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6790A -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6790A
CN109406790A CN201811093604.XA CN201811093604A CN109406790A CN 109406790 A CN109406790 A CN 109406790A CN 201811093604 A CN201811093604 A CN 201811093604A CN 109406790 A CN109406790 A CN 109406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herosclerosis
kit
pcsk9
reagent
specif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36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6790B (zh
Inventor
袁锦云
刘来壮
许婧
刘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936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6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6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6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6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6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enzyme label (including co-enzymes, co-factors, enzyme inhibitors or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32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 G01N2800/323Arteriosclerosis, Sten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辅酶Q10和/或PCSK910作为诊断和/或检测的标志物时,在同样的特异性条件下,灵敏度最高。在对CoQ10与PCSK9两项标志物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任一标志物进行联检时,灵敏度同样能够维持CoQ10与PCSK9两项联检法的灵敏度水平。本申请所提供的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和/或诊断的标志物,能够应用于制备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 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动脉壁内膜积聚了外观类似黄色粥样脂质,造成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狭窄的危害性疾病。动脉硬化的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AS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AS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大量的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草枯溶菌素9(PCSK9)水平与AS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CSK9是一个由69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75KDa的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主要在肝脏合成。不成熟的PCSK9由一个N端信号肽序列、一个前结构域、一个催化结构域和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C端结构域组成,之后经去除信号肽及自身催化裂解去掉前结构域形成分子量为60KDa的成熟PCSK9。成熟的PCSK9是循环中的PCSK9主要类型。成熟的PCSK9可与位于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DL-R)结合后,内化至细胞内,并进入溶酶体中使LDL-R降解。PCSK9的水平升高导致LDL-R数量减少,从而导致LDL-C 水平升高,具有产生AS的风险。
AS在临床上的诊断手段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AS的主要确诊手段,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辐射剂量大,可损伤血管内膜形成斑块及血栓,从而引起脑梗死等并发症。
血脂检测也是AS诊断上一项重要的因素。AS患者在血脂检测中通常会表现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以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等。但在没有其他技术手段进一步确认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有AS的高危风险。
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确诊手段,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辐射剂量大;
2)目前临床上缺乏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生化标志物,常选择一些脂质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等),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等和止血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来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以上标志物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差;
3)缺乏同时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区分其他动脉疾病以及高危人群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以改善现有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灵敏度低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该标志物包括辅酶Q10和/或PCSK9。
进一步地,该标志物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生物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以及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优选地,炎症生物标记物选自C-反应蛋白和/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优选地,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选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优选地,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为血纤蛋白降解产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标志物还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生物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以及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
