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8950A -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8950A
CN109408950A CN201811227578.5A CN201811227578A CN109408950A CN 109408950 A CN109408950 A CN 109408950A CN 201811227578 A CN201811227578 A CN 201811227578A CN 109408950 A CN109408950 A CN 109408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time
rational
drainag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75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8950B (zh
Inventor
邓存宝
师超
郝朝瑜
陈曦
王雪峰
郭建威
张国祥
曹海亮
孟晓刚
边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275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8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8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8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8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8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Geomet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涉及矿山安全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合理可采期计算以及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及其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在现有“三量”可采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瓦斯预抽作为必要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公式重新整合,并提出了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确定其计算方法,最终,归纳总结出工作面“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为矿井安全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续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 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保持采掘平衡是确保矿井正常、连续、稳定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 降低掘进工程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1961年,煤炭工业部发布了《关于矿井和露天矿开拓煤 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划分范围的规定》,将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及其对应的可供开采的期限作为我国煤矿生产采掘平衡的宏观控制指标。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迅猛发展、煤炭生产科技技术进步以及开采条件复杂程度等的不断 变化,国家制定的为保证矿井顺利接替的《“三量”规定》已逐渐出现采掘失调、不能适应现 阶段矿井接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延深,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的瓦斯抽采利用已构成保障采掘平衡接续的必要条件。瓦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带来多种安全 隐患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煤炭开采中安全“三量”的圈定,且瓦斯预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该期限将直接影响矿井的开拓、采区准备的时间,甚至会影响到工作面的回采速度。然而, 目前人们在分析矿井抽、掘、采三者关系之间的研究甚少,在瓦斯预抽与矿井原“三量”关 系之间也尚无可借鉴的成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 计算方法,分别给出工作面开拓煤量、准备煤量期、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和瓦斯抽采 达标煤量的概念及其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因国家制定的“三量”规定已出现采掘 失调、无法适应现阶段矿井接替需要的情况,在瓦斯预抽与矿井原“三量”及其可采期关系 上进行研究,避免可采期计算结果失真,为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续提供指导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包括:开拓 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合理可采期计算以及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及其合理可采期 的计算;
1)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k为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Lk为掘进工程总长度,p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队个 数,Vk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k0为形成开拓煤量后到形成准备煤量前的平均准备接替 时间,Tz2为石门揭煤平均预抽时间,Tz3为井筒揭煤平均预抽时间,Vd为掘进过程中受复杂 地质构造影响到所降低的最大平均掘进速度,为减缓速度的影响系数,且为区间[0,1]内 的常数;
2)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z为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Lz为准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q为准备过程的平 均掘进队个数,Vz为准备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z0为形成准备煤量后到形成回采煤量前的平 均准备接替时间,Tz1为准备巷道揭露煤层前的平均预抽时间;
3)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Th=Lm/(VJ-φVd)+max{To,Tc};
式中,Th为工作面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To为工作面平均设备安装调试时间,Tc为工作 面平均瓦斯抽采达标时间,Lm为回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VJ为工作面平均掘进速度;
4)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对于任意类型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都包括经区域性瓦 斯治理后效果检验为无瓦斯隐患的煤量和瓦斯浓度低而无需进行预抽的煤量两部分;
5)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合理可采期,其计算公式如下:
Tw=kTh
