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175B -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2175B
CN109392175B CN201710689761.6A CN201710689761A CN109392175B CN 109392175 B CN109392175 B CN 109392175B CN 201710689761 A CN201710689761 A CN 201710689761A CN 109392175 B CN109392175 B CN 109392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plink
scheduling
channel
logic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9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2175A (zh
Inventor
于海凤
许斌
曹振臻
肖潇
熊新
王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3109266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224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9761.6A priority patent/CN109392175B/zh
Priority to RU2020109952A priority patent/RU2767971C2/ru
Priority to KR1020207007208A priority patent/KR102295958B1/ko
Priority to EP18844648.8A priority patent/EP366823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9209 priority patent/WO20190295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2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175A/zh
Priority to US16/787,919 priority patent/US1138874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2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包括:若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SR,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基于逻辑信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以使接入网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合理分配上行资源。

Description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蜂窝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之前,需要先建立与接入网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然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若接入网设备允许该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则会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调度指令,最后该终端设备在该调度指令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这样的传输流程可以称为调度传输。然而,调度传输具有如下缺点:终端设备仅具有单个SR流程,无法满足终端设备具有的多样的业务类型的不同调度需求。
举例来说,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是已经明确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generation,5G))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该应用场景对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针对不同业务进行资源分配时,要优先保证URLLC业务的资源需求。因此,在资源调度时,如何满足URLLC业务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调度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基于逻辑信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以使接入网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合理分配上行资源。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第一SR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
接收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上行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
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
终端设备不具有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发送调度请求之前,先确定逻辑信道是否已具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具有,则利用现有上行资源进行发送,不需发送调度请求获取上行资源,从而降低信令消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的对应关系或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包括: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逻辑信道对应的资源使用属性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具有,则利用现有上行资源进行发送,不需发送调度请求获取上行资源,从而降低信令消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具有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该BSR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缓存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逻辑信道已具有可用的上行资源,则利用现有上行资源进行发送,不需发送调度请求获取上行资源,从而降低信令消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和SR禁止定时器;该SR禁止定时器用于限制第一逻辑信道在对应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该SR禁止定时器在第一逻辑信道发送第一SR时启动,并且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都被取消时停止运行,处于待定状态的SR为被触发但还未发送的SR;
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包括:
该SR禁止定时器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且该SR发送次数小于预设的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一SR。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SR禁止定时器和最大SR发送次数避免逻辑信道发送过多调度指令而浪费信令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该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向该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处于待定状态的SR包括第一SR;
清除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下行资源和上行授权资源信息;
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该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最大SR发送次数,而逻辑信道还没有得到接入网设备的资源分配,则认为调度请求发送失败,则释放为该调度请求所分配的资源,使得这些资源可以被其他调度请求使用。
可选地,可以通过上报SR失败消息给接入网设备,告知在某个对应的资源上发生SR失败,这样接入网设备可以及时释放这些资源,可以将这些资源配置给其他终端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使用,SR失败上报信息可以携带在RRC消息,MAC CE或者其他上行消息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该最大SR发送次数和该SR禁止定时器;或者,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该最大SR发送次数和该SR禁止定时器。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调度资源配置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最大SR发送次数和SR禁止定时器;从而,在逻辑信道的层次对发送调度请求进行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信道获取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情况下,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第二逻辑信道为不同于第一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第二上行资源为该接入网设备响应于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SR而分配的上行资源;或者,
第二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二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第二调度资源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则可利用其它逻辑信道的调度资源配置发送调度请求、或者利用其它逻辑信道申请的上行资源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向该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或者,
通过免授权方式向该接入网设备请求上行资源,或者,
通过免授权方式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还可以通过免授权方式获取上行资源或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或者取消处于待定状态的SR,通过随机接入的方式获取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向该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包括: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PRACH资源的对应关系;
