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8358A -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8358A
CN109388358A CN201710657071.2A CN201710657071A CN109388358A CN 109388358 A CN109388358 A CN 109388358A CN 201710657071 A CN201710657071 A CN 201710657071A CN 109388358 A CN109388358 A CN 109388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signal
signal frame
row
total number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7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8358B (zh
Inventor
王柏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70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8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8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8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讯框排列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中,该方法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预先生成的视讯框的第一总个数X,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根据预先生成的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本发明可以在所述显示屏上优化视讯框的排列。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会议软件的视讯框排版,均是在固定大小的窗口上固定排版视讯框的。然而窗口的大小无法随着不同的需求而改变,对用户使用的时候会造成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视讯框排列方法,可以在显示屏上优化视讯框的排列。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屏上优化视讯框的排列。
所述种视讯框排列方法包括:第一排列步骤,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预先生成的视讯框的第一总个数X,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第二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根据预先生成的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第三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时,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并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一行视讯框时,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加1后触发上述第一排列步骤,以及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触发第一调整步骤;及所述第一调整步骤,确定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当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计算出一个调整参数值H,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减去当前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当该调整参数值H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上述第一排列步骤,当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或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第二调整步骤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在第一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从而获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
优先地,所述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等于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若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优先地,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按照第一调整顺序逐步从第R-1行到第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按照预设的第一排列顺序重新排列各行;及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优先地,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按照第二调整顺序逐步从第1行到第R-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及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优先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调整步骤,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是否会造成跑版的问题,若会造成跑版的问题,则在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与所述视窗之间填充填充框以避免跑版。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第一排列步骤,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预先生成的视讯框的第一总个数X,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第二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根据预先生成的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第三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时,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并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一行视讯框时,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加1后触发上述第一排列步骤,以及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触发第一调整步骤;及所述第一调整步骤,确定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当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计算出一个调整参数值H,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减去当前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当该调整参数值H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上述第一排列步骤,当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或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第二调整步骤;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在第一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从而获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
优先地,所述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等于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若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优先地,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按照第一调整顺序逐步从第R-1行到第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按照预设的第一排列顺序重新排列各行;及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优先地,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按照第二调整顺序逐步从第1行到第R-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及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优先地,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第三调整步骤,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是否会造成跑版的问题,若会造成跑版的问题,则在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与所述视窗之间填充填充框以避免跑版。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所述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可以在显示屏上优化视讯框的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
图2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模块图。
图4A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方法的步骤S37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细化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方法的步骤S37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细化流程图。
图5A举例说明所有视讯框以一行排列。
