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418A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418A
CN109391418A CN201710685699.3A CN201710685699A CN109391418A CN 109391418 A CN109391418 A CN 109391418A CN 201710685699 A CN201710685699 A CN 201710685699A CN 109391418 A CN109391418 A CN 109391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reference signal
csi
terminal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56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418B (zh
Inventor
钟科
王飞
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56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1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1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会支持低频+高频的全频段接入。然而,高频段的相位噪声问题非常突出。
在高频段通信中,由于相位噪声的存在,相邻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符号(即传输CSI-RS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的符号)之间存在相位差,而相位差会直接影响信道状态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计算精度等,进而影响与信道相关的调度,链路自适应性能以及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
对于该问题,相关技术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域连续的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或者,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上形成至少两个CSI-RS符号子集,所述CSI-RS符号子集中的CSI-RS符号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CSI-RS符号子集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特定位置;
或者,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不相邻的特定位置。
上述方案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密度是可变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参考信号与至少一个CSI-RS符号中的其中一个CSI-RS Antennaport采用相同的预编码;
或者,所述参考信号采用特定的预编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信令;用户设备授权(UE 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在频域上,以频分复用(FDM)和/或码分复用(CDM)的方式进行复用;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所述多个CSI-RS Antenna port在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的时域上,以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复用:时分复用TDM方式;重复发送repetition方式;CDM方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
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器;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第二处理器,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以及当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是否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确定接收的信令中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站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只要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者等于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就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即终端就能够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从而能够提高CQI、PMI等的计算精度,保证与信道相关的调度和链路自适应性能,并能够提高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准确性。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相关技术中相位噪声对单载波系统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相位噪声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影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存在PDSCH-PTRS且时域密度为1时各符号所占时频域资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与PDSCH一起调度且不存在PDSCH-PTRS时各符号所占时频域资源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中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不与PDSCH在同一个符号一起调度时各符号所占时频域资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侧信息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时参考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时参考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示意图;
图9a-c为本发明实施例2个连续的CSI-RS符号中所述参考信号不同频域密度示意图;
图10a-c为本发明实施例4个连续的CSI-RS符号中所述参考信号不同频域密度的一种示意图;
图11a-c为本发明实施例4个连续的CSI-RS符号中所述参考信号不同频域密度另一种示意图;
图12a、b为本发明实施例4个不连续的CSI-RS符号中所述参考信号不同时频和频域密度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信息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相位噪声是由于本振的非理想性造成的。频率源内部的随机性白噪声、闪烁噪声等造成的频率源输出值的随机波动称为相位噪声,它描述的是在短时间内造成输出频率变化的所有原因,是信号边带频率谱噪声的度量。在现实环境中,相位噪声在频率源的输出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相位噪声会恶化接收端的信噪比(SNR)或者误差向量幅度(EVM),造成大量误码,从而直接限制高阶星座调制的使用,严重影响系统容量。举个例子来说,如图1所示,在单载波系统中,相位噪声使得图中星座点的相位发生随机的相位旋转,影响解调的准确性,特别是高阶调制。再比如,如图2所示,在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对图中的星座点产生两个影响,一个影响是对所有星座点产生一个公共相位旋转(Common phase error);另一个影响是星座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即子载波间的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在5G系统中,将会采用高频段进行通信。与低频段(一般小于6GHz)通信系统相比,高频段(一般是指6GHz-100GHz)通信系统由于对参考时钟源的倍频次数大幅增加,加上高频器件工艺水平和功耗等影响因素,所以使得高频的相位噪声也相应大幅增加。
因此,在5G的高频段通信中专门引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用作相位噪声、载波频偏(CFO,Carrier Frequency Offset)、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的估计和补偿。
另一方面,在长期演进(LTE)的release10中引入了CSI-RS,主要用于终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作为与信道相关的调度、链路自适应以及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用。在5G系统中,CSI-RS有了更多的功能,包括: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管理波束,连接态L3移动性管理,精时/频跟踪,上行功控,无线链路检测等。因此对于CSI-RS是否能正确检测以及其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而在高频段通信中,由于相位噪声的存在,使得相邻的至少两个CSI-RS符号之间存在相位差。而相邻CSI-RS符号存在的相位差会直接影响CQI,PMI的计算精度,严重影响与信道相关的调度,链路自适应以及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
其中,所述CSI-RS符号是指:传输CSI-RS Antenna port的符号,比如传输CSI-RS的OFDM符号等,更具体一些,比如有循环前缀的OFDM(CP-OFDM)符号等。
这里,Antenna port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与实际的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有对应的映射关系。Antenna port与某个参考信号(RS)相关联,因此可以称为“传输某个RS的port”。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可能实施的方法是:将CSI-RS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一起调度,用与PDSCH解调相关的PTRS(以下的描述中称为PDSCH-PTRS)作为消除相邻CSI-RS符号相位差的参考信号。可以采用PDSCH-PTRS作为除相邻CSI-RS符号相位差的参考信号的原因是:如果将CSI-RS与PDSCH一起调度,即使CSI-RS与PDSCH使用不同的预编码(英文表述为precoding),但因为相位噪声对在同一符号里发送的CSI-RS和PDSCH产生的公共相位旋转是一样,因此利用PDSCH-PTRS估计出了相邻两个符号间的相位差后,该相位差信息也可以同样用在与PDSCH一起调度的CSI-RS中。
举个例子来说,如图3所示,CSI-RS占用资源块(RB)的部分资源元素(RE),8个CSI-RS Antenna port在时域上映射到连续的2个CSI-RS符号里进行发送,且PDSCH-PTRS的时域密度为1。虽然CSI-RS与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和PDSCH采用了不同的预编码。但是由于也传输了PDSCH-PTRS,即当PDSCH-PTRS存在时,终端利用PDSCH-PTRS计算得到相邻符号间的相位差,且计算得到的相位差相可以用于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测量和消除。
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时会存在以下缺陷:
即使CSI-RS与PDSCH一起调度发送,但当PDSCH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值较低时,则不发送PDSCH-PTRS或者PDSCH-PTRS发送的时域密度较低,这时就无法测量和消除或者不能准确测量和消除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
目前在5G标准化的讨论里,PTRS作为消除PDSCH中的相位差来辅助PDSCH的解调,是否发送PTRS、以及其时域密度与PDSCH的MCS相关。具体可参考表1。
所调度MCS 时域密度
0<=MCS<MCS1 无PTRS
MCS1<=MCS<MCS2 TD1
MCS2<=MCS<MCS3 TD2
MCS3<=MCS<MCS4 TD3
表1
其中,在表1中,无PTRS表示不发送PDSCH-PTRS,TD1、TD2、TD3可能分别为1/4,1/2或者1。此时,如果无PTRS时,此时就不发送PDSCH-PTRS,即发送的符号中不存在PDSCH-PTRS,如图4所示,从而也就无法测量和消除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当时域密度较低时,采用PDSCH-PTRS就不能准确测量和消除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当时域密度较低时,需要进行时域的内插来获得没有插入PDSCH-PTRS时域位置的相位值,然而,由于相位在时域上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内插的性能是不能保证的,因此此时采用PDSCH-PTRS就不能准确测量和消除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这里,时域密度反映了在时域上PTRS的发送间隔。
