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880A -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92880A CN109392880A CN201811395281.XA CN201811395281A CN109392880A CN 109392880 A CN109392880 A CN 109392880A CN 201811395281 A CN201811395281 A CN 201811395281A CN 109392880 A CN109392880 A CN 1093928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kania micrantha
- greenhouse
- ultraviolet light
- group
- mikan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1/00—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unwanted vegetation, e.g. we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1/00—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unwanted vegetation, e.g. weeds
- A01M21/04—Apparatus for destruction by steam, chemicals, burning, or electricity
- A01M21/046—Apparatus for destruction by steam, chemicals, burning, or electricity by electric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有害生物防治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围绕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在温室框架上覆盖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遮蔽物形成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紫外线光源;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直至薇甘菊群落死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通过对薇甘菊同时进行遮光、加热、隔绝水分和空气处理,并对薇甘菊进行紫外线照射,使薇甘菊群落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胁迫薇甘菊的停止生长,种子无法萌发,达到消灭薇甘菊的目的,其防治周期短、见效快,绿色环保无公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害生物防治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背景技术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学名小花假泽兰,是菊科(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Willd)攀缘草本植物,为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据报道,薇甘菊原产于热带美洲,并迅速蔓延至南美及美国南部。1949年,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从巴拉圭引种作为橡胶园土壤的覆盖植物,1956年又被用作垃圾填埋场的土壤覆盖植物,到1987年已蔓延到整个印度尼西亚。1884年在香港动植物园采集到薇甘菊标本,以后即在香港迅速蔓延开来。20世纪80年代年末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云南、海南、广西、香港、台湾及澳门,主要侵蚀农林业用地、城市绿化用地、公路铁路用地、水利设施以及废弃闲置地等,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破坏国土生态安全。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已证实薇甘菊广泛分布于广东沿海各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带,并造成极大的危害。至2008年,已知薇甘菊在广东省境内已蔓延传播到11个市、27个县级行政区,其分布地点集中在深圳、东莞、珠海、惠州、中山等地,并由这些地区继续向其他地区蔓延,发生面积2.6万m2,直接威胁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植物,其生长的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均在20℃以上。在薇甘菊生长旺盛之处,具有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特点。不耐高强度荫蔽,也极少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其中,土壤肥力对薇甘菊生长影响不大,而相对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和土壤水分。当薇甘菊成功定居后,其所产生的大量种子为其成片生长并向周围扩散提供了充足的种源。薇甘菊的藤茎产生不定根的能力很强,断茎极易生根抽芽快速繁殖。薇甘菊在原产地热带美洲,通常生长在沼泽或湿润的地方,如湿润的森林、淡水沼泽边缘、路旁等。在广东,薇甘菊多生长在光照充足,水分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如受干扰的林缘、弃耕地、路旁、疏于管理的果园、水沟及湿地边。而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林内和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薇甘菊生长不良。
在现有的薇甘菊防治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药物防治。危害其他植物,污染土壤和水源。
2、人工清除。耗费人力且效果不佳,容易再次爆发。
3、生物防治。周期长见效慢,且因为其他生物和环境因素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4、遮荫网覆盖。见效慢,只遮光致使叶片枯萎,而残存在土壤中的种子、
根部和茎秆容易再次萌发,且覆盖物不可降解,容易造成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从生物机理上简单高效的防治薇甘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围绕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
在温室框架上覆盖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遮蔽物形成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紫外线光源;
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可选地,所述温室框架的上端比所述薇甘菊群落至少高1m。
可选地,所述紫外线光源位于所述薇甘菊群落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紫外线光源为1-3个。
可选地,所述遮蔽物为复合膜,且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0.5-1.5cm。
