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
所述发送设备按照所述列重,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
所述发送设备将包含元素多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包含元素少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
所述发送设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
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待译码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其中,所述译码后的序列包括: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关联,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K、R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设备采用解交织器对所述译码后的序列进行解交织,获取解交织后的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解交织后的序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获取译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之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包括:
按照接收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中的所述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依次进行译码;
在译码到所述校验比特时,采用所述校验比特对在先译出的关联信息序列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
根据所述校验结果确定不可靠译码路径,并删除所述不可靠译码路径;
采用剩余译码路径继续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方式、以及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得到R个校验比特,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关联,K、R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所述R个校验比特,得到待编码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
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待编码序列中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集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交集中所包含元素个数,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和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将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按照所述列重,确定所述R位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与其它校验比特所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的交集;将包含元素多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包含元素少的交集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确定第一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关联的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在所有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待传输信息比特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高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频率低的待传输信息比特所属校验比特比特之前。
21.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排列顺序中存在排列顺序相同的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时,在a小于b时,将所述第一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在a大于b时,将所述第二校验比特的排列顺序置于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
其中,a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一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二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b为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当所述第二校验比特排列顺序在所述第一校验比特之前时,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前的比特个数,a、b为大于0的整数。
2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
译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polar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其中,所述译码后的序列包括:K个信息比特和R个校验比特,每个所述校验比特与至少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关联,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K、R为大于0的整数;
解交织模块,用于采用解交织器对所述译码后的序列进行解交织,获取解交织后的序列;
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解交织后的序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获取译码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以及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与所述K个待传输信息比特交织排列,包括:
所述R个校验比特按照预设规则确定的排列顺序排列,且各所述校验比特位于关联的全部所述信息比特之后,所述排列顺序靠前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位于排列顺序靠后的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信息比特之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关联的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之间的交集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包含元素多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排序在包含元素少的交集所对应校验比特之前。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个校验比特由各所述校验比特在校验矩阵中对应列的列重确定所述排列顺序,其中,列重小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排序在列重大的列对应的校验比特之前。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接收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中的所述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依次进行译码;在译码到所述校验比特时,采用所述校验比特对在先译出的关联信息序列进行校验,获取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确定不可靠译码路径,并删除所述不可靠译码路径;采用剩余译码路径继续译码,获取译码后的序列。
2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至少一个芯片。
2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至少一个芯片。
2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07070.4A CN109412749B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07070.4A CN109412749B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12749A true CN109412749A (zh) | 2019-03-01 |
CN109412749B CN109412749B (zh) | 2020-09-04 |
Family
ID=6545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07070.4A Active CN109412749B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1274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8416A (zh) * | 2022-03-22 | 2022-08-30 | 安徽大学 | 一种抗间断性反射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16961841A (zh) * | 2023-09-19 | 2023-10-27 |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数据中心的译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84584A1 (en) * | 2010-01-15 | 2012-11-08 | Tao Zhang |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catenated code |
CN10678845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 |
CN106899379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极化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8540141A (zh) * | 2017-03-02 | 2018-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olar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8-17 CN CN201710707070.4A patent/CN1094127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84584A1 (en) * | 2010-01-15 | 2012-11-08 | Tao Zhang |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catenated code |
CN106899379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极化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678845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 |
CN108540141A (zh) * | 2017-03-02 | 2018-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olar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 HISILICON: "Channel coding for control channel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R1-167216》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8416A (zh) * | 2022-03-22 | 2022-08-30 | 安徽大学 | 一种抗间断性反射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16961841A (zh) * | 2023-09-19 | 2023-10-27 |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数据中心的译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6961841B (zh) * | 2023-09-19 | 2023-12-26 |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数据中心的译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12749B (zh) | 2020-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10251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гибридного полярного кода | |
US2020023658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 |
EP3991328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with triangular factorization of generator matrix | |
CN109286404B (zh) | 一种Polar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 |
US11211947B2 (en) | Polar code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olar cod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US8843799B2 (en) | Serial processing method, parallel processing method of bit rate matching and device thereof | |
CN111030707B (zh) | 一种Polar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11446969A (zh) | 一种级联crc码的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8574494B (zh) |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CN110391874B (zh) | 极化码的速率匹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设备 | |
CN109412749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RU2739582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 |
CN109150199B (zh)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756307A (zh) |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 |
US11171673B2 (en) |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Rosenqvist et al. |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lar Codes in 5G | |
CN109428608A (zh) |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 |
CN110324111B (zh) | 一种译码方法及设备 | |
CN109391353A (zh) | 一种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574556B (zh) | 一种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9088698B (zh) | 一种编码方法及通信设备 | |
US11705990B2 (en) |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586842A (zh) | Pdcch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译码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 | |
CN109474376A (zh) | 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9474379A (zh) | 编码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