式中,Tw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采期,k为瓦斯预抽安全系数,且S1为回采 煤量面积,S2为瓦斯预抽煤量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在现有“三量”可采 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瓦斯预抽作为必要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公式重新整合,并提出了 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确定其计算方法,最终,归纳总结出工作面“四量”合理可采期 的计算方法,为矿井安全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续 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U型工作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回采过程的几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开拓过程的接续示意图;
其中,(a)为矿井开拓过程的接续正常示意图;(b)为矿井开拓过程具备等待时间的接 续失常示意图;(c)为矿井开拓过程超出预期时间的接续失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准备过程接续示意图;
其中,(a)为矿井准备过程的接续正常示意图;(b)为矿井准备过程具备等待时间的接 续失常示意图;(c)为矿井准备过程超出预期时间的接续失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回采过程接续示意图;
其中,(a)为矿井回采过程的接续正常示意图;(b)为矿井回采过程具备等待时间的接 续失常示意图;(c)为矿井回采过程超出预期时间的接续失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矿井“四量”关系示意图;
其中,(a)为高瓦斯或瓦斯有突出危险的矿井下的“四量”关系示意图;(b)为低瓦斯 矿井下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面积小于开拓煤量面积时的“四量”关系示意图;(c)为低瓦斯矿 井下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面积大于开拓煤量面积时的“四量”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突出矿井瓦斯预抽煤量与回采煤量比例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势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 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包括: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 采煤量的合理可采期计算以及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及其合理可采期的计算;
本实施例中,矿井U型工作面如图1所示,其中,L2、L4和l三段巷道为有效巷道,L3为无效巷道;所述有效巷道为矩形工作面的开切眼和两条顺槽;所述无效巷道为矩形工作面的其它巷道、任意形状的工作面折合成等面积的矩形工作面后多余的巷道;矿井回采过程的 几何示意如图2所示,其中L为采煤工作面煤巷总长度,VJ,VC分别为掘进速度和回采推进速度,Tm是设备安装调试以及瓦斯抽放的时间,l1、l2-l1为停采线后无效巷道长度,l3(l4)(l5)-l2为全程有效巷道长度。
统计某矿井的U型工作面各数据(取均值)如表1所示。
表1工作面各数据符号含义及取值
本实施例中,以Th为回踩煤矿合理可采期,以Tz为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以Tk为开拓 煤量合理可采期,以Tw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合理可采期。
矿井开拓过程的接续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图(a)为接续正常,即上一阶段开拓完 成的时间(TJ1-TJ0)加上(Tk0+Tz2+Tz3+Th+Tz)的时间点正好等于下一阶段开拓工作完成的时间TJ3, 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图(b)和图(c)均为接续工作不正常,图(b)中,开拓工作的时间 (TJ1-TJ0)加上(Tk0+Tz2+Tz3+Th+Tz)的时间点小于下一阶段掘进工作完成的时间TJ3,此时矿井开 拓过程会产生一个空闲的等待时间Tmn,在这种情况下,虽不影响下一阶段的开拓工作,但等 待的时间过长会增加巷道的维护成本,而图(c)中,开拓工作时间(TJ1-TJ0)加上(Tk0+Tz2+Tz3+Th+Tz)的时间点大于下一阶段开拓工作完成的时间TJ3,此时矿井开拓过程会超 出的时间为T′mn,在这种情况下,对下一阶段开拓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一定 的经济损失,由此可得:
1)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k为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Lk为掘进工程总长度,p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队个 数,Vk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k0为形成开拓煤量后到形成准备煤量前的平均准备接替 时间,Tz2为石门揭煤平均预抽时间,Tz3为井筒揭煤平均预抽时间,Vd为掘进过程中受复杂 地质构造影响到所降低的最大平均掘进速度,为减缓速度的影响系数,且为区间[0,1]内 的常数;
本实施例中,掘进工程总长度Lk可为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 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工程的总长度,其中,针对突出矿井或一 些高瓦斯矿井以及一般不需揭煤预抽的矿井,石门揭煤平均预抽时间Tz2和井筒揭煤平均预抽 时间Tz3忽略不计。
本实施例中,通过表1中的数据,带入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得 工作面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
矿井准备过程的接续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图(a)为接续正常,即上一阶段掘进完 成的时间(TJ1-TJ0)加上(Tz0+Tz1+Th)的时间点正好等于下一阶段掘进工作完成的时间TJ3,是最 理想的工作状态,图(b)和图(c)均为接续工作不正常,图(b)中,掘进工作的时间(TJ1-TJ0) 加上(Tz0+Tz1+Th)的时间点小于下一阶段掘进工作完成的时间TJ3,此时矿井准备过程会产生一 个空闲的等待时间Tmz,在这种情况下,虽不影响下一阶段的掘进工作,但等待的时间过长会 增加巷道的维护成本,而图(c)中,掘进工作时间(TJ1-TJ0)加上(Tz0+Tz1+Th)的时间点大于下 一阶段掘进工作完成的时间TJ3,此时矿井开拓过程会超出的时间为Tmz,在这种情况下,对 下一阶段掘进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由此可得:
2)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z为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Lz为准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q为准备过程的平 均掘进队个数,Vz为准备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z0为形成准备煤量后到形成回采煤量前的平 均准备接替时间,Tz1为准备巷道揭露煤层前的平均预抽时间;
本实施例中,准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Lz可为采区运输巷道、采区回风巷道及采区上 山等工程的总长度,其中,对于一般不需揭煤预抽的矿井,准备巷道揭露煤层前的平均预抽 时间Tz1忽略不计。