图5B举例说明在视窗和视讯框排列版面之间填充填充框。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视讯框排列系统10、摄像头11、通讯设备12、显示屏13、存储器14及处理器15。所述电子设备1与多个视讯采集设备2(图中仅示出2个)利用通讯设备12、22建立通讯连接。每个视讯采集设备2还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21。视讯采集设备2利用摄像头21实时采集视频,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22传送给所述电子设备1。
所述电子设备1及视讯采集设备2可以为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只是对所述电子设备1及视讯采集设备2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该所述电子设备1、视讯采集设备2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如电路系统、音效系统、I/O接口、电池、操作系统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11可以内接或外接于所述电子设备1。所述摄像头21可以内接或外接于所述视讯采集设备2。
所述通讯设备12、22可以通过任何传统的有线网络及/或无线网络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和视讯采集设备2可以建立通讯连接。该有线网络可以为传统有线通讯的任何类型,例如因特网、局域网。该无线网络可以为传统无线通讯的任何类型,例如无线电、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蜂窝、卫星、广播等。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IMT单载波(IMT Single Carrier)、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高级长期演进技术、时分长期演进技术(Time-Division LTE,TD-LTE)、高性能无线电局域网(High Performance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HiperLAN)、高性能无线电广域网(High Performance Radio Wide Area Network,HiperWAN)、本地多点派发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LMDS)、全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紫蜂协议(ZigBee)、蓝牙、正交频分复用技术(Flash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lash-OFDM)、大容量空分多路存取(High Capacity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HC-S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时分双工(UMTS Time-Division Duplexing,UMTS-TDD)、演进式高速分组接入(Evolved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演进数据最优化(Evolution-Data Optimized,EV-DO)、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Telecommunications,DECT)及其他。
所述显示屏13可以为支持多点触控的触控面板(Multi-touch panel),如电阻式触摸屏或电容式触摸屏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3也可以不是触摸屏,当需要输入信息到电子设备1时,则可以透过该电子设备1分别所配置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图中未示出)来实现信息的输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4可以用于存储所述电子设备1的各类数据,例如该存储器14可以用于存储所述视讯框排列系统10的程序代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4可以是电子设备1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外部存储卡,例如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安全数字卡)等。
所述处理器15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或任何能够执行数据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视讯框排列系统10可以根据所述显示屏13的大小(例如该显示屏13的分辨率)生成一个视窗并将该视窗显示于所述显示屏13上。所述视讯框排列系统10还生成多个视讯框,该多个视讯框分别对应播放摄像头11、21所采集的视频。所述视讯框排列系统10还对该多个视讯框进行排列,并在所述视窗内显示所述视讯框。
本实施例中,所述视窗的大小的最大尺寸大致与所述显示屏的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视讯框排列系统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形式的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形式的计算机指令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4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5执行,以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功能。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讯框排列系统10可以分割成生成模块100、排列模块101、分析模块102及调整模块103。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能够完成一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比程序更适合用于描述软件在电子设备1中的执行过程,关于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将在下面作具体描述。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视讯框排列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30,所述生成模块100根据所述显示屏13的尺寸(例如该显示屏13的分辨率)生成一个视窗并将该视窗显示于所述显示屏13上。该视窗的大小可以等于所述显示屏13的大小。所述生成模块100还根据采集视频的摄像头的总个数X生成X个视讯框,并将该X个视讯框显示在所述视窗内。该X个视讯框分别用于对应播放该X个摄像头所采集的视频。
即视讯框的总个数与所述采集视频的摄像头的总个数相同。
例如,假设所述电子设备1与9个视讯采集设备2通讯连接,则总共有10个摄像头采集视频,那么所述生成模块100即生成10个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100所生成的每个视讯框的长度等于所述视窗的长度除以采集视频的摄像头的总个数。每个视讯框的长度和宽度符合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例如16: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长宽比例根据采集视频的摄像头的拍摄格式来确定。例如,当所述摄像头11、21的拍摄格式为16:9时,则所述预设的长宽比例为16:9。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采集视频的摄像头的拍摄格式相同。
例如,参阅图5A所示,所述生成模块100生成一个视窗131并生成10个视讯框(即视讯框0~9)。
步骤S31,所述排列模块101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所述排列模块101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生成的视讯框的总个数X(以下简称“第一总个数”)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总个数Y(以下简称“第二总个数”)。所述排列模块101还根据所述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所述排列模块101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所述排列模块101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总个数Y等于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的步骤包括:首先将所述视窗的长除以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得出每个视讯框的目标长,然后再根据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例如16:9)计算得出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宽。将所计算得出的每个视讯框的目标长和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宽作为所述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
例如,假设共有10个视讯框,视窗131的长为100cm,宽为50cm,视讯框的长宽比例为16:9,假设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等于1即为一行,则可计算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的目标长为10cm,然后根据所述预设的长宽比例(如16:9)即可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宽为5.625cm。由此即计算得出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是长为10cm以及宽为5.625cm。所述排列模块101将该10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长10cm以及宽5.625cm。例如,参阅图5A所示,所述排列模块101在视窗131内排列显示调整后的10个视讯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于首次设置所述限制的总行数R时,将该限制的总行数R设置为1,即将所有视讯框均排列在同一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可以响应用户的输入来首次设置所述限制的总行数R。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为每个视讯框分别设置一个索引,并按照对应索引来排列所有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的大小与对应视频的主次程度存在关联,具体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的建立关联。
例如,在一次视频电话会议中,共有10个分会场,电子设备1所在会场为主会场,其他9个视讯采集设备2分别所在的会场为次会场,则所述排列模块101设置索引为0的视讯框播放所述电子设备1的摄像头11所采集的视频,设置索引为1~9的视讯框分别播放其他9个视讯采集设备2的摄像头21所采集的视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可以按照各个索引从小到大的顺序来依次排列所有视讯框。