可选地,所述复合膜的外层为深色吸热层,所述复合膜的内层为用于反射紫外线的反射层。
可选地,对温室内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1-3个月的遮光和紫外线照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包括温室框架、覆盖于所述温室框架且用于隔绝光照的遮蔽物和设于温室内的紫外线光源,所述遮蔽物的外层设置有深色吸热层,内层设置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反射层。
可选地,所述温室框架包括起定位支撑作用的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呈管状,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立柱构成所述温室框架。
可选地,所述温室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紫外线光源供电的蓄电池和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所述紫外线光源、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太阳能板均通过线缆电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通过温室隔绝阳光,降低薇甘菊对光照的获取,阻止其进行光合作用,且密闭温室产生的温室效应可对薇甘菊群落进行加热,并增加其的水分亏欠程度,使薇甘菊缺水进一步抑制其光合作用,并通过使用紫外线光照来破坏植株及其叶片的生理过程(降解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薇甘菊群落同时受到多方面的胁迫而停止生长。由于在长期黑暗、闷热、缺水和紫外线辐射的环境下,地上部分的薇甘菊植株被消灭,而残存在土壤中的根系和种子也将被消灭,彻底杜绝了薇甘菊再次萌发的可能性,这是以往发明专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其防治周期短、见效快,防治成本低,且绿色环保无公害,不污染环境,易于推广使用。
与现有生物机理防治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防治方法从光照、温度、水分撷取和破坏叶绿素四个方面同时对薇甘菊群落进行压制,阻碍薇甘菊进行光合作用而使其停止生长,且残存在土壤中的根系和种子也将被消灭,彻底杜绝了薇甘菊再次萌发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快速彻底消灭薇甘菊群落的目的。与现有防治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使用药物,不会危害其他植物和污染土壤和水源;2、防治周期短,见效快;3、不会残存有薇甘菊种子、根部和茎秆,防治彻底,且死亡的植株慢慢腐烂,成为其他植物群落自行恢复的肥料,绿色环保无公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的工序流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中温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01:围绕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
S02:在温室框架上覆盖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遮蔽物形成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有紫外线光源;
S03: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其中,在上述步骤S01中,可根据薇甘菊群落的大小形状,灵活调整温室框架的结构,使温室比薇甘菊群落略大,从而围住薇甘菊群落及其在土壤里的根系。
在上述步骤S02中,在已经搭建的温室框架覆盖上有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遮蔽物,并对遮蔽物边界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形成一个密闭的温室,其具有良好的遮光、加热和隔绝水分的功能,因为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强阳性的植物,阻止薇甘菊获得光照,可使其叶片枯黄凋落,最后植株死亡。处于温室内的薇甘菊群落因缺少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太阳光照和水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并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内部空气流通,抑制薇甘菊的有氧呼吸,从而胁迫薇甘菊的停止生长,还通过在温室上端设置紫外线光源对薇甘菊群落进行紫外线照射,使叶绿素降解,破坏薇甘菊植株的生理过程,进一步的阻碍薇甘菊进行光合作用。
在上述步骤S03中,保持温室的遮光、加热、隔绝水分和抑制空气流通的状态,并对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1-3个月的紫外线照射。
具体地,所述温室框架的上端面比所述薇甘菊群落至少高1m,将所述紫外线光源设于所述薇甘菊群落的上方。使紫外线能均匀照射到薇甘菊群落,提高叶绿素降解的效率。
具体地,所述紫外线光源可为1-3个,相邻两个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1-5m,功率为10W以上,对紫外线光源的距离进行控制,使相邻两个紫外线光源的光照范围的边界重合,以避免温室内存在紫外线的照射不全的现象。当然,可以理解地,相邻两个紫外线光源的距离及紫外线光源的功率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具体地,所述遮蔽物为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厚度可为0.5-1.5cm。其一,可以避免因日晒雨风刮淋而腐蚀复合膜,破坏温室的整体结构;其二,可以确保温室内的加热、保温和密封性能。
具体地,所述复合膜的外层可为深色吸热层,如黑色的发泡层或胶层,能吸收太阳光且吸热率高,起到隔绝阳光的作用,并可将阳光中的热量传递到温室内,给温室内部加热,增加薇甘菊的水分亏欠程度;所述复合膜的内层为用于反射紫外线的反射层,如金属箔纸、反射涂层等,使温室内部充满紫外线,温室内的薇甘菊群落受到紫外线的均匀照射,达到短时间内破坏薇甘菊植株叶绿素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复合膜的下边沿可掩埋于土壤内,以便达到不透光、不透气、加热、加速薇甘菊缺水的目的,还可防止在刮风时掀翻复合膜,破坏温室的密封性能。当然,可以理解地,复合膜的下边沿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密封。
具体地,对温室内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1-3个月的遮光(缺少阳光,阻止其进行光合作用)和紫外线照射(使叶绿素降解,进一步抑制光合作用),温室内的薇甘菊受到缺水、缺阳光和紫外照射伤害等多方面胁迫而停止生长,逐渐死亡(根系和茎秆腐烂,种子失去活性,无法再次萌发),且死亡后薇甘菊植株慢慢腐烂,成为其他植物群落自行恢复的肥料,绿色环保无公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包括温室框架1、覆盖于所述温室框架1且用于隔绝光照的遮蔽物(图中未示出)和设于温室框架上端面的紫外线光源2,所述遮蔽物可为复合膜,复合膜的外层可为深色吸热层,如黑色的发泡层或胶层,能吸收太阳光且吸热率高,起到隔绝阳光的作用,并可将阳光中的热量传递到温室内,给温室内部加热,增加薇甘菊的水分亏欠程度;所述复合膜的内层为用于反射温室内部紫外线的反射层,如金属箔纸,使温室内部充满紫外线,温室内的薇甘菊群落受到紫外线的充分照射,达到短时间内破坏薇甘菊植株叶绿素的目的,且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0.5-1.5cm,其一,可以避免因日晒雨淋和风刮的影响腐蚀复合膜,破坏温室的整体结构;其二,可以确保温室内的加热、保温和密封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两复合膜边界的连接处的密封和遮光效果,复合膜的搭盖率不小于10%(即相邻两复合膜边界的重叠宽度至少为复合膜宽度的10%),复合膜的内层粘贴有锡箔纸,对紫外线的反射效果好,且锡箔纸的成本较低。