本实施例中,通过表1中的数据,带入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得 工作面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
矿井回采过程的接续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图(a)为接续正常,即掘进工作的时间 (TJ1-TJ0)与Tm之和正好等于回采工作的时间Tc0,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图(b)和图(c)均为接续工作不正常,图(b)中,掘进工作的时间(TJ1-TJ0)与Tm之和小于回采工作的时间Tc0,此时矿井回采过程会产生一个空闲的等待时间Tmy,在这种情况下,虽不影响下一阶段的回采 工作,但等待的时间过长会增加巷道的维护成本,而图(c)中,掘进工作时间(TJ1-TJ0)与Tm之和大于回采工作的时间Tc0,超出的时间为T’m,此时矿井开拓过程会超出的时间为T’mz,在这种情况下,对下一阶段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由此可得:
3)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Th=Lm/(VJ-φVd)+max{To,Tc};
式中,Th为工作面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To为工作面平均设备安装调试时间,Tc为工作 面平均瓦斯抽采达标时间,Lm为回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VJ为工作面平均掘进速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表1中的数据,带入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得 工作面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Th=Lm/(VJ-φVd)+max{To,Tc}=6.95(月)。
4)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对于任意类型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都包括经区域性瓦 斯治理后效果检验为无瓦斯隐患的煤量和瓦斯浓度低而无需进行预抽的煤量两部分;
5)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合理可采期,其计算公式如下:
Tw=kTh
式中,Tw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采期,k为瓦斯预抽安全系数,且S1为回采 煤量面积,S2为瓦斯预抽煤量面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表1中的数据,带入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采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求得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采期Tw=kTh=12.51(月)。
矿井“四量”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由于各个矿井的瓦斯含量不同,高瓦斯或 瓦斯突出矿井中瓦斯含量高,通过风排瓦斯并不能完全消除瓦斯超标所带来的事故隐患,因 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瓦斯预抽工作,以此降低瓦斯浓度,从而消除因瓦斯因素所造成的 突发灾害;而低瓦斯矿井中的瓦斯浓度通过通风足以消除瓦斯所带来的隐患,因此不需要进 行预抽工作,其中,图(a)代表高瓦斯或瓦斯有突出危险的矿井,预抽工作量大,在抽采不 达标前不能进行回采工作,因此瓦斯抽采达标煤量是属于开拓煤量和准备煤量中的一部分, 图(b)和图(c)代表不同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面积下的低瓦斯矿井,预抽工作量小,甚至不 需要对瓦斯预抽,可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进行回采,因此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能大于准备煤 量或者开拓煤量。
矿井瓦斯预抽煤量与回采煤量比例关系如图7所示,图中,S1为回采煤量面积,S2为瓦 斯预抽煤量面积。由图7可以看出,当矿井为非突出矿井时,S1近似等于S2,此时k=1;当矿井为突出矿井时,S1远小于S2,此时k>1。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提 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明确了矿井“抽、掘、采”生产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弥补了现有理 论的不足,为采矿规律的认识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瓦斯预抽提出矿井“四量” 合理可采期,改进了原“三量”可采期计算模型,保障了高瓦斯及瓦斯突出矿井可采期计算 的合理性,为各类型矿井安全生产及监测工作提供了新的考核指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 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合理可采期计算以及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及其合理可采期的计算;
1)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k为开拓煤量合理可采期,Lk为掘进工程总长度,p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队个数,Vk为开拓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k0为形成开拓煤量后到形成准备煤量前的平均准备接替时间,Tz2为石门揭煤平均预抽时间,Tz3为井筒揭煤平均预抽时间,Vd为掘进过程中受复杂地质构造影响到所降低的最大平均掘进速度,φ为减缓速度的影响系数,且φ为区间[0,1]内的常数;
2)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z为准备煤量合理可采期,Lz为准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q为准备过程的平均掘进队个数,Vz为准备过程的平均掘进速度,Tz0为形成准备煤量后到形成回采煤量前的平均准备接替时间,Tz1为准备巷道揭露煤层前的平均预抽时间;
3)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Th=Lm/(VJ-φVd)+max{To,Tc};
式中,Th为工作面回采煤量合理可采期,To为工作面平均设备安装调试时间,Tc为工作面平均瓦斯抽采达标时间,Lm为回采工作所需的掘进总长度,VJ为工作面平均掘进速度;
4)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概念:对于任意类型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都包括经区域性瓦斯治理后效果检验为无瓦斯隐患的煤量和瓦斯浓度低而无需进行预抽的煤量两部分;
5)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合理可采期,其计算公式如下:
Tw=kTh
式中,Tw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可采期,k为瓦斯预抽安全系数,且S1为回采煤量面积,S2为瓦斯预抽煤量面积。
CN201811227578.5A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Active CN109408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7578.5A CN109408950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7578.5A CN109408950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8950A true CN109408950A (zh) 2019-03-01
