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7106A -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 Google Patents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7106A
CN109387106A CN201710661508.XA CN201710661508A CN109387106A CN 109387106 A CN109387106 A CN 109387106A CN 201710661508 A CN201710661508 A CN 201710661508A CN 109387106 A CN109387106 A CN 10938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apillary
uniforming
uniform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15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惓祺
廖文靖
崔明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ISHU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AISH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AISHU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AISH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615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7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主要是将多个均温板予以联合使其共同工作的技术,以两两均温板来说,在两两均温板之间均连接一毛细管以及一气管,并在该毛细管里填入第三毛细材来与该二均温板内的第一毛细材及第二毛细材相连接,且使该气管连通该二均温板内的空间。藉以使两个均温板内的作动液可以在这三个毛细材之间藉由毛细现象传递,而呈气态的作动液则可藉由该气管来于该二均温板之间移动,进而达到使这两个均温板共同工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均温板(Vapor Chamber)有关,特别是指将多个均温板联合工作的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均温板,是在一金属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设置毛细材及作动液,藉由作动液在液态与为气态之间的相变关系,以及毛细材可供液态作动液快速流动的关系,达到快速导热而使得整个均温板达到均温效果。美国US2014/0165402 A1号专利,即揭露了前述类似架构。
然而,针对多热源的装置而言,若使用均温板来进行散热,则必须在每个热源上分别设置一个均温板,才能达到散热的效果,但这样的做法是各个均温板自行散热,在各个热源的功率不同或各个均温板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散热效果不同的问题。又,若是以单一个均温板来贴接于多个热源,则又会由于单一平面与多个热源之间高度公差的问题而导致接触不完全的问题,进而使得热阻升高而导致散热效率不佳。
上述问题中,若能有一种设计可将多个均温板在内部空间上得以实际连接而使其共同工作,则此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架构应可解决前述问题,然而,目前并没有将多个均温板连接而使其内部作动液相通的设计。
此外,若能有前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架构产生,则也可以解决多热源共用单一均温板所可能导致的接触不完全而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可将多个均温板连接而使其内部相通,进而使这些均温板共同工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可将多个均温板连接而使其内部相通,并使各个均温板能分别的贴住各个热源,进而解决多热源接触的热阻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包含有:至少二均温板,以及在两两均温板之间构成连接关系的一毛细管以及一气管,在两两均温板之间的结构中,定义一该均温板为第一均温板,以及定义另一该均温板为第二均温板,其中:该第一均温板,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容室,该第一容室内沿着该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一毛细材,且该第一毛细材不占满该第一容室,该第一均温板的壳体具有贯穿的一第一连接孔以及一第一气孔,该第一毛细材具有一第一穿孔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一气孔;该第二均温板,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容室,该第二容室内沿着该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二毛细材,且该第二毛细材不占满该第二容室,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具有贯穿的一第二连接孔以及一第二气孔,该第二毛细材具有一第二穿孔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二气孔;该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及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而分别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通,该毛细管内填入一第三毛细材,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一连接孔并与该第一均温板内的第一毛细材连接,且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孔并与该第二均温板内的第二毛细材连接,此外,该毛细管内的第三毛细材封闭该毛细管的断面使气体无法通过;该气管,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及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而分别与该第一气孔及该第二气孔相通,并且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相通,藉此该第一容室与该第二容室藉由该气管在空间上相连通;以及一作动液,填入该第一容室及该第二容室内且藉由该第一毛细材、该第二毛细材及该第三毛细材的连接关系而被吸收于此三者内。
藉此,可将多个均温板连接而使其内部相通,进而使这些均温板能共同工作,且可以使各个均温板能分别的贴住各个热源,进而解决多热源接触的热阻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显示与图1上下相反的视角;