实际应用中,遮蔽物也可为稻草帘,使用稻草帘完全覆盖薇甘菊群落,使稻草帘下光强为0,以降低薇甘菊对光照的获取,使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停止生长。将稻草帘的四角用绳子固定在木桩上,并用绳子将薇甘菊群落外围的覆盖边界固定好,防止稻草帘被风吹开,还可以防止其藤蔓向外生长,获得光照。稻草帘获取方便,制造成本低,且事后稻草帘易腐烂降解,成为群落恢复的肥料,绿色环保无公害。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温室框架1包括起定位支撑作用的立柱11和横梁12,所述立柱11和所述横梁12可呈管状,所述横梁12固定于所述立柱11上端,与立柱11构成温室框架1。温室框架1的搭建具体如下:根据薇甘菊群落的大小,先在薇甘菊群落的周边埋设有多根立柱11进行定位,各根立柱11根据薇甘菊群落的形状可呈多边形或者圆形排列,再将横梁12以套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架设在立柱11上,拼接出温室框架1的主体轮廓。其中,立柱11和横梁12为金属件(钢管或铝管)或塑料件或木料。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11和横梁12采用标准为2米一节的铝合金圆管制成,质量轻且强度高,当温室框架1的长宽高尺寸超过2米时,可对铝合金圆管进行裁剪并通过带有螺纹的管套对铝合金圆管进行拼接。温室框架1上端面(顶面)可通过根横梁12均分成三等分、四等分或五等分等等,紫外线光源2固定在对该上端面进行均分的横梁12上,紫外线光源2的数量为1-3个或3个以上,当具有多个紫外线光源2时,可采用并联的方式设置,控制紫外线光源2的工作个数,以观察不同紫外线照射强度对薇甘菊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可在温室的侧面(即温室的墙面)复合膜上可开设有用于观察温室内部情况的窗口,该窗口设置有透明塑料或者玻璃,使得在观察过程中不会影响温室的密封性能,且该窗口还设置有复合膜窗帘。当薇甘菊完全死亡后,可将温室移动至下一个薇甘菊危害点进行重复利用。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温室还可包括用于给所述紫外线光源2供电的蓄电池3和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4,太阳能板4设置有温室旁位于光照充足的地方,且太阳能板4的角度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实时调整,从而确保太阳能板4能接收足够的光照进行发电,采用太阳能板4为蓄电池3充电,节能环保,有效的减低成本,蓄电池3可设于温室内部或温室外,所述紫外线光源2、所述蓄电池3和所述太阳能板4均通过线缆电连接,其中,紫外线光源2可为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发射光谱的区域为280~320nm,属于或者近似于太阳UV-B成分。
现以上述的薇甘菊防治方法和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为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围绕对应面积的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使温室框架的上端面比薇甘菊群落高1-2m;
S12.在温室框架上覆盖有厚度为1cm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复合膜形成密封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有1个紫外线光源;
S13.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3个月的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其中,1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80%枯死,根系68%枯死;
2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94%枯死腐烂,根系82%枯死腐烂;
3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100%枯死腐烂,根系100%枯死腐烂;且在拆除温室后的一个月内无薇甘菊再次萌发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围绕对应面积的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使温室框架的上端面比薇甘菊群落高1-2m;
S22.在温室框架上覆盖有厚度为1cm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复合膜形成密封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有2个紫外线光源;
S23.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3个月的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其中,1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88%枯死,根系78%枯死;
2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96%枯死腐烂,根系89%枯死腐烂;
3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100%枯死腐烂,根系100%枯死腐烂;在拆除温室后的一个月内无薇甘菊再次萌发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围绕对应面积的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使温室框架的上端面比薇甘菊群落高1-2m;
S32.在温室框架上覆盖有厚度为1cm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复合膜形成密封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有3个紫外线光源;
S33.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3个月的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其中,1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91%枯死,根系81%枯死;
2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100%枯死腐烂,根系95%枯死腐烂;
3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100%枯死腐烂,根系100%枯死腐烂;在拆除温室后的一个月内无薇甘菊再次萌发现象。
对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围绕对应面积的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使温室框架的上端面比薇甘菊群落高1-2m;