CN109408950B CN109408950B (zh) 2023-05-30

Family

ID=6546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7578.5A Active CN109408950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89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9976A (zh) * 2019-10-11 2020-03-24 重庆大学 一种突出矿井抽掘采部署合理性评判改进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769A (zh) * 2011-10-21 2012-02-15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高突矿井煤与瓦斯共采一体化开采方法
US20130061592A1 (en) * 2010-03-01 2013-03-14 Jayant Chandulal Mehta Process for Maxim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al Energy
CN104481578A (zh) * 2014-11-27 2015-04-0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高瓦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法
CN106246141A (zh) * 2016-08-03 2016-12-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产能预测的钻孔量化分区布置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1592A1 (en) * 2010-03-01 2013-03-14 Jayant Chandulal Mehta Process for Maxim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al Energy
CN102352769A (zh) * 2011-10-21 2012-02-15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高突矿井煤与瓦斯共采一体化开采方法
CN104481578A (zh) * 2014-11-27 2015-04-0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高瓦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法
CN106246141A (zh) * 2016-08-03 2016-12-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产能预测的钻孔量化分区布置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福胜 等: "矿井四量可采期计算及其概率分布分析", 内蒙古煤炭经济 *
卞正富,桑光灿: ""三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胡光华 等: "考虑瓦斯预抽和揭煤预抽时间的"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山西焦煤科技 *
赵华: ""三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边树鹏 等: "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的提出及其与矿井原"三量"的关系", 山西焦煤科技 *
郭建红 等: "考虑瓦斯预抽期的工作面回采煤量可采期的计算", 内蒙古煤炭经济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9976A (zh) * 2019-10-11 2020-03-24 重庆大学 一种突出矿井抽掘采部署合理性评判改进方法及装置
CN110909976B (zh) * 2019-10-11 2023-05-12 重庆大学 一种突出矿井抽掘采部署合理性评判改进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8950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8950A (zh) 一种考虑瓦斯预抽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的计算方法
CN101749017B (zh) 煤矿多巷掘进防突工艺
CL2022003268A1 (es) Método de excavación de cuevas para depósitos mineros, y una infraestructura de minería, sistema de monitoreo, maquinaria, sistema de control y medio de datos para el mismo
Primadiansyah et al. Driving and managing stress in the Deep Mill Level Zone caving mine
Gillies et al. Australian longwall panel ventilation practices
CN107524124A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部位开挖施工方法
Vinogradov et al. Method of gas emission control for safe working of flat gassy coal seams
CN103510962A (zh) 一种软土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物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方法
CN108256191B (zh) 考虑施工异常的隧洞开挖进度仿真方法
CN109797717A (zh) 一种河道上穿即有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8843319A (zh) 深部开拓系统的形成方法
CN101915106A (zh)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CN109853494A (zh) 岔洞与调压室一体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42144B (zh) 一种矿石损失贫化的控制方法及其用途
CN112761713A (zh) 一种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安全长效抽采方法
CN111472839A (zh) 基于综合渗控的富水隧洞施工排水量定量计算方法
Lunarzewski Gas drainage practices
Dao et al. Research, Calculation and Proposal of Ventilation Solution for Duong Huy Coal Mine when Mining Down to-250 m Depth
Gillies et al. Review of Australian longwall panel ventilation practices
Kazakov et al. On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controlled air recirculation in potash and metal mines
CN109359393B (zh) 不确定信息条件下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确定方法
Lilić et al. Ventil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Omerler B mine
Schafer et al. Gas mitigation in the Mill Creek tunnel
Mubita Recent initiatives in reducting dilution at KonKola Mine, Zambia
Liu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eans and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