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3777A - 红酒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红酒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3777A
CN109393777A CN201811326527.8A CN201811326527A CN109393777A CN 109393777 A CN109393777 A CN 109393777A CN 201811326527 A CN201811326527 A CN 201811326527A CN 109393777 A CN109393777 A CN 109393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heat
gas
cabinet bod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65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Asa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Asa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Asa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Asa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65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3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3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3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71/00Cabinets for perishable goods, e.g. meat safes, fly-proof cabi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73/00Bottle cupboards; Bottle ra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酒储存装置,储存柜,述储存柜包括储存柜体、密封柜门和隔热内胆,隔热内胆安装于储存柜体内,且隔热内胆开设有取存缺口,密封柜门铰接连接于储存柜体的一侧并封盖于取存缺口;观察柜,观察柜包括观察柜体和储气内胆,观察柜体安装于储存柜,储气内胆安装于观察柜体内,隔热内胆与储气内胆相连通;氧气驱离系统,氧气驱离系统包括高压气瓶和若干气体喷嘴,高压气瓶安装于观察柜体上,各气体喷嘴均安装于隔热内胆内并与高压气瓶相连接。当红酒放置于隔热内胆中时,气体喷嘴即可将惰性气体喷入隔热内胆中,如此惰性气体便可将空气驱逐至储气内胆中,那么酒液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时便可保证了其风味不变。

Description

红酒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酒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红酒作为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因其内含有较为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抗癌和美容的功效,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而一瓶红酒在一次聚会或用餐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被喝完,如此就需要对已经开封的红酒进行妥善保存,以避免其接触到空气而变质。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开封后的红酒用木塞重新塞好瓶口并置于红酒柜中保存。如此虽可实现对红酒的一般性保存,但由于红酒柜中仍然存在有氧气,且红酒瓶内也会残留有氧气,这样周围环境中的氧气仍能够与酒瓶内的酒液作用而导致储存中的红酒口感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酒储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已开封的红酒在储存时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导致其口感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酒储存装置,包括:
储存柜,所述储存柜包括储存柜体、密封柜门和用于容置酒器的隔热内胆,所述隔热内胆安装于所述储存柜体内,且所述隔热内胆开设有取存缺口,所述密封柜门铰接连接于所述储存柜体的一侧并封盖于所述取存缺口;
观察柜,所述观察柜包括观察柜体和储气内胆,所述观察柜体安装于所述储存柜的一侧,所述储气内胆安装于所述观察柜体内,所述隔热内胆通过输气软管与所述储气内胆相连通;
氧气驱离系统,所述氧气驱离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惰性气体的高压气瓶和若干气体喷嘴,所述高压气瓶固定安装于所述观察柜体上,各所述气体喷嘴均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热内胆内并均与所述高压气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若干高压软管,各所述气体喷嘴分别通过各所述高压软管与所述高压气瓶相连接,且各所述高压软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压电薄膜,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储存柜体内,所述压电薄膜铺设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各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点火装置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点火装置安装于所述储气内胆内并靠近所述储气内胆的顶部设置,所述储气内胆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气内胆内并正对于所述点火装置的火苗出口设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柜体的上端凸起延伸形成有装配环台,所述装配环台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渡孔,各所述过渡孔分别与各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装配环台的外壁凸起延伸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观察柜还包括密封旋盖,所述密封旋盖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密封旋盖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以旋盖于所述装配环台外。