进一步地,炎症生物标记物选自C-反应蛋白和/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优选地,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选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优选地,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为血纤蛋白降解产物。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包括: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或者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2.7%~43.9%、43.9%~55.1%和54.1%~63.3%;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 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5%~32.7%、37.8%~43.9%和 44.9%~54.1%;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个或任两个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0.6%~59.2%、39.8%~66.3%和49%~77.6%。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 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8.2%~36.5%、38.8%~48.2%和 45.9%~57.6%;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2.4%~28.2%、36.5%~38.8%和43.5%~45.9%;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个或任两个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9%~64.7%、35.3%~70.6%和44.7%~72.9%。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4.4%~36.5%、37.5%~44.8%和42.7%~53.1%;单独检测PCSK9 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0%~34.4%、30.2%~37.5%和36.5%~42.7%;对辅酶Q10与其余任一或任两个标志物进行联检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0%~51%、32.3%~56.3%和42.7%~63.5%。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598 μg/mL、截断值0.644μg/mL和截断值0.673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3ng/mL、截断值103ng/mL 和截断值95.9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25μg/mL、截断值0.662μg/mL和截断值0.702μ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4ng/mL、截断值97.5ng/mL和截断值91.8n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36μg/mL、截断值0.666μg/mL和截断值0.703μ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79ng/mL、截断值158ng/mL和截断值123n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来源于受试者的样品中辅酶Q10和/或PCSK9的浓度,当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 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598μg/mL、截断值0.644μg/mL和截断值0.673μg/mL的样品对应的受试者,则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 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3ng/mL、截断值103ng/mL和截断值95.9ng/mL的样品对应的受试者,则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来源于待检样品中的辅酶Q10和/或PCSK9的浓度,在98%、 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25μg/mL、截断值0.662μg/mL 和截断值0.702μ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4ng/mL、截断值97.5ng/mL和截断值91.8n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来源于待检样品中的辅酶Q10和/或PCSK9的浓度,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36μg/mL、截断值0.666μg/mL和截断值0.703μ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79ng/mL、截断值158ng/mL和截断值123ng/mL,则判断待检样品对应的患者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标志物进行研究和筛选比较,发现辅酶Q10作为诊断和/或检测的标志物时,在同样的特异性条件下,灵敏度最高。而且当将其与其他标志物联检时,发现与PCSK9进行两项标志物联检时检测的灵敏度提高最显著。进一步发现,在对CoQ10与PCSK9两项标志物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任一标志物进行三项联检或者更多项联检时,灵敏度同样能够维持CoQ10与PCSK9两项联检的灵敏度水平。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和/或诊断的标志物,能够应用于制备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术语解释:
炎症生物标记物是指作为炎症的指示物的生物标记物。示例性的炎症生物标记物包含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半胱氨酸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以在感染疾病生物标记物数据库(IDBD http://biomarker.cdc.go.kr和http://biomarker.korea.ac.kr)中发现一列潜在感染生物标记物(感染的生物标记物)。
C-反应蛋白也被称为“hsCRP”或“CRP”,是炎症性反应的反应物血浆蛋白组分的标记物。 CRP是由肝细胞产生的蛋白,作为针对炎症病症的非特异性急性期反应的部分。其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感染疾病。
与C-反应蛋白(CRP)不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具有血管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Lp-PLA2为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 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由磷脂、载脂蛋白、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LDL)具有异质性,由一系列大小、密度和化学组成各异的颗粒组成。一般将LDL亚组份中颗粒较小密度较大的LDL称小而密LDL;将颗粒较大、密度较小的LDL称大而轻LDL;介于二者之间的亚组份为中密度LDL。近来研究发现sdLDL-C与普通LDL 相比,其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更强,已被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Education Program,NCEP)委员会成人治疗组列入新发现的重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
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血纤蛋白降解产物(FDP)
当血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时,血流会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形成血栓。本文中的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是指作为血栓生成的指示物的生物标记物。一些示例包含血纤蛋白原、凝血酶原1.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和FDP标记物。
本文中的“血纤蛋白降解产物”和“FDP”均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血纤蛋白或血纤蛋白原降解时产生的片段。
