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2202A -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2202A
CN109412202A CN201811265950.1A CN201811265950A CN109412202A CN 109412202 A CN109412202 A CN 109412202A CN 201811265950 A CN201811265950 A CN 201811265950A CN 109412202 A CN109412202 A CN 109412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ower
regi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genera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59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2202B (zh
Inventor
鲍兴川
彭林
王堃
林为民
韩海韵
徐敏
王刚
于海
张泽浩
王鹤
朱亮
侯战胜
何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2659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2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2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2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动配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由此,在全局优化之后,结合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对实际输出功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对主动配电网各区域中的分布式电源产生的不稳定的功率进行调节,以确保配电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动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大量间歇式新能源的充分消纳和多种可控设备的优化控制,提出了主动配电网技术。主动配电网是运用更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来进行潮流管理,从而对局部的分布式能源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的配电系统。如何通过有效优化调度策略实现接入的大量间歇式新能源的充分消纳和可调资源的优化调度,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是目前主动配电网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主动配电网具有大量分布式可调资源、数据交互多、控制方式灵活等特点,因此其分布式优化调度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由于多智能体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治性、适应性、协调性和社会性,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和微电网的研究领域,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的协调优化问题。主动配电网分层协调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对控制设备进行分层分区降低其逻辑复杂度,通过不同层次的控制配合,实现兼顾网络复杂性与调节实时性的控制。但是由于间歇式能源出力依赖于自然条件,变化较为频繁,只在长时间尺度下进行优化控制是无法对环境以及负荷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的,这样形成的优化协调控制策略实际上往往并不是最优的。现有的协调控制方法对分布式能源出力的预测准确度依赖较大,但在目前的预测精度下,无法保证分布式能源的出力与预测值相同或相近,往往会出现分布式能源出力与实际有功出力之间偏差较大的情况,进而导致主动配电网中功率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主动配电网中功率不稳定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可选地,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和所述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根据所述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根据所述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可选地,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大于所述预设指标值时,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不稳定状态;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不稳定状态时,则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否则,不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可选地,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包括:
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所述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区域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区域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根据获得的所述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可选地,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主动配电网中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根据所述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所述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以及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根据获得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包括:
全局优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和所述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所述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然后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再根据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然后根据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最后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在对主动配电网进行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之后,通过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得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通过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和预设指标值的比对结果,来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由此,在全局优化之后,结合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对实际输出功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对主动配电网各区域中的分布式电源产生的不稳定的功率进行调节,以确保配电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中步骤S13的流程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系统中第二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是基于多智能体的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架构来实现的。以下对该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基于多智能体的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按照“主导Agent–节点Agent–受控单元Agent”的3层架构设计。具体地:
1)主导Agent,一方面按照全网优化目标制定区域激励信号,派发电网电价信号给各区域,引导区域自治优化,并收集各区域优化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负责全网安全约束校验;
2)节点Agent,响应主导Agent的电价信号,按照区域运行成本最小目标,实现区域内部能量自治平衡;
3)受控单元Agent,用于对可控型分布式发电、柔性负荷、储能等可调对象,响应节点Agent的调度指令。
以上的架构支持以下不同的控制模式:
1)区域自治:各区域实现内部能量平衡,此模式类似于微网模式,但主要区别是节点Agent在主导Agent的区域激励信号协同指导下,实现内部自治优化目标的能量平衡。
2)全局协同:按照主导Agent的全局优化目标调度,多个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来实现跨区域的全网能量协调。
以下为基于多智能体的主动配电网的构建过程,包括:
1)构建主导Agent:构建主导Agent时给定全局目标函数和网络拓扑结构。
2)资源分配:新建并配置一个节点Agent,并为其配置受控单元,设定运行和约束目标。根据系统目前的干扰情况和自身的约束条件进行工作。
3)对新建的节点Agent进行初步校验:检查是否符合预期。
4)主导Agent按照网络拓扑将校验通过的节点Agent加入到网络中,更新网络拓扑矩阵,更新各层Agent的上下文关系。
5)进行全网模型校验。
6)若网络未构建完成,则回到步骤2)。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其中,本实施例中,步骤S11具体包括:
1):主导Agent网络初始化,载入初始断面调度中心获取负荷代理、风电场、发电机组的供用电信息;调度中心发布竞价指令至各负荷代理。
