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4356A - 牙齿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牙齿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4356A
CN109394356A CN201710704699.3A CN201710704699A CN109394356A CN 109394356 A CN109394356 A CN 109394356A CN 201710704699 A CN201710704699 A CN 201710704699A CN 109394356 A CN109394356 A CN 109394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correcting unit
opening
occlusal surface
orthodont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46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4356B (zh
Inventor
洪澄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046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6B/zh
Priority to TW107127107A priority patent/TWI668000B/zh
Priority to JP2018153109A priority patent/JP6894410B2/ja
Priority to KR1020180095436A priority patent/KR102128655B1/ko
Priority to CA3014346A priority patent/CA3014346C/en
Priority to US16/104,061 priority patent/US11160637B2/en
Priority to EP18189415.5A priority patent/EP3443930B1/en
Priority to PH12018000223A priority patent/PH1201800022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9394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4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4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8Mouthpiece-type retainers or positioners, e.g. for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ar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36Devices acting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0Arch wires
    • A61C7/22Tension adjus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一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颚或下颚牙弓之上。矫正单元包括第一收容部及第二收容部,分别用于收容需矫正的第一牙齿及不需矫正的第二牙齿,第一收容部的形状允许第一牙齿朝着齿槽骨的方向移动,第二收容部顺应第二牙齿的形状且延伸至第二牙齿的倒凹区。一长形开口形成于矫正单元的咬合面上且延伸至相对的舌侧面及颊侧面,该开口的位置对应第一牙齿的位置,且暴露第一牙齿的咬合面、舌侧面及颊侧面的部分。一施力组件配置用于通过开口而接触第一牙齿,由此产生一作用力以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

Description

牙齿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齿矫正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牙齿压入(intrusion)齿槽骨(alveolar bone)的牙齿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一个人的牙齿不整齐时,其牙齿美观(dental aesthetics)、功能及健康都可能受到影响,其中受到影响的功能包括例如咀嚼、发音及呼吸等日常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牙齿健康上的问题,包括例如蛀牙、牙周病及牙齿异常磨耗。
请参阅图1,一种牙齿不整齐的情况为,上颚牙弓10的第二大臼齿10A因长期无法与下颚牙弓20的第二大臼齿20A正常咬在一起而过度萌发(elongation)。在矫正过程中,需要将上颚牙弓10的第二大臼齿10A向上压入(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齿槽骨(图未示)。
一种现有的矫正方法是将一骨钉(mini-crew)M植入病患的上颚骨11以作为锚定(anchorage),再通过一弹性件连接骨钉M与固定于第二大臼齿10A上的勾部(图未示)来产生矫正力,以将第二大臼齿10A向上压入齿槽骨。然而,使用骨钉M因具有侵入性而容易造成局部发炎,导致病患在矫正过程中会感受到不适。此外,骨钉M及固定于第二大臼齿10A上的勾部长期设置于口腔中且无法任意地取下,如此也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牙齿(例如上颚牙弓的第二大臼齿)压入齿槽骨的可摘式(removable)牙齿矫正装置,能够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一第一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其中一者上。至少一第一收容部,形成于第一矫正单元上,用于收容前述上颚或下颚牙弓的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一牙齿,其中第一收容部的形状允许第一牙齿朝着齿槽骨的方向移动。至少一第二收容部,形成于第一矫正单元上,用于收容前述上颚或下颚牙弓的不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二牙齿,其中第二收容部顺应第二牙齿的形状且延伸至第二牙齿的倒凹区。至少一长形第一开口形成于第一矫正单元的一第一咬合面上且延伸至第一矫正单元的相对的一第一舌侧面及一第一颊侧面,其中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第一牙齿的位置,且第一开口暴露第一牙齿的咬合面、舌侧面及颊侧面的部分。一施力组件配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而接触第一牙齿,由此产生一作用力以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咬合面的一方向观看时,第一开口于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第一方向决定上述作用力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舌侧面或第一颊侧面的一方向观看时,第一开口相对于第一咬合面朝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具有一深度。