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第一PRACH资源向该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可用的PRACH资源向该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PRACH资源,则利用该PRA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利用PRACH资源发起的随机接入时,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与PRACH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发起该随机接入请求的逻辑信道,之后根据该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为该逻辑信道分配合理的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条件时,该终端设备取消第一SR,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中包含该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该MAC PDU为一个正在组装的MAC PDU;
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了免授权资源和/或半静态调度资源;
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能够容纳所有该待发送数据;
第一逻辑信道获取到了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取消调度请求的发送,从而节省信令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利用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触发第三SR;
利用与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三SR以请求第三上行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同时进行调度请求流程,即终端设备中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调度请求流程;但是不同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第一SR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数据;
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线路连接,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线路连接,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指令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第一SR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第一SR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得以实现。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得以实现。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其中:该终端设备为第三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所描述的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第四方面或者第六方面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流程中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的交互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入网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1和接入网设备102,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可选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the2nd-generation,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3rd-generation,3G)、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generation,5G)、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等。
其中,终端设备101可以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车载设备(例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飞机、船舶等)、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冰箱、电视、空调、电表等)、智能机器人、车间设备、能够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终端设备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为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基站设备,例如gNB、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或者由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与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组成的基站设备。其中,上述CU也可以称为控制单元(controlunit)。当LTE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即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可以连接5G核心网(5G-core,5G CN)时,LTE eNB也可以称为eLTE eNB。具体地,eLTE eNB是在LTE eNB基础上演进的LTE基站设备。除此之外,接入网设备102还可以是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其他具有与终端设备及核心网通信能力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的类型不做特别限定。此外,GSM系统中的基站设备为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或者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UMTS中的基站设备为节点B(node B)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本发明实施例将具体描述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01如何向接入网设备102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以及接入网设备102接收到终端设备101发送的SR之后如何为终端设备101分配上行资源。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流程中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的交互示意图。图2所示的调度流程可由图1所描述的通信系统实现。如图2所示,该调度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201、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LCH)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LCH的配置信息,为当前存在待发送数据的第一LCH在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SR。
202、终端设备的第一LCH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SR。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有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到达时,若满足常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的触发条件,则终端设备为第一LCH触发常规BSR(regular BSR)。若已触发常规BSR,且SR禁止定时器没有在运行,则触发第一SR。
203、终端设备指示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LCH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之后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获知的第一LCH的属性信息为第一LCH合理分配所需的上行资源。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触发了第一SR之后,会在如下的情况取消第一SR:
a)由于第一SR为终端设备的上层实体指示MAC层实体发送,因此,若监测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若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已包含了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的BSR,则说明已具备了发送BSR的上行资源,因此可以取消第一SR;
b)若第一LCH配置了免授权(grant free)资源和/或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资源,则取消第一SR,直接利用免授权资源或SPS调度资源发送待发送数据的BSR和/或待发送数据;
c)若第一LCH已具有足够发送上述BSR和/或待发送数据的上行授权(UL grant),则取消第一SR,直接利用上行授权所指示的上行资源发送BSR和/或待发送数据;
d)若第一LCH已获得对应于第一LCH的上行授权,则说明之前发送的SR已经获得了接入网设备回复的上行授权,因此取消第一SR的发送。
204、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SR为第一LCH分配用于发送BSR的第一上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具有终端设备的LCH与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从哪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接收到第一SR,即可确定提出调度请求的LCH为第一LCH。之后根据第一LCH的属性,为其分配上行资源。
205、接入网设备将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第一LCH分配用于发送BSR的第一上行资源,并将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206、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在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对应的BSR。
本发明实施例中,BSR用于指示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接入网设备在获知了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后,会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以供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待发送数据。
207、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BSR,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的第二上行资源。
208、接入网设备将包括第二上行资源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209、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上行调度信息,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
由此可见,在5G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具有多于一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特定业务绑定;然而,不同业务对调度的需求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逻辑信道进行调度,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分配上行资源。