2):主导Agent下发t时刻激励信号。
3):各节点接收目标,通过目标函数内部自治协调。
4):各节点向主导Agent发送自身协调结果。
5):主导Agent进行全网安全校验,检验节点调节策略是否满足全局安全约束。
6):若无越限,则进入步骤7);若安全越限,则主导Agent进行跨节点协调,进入以下子流程:
①主导Agent向各下属节点Agent询问各区域的负荷调节容量和发电调节容量;
②各节点计算自身内部调节裕度,向主导Agent通报;
③主导Agent根据节点电压约束和上报的调节容量优化调整各节点的潮流功率;
④各节点Agent按照优化的功率值调整内部资源;
⑤返回步骤5)。
7):t=t+1,调度中心根据风电预测、发电、负荷数据求取第k时段功率调整量,发布给各负荷代理;负荷代理学习、报价、调度中心决策;负荷代理调整功率。返回步骤2)。
其中,步骤7)具体为:负荷代理学习历史数据,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计算报价策略并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以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功率调整量,将信息下发至各个代理;负荷代理得到本时段自身负荷调整总量,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以激励和电价为手段改变内部负荷功率。
通过以上全局优化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全天的用户成本最低,同时使得电网的性能得以改善。
以上全局优化控制过程中,新的节点自治目标根据校验结果来制定。节点Agent会根据目标函数的计算结果,令部分分布式电源停机、令储能充电或令负荷量增加,若电压越下界,则过程同理。节点Agent在受主导Agent的激励信号约束下,依靠各节点自身的调节能力实现本地平衡。在自治调度下,区域之间不进行协调,由主导Agent进行全局约束校验:当校验结果不越限时,各节点自治跟踪运行目标;越限时,主导Agent修正越限节点的激励信号,并要求重新响应。全局协同优化是在各节点自治的基础上,通过主导Agent的自身的全局目标进行区域间协同优化。
步骤S12、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具体地,当全局优化完成后,可以采用测量装置测量得到第i个区域节点的实际输出功率值,其序列形式表示为:
其中,Pi表示第i个区域节点的实际输出功率值,m表示第i个区域功率输出的发生时刻,T表示矩阵的转置符号。
步骤S13、根据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3具体包括:
步骤S131、根据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具体地,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输出功率的移动平均值表示为:
其中,N表示j时刻之前的时间段,k表示在指定时间段的时间序列。
步骤S132、根据实际输出功率值和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具体地,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功率偏差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表示为第i区域节点在m时刻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表示为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步骤S133、根据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具体地,可定义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为:
步骤S134、根据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具体地,可定义j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为:
首先对大量样本Π进行分布判断,然后选取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待判别目标模式的概率密度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信度函数分配值
其中,
式中:Mi定义为i时刻负荷对应的实际功率值和电压值,Mj定义为j时刻负荷对应的功率值和电压目标值,为相关系数,ψ和为自回归和滑动平均阶数,为负荷对应的概率函数。Π为对应的样本集合,表示该场景分配到Π上的概率分配函数值,值越大表明该场景可信度大;为分类精度,α为支持向量机的概率输出,β为相关系数。
由此获得第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
步骤S14、将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S14具体为:当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大于预设指标值时,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不稳定状态。
例如,预设指标值为0时,当获取到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大于0时,则可判定该稳定性评估指标未超出安全域,即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功率、电压是稳定的。当获取到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小于等于0时,则可判定该稳定性评估指标超出了安全域,即i区域节点在j时刻的功率、电压是不稳定的。
作为可替换实施方式,预设指标值可以不为0,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预设指标值。
步骤S15、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本实施例中,步骤S15具体为:当比对结果为不稳定状态时,则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否则,不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在对主动配电网进行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之后,通过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得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通过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和预设指标值的比对结果,来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由此,在全局优化之后,结合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对实际输出功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对主动配电网各区域中的分布式电源产生的不稳定的功率进行调节,以确保配电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包括:
步骤S161、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目标交换功率值是根据全局优化计算得到,实际交换功率值是系统实际运行时的实测值。
步骤S162、根据目标交换功率值、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区域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区域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首先定义馈线控制误差为:
PFCE=PE.C-PE.S
其中:PE.S为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的交换功率PE的最优值或全局优化的计划值,即目标交换功率值,其可根据全局优化计算得到;PE.C为运行中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的交换功率PE的实测值,即实际交换功率值。
分布式电源控制方程如下式所示:
其中:Ki为区域功率调节系数,为一常数;Pi、ΔPi为主动配电网中第i个自治区域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及功率调节量,以流出馈线为正方向,t表示功率发生指定时间段。可控负荷或等效为单个节点的微网等功率可调的设备或等效节点,也可采用馈线控制误差积分控制。区域内部功率协调是协调区域内各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控制调节策略,其输出ΔPm1,ΔPm2,…,ΔPmn是隶属于第i个自治区域的每个分布式电源相对于全局优化目标值的功率调节量。当主动配电网中接入n个分布式电源时,自治区域i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变化量为
其中,C表示馈线控制误差积分量,式中其值对不同的分布式电源均相同。因此可知对于任意的分布式电源i、j,其功率调节量的比值为:Pi/ΔPj=(1/Ki)/(1/Kj)。令为所有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量之和,则有
其中,α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分配系数。
步骤S163、根据获得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在上述协调控制模式下,当系统发生功率不稳定时,扰动量将由各个自治区域与变电站母线协同分担,而且这种协同分担模式对于自治区域内部和非自治区域的功率扰动表现出来的特性也截然不同。若并网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及负荷确定,根据潮流计算可唯一的确定主动配电网与外电网的交换功率PE。定交换功率控制模式是以交换功率PE的实际值与全局优化的计划值相同为控制目标的控制模式,各分布式电源根据预定的功率调节分配系数调节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171、获取主动配电网中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目标输出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其中,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是全局优化时计算得到,实际输出功率值是系统实际运行时的实测值,主动配电网中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也是系统实际运行时的实测值。
步骤S172、根据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以及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