第二方向决定上述作用力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的方向,而深度决定该作用力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及一弹性元件。第一连接部分别固定于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舌侧面及第一颊侧面上,且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对应第一开口的位置。而弹性元件横跨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咬合面而连接第一连接部,且通过第一开口而接触第一牙齿,由此产生上述作用力以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其中该作用力是一弹性恢复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是一U字型结构,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部分及位于两个侧边部分之间的一中间部分。两个侧边部分分别固定于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舌侧面及第一颊侧面上且各具有一扭簧部,而中间部分横跨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咬合面,且通过第一开口而接触第一牙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舌侧面或第一颊侧面的方向观看时,第一开口相对于第一咬合面朝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上述第一连接部的一者位于第一开口沿着第二方向的一延伸线的一侧,而弹性元件的两个侧边部分各具有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及位于第一、第二段部之间的扭簧部,其中第一段部连接第一连接部,而第二段部延伸至第一开口中且连接弹性元件的中间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牙齿矫正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元件,配置用于包覆弹性元件的位于第一开口中的一部分,以避免弹性元件直接接触第一牙齿。保护元件具有一弹性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牙齿矫正装置还包括一第二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述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上。第二矫正单元的一第二咬合面上具有一凸出部,配置用于穿过第一矫正单元的第一咬合面上的一第二开口以顶推第一牙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咬合面的方向观看时,第二开口的形状对应凸出部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第一咬合面的方向观看时,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可部分重叠且具有不同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矫正单元的一远心端具有一延伸部,而上述凸出部形成于延伸部的第二咬合面上,且凸出部的位置对应第二开口与第一牙齿的位置。第二矫正单元可通过金属铸造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矫正单元暴露上述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的部分牙齿的咬合面,且第二矫正单元还包括具有弹性的至少一限位构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形成于第二矫正单元的相对的一第二舌侧面及一第二颊侧面上的多个第二连接部、横跨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的部分牙齿的咬合面且延伸至该些牙齿的倒凹区,由此将第二矫正单元固定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也提供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一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其中一者上。至少一凸出部,设于矫正单元的一咬合面上,其中凸出部的位置对应未配戴前述矫正单元的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的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一牙齿,用于顶推第一牙齿,以将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
在一些实施例中,矫正单元的一远心端具有一延伸部,且凸出部形成于延伸部的咬合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病患的上颚牙弓的第二大臼齿过度萌发的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的一牙齿矫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矫正单元沿着垂直于其咬合面的方向观看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牙齿矫正装置的矫正机制的示意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的牙齿矫正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沿图3中A-A线段的剖视图;
图6B为沿图3中B-B线段的剖视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的一弹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图7中的弹性元件的一牙齿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一些实施例的一牙齿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牙齿矫正装置沿着垂直于第一矫正单元的咬合面的方向观看时的示意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的一牙齿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第二矫正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限位构件将第二矫正单元固定于牙齿上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上颚牙弓;
10A~第二大臼齿/第一牙齿;
10B~第二牙齿;
11~上颚骨;
20~下颚牙弓;
100、100’、100”、100”’~牙齿矫正装置;
101~矫正单元/第一矫正单元;
101A~开口/第一开口;
101B~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101C~开口/第二开口;
102、102’~弹性元件;
102A~扭簧部;
102B~第一段部;
102C~第二段部;
1021~侧边部分;
1022~中间部分;
103~保护元件;
201、201’~矫正单元/第二矫正单元;
201A~牙齿收容部;
201B~连接部/第二连接部;
202~凸出部;
203~延伸部;