例如,仍然参阅图5A所示,当限制所有视讯框均排列在同一行时,所述排列模块101将索引为0的视讯框排列在最前,索引为9的视讯框排列在最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以居中对齐的方式排列每行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列模块101以居中对齐的方式为前提,从左到右,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有视讯框。
步骤S32,所述分析模块102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执行步骤S33。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执行步骤S3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指所述视窗中没有排列视讯框的区域。依此,可以将所述视窗上除该剩余版面之外的其他区域定义为视讯框排列版面,也即该视讯框排列版面可以是指各个视讯框排列后在所述视窗内所占据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102根据所述视窗的宽以及所述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来确定所述视窗当前是否可以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
例如,仍然参阅图5A所示,所述分析模块102可以将所述视窗131的宽50cm除以当前所计算得出的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宽5.625cm得到数值8.88(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得知所述视窗131实际上总共可以排列8行视讯框,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即1行),因此可以判断得出所述视窗131是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的,此时执行步骤S33。
步骤S33,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所述排列模块101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加1(即R=R+1),执行完步骤S33后回到步骤S31。
例如,所述排列模块101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加1后得出当前限制的总行数为2行,当回到步骤S31时,所述排列模块101即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为2行。所述排列模块101根据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即2行)以及所述第一总个数X(例如10个)计算得出当前所述第二总个数Y(即每行最多排列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等于5个。
需要说明的是,当再次执行到步骤S32时,所述分析模块102在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是基于重新排列后的每个视讯框的长和宽来确定是否还可以再多排列一行的。
例如,当所述排列模块101将所述10个视讯框排列成2行,限制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总个数为5个的情况下,所述分析模块102可以根据所述视窗131的长和所限制的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总个数(即5个)计算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的长为20cm,并根据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如16:9)计算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当前的目标宽为11.25cm,将所述视窗131的宽50cm除以当前所计算得出的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宽11.25cm得到数值4.44(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得知所述视窗131实际上总共可以排列4行视讯框,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即R=2行),因此可以判断得出所述视窗131是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的,此时再次执行步骤S33。
当又一次执行到步骤S33时,所述排列模块101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再加1后得出当前限制的总行数为3,当回到步骤S31时,所述排列模块101则将所述10个视讯框排列成3行,并限制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总个数为4个。如前面所记载,若所有视讯框总个数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得到的数值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例如,当所述排列模块101将所述10个视讯框排列成3行,每行最多排4个视讯框的情况下,所述分析模块102可以根据所述视窗131的长和当前所限制的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总个数(即4个)计算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的长为25cm,并根据所述预设的长宽比例(例如16:9)计算得出当前每个视讯框的宽为14.06cm(取小数点后两位),将所述视窗131的宽50cm除以当前所计算得出的每个视讯框的宽14.06cm得到数值3.55(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得知所述视窗131总共可以排列3行,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3行),因此可以判断得出所述视窗131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此时执行步骤S34。
步骤S34,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所述调整模块103根据当前最后一行(即第R行)所排列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是否小于当前的所述第二总个数Y,确定当前最后一行是否发生不足一行的情况。若最后一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确定当前最后一行发生不足一行的情况,此时执行步骤S35。若当前最后一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确定最后一行没有发生不足一行的情况,此时执行步骤S36。
例如,所述排列模块101将所有10个视讯框排成3行,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排4个视讯框,第三行即最后一行则只剩下2个视讯框,即最后一行不足4个,发生了不足一行的情况,此时执行步骤S35。
步骤S35,当当前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后一行(即第R行)发生不足一行的情况时,所述调整模块103计算出一个调整参数值H。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减去当前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
举例而言,假设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等于3,每行最多排4个视讯框(即所述第二总个数Y等于4),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等于2(即第1行至第2行每行分别排4个视讯框,最后一行排2个视讯框)。那么即可计算得出所述调整参数值H=4-2即H等于2。
步骤S36,所述调整模块103判断所述调整参数值H是否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若该调整参数值H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执行步骤S33。若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或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执行步骤S37。
仍然以上面例子为例,由于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2,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即3行),此时流程步骤即执行到步骤S37。
步骤S37,所述调整模块103在第1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从而获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
从第1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的实施方式可以参阅后面对图4A和图4B的介绍。
步骤S38,所述调整模块103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是否会造成跑版的问题,若会造成跑版的问题,则在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与所述视窗之间填充填充框以避免跑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讯框排列版面是指所述多个视讯框在所述视窗内所占的区域。
具体地,所述调整模块103分别计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左端与所述视窗最左端之间的第一距离,计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右端与所述视窗最右端之间的第二距离,计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上端与所述视窗最上端之间的第三距离,计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下端与所述视窗131最下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只要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三距离、第四距离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一预设值(例如5cm)即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会造成跑版的情况。
当所述第一距离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可以根据该第一距离生成一个第一填充框,将该第一填充框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左端与所述视窗最左端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框的宽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填充框的长等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宽。
