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7399A -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7399A
CN109407399A CN201811393157.XA CN201811393157A CN109407399A CN 109407399 A CN109407399 A CN 109407399A CN 201811393157 A CN201811393157 A CN 201811393157A CN 109407399 A CN109407399 A CN 109407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vable plate
luminous zone
area
lamp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31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7399B (zh
Inventor
吴义芳
刘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rta Optoelectronics (Guang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part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part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part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31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7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7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7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7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7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背光模块包括胶框、导光板、灯条、反射膜以及出光膜;其中灯条包括基板、LED灯以及内嵌且转动设置在基板上的活动板,LED灯设置在活动板上,或分散设置在活动板及基板上;在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在基板上设置有与每个发光区对应的设置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通过在灯条上设置活动板,使得设置在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光照方向可调,同时通过在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并在灯条上设置与发光区相对应的设置区,使得设置区能对相应发光区调光,可将调光后的发光区对比以进行进一步的调光,以使得重要发光区获得最好的发光均匀性,调光均匀,调光效果好。

Description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用于为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其中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且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背光源成为背光源发展的主流,其主要通过灯条上均匀设置有的LED灯来提供较均匀的光源,同时通过导光板的漫反射将灯条输入的光进行进一步的均匀扩散及导向输出;
其中,背光模块的各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瑕疵以及各部件在连接安装过程中的偏差等原因都会很大概率使得背光模块的出光不均匀,同时背光模块的各部件之间为固定的连接结构,使得当背光模块的出光出现不均匀时也不具备可调性,或可自动调光,但调光方法不合理导致调光效果差,从而导致背光模块的发光质量差。
故需要提供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其通过在灯条上设置活动板,使得设置在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光照方向可调,同时通过在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并在灯条上设置与发光区相对应的设置区,使得设置区能对相应发光区调光,还可通过将调光后的发光区对比以进行进一步的调光,以使得重要发光区获得最好的发光均匀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的各部件之间为固定的连接结构,当背光模块的出光出现不均匀时也不具备可调性,或可自动调光,但调光方法不合理导致调光效果差,从而导致背光模块的发光质量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包括胶框、导光板、灯条、反射膜以及出光膜,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胶框内,所述出光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以增加所述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所述反射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以将光线向所述出光膜的方向反射,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提供入射光源;
其中,所述灯条包括基板、LED灯以及内嵌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活动板,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或分散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及所述基板上,所述活动板用于改变所述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发光方向;
在所述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在所述灯条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发光区一一对应的设置区,所述活动板的驱动部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活动板的转动。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出光膜上设置有第一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两侧的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分界线垂直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宽度,在所述灯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发光区相对应的第一设置区,以及与所述第二发光区相对应的第二设置区。