另外,当CSI-RS不与PDSCH一起调度发送的时候(即CSI-RS单独在某一个或者多个OFDM符号中发送),此时发送的符号中不存在PDSCH-PTRS,由于没有PDSCH-PTRS,接收端也就无法计算相邻CSI-RS符号中的相位差,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中的相位差。
而且,目前在5G标准化的讨论里,已经确定下行OFDM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里可以仅发送CSI-RS,而不必与PDSCH在同一个符号中一起调度发送,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如果仅限制CSI-RS在某些PDSCH的MCS中才进行调度或者CSI-RS必须与PDSCH一起调度会使得CSI-RS的调度受限,从而限制了CSI-RS调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即便限制CSI-RS与PDSCH一起调度,但当PDSCH的MCS索引值较低时,不发送PDSCH-PTRS或者PDSCH-PTRS发送的时域密度较低,这时就无法测量和消除或者不能准确测量和消除相邻CSI-RS符号的相位差。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等于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就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就能够利用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从而能够提高CQI、PMI等的计算精度,保证与信道相关的调度和链路自适应性能,并能够提高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比如5G节点B(gNB)等。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这里,可以根据CSI-RS Antenna port与符号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对应的CSI-RS符号数。举个例子来说,相关技术中CSI-RS Antennaport最大数为32,当其大于或等于4时,就可以调度其映射到2个CSI-RS符号中;当其等于32时,就可以调度其映射到4个CSI-RS符号中。
当然,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port对应的CSI-RS符号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602: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
这里,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换句话说,只要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就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以便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所述参考信号可以理解为是上面提到的PTRS。
实际应用时,所述参考信号具体可以是上述的PDSCH-PTRS,也可以是专门设计/引入的估计相邻CSI-RS符号之间相位差的PTRS,可以称为CSI-PTRS。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域连续的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也就是说,所有CSI-RS符号在时域上是连续的,且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域连续的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当然,实际应用时,所述所有CSI-RS符号在时域上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从而形成至少两个子集,每个子集中的所有CSI-RS符号在时域上是连续的。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上不连续;所有CSI-RS符号形成至少两个CSI-RS符号的子集;子集中的所有CSI-RS符号在时域上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CSI-RS符号子集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资源确定后,还需要确定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即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CSI-RS符号在频域位置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位置关系:
第一种,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特定位置;
第二种,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不相邻的特定位置。
对于第一种位置关系,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时频资源频域相邻的某一固定位置,比如在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的上面或者下面。举个例子来说,如图7所示,多个CSI-RS符号为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某一频域资源的下面相邻位置处。
对于第二种位置关系,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位于频域不相邻的某一固定位置,这个固定位置包括在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的上面或者下面。例如,固定在某个RB的最下面或者最上面。举个例子来说,如图8所示,多个CSI-RS符号为时域连续的2个CSI-RS符号,所述参考信号固定在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某个时频资源所在的某个RB的最下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密度是可变的,即频域间隔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CSI-RS符号中的频域密度可变的。实际应用时,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具体的频域密度与所调度带宽等配置相关。换句话说,可以根据所调度带宽等配置来确定频域密度。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2个连续的CSI-RS符号,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有图9a、b、c所示的三种频域密度。
再比如,对于4个连续的CSI-RS符号,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有图10a、b、c所示的三种频域密度,或者,如图11所示,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有图11a、b、c所示的三种频域密度。
再比如,对于4个不连续的CSI-RS符号,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有图12a、b所示的两种频域和时域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至少一个CSI-RS符号中的某一个CSI-RSAntenna port采用相同的预编码。
换句话说,所述参考信号与自身所在的CSI-RS符号子集中的某一CSI-RS Antennaport采用相同的预编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也可以采用特定的预编码。
当然,实际应用时,所述参考信号还可以与PDSCH采用同样的预编码。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终端所述参考信号是否存在,在存在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再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可以为显示和/或隐式的。
当然,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设置所述参考信号默认发送,不需要指示。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使得终端以指示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为显示和/或隐式。
当然,实际应用时,可以认为所述参考信号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发送,不需要指示。
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在频域上,以FDM和/或CDM的方式进行复用;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所述多个CSI-RS Antenna port在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的时域上,以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复用:TDM方式;repetition方式;CDM方式。
其中,repetition的方式能够获得分集增益。
实际应用时,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对应地,终端侧需要基于基站侧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接收参考信号;
这里,所述参考信号是当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实际应用时,执行本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
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也就是说,当通过信令指示了存在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再去接收参考信号,即当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参考信号。
这里,当没有信令指示时,可以默认当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等于两个CSI-RS符号发送时就接收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即以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当没有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可以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步骤1302: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具体地,由于所述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预编码,因此其所经历的信道条件是一样的,因此所述参考信号仅存在由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可以通过算法将所述参考信号存在的相位差计算出来,然后将所计算出的相位差在相邻CSI-RS符号间进行补偿。例如,首先,由所述相邻两个CSI-RS符号间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通过破零(ZF,Zero Forcing)或者最小均衡误差(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等算法,依次计算出其信道加相位信息为H1exp(jx1)和H1exp(jx2);其中H表示所估计出的信道值,x表示所估计出的相位值。然后,可以通过两者的比值,即(H1exp(jx1))/H1exp(jx2)计算出两者间的相位差,即exp(j(x1-x2))。最后,由于此相位差不仅存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中,也存在于所述相邻两个CSI-RS符号中,将所得相位差在所述相邻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补偿,就可以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实际应用时,在基站侧,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此时终端在一个CSI-RS符号中接收多个CSI-RS Antenna port。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基站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