S2.在温室框架上覆盖有厚度为1cm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复合膜形成密封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
S3.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3个月的遮挡阳光。
其中,1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78%枯死,根系62%枯死;
2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86%枯死腐烂,根系70%枯死腐烂;
3个月后薇甘菊群落的茎秆100%枯死腐烂,根系92%枯死腐烂;在拆除温室后的一个月内该薇甘菊群落区域内有少量薇甘菊萌发。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通过温室隔绝阳光,降低薇甘菊对光照的获取,阻止其进行光合作用,且密闭温室产生的温室效应可对薇甘菊群落进行加热,并增加其的水分亏欠程度,使薇甘菊缺水进一步抑制其光合作用,并通过使用紫外线光照来破坏植株及其叶片的生理过程(降解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薇甘菊群落同时受到多方面的胁迫而停止生长。由于在长期黑暗、闷热、缺水和紫外线辐射的环境下,地上部分的薇甘菊植株被消灭,而残存在土壤中的根系和种子也将被消灭,彻底杜绝了薇甘菊再次萌发的可能性,这是以往发明专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其防治周期短、见效快,防治成本低,且绿色环保无公害,不污染环境,易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围绕薇甘菊群落搭建温室框架;
在温室框架上覆盖防水不透气不透光的遮蔽物形成温室,使薇甘菊群落完全处在温室内部,并在温室内设置紫外线光源;
对温室内部的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遮挡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框架的上端比所述薇甘菊群落至少高1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光源位于所述薇甘菊群落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光源为1-3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物为复合膜,且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0.5-1.5cm。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外层为深色吸热层,所述复合膜的内层为用于反射紫外线的反射层。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温室内薇甘菊群落持续进行1-3个月的遮光和紫外线照射。
8.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框架、覆盖于所述温室框架且用于隔绝光照的遮蔽物和设于温室内的紫外线光源,所述遮蔽物的外层设置有深色吸热层,内层设置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框架包括起定位支撑作用的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呈管状,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立柱构成所述温室框架。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所述的一种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紫外线光源供电的蓄电池和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所述紫外线光源、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太阳能板均通过线缆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5281.XA CN109392880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5281.XA CN109392880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92880A true CN109392880A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7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95281.XA Pending CN109392880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92880A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00662A1 (fr) * | 1989-11-09 | 1992-09-02 | Filclair Sa | Support multifonctions pour charpente de serre. |
CN1167566A (zh) * | 1997-03-25 | 1997-12-17 | 冯建光 | 一种灭草方法 |
CN1444843A (zh) * | 2003-03-10 | 2003-10-01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薇甘菊的控制方法 |
CN1826864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中山大学 | 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 |
CN101340816A (zh) * | 2005-10-24 | 2009-01-07 | 净化灯公司 | 使用uv-c光处理活的植物或活的植物部分或蘑菇的方法 |
US8872136B1 (en) * | 2012-07-19 | 2014-10-28 | Global Neighbor, Inc. | Plant eradication using non-mutating low energy rapid unnatural dual component illumination protocol (RUDCIP) in four parameters |
CN104938252A (zh) * | 2015-07-06 | 2015-09-30 | 常州市诺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连栋式温室大棚 |
CN204837288U (zh) * | 2015-07-02 | 2015-12-09 | 王勇 | 简易连栋温室骨架 |
CN105248201A (zh) * | 2015-11-13 | 2016-01-20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一种红树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
CN204981482U (zh) * | 2015-06-12 | 2016-01-20 | 郑伟 | 一种抑制水体中藻类的装置 |
WO2016056221A1 (ja) * | 2014-10-06 | 2016-04-14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防草方法 |