在下文中,将通过图3A所对应的发明实施例,具体描述终端设备如何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基于逻辑信道的调度请求(对应于调度流程中的201~203);并通过图4所对应的发明实施例,具体描述接入网设备如何根据接收到的调度请求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对应于调度流程中的204、205、207以及208)。
请参见图3A,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终端设备101执行。如图3A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301、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LCH)的配置信息,接入网设备在确定了LCH的配置信息之后,将其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LCH的配置信息利用对应于LCH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SR。
其中,LCH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R参数设置、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ereport,BSR)参数配置和多种映射关系;举例来说,映射关系可以包括: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LCH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或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LCH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的对应关系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B,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编号为1~4的LCH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4种调度资源配置对应,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一对第一、多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其中,图3B中LCH的数量以及调度资源配置的数量仅为示例,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调度资源配置中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sr-ProhibitTimer、dsr-TransMax、sr-PUCCH-ResourceIndex以及sr-ConfigIndex等参数,其具体介绍如下:
sr-ProhibitTimer即为SR禁止定时器,用于控制SR发送的时间间隔,避免频繁发送SR。若某LCH发送了SR,则启动该LCH对应的SR禁止定时器,在SR禁止定时器运行过程中,若该LCH有新的SR触发而产生待定SR,则取消待定SR,SR禁止定时器停止运行。
SR禁止定时器在没有新的SR触发而被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其预设运行时长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设定;举例来说,URLLC业务具有低时延的特点,因此URRLC业务对应的LCH的SR禁止定时器的预设运行时长应当设置得较短,以保证对应URLLC业务的LCH可以及时发送SR。
其中,参数dsr-TransMax表示SR发送的最大次数,用于控制SR的发送数量,避免频繁发送SR。sr-ConfigIndex为SR物理时频资源相关配置,sr-PUCCH-ResourceIndex为SR物理频域资源相关配置,其中包括发送SR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举例来说,可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
参数sr-ConfigIndex表示对sr configuration的指示。基于NR中有多种SRconfiguration,因此用索引来指示当前的SR的配置是哪种SR configuration。
鉴于逻辑信道集合与所述调度资源配置存在对应关系,因此需要有如逻辑信道集合(Logicalchannelset)或逻辑信道表(Logicalchannellist)来表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或与调度资源配置存在对应关系的逻辑信道集合。该逻辑信道集合或逻辑信道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调度资源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如逻辑信道标识(LCID)。
可选地,为表示逻辑信道集合与所述调度资源配置存在对应关系,可以在逻辑信道配置中添加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所述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表现形式可为调度资源配置集合或者调度资源配置表,该调度资源配置集合或者调度资源配置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调度资源配置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标识,如sr-ConfigIndex。
302、终端设备的第一LCH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SR。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有数据到达,满足常规BSR(regular BSR)的触发条件时,可触发regular BSR。之后,若满足SR触发机制,则可触发第一SR。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具备两种SR触发机制,第一种适用于所有LCH,第二种针对个别LCH单独配置。举例来说,第一种SR触发机制可为:若regular BSR已触发,且SR禁止定时器没有在运行,则触发SR。而第二种SR触发机制可为:为某些LCH(举例来说,对应于高优先级业务URLLC的LCH)配置快速触发SR的权限;在满足快速触发SR的情形时,这些LCH可以快速触发SR。
具体地,上述快速触发SR的情形可为:在5G的应用场景中,若触发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获取上行资源失败,则可快速触发SR来请求上行资源。
除此之外,快速触发SR的情形也可为:具有快速触发SR权限的第一LCH的regularBSR已触发,且SR禁止定时器没有在运行,则触发SR;然而,此处与第一种SR触发机制的不同之处为,第一LCH对应的SR禁止定时器的预设运行时长相对于第一种SR触发机制的SR禁止定时器的预设运行时长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描述的中,SR禁止定时器均针对LCH进行设置,每个LCH独立维护各自的SR禁止定时器;然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SR禁止定时器也可针对终端设备进行设置,终端设备中不论哪个LCH发送了SR,即启动SR禁止定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终端设备的LCH进行优先级设置,高优先级的LCH可以不受SR禁止定时器的限制继续发送SR。举例来说,第一LCH发送了第一SR,SR禁止定时器启动,在SR禁止定时器运行期间,若第二LCH触发了第二SR,第二LCH的优先级高于第一LCH,则第二SR正常发送,SR禁止定时器不停止运行。
3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第一LCH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若是,则执行步骤304;若否,则执行步骤305~308。
根据步骤301中的描述可知,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LCH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或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是否具有第一LCH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资源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子载波间隔、编码方式、多址方式、频域占用的载波个数、是否进行频域重复传输、是否进行时域重复传输、传输功率指示以及循环前缀CP中的至少一种。
304、通过第一上行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的BSR和/或待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LCH已经具备可用的上行资源,则不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SR来请求上行资源。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的BSR和/或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
其中,BSR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缓存的第一LCH的数据的数据量。
305、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LCH是否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若是,则执行步骤306和307;若否,则执行步骤308。
根据步骤301中的描述可知,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查询该对应关系以获取与第一LCH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
306、利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第一SR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第一LCH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存在与第一LCH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则可利用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中包括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举例来说,可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之前,获取第一LCH对应的SR发送次数(SR_COUNTER)和SR禁止定时器(sr-ProhibitTimer);其中,SR禁止定时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所述SR禁止定时器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发送第一SR时启动,并且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都被取消时停止运行,所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为被触发但还未发送的SR。
sr-ProhibitTimer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且SR_COUNTER小于预设的最大SR发送次数(dsr-TransMax)的情况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指示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在可用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
将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增加1,启动SR禁止定时器。