204~限位构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E~延伸线;
F~末端;
L~深度;
M~骨钉;
R1~牙齿收容部/第一收容部;
R2~牙齿收容部/第二收容部;
S~止挡部件;
U~倒凹线;
BS~颊侧面/第一颊侧面;
BS2~颊侧面/第二颊侧面;
LS~舌侧面/第一舌侧面;
LS2~舌侧面/第二舌侧面;
OS~咬合面/第一咬合面;
OS2~咬合面/第二咬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以实施本案的不同特征。以下公开内容叙述各个构件及其排列方式的特定范例,以简化说明。当然,这些特定的范例并非用以限定。例如,若实施例中叙述了一第一特征形成于一第二特征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其可能包含上述第一特征与上述第二特征是直接接触的情况,也可能包含了有附加特征形成于上述第一特征与上述第二特征之间,而使得上述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未直接接触的情况。
在下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便于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除了在图式中绘示的方位之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词也可依此相同解释。
此外,以下不同实施例中可能重复使用相同的元件标号及/或文字,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化与清晰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在附图中,结构的形状或厚度可能扩大,以简化或便于标示。必须了解的是,未特别描述或图示的元件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各种形式存在。
请先参照图2,其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牙齿矫正装置100可用于将病患的上颚牙弓10的第二大臼齿10A(请一并参照图4)压入齿槽骨的一可摘式牙齿矫正装置。牙齿矫正装置100包括一矫正单元101(第一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病患的上颚牙弓10之上,使得病患可视场合及需求自由地装上或取下矫正单元101,并能够清洁牙齿(方便使用)。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将一材料片放置于病患的上颚牙弓10的齿模上且通过一压缩成型方法(compression molding)或者真空热压成型(vacuum forming)来形成矫正单元101,上述材料片的材料包括热塑性塑胶(thermoplastic)、复合树脂(orthodonticresin)、或其他适合用于口腔的材料。应了解的是,矫正单元101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其他制作方法来完成,本发明并未限定矫正单元101的制作方法。
根据一些实施例,矫正单元101的结构强度可承受一般咀嚼时所产生的咬合力且不会发生变形或破损。为了提高矫正单元101的结构强度,可通过增加矫正单元101的厚度、改变矫正单元101的材料、或以多层材料片来形成矫正单元101等方法来达到。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2、图3,矫正单元101具有两个长形开口101A(第一开口),配置用于暴露位于上颚牙弓10左右侧的两个第二大臼齿10A,亦即两个开口101A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大臼齿10A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各开口101A形成于矫正单元101的一咬合面OS(第一咬合面)上,且(于一第一方向D1上)延伸至矫正单元101的相对的一舌侧面LS(第一舌侧面)及一(左或右)颊侧面BS(第一颊侧面)。又,如图4所示,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的方向观看时,开口101A可相对于咬合面OS朝着一第二方向D2(例如,平行于Z轴的方向)延伸且具有一深度L(开口101A可呈一U字型结构或一矩形结构)。由此,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咬合面OS、舌侧面LS及颊侧面BS等方向观看时,开口101A可暴露第二大臼齿10A的咬合面、舌侧面及颊侧面的部份。
根据一些实施例,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及颊侧面BS上分别形成有多个连接部101B(例如为勾部结构),且连接部101B的位置对应于开口101A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对应于各开口101A,有两个连接部101B(第一连接部)分别固定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及颊侧面BS上且对应开口101A的长轴的两端(图3)。连接部101B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及颊侧面BS上的位置远离于咬合面OS及开口101A(图4)。根据一些实施例,连接部101B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镍钛合金、树脂或塑胶陶瓷,且可通过例如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矫正单元101上。或者,连接部101B与矫正单元101可以一体成型且具有相同材质。
在图2的实施例中,牙齿矫正装置100也包括两个弹性元件102,例如为橡皮圈或镍钛合金材料的弹簧圈(spring coil),配置于矫正单元101上且分别对应于两个开口101A及上颚牙弓10的两个第二大臼齿10A。各弹性元件102配置用于横跨矫正单元101的咬合面OS而连接位于舌侧面LS及颊侧面BS上的两个连接部101B。根据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的方向观看时(图4),连接部101B位于开口101A沿着第二方向D1的一延伸线E上,而弹性元件102大致平行于开口101A的延伸线E配置。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102可通过开口101A而接触位于矫正单元101中的第二大臼齿10A,由此产生一(弹性)作用力以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应了解的是,当矫正单元101配戴于病患的上颚牙弓10上时(图4),过度萌发而需矫正的第二大臼齿10A(第一牙齿)会将开口101A中的弹性元件102向下拉伸而使其发生变形,而当弹性元件102逐渐恢复其原来形状时可产生一弹性恢复力(亦即上述作用力),因而得将第二大臼齿10A向上压入齿槽骨,以实现矫正的目的。弹性元件102及上述连接部101B构成牙齿矫正装置100的一施力组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弹性元件102被限制于开口101A中,形成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上的上述开口101A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D2)可用于决定弹性元件102的(弹性)作用力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的方向。举例来说,当第二方向D2相对于咬合面OS呈大致垂直向上时(图4),弹性元件102可沿着开口101A将第二大臼齿10A向上压入齿槽骨;而当第二方向D2相对于咬合面OS朝着一特定方向倾斜时(亦即非平行于Z轴的方向,如图5所示),弹性元件102可沿着开口101A将第二大臼齿10A朝着该特定方向压入齿槽骨。类似地,形成于矫正单元101的咬合面OS上的开口101A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D1)同样可用于决定弹性元件102的(弹性)作用力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的方向。开口101A的延伸方向(第一、第二方向D1及D2)可视病患的矫正需要来做配置。
