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4358B - 正畸托槽 - Google Patents

正畸托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4358B
CN109394358B CN201811455766.3A CN201811455766A CN109394358B CN 109394358 B CN109394358 B CN 109394358B CN 201811455766 A CN201811455766 A CN 201811455766A CN 109394358 B CN109394358 B CN 109394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tate
wing
cover
w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5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4358A (zh
Inventor
张钦辉
吉利
吴秋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57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4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4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14Brackets; Fixing brackets to teeth
    • A61C7/16Brackets; Fixing brackets to teeth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cemented to teet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ewag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正畸托槽,所述正畸托槽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主槽沟,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翼,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两侧的所述限位翼之间;所述限位翼均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任一所述限位翼可从所述第一状态不可恢复性的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可自由移动;任一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翼对所述盖体限位,且所述盖体可沿垂直于所述主槽沟的方向滑动。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主体上两侧的限位翼通过倒扣等方式将盖体紧密的设置于主体,使得正畸托槽结构稳定。无需如同普通的自锁托槽需要弹性件的配合才能使得盖体不会从主体上脱落,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造。

Description

正畸托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畸托槽。
背景技术
托槽是口腔正畸领域常用的医疗器械,通过将托槽粘接于牙冠表面,并于主槽沟内放置弓丝,弓丝的矫治力传递于托槽上,进而传递于牙齿上,从而实现牙齿的正畸矫正。
现有的托槽大多由主体与盖体及弹性件组成,主体与盖体及弹性件通过互相配合,实现盖体的移动,即实现主槽沟的开闭。在正畸矫正过程中,需要更换若干次弓丝,进而需要开闭托槽主槽沟若干次,但由于托槽为十分微小的结构的器械,而托槽的弹性件更是远远的小于托槽的大小,当频繁的开启与关闭主槽沟时,弹性件易受到冲击与破坏,使得弹性件不再有将盖体限制于主体上的作用,使得盖体从托槽上脱落,从而使得托槽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托槽由于频繁开启与关闭主槽沟而导致弹性件失去阻挡盖体的作用,从而使盖体从正畸托槽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弹性件配合即可实现盖体与主体相配合限位的正畸托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正畸托槽,,所述正畸托槽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主槽沟,
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翼,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两侧的所述限位翼之间;
所述限位翼均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任一所述限位翼可从所述第一状态不可恢复性的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可自由移动;任一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翼对所述盖体限位,且所述盖体可沿垂直于所述主槽沟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左侧还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盖体底部设有滑凸,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滑凸沿所述限位滑槽滑动,且所述限位滑槽对所述盖体左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槽为一道或多道,所述滑凸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翼突出于所述主体顶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翼与所述主体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翼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一侧所述限位翼向另一侧所述限位翼方向靠拢或两侧所述限位翼相互靠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翼上还可设有对所述盖体顶部限位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为长条状或球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可连接于所述限位翼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翼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薄片。
进一步地,所述正畸托槽还包括弹性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顶部和所述主体外侧面的开口,所述弹性件包括卡位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体还具有与所述弹性件的卡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底设有阻挡凸。
本发明的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翼,盖体设置于主体两侧的限位翼之间,限位翼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主体的其中一侧限位翼或两侧限位翼不可恢复性的转换为第二状态时,盖体被限位翼限位,使得盖体只能沿垂直于主槽沟的方向滑动,而不能随意的移动。