本文使用的“体液”包括循环液体和非循环液体。循环液体的示例包括血液、CSF(Cerebrospinal Fluid,脑脊液)和淋巴液。非循环液体的示例包括滑液。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指社会上的一些具有某种危险性高的特征(多指疾病)的人群组合,而这种疾病不仅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本文中AS高危人群,指的是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为AS高危人群。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到的,现有技术在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低的缺陷,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发现,尽管之前的研究就发现了辅酶Q10在线粒体呼吸链上的作用(辅酶Q10(CoQ10)又称癸烯醌、泛醌和维生素Q10,是一种脂溶性醌,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CoQ10是所有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一个强制性构件,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关键辅助因子,是三磷酸腺苷生产的关键成分。除了线粒体,CoQ10在溶酶体、高尔基体和质膜上,通过与自由基直接反应,促进氧化型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还原再生发挥抗氧化作用。它可以有效避免自由基对,膜磷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DNA和膜蛋白氧化损伤。还有报道表明CoQ10缺乏会导致机体疲劳,长期严重缺乏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此外,CoQ10可减少NO的失活速率,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但并未有研究报道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与正常的健康人群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群体中辅酶Q10严重缺乏。且具有高血压、肥胖和/或糖尿病的AS高危人群,与高血压、肥胖和/或糖尿病的非AS高危人群相比,也存在辅酶Q10严重缺乏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辅酶Q10的严重缺乏还可以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类似的其他疾病(比如炎症动脉病变或先天性主动脉狭窄)。本申请正是基于上述发现完成的。
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该标志物包括辅酶Q10和/或PCSK9。将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能够显著地区分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与其他相关疾病,并且能够在具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及肥胖)的情况下,区分出是否同时还具有动脉粥样硬化。
进一步地,在上述单一辅酶Q10或PCSK9作为标志物或者辅酶Q10与PCSK9作为联合检测的标志物时,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还可以与现有的其他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标志物进行联用,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生物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以及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优选地,炎症生物标记物选自C-反应蛋白和/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优选地,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选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优选地,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为血纤蛋白降解产物。
在本申请第二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如前述,辅酶Q10和/或PCSK9还可以与其他现有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标志物还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生物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以及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炎症生物标记物选自C-反应蛋白和/ 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选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为血纤蛋白降解产物。
上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包括各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检测的试剂或试剂盒,具体地,包括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以及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2.7%~43.9%、43.9%~55.1%和54.1%~63.3%;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5%~32.7%、37.8%~43.9%和 44.9%~54.1%;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或任两项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0.6%~59.2%、39.8%~66.3%和49%~77.6%。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列灵敏度范围中小的端点值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而大的端点值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以下两个优选实施例中灵敏度的范围同样也是不保护小的端点值。
本申请通过实验验证,在同等检测特异性下,单独采用辅酶Q10或PCSK9作为标志物时,具有相比现有标志物更高的灵敏度,而且灵敏度分别能够高达上述范围。而采用辅酶Q10与PCSK9或其他现有标志物进行两项联检,甚至三项联检时,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灵敏度可高达上述范围,其中辅酶Q10与PCSK9联检的灵敏度最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8.2%~36.5%、38.8%~48.2%和 45.9%~57.6%;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2.4%~28.2%、36.5%~38.8%和43.5%~45.9%;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或任两项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9%~64.7%、35.3%~70.6%和44.7%~72.9%。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制备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时,在与现有标志物同样的检测特异性下,通过单独采用辅酶Q10或PCSK9 作为标志物所能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灵敏度均高于现有标志物的灵敏度,且灵敏度能够高达上述范围。同样地,联检时,也高于现有标志物联检的灵敏度,且灵敏度能够高达上述范围,其中辅酶Q10与PCSK9联检的灵敏度最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4.4%~36.5%、37.5%~44.8%和42.7%~53.1%;单独检测 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0%~34.4%、 30.2%~37.5%和36.5%~42.7%;对辅酶Q10与其余任一或任两个标志物进行联检时,在98%、 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0%~51%、32.3%~56.3%和 42.7%~63.5%。