此外,上述开口101A的深度L则可用于决定弹性元件102的弹性力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的深度。举例来说,当弹性元件102沿着开口101A的侧壁移动到开口101A的末端F(图4)时,将受到开口101A的结构限制而无法继续移动。由此,开口101A的深度L即决定了弹性元件102的弹性力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的最大深度,且可避免第二大臼齿10A发生过度移动。开口101A的深度L可视病患的矫正需要来做配置。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3、图4、图6A及图6B,矫正单元101的相反于咬合面OS的一侧上可形成有多个牙齿收容部(例如凹槽),配置用于收容上颚牙弓10的各牙齿。根据一些实施例,矫正单元101包括用于收容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一牙齿10A(例如第二大臼齿10A)的牙齿收容部R1(第一收容部),其配置以允许第二大臼齿10A朝向齿槽骨移动(如图6B中的箭头所示)。更明确来说,牙齿收容部R1的形状设计为允许第二大臼齿10A沿着压入的方向移动,例如,以压入的方向为准,从该牙齿最突出点连接成线所界定的倒凹区(undercut area)开始,牙齿收容部R1预留出足够空间而能够允许第二大臼齿10A在弹性元件102的驱动下顺利地朝向齿槽骨移动而不会发生被牙齿收容部R1卡住的情况。如图6B中所示,第二大臼齿10A的一倒凹线U(亦即代表第二大臼齿10A的宽度最大的部分的一虚拟线段)以下的区域即为第二大臼齿10A的倒凹区(以网点标示)。
另外,矫正单元101包括用于收容其他不需矫正的第二牙齿10B(例如第二大臼齿10A以外的其他牙齿)的至少一牙齿收容部R2(第二收容部),其是设计为顺应第二牙齿10B的形状(例如贴附第二牙齿)且延伸至第二牙齿10B的倒凹区(亦即大致包覆第二牙齿10B的整个牙冠)。由此,可以强化矫正单元101固定于上颚牙弓10上的力量,并避免矫正单元101在矫正过程中轻易脱离上颚牙弓10(提高牙齿矫正装置100在使用上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4,牙齿矫正装置100也可包括至少一保护元件103(请一并参照图10),配置用于包覆弹性元件102的横跨矫正单元101的咬合面OS及位于开口101A中的一部分,以避免弹性元件102直接接触第二大臼齿10A而可能造成第二大臼齿10A受损。根据一些实施例,保护元件103是一管状结构,其长度可小于或等于开口101A的长度。保护元件103可具有一弹性材质,例如包括树脂、橡胶或其类似物。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7、图8,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牙齿矫正装置100’可包括不同结构型态的弹性元件102’(例如金属线)。同上述实施例,弹性元件102’的数量也为两个,对应于矫正单元101的开口101A的数量。弹性元件102’是一大致U字型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部分1021及位于两个侧边部分1021之间的一中间部分1022,其中两个侧边部分1021可分别配置于矫正单元101的相对的一舌侧面LS及一颊侧面BS上(由于视角限制,在图8中仅会看到弹性元件102’配置于颊侧面BS上的一侧边部分1021)且各具有一扭簧部102A,而中间部分1022可配置用于横跨矫正单元101的一咬合面OS,且通过开口101A接触上颚牙弓10的第二大臼齿10A,由此产生一(弹性)作用力以将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
应先了解的是,在图7、图8的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的方向观看时,有至少一连接部101B固定于矫正单元101上。连接部101B是以例如一金属或一具有足够强度的塑胶材料制成的一管状结构,且可通过例如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上。此外,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的方向观看时,管状的连接部101B位于开口101A沿着其延伸方向(第二方向D2)的延伸线E的一侧,且连接部101B平行于不同于第二方向D2的一第三方向D3配置。
请继续参照图8,沿着垂直于矫正单元101的舌侧面LS或颊侧面BS的方向观看时,弹性元件102’的其中一侧边部分1021具有一第一段部102B、一第二段部102C及位于第一、第二段部102B及102C之间的扭簧部102A,其中第一段部102B配置用于穿过及连接上述连接部101B,而第二段部102C配置用于延伸至开口101A中以连接弹性元件102’(U字型结构)的中间部分1022。
第一段部102B上也可具有至少一止挡部件S,配置用于防止第一段部102B轻易脱离连接部101B。举例来说,止挡部件S可为一球型结构,其直径大于管状的连接部101B的内径,以至于无法通过连接部101B。因此,止挡部件S可限制第一段部102B相对于连接部101B的移动。
通过上述配置,当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矫正单元101尚未配戴于病患的上颚牙弓10时,弹性元件102’的两个侧边部分1021呈大致平行于第三方向D3的状态,且弹性元件102’的中间部分1022停留在开口101A的末端F的位置。而当矫正单元101配戴于病患的上颚牙弓10上时,过度萌发而需矫正的第二大臼齿10A(第一牙齿)会将开口101A中的弹性元件102’的中间部分1022(图7)向下拉伸而使两个侧边部分1021的第二段部102C发生变形(图8)。类似于上述实施例(图4),当弹性元件102’逐渐恢复其原来形状时可产生一弹性(恢复)力,因而得将第二大臼齿10A向上压入齿槽骨,以实现矫正的目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弹性元件102’具有一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材质,例如镍钛合金或其类似物。该记忆合金材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例如,因与牙齿接触后发生热传导而使其温度上升),可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变形,并恢复其记忆的形状。根据一些实施例,弹性元件102’也可具有一不锈钢金属材质。
在图7、图8的实施例中,牙齿矫正装置100’也可包括至少一保护元件103(相同于图4中的保护元件103),配置用于包覆弹性元件102’的横跨矫正单元101的咬合面OS及位于开口101A中的中间部分1022,以避免弹性元件102’直接接触第二大臼齿10A而可能造成第二大臼齿10A受损。
图9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示意图。牙齿矫正装置100”与图2至图5中的牙齿矫正装置100的差异在于,牙齿矫正装置100”还包括一矫正单元201(第二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病患的下颚牙弓20上。第二矫正单元201可具有与第一矫正单元101相同或相似的材质。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矫正单元101及第二矫正单元201的结构强度可承受咬合力(一般如咀嚼时产生的咬合强度)且不会发生变形或破损。