其中,PFCE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馈线控制误差,K为正常数,αi为第i个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分配系数,ΔPE,Err表示交换功率的控制误差,ΔPi,Err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功率控制误差。
分布式电源控制方程如下式所示:
若某一时刻主动配电网中出现计划外负荷变化ΔP,那么,考虑到PE.Err、Pi.Err的正方向并忽略损耗,根据功率平衡可知:
主动配电网功率调节过程结束时,PFCEi=0,且有ΔPE=ΔPE.Err,ΔPi=ΔPi.Err,结合上式可知:
则,
其中,αi为第i个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分配系数,且定义K为外电网功率调节分配系数。
功率调节结束后可得:
上式为各分布式电源及外电网的功率调节分配方程。当主动配电网出现计划外负荷P时,由外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共同调整功率平衡,其比例为K/(1+K)与αi/(1+K)。功率调节过程中,若部分分布式电源功率已调节至其限定值,那么其余分布式电源及交换功率PE仍按照功率调节分配系数的比例进行调节。若F为功率达到上限的分布式电源集合,那么未达到上限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调节量如上式所示,其中ΔP为主动配电网总负荷改变量。
步骤S173、根据获得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不仅需要关注交换功率PE,还需要使各分布式电源实际输出功率与其最优值相近。综合考虑PE及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最优值的控制模式称为追踪目标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式下,主动配电网出现计划外的负荷变化时,馈线控制误差指标综合描述主动配电网整体运行状态与分布式电源状态,使分布式电源在各自全局最优输出功率基础上,根据馈线控制误差指标中预定的系数调节输出功率,共同平衡计划外的负荷变化。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全局优化控制单元21、第一获取单元22、第二获取单元23、比对单元24以及判断单元25。其中,
全局优化控制单元21用于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第一获取单元22用于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第二获取单元23用于根据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比对单元24用于将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判断单元25用于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23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231、第二获取子单元232、第三获取子单元233以及第四获取子单元234。其中,
第一获取子单元231用于根据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第二获取子单元232用于根据实际输出功率值和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第三获取子单元233用于根据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第四获取子单元234用于根据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261、第四获取单元262以及调节单元263。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261用于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第四获取单元262用于根据目标交换功率值、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调节单元263用于根据获得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其中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3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3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3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存储器3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31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3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2中,当被所述处理器31执行时,执行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上述终端具体细节可以对应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和所述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根据所述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根据所述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大于所述预设指标值时,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确定该区域在设定时刻下的功率和电压处于不稳定状态;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不稳定状态时,则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否则,不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包括:
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所述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区域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区域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根据获得的所述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主动配电网中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根据所述额外负荷产生的功率值、所述各分布式电源的目标输出功率值和实际输出功率值以及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根据获得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6.一种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全局优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各区域之间进行功率交互,实现全局优化;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区域的实际输出功率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稳定性评估指标值与预设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各区域内的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值进行协调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各区域的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移动平均值;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值和所述功率移动平均值,获取各区域在设定时刻的功率偏差值;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偏差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功率安全指标值;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安全指标值,获取各区域在所述设定时刻的稳定性评估指标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动配电网和外电网之间的目标交换功率值和实际交换功率值,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为全局优化的目标值;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交换功率值、所述实际交换功率值以及功率调节系数,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调节值,所述功率调节系数为预先设置的;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输出功率调节值,对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
CN201811265950.1A 2018-10-26 2018-10-26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12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5950.1A CN109412202B (zh) 2018-10-26 2018-10-26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5950.1A CN109412202B (zh) 2018-10-26 2018-10-26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2202A true CN109412202A (zh) 2019-03-01
CN109412202B CN109412202B (zh) 2021-12-21

Family

ID=6547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5950.1A Active CN109412202B (zh) 2018-10-26 2018-10-26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220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064A (zh) * 2019-05-05 2019-09-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0783959A (zh) * 2019-12-02 2020-02-11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定状态控制系统