而另一方面,若SR_COUNTER大于等于dsr-TransMax,则认为SR发送失败,释放为第一LCH分配的资源,其具体可以包括:
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释放对应于第一LCH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清除对应于第一LCH的下行资源和上行授权资源信息;指示RRC释放对应于第一LCH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SRS)。
在认为SR发送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第一LCH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pending SR),处于待定状态的SR包括第一SR。
可选地,一个逻辑信道可以对应多个SR配置,每个SR配置对应一个SR发生次数(SR_COUNTER),相当于一个逻辑信道维护多个SR COUNTER,哪个SR COUNTER先达到对应的最大限制,则释放该SR COUNTER对应的SR配置。
307、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LCH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SR之后,可以根据第一SR为第一LCH分配第一上行资源,之后通过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将第一上行资源下发给终端设备。
308、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第一LCH处于待定状态的SR。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根据步骤301中的描述可知,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LCH与PRACH资源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查询该对应关系以获取第一LCH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之后利用第一PRA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而另一方面,第一LCH不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获取终端设备其他可用的PRA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作为特例,当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都没有可用的PUCCH资源时,可以借助随机接入来申请上行资源。此时,若终端设备配置了多种PRACH资源配置,终端设备选择哪种PRACH来发起随机接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由终端设备执行,随机选一个PRACH资源;
(2)由接入网设备规定某种规则,PRACH使用规则。如,以优先顺序作为规则,此优先顺序可以携带协议或者预配置。其中,预配置是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消息下发,下行消息包括系统消息、RRC消息、PDCCH消息或者MAC CE消息。再例如,以逻辑信道优先级作为规则,并与之绑定的PRACH资源,逻辑信道优先级高,则与之绑定的PRACH资源使用优先级就高;
(3)按照PRACH资源对应的资源使用属性发起随机接入;
(4)哪个PRACH资源在时域上最先可用,就使用哪个来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的,若某个与PRACH绑定的逻辑信道,同时还是重复(duplicated)LCHs,所述duplicated LCHs表示该逻辑信道与另一个逻辑信道中发送内容相同。此时,若两个duplicatedLCHs(例如LCH1和LCH2)中某一个LCH1发生SR失败或者无可用PUCCH资源时,但另一个LCH2未发生SR失败或者存在可用PUCCH时,此时所述LCH1对应的SR过程和LCH2对应的SR过程之间的关系,包括:
可选的,与LCH2的SR过程独立,互不干扰,此时按照上述方法,利用各逻辑信道对应PRACH发起随机接入;或者等待不同与LCH1的其他LCHs请求上行资源,以使LCH1能够使用该上行资源。
可选的,与LCH2的SR过程不独立,有依赖关系,此时虽然LCH1发生SR failure或无可用PUCCH,但与其组成duplicated LCHs的LCH2仍可以请求上行资源,此时,该LCH1可以不触发随机接入,直到LCH2也发生SR failure或无可用PUCCH时才触发随机接入;
现有技术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当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次数超过最大限制时,可以触发无线链路失败,但在duplicated LCHs应用中,若两个duplicated LCHs中的某一个LCH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次数超过最大限制,可以不触发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Failure),直到duplicated LCHs中的另一个LCH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次数也超过最大限制,才触发无线链路失败。
但在duplicated LCHs应用中,若两个duplicated LCHs中的某一个LCH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次数超过最大限制,若与该LCH绑定的是主载波,可以触发无线链路失败;但若该LCH绑定的是辅载波,则不触发无线链路失败;即在duplicated LCHs应用中,按照某种条件来决定是否触发RLF。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LCH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除了通过随机接入的方式获取上行资源以外,还可通过如下多种方式获取上行资源或进行数据传输:
a)终端设备的第二LCH获取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待发送数据的BSR;
b)终端设备的第二LCH具有对应的第二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调度资源配置包括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LCH的第一SR;
c)通过免授权(grant free)方式向接入网设备请求上行资源;
d)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LCH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待发送数据的BSR。
由此可见,利用图3A所描述的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02执行。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401、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可以隐式地通知接入网设备,当前需求上行资源的LCH为第一LCH。接入网设备具体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当前需求上行资源的LCH:
通过查询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多种调度资源配置,可以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由图3A步骤301中的描述可知,接入网设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好LCH的配置信息之后,将LCH的配置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LCH的配置信息包括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已知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可以查询LCH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当前需求上行资源的LCH为第一LCH。
402、为第一SR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LCH的属性,为SR分配上行资源。其中,该上行资源用于承载终端设备预计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LCH的上行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LCH的属性可以包括:LCH优先级、资源使用属性等,根据LCH的属性,接入网设备为第一SR分配的上行资源,在下发给终端设备的需通知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信息包括:上行资源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上行功率、资源使用属性、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资源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子载波间隔、编码方式、多址方式、频域占用的载波个数、是否进行频域重复传输、是否进行时域重复传输、传输功率指示以及循环前缀CP等。
403、向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行资源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上行授权(UL grant),以通知终端设备可用的上行资源。
除此之外,在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SR为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时,可能存在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SR,且接收到的多个SR对应于同一种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来为终端设备下发上行授权(ULgrant):
a)针对这几个SR仅进行一次上行资源分配,并仅回复一个UL grant;
b)针对每个SR回复相同的上行资源,但在UL grant中增加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获知接入网设备分配的是相同的上行资源;
c)针对每个SR回复不同的上行资源;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多个上行资源后,具体使用哪个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实现,或根据预设规定来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若存在第二LCH没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但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则终端设备可能不发送SR,而是通过第一PRA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为第二LCH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由图3A步骤301中的描述可知,接入网设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好LCH的配置信息之后,将LCH的配置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LCH的配置信息包括LCH与PRACH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查询LCH与PRACH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当前需求上行资源的LCH为第二LCH。之后根据第二LCH的属性为其随机接入请求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由此可见,利用图4所描述的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50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1、第一发送单元502和接收单元503,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501,用于在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而触发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一发送单元502,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SR;第一SR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该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