其中,所述第二设置区靠近所述第一设置区的一端设置有交界区,所述交界区内的所述LED灯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所述LED灯呈一字排列,相邻的所述LED灯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活动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活动板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板面且垂直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所述第一设置区的活动板设置密度大于所述第二设置区的活动板设置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区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LED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设置区内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LED灯数量。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灯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强感应器,多个所述光强感应器的排列延长方向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一致,所述光强感应器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强感应器的光感信号控制所述交界区内的活动板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光强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灯条的基板上,且沿所述基板的延长方向依次排列。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背光模块的调光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开启所有的LED灯;
步骤S102:通过所有的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多个发光区一一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103:根据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对相应的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
步骤S104:计算调光后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一平均光强值,计算调光后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二平均光强值;
步骤S105:对比第一平均光强值是否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若是则转到步骤S106;
步骤S106: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控制交界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
步骤S107:通过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第二设置区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108:根据第二设置区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控制第二设置区内的交界区以外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二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
其中,所述步骤S103还包括:
步骤S201:计算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的最低光强值和最高光强值的第一光强差值,并对比第一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转到步骤S202;
步骤S202:若第一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则计算最低光强值的坐标位置,以其为目标位置;
步骤S203:计算相应设置区内的所有活动板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步骤S204:根据距离值控制相应设置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目标位置进行补光,并返回步骤S201,直至第一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则结束。
另外,所述步骤S106还包括:
步骤S301: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计算第一平均光强值和第二平均光强值的第二光强差值;
步骤S302:根据第二光强差值控制交界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通过在灯条上设置活动板,使得设置在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光照方向可调,同时通过在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并在灯条上设置与发光区相对应的设置区,使得设置区能对相应发光区调光,还可通过将调光后的发光区对比以进行进一步的调光,以使得重要发光区获得最好的发光均匀性,调光均匀,调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上的LED灯全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灯条调光后且沿C-C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两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灯条调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灯条上的活动板及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三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灯条调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四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中对每个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中的交界区内的活动板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的各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瑕疵以及各部件在连接安装过程中的偏差等原因都会很大概率使得背光模块的出光不均匀,同时背光模块的各部件之间为固定的连接结构,使得当背光模块的出光出现不均匀时也不具备可调性,或可自动调光,但调光方法不合理导致调光效果差,从而导致背光模块的发光质量差。
本发明术语中的“第一”“第二”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如下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提供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包括胶框11、导光板12、灯条15、反射膜13以及出光膜14,导光板12位于胶框11内,出光膜14位于导光板12的顶面,以增加导光板12出光的均匀性,出光膜14常用的有扩散膜和增光膜等膜片,反射膜13位于导光板12的底面,以将光线向出光膜14的方向反射,灯条15位于导光板12的一侧以向导光板12的入光面提供入射光源。
其中,灯条15包括基板151、LED灯152以及内嵌且转动设置在基板151上的活动板153,LED灯152设置在活动板153上,或分散设置在活动板153及基板151上,活动板153用于改变活动板153上的LED灯152的发光方向。
其中,LED灯152可全部设置在活动板153,使得所有的LED灯152均可活动调光,但这样成本较高,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可如图3所示,混合设置LED灯152,在活动板153之间的基板151上固定设置LED灯152,降低成本,活动板使用率高,且具有很好的调光性能。
活动板153可由微电机驱动转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已经可以做得非常小,甚至有报道指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电动机,它的直径约为500nm比头发丝还要小300倍。