CN111159619A (zh) * 2019-11-29 2020-05-1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协调机制下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CN112014762A (zh) * 2020-10-21 2020-12-01 佛仪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射频电源的阻抗匹配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测试平台
CN113746093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937576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大规模主动配电网稳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802A (zh) * 2013-02-06 2013-06-12 上海交通大学 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dg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4099274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9274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151802A (zh) * 2013-02-06 2013-06-12 上海交通大学 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dg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文鹏: "馈线控制误差及其在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夏坊: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能量优化调度研究", 《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钟清: "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控制策略及实现", 《电网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064A (zh) * 2019-05-05 2019-09-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0210064B (zh) * 2019-05-05 2023-10-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1159619A (zh) * 2019-11-29 2020-05-1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协调机制下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CN110783959A (zh) * 2019-12-02 2020-02-11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定状态控制系统
CN112014762A (zh) * 2020-10-21 2020-12-01 佛仪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射频电源的阻抗匹配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测试平台
CN113746093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937576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大规模主动配电网稳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937576B (zh) * 2023-09-15 2023-11-2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大规模主动配电网稳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2202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2202A (zh)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Meng et al. Microgrid supervisory controllers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 literature review
US10983484B2 (en) Hierarchical implicit controller for shielded system in a grid
Hernandez et al. A survey on electric power demand forecasting: Future trends in smart grids, microgrids and smart buildings
WO2019092905A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Solanke et 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a multilevel electric vehicles infrastructure integrated with distributed resourc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lavi et al. Forecast-based consensus control for DC microgrids using distribut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deep learning models
JP6168528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情報伝達能力制御システム、方法
Ruelens et al. Demand side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with uncertainty on arrival and departure times
Rayati et al. An optimal and decentralized transactive energy system for electrical grid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áiz‐Marín et al. New challenges to wind energy voltage control. Survey of recent practi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Farzin et al. A hierarchical scheme for outage management in multi‐microgrids
CN113690885A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及供电平台
CN110598894A (zh) 用于能源互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Reiman et al. App deconfliction: Orchestrating distributed, multi-agent, multi-objective operations for power systems
Gupta Methods for grid-aware operation and planning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EP4012871B1 (de) Verfahren zum gerichteten übertragen von energie in form von energiepaketen
Mayhorn et 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based optimal coordin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Li et al. Multiagent deep met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sea computing-based energy management of interconnected grids consider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sustainable cities
Aragón et al.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GB2588459A (en) System for configuring demand response for energy grid assets
Shendryk et al. Study of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nd models of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Energy Life Cycle Management in Microgrid
Zhang et al.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for communication-free voltage-var optimization
Prasanna et al. DEEP solar: Data DrivEn modeling and analytics for enhanced system layer ImPlementation
Baliuta et al. Synthesis of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of foo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with power consumption predi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1

Address after: 102209 Beijing City, th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Binhe Road, No. 18, No.

Applicant after: Global energy Internet Institute, Inc.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ity, th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Binhe Road, No. 18, No.

Applicant before: Global energy Internet Institute, Inc.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