当所述第二距离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根据该第二距离生成一个第二填充框,将该第二填充框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右端与所述视窗最右端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框的宽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填充框的长等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宽。
当所述第三距离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根据该第三距离生成一个第三填充框,将该第三填充框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上端与所述视窗最上端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填充框的宽等于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填充框的长等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长。
当所述第四距离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根据该第四距离生成一个第四填充框,将该第四填充框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最下端与所述视窗最下端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填充框的宽等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四填充框的长等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的长。
例如,参阅图5B所示,假设重新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132的最左端与所述视窗131最左端之间的第一距离L1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生成一个第一填充框F1,将该第一填充框F1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132的最左端与所述视窗131最左端之间。
当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132的最右端与所述视窗131最右端之间的第二距离L2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整模块103生成一个第二填充框F2,将该第二填充框F2填充于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132的最右端与所述视窗131最右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103还利用预设的颜色填充所生成的填充框例如所述第一填充框F1和第二填充框F2。该预设的颜色可以为较暗的颜色例如灰色,从而不影响用户观看所述视窗131内各个视讯框所对应播放的视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整模块103还可以响应用户的输入调整所述视窗131的大小,所述分析模块102进一步分析调整后的视窗131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当调整后的视窗131的剩余版面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则不重新排列所有视讯框。反之,当调整后的视窗131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所述调整模块103结合所述分析模块102参照前面的流程步骤S31-S37,根据调整后的视窗131的大小相应调整所有视讯框的排列方式。
参阅图4A所示,是本发明对上述步骤S37细化的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重新调整各个视讯框的排列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图4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
步骤S41,所述调整模块103按照第一调整顺序逐步从第R-1行到第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直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即Y-Z=1)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顺序是指先从最后一行(即第R行)的前一行(即第R-1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然后再从第R-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然后再从第R-3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依次类推,直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即Y-Z=1),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仍然以上面例子为例,假设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等于3,每行最多排4个视讯框(即所述第二总个数Y等于4),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等于2(即第1行至第2行每行分别排4个视讯框,最后一行(即第3行)排2个视讯框)。
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所述调整模块103即先从最后一行(即第3行)的前一行(即第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则从第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后,该第2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为3,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等于3。此时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即3)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即4)差1,即停止调用视讯框。
步骤S42,所述调整模块103按照预设的第一排列顺序重新排列各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列顺序是指将视讯框总个数少的所在行排列在前,将视讯框总个数多的所在行排列在后,即按照由少到多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各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列顺序也可以是指将视讯框总个数多的所在行排列在前,将视讯框总个数少的所在行排列在后,即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各行。
例如,上述调整后,视讯框总个数为4的有一行,视讯框总个数为3的有两行,那么按照所述第一排列顺序则将视讯框总个数为3的两行依次排列在第一行、第二行,将视讯框总个数为4的所在行排列在第三行。
步骤S43,所述调整模块103按照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如16:9)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该行视讯框的总个数乘以一个视讯框的长度所得的积。依此,可定义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等于当前限制的总行数乘以一个视讯框的宽度所得的积。
例如,限制的总行数为3行,第一行、第二行分别排列了3个视讯框,最后一行即第三行排列了4个视讯框,每个视讯框的长为L,宽为W,那么,第一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3L,第二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3L,第三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该行的4L。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等于3W。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总个数足一行时所排列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所述视窗的长度,因此,所述调整模块103仅需对不足一行的视讯框作放大处理。
例如,经过上述步骤S42调整后,第一行、第二行每行的视讯框总个数为3,第三行的视讯框总个数为4,由于第三行的视讯框总个数为4达到了该行的限制总个数,所述调整模块103可仅将前面两行即第一行、第二行的视讯框按照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等比例放大以使得该前面两行中每行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当按照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后,所述调整模块103还进一步判断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是否大于所述视窗的宽度。
如前面所记载,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等于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乘以一个视讯框的宽度W所得的积。
若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大于所述视窗的宽度,则所述调整模块103将各行视讯框等比例缩小以使得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与所述视窗的宽度相等。若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视窗的宽度,则所述调整模块103不做调整。
执行完步骤S43后执行步骤S38。
参阅图4B所示,是本发明对上述步骤S37细化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重新调整各个视讯框的排列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
步骤S51,所述调整模块103按照第二调整顺序逐步从第1行到第R-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直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即Y=Z)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整顺序是指先从第一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然后再从第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然后再从第3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依次类推,直到该最后一行(即第R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即Y=Z),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仍然以上面例子为例,假设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等于3,每行最多排4个视讯框(即所述第二总个数Y等于4),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等于2(即当前第1行至第2行每行分别排4个视讯框,最后一行(即第3行)排2个视讯框)。