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二矫正单元201配戴于下颚牙弓20的部分牙齿之上。然而,第二矫正单元201也可配戴于下颚牙弓20的全部牙齿之上。同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矫正单元101也可配戴于上颚牙弓10的全部或部分牙齿之上,仅要包覆需矫正的第一牙齿10A即可。
如图9、图10所示,在第二矫正单元201的一咬合面OS2(第二咬合面)上具有两个凸出部202(由于视角限制,在图9中仅会看到其中一个凸出部202),而第一矫正单元101的第一咬合面OS上也具有两个对应于凸出部202的开口101C(第二开口)。通过上述设计,当病患配戴牙齿矫正装置100”时,弹性元件102可通过第一矫正单元10的(第一)开口101A并产生一弹性作用力以将上颚牙弓10的第一牙齿10A(第二大臼齿10A)压入齿槽骨(同图2至图5中的实施例)。除此之外,通过咬合力,第二矫正单元201的第二咬合面OS2上的凸出部202也可穿过第一矫正单元101的第一咬合面OS上的第二开口101C以顶推第一牙齿10A,而使得矫正效率可进一步提升。
根据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于第一矫正单元101的第一咬合面OS的一方向观看时(图10),第二开口101C与第一开口101A可部分重叠且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开口101C对应于凸出部202形状的一圆形结构,而第一开口101A是一狭长结构)。然而,第二开口101C与第一开口101A也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均为长形结构),两者的差异仅在于,第二开口101C的尺寸能够允许第二矫正单元201的凸出部202通过。另外,第二开口101C与第一开口101A也可以不重叠。
根据一些实施例,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第一矫正单元101上的弹性元件102也可以图7、图8中的弹性元件102’替代而达到同样的矫正效果。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1、图12,其中图11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示意图,而图12显示图11中的第二矫正单元201’的立体示意图。牙齿矫正装置100”’与图9、图10中的牙齿矫正装置100”的差异在于,牙齿矫正装置100”’的第二矫正单元201’通过金属铸造形成(但不以此为限,其也可采用其他可选用的材料制作),且包括多个牙齿收容部201A,分别配戴于下颚牙弓20的部分牙齿之上。如图11、图12中所示,上述牙齿收容部201A配置以环绕于下颚牙弓20的部分牙齿的外周面(例如舌侧面及颊侧面)且暴露该些牙齿的咬合面。此外,第二矫正单元201’的两个远心端(distal end)分别具有一延伸部203,其中延伸部203的咬合面OS2(第二咬合面)上具有朝着第一矫正单元101的方向凸出的一凸出部202,且凸出部202的位置对应第一矫正单元101上的第二开口101C(图10)与第一牙齿10A的位置。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矫正单元201’与凸出部202可以一体成型方法制作。
通过上述设计,牙齿矫正装置100”’也可以达到与图9、图10中的牙齿矫正装置100”相同的矫正效果。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矫正单元101也可能被省略,而仅通过配戴第二矫正单元201’及利用凸出部202来将第一牙齿10A压入齿槽骨。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12、图13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矫正单元201’还包括多个限位构件204,可使得金属材质的第二矫正单元201’在凸出部202顶推上颚牙弓10的第一牙齿10A时能够稳定地固定于下颚牙弓20之上,且避免第二矫正单元201’轻易脱离下颚牙弓20(应了解的是,金属材质的第二矫正单元201’通常不延伸至下颚牙弓20的牙齿的倒凹区,导致其固定于下颚牙弓20之上的稳定性不佳)。
如图12、图13中所示,各限位构件204例如是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线,可横跨下颚牙弓20的部分牙齿的咬合面,并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形成于第二矫正单元201’的各牙齿收容部201A的相对的一舌侧面LS2(第二舌侧面)及一颊侧面BS2(第二颊侧面)的多个(例如两个)连接部201B(第二连接部,例如为杆状结构),举例来说,限位构件204的一端可缠绕于舌侧面LS2上的连接部201B而形成固定,而另一相对端以可分离的方式(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连接颊侧面BS2上的连接部201B,从而便于第二矫正单元201’的配戴及摘除。限位构件204的两端也可以延伸至对应的牙齿的倒凹区而形成卡合(图13),进而可提高第二矫正单元201’固定于下颚牙弓20之上的稳定性。根据一些实施例,除限位构件204与搭配结构外也可采用卡环(clasp)、卡夹(clip)或旋锁机构(swing-lock mechanism)等来提高第二矫正单元201’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用于将病患的上颚牙弓的第二大臼齿压入齿槽骨的可摘式牙齿矫正装置,能够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然而,本发明的牙齿矫正装置不限定于仅可用来矫正上颚牙弓的第二大臼齿。
举例来说,牙齿矫正装置可包括一(第一)矫正单元101,适于配戴于病患的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其中一者上,且可通过改变(第一)开口101A、连接部101B及弹性元件102的位置或数量等配置来对应上颚或下颚牙弓的一或多个需矫正(过于萌发)的第一牙齿,从而利用弹性元件102的弹性力以将该或该些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达到矫正的目的。或者,牙齿矫正装置也可包括一(第二)矫正单元201,适于配戴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上,且具有一或多个对应于第一牙齿的凸出部,该或该些凸出部可穿过矫正单元101以顶推第一牙齿而达到协助矫正的功效。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已公开了本发明,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制作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从本发明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制作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都可根据本发明使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制作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4)

1.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
