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813A -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813A
CN109391813A CN201811442834.2A CN201811442834A CN109391813A CN 109391813 A CN109391813 A CN 109391813A CN 201811442834 A CN201811442834 A CN 201811442834A CN 109391813 A CN109391813 A CN 109391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ight intensity
display
array cameras
crossta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28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四海
吴坤
刘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428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18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1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检测方法包括:将面阵相机移动至所述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所述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所述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通过所述面阵相机分别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所述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所述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基于所述光强,计算所述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本发明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转角测量设备或者锥光测量仪导致测得的中心区域串扰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节约了测量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的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裸眼3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2D显示屏和3D显示模块(通常为光栅或柱状透镜),2D显示屏的显示具有视差的视差图,其不同区域显示不同内容,3D显示模块将具有视差的视图投射到空间不同区域,被左右眼分别接收,实现立体视效。
由于2D显示屏子像素显示的内容通过3D显示模块以一定的角度投射至人眼,因此,其光学特性呈强视角相关性,所以传统2D显示的转角测量设备(点测量亮度色度计搭配转角测量机台)或者锥光测量仪能够在3D显示器不同点位,通过一定视角范围的亮度色度扫描测得所需的数据,并在此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裸眼3D立体显示器的其他性能参数,例如中心区域串扰。
然而,上述对于中心区域串扰测量方法只能针对3D显示器的局部亮度做数据采集,而通过局部数据计算的性能参数(如3D串扰和观看自由度)并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此外,搭载点测亮度色度计的转角机台本身存在机械转角误差,这部分误差会随3D显示器尺寸的增大和视距的增大在后续性能参数的计算中逐步放大;虽然锥光测量仪能一定程度减小视角误差,但其昂贵的价格降低了其普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以提高测量精度,节约测量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面阵相机移动至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
基于所述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
可选的,在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之前,还包括:
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多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通过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张视差图。
可选的,基于光强,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
其中,C为中心区域串扰,L为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为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采集到的光强。
可选的,在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之后,还包括:
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
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每张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可选的,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其中,C1为其中一个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L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光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
相机位移单元,用于将面阵相机移动至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采集单元,包括面阵相机,用于在播放每张视差图时,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
处理器单元,用于基于光强,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
可选的,还包括图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多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可选的,相机位移单元还用于驱动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
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处理器单元还用于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承载台,用于承载3D显示装置;
面阵相机,面阵相机的光轴与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平行,用于采集3D显示装置发出的光;
移动组件,面阵相机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移动组件用于驱动面阵相机沿垂直于的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第一方向运动和/或在平行于显示面的平面内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运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
计算机组件,移动组件、3D显示装置及面阵相机与计算机组件电连接,计算机组件用于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向3D显示装置发送所需的多张视差图,以及对面阵相机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导向杆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三导向杆平行于第三方向;
面阵相机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三导向杆上,可沿第三导向杆移动;
第三导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导向杆上,可沿第二导向杆移动;
第二导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导向杆上,可沿第一导向杆移动。
可选的,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
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为丝杆,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分别与对应丝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对应丝杆转动。
可选的,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承载台,第二承载台包括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检测设备内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沿连接端翻转,形成平行于第一承载台的第二承载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基于该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转角测量设备或者锥光测量仪导致测得的中心区域串扰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节约了测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其中一张视差图时扫描区域的空间光强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扫描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检测方法包括:
S11:将面阵相机移动至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其中,面阵相机可以是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 Range,HDR)彩色面阵相机,具有1920×1400高2D分辨率,能够获取面阵相机内每一个感光子像素采集的RGB信息和实际亮度信息。最佳观看区域为3D显示装置正前方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于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且光轴通过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S12: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
其中,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显示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区域为中心区域,可选的,中心区域为矩形,显示面的中心点为该矩形的几何中心点,中心区域的大小可根据3D显示装置显示面的大小划定。3D显示装置滚动播放28张视差图,该28张视差图实现由左视点观看到黑色画面,右视点观看白色画面(左黑右白)到左视点观看到白色画面,右视点观看黑色画面(左白右黑)的渐变。这种3D显示装置和面阵相机不动,而是3D显示装置中显示的视差图滚动播放的测试方式,避免了点测量仪器的转角机台本身存在机械转角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面阵相机拍摄显示每一张视差图时的整个画面,由于面阵相机为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彩色面阵相机,能够获取面阵相机内每一个感光子像素采集的RGB信息和实际亮度信息,因此,可以获取面阵相机感光面上与显示面中心区域对应的区域的每个感光子像素的采集的亮度信息,进而能够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
S13:基于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
可选的,基于以下公式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
其中,C为中心区域串扰,L为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为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采集到的光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基于该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面阵相机拍摄每一张视差图的整个画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转角测量设备或者锥光测量仪导致测得的中心区域串扰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的问题,避免了点测量仪器的转角机台本身存在机械转角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此外,由于无需价格高昂的锥光测量仪,节约了测量成本。
可选的,在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之前,还包括:
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多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通过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张视差图。
具体的,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28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该视景分离元件可以是贴附于2D显示屏上光栅层或柱状透镜层,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为光栅或柱状透镜,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光栅的预设间距或柱状透镜的预设间距(pitch)以及光栅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或柱状透镜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slant angle)。
可选的,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28张视差图。由于生产工艺的影响,实际生产的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实际pitch 和slant angle)往往与设计参数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合图软件首先根据输入的设计参数生成黑白相间的条纹图并显示,若输入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匹配,则会显示预设数量的黑白条纹(例如12条白条纹和12条黑条纹);若输入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则显示的条纹数量与预设数量不一致,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的参数,使得显示的条纹数量满足预设数量,调整后的参数即为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
可选的,在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之后,还包括:
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
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每张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在测量完中心区域串扰后,还包括测量整面串扰。具体的,在测量完中心区域串扰后会生成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包括中心区域的串扰,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实际pitch和slant angle)。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具体的,以两视点3D显示装置为例,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左眼看到白色画面,右眼看到黑色画面(左白右黑)的视差图和左黑右白的视差图。以多视点(大于2)为例,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即在其中一个视点观看到白色画面,其他视点观看到黑色画面的视差图。
该面阵相机可以是黑白面阵相机,在显示每张视差图时,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通过微小尺寸的通光孔径逐点收集裸眼3D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采集整个扫描区域内各扫描位置的光强,进而得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该扫描区域的空间光强分布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其中一张视差图时扫描区域的空间光强分布图,如图2所示,该扫描区域为一矩形,垂直于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沿第一方向的扫描范围为距显示面200-400mm,沿第二方向的扫描范围为0-240mm,即以显示面的中心向第二方向的两端各120mm。进而可以得到每个扫描位置在播放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信息,根据该光强信息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可选的,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其中,C1为其中一个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L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光强。
对于整面串扰测量装置使用一台黑白面阵CCD相机逐点收集整个屏幕的亮度分布数据,只能得到整个屏幕的整体串扰,而整体串扰往往大于中心区域串扰。而实际上对于一款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串扰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呈现出中心区域串扰较低四周位置串扰稍高的情况。而中心位区域串扰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要大于周边区域,对于相关研发人员来说,他们也希望能了解到该裸眼3D产品的最小串扰值。对于目前界内对3D效果表征参数还不全面的情况下,整面串扰和中心区域串扰反应的是该裸眼3D产品不同层面情况,具有不同的意义,对每一个相关研发、工艺人员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检测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和整面串扰,为3D显示装置的性能评估提供更全面的数据。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检测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