通过对AS高危人群和非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筛查,发现单独采用辅酶Q10或 PCSK9作为标志物所能检测出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灵敏度均高于现有标志物的灵敏度,且灵敏度能够高达上述范围。同样地,联检时,也高于现有标志物联检的灵敏度,且灵敏度能够高达上述范围,其中辅酶Q10与PCSK9联检的灵敏度最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598μg/mL、截断值0.644μg/mL和截断值0.673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阳性;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3ng/mL、截断值103ng/mL和截断值95.9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利用本申请的标志物所制备的试剂盒,其所能诊断的指标符合上述条件时,则可判断为AS患者,该指标的检测灵敏度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25μg/mL、截断值0.662μg/mL和截断值0.702 μ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4ng/mL、截断值97.5ng/mL和截断值91.8n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利用本申请的标志物所制备的试剂盒来区分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时,其所检测的指标符合上述条件时,则可将待检样品来源的患者判断为AS患者,且该指标的检测灵敏度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 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36μg/mL、截断值0.666μg/mL和截断值0.703μg/mL,则判断为 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79ng/mL、截断值158ng/mL和截断值123n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利用本申请的标志物所制备的试剂盒来进行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筛查时,其所检测的指标符合上述条件时,则可将待检样品来源的患者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该指标的检测灵敏度高。
上述三个优选实施例,在采用CoQ10和PCSK9两个标志物进行制备相应的试剂盒时,联检的结果可以在上述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软件进行处理得到,且结果证明,同等检测特异性条件下,CoQ10和PCSK9两个标志物联检的灵敏度最高,最具应用价值。
在本申请中,各种标志物或生物标记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可以被直接或间接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层析、免疫试验、酶学试验、色谱以及光谱的方法。
在某些实施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辅酶Q10。具体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固定相组分是被共价结合到载体上的直链饱和烷烃,其链的长短不同,最长的是十八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流动相组分选自甲醇-乙醇、甲醇-水、乙腈-水、异内醇四氢呋喃-水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甲醇-乙醇体系中甲醇-乙醇的体积比为70:30。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前蛋白转化酶草枯溶菌素9(PCSK9)。
在某些实施例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
在某些实施例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在某些实施例中,采用直接消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
在某些实施例中,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纤蛋白降解产物(FDP)。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检测相应标记物的方法可以为现有方法,比如,有市售检测试剂盒的,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其中,CoQ10(厂家:LiStarFish 公司)、PCSK9(厂家: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DL-C(厂家: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dLDL-C(厂家: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RP(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Lp-PLA2(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FDP(Biokit S.A.公司)的试剂盒均来源于商业试剂盒,检测过程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实验一:对健康人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诊断区分
1.样本的选择
包括体检健康的志愿者血液样本97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样本98份。具体如下表1 所示,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受试者基本情况表(实验一)
2.血液样本的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于采血管中,按照采血管制造商的程序文件分离血清。标本在检测之前可在2~8℃保存一天。长期保存标本可将其至于-80℃冰箱中。
3.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所检测的标志物信息分别见表2和表3,其他实验同此,后续不再单独列出。
表2:实施例1-9对应的标志物信息
表3:实施例10和对比例1-7对应的标志物信息
4.检测结果
4.1两组受试者7种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4。
表4: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体检健康的志愿者7种标志物水平
4.2构建ROC曲线
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获得单项标志物或联检标志物的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概率值作为自变量,以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获得单项标志物或联检标志物的ROC曲线。Logistic 回归属于概率型回归,具有判别和预测功能,可客观地实现特异度和敏感度的平衡。ROC曲线分析能将某种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联系起来,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检测项目的方法。目前常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和ROC分析。ROC曲线下面面积(AUC值)在 0.5以上表示有预测能力,越接近1表示预测能力越好。其中,统计分析会自动计算出使得 AUC值最大时的各单检指标的截断值(cut-off值)。
使用SPSS19.0对检测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和ROC分析,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7的 ROC(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诊断)分析可以得出对应的诊断结果参数(见表5)及对应的截断值 (Cut off值)(列于表6)。
4.3诊断结果比较见表5。
表5: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7对应的诊断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诊断)
附:本申请中,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
表6:实施例1-2和对比例1-5对应的截断值(Cut off值)(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诊断)