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所述调整模块103即先从第一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则从第1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后,该第1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为3,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等于3。然后,再从第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该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则从第2行调用一个视讯框后,该第2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为3,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等于4。此时该最后一行即第3行所排列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即4)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即4)相等,即停止调用视讯框。
步骤S52,所述调整模块103按照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如16:9)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如前面所记载,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该行视讯框的总个数乘以一个视讯框的长度所得的积。依此,定义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等于当前限制的总行数乘以一个视讯框的宽度所得的积。
同样地,由于总个数足一行时所排列的视讯框的总长度等于所述视窗的长度,因此,所述调整模块103仅需对不足一行的视讯框作放大处理。
当按照所述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后,所述调整模块103还进一步判断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是否大于所述视窗的宽度。
如前面所记载,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等于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乘以一个视讯框的宽度W所得的积。
若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大于所述视窗的宽度,则所述调整模块103将各行视讯框等比例缩小以使得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与所述视窗的宽度相等。若各行视讯框的总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视窗的宽度,则所述调整模块103不做调整。
执行完步骤S52后执行步骤S3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视讯框排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排列步骤,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预先生成的视讯框的第一总个数X,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
第二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根据预先生成的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
第三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时,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
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并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一行视讯框时,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加1后触发上述第一排列步骤,以及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触发第一调整步骤;及
所述第一调整步骤,确定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当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计算出一个调整参数值H,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减去当前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当该调整参数值H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上述第一排列步骤,当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或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第二调整步骤;
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在第一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从而获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讯框排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等于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若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讯框排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
按照第一调整顺序逐步从第R-1行到第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按照预设的第一排列顺序重新排列各行;及
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讯框排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
按照第二调整顺序逐步从第1行到第R-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及
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1-4项任意一项所述的视讯框排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第三调整步骤,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是否会造成跑版的问题,若会造成跑版的问题,则在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与所述视窗之间填充填充框以避免跑版。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第一排列步骤,确定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预先生成的视讯框的第一总个数X,计算当前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
第二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根据预先生成的视窗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计算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
第三排列步骤,于计算得到每个视讯框的目标尺寸时,将所述X个视讯框的大小分别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根据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以及所述第二总个数Y在所述视窗内,排列显示调整为所述目标尺寸后的所述X个视讯框;
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是否还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并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还可再多排一行视讯框时,将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加1后触发上述第一排列步骤,以及当所述视窗的剩余版面不可再多排列一行视讯框时,触发第一调整步骤;及
所述第一调整步骤,确定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当最后一行视讯框的总个数Z小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时,计算出一个调整参数值H,所述调整参数值H等于所述第二总个数Y减去当前最后一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Z,当该调整参数值H大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上述第一排列步骤,当该调整参数值H小于或等于当前所限制的总行数R时,执行第二调整步骤;
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在第一行到第R-1行中调用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以调整视讯框的排列,从而获得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最多排列视讯框的第二总个数Y等于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若所述第一总个数X除以当前限制的总行数R具有小数位,小数点后的数值无条件进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
按照第一调整顺序逐步从第R-1行到第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差1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
按照预设的第一排列顺序重新排列各行;及
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步骤包括:
按照第二调整顺序逐步从第1行到第R-1行中分别调用一个视讯框并将调用的视讯框补入到该最后一行,直到该最后一行的视讯框总个数Z的值与所述第二总个数Y的值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或者直到该R行中每行的视讯框的总个数相等则停止调用视讯框;及
按照预设的视讯框长宽比例对每行的视讯框做等比例的放大处理,使得放大后的每行的视讯框的总长度与所述视窗的长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6-9项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第三调整步骤,确定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是否会造成跑版的问题,若会造成跑版的问题,则在调整后的视讯框排列版面与所述视窗之间填充填充框以避免跑版。