2、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主体左侧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与盖体底部的滑凸相配合,限位滑槽对滑凸左限位,使得盖体不会滑出主体;且盖体能顺着限位滑槽滑动,限位滑槽引导盖体滑动,使得盖体不会任意滑动,使得盖体滑动更为的稳定。
3、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主体设置多道限位滑槽,盖体设置了多个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滑凸,对盖体多重限位,使得盖体不会滑出主体;同时盖体通过滑凸沿限位滑槽滑动,多道限位滑槽进一步引导滑凸的移动,使得盖体滑动更为的稳定。
4.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翼突出于主体顶部,限位翼突出于主体顶部,方便盖体设置于限位翼之间,减少操作的困难度,同时便于生产制造。
5.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翼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其中一侧的限位翼向另一侧的限位翼方向靠拢,将盖体倒扣于主体上,使得盖体限位,操作简单,便于生产。
6.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翼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主体两侧的限位翼相互靠拢,将盖体倒扣于主体上,使得盖体限位,两侧限位翼相互靠拢限位,使得形成的倒扣结构更为的稳定,盖体不能脱离主体,且操作简单,便于大规模的生产。
7.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翼上还可设置限位凸起,在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限位凸起连接于限位翼的顶部,从而对位于限位翼之间的盖体上限位,使得盖体不能从主体的上方脱离。
8.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凸起为板状或球状,板状或球状的限位凸起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且容易与限位翼相连接。
9、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限位翼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薄片,金属薄片能刚性固定于某一位置,当盖体将要脱离主体时,盖体对限位产生冲击,金属薄片状限位翼面刚性固定,盖体对限位翼的冲击不会对限位翼产生影响,使得盖体不会从主体上脱离,维持了正畸托槽的结构稳定性。
10、本发明的正畸托槽的主体上的限位翼通过倒扣或卡合等方式便可将盖体限位,使得盖体稳固的保持于主体之上,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正畸托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正畸托槽的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正畸托槽的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正畸托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正畸托槽的盖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正畸托槽;20、主体;21、第一限位翼;22、第二限位翼;23、盖体承接台;24、限位滑槽;25、限位壁;26、开启槽;27、弹性件;28、主槽沟;30、卡位凸;31、盖体;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35、阻挡凸;36、滑凸;37、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正畸托槽10包括主体20与盖体31,盖体31设置于主体20上,主体20上设有主槽沟28,主槽沟28用于容纳弓丝,主体2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翼,限位翼突出于主体20顶部,主体20两侧的限位翼可分为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主体20的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设有盖体承接台23,盖体承接台23的长度方向与主槽沟23的方向向垂直,盖体承接台23用于承接盖体31,即盖体31设置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且盖体31能沿盖体承接台23滑动,开启或者闭合主槽沟28,限位翼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能不可恢复性的转换为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位于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31能自由的移动,而在第二状态,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对盖体31限位,使得盖体31不能任意的滑动,只能沿盖体承接台23滑动,即垂直于主槽沟方向滑动。
参见图2-3,主体20的左侧还设有限位滑槽24,限位滑槽24位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承接台23上。限位滑槽24为一道或者多道,当限位滑槽24为两道时,限位滑槽24可相互对称。限位滑槽24有两个开口,盖体31承接台23的顶部开口与位于主槽沟28侧壁的开口。主体20的右侧还设有限位壁25,限位壁25突出于盖体承接台23,限位壁25能阻挡盖体31向右滑出主体20,使得盖体31能保持于主体20之内。限位壁25的内侧向外凹陷形成开启槽26,开启槽26便于探针等医疗器械的伸入,当盖体31关闭主槽沟时,使用探针插入开启槽26中,然后使用探针对盖体31施加作用力,使得盖体31向左移动,即开启主槽沟。
参见图5,盖体31,盖体31设置于主体20的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承接台23,盖体31的底部设有与主体20的限位滑槽24相匹配的滑凸36,滑凸36的数量与限位滑槽24的道数相一致。滑凸36可沿着限位滑槽24左右(垂直于弓丝槽方向)滑动,限位滑槽24没有左开口,限位滑槽24对盖体31左限位,盖体31不能沿限位滑槽24向左滑出主体20,当盖体31沿限位滑槽24向左移动时,主槽沟28开启。滑凸36沿限位滑槽24向右滑动时,盖体31的滑动被位于主体20右侧的阻挡壁阻挡,阻挡壁的设置,使得盖体31不会从主体20右侧滑出,使得盖体31稳定的维持于主体20之中,当盖体31沿限位滑槽24向右移动时,主槽沟28关闭。
进一步地,在第一状态,限位翼突出于主体20,使得盖体31能轻易的放置于限位翼(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承接台23上,主体20两侧的限位翼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限位翼将盖体31限位,同时由于限位翼为两个(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因而限位翼对位于其间的盖体31双向限位,使得盖体31能稳定的设置于盖体31承接台23上。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为金属材料制成的薄片,在第二状态,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对于位于其间的盖体31在某一位置固定限位时;在使用或者移动过程中,盖体31可能会对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产生作用力,脱离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的限位束缚,而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刚性固定于某一位置,使得第一限位21和第二限位翼22能良好的抵御盖体31的作用力的冲击,使得盖体31不能摆脱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限位,盖体31维持在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