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旋盖包括盖板和围壳,所述围壳的上环边缘与所述盖板的外边缘相连接,所述盖板的外边缘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嵌设有密封环垫,所述密封环垫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密封环槽并与所述装配环台的上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气体喷嘴均包括过渡管,各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均密封设置,各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均安装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靠近所述隔热内胆的顶部的一侧,且各所述过渡管分别与各所述高压软管相连接,各所述过渡管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喷头,各所述喷头均与所述过渡管的内腔相连通,且各所述喷头背离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柜体正对所述点火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储气内胆正对所述点火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和所述第二观察窗内均嵌设有高透光玻璃片。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储存柜体正对所述第一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观察柜体正对所述第二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储气内胆正对所述第三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相互贯通,所述输气软管依序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以联通所述储气内胆和所述隔热内胆。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安装有若干湿度传感器,各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红酒储存装置,由于设置有氧气驱离系统,这样当红酒放置于储存柜体的隔热内胆中时,氧气驱离系统内与高压气瓶相连通的气体喷嘴即可将高压气瓶内的惰性气体喷入隔热内胆中,如此惰性气体便可充斥于隔热内胆,并将隔热内胆中的空气通过输气软管驱逐至储气内胆中,这样隔热内胆中的空气含量便会显著降低,那么酒液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时便可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进而可保证了酒液在长时间储存时的风味不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酒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酒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酒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储存柜 11—储存柜体 12—密封柜门
13—隔热内胆 14—显示屏 20—观察柜
21—观察柜体 22—储气内胆 23—输气软管
24—密封旋盖 30—氧气驱离系统 31—气体喷嘴
32—压电薄膜 33—点火装置 34—红外温度传感器
40—酒器 211—装配环台 212—过渡孔
221—通气孔 241—盖板 242—围壳
243—密封环垫 311—过渡管 312—喷头
313—出气孔 331—燃料供应机构 332—电子打火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酒储存装置,包括:
储存柜10,储存柜10包括储存柜体11、密封柜门12和用于容置酒器40的隔热内胆13,隔热内胆13安装于储存柜体11内,且隔热内胆13开设有取存缺口,密封柜门12铰接连接于储存柜体11的一侧并封盖于取存缺口;观察柜20,观察柜20包括观察柜体21和储气内胆22,观察柜体21安装于储存柜10的一侧,储气内胆22安装于观察柜体21内,隔热内胆13通过输气软管23与储气内胆22相连通;氧气驱离系统30,氧气驱离系统30包括用于存储惰性气体的高压气瓶和若干气体喷嘴31,高压气瓶固定安装于观察柜体21上,各气体喷嘴31均固定安装于隔热内胆13内并均与高压气瓶相连接。
本发明的红酒储存装置,由于设置有氧气驱离系统30,这样当红酒放置于储存柜体11的隔热内胆13中时,氧气驱离系统30内与高压气瓶相连通的气体喷嘴31即可将高压气瓶内的惰性气体喷入隔热内胆13中,如此惰性气体便可充斥于隔热内胆13,并将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通过输气软管23驱逐至储气内胆22中,这样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含量便会显著降低,那么酒液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时便可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进而可保证了酒液在长时间储存时的风味不发生改变。
具体地,取存缺口的内边缘嵌设有第一密封环条,密封柜门12的外边缘嵌设有用于与第一密封环条相抵接的第二密封环条。如此,当密封柜门12封盖于取存缺口处时,第一密封环条与第二密封环条相抵接,这样便实现了密封柜门12相对于取存缺口的密封盖合,保证了外界环境中的氧气无法自密封柜门12与取存缺口处的缝隙中进入到隔热内胆13中,进而也保证了储存于隔热内胆13中的红酒免受氧气的氧化作用而发生变质。
进一步地,隔热内胆13的外层涂覆有隔热材料,这样隔热内胆13便能够将外界环境中的热量隔离,这样便能够使得隔热内胆13内的环境温度能够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这样便能够保证隔热内胆13内的储存有的红酒不至于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而变质。
优选地,隔热材料为纳米隔热涂料,其组成为硅丙乳液、硅胶、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锡、磷酸二氢锂气溶胶。
其中,上述原料重量份为:硅丙乳液20~30质量份、硅胶5~8质量份、纳米氧化铝5~8质量份、纳米氧化镁5~9质量份、纳米二氧化锡10~20质量份、磷酸二氢锂气溶胶10~15质量份以及去离子水20~28质量份。通过实验验证,由上述组分构成的纳米隔热涂料的涂层厚度为3mm时,即能够呈现出良好的隔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氧气驱离系统30还包括若干高压软管,各气体喷嘴31分别通过各高压软管与高压气瓶相连接,且各高压软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具体地,通过使得各气体喷嘴31分别通过各高压软管与高压气瓶相连接,如此各气体喷嘴31便能够通过各高压软管获得来自高压气瓶的惰性气体。而由于高压软管易于弯折的特性,其能够适应不规则的装配空间,如此便能够显著提升高压气瓶与各气体喷嘴31的配合适应性。
进一步地,高压软管包括软管主体和若干增强层,各增强层逐层包缠于软管主体上,且各增强层均呈螺旋状自软管主体的一端包缠延伸至软管主体的另一端。通过在软管主体上包缠若干层增强层,高压软管的耐弯折性能和承压性能便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了,如此便进一步地保证了高压软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优选地,增强层的数量为四层,四层增强层逐层包缠于软管主体上,通过将增强层的数量限定为四层,如此便能够在保证高压软管的耐弯折性能和承压性能和控制高压软管的制造成本两方面取得平衡,使得高压软管在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能和承压性能的同时,其制造成本也不至于过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氧气驱离系统30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压电薄膜32,控制模块安装于储存柜体11内,压电薄膜32铺设于隔热内胆13的底部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各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具体地,通过使得氧气驱离系统30包括压电薄膜32,这样当储存红酒的酒器40放置在隔热内胆13的底部时,便能够接触到压电薄膜32,而压电薄膜32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则能够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发送至控制模块。