在出光膜14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在灯条15上设置有与每个发光区一一对应的设置区,活动板153的驱动部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中央处理器控制活动板153的转动。
请参照图2和图3,其中图2为图1中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中,在出光膜14上设置有第一发光区23以及位于第一发光区23两侧的第二发光区24,第一发光区23和第二发光区24的分界线垂直于灯条15的延长方向,第一发光区23的宽度大于第二发光区24的宽度,在灯条15上设置有与第一发光区23相对应的第一设置区21,以及与第二发光区24相对应的第二设置区22。
中部的第一发光区23的发光质量最为重要,其调光性能也会设置的最好,因此将其宽度也设置得更宽,保证具有高发光质量的发光面积足够大。
其中,第二设置区22靠近第一设置区21的一端设置有交界区25,可设置交界区25的活动板设置密度大于第一设置区21的活动板设置密度,这里的设置密度也可理解为:将区域内所有的活动板均匀分布在区域内时,设定长度的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数量大于设定长度的第一设置区21内的活动板数量。
如可将交界区25内的LED灯152全设置在相应的活动板153上,交界区25对第一设置区21和第二设置区22均能进行调光,因此将交界区25的调光性设置得较强,整个灯条的所有区域都能共享交界区25的调光功能,非常节约成本,又使得整个灯条的调光性能较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板153的活动调光方式有多种,如活动板153可转动,参照图3的方位,转动轴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是垂直于基板151的方向,以及可以是上述两个转动方向的复合等多种活动方式对活动板153上的LED灯152的光照方向进行调光。
同时,可在活动板153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LED灯152,其不限于图3中的设置方式,具体的调光结构以能通过活动板153的活动来改变活动板上LED灯152的光照方向,进而对其他区域的进行调光为准。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LED灯152呈一字排列,相邻的LED灯152之间的间距相等,活动板153转动设置在基板151上,活动板153的转轴平行于基板151的板面且垂直于灯条15的延长方向。
本实施例的LED灯152一字排列,因此活动板153只需具有绕图3方位中竖直方向转动轴的转动,即可将活动板153上的LED灯向图3方位中的左右两边进行调光。
其中,第一设置区21的活动板153设置密度大于第二设置区22的活动板153设置密度,这里的设置密度也可理解为:将区域内所有的活动板均匀分布在区域内时,设定长度的第一设置区21内的活动板数量大于设定长度的第二设置区22内的活动板数量,使得第一设置区21的调光性能较强,能更好的保证到第一发光区23的调光均匀性。
同时,第一设置区21内相邻的两个活动板153之间的LED灯152数量小于第二设置区22内相邻两个活动板153之间的LED灯152数量。
需说明的是,图3中第一设置区21、第二设置区22以及交界区25的长度、间距以及各区域内设置的活动板数量仅为简化示意,用于表达各区域之间的相对密度,不用于限制实际灯条上各区域的实际长度、间距以及各区域内的活动板数量。
如下,对活动板153上的LED灯的分布以及对应的活动调光方式进行详细具体的叙述。
LED灯可如图4所示设置在活动板153上,也可如图3所示混合设置在基板151和活动板153上,所有的LED灯152一字排列成一排,且相邻的LED灯之间的间距均相等,设置均匀,以便提供均匀的光照,同时LED灯混合设置在基板11和活动板12上,能降低成本。
活动板153转动设置在基板151上,且仅设置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第一转轴A的轴线平行于基板151的板面且垂直于基板151的延长方向。
其中,在一块活动板153上设置有两个LED灯13,两个LED灯13分别位于活动板153的第一转轴A的两侧,使得活动板153沿第一转轴A转动可使得两个LED灯13向相同的方向偏转较大的角度,便于向两侧调光。
需要调光时,可由光感应器检测沿灯条延长方向的多个位置的光强值,并输送光强信息给控制部件,由控制部件锁定光弱位置,并控制其它位置的活动板153转动向光弱位置进行补光,达到调节发光均匀的目的。
请参照图4和5,其中图4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上的LED灯全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灯条调光后且沿C-C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需说明的是图5仅为了表示活动板的转动调光,故剖视图中未画出活动板的驱动部件,同时图5中活动板的转动角度不用于限制实际转动角度,仅为了表示各活动板之间转动的相对差异,其中这里以图5中标示D处为光弱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转动调光原理在于,对光弱位置进行补光的同时,需使得其它位置均下降相同的光强值,从而能使得其他位置的光强值能保持原有的均匀性。
如图5中,假设检测并判断D处为光弱位置,且其它位置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来对D处进行补光。
则调光时,D处两端其它位置的活动板153均会向D处的方向转动,其中在不考虑相邻的活动板转动影响的状态下,其他位置需要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则每个活动板均转动相同的一个单位的转角即可实现。
而实际调光过程中,当一个活动板向D处转动一个单位的转角且使得对应区域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时,会对更靠近D处的位置产生补光值,因此更靠近D处的活动板就需要转动大于一个单位的转角来实现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
因此为了实现均匀的调光,如图5所示,更靠近D处的活动板的转动角度会大于远离D处的活动板的转动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出现失效LED灯时或由于灯条制造误差导致发光不均匀时均可由光感应器检测到,然后通过上述调节转动活动板153的方式来调光,同时还可在补光完成后,再次由光感应器检测光强,再次重新锁定光弱位置进行补光,通过多次循环进行补光操作从而获得最均匀的发光效果。
另外,请参照图6和图8,其中图6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两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灯条上的活动板及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活动板153包括第一分板321和第二分板322。
第一分板31绕第一转轴A转动设置在基板151上(图中标号A所指实际为转轴的转轴线,在这里用于直接示意第一转轴A),第一转轴A的轴线平行于基板151的板面且垂直于基板151的延长方向。
第二分板32绕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分板31上,第二分板32绕第二转轴的转动可参照图8中的转动箭头B,第二转轴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分板31的板面。
LED灯152固定设置在第二分板32上,LED灯152与第二转轴错开设置。
优选的,第一转轴A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交,且第一转轴A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的交点可设置为与第一分板31的中心点重合,便于两块分板的设置以及转动调节。
如图6,在第二分板32上设置有两个LED灯152,两个LED灯152分布在第二转轴的两侧,两个LED灯152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对两个LED灯152的调节是相通一致的,方便调节。
两个LED灯152的中心点的连线与第二转轴错开设置,即使得如图6的视角方向中,LED灯152能与第一转轴A错开,使得两个LED灯152离第一转轴A的距离更远,LED灯152绕第一转轴A转动的幅度更大,当如图6所示状态。两个LED灯152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转轴A时,第二分板32随第一转轴A的转动能使得LED灯152能转动较大的角度,便于调光。