相机位移单元101,用于将面阵相机移动至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采集单元102,包括面阵相机,用于在3D显示装置播放每张视差图时,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
处理器单元103,用于基于光强,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可选的,基于以下公式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
其中,C为中心区域串扰,L为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为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采集到的光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相机位移单元驱动面阵相机移动,使其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处理器单元基于该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面阵相机拍摄每一张视差图的整个画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转角测量设备或者锥光测量仪导致测得的中心区域串扰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的问题,避免了点测量仪器的转角机台本身存在机械转角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此外,由于无需价格高昂的锥光测量仪,节约了测量成本。
可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图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多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可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可用于检测3D显示装置的整面串扰,具体包括:
相机位移单元101用于驱动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
采集单元102还用于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处理器单元103还用于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可选的,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其中,C1为其中一个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L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光强。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如图4所示,该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承载台201,用于承载3D显示装置202;
面阵相机203,其中,面阵相机203为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彩色面阵相机,面阵相机203的光轴与垂直于3D显示装置202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图中Z轴方向)平行,用于采集3D显示装置202发出的光;
移动组件,面阵相机203通过相机底座连接于移动组件上,其中,相机底座搭载精密角度微调转台,可以实现相机光轴的快速对准。移动组件用于驱动面阵相机203沿垂直于的3D显示装置202的显示面的第一方向运动和/或在平行于显示面的平面内沿第二方向(图中X轴方向)和第三方向运动(Y轴方向,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计算机组件(图中未示出),移动组件、3D显示装置202及面阵相机203分别与计算机组件电连接,计算机组件用于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向3D显示装置202发送所需的多张视差图,以及对面阵相机203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的,检测中心区域串扰的过程如下:
移动组件驱动面阵相机203移动,使面阵相机203移动至3D显示装置202的最佳观看区域,且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202的显示面的中心点。计算机组件中装载有视差图合成软件,视差图合成软件根据输入的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28张视差图,其中,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该视景分离元件可以是贴附于2D显示屏上光栅层或柱状透镜层,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为光栅或柱状透镜,设计参数包括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光栅的预设间距或柱状透镜的预设间距(pitch)以及光栅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或柱状透镜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slant angle)。
可选的,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视差图合成软件可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28张视差图。由于生产工艺的影响,实际生产的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实际pitch和slantangle)往往与设计参数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视差图合成软件首先根据输入的设计参数生成黑白相间的条纹图并显示,若输入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匹配,则会显示预设数量的黑白条纹(例如12条白条纹和12条黑条纹);若输入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则显示的条纹数量与预设数量不一致,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的参数,使得显示的条纹数量满足预设数量,调整后的参数即为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视差图合成软件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28张视差图后,发送给3D显示装置202,计算机组件驱动3D显示装置滚动播放该28张视差图,该28张视差图实现由左视点观看到黑色画面,右视点观看白色画面(左黑右白)到左视点观看到白色画面,右视点观看黑色画面(左白右黑)的渐变。
面阵相机203拍摄显示每一张视差图时的整个画面,由于面阵相机203为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彩色面阵相机,能够获取面阵相机内每一个感光子像素采集的RGB信息和实际亮度信息,因此,可以获取面阵相机感光面上与显示面中心区域对应的区域的每个感光子像素的采集的亮度信息,进而能够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面阵相机203将采集到的光强信息发送给计算机组件,计算机组件装载有中心区域串扰计算软件,基于以下公式计算中心区域的串扰,
其中,C为中心区域串扰,L为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为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采集到的光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移动组件驱动移动,使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通过面阵相机分别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计算机组件基于该光强,计算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面阵相机拍摄每一张视差图的整个画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转角测量设备或者锥光测量仪导致测得的中心区域串扰不能代表3D显示器的整体性能的问题,避免了点测量仪器的转角机台本身存在机械转角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此外,由于无需价格高昂的锥光测量仪,节约了测量成本。
该检测设备还包括面阵相机204,面阵相机为黑白面阵相机,面阵相机203和204通过相机底座与移动组件连接,相机底座搭载精密角度微调转台,可以实现相机光轴的快速对准。该检测设备还可用于检测3D显示装置的整面串扰,具体包括:
在测量完中心区域串扰后,还包括测量整面串扰。具体的,在测量完中心区域串扰后会生成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包括中心区域的串扰,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实际pitch和slant angle)。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具体的,以两视点3D显示装置为例,根据3D显示装置的实际参数生成左眼看到白色画面,右眼看到黑色画面(左白右黑)的视差图和左黑右白的视差图。以多视点(大于2)为例,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即在其中一个视点观看到白色画面,其他视点观看到黑色画面的视差图。