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由此可见,图5所描述的终端设备500中,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描述的终端设备600可以在图5所描述的终端设备500的基础上获得,与终端设备500相比,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504,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600是否具有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确定单元501,具体用于:终端设备600不具有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终端设备600的逻辑信道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的对应关系或终端设备600的逻辑信道与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而第二确定单元504,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终端设备600是否具有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第一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05,用于终端设备600具有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上行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待发送数据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该待发送数据;BSR用于指示终端设备600缓存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获取单元506,用于获取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和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禁止定时器;该SR禁止定时器用于限制第一逻辑信道在对应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该SR禁止定时器在第一逻辑信道发送第一SR时启动,并且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都被取消时停止运行,上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为被触发但还未发送的SR;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单元502,具体用于:上述SR禁止定时器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且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小于预设的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在可用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和/或将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增加1并启动上述SR禁止定时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一指示单元507,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或,
第一接入单元508,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待取消逻辑信道触发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该待取消逻辑信道包括已经上报缓存状态信息的逻辑信道和/或所有待传输数据已经传输完毕的逻辑信道;上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SR;和/或,
清除单元509,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清除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下行资源和上行授权资源信息;和/或,
第二指示单元510,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上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上述SR禁止定时器;或者,上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上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上述SR禁止定时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511,用于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终端设备600的第二逻辑信道获取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情况下,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上述待发送数据;第二逻辑信道为不同于第一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第二上行资源为接入网设备响应于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SR而分配的上行资源;或者,
第四发送单元512,用于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第二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二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第二调度资源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二接入单元513,用于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或者,
资源请求单元514,用于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接入网设备请求上行资源,或者,
第五发送单元515,用于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上述待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接入单元508和第二接入单元513,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配置;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600的逻辑信道与PRACH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第一PRACH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接入子单元,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可用的PRACH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取消单元516,用于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第一SR,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中包含上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该MAC PDU为一个正在组装的MAC PDU;
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了免授权资源和/或半静态调度资源;
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能够容纳所有的上述待发送数据;
第一逻辑信道获取到了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触发单元517,用于终端设备600的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利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终端设备600的第三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触发第三SR;
第六发送单元518,用于利用与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三SR以请求第三上行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
由此可见,图6所描述的终端设备600中,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6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701、第一确定单元702和第一发送单元703,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第一SR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第一确定单元702,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703,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上行资源包括:上行资源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上行功率、资源使用属性、资源使用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资源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子载波间隔、编码方式、多址方式、频域占用的载波个数、是否进行频域重复传输、是否进行时域重复传输、传输功率指示以及循环前缀CP中的至少一种。
由此可见,图7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700,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800可以在接入网设备700的基础上获得,与接入网设备700相比,接入网设备80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704,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该第一PRACH资源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该随机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800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第二确定单元705,用于确定第二上行资源,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800发送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706,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