优选的,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为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弹片,同时具有弹片性质的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在对于盖体的脱离的作用力下,能对盖体31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盖体31不能摆脱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限位,盖体31维持在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限位翼突出于主体的顶部;优选的,限位翼垂直于主体的顶部。
在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主体20两侧的限位翼(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能相对靠拢,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将盖体31倒扣,且固定于某一位置。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靠拢时,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相对靠拢的角度范围为0°-180°;第一限位翼21相对于第二限位翼22靠拢的角度范围为90°-180°,第二限位翼22相对于第一限位翼21靠拢的角度范围为0°-90°,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的靠拢角度的设置,使得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能更好的对盖体31倒扣限位,使得设置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31能稳定的与主体20相配合,不会脱离盖体放置部23,使得正畸托槽10结构完整。
在第二状态,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可对设置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31以倒扣的方式限位,使得盖体31能稳定的设置于主体20,不能任意的移动,只能沿与主槽沟28相垂直的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限位翼突出于主体的顶部;第一限位翼固定于某一位置,优选的,第一限位翼垂直于主体的顶部。
在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二限位翼22能相对于第一限位翼21靠拢且固定于某一位置,第二限位翼22通过与第一限位翼21的配合将盖体31倒扣,从而对放置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31限位。
在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可对设置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31以倒扣的方式限位,使得盖体31能稳定的设置于主体20,不能任意的移动,只能沿与主槽沟28相垂直的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4,正畸托槽10还设有限位凸起37,限位凸起37可分别连接于限位翼(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的顶部,即一个限位凸起37与一个限位翼相连接,用以对设置于限位翼之间盖体31限位。限位凸起37可为长条状、球状、椭球状等形状,限位凸起37为金属材料制成。
在第一状态,限位翼突出于主体20的,且盖体31固定于某一位置;最优选的限位翼与主体20的顶部相垂直,便于盖体31放置于限位翼(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之间。
在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将限位凸起37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的顶部,即一个限位凸起37与一个限位翼相连接,限位凸起37相对朝向主体20的中部,盖体37位于限位凸起37之下,限位凸起37对盖体31限位,盖体31不能任意的移动,只能沿主槽沟28相垂直的方向滑动。
在第二状态,限位凸起37连接于第一限位翼21和第二限位翼22的顶部,使得盖体31能稳定的设置于主体20上,且盖体31位于与第一限位翼21相连接的限位凸起37和与第二限位翼22相连接的限位凸起37之下,限位凸起37对盖体31限位,使得盖体31不能任意的移动,只能沿与主槽沟28相垂直的方向滑动。
正畸托槽10,还包括设置于主体20上的弹性件27,所述主体20部上设有分别开口于盖体31承接台23、主体20外侧面的第一凹槽;盖体31,盖体31底面还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设有阻挡凸35,所述第二凹槽被所述第二凹槽底上的阻挡部的阻挡凸35分成为第一卡槽33和第二卡槽34,所述第一卡槽33与阻挡凸35相对的侧壁为阻挡壁;弹性件27,弹性件27包括卡位部,卡位部包括连接部和卡位凸30,卡位凸30设在连接部靠近主槽沟28的端部。同时,主体20部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20部一体成型。
弹性件27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于主体20部的第一凹槽内,弹性件27的连接部与主体20部的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连接,卡位凸30为一光滑的曲面,曲面为具有倾斜的斜面光滑凸起或球形的凸起,同时卡位凸30高于所述第一凹槽。
当盖体31安装于第一限位翼21与第二限位翼22之间的盖体承接台23时,位于第一凹槽之内的弹性件27的卡位凸30将位于盖体31的第二凹槽之内,盖体31通过滑过卡位凸30对正畸托槽10进行档位状态的切换,即主槽沟28开启与闭合状态的切换,当盖体31的阻挡凸35向右滑过弹性件27的卡位凸30,使得卡位凸30位于第一凹槽之内时,主槽沟28关闭;当盖体31的阻挡凸35向左滑过弹性件27的卡位凸30,使得卡位凸30位于第二凹槽之内时,主槽沟28开启。
进一步地,当所述阻挡凸35为光滑的弧面凸起,且阻挡凸35与第一卡槽33平滑过渡或台阶过渡,阻挡凸35与第二卡槽34平滑过渡,第一卡槽33底面与第二卡槽34底面皆为平面,卡位凸30在第一卡槽33内被少许的压下,从而盖体31与主体20能稳定的配合,不至于晃动,不会随意的打开或关闭主槽沟28。第二卡槽34的槽底深度比第一卡槽33的槽底深度大,使得弹性件27能完全的在第二卡槽34内伸展,当托槽关闭时,卡位凸30能最大程度的对阻挡凸35进行限位,使得主槽沟28能稳定的关闭。
当需要关闭主槽沟28时,将盖体31相对于主体20向右施加推力,此时由于阻挡凸35的作用,阻挡凸35顺着卡位凸30的光滑曲面缓缓的挤压,此时弹性件27蓄能,弹性件27的连接部朝向第一凹槽底部弯曲,直至阻挡凸35到达卡位凸30最高点达到最大蓄能,再进一步推动盖体31,阻挡凸35滑过卡位凸30的最高点,此时弹性件27恢复弹力,盖体31部关闭主槽沟28。