可如图6所示,可将所有的LED灯全设置在活动板153,多块活动板153上的两个LED灯152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块活动板153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基板151上的所有LED灯可调节成距离相等的阵列,便于均匀供光。
还可在相邻活动板153之间的基板151上均固定设置一个或多个LED灯组,每个LED灯组包括两个LED灯34,每个LED灯组的两个LED灯34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转轴A的轴线,从而减少活动板153的设置,降低成本,同时又具有合适的调光功能。
一个第二分板32上的两个LED灯152的距离等于每个LED灯组的两个LED灯34之间的距离,多个LED灯组的中心间距相等,第一分板31和LED灯组的中心间距等于多个LED灯组的中心间距。
在正常情况下可调节所有LED灯成距离相等的阵列,以利于均匀供光,在检测到供光不均时,又可通过活动板153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进行调光。
灯条的活动板具有两个转动方向的工作原理:相较于活动板仅绕第一转轴A的一个转动,这里的活动板多了一个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
以第一转轴A为分界线,活动板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可使得LED灯152在活动板153上的位置偏向左侧从而对左侧区域的光照更强,或位置偏向右侧从而对右侧区域的光照更强。
如图6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为两个LED灯152分居第一转轴A的两侧,两个LED灯152对两侧区域的光照强度相等。
如图6中左端第二块活动板为两个LED灯152均位于第一转轴A的右侧,两个LED灯152对右侧区域的光照强度更大,因此,由图6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所示状态逆时针转动至左端第二块活动板所示状态的过程可理解为向右侧区域补光的过程。
如图6中左端第三块活动板为两个LED灯152均位于第一转轴A的左侧,两个LED灯152对左侧区域的光照强度更大,因此,由图6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所示状态顺时针转动至左端第三块活动板所示状态的过程可理解为向左侧区域补光的过程。
请对比参照图6和图7,其中图7为图6中的灯条调光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活动板的转动角度不用于限制实际转动角度,仅为了表示各活动板之间转动的相对差异,其中这里以图7中标示E处为光弱位置进行详细说明,活动板以图6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的状态为初始状态。
具体转动调光原理在于,对光弱位置进行补光的同时,需使得其它位置均下降相同的光强值,从而能使得其他位置的光强值能保持原有的均匀性。
如图7中,假设检测并判断E处为光弱位置,且其它位置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来对E处进行补光。
则调光时,E处两端其它位置的活动板153均会使得其上的LED灯152向靠近E处的方向绕第二转轴转动,其中在不考虑相邻的活动板转动影响的状态下,其他位置需要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则每个活动板均转动相同的一个单位的转角即可实现。
而实际调光过程中,当一个活动板转动一个单位的转角使得对应区域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时,会对更靠近E处的位置产生补光值,因此更靠近E处的活动板就需要转动大于一个单位的转角来实现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
因此为了实现均匀的调光,更靠近E处的活动板的转动角度会大于远离E处的活动板的转动角度,如图7中越靠近E处的活动板,其相对于初始状态所转动的角度更大。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板153绕第一转轴A转动进行调光的工作原理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活动板153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调光和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的转动调光可进行叠加。
请参照图9,其中,图9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三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分板上设置有三个LED灯152时,三个LED灯152分布在第二转轴的周侧且三个LED灯152的中心点的连线成三角形。
优选的,三个LED灯152的中心点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于第二转轴上的轴线上,使得活动板绕第二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三个LED灯152可相互替换,同时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的转动控制也更容易。
其中,可将所有LED灯全设置在活动板153上,多块活动板153上的三个LED灯152所成的三角形边长相等,相邻两块活动板153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活动板153的转动调节将所有的LED灯沿基板151的延长方向排列成两行,且相邻的LED灯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成距离相等的阵列,便于均匀供光。
另外,还可在相邻活动板153之间的基板151上固定设置一个或多个LED灯44,如图9为在基板151上设置一个LED灯44的情况,当设置多个时,也可通过设置合理的间距,使得所有的LED灯沿基板151的延长方向排列成两行,并保持相邻的LED灯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成距离相等的阵列,便于均匀供光。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板153上的三个LED灯152具有如下优势:
相较于上述两个转动的活动板且活动板上设置有两个LED灯,本例中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三个活动LED灯43。
以第一转轴A为分界线,活动板绕第二转轴的转动可使得三个中的两个LED灯152在活动板153上的位置偏向左侧从而对左侧区域的光照更强,或位置偏向右侧从而对右侧区域的光照更强。
相较于上述活动板上设置两个LED灯而言,由于其中两个LED灯152偏向一侧时,仍有一个LED灯152位于另一侧,活动板153上第一转轴A两侧区域的差异更小,从而使得向一侧转动补光的精度更细。
如图9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为三个LED灯152以第一转轴A为分界线对称分布,三个LED灯152对两侧区域的光照强度相等。
请对比参照图9和图10,其中图10为图9中的灯条调光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中活动板的转动角度不用于限制实际转动角度,仅为了表示各活动板之间转动的相对差异,其中这里以图10中标示F处为光弱位置进行详细说明,活动板以图9中左端第一块活动板为初始状态。
具体转动调光原理在于,对光弱位置进行补光的同时,需使得其它位置均下降相同的光强值,从而能使得其他位置的光强值能保持原有的均匀性。
如图10中,假设检测并判断F处为光弱位置,且其它位置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来对F处进行补光。
则调光时,F处两端其它位置的活动板153均会使得LED灯152向靠近F处的方向绕第二转轴转动,其中在不考虑相邻的活动板转动影响的状态下,其他位置需要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则每个活动板均转动相同的一个单位的转角即可实现。