步骤1402: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和终端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只要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等于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就发送用于测量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即终端就能够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CSI-RS符号间相位差的参考信号,从而能够提高CQI、PMI等的计算精度,保证与信道相关的调度和链路自适应性能,并能够提高与多天线传输相关的发送设置准确性。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基站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在基站,比如gNB等。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151,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发送单元152,用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终端所述参考信号是否存在,在存在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再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52,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为显示和/或隐式。
当然,实际应用时,可以设置所述参考信号默认发送,不需要指示。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使得终端以指示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52,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为显示和/或隐式。
当然,实际应用时,可以认为所述参考信号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发送,不需要指示。
实际应用时,所述发送单元152,还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此时,所述发送单元152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实际应用时,所述确定单元151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所述发送单元152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在终端,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61,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处理单元162,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61,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162解析接收的信令;以及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相应地,所述接收单元161,用于在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当没有信令指示时,可以默认当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等于两个CSI-RS符号发送时就接收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61,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162,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所述接收单元161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即以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当没有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接收单元可以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实际应用时,在基站侧,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此时所述接收单元161在一个CSI-RS符号中接收多个CSI-RS Antenna port。
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单元161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处理单元162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与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信息传输装置的硬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170,如图17所示,该基站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171,能够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17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1连接,以实现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基站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1,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72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终端所述参考信号是否存在,在存在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再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1,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可以为显示和/或隐式的。
当然,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设置所述参考信号默认发送,不需要指示。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使得终端以指示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去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如此,能够大大节省资源。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1,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指示的方式为显示和/或隐式。
当然,实际应用时,可以认为所述参考信号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和/或频域密度发送,不需要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1,还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此时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当然,实际应用时,该基站170还可以包括:第一存储器173。基站17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7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7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7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74。
第一处理器172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17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基站17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基站17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处理器172中,或者由第一处理器172实现。第一处理器17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17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一处理器17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第一处理器17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173,第一处理器172读取第一存储器17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170可以被一个或者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8所示,该终端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181,能够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18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连接,以实现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基站侧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所述第二处理器182,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182,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以及当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是否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在所述第二处理器182确定接收的信令中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grant信令。
也就是说,当通过信令指示了存在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再去接收参考信号,即当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参考信号。
这里,当没有信令指示时,可以默认当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大于或等于两个CSI-RS符号发送时就接收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182,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即以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当没有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可以默认以固定的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实际应用时,在基站侧,当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不需要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此时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81在一个CSI-RS符号中接收多个CSI-RS Antenna port。
当然,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180还可以包括:第二存储器183、用户接口184。所述终端18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8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8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8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85。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82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用户接口184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8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18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8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18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18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18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8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18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18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183,所述第二处理器182读取第二存储器18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8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73和第二存储器18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如图19所示,该系统包括:
基站191,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 Antenna port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192发送参考信号;
终端192,用于接收基站191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191和终端192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17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基站170的第一处理器17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8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180的第二处理器18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域连续的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或者,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在时域上形成至少两个CSI-RS符号子集,所述CSI-RS符号子集中的CSI-RS符号连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CSI-RS符号子集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特定位置;
或者,所述参考信号位于与所述CSI-RS符号所占的频域资源不相邻的特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密度是可变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与至少一个CSI-RS符号中的其中一个CSI-RS天线端口采用相同的预编码;
或者,所述参考信号采用特定的预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信令;用户设备授权UE grant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在频域上,以频分复用FDM和/或码分复用CDM的方式进行复用;所述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所述多个CSI-RS天线端口在所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的时域上,以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复用:时分复用TDM方式;重复发送repetition方式;CDM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10.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
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CE信令;UE grant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信令;
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CE信令;UE grant信令。
13.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14.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器;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确定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时,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是否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RRC信令;DCI信令;MAC CE信令;UE grant信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一个CSI-RS符号中进行传输。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多个CSI-RS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两个CSI-RS符号时发送的;
第二处理器,用于利用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并消除相邻CSI-RS符号间的相位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以及当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是否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确定接收的信令中有存在所述参考信号的指示时,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CE信令;UE grant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接收的信令,得到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
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根据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的信令包括以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信令;DCI信令;MACCE信令;UE grant信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685699.3A 2017-08-11 2017-08-11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91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5699.3A CN109391418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5699.3A CN109391418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418A true CN109391418A (zh) 2019-02-26
CN109391418B CN109391418B (zh) 2021-10-29

Family

ID=6541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5699.3A Active CN109391418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14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0086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97588A1 (en) * 2019-11-18 2021-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for analog feedforwar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13228546A (zh) * 2019-03-28 2021-08-06 北京欧珀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828032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986A (zh) * 2015-04-21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986A (zh) * 2015-04-21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Further discussion on RS for phase track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2088》 *
NVIDIA: "On CSI-RS enhancements for FD-MIMO", 《3GPP TSG-RAN WG1 #80BIS R1-151752》 *
QUALCOMM: "Beam management for NR", 《3GPP TSG RAN1 86B R1-1612056》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8546A (zh) * 2019-03-28 2021-08-06 北京欧珀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228546B (zh) * 2019-03-28 2022-10-28 北京欧珀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200086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56504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979225B2 (en) 2019-03-29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097588A1 (en) * 2019-11-18 2021-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for analog feedforwar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14828032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418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9683B (zh) 一种3d 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US7817732B2 (en) Channel tracking with scattered pilots
CN109391418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6868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960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ybrid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55007A (zh) 控制信道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11291A (zh)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37987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序列的生成和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8882314B (zh) 多端口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127157A1 (zh)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2055508A (zh) 导频发送方法及相应信道估计方法
US2008008570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user equipment self-terminating reporting technique
CN107888250A (zh) 相位噪声补偿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估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474398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361437A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220755A1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464473A (zh) 配置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06888062A (zh) Cqi估计、sinr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474407A (z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4823399B (zh)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2821929B (zh) Csi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1134391B2 (en) Guided placement of a wireless device for optimum performance
CN110535603A (zh) 数据传输和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0202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2525736A (ja) 階層仮想アンテナ・アーキテクチャを使用する移動通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