CN206302857U (zh) * | 2016-12-14 | 2017-07-07 | 重庆玖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梁柱连接结构 |
CN206752795U (zh) * | 2017-05-25 | 2017-12-15 | 北京泰峰金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屋顶固定装置 |
CN207854610U (zh) * | 2018-01-24 | 2018-09-14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夏季快速消毒日光温室 |
-
2018
- 2018-11-22 CN CN201811395281.XA patent/CN10939288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00662A1 (fr) * | 1989-11-09 | 1992-09-02 | Filclair Sa | Support multifonctions pour charpente de serre. |
CN1167566A (zh) * | 1997-03-25 | 1997-12-17 | 冯建光 | 一种灭草方法 |
CN1444843A (zh) * | 2003-03-10 | 2003-10-01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薇甘菊的控制方法 |
CN1826864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中山大学 | 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 |
CN101340816A (zh) * | 2005-10-24 | 2009-01-07 | 净化灯公司 | 使用uv-c光处理活的植物或活的植物部分或蘑菇的方法 |
US8872136B1 (en) * | 2012-07-19 | 2014-10-28 | Global Neighbor, Inc. | Plant eradication using non-mutating low energy rapid unnatural dual component illumination protocol (RUDCIP) in four parameters |
WO2016056221A1 (ja) * | 2014-10-06 | 2016-04-14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防草方法 |
CN204981482U (zh) * | 2015-06-12 | 2016-01-20 | 郑伟 | 一种抑制水体中藻类的装置 |
CN204837288U (zh) * | 2015-07-02 | 2015-12-09 | 王勇 | 简易连栋温室骨架 |
CN104938252A (zh) * | 2015-07-06 | 2015-09-30 | 常州市诺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连栋式温室大棚 |
CN105248201A (zh) * | 2015-11-13 | 2016-01-20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一种红树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
CN206302857U (zh) * | 2016-12-14 | 2017-07-07 | 重庆玖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梁柱连接结构 |
CN206752795U (zh) * | 2017-05-25 | 2017-12-15 | 北京泰峰金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屋顶固定装置 |
CN207854610U (zh) * | 2018-01-24 | 2018-09-14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夏季快速消毒日光温室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晓菲: "《奥秘世界》", 31 May 2018, 江西美术出版社 * |
户连荣等: "薇甘菊人工速效郁闭及其遮荫控制技术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ensen et al. | Protected agriculture: a global review | |
CN103348857B (zh) | 一种高海拔区域的三七种植方法 | |
CN101088320B (zh) | 一种灭鼠虫蚊蝇稻田免耕立体种养法 | |
JP2015529078A (ja) | 高費用効率食糧生産の環境制御された温室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改善 | |
CN1810085A (zh) | 一种在沙漠状区域内的沙地上种植植物的系统 | |
CN104521503A (zh) | 一种设施栽培人参的方法 | |
Ummyiah et al. |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 crops under temperate conditions | |
CN108207538A (zh) |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银杏树移栽方法 | |
CN105453984B (zh) | 一种高海拔沙地柏引种栽培方法 | |
CN105981540A (zh) | Kf156中南128杂交人参的速成栽培方法 | |
Castilla et al. | Greenhous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in mild winter climate areas: trends and needs | |
CN106857167B (zh) | 一种苗木栽培方法 | |
CN104604610A (zh) | 可降解无灌溉梭梭防护装置 | |
CN104718968A (zh) | 掌叶覆盆子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1702989A (zh) | 一种农业节水及治理沙漠的设施 | |
CN109392880A (zh) | 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及用于薇甘菊防治的温室 | |
KR20180047224A (ko) | 냉풍을 이용하는 밀폐형 인삼 재배 하우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삼 재배방법 | |
CN112931134B (zh) |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 |
CN105145065A (zh) | 一种大棚种植方法 | |
CN101731070A (zh) | 日光温室越冬茄子无公害栽培方法 | |
CN106718619A (zh) | 一种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葡萄方法 | |
Gupta et al. | Classification and Suitability of Protected Structures | |
Dawei et al. | Combating disasters in covered cropping systems | |
KR102584862B1 (ko) | 이끼를 이용한 산림절개지 생태복원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8738965A (zh) | 一种基于山地环境的果树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