具体地,通过将压电薄膜32铺设于隔热内胆13的底部,并使得压电薄膜32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这样当盛有红酒的酒器40放设于隔热内胆13中,其底部与压电薄膜32相接触时,压电薄膜32便能够将其上所产生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模块处,而控制模块在收到来自于压电薄膜32的电信号后,即可控制各电磁阀开启,进而高压气瓶中的惰性气体便能够经由各个高压软管而传输至气体喷嘴31处,再藉由气体喷嘴31被喷射入隔热内胆13中。这样当盛有红酒的酒器40被放设入隔热内胆13中时,隔热内胆13中的各个气体喷嘴31便能够向隔热内胆13中释放惰性气体,又由于隔热内胆13通过输气软管23与储气内胆22相连通,这样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便能够在惰性气体的挤压作用下被挤出至储气内胆22中。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酒储存装置的基本工作逻辑即为:
S1:打开密封柜门12,将盛有红酒的酒器40放入隔热内胆13中,闭合密封柜门12;
S2:压电薄膜32感知到盛有红酒的酒器40的存在,并将电信号传导至控制模块处;
S3:控制模块控制各电磁阀开启,惰性气体随即通过各气体喷嘴31进入到隔热内胆13中;
S4: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在惰性气体的排挤下通过输气软管23进入到储气内胆22中,自此,隔热内胆13中的气体环境完全转变为惰性气体环境,红酒得以在惰性气体环境中长时间保存。这样当酒器40放置于压电薄膜32上,控制模块便可随即作出反应,控制释放气体喷嘴31释放惰性气体,这样便实现了红酒储存装置的智能控制。
优选地,盛装红酒的酒器40为敞口设置,通常来讲,盛装红酒的酒器40一般为细口瓶或鹅颈瓶,以尽可能降低瓶内的红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酒器40设定为敞口,这样反而能够使得惰性气体尽快地与红酒液面相接触并将附近的空气挤出,如此便进一步地保证了红酒在长时间储存的过程中其风味不发生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氧气驱离系统30还包括点火装置33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4,点火装置33安装于储气内胆22内并靠近储气内胆22的顶部设置,储气内胆2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通气孔221,红外温度传感器34安装于储气内胆22内并正对于点火装置33的火苗出口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34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具体地,通过在储气内胆22中安装点火装置33,并使得点火装置33靠近储气内胆22的顶部设置,这样点火装置33所产生的火苗即能够表明储气内胆22中仍然是存在有空气的,而当点火装置33所产生的火苗熄灭时,则表明储气内胆22中已没有氧气的存在,进而也表明隔热内胆13中没有氧气的存在。如此便进一步提升了红酒储存装置的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地,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34的存在,且红外温度传感器34正对于点火装置33的火苗出口设置,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34便能够对点火装置33的火苗出口处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进而实现了对火焰的燃耗和熄灭过程进行监控,同时可间接实现对储气内胆22中氧气含量的监控。如此,当红外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点火装置33所产生的火苗熄灭后,即可向控制模块反馈电信号,控制模块在收到红外温度传感器34所传回的电信号后,即可控制各电磁阀关闭,进而使得各气体喷嘴31停止向隔热内胆13中供气,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持隔热内胆13的内部气压不发生明显的改变,提高了红酒储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节省惰性气体的用量,避免隔热内胆13中已经充满惰性气体的情况下,仍然有惰性气体喷出,造成浪费。
更进一步地,点火装置33包括燃料供应机构331和电子打火机构332,燃料供应机构331和电子打火机构332均固定安装于储气内胆22的内壁上,电子打火机构332通过释放电流以点燃燃料供应机构331所释放的燃气来产生火苗,红外温度传感器34正对于电子打火机构332的火苗出口设置。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34所发射出的测温红外线便能够准确地到达火苗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观察柜体21的上端凸起延伸形成有装配环台211,装配环台21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渡孔212,各过渡孔212分别与各通气孔221相连通,装配环台211的外壁凸起延伸形成有外螺纹,观察柜20还包括密封旋盖24,密封旋盖24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密封旋盖24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配合以旋盖于装配环台211外。具体地,通过使得各过渡孔212分别与各通气孔221相连通,这样储气内胆22即可通过各过渡孔212和各通气孔221与外界相连通,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储气内胆22相对于外界环境存在有排气通道,使得其内的空气能够被及时有效地排出至外界,另一方面也保证储气内胆22中的气压始终保持稳定,避免了储气内胆22中进入惰性气体而导致其内部气压升高,造成使用安全性降低的现象发生。
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密封旋盖24旋紧于装配环台211,如此便实现了各过渡孔212相对于外界环境的隔离,这样当打火装置所发出的火苗熄灭,储气内胆22中已无氧气存在时,即可将密封旋盖24旋紧于装配环台211上,如此便实现了储气内胆22相对于外界环境的隔离,避免了惰性气体自各通气孔221处逸散出储气内胆22,节约了惰性气体的用量。