第一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其中一者上;
至少一第一收容部,形成于该第一矫正单元上,用于收容该上颚或下颚牙弓的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一牙齿,其中该第一收容部的形状允许该第一牙齿朝着齿槽骨的方向移动;
至少一第二收容部,形成于该第一矫正单元上,用于收容该上颚或下颚牙弓的不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二牙齿,其中该第二收容部顺应该第二牙齿的形状且延伸至该第二牙齿的倒凹区;
至少一第一开口,形成于该第一矫正单元的一第一咬合面上,该第一开口为长形且延伸至该第一矫正单元的相对的一第一舌侧面及一第一颊侧面,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牙齿的位置,且该第一开口暴露该第一牙齿的咬合面、舌侧面及颊侧面的部分;以及
至少一施力组件,配置用于通过该第一开口而接触该第一牙齿,由此产生一作用力以将该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咬合面的一方向观看时,该第一开口于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且该第一方向决定该作用力将该第一牙齿压入该齿槽骨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舌侧面或该第一颊侧面的一方向观看时,该第一开口相对于该第一咬合面朝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具有一深度,其中该第二方向决定该作用力将该第一牙齿压入该齿槽骨的方向,而该深度决定该作用力将该第一牙齿压入该齿槽骨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该施力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及一弹性元件,该些第一连接部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舌侧面及该第一颊侧面上,且该些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而该弹性元件横跨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咬合面而连接该些第一连接部,且通过该第一开口而接触该第一牙齿,由此产生该作用力以将该第一牙齿压入该齿槽骨,其中该作用力是一弹性恢复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该弹性元件是一U字型结构,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部分及位于该些侧边部分之间的一中间部分,该两个侧边部分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舌侧面及该第一颊侧面上且各具有一扭簧部,而该中间部分横跨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咬合面,且通过该第一开口而接触该第一牙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舌侧面或该第一颊侧面的一方向观看时,该第一开口相对于该第一咬合面朝着一第二方向延伸,该些第一连接部的一者位于该第一开口沿着该第二方向的一延伸线的一侧,而该弹性元件的该两个侧边部分各具有第一段部、第二段部及位于该第一、第二段部之间的该扭簧部,其中该第一段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而该第二段部延伸至该第一开口中且连接该弹性元件的该中间部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还包括保护元件,配置用于包覆该弹性元件的位于该第一开口中的一部分,以避免该弹性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牙齿,且该保护元件具有一弹性材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还包括第二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该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上,且该第二矫正单元的一第二咬合面上具有一凸出部,配置用于穿过该第一矫正单元的该第一咬合面上的一第二开口以顶推该第一牙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咬合面的该方向观看时,该第二开口的形状对应该凸出部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沿着垂直于该第一咬合面的该方向观看时,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部分重叠且具有不同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该第二矫正单元的一远心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凸出部形成于该延伸部的该第二咬合面上,且该凸出部的位置对应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牙齿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该第二矫正单元暴露该上颚及下颚牙弓的该另一者的部分牙齿的咬合面,且该第二矫正单元还包括具有弹性的至少一限位构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形成于该第二矫正单元的相对的一第二舌侧面及一第二颊侧面上的多个第二连接部、横跨该上颚及下颚牙弓的该另一者的部分牙齿的咬合面且延伸至该些牙齿的倒凹区,由此将该第二矫正单元固定于该上颚及下颚牙弓的该另一者上。
13.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
矫正单元,适于以可摘方式配戴于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其中一者上;以及
至少一凸出部,设于该矫正单元的一咬合面上,其中该凸出部的位置对应未配戴该矫正单元的上颚及下颚牙弓的另一者的需矫正的至少一第一牙齿,用于顶推该第一牙齿,以将该第一牙齿压入齿槽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中该矫正单元的一远心端具有一延伸部,且该凸出部形成于该延伸部的该咬合面上。
CN201710704699.3A 2017-08-17 2017-08-17 牙齿矫正装置 Active CN109394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4699.3A CN109394356B (zh) 2017-08-17 2017-08-17 牙齿矫正装置
TW107127107A TWI668000B (zh) 2017-08-17 2018-08-03 牙齒矯正裝置
KR1020180095436A KR102128655B1 (ko) 2017-08-17 2018-08-16 치아 교정기
CA3014346A CA3014346C (en) 2017-08-17 2018-08-16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vice
JP2018153109A JP6894410B2 (ja) 2017-08-17 2018-08-16 歯列矯正装置
US16/104,061 US11160637B2 (en) 2017-08-17 2018-08-16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vice