图4是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5-5剖线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7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类似图4视角的剖视图;
图8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类似图5视角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11第一均温板 12壳体 121第一连接孔
122第一气孔 124结合壁 14第一容室
16第一毛细材 162第一穿孔 21第二均温板
22壳体 221第二连接孔 222第二气孔
224结合壁 24第二容室 26第二毛细材
262第二穿孔 31毛细管 36第三毛细材
41气管 51均温板
10’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11’第一均温板 121’第一连接孔 122’第一气孔
21’第二均温板 221’第二连接孔 222’第二气孔
31’毛细管 41’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10,具有至少二均温板,以及在两两均温板之间构成连接关系的一毛细管以及一气管。于本实施例说明中,是针对两个均温板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并定义一该均温板为第一均温板,以及定义另一该均温板为第二均温板,其中:
该第一均温板11,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12,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容室14,该第一容室14内沿着该壳体12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一毛细材16,且该第一毛细材16不占满该第一容室14,该第一均温板11的壳体12具有贯穿的一第一连接孔121以及一第一气孔122,该第一毛细材16具有一第一穿孔162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一气孔122。该第一毛细材16可以选自铜粉、铜织网、纤维束、设置于该壳体内壁面的沟槽或前述四者的组合。该第一连接孔121及该第一气孔122位于该第一均温板11的呈板状壳体12表面的同一面,在实施上,亦可视实际需求而设置于不同面,并不以同一面为限制。
该第二均温板21,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22,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容室24,该第二容室24内沿着该壳体22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二毛细材26,且该第二毛细材26不占满该第二容室24,该第二均温板21的壳体22具有贯穿的一第二连接孔221以及一第二气孔222,该第二毛细材26具有一第二穿孔262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二气孔222。该第二毛细材26可以选自铜粉、铜织网、纤维束、设置于该壳体内壁面的沟槽或前述四者的组合。该第二连接孔221及该第二气孔222位于该第二均温板21的呈板状壳体22表面的同一面,在实施上,亦可视实际需求而设置于不同面,并不以同一面为限制。
该毛细管31,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11以及该第二均温板21的壳体12,22,而分别与该第一连接孔121及该第二连接孔221相通,该毛细管31内填入一第三毛细材36,该第三毛细材36伸入至该第一连接孔121并与该第一均温板11内的第一毛细材16连接,且该第三毛细材36亦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孔221并与该第二均温板21内的第二毛细材26连接。该第三毛细材36可以选自铜粉、铜织网、纤维束或前述三者的组合,或以前述三者其中之一来与该毛细管31管壁另外设置的沟槽毛细结构来组合烧结形成。该毛细管31内的第三毛细材36封闭该毛细管31的断面使气体无法通过,在实际实施上,可以选择完全将该毛细管31实心填满的做法,本实施例即以此为例说明。不过,在其他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亦可以选用传统热管(Heat Pipe)的方式仅在该毛细管31周壁设置该第三毛细材36,再于该毛细管31内部的任意位置填入实心的铜粉来封闭该毛细管31的断面,此种状况由于容易直接理解,因此容不以附图表示之。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毛细材36伸入至该第一连接孔121并与该第一毛细材16连接的部分呈实心,且该第三毛细材36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孔221并与该第二毛细材26连接的部分也是呈实心状。此外,该第三毛细材36在设置上可选择与该第一毛细材16及该第二毛细材26烧结在一起的方式来与该第一毛细材16及该第二毛细材26连接,而如图2及图4所示。
该气管41,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的壳体12,22,而分别与该第一气孔122及该第二气孔222相通,并且与该第一穿孔162及该第二穿孔262相通,藉此该第一容室14与该第二容室24藉由该气管41在空间上相连通。
一作动液,填入该第一容室14及该第二容室24内且藉由该第一毛细材16、该第二毛细材26以及该第三毛细材36的连接关而被吸收于此三者内。由于作动液为现有元件,且在图中因吸附于毛细材中而难以表示,因此不于图中表示之。
前述的毛细管31与气管41在结合于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的结构中,实施上可以由该第一均温板11的壳体12沿该第一连接孔121及该第一气孔122的周缘设置凸起的一结合壁124,并使该结合壁124围绕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的末端周面,以及在该第二均温板21的壳体22沿该第二连接孔221及该第二气孔222的周缘设有凸起的一结合壁224,围绕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的末端周面。藉此,可以使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受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的结合壁124,224所围绕,进而方便进行焊接固定及密封。
以上说明了本第一实施例的架构,接下来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状态。