在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移动组件用于驱动面阵相机204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面阵相机204通过微小尺寸的通光孔径逐点收集裸眼3D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采集整个扫描区域内各扫描位置的光强,进而得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该扫描区域的空间光强分布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扫描区域的示意图,如图5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区域以及图2所示,该扫描区域为一矩形,垂直于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沿第一方向的扫描范围为距显示面200-400mm,沿第二方向的扫描范围为0-240mm,即以显示面的中心向第二方向的两端各120mm。进而可以得到每个扫描位置在播放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信息,计算机组件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可选的,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其中,C1为其中一个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L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光强。
对于研发测试阶段,待测产品往往都不是组装完成的整机,而是零散的3D模组、液晶面板(open cell,OC)、背光模组、OC驱动器+线、背光驱动器+线、电源线、HDMI线等组成,组装起来耗时费力。现有的中心区域串扰装置需要将待测产品直立,存在固定困难,准备工作复杂等问题;而且检测完中心区域串扰后,如要检测整面串扰,需要拆解待测产品并重新组装,频繁的拆解组装过程中极易造成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3D驱动线、背光驱动线的拉扯和损坏,且检测效率低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能够测试待测产品的中心区域串扰和整面串扰两种参数的测量集成到一起,可以实现中心区域串扰和整面串扰的一次性测量,解决了单一串扰值显示信息片面的缺点,避免了测试过程中各零散组件的拆解重组装过程,所用到的测量、合图、运动控制软件均安装在一台PC中,大幅提高了测量效率。
可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205、第二导向杆206和第三导向杆(图中未示出),第一导向杆205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导向杆206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三导向杆平行于第三方向。第三导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导向杆206上,可沿第二导向杆206移动;第二导向杆206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导向杆205上,可沿第一导向杆205移动。面阵相机203和204通过相机底座与第三导向杆连接,并可沿第三导向杆移动,从而实现面阵相机的三轴移动。
可选的,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07、第二驱动电机208和第三驱动电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方向的移动频率低,移动距离短,第三驱动电机可用手摇转动轮209代替,第一驱动电机207和第二驱动电机208为伺服电机,电机步进距离为5mm。
第一导向杆205、第二导向杆206和第三导向杆为丝杆,第一驱动电机207、第二驱动电机208和手摇转动轮209分别与对应丝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对应丝杆转动,进而带动面阵相机203和204实现三轴移动。
可选的,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承载台,第二承载台包括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检测设备内壁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能够沿连接端翻转,形成平行于第一承载台201的第二承载台。采用双层承载台设计,可以实现不同视距产品的测量。可选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台201也可以是可升降式的承载台,以适应不同视距产品的测量。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面阵相机移动至所述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所述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所述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通过所述面阵相机分别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时位于所述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所述中心区域为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
基于所述光强,计算所述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面阵相机分别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位于所述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所述多张视差图,其中,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所述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所述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通过所述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所述多张视差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强,计算所述中心区域的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所述中心区域的串扰,
其中,C为中心区域串扰,L为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为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采集到的光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3D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串扰之后,还包括:
3D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
所述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每张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所述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包括:基于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其中,C1为其中一个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L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低光强,H1为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最高光强,B为显示纯黑画面时该扫描位置采集到的光强。
6.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机位移单元,用于将面阵相机移动至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观看区域,且所述面阵相机的光轴垂直对准所述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中心点;
采集单元,包括所述面阵相机,用于在播放每张视差图时,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显示的多张视差图位于所述3D显示装置中心区域的光强,其中,所述中心区域为所述显示面的中心点所在的局部区域;
处理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光强,计算所述中心区域的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3D显示装置的设计参数生成所述多张视差图,其中,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视景分离元件,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所述3D显示装置的2D分辨率、所述视景分离元件中微结构之间的预设间距以及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像素列的预设倾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位移单元还用于驱动所述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和/或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方向移动;
