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8464B -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8464B
CN109388464B CN201811143118.4A CN201811143118A CN109388464B CN 109388464 B CN109388464 B CN 109388464B CN 201811143118 A CN201811143118 A CN 201811143118A CN 109388464 B CN109388464 B CN 109388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moved
preset angle
rotation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3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8464A (zh
Inventor
佘翰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31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8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8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8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本申请解决了无法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以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用户体验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形元素的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控制元素进行旋转时,都是绕着元素的几何中心点进行旋转,旋转中心不能自由设定,若改变旋转元素的旋转中心点,则需要对多个元素进行组合,并且添加动画来实现,操作比较复杂,用户体验较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无法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以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用户体验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可选地,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包括:确定旋转中心指向第一中心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初始向量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第二中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初始向量按照预设角度旋转之后得到的中间向量,并将中间向量的末端作为第二中心。
可选地,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待移动元素旋转至预设角度。
可选地,待移动元素的中心包括: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
可选地,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包括:控制待移动元素沿目标向量的方向平移,以使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向量为中间向量与初始向量的差。
可选地,当待移动元素进行平移时,控制旋转中心跟随待移动元素平移;并在平移过程中,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可选地,当待移动元素进行缩放时,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内部,则控制旋转中心距离待移动元素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外部,则控制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位置不变。
可选地,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包括: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指令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设角度、旋转中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元素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控制模块,用于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的元素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的元素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实现了可将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控制元素按照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无法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以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用户体验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正方形根据位于其几何中心的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示意图;
图3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图4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顶点时的旋转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元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元素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元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元素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计算机绘图软件中涉及到的元素,以及在教师备课或者员工做工作汇报时涉及到的PPT软件中的元素,元素的移动或旋转能形象的帮助观众理解元素相关的内容,所以元素的控制变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在控制元素进行旋转时,都是绕着元素的逻辑中心点进行旋转,旋转中心不能自由设定,若改变旋转元素的逻辑中心点,则需要对多个元素进行组合,并且添加动画来实现,操作比较复杂,用户体验较差。
图1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的示意图,图1a与图1b分别显示了梯形与正方形的旋转中心。
图2提供了正方形根据位于其几何中心的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示意图,图2a为旋转之前正方形的图形,图2b为正方形向右旋转45度后的图形,图2c为正方形向右再次旋转45度后的图形。
图3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其中,图3a与图3b中的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内部,图3c中的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外部,图3d中的元素的旋转位于元素边缘。
图4提供了元素的旋转中心位于元素顶点时的旋转示意图,其中,图4a为正方形旋转之前的图形,图4b为正方形以右下角顶点为旋转中心向右旋转45度的示意图,图4c为正方形以右下角顶点为旋转中心再次向右旋转45度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元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元素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502-S506:
步骤S502,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也可以为待移动元素距离参照物的距离信息,参照物可以为计算机界面的边缘。
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获取,指令信息中至少包括:预设角度、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鼠标的位置进行获取、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框输入旋转中心的坐标;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并拖动旋转中心,改变旋转中心的位置,计算机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获取到旋转中心的坐标信息。预设角度为用户设定的将元素进行旋转的目标角度。其中,预设角度可以由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输入框用于为用户提供预设角度的输入界面,输入框可通过用户点击相关的控件触发显示。旋转角度也可以根据用户对旋转柄的控制进行获取,该旋转柄用于用户控制元素的旋转角度。
步骤S504,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元素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6中,图形a、图形b与图形c为同一个元素在不同位置,旋转不同角度的图形。
上述中,第一中心在移动到第二中心前,为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重合的中心,可选地,该外接矩形的其中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相同。图6中,旋转中心为A,图形a的中心与第一中心B重合,预设角度为+45度,将图形a的第一中心B以A为中心,按照+45度顺时针进行旋转,使第一中心B移动至第二中心C。角BAC为45度。
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旋转中心指向第一中心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初始向量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其中,第二中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初始向量按照预设角度旋转之后得到的中间向量,中间向量的末端为第二中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
可确定A指向B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向量AB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45度。向量AB旋转45度之后的向量为中间向量,该中间向量为AC,则C为第二中心。其中,将待移动元素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可通过设定正负值进行区分。
步骤S506,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
步骤S508,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待移动元素旋转至预设角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可以为45度,步长可以为1度或0.5度,步长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待移动元素的中心可以为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
待移动元素在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是一致的。
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控制待移动元素沿目标向量的方向平移,以使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向量为中间向量与初始向量的差。
如在图6中,目标向量为BC,BC=AC-AB。将图形a沿BC进行平移,目标位置为图形c所在的位置,此时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
并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在图6中的实现方式为,将图形c以C为中心,顺时针旋转45度,获得图形b。则图形b即为图形a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图形。
另外,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时,也可对该旋转过程设置步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不通过向量的方式确定第二中心,可直接将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直接将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