优选地,各通气孔221和各过渡孔212的孔轴线为波浪形弯曲状。如此,各通气孔221和各过渡孔212的孔道亦为波浪形弯曲状,如此一来,气体在通过各通气孔221和各过渡孔212时便能够实现缓慢通过,进而便有利于空气均匀而缓慢地逸散出储气内胆22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密封旋盖24包括盖板241和围壳242,围壳242的上环边缘与盖板241的外边缘相连接,盖板241的外边缘开设有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嵌设有密封环垫243,密封环垫243的下端延伸出密封环槽并与装配环台211的上端相抵接。具体地,通过在密封旋盖24上设置密封环槽,并在密封环槽内嵌入密封环垫243,这样密封环垫243便能够对装配环台211和密封旋盖24之间进一步地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从而阻隔了惰性气体自装配环台211和密封旋盖24之间的缝隙渗出于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各气体喷嘴31均包括过渡管311,各过渡管311的一端均密封设置,各过渡管311的另一端均安装于隔热内胆13的内壁靠近隔热内胆13的顶部的一侧,且各过渡管311分别与各高压软管相连接,各过渡管311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喷头312,各喷头312均与过渡管311的内腔相连通,且各喷头312背离过渡管311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出气孔313。具体地,当设于高软软管上的电磁阀打开后,惰性气体便能够经由各高压软管到达各气体喷嘴31的过渡管311内,并进入安装于各过渡管311上的各喷头312处,再由各喷头312上开设有的各出气孔313排出至隔热内胆13中。如此,惰性气体便实现了由高压软管进入到隔热内胆13中。而通过设置多个喷头312,并在多个喷头312上开设多个出气孔313,这样便保证了惰性气体能够均匀地充斥于隔热内胆13中,进而也保证了惰性气体能够均匀地将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挤压排出。
更进一步地,各气体喷嘴31均设置于隔热内胆13靠近其顶部处,输气软管23连通于隔热内胆13和储气内胆22的底部,惰性气体优选为氦气,这样由于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氦气密度:0.1786g/L)。这样自隔热内胆13的顶部所释放的氦气便能够不断地挤压空气向下运动,并最终将隔热内胆13中的空气通过输气软管23排出至储气内胆22中。
在本实施例中,观察柜体21正对点火装置3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观察窗,储气内胆22正对点火装置3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观察窗,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内均嵌设有高透光玻璃片。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这样处于外界环境的操作人员即可透过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实时地观察到储气内胆22中点火装置33所发出的火苗的燃烧情况。如此,通过肉眼观察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4相结合,既能够可靠、准确且安全地了解到储气内胆22中氧气的变化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内胆1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装配孔,储存柜体11正对第一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装配孔,观察柜体21正对第二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装配孔,储气内胆22正对第三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装配孔,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相互贯通,输气软管23依序穿设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以连通储气内胆22和隔热内胆13。具体地,通过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输气软管23便能够依序穿设各装配孔以实现与隔热内胆13和储气内胆22的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内胆13的内壁安装有若干湿度传感器,各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具体地,由于湿度传感器的存在,且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这样湿度传感器既能够实时记录隔热内胆13内胆中的环境湿度数据,并传输至控制模块,这样便实现了对隔热内胆13环境中湿度数据的有效监控。
进一步地,储存柜体11的外壁上还可安装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这样显示屏14即可将湿度数据及红外温度传感器34所传回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如此便增强了红酒储存装置的人机交互性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柜,所述储存柜包括储存柜体、密封柜门和用于容置酒器的隔热内胆,所述隔热内胆安装于所述储存柜体内,且所述隔热内胆开设有取存缺口,所述密封柜门铰接连接于所述储存柜体的一侧并封盖于所述取存缺口;
观察柜,所述观察柜包括观察柜体和储气内胆,所述观察柜体安装于所述储存柜的一侧,所述储气内胆安装于所述观察柜体内,所述隔热内胆通过输气软管与所述储气内胆相连通;
氧气驱离系统,所述氧气驱离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惰性气体的高压气瓶和若干气体喷嘴,所述高压气瓶固定安装于所述观察柜体上,各所述气体喷嘴均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热内胆内并均与所述高压气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若干高压软管,各所述气体喷嘴分别通过各所述高压软管与所述高压气瓶相连接,且各所述高压软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压电薄膜,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储存柜体内,所述压电薄膜铺设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各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驱离系统还包括点火装置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点火装置安装于所述储气内胆内并靠近所述储气内胆的顶部设置,所述储气内胆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气内胆内并正对于所述点火装置的火苗出口设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柜体的上端凸起延伸形成有装配环台,所述装配环台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渡孔,各所述过渡孔分别与各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装配环台的外壁凸起延伸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观察柜还包括密封旋盖,所述密封旋盖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密封旋盖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以旋盖于所述装配环台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旋盖包括盖板和围壳,所述围壳的上环边缘与所述盖板的外边缘相连接,所述盖板的外边缘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嵌设有密封环垫,所述密封环垫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密封环槽并与所述装配环台的上端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体喷嘴均包括过渡管,各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均密封设置,各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