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3D显示装置显示单独视图为白色画面的视差图时各扫描位置的光强;
处理器单元还用于基于各扫描位置采集到显示每张视差图时的光强,计算所述各扫描位置的整面串扰。
9.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承载台,用于承载3D显示装置;
面阵相机,所述面阵相机的光轴与垂直于显示面的第一方向平行,用于采集所述3D显示装置发出的光;
移动组件,所述面阵相机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面阵相机沿垂直于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第一方向运动和/或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的平面内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
计算机组件,所述移动组件、3D显示装置及面阵相机与所述计算机组件电连接,所述计算机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组件的运动、向所述3D显示装置发送所需的多张视差图,以及对所述面阵相机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第二导向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第三导向杆平行于第三方向;
所述面阵相机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三导向杆上,可沿第三导向杆移动;
所述第三导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可沿第二导向杆移动;
所述第二导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可沿第一导向杆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为丝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分别与对应丝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对应丝杆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显示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包括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检测设备内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沿连接端翻转,形成平行于第一承载台的第二承载台。
CN201811442834.2A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093918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2834.2A CN109391813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2834.2A CN109391813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813A true CN109391813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2834.2A Pending CN109391813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18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4962A (zh) * 2019-05-29 2019-09-20 中山大学 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系统的智能调光系统和方法
CN115014725A (zh) * 2022-08-10 2022-09-06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光学测量设备、安装方法及应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363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的3d串扰值测量方法
CN202634618U (zh) * 2012-04-06 2012-12-26 南昌大学 裸眼3d设备质量检测装置
CN103024436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评价与测量立体显示装置串扰的方法
CN103680457A (zh) * 2013-12-30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背光驱动电路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454333A (zh) * 2016-11-14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CN106454326A (zh) * 2016-10-13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串扰值的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363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的3d串扰值测量方法
CN202634618U (zh) * 2012-04-06 2012-12-26 南昌大学 裸眼3d设备质量检测装置
CN103024436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评价与测量立体显示装置串扰的方法
CN103680457A (zh) * 2013-12-30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背光驱动电路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454326A (zh) * 2016-10-13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串扰值的测试装置
CN106454333A (zh) * 2016-11-14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4962A (zh) * 2019-05-29 2019-09-20 中山大学 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系统的智能调光系统和方法
CN115014725A (zh) * 2022-08-10 2022-09-06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光学测量设备、安装方法及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583B (zh) 用于扫描投影仪中的反馈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9019354B2 (en) Calibration of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
CN100580408C (zh) 基于柱镜光栅lcd自由立体显示设备的通用光栅参数测量方法
CN102158721B (zh) 调节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电视机
TWI394431B (zh) 評價立體影像顯示面板的方法及系統
CN110390719A (zh) 基于飞行时间点云重建设备
JP4573419B2 (ja) 非接触型外形測定装置
CN108921906A (zh) 校准方法和测量工具
JP2000512462A (ja) 電子表示装置のための検査および調整システムとそのための検査装置
EP3101388A1 (en) Surveying instrument
RU273411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данных, характеризующих пиксельный пучок
CN109391813A (zh) 一种3d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0941287B1 (ko) 화면의 동화질 측정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74659A (zh) 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嵌入式测距系统
CN103443580B (zh) 用于校准一车辆测量用的参考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03041A (zh) 一种三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361167A (zh) 一种抬头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CN106454333A (zh) 3d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CN110108204A (zh) 利用镜头检测连接器pin针位置偏差的方法
CN206324331U (zh) 全自动完整鞋楦三维数据测量装置
US7834996B2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856772A (zh) 一种遮挡参数标定的方法
CN104655027A (zh) 微小高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3704883U (zh) 三维测量系统
CN209432409U (zh) 一种裸眼3d显示屏测试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