由此可见,图8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800,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执行图2或图3A所示出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用户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或图3A所描述的流程。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例如可以用于执行图3A发送第一调度请求的步骤,具体可参照上面相关部分的描述。终端设备900还具有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9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900的收发单元9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900的处理单元902。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收发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9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和图6中的第一确定单元501、第二确定单元504、获取单元506、第一指示单元507、第一接入单元508、清除单元509、第二指示单元510、第二接入单元513、资源请求单元514、取消单元516以及触发单元517可以为图9中所描述的处理单元902;
而第一发送单元502、接收单元503、第二发送单元505、第三发送单元511、第四发送单元512、第五发送单元515以及第六发送单元518可以为图9中所描述的收发单元901。
由此可见,图9所描述的终端设备900中,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基站1000可执行如图2或图4所示的方法中的基站的操作。
基站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002。所述RRU 10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11和射频单元1012。所述RRU 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指示信息。所述BBU 1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001与BBU 1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0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图2或图4所示的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1002还包括存储器1021和处理器1022。所述存储器1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消息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控制基站执行图2或图4所示的流程。所述存储器1021和处理器1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7和图8中的第一接收单元701、第一发送单元703、第二接收单元704以及第二发送单元706,可为图10中所描述的RRU 1001;而第一确定单元702、第二接收单元704以及第二确定单元705,可为图10中所描述的BBU 1002。
由此可见,图10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1000,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其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的细节可以参照图2以及图3A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该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调度请求,并针对该调度请求为终端的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其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动作的细节可以参照图2以及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的细节可以参照图2以及图3A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动作的细节可以参照图2以及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调度资源配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识别不同逻辑信道的调度需求,快速且合理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中不同业务的多样化资源使用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41)

1.一种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第一调度请求SR被触发;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类型;
通过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所述第一SR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缓存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禁止定时器;所述SR禁止定时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所述SR禁止定时器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发送第一SR时启动,并且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都被取消时停止运行,所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为被触发但还未发送的SR;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包括:
所述SR禁止定时器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且所述SR发送次数小于预设的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SR;
所述SR发送次数增加1,启动所述SR禁止定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待取消逻辑信道触发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所述待取消逻辑信道包括已经上报缓存状态信息的逻辑信道和/或所有待传传输数据已经传输完毕的逻辑信道;所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SR;
清除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下行资源和上行授权资源信息;
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所述SR禁止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所述SR禁止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信道获取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为不同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SR而分配的上行资源;或者,
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二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SR,所述第二调度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或者,
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请求上行资源,或者,
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配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PRACH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PRACH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可用的PRACH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SR,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中包含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所述MAC PDU为一个正在组装的MAC PDU;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了免授权资源和/或半静态调度资源;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能够容纳所有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获取到了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利用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触发第三SR;
利用与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所述第三SR以请求第三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多个NR调度资源配置中的一种调度资源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属性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15.一种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
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调度请求SR;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类型;所述第一SR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包括:上行资源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上行功率、资源使用属性、资源使用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资源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子载波间隔、编码方式、多址方式、频域占用的载波个数、是否进行频域重复传输、是否进行时域重复传输、传输功率指示以及循环前缀CP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PRACH资源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所述随机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确定所述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多个NR调度资源配置中的一种调度资源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属性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具有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第一调度请求SR被触发;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类型;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所述第一SR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调度资源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上行资源的资源使用属性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资源使用属性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