在使用前,可以将两个热源(图中未示)分别贴置于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未连接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的表面,或是仅将一热源贴置于该二均温板11,21其中一者的表面,这样即可藉由本发明来提供均温散热的效果,较佳的设置状况是,使该气管与该毛细管相邻设置而位于该二均温板11,21的同侧。接下来以两个热源的状况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4至图5,在该二热源发热时,热能即分别传递至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以第一均温板11内的状况而言,一该热源的热能会对该第一毛细材16所吸收的作动液加热,进而使该作动液蒸发成为气态并进入该第一容室14,再经由该气管41流动至该第二容室24,最后呈现平衡状态。而呈气态的作动液在接触到该二均温板11,12未贴设热源或贴设散热鳍片的部分则等于接触到较冷区域,因此会凝结成液态,位于该第一容室14及该第二容室24内的凝结成液态的作动液会被吸附至该第一毛细材16及该第二毛细材26中,并藉由该第三毛细材36而回流至该第一毛细材16或其他含有较少作动液的毛细材,最后呈现平衡状态,藉此即达到均温导热的效果。而以第二均温板21内的状况而言,则类同于前述第一均温板11内的状况,因此不再赘述。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即藉由该作动液的液气相的变化而达到均温的状态。
以上皆以两个均温板联合的架构来说明,然而,也可以使用更多的均温板来构成联合架构。图6即显示三个均温板11,21,51的联合架构,其同样的是在两两均温板之间以一毛细管31以及一气管41来连接,进而达到共同工作的效果。由此可知,藉由本发明的技术,可以使多个均温板联合起来而共同工作。
由上可知,本第一实施例可以达成下述功效:
一、藉由该毛细管31内的第三毛细材36来供作动液以液态流动至该第一毛细材16或第二毛细材26,且本发明藉由该气管41来提供作动液以气态流动至该第一容室14或该第二容室24,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呈气态或液态的作动液,均能呈平衡状态。由此可见,本发明可将两个均温板连接而使其内部相通,进而使这两个均温板共同工作,达成了本发明所欲达成之目的。
二、各该均温板可分别的贴住各个热源,并且藉由该毛细管及该气管实际上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可以达到微幅调整各个均温板高度的效果,进而使各个均温板能紧密贴住各个热源来进行散热,解决多热源接触的热阻问题。
请再参阅图7至图8,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1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的末端分别插入该第一均温板11’的该第一连接孔121’及该第一气孔122’,而受到该第一连接孔121’及该第一气孔122’的孔壁所包围;该毛细管31’及该气管41’的另一末端则分别插入该第二均温板21’的该第二连接孔221’及该第二气孔222’,而受到该第二连接孔221’及该第二气孔222’的孔壁所包围。
由上可知,本第二实施例的毛细管31’与气管41’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11’及该第二均温板21’的方式与前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而同样能有效且稳固的连接。
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再予赘述。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包含有:
至少二均温板,以及在两两均温板之间构成连接关系的一毛细管以及一气管,在两两均温板之间的结构中,定义一该均温板为第一均温板,以及定义另一该均温板为第二均温板,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均温板,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容室,该第一容室内沿着该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一毛细材,且该第一毛细材不占满该第一容室,该第一均温板的壳体具有贯穿的一第一连接孔以及一第一气孔,该第一毛细材具有一第一穿孔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一气孔;
该第二均温板,具有呈板状的一壳体,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容室,该第二容室内沿着该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一第二毛细材,且该第二毛细材不占满该第二容室,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具有贯穿的一第二连接孔以及一第二气孔,该第二毛细材具有一第二穿孔在空间上连通于该第二气孔;
该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及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而分别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通,该毛细管内填入一第三毛细材,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一连接孔并与该第一均温板内的第一毛细材连接,且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孔并与该第二均温板内的第二毛细材连接,此外,该毛细管内的第三毛细材封闭该毛细管的断面使气体无法通过;
该气管,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均温板及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而分别与该第一气孔及该第二气孔相通,并且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相通,藉此该第一容室与该第二容室藉由该气管在空间上相连通;
还包含有一作动液,填入该第一容室及该第二容室内且藉由该第一毛细材、该第二毛细材及该第三毛细材的连接关系而被吸收于此三者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毛细材实心填满该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一连接孔并与该第一毛细材连接的部分呈实心,且该第三毛细材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孔并与该第二毛细材连接的部分呈实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均温板的壳体沿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一气孔的周缘设有凸起的一结合壁,围绕该毛细管及该气管的末端周面;该第二均温板的壳体沿该第二连接孔及该第二气孔的周缘设有凸起的一结合壁,围绕该毛细管及该气管的末端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毛细管及该气管的末端分别插入该第一均温板的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一气孔,而受到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一气孔的孔壁所包围;该毛细管及该气管的另一末端则分别插入该第二均温板的该第二连接孔及该第二气孔,而受到该第二连接孔及该第二气孔的孔壁所包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一气孔位于该第一均温板的呈板状壳体表面的同一面;该第二连接孔及该第二气孔位于该第二均温板的呈板状壳体表面的同一面。