EP18189415.5A EP3443930B1 (en) 2017-08-17 2018-08-16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vice
PH12018000223A PH12018000223A1 (en) 2017-08-17 2018-08-17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4699.3A CN109394356B (zh) 2017-08-17 2017-08-17 牙齿矫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4356A true CN109394356A (zh) 2019-03-01
CN109394356B CN109394356B (zh) 2021-10-22

Family

ID=6329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4699.3A Active CN109394356B (zh) 2017-08-17 2017-08-17 牙齿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0637B2 (zh)
EP (1) EP3443930B1 (zh)
JP (1) JP6894410B2 (zh)
KR (1) KR102128655B1 (zh)
CN (1) CN109394356B (zh)
CA (1) CA3014346C (zh)
PH (1) PH12018000223A1 (zh)
TW (1) TWI66800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709A (zh) * 2019-04-15 2019-07-12 杭州美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牙齿特征点的牙齿倒凹自动填充打印方法
CN110584804A (zh) * 2019-09-20 2019-12-20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CN111839763A (zh) * 2020-07-30 2020-10-30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系统
WO2021098759A1 (en) * 2019-11-21 2021-05-27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Dental Research Limited Dental alig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CN114081648A (zh) * 2021-11-22 2022-02-25 四川大学 正畸复合矫治器、加工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5818B1 (en) 2016-10-03 2021-03-16 Myohealth Technologies LLC Dental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nd holding the position of a user's jaw to a relaxed position of the jaw
JPWO2022074702A1 (zh) * 2020-10-05 2022-04-14
KR102455244B1 (ko) 2022-04-28 2022-10-20 주식회사 올소비트 온도 가변형 치아 교정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633A (en) * 1993-12-17 1996-03-19 Fenton; Douglas F. Anti-snor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upper and lower relational members
CN1338913A (zh) * 1999-03-26 2002-03-06 上西雅一 牙套
CN104203144A (zh) * 2012-03-19 2014-12-10 赫诺特·海內 用于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牙齿位置矫正的器械
CN10566244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李陈均 用于生成隐形矫正器数据的装置
CN106073912A (zh) * 2015-04-27 2016-11-09 洪澄祥 咀嚼式齿列矫正装置
CN106963503A (zh) * 2017-05-23 2017-07-2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3530A (en) * 1979-05-17 1981-06-16 Broussard Garfford J Orthodontic appliance and clasp therefor
US4416626A (en) * 1981-10-19 1983-11-22 Bellavia William D Method for recapturing anterior displaced mandibular disc and orthopedic device therefor
US4505672A (en) * 1983-11-14 1985-03-19 Kurz Craven H Two-piece gnathologic orthodontic positioner
US4793803A (en) * 1987-10-08 1988-12-27 Martz Martin G Removable tooth position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US4880380A (en) * 1987-10-13 1989-11-14 Martz Martin G Orthodonture appliance which may be manually installed and removed by the patient
US5145364A (en) * 1991-05-15 1992-09-08 M-B Orthodontics, Inc. Removable orthodontic appliance
US5645423A (en) * 1994-06-10 1997-07-08 Collins, Jr.; John A. Mandibular advancement appliance
US5683244A (en) 1995-07-10 1997-11-04 Truax; Lloyd H. Dental appliance to correct malocclusion
US6886566B2 (en) * 2002-07-11 2005-05-03 Jimmy B. Eubank Oral appliance fo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one or more aspects of a user's masticatory system
US9028250B2 (en) * 2007-03-14 2015-05-12 Orthoaccel Technologies, Inc. Vibrating dental devices
US7878805B2 (en) * 2007-05-25 2011-02-01 Align Technology, Inc. Tabbed dental appliance
WO2009141825A2 (en) * 2008-05-22 2009-11-26 Rgb Orthodontics Ltd.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method