缓存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发送次数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SR禁止定时器;所述SR禁止定时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第一SR;所述SR禁止定时器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发送第一SR时启动,并且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都被取消时停止运行,所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为被触发但还未发送的SR;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所述SR禁止定时器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且所述SR发送次数小于预设的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在可用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SR;和/或将所述SR发送次数增加1并启动所述SR禁止定时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指示单元,用于所述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或,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所述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待取消逻辑信道触发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所述待取消逻辑信道包括已经上报缓存状态信息的逻辑信道和/或所有待传传输数据已经传输完毕的逻辑信道;所述处于待定状态的SR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SR;和/或,
清除单元,用于所述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清除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下行资源和上行授权资源信息;和/或,
第二指示单元,用于所述SR发送次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的情况下,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释放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所述SR禁止定时器;或者,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所述最大SR发送次数和所述SR禁止定时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信道获取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为不同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SR而分配的上行资源;或者,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二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SR,所述第二调度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处于待定状态的SR;或者,
资源请求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请求上行资源,或者,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免授权方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和/或所述待发送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6或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入单元或第二接入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配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PRACH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PRACH资源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接入子单元,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具有对应的第一PRACH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可用的PRACH资源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31.根据权利要求21~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取消单元,用于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一SR,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中包含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缓存状态报告信息BSR,所述MAC PDU为一个正在组装的MAC PDU;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了免授权资源和/或半静态调度资源;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能够容纳所有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获取到了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资源。
32.根据权利要求21~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且利用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触发第三SR;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利用与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所述第三SR以请求第三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多个NR调度资源配置中的一种调度资源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属性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35.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逻辑信道与调度资源配置的对应关系;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调度请求SR;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调度资源配置,且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对应于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存在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的类型,所述第一SR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包括:上行资源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上行功率、资源使用属性、资源使用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资源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子载波间隔、编码方式、多址方式、频域占用的载波个数、是否进行频域重复传输、是否进行时域重复传输、传输功率指示以及循环前缀CP中的至少一种。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PRACH资源对应于第二逻辑信道;所述随机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上行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资源配置标识指示多个NR调度资源配置中的一种调度资源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属性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5-20任一所述的方法得以实现。
CN201710689761.6A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392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9761.6A CN109392175B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310926640.4A CN117062240A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0207007208A KR102295958B1 (ko) 2017-08-11 2018-08-07 스케줄링 요청 송신 방법, 스케줄링 요청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EP18844648.8A EP3668238A4 (en) 2017-08-11 2018-08-07 ORDER REQUEST TRANSMISSION PROCESS, ORDINANCE REQUEST PROCESSING PROCESS AND ASSOCIATED DEVICE
RU2020109952A RU2767971C2 (ru) 2017-08-11 2018-08-07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PCT/CN2018/099209 WO2019029538A1 (zh) 2017-08-11 2018-08-07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6/787,919 US11388743B2 (en) 2017-08-11 2020-02-11 Scheduling request sending method,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9761.6A CN109392175B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6640.4A Division CN117062240A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175A CN109392175A (zh) 2019-02-26
CN109392175B true CN109392175B (zh) 2023-08-08

Family

ID=6527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9761.6A Active CN109392175B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310926640.4A Pending CN117062240A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6640.4A Pending CN117062240A (zh) 2017-08-11 2017-08-11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743B2 (zh)
EP (1) EP3668238A4 (zh)
KR (1) KR102295958B1 (zh)
CN (2) CN109392175B (zh)
RU (1) RU2767971C2 (zh)