而实际调光过程中,当一个活动板转动一个单位的转角使得对应区域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时,会对更靠近F处的位置产生补光值,因此更靠近F处的活动板153就需要转动大于一个单位的转角来实现下降一个单位的光强值;
因此为了实现均匀的调光,更靠近F处的活动板153的转动角度会大于远离F处的活动板的转动角度,如图10中越靠近F处的活动板,其相对于初始状态所转动的角度更大。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板153绕第一转轴A转动进行调光的工作原理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活动板153绕第一转轴A的转动调光和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的转动调光可进行叠加。
请参照图11,其中图11为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灯条的活动板上设置有四个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分板上设置有四个LED灯152,四个LED灯152分布在第二转轴的周侧且四个LED灯152的中心点的连线成正方形,且正方形的中心点与第二分板的转动中心重合,四个LED灯152可相互替换。
其可将所有LED灯全设置在活动板153上,多块活动板153上的LED灯152连线成的正方形边长相等,相邻两块活动板153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基板151上的所有LED灯可调节成距离相等的阵列,便于均匀供光。
也可在活动板153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LED灯组,优选每个LED灯组设置两个LED灯152,两个LED灯152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转轴A的轴线,两个LED灯152的距离可优选等于四个LED灯152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或对角线长,LED灯混合设置在基板151和活动板153上,能降低成本。
在活动板153上设置四个LED灯152的调光工作原理:当通过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的转动使得四个LED灯152两两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A的两侧时,第一转轴A的转动能带动四个LED灯152转动较大的幅度,从而能获得较强的调光效果,如图11中左端到的第一块活动板。
当通过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的转动使得其中两个LED灯152位于第一转轴A上时,第一转轴A的转动主要能带动远离第一转轴A的另外两个LED灯152转动较大的幅度,从而能获得较弱的调光效果,如图11中左端的第二块活动板。
活动板153绕第二转轴转动可改变第一转轴A转动时的调光强度,使其具有不同层次的调光模式,调光能力更强。
在本发明中,在灯条1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强感应器16,多个光强感应器16的排列延长方向与灯条15的延长方向一致,光强感应器16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中央处理器根据光强感应器16的光感信号控制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153的转动,沿灯条15的延长方向,由多个光强感应器16测出多个位置的光强值,可通过多个光强值绘成光照分布情况,从而能反映供光是否均匀。
其中,灯条15固定设置在胶框11的内壁上,多个光强感应器16设置在灯条15的基板151上,且沿基板151的延长方向依次排列。
本实施例中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如下的调光方法。
请参照图12,图12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背光模块的调光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所有LED灯开启,如可向控制部件输入一个“调光”指令,使得控制所有LED灯开启,处于开灯待调光状态。
步骤S102:控制所有的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多个发光区一一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其中,多个区域光照分布情况也就与灯条的多个设置区一一对应。
可先根据光强值确定沿灯条15的延长方向的总体光照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多个设置区的长短比例来对总体光照分布情况进行截取,进而获得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具体的,沿灯条15的延长方向,由多个光强感应器16测出多个位置的光强值,如可通过多个位置的光强值绘成沿灯条15的延长方向的总体光照分布线,然后可根据基板151上第一设置区21和第二设置区22的长度比例便可将所得总体光照分布线截取成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线段。
步骤S103:根据每个区域光照分布情况控制相应设置区内的活动板转动,对每个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
即仅根据第一发光区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控制第一设置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两个第二设置区内的活动板也仅通过转动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三个设置区独立的对相应的发光区调光。
均匀调光的结果从光照分布线段的角度考虑,即通过调光可将严重的弯曲段调节成趋于直线,表明灯条15的供光更加均匀了,发光区的发光更加均匀了。
在调光过程中,可选择仅仅进行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3对各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也可选择再进行如下步骤S104-步骤S108调节各发光区的发光差异。
步骤S104:根据光照分布情况计算调光后的第一发光区23对应的第一平均光强值,第二发光区24对应的第二平均光强值。
计算平均光强值的方式如可对设置区内的多个光强感应器16检测到的光强值进行求平均值。
步骤S105:将第一平均光强值与第二平均光强值对比,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大于等于第二平均光强值,表明较重要的第一发光区23的发光质量较佳,则可就此结束对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差异性调光,以此优先保证第一发光区23的发光质量。
步骤S106: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表明两侧的第二发光区24的发光质量更佳,因此需控制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转动向第一发光区23进行补光。
步骤S107:交界区25的内的活动板转动向第一发光区23进行补光后,会导致第二发光区24的发光失衡,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需要对第二发光区24重新进行调光。
控制光强感应器再次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第二发光区24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108:根据第二发光区24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控制第二设置区22内的交界区25以外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二发光区24再次进行均匀调光。
对第二发光区24再次调光后,可直接结束调光,也可再次对比检测计算第一发光区23对应的第一平均光强值和第二发光区24对应的第二平均光强值,并进行对比,由于交界区25对第一发光区23补光后基本不会再低于第二发光区24的光强,优选为直接结束调光,提高效率。