均安装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靠近所述隔热内胆的顶部的一侧,且各所述过渡管分别与各所述高压软管相连接,各所述过渡管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喷头,各所述喷头均与所述过渡管的内腔相连通,且各所述喷头背离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柜体正对所述点火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储气内胆正对所述点火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和所述第二观察窗内均嵌设有高透光玻璃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储存柜体正对所述第一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观察柜体正对所述第二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储气内胆正对所述第三装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相互贯通,所述输气软管依序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以联通所述储气内胆和所述隔热内胆。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酒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内胆的内壁安装有若干湿度传感器,各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CN201811326527.8A 2018-11-08 2018-11-08 红酒储存装置 Pending CN109393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6527.8A CN109393777A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酒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6527.8A CN109393777A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酒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3777A true CN109393777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7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6527.8A Pending CN109393777A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酒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37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51026A2 (fr) * 1996-11-29 1998-07-01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inertage d'une cuve à liquide alimentaire, notamment à vin, et gaz d'inertage correspondant
CN203634519U (zh) * 2013-12-13 2014-06-11 上海电机学院 紫外线消毒鞋柜
CN104386362A (zh) * 2014-11-13 2015-03-04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调文物保护装置及其工艺
CN206569499U (zh) * 2017-02-09 2017-10-20 凯迈(洛阳)航空防护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保护盒及保护盒套件
CN107748121A (zh) * 2017-08-30 2018-03-02 芜湖凯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检测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51026A2 (fr) * 1996-11-29 1998-07-01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inertage d'une cuve à liquide alimentaire, notamment à vin, et gaz d'inertage correspondant
CN203634519U (zh) * 2013-12-13 2014-06-11 上海电机学院 紫外线消毒鞋柜
CN104386362A (zh) * 2014-11-13 2015-03-04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调文物保护装置及其工艺
CN206569499U (zh) * 2017-02-09 2017-10-20 凯迈(洛阳)航空防护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保护盒及保护盒套件
CN107748121A (zh) * 2017-08-30 2018-03-02 芜湖凯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检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95641U (zh) 一种火探管电池箱灭火装置
CN110420427A (zh) 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93777A (zh) 红酒储存装置
CN107219786A (zh) 一种改进型配料机控制系统
CN207910249U (zh) 一种带有灭火功能的配电柜柜门结构
CN201823199U (zh) 干粉式灭火器阀门结构
CN211449783U (zh) 一种带减压功能的容器阀
CN105661949A (zh) 带灭火装置的壁挂式橱柜
CN2780253Y (zh) 贮气瓶式灭火器
CN206934413U (zh) 一种新型雾化药杯盖结构
CN204952011U (zh) 柜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CN207679916U (zh) 一种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信号反馈装置
CN106713547A (zh) 电池保护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901067U (zh) 一种氧气生产装置的氧气储存罐
CN209595021U (zh) 一种安全型气压式喷雾瓶
CN209386006U (zh) 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
CN109794028A (zh) 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
CN208282095U (zh) 一种溶剂油火焰发生器装置
CN209302070U (zh) 一种气体灭火装置
CN207679911U (zh) 一种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电启动装置
CN206889816U (zh) 可远控显示的消防容器阀
CN210890343U (zh) 一种控制角阀
CN217311703U (zh) 一种容器阀及应用其的灭火装置
CN209500597U (zh) 一种水剂灭火器喷嘴
CN216678671U (zh) 一种带加热感温的自动喷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