在安装或者更换弓丝时,需要打开盖体31时,由于阻挡凸35与第二卡槽34平滑过渡,使用开启工具镊子或探针推动盖体31的滑动,将开启工具放置于开启槽26处施加相对于主体20右侧推力,使得阻挡凸35挤压卡位凸30,此时弹性件27蓄能,弹性件27的连接部朝向第一凹槽底部弯曲,直至阻挡凸35到达卡位凸30最高点达到最大蓄能,再进一步推动盖体31部,阻挡凸35滑过卡位凸30的最高点,此时弹性件27恢复弹力,此时主槽沟28开启。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托槽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主槽沟,
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翼,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两侧的所述限位翼之间;
所述限位翼均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任一所述限位翼可从所述第一状态不可恢复性的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可自由移动;任一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翼对所述盖体限位,且所述盖体可沿垂直于所述主槽沟的方向滑动;所述限位翼为刚性金属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左侧还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盖体底部设有滑凸,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滑凸沿所述限位滑槽滑动,且所述限位滑槽对所述盖体左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为一道或多道,所述滑凸为一个或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翼突出于所述主体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翼与所述主体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翼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一侧所述限位翼向另一侧所述限位翼方向靠拢或两侧所述限位翼相互靠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翼上还可设有对所述盖体顶部限位的限位凸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为长条状或球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可连接于所述限位翼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托槽还包括弹性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顶部和所述主体外侧面的开口,所述弹性件包括卡位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体还具有与所述弹性件的卡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底设有阻挡凸。
CN201811455766.3A 2018-11-30 2018-11-30 正畸托槽 Active CN109394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5766.3A CN109394358B (zh) 2018-11-30 2018-11-30 正畸托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5766.3A CN109394358B (zh) 2018-11-30 2018-11-30 正畸托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4358A CN109394358A (zh) 2019-03-01
CN109394358B true CN109394358B (zh) 2021-11-02

Family

ID=6545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5766.3A Active CN109394358B (zh) 2018-11-30 2018-11-30 正畸托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4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9569A (zh) * 2017-05-19 2017-08-08 吉利 自锁托槽及其开启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4072B2 (en) * 2006-04-19 2010-04-27 Ormco Corporation Orthodontic bracket
CN203234855U (zh) * 2013-05-06 2013-10-16 徐含寒 一种自锁托槽
CN108742896B (zh) * 2018-06-02 2020-12-22 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锁托槽
CN209316108U (zh) * 2018-11-30 2019-08-30 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正畸托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4358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4088B2 (en) Pinch clamp device
US7610838B2 (en) Hole punch
CN109394358B (zh) 正畸托槽
SE446416B (sv) Bildbetraktningsapparat
EP2448837A2 (en) Latch for a medical instrument sterilization container
RU2007105497A (ru) Оболочка регулируемого шлема
AU2005223311A1 (en) Lock provided with a film hinge
JP2009102067A5 (zh)
CN108742896B (zh) 一种自锁托槽
US20180142715A1 (en) Device For Retaining A Component
CN108992189B (zh) 自锁正畸托槽
CN107530144B (zh) 齿列矫正用托槽
WO2013007115A1 (zh) 一种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板铰链
CN209316108U (zh) 正畸托槽
CN106641280B (zh) 开关阀
CN108125725B (zh) 一种滑片自锁托槽
CA2682388C (en) Hole punch
US20130156354A1 (en) Slid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0521126U (zh) 被动型牙齿矫治器
WO2021227619A1 (zh) 正畸托槽的储存机构及储存装置
US6494428B1 (en) Adjustable holder for a container
US20150078816A1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an apparatus or a body and a top-hat rail
KR102346314B1 (ko) 치아 교정기 조립 장치
JPH11193044A (ja) 容 器
CN211252430U (zh) 可卷曲的汽车中控台储物盒面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