请参照图13,其中图13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中对每个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的流程图,如下对各发光区的均匀调光作出具体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中独立的对每个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的具体步骤可为:
步骤S201:计算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最低光强值和最高光强值的第一光强差值,并将第一光强差值与预设值对比,若第一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表明该发光区内发光的均匀性是合格的,则不再进行调光操作,若第一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表明发光的均匀性不达标,则需进行调光操作。
预设值直接表明发光是否均匀,第一光强差值越小表明发光越均匀,从而通过预设值便能控制灯条具体调光至何种程度。
步骤S202:若第一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计算每个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最低光强值的坐标位置,即每个设置区内的最低光强值的坐标位置,以其为目标位置,以用于后续其他光强较高的位置的活动板能被控制向最低光强值的位置进行转动补光。
步骤S203:计算相应设置区内的所有活动板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值,其中所有活动板的坐标位置是设计安装过程中就已知的。
步骤S204:根据距离值控制相应设置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目标位置进行补光。
需说明的是,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光能照射到导光板的整个入光面,但LED正前方的光照最强,向两侧的方向则光照呈均匀梯度性逐渐减弱,因此如活动板向一侧转动一个单位角度也必然使得该侧位置均增加一个单位光强,也因此可通过距离值计算活动板转动多少角度后能对目标位置补偿多少光强值。
其中,可控制活动板以各自的角度进行转动来对目标位置补偿设定补光值,使得每块活动板均能对目标位置补偿设定补光值,而每块活动板对应的坐标位置均会统一下降相等的光强值,在对目标位置补光的同时,又保证了其他坐标位置保持原有的均匀性。
其中由于距离值更大的活动板转动后会对距离值更小的活动板所对应的坐标位置产生补光值,即产生的无效补光值,如果在通过距离值计算每个活动板需转动的角度时未考虑这个因素,就会使得每块活动板对应的坐标位置无法统一下降相等的光强值,进而拉大不均匀性。
因此在通过距离值计算每个活动板需转动的角度时,距离值更小的活动板转动补光的角度需要更大以消除无效补光值。
对目标位置补偿设定补光值需转动的角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为:
根据距离值计算每个活动板向目标位置补偿基础补光值需转动的第一角度。
根据距离值和第一角度计算距离值更大的活动板转动第一角度后对距离值更小的活动板产生的无效补光值。
根据距离值和无效补光值计算每个活动板消除各自的无效补光值需转动的第二角度,并控制活动板以各自的第一角度加第二角度所得的角度来进行转动,进而对目标位置进行补光,距离值更小的活动板需要多转动角度来消除无效补光值,因此需转动的角度也更大,这样对目标位置补光的同时,又保证了其他坐标位置保持原有的均匀性。
完成上述操作后则返回步骤S201,直至第一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则结束,即达到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调光完毕。
请参照图14,其中图14为本发明的调光方法中的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6中控制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对第一发光区23进行补光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301: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计算第一平均光强值和第二平均光强值的第二光强差值。
步骤S302:根据第二光强差值控制交界区25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具体为控制图3中左右两端的两个交界区25均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
其中,可在设备的存储空间内预设调光方案用来控制交界区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具体补光如下:
交界区25内的每个活动板向第一发光区补光均有多个转角,交界区25内的所有活动板各取一个转角便能形成一个转角组合方案,且每个转角组合方案均对应一个对第一发光区补光的补光量。
取一个最基本的补光量为第一补光量,并以一个单位补光量进行叠加,形成第一补光量、第二补光量直到第N补光量,即相邻的补光量之间相差一个单位补光量,同时每个补光量均对应一个转角组合方案,形成补光量与转角组合的对应补光表或坐标线等预设调光方案。
由于已经计算第一平均光强值和第二平均光强值的第二光强差值,即已知交界区需向第一发光区补偿的补光量,因此只需根据第二光强差值从调光方案中选取最接近的补光量,然后选择与之对应的转角组合,进而根据转角组合来控制交界区25内的所有活动板的转动,并完成对第一发光区的补光。
另外,请参照图3中的方位,还可将将第一设置区21对半分成左边的第一补光区,和右边的第二补光区(图中未划线进行划分),左边的交界区25对左边的第一补光区进行补光,右边的交界区25对右边的第二补光区进行补光,活动板的转动角度小,转动补光更容易,补光效率高。
还可选的,由于实际上交界区25不一定能绝对均匀的补充至第一发光区23上,因此在交界区25控制活动板补光完成后,还可选择性的对第一发光区进行如下的均匀调光方案:
步骤S303:控制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第一设置区所对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304:计算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最低光强值和最高光强值的第二光强差值,并将第二光强差值与预设值对比,若第二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则调光完毕,若第二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则进行如下调光操作。
步骤S305:若第二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计算第一设置区所对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最低光强值的坐标位置,以其为目标位置。
步骤S306:计算第一设置区所有活动板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步骤S307:根据距离值计算每个活动板向目标位置进行补光。
完成上述操作后则返回步骤S304,直至第二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则结束,即达到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调光完毕。
步骤304至步骤307的具体原理内容与步骤201至步骤204一致,故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步骤可由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或控制芯片等控制部件进行控制执行。