WO (1) WO2019029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505B (zh) * 2017-01-1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20251B (zh) * 2017-06-09 2021-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392009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9035624A1 (ko) * 2017-08-12 2019-02-21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비면허 대역에서의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EP3837913A1 (en) * 2018-11-01 2021-06-23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1432432B (zh) * 2019-01-10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629444B (zh) * 2019-02-28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1836289A (zh) * 2019-04-23 2020-10-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波束失败恢复的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201680A1 (en) * 2019-04-30 2022-06-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ucch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10225594B (zh) * 2019-05-27 2022-05-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调度请求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US11177957B2 (en) * 2019-06-12 2021-1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s for executing zero-knowledge proofs
CN110366260B (zh) * 2019-07-16 2022-11-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005316A4 (en) 2019-07-26 2023-08-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AND RESOURCE PRIORITIZATION PLANNING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3661750B (zh) * 2019-08-16 2024-0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4496B (zh) * 2019-09-27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使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7377112A (zh) * 2020-04-08 2024-01-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停止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40307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请求发送方法、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30389012A1 (en) * 2020-12-18 2023-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btaining uplink resources for a logical channel without an associated scheduling request configuration
CN113747562B (zh) * 2021-08-30 2024-03-19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Sr禁止定时器时长设置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380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非授权信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42163A (zh) * 2022-04-29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419410B (zh) * 2023-03-07 2023-11-24 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请求周期自适应调整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689A (zh) * 2011-09-30 2014-09-03 诺基亚公司 随机接入与专用调度请求资源之间的选择
CN106941725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0004636A (es) * 2007-10-30 2010-07-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ovision de señalizacion de solicitud de agendacion mejorada con acuse de recibo/acuse de recibo negativo o indicador de calidad de canal.
NZ598903A (en) * 2009-10-05 2014-0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
RU2518966C1 (ru) * 2010-10-28 2014-06-1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KR101521034B1 (ko) * 2010-12-22 2015-05-15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소스 할당 방법,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신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WO2014030193A1 (ja) 2012-08-24 2014-02-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JP2016164718A (ja) * 2015-03-06 2016-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作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及びデータ作成方法
WO201803071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36088A4 (en) * 2017-01-10 2019-10-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BROADBAND AND MULTIPLE NUMB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689A (zh) * 2011-09-30 2014-09-03 诺基亚公司 随机接入与专用调度请求资源之间的选择
CN106941725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R triggering and cancellation;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98,R2-1705198》;20170519;第2.1-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20109952A3 (zh) 2021-09-14
US20200178286A1 (en) 2020-06-04
RU2767971C2 (ru) 2022-03-22
KR20200037391A (ko) 2020-04-08
CN109392175A (zh) 2019-02-26
EP3668238A4 (en) 2020-11-18
EP3668238A1 (en) 2020-06-17
CN117062240A (zh) 2023-11-14
WO2019029538A1 (zh) 2019-02-14
KR102295958B1 (ko) 2021-09-01
RU2020109952A (ru) 2021-09-14
US11388743B2 (en)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2175B (zh) 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691225B (zh) 衝突處理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和基地台
KR102061436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KR102564327B1 (ko) 통신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CN106954277B (zh)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24930B (zh)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JP2018503305A (ja) 複数の時間インスタンス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リソー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CN11186926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617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9284B (zh) 一种调度请求资源确定及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1867061B (zh) 一种预配置授权的确认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2022531268A (ja) 保留中srキャンセル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473614A (zh) 确定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EP3512283B1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2055375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726770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13766575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KR20210076983A (ko) 직접 통신 자원의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347513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50865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972280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EP4154653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enhancement
CN11124643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394543A1 (en)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terminal
CN110831208B (zh) 一种确定逻辑信道组标识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