由表4可知,通过两组受试者血清PCSK9、CoQ10、sdLDL、HDL-C、Lp-PLA2、CRP 和FDP水平比较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PCSK9、sdLDL、Lp-PLA2、CRP和FD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和CoQ10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以上生化标志物均具有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由表5和表6可知,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诊断灵敏度最高,且分别为43.9%、55.1%和63.3%,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598 μg/mL、截断值0.644μg/mL和截断值0.673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次是 PCSK9(实施例2),98%、95%和90%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2.7%、43.9%和54.1%, 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3ng/mL、截断值103ng/mL和截断值95.9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上两个实施例在90%、95%和98%的诊断特异性时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好于对比例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进一步对比AUC值发现,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 (实施例1)最高,达到0.822,其次是PCSK9(实施例2),以上两个实施例均明显好于对比例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在对比例中单项生化标志物最优的是sdLDL-C(对比例1),其次是Lp-PLA2(对比例2)和HDL-C(对比例3)。
在两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单项最佳标志物)与PCSK9及其它5种常规标志物 (sdLDL、HDL-C、Lp-PLA2、CRP和FDP)的联检、PCSK9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联检以及sdLDL-C与Lp-PLA2(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两项) 的联检,共计8组两项联检指标。其中,CoQ10+PCSK9(实施例3)效果均优于实施例4-10 和对比例6,在98%、95%和90%的诊断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9.2%、66.3%和77.6%,相对于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分别为提高了15.3%、11.2%和14.3%,说明 CoQ10+PCSK9联检后,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灵敏度。此外,在所有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实施例3的AUC值为0.902,均高于实施例4-8、实施例10和对比例6,再次说明了在以上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有价值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两项联检标志物,说明PCSK9与CoQ10不密切相关,能够识别不同病因的动脉粥样硬化,两项标志物互补性最佳,联检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诊断灵敏度。
在三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PCSK9联检(最优两项联检)基础上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联检和sdLDL-C+Lp-PLA2+H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共计2组三项联检指标。其中,实施例9中三项联检 (CoQ10+PCSK9+sdLDL-C)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比例7中的sdLDL-C+Lp-PLA2+HDL-C 三项联检的诊断灵敏度。但从实施例9与实施例3的结果来看,其诊断灵敏度和AUC值与实施例3相差无几,说明本申请中三项联检与CoQ10+PCSK9两项联检,单从检测结果上看区别不大,具有相同的检测效果。但从检测成本来看,联检标志物的增多,意味着诊断成本的增加。因而,CoQ10+PCSK9两项联检(实施例3)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上最有价值。
综上,CoQ10(实施例1)为最有价值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单项指标物,其次是PCSK9(实施例2),CoQ10(实施例1)和PCSK9(实施例2)均优于其它5种常规的生化标志物; 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佳的两项联检生化标志物,两项联检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灵敏度;三项联检与两项联检具有相似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灵敏度,因而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验二:诊断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其他类似疾病
1.血液样本的采集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样本85份,其他类似疾病(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患者血液样本87份。具体如下表7所示,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受试者基本情况表(实验二)
2.7种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8。
表8: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其他类似疾病患者7种标志物水平
3.诊断结果比较
表9: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7对应的诊断结果(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其他类似疾病)
表10:实施例1-2和对比例1-5对应的Cut off值(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其他类似疾病)
由表8可知,通过两组受试者血清PCSK9、CoQ10、sdLDL、HDL-C、Lp-PLA2、CRP 和FDP水平比较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PCSK9、sdLDL、Lp-PLA2、CRP和FD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类似疾病患者,HDL-C和CoQ10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上生化标志物均具有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的价值。
由表9和表10可知,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诊断灵敏度最高,分别为36.5%、48.2%和57.6%,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25 μg/mL、截断值0.662μg/mL和截断值0.702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次是 PCSK9(实施例2),在98%、95%和90%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8.2%、38.8%和45.9%, 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4ng/mL、截断值97.5ng/mL和截断值91.8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上两个实施例在90%、95%和98%诊断特异性时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好于对比例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进一步对比AUC值发现,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 (实施例1)最高,达到0.777,其次是PCSK9(实施例2),以上两个实施例均明显好于对比例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在对比例中单项生化标志物最优的是sdLDL-C(对比例1),其次是Lp-PLA2(对比例2)和HDL-C(对比例3)。