本发明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通过在灯条上设置活动板,使得设置在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光照方向可调,同时通过在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并在灯条上设置与发光区相对应的设置区,使得设置区能对相应发光区调光,可将调光后的发光区对比以进行进一步的调光,以使得重要发光区获得最好的发光均匀性,调光均匀,调光效果好。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导光板、灯条、反射膜以及出光膜,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胶框内,所述出光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以增加所述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所述反射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以将光线向所述出光膜的方向反射,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提供入射光源;
其中,所述灯条包括基板、LED灯以及内嵌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活动板,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或分散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及所述基板上,所述活动板用于改变所述活动板上的LED灯的发光方向;
在所述出光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区,在所述灯条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发光区一一对应的设置区,所述活动板的驱动部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活动板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光膜上设置有第一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两侧的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分界线垂直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宽度,在所述灯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发光区相对应的第一设置区,以及与所述第二发光区相对应的第二设置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区靠近所述第一设置区的一端设置有交界区,所述交界区内的所述LED灯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LED灯呈一字排列,相邻的所述LED灯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活动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活动板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板面且垂直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所述第一设置区的活动板设置密度大于所述第二设置区的活动板设置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区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LED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设置区内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LED灯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强感应器,多个所述光强感应器的排列延长方向与所述灯条的延长方向一致,所述光强感应器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强感应器的光感信号控制所述交界区内的活动板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光强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灯条的基板上,且沿所述基板的延长方向依次排列。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开启所有的LED灯;
步骤S102:通过所有的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多个发光区一一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103:根据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对相应的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
步骤S104:计算调光后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一平均光强值,计算调光后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二平均光强值;
步骤S105:对比第一平均光强值是否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若是则转到步骤S106;
步骤S106: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控制交界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
步骤S107:通过光强感应器获取光强值,根据光强值确定与第二设置区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
步骤S108:根据第二设置区对应的区域光照分布情况控制第二设置区内的交界区以外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二发光区进行均匀调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还包括:
步骤S201:计算区域光照分布情况内的最低光强值和最高光强值的第一光强差值,并对比第一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转到步骤S202;
步骤S202:若第一光强差值大于预设值,则计算最低光强值的坐标位置,以其为目标位置;
步骤S203:计算相应设置区内的所有活动板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步骤S204:根据距离值控制相应设置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目标位置进行补光,并返回步骤S201,直至第一光强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值则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6还包括:
步骤S301:若第一平均光强值小于第二平均光强值,则计算第一平均光强值和第二平均光强值的第二光强差值;
步骤S302:根据第二光强差值控制交界区内的活动板转动以对第一发光区进行补光。
CN201811393157.XA 2019-01-07 2019-01-07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Active CN109407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3157.XA CN109407399B (zh) 2019-01-07 2019-01-07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3157.XA CN109407399B (zh) 2019-01-07 2019-01-07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7399A true CN109407399A (zh) 2019-03-01
CN109407399B CN109407399B (zh) 2021-06-25

Family