CN201710657071.2A 2017-08-03 2017-08-03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Active CN109388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071.2A CN109388358B (zh) 2017-08-03 2017-08-03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071.2A CN109388358B (zh) 2017-08-03 2017-08-03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358A true CN109388358A (zh) 2019-02-26
CN109388358B CN109388358B (zh) 2021-12-17

Family

ID=6541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7071.2A Active CN109388358B (zh) 2017-08-03 2017-08-03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835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658A (en) * 1986-04-18 1990-03-2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video RAMS and refreshing a video monitor with a variable resolution
CN1474596A (zh) * 2002-08-09 2004-02-11 Lg������ʽ���� 多画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14250A (zh) * 2008-10-06 2010-05-26 北京福爱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张图片的组合排列显示方法
CN101794206A (zh) * 2010-03-11 2010-08-0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0210994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
WO2013049043A2 (en) * 2011-09-30 2013-04-04 Apple Inc.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displayed on multiple devices in an array
CN103488447A (zh) * 2012-06-12 2014-01-0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画面组合显示控制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KR20140135543A (ko) * 2013-05-16 2014-11-26 (주) 루리텍 카메라의 성능 평가 장치
WO2014189536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for multiple displays
US20150097837A1 (en) * 2013-10-07 2015-04-09 Google Inc. Variable resolution seamless tileable display
CN105468593A (zh) * 2014-08-0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8145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宁波菊风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视频通话窗口的分屏方法
TW201724864A (zh) * 2015-12-21 2017-07-01 湯姆生特許公司 彙總及瀏覽視訊內容之方法、裝置及安排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658A (en) * 1986-04-18 1990-03-2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video RAMS and refreshing a video monitor with a variable resolution
CN1474596A (zh) * 2002-08-09 2004-02-11 Lg������ʽ���� 多画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14250A (zh) * 2008-10-06 2010-05-26 北京福爱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张图片的组合排列显示方法
CN10210994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
CN101794206A (zh) * 2010-03-11 2010-08-0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分割方法及系统
WO2013049043A2 (en) * 2011-09-30 2013-04-04 Apple Inc.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displayed on multiple devices in an array
CN103488447A (zh) * 2012-06-12 2014-01-0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画面组合显示控制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KR20140135543A (ko) * 2013-05-16 2014-11-26 (주) 루리텍 카메라의 성능 평가 장치
WO2014189536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for multiple displays
US20150097837A1 (en) * 2013-10-07 2015-04-09 Google Inc. Variable resolution seamless tileable display
CN105468593A (zh) * 2014-08-0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TW201724864A (zh) * 2015-12-21 2017-07-01 湯姆生特許公司 彙總及瀏覽視訊內容之方法、裝置及安排
CN106488145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宁波菊风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视频通话窗口的分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I UWE BARTHEL 等: "Improved Image Retrieval Using Automatic Image Sorting and Semi-automatic Generation of Image Semantics", 《2008 NIN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MAGE ANALYSIS FOR MULTIMEDIA INTERACTIVE SERVICES》 *
刘昌平等: "Android 应用程序界面动态布局研究", 《计算机与现代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358B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8696B2 (en) Display controller,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9485450B2 (en) Contents display device, contents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toring contents display program
CN112135046B (zh) 视频拍摄方法、视频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89043B (zh) 拍摄图像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20200132981A (ko) 주밍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전자기기
US20190162377A1 (en) Method for realizing fast color mixing of any colors
CN107551547B (zh) 游戏信息显示方法与装置
CN112181342A (zh)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86899B (zh) 应用程序显示界面的编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EP31270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video file
EP3687181A1 (en) Image distribution device,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image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image distribution program
CN111857512A (zh) 图像编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584043B (zh) 辅助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716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640845B1 (ko) 위젯을 조절하는 방법, 장치, 단말기,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CN11244911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1911851A (zh) 電子設備及視訊框排列方法
CN11366042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88358A (zh) 电子设备及视讯框排列方法
CN111857507A (zh) 桌面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628953B (zh) 電子設備及視訊框排列方法
CN11073747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JP202150200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処理方法、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10033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displaying a related-item plate which includes setting items whose functions are related to a designated setting item
CN114286003A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