WO2013184948A1 (en) * 2012-06-07 2013-12-12 Propel Orthodontics, Llc 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 with external plate
US9675427B2 (en) * 2013-06-07 2017-06-13 Align Technology, Inc. Adjusting a tooth position
JP5950211B2 (ja) * 2013-09-26 2016-07-13 講有 長井 顎骨発育促進装置
US10555792B2 (en) * 2014-01-31 2020-02-11 Align Technology, Inc. Direct fabrication of orthodontic appliances with elastics
CN115300137A (zh) * 2014-01-31 2022-11-08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弹性体的正畸矫治器
US20170007359A1 (en) 2015-07-07 2017-01-12 Align Technology, Inc. Direct fabrication of orthodontic appliances with variable properties
KR101676205B1 (ko) * 2015-12-31 2016-11-15 이민정 투명교정기 제조방법
TWM544918U (zh) * 2017-03-15 2017-07-11 Liang-Wei Chen 牙科手術境外輔助導引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633A (en) * 1993-12-17 1996-03-19 Fenton; Douglas F. Anti-snor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upper and lower relational members
CN1338913A (zh) * 1999-03-26 2002-03-06 上西雅一 牙套
CN104203144A (zh) * 2012-03-19 2014-12-10 赫诺特·海內 用于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牙齿位置矫正的器械
CN10566244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李陈均 用于生成隐形矫正器数据的装置
CN106073912A (zh) * 2015-04-27 2016-11-09 洪澄祥 咀嚼式齿列矫正装置
CN106963503A (zh) * 2017-05-23 2017-07-2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709A (zh) * 2019-04-15 2019-07-12 杭州美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牙齿特征点的牙齿倒凹自动填充打印方法
CN110584804A (zh) * 2019-09-20 2019-12-20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WO2021098759A1 (en) * 2019-11-21 2021-05-27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Dental Research Limited Dental alig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CN111839763A (zh) * 2020-07-30 2020-10-30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11839763B (zh) * 2020-07-30 2022-02-11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字化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14081648A (zh) * 2021-11-22 2022-02-25 四川大学 正畸复合矫治器、加工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94410B2 (ja) 2021-06-30
EP3443930A2 (en) 2019-02-20
EP3443930B1 (en) 2021-04-14
CA3014346C (en) 2021-02-16
TWI668000B (zh) 2019-08-11
CN109394356B (zh) 2021-10-22
KR102128655B1 (ko) 2020-07-01
EP3443930A3 (en) 2019-04-17
KR20190019847A (ko) 2019-02-27
CA3014346A1 (en) 2019-02-17
JP2019055179A (ja) 2019-04-11
US11160637B2 (en) 2021-11-02
US20190053877A1 (en) 2019-02-21
PH12018000223A1 (en) 2019-04-15
TW201912126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4356A (zh) 牙齿矫正装置
CN107072806B (zh) 用于在正畸治疗中使用的睡眠呼吸暂停症口腔矫治器
US20060093984A1 (en) Computer configured appliance for orthodontic correction of malocclusions
US8517726B2 (en) Dental appliance with resilient portion
TWI663964B (zh) 咀嚼式牙齒矯正裝置
US20020155410A1 (en) Anatomically shaped sectional matrix band retainers
KR102095618B1 (ko) 클래스 ii 및 클래스 iii 교정을 위한 치과 교정술 힘 모듈
EP3443929B1 (en)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vice
CN113288467A (zh) 柔性3d打印正畸装置
TWI697323B (zh) 牙齒矯正裝置
KR101741025B1 (ko) 치아 교정 장치
KR101183891B1 (ko) 투명 교정기 견인 장치용 보조 기구
CN213156612U (zh) 一种易于调整的矫正装置
KR200458224Y1 (ko) 벤드백 플라이어
CN110916822A (zh) 矫正牙套
CN219983089U (zh) 一种辅助正畸活动矫治器固位的颊腭侧环绕卡环
KR20200025016A (ko) 치아 교정용 와이어
CN216257493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粘接舌侧扣用网格钳
CN101785709B (zh) 正畸微种植体支架
CN113876450A (zh) 一种易于调整的矫正装置
TW202011906A (zh) 矯正牙套
TWM578572U (zh) Elastic orthodontic device
WO2017208189A1 (en) Orthodont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16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