ID=6547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3157.XA Active CN109407399B (zh) 2019-01-07 2019-01-07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73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7246A (zh) * 2022-11-30 2022-12-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6009310A (zh) * 2023-02-23 2023-04-2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区域调光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
WO2024140487A1 (zh) * 2022-12-27 2024-07-0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的方法、装置及补光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0573A (ko) * 2007-11-16 2009-05-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506573A (zh) * 2006-09-26 2009-08-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及使用该面状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08775A (zh) * 2008-06-19 2009-12-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平面光源和包括该平面光源的背光单元
US20140104542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planar light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234710U (zh) * 2016-11-07 2017-06-09 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可调节投光角度的led投光灯具
CN206557507U (zh) * 2017-03-22 2017-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6573A (zh) * 2006-09-26 2009-08-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及使用该面状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90050573A (ko) * 2007-11-16 2009-05-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608775A (zh) * 2008-06-19 2009-12-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平面光源和包括该平面光源的背光单元
US20140104542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planar light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234710U (zh) * 2016-11-07 2017-06-09 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可调节投光角度的led投光灯具
CN206557507U (zh) * 2017-03-22 2017-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7246A (zh) * 2022-11-30 2022-12-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929044B1 (en) 2022-11-30 2024-03-12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4140487A1 (zh) * 2022-12-27 2024-07-0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的方法、装置及补光设备
CN116009310A (zh) * 2023-02-23 2023-04-2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区域调光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7399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7399A (zh) 发光均匀的背光模块及相应的调光方法
US1012142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5074553B (zh) 具有复合棱镜的双面的膜
KR101002522B1 (ko) 광학 필름
CN101936489A (zh) 背光模块及其光学组件
CN104570481A (zh) 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40244A (zh) 平面光源单元和装备该平面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939695A (zh) 液晶显示设备和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CN101363995A (zh) 背光模组
CN102881652A (zh) 用于amoled面板制造的分割掩模框架组件制造装置
CN101608775B (zh) 平面光源和包括该平面光源的背光单元
CN112258981B (zh) 一种背光模块
US20120293746A1 (en) Light guide module and backlight using same
CN106328069A (zh) 光源设备、光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103748489B (zh) 图案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图案相位差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1947137B2 (en) Method for composite membrane and composite membrane
WO2019184743A1 (zh) 彩膜基板、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202791597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0168024B2 (en) Lighting panel adapted for improved uniformity of light output
CN103676238B (zh) 配向紫外线烘烤装置
CN203224640U (zh) 一种导光性能优的导光板
CN108644647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5842911A (zh) 具有改善的亮度均匀性的背光组件
CN203224641U (zh) 一种耐热性好的导光板
KR101137622B1 (ko) 패턴 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529000 floor 1-3a, floor 1-3, floor 5, building 2, No. 1, Longguang Road, Jiangha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parta Optoelectronics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 (1-3 floors), No.2 Longshan 5th Road, low mountain, Xinsheng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PARTA OPT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