当待移动元素进行平移时,控制旋转中心跟随待移动元素平移,并在平移过程中,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几何中心相对位置不变控制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当待移动元素进行缩放时,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内部,则控制旋转中心距离待移动元素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外部,则控制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位置不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内部,可通过控制旋转中心到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
另外,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指令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设角度、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例如:旋转角度可以为固定,用户只可选择旋转中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实现了可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控制待移动元素按照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无法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以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用户体验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元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所示方法与图5所示方法的区别在于,图7中在元素移动时,可以先通过独立的进程去确定第二中心,进而基于第二中心,控制元素移动,其中,上述独立的进程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进程: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获得。具体地: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元素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702-S706:
步骤S702,确定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通过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获取,指令信息中至少包括:预设角度、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鼠标的位置进行选择、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框输入旋转中心的坐标、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并拖动旋转中心,改变旋转中心的位置,从而计算机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获取到旋转中心的坐标信息。预设角度为用户设定的将待移动元素进行旋转的目标角度。其中,预设角度可以由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输入框用于为用户提供预设角度的输入界面,输入框可通过用户点击相关的控件触发显示。旋转角度也可以根据用户对旋转柄的控制进行获取,该旋转柄用于用户控制待移动元素的旋转角度。
步骤S704,确定第二中心,其中,第二中心为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后得出;
步骤S706,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
步骤S708,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待移动元素旋转预设角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可以为45度,步长可以为1度或0.5度,步长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元素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6中,图形a、图形b与图形c为同一个元素在不同位置,旋转不同角度的图形。
上述中,第一中心在移动到第二中心前,与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重合,可选地,该外接矩形的其中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相同。
图6中,旋转中心为A,图形a的中心与第一中心为B重合,预设角度为+45度,将图形a的第一中心B以A为中心,按照+45度顺时针进行旋转,将第一中心B旋转45度后,获取点C,则点C则为第二中心。
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是一致时重合的。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控制待移动元素沿第一中心指向第二中心的方向平移,当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是一致时的确定待移动元素当前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待移动元素的中心可以为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图形a沿BC方向平移,当图形a的中心与第二中心一致时,确定待移动元素图形c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并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在图6中的实现方式为,将图形c以C为中心,顺时针旋转45度,获得图形b。则b即为图形a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图形。
另外,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时,也可对该旋转过程设置步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中心,其中,第二中心为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后获得;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实现了可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控制待移动元素按照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无法将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任意位置,并以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用户体验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元素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2;处理模块84。其中:
获取模块82,用于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其中,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也可以为待移动元素距离参照物的距离信息,参照物可以为计算机界面的边缘。
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获取,指令信息中至少包括:预设角度、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鼠标的位置进行获取、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框输入旋转中心的坐标、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并拖动旋转中心,改变旋转中心的位置,计算机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获取到旋转中心的坐标信息。预设角度为用户设定的将元素进行旋转的目标角度。其中,预设角度可以由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输入框用于为用户提供预设角度的输入界面,输入框可通过用户点击相关的控件触发显示。旋转角度也可以根据用户对旋转柄的控制进行获取,该旋转柄用于用户控制元素的旋转角度。
控制模块84,用于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
上述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之前,与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重合,可选地,该外接矩形的其中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相同。
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旋转中心指向第一中心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初始向量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其中,第二中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初始向量按照预设角度旋转之后得到的中间向量,中间向量的末端为第二中心。
将待移动元素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可通过设定正负值进行区分。
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待移动元素旋转至预设角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可以为45度,步长可以为1度或0.5度,步长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待移动元素的中心可以为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
控制模块84还用于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并将待移动元素以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控制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控制待移动元素沿目标向量的方向平移,以使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向量为中间向量与初始向量的差。
另外,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时,也可对该旋转过程设置步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不通过向量的方式确定第二中心,可直接将第一中心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直接将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
当待移动元素进行平移时,控制旋转中心跟随待移动元素平移,并在平移过程中,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几何中心相对位置不变控制旋转中心与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当待移动元素进行缩放时,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内部,则控制旋转中心距离待移动元素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外部,则控制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位置不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旋转中心在待移动元素内部,可通过控制旋转中心到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
另外,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指令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设角度、旋转中心。例如:旋转角度可以为固定,用户只可选择旋转中心。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5、图7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的元素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的元素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元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
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
控制所述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