在两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单项最佳标志物)与PCSK9及其它5种常规标志物 (sdLDL、HDL-C、Lp-PLA2、CRP和FDP)的联检、PCSK9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联检以及sdLDL-C与Lp-PLA2(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两项) 的联检,共计8组两项联检指标。其中,CoQ10+PCSK9(实施例3)效果均优于实施例4-8、实施例10和对比例6,在98%、95%和90%的诊断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4.7%、70.6%和72.9%,相对于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分别为提高了28.2%、22.4%和15.3%,说明CoQ10+PCSK9联检后,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灵敏度。此外,在所有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实施例3的AUC值为0.845,均高于实施例4-8、实施例10和对比例6,再次说明了在以上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有价值的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的两项联检标志物,说明PCSK9与CoQ10不密切相关,两项标志物互补性最佳,联检可最大的提高诊断灵敏度。
在三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PCSK9联检(最优两项联检)基础上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联检和sdLDL-C+Lp-PLA2+H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共计2组三项联检指标。其中,实施例9中三项联检 (CoQ10+PCSK9+sdLDL-C)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比例7中的sdLDL-C+Lp-PLA2+HDL-C 三项联检的诊断灵敏度。但从实施例9与实施例3的结果来看,其诊断灵敏度和AUC值与实施例3相当,说明本申请中三项联检与CoQ10+PCSK9两项联检,单从检测结果上看区别不大,具有相同的检测效果。但从检测成本来看,联检标志物的增多,意味着诊断成本的增加。因而,CoQ10+PCSK9两项联检(实施例3)在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方面最有价值。
综上可知,CoQ10(实施例1)为最有价值的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的单项指标物,其次是PCSK9(实施例2),CoQ10(实施例1)和PCSK9(实施例2)均优于其它5 种常规的生化标志物;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佳的两项联检生化标志物,两项联检可明显提高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三项联检在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类似疾病时具有相似的灵敏度。
实验三: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
1.血液样本的采集
包括无AS的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糖尿病或高血压或肥胖等)血液样本95份,具有 AS的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糖尿病或高血压或肥胖等)血液样本96份。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1(P>0.05)。
表11:受试者基本情况表(实验三)
2.7种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12。
表12: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其他类似疾病患者7种标志物水平
3.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3。
表13: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7对应的诊断结果(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
表14:实施例1-2和对比例1-5对应的Cut off值(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
由表12可知,通过两组受试者血清PCSK9、CoQ10、sdLDL、HDL-C、Lp-PLA2、CRP 和FDP水平比较发现高危人群合并AS患者血清中PCSK9、sdLDL、Lp-PLA2、CRP和FDP 浓度明显高于高危人群无AS患者,HDL-C和CoQ10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上生化标志物均具有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价值。
由表13和表14可知,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诊断灵敏度最高,分别为36.5%、44.8%和53.1%,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36 μg/mL、截断值0.666μg/mL和截断值0.703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次是 PCSK9(实施例2),98%、95%和90%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4.4%、37.5%和42.7%, 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79ng/mL、截断值158ng/mL和截断值123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上两个实施例在90%、95%和98%诊断特异性时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好于对比例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进一步对比AUC值发现,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最高,达到0.760,其次是PCSK9(实施例2),以上两个实施例均明显好于对比例 1-4中的单项生化标志物,在对比例中单项生化标志物最优的是sdLDL-C(对比例1),其次是 Lp-PLA2(对比例2)和HDL-C(对比例3)。
在两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单项最佳标志物)与PCSK9及其它5种常规标志物 (sdLDL、HDL-C、Lp-PLA2、CRP和FDP)的联检、PCSK9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联检以及sdLDL-C与Lp-PLA2(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两项) 的联检,共计8组两项联检指标。其中,CoQ10+PCSK9(实施例3)效果均优于实施例4-8、实施例10和对比例6,在98%、95%和90%的诊断特异性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1.0%、54.2%和63.5%,相对于单项生化标志物CoQ10(实施例1)分别为提高了14.5%、9.4%和10.4%,说明CoQ10+PCSK9联检后,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灵敏度。此外,在所有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实施例3的AUC值为0.824,均高于实施例4-8、实施例10和对比例6,再次说明了在以上两项联检的标志物中,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有价值的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两项联检标志物,说明PCSK9与CoQ10不密切相关,两项标志物互补性最佳,联检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诊断灵敏度。