将所述待移动元素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将所述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所述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包括:
确定所述旋转中心指向所述第一中心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所述初始向量以所述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中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所述初始向量按照所述预设角度旋转之后得到的中间向量,并将所述中间向量的末端作为所述第二中心,
将所述待移动元素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包括:
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所述待移动元素旋转至所述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移动元素的中心包括:所述待移动元素的外接矩形的几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包括:
控制所述待移动元素沿目标向量的方向平移,以使所述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向量为所述中间向量与所述初始向量的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待移动元素进行平移时,控制所述旋转中心跟随所述待移动元素平移;并在平移过程中,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待移动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待移动元素进行缩放时,若所述旋转中心在所述待移动元素内部,则控制所述旋转中心距离待移动元素边缘的相对位置不变,若所述旋转中心在所述元素外部,则控制所述待移动元素的旋转中心位置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包括: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设角度、旋转中心。
7.一种元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角度与旋转中心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待移动元素所需旋转的目标角度;
控制模块,用于将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中心移动至第二中心;控制所述待移动元素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待移动元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中心重合的位置;并将所述待移动元素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将所述待移动元素的第一中心以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旋转中心指向所述第一中心的向量为初始向量,将所述初始向量以所述旋转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
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所述初始向量按照所述预设角度旋转之后得到的中间向量,所述中间向量的末端为第二中心,
将所述待移动元素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所述预设角度进行旋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以所述第二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旋转步长逐步将所述待移动元素旋转至所述预设角度。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元素控制方法。
9.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元素控制方法。
CN201811143118.4A 2018-09-28 2018-09-28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388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18.4A CN109388464B (zh) 2018-09-28 2018-09-28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18.4A CN109388464B (zh) 2018-09-28 2018-09-28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464A CN109388464A (zh) 2019-02-26
CN109388464B true CN109388464B (zh) 2022-03-08

Family

ID=6541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3118.4A Active CN109388464B (zh) 2018-09-28 2018-09-28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84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057A (zh) * 2009-11-27 2010-06-0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绘制几何图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0896A (zh) * 2014-05-27 2014-08-06 重庆大学 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连续信息的图形展现方法及系统
CN105389010A (zh) * 2015-11-16 2016-03-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16053A (zh) * 2014-11-28 2017-05-24 扑来量度公司 移动体的三维姿势及位置识别装置
CN107945102A (zh) * 2017-10-23 2018-04-20 深圳市朗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合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0507B2 (en) * 2008-03-04 2014-02-11 Apple Inc. Selecting of text using gestures
CN103077546B (zh) * 2012-12-27 2015-10-28 江苏太奇通软件有限公司 二维图形的三维透视变换方法
JP5670517B2 (ja) * 2013-07-11 2015-02-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直線素からなる面で構成された翼を持つインペラ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CN104714729B (zh) * 2013-12-11 2017-1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指令的执行方法及电子设备
FR3028967B1 (fr) * 2014-11-21 2017-12-15 Renault Sas Interface graphiqu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l'interface graphique lors de la selection tactile d'un element affiche
US20180104013A1 (en) * 2015-05-21 2018-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ctuator
CN107392843B (zh) * 2017-07-21 2021-05-0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057A (zh) * 2009-11-27 2010-06-0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绘制几何图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0896A (zh) * 2014-05-27 2014-08-06 重庆大学 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连续信息的图形展现方法及系统
CN106716053A (zh) * 2014-11-28 2017-05-24 扑来量度公司 移动体的三维姿势及位置识别装置
CN105389010A (zh) * 2015-11-16 2016-03-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45102A (zh) * 2017-10-23 2018-04-20 深圳市朗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合成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动态结构元素提取直线;杨波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0420(第04期);第421-424页 *
旋转成型瓦楞纸箱旋转点位置确定案例解析;刘超;《印刷杂志》;20160110(第01期);第59-60页 *
自主移动机器人三角定位的路标优化;张祥德等;《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15(第01期);第24-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464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0977B2 (en) Interactive image matt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US9436369B2 (en) Touch interface for precise rotation of an object
CN108037888B (zh) 技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12782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Rotation of 3D Objects Using Multitouch Gestures
CN104007819A (zh) 手势识别方法、装置及Leap Motion体感控制系统
CN109544702B (zh) 三维变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83685B2 (en) Banner image generation
US20160259524A1 (en) 3d object model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mputer program stored thereon using the same
US11307653B1 (en) User input and interface design in augmented reality for use in surgical settings
US201602391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CN110413161B (zh) 组件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48615A (zh) 目标对象交互式重现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10272B (zh) 超声图像测量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158239A1 (en) Sketch-based 3d modeling system
US8576223B1 (en) Multiple label display for 3D objects
CN110060328B (zh) 用于定义用于3d对象的设计的绘图平面的方法
US10073612B1 (en) Fixed cursor input interface for a computer aided design application executing on a touch screen device
WO2017218312A1 (en) Segment eraser
CN109388464B (zh) 元素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188886A1 (en) Selective Editing of Brushstrokes in a Digital Graphical Image Based on Direction
US10241651B2 (en) Grid-based rendering of nod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des
US11385783B2 (en) Gesture-based manipulator for rotation
Ong et al. 3D bare-hand interactions enabling ubiquitous interactions with smart objects
CN107967709B (zh) 通过使用透视图或者传送的改进的对象涂绘
CN111124115A (zh) 一种面向虚拟陶艺的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