在三项联检时,分别验证了CoQ10+PCSK9联检(最优两项联检)基础上与sdL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联检和sdLDL-C+Lp-PLA2+HDL-C(5种常规标志物中单项指标最优的三项),共计2组三项联检指标。其中,实施例9中三项联检 (CoQ10+PCSK9+sdLDL-C)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比例7中的sdLDL-C+Lp-PLA2+HDL-C 三项联检的诊断灵敏度。但从实施例9与实施例3的结果来看,其诊断灵敏度和AUC值与实施例3相当,说明本申请中三项联检与CoQ10+PCSK9两项联检,单从检测结果上看区别不大,具有相同的检测效果。但从检测成本来看,联检标志物的增多,意味着诊断成本的增加。因而CoQ10+PCSK9两项联检(实施例3)在对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时最有价值。
综上,CoQ10(实施例1)为最有价值的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单项指标物,其次是PCSK9(实施例2),CoQ10(实施例1)和PCSK9(实施例2)均优于其它5种常规的生化标志物;CoQ10+PCSK9(实施例3)为最佳的两项联检生化标志物,两项联检可明显提高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诊断灵敏度;三项联检与两项联检具有相似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灵敏度,因而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标志物进行研究和筛选比较,发现辅酶Q10作为诊断和/或检测的标志物时,灵敏度最高。而且在与其他标志物联检时,与PCSK9进行两项标志物联检时,检测的灵敏度提高最显著。进一步发现,在对CoQ10与PCSK9两项标志物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任何标志物进行三项联检或者更多项联检时(因效果与三项联检类似,本文中未具体示出),灵敏度同样能够维持CoQ10与PCSK9两项联检的灵敏度水平。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和或诊断的标志物,能够应用于制备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物还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生物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以及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生物标记物选自C-反应蛋白和/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优选地,所述脂质聚集生物标记物选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优选地,所述血栓生成的生物标记物为血纤蛋白降解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包括:
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
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或者
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2.7%~43.9%、43.9%~55.1%和54.1%~63.3%;
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5%~32.7%、37.8%~43.9%和44.9%~54.1%;
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个或任两个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0.6%~59.2%、39.8%~66.3%和49%~77.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8.2%~36.5%、38.8%~48.2%和45.9%~57.6%;
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2.4%~28.2%、36.5%~38.8%和43.5%~45.9%;
联检辅酶Q10与其余任一个或任两个标志物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9%~64.7%、35.3%~70.6%和44.7%~72.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单独检测辅酶Q10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4.4%~36.5%、37.5%~44.8%和42.7%~53.1%;
单独检测PCSK9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0%~34.4%、30.2%~37.5%和36.5%~42.7%;
对辅酶Q10与其余任一或任两个标志物进行联检时,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的情况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4.0%~51%、32.3%~56.3%和42.7%~63.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598μg/mL、截断值0.644μg/mL和截断值0.673μ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3ng/mL、截断值103ng/mL和截断值95.9ng/mL时,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25μg/mL、截断值0.662μg/mL和截断值0.702μ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14ng/mL、截断值97.5ng/mL和截断值91.8ng/mL,则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试剂或试剂盒为用于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试剂或试剂盒,
其中,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CoQ10的浓度分别小于截断值0.636μg/mL、截断值0.666μg/mL和截断值0.703μ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在98%、95%和90%诊断特异性时,PCSK9的浓度分别大于截断值179ng/mL、截断值158ng/mL和截断值123ng/mL,则判断为AS高危人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CN201811093604.XA 2018-09-19 2018-09-19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Active CN109406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3604.XA CN109406790B (zh) 2018-09-19 2018-09-19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3604.XA CN109406790B (zh) 2018-09-19 2018-09-19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6790A true CN109406790A (zh) 2019-03-01
CN109406790B CN109406790B (zh) 2022-05-17

Family

ID=65465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3604.XA Active CN109406790B (zh) 2018-09-19 2018-09-19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67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3024A1 (en) * 2008-12-01 2010-07-08 LifeSpan Extension,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altering health, wellbeing, and lifespan
CN103160588A (zh) * 2013-04-02 2013-06-19 山东大学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组及其特异引物与应用
CN105758967A (zh) * 2016-03-24 2016-07-13 中国药科大学 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志物群
CN105903022A (zh) * 2009-05-05 2016-08-31 阿尔尼拉姆医药品有限公司 脂质组合物
CN108148908A (zh) * 2018-03-16 2018-06-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3024A1 (en) * 2008-12-01 2010-07-08 LifeSpan Extension,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altering health, wellbeing, and lifespan
CN105903022A (zh) * 2009-05-05 2016-08-31 阿尔尼拉姆医药品有限公司 脂质组合物
CN103160588A (zh) * 2013-04-02 2013-06-19 山东大学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组及其特异引物与应用
CN105758967A (zh) * 2016-03-24 2016-07-13 中国药科大学 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志物群
CN108148908A (zh) * 2018-03-16 2018-06-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CO TOMASETTI 等: "Distribution of antioxidants among blood components and lipoproteins: Significance of lipids/CoQ10 ratio as a possible marker of increased risk for atherosclerosis", 《BIOFACTORS》 *
NICOLA FERRI 等: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 (PCSK9) secreted by cultured smooth muscle cells reduces macrophages LDLR levels", 《ATHEROSCLEROSIS》 *
王鸿利 等: "《实用实验诊断学》", 30 June 2006,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肖新才 等: "辅酶Q10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
马计 等: "血清PCSK9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 《海南医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6790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valoro Laboratory testing i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Vitzthum et al. Proteomics: from basic research to diagnostic application. A review of requirements & needs
Devreese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Jung et al. Risk of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 profiles
von Ehrenstein et al. Polyfluoroalkyl chemicals in the serum and milk of breastfeeding women
Ciborowski et al. Metabolomic approach with LC− MS reveals significant effect of pressure on diver’s plasma
Liu et al. The role of hs-CRP, D-dimer and fibrinogen in differentiating etiological subtypes of ischemic stroke
Kumano et al. APTT reagent with ellagic acid as activator shows adequate lupus anticoagulant sensitivity in comparison to silica‐based reagent
Ito et al. LecT‐hepa, a glyco‐marker derived from multiple lectins, as a predictor of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US8361732B2 (en) Combination of sPLA2 activity and oxPL/apoB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the diagnosis/prognosis of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event
Omran et al. Fibro-α score as a simple and useful non-invasive test for predicting significant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Shao et al. Usefulness of autotaxin for the complic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
CN101374956A (zh)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的病态鉴定方法
CN109406790A (zh) 辅酶q10和/或pcsk9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在制备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Heider et al. Fibrinogen and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s serologic predictors for perioperative cerebral microembolic lesion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hukral et al.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case control study
de Castro et al. Platelet linoleic acid is a potential biomarker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R20140023260A (ko) Cartilage Acidic Protein 1 단백질에 의한 뇌경색의 검사 방법
CN109374904A (zh) 一种蛋白质类脓毒症标志物及其在严重脓毒症早期预警的应用及其筛选方法
EP2630497B1 (en) Quantitation of urinary tissue factor for the diagnosis and screening of cancer
WO2011038786A1 (en) COMBINATION OF sPLA2 TYPE IIA MASS AND OXPL/APOB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THE DIAGNOSIS/PROGNOSIS OF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EVENT
US8383355B2 (en) Combination of sPLA2 type IIA mass and OXPL/APOB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the diagnosis/prognosis of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event
Xu et al. Early-life exposure to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Analysis of levels, health risk and binding abilities to transport proteins
Hussein et al. AST/ALT Ratio for detection and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 in Child A HCV Liver cirrhosis Egyptian Patients
KR101608134B1 (ko) 단백질 z의 혈액 항응고기능 분석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