CN201710661508.XA 2017-08-04 2017-08-04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Pending CN109387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1508.XA CN109387106A (zh) 2017-08-04 2017-08-04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1508.XA CN109387106A (zh) 2017-08-04 2017-08-04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106A true CN109387106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1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1508.XA Pending CN109387106A (zh) 2017-08-04 2017-08-04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71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704A (zh) * 2019-04-24 2019-06-2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多段板式热管及散热器
CN115763394A (zh) * 2022-10-18 2023-03-07 广州华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毛细结构联接件的相变导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02938U1 (de) * 2013-03-25 2013-05-2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Vapor-Chamber-Kühler
TWM532046U (zh) * 2016-06-02 2016-11-1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具有液汽分離結構的均溫板
CN205843454U (zh) * 2016-06-14 2016-12-28 蔡明坤 液冷式均温板
CN205878974U (zh) * 2016-06-08 2017-01-11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液汽分离结构的均温板
CN106998641A (zh) * 2016-01-25 2017-08-01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路的均温板
CN207487473U (zh) * 2017-08-04 2018-06-12 苏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02938U1 (de) * 2013-03-25 2013-05-2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Vapor-Chamber-Kühler
CN106998641A (zh) * 2016-01-25 2017-08-01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路的均温板
TWM532046U (zh) * 2016-06-02 2016-11-1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具有液汽分離結構的均溫板
CN205878974U (zh) * 2016-06-08 2017-01-11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液汽分离结构的均温板
CN205843454U (zh) * 2016-06-14 2016-12-28 蔡明坤 液冷式均温板
CN207487473U (zh) * 2017-08-04 2018-06-12 苏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704A (zh) * 2019-04-24 2019-06-2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多段板式热管及散热器
CN115763394A (zh) * 2022-10-18 2023-03-07 广州华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毛细结构联接件的相变导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41826A (zh) 均溫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00044014A1 (en) Flat-plate loop heat conduc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43944B (zh) Thin hot plate structure
TWI675177B (zh) 複數均溫板聯合總成
TWM517315U (zh) 散熱單元
CN109387106A (zh)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TWI609164B (zh) 散熱裝置
US11371784B2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ing same
TWI596313B (zh) 散熱裝置
CN207487473U (zh) 多个均温板联合总成
US998771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late heat pipe
US11598584B2 (en) Dual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TWI598559B (zh) 連通型傳熱裝置
CN217403230U (zh) 散热模块
TWM560615U (zh) 散熱裝置
CN116952033A (zh) 散热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TW201315359A (zh) 散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01418B (zh) 散熱單元結合強化結構
CN106793671B (zh) 散热单元
TWI611157B (zh) 熱管模組及應用其之散熱裝置
TWI542276B (zh) 散熱模組
TWI644074B (zh) 立體傳熱裝置
CN206559796U (zh) 热管散热器
TWI620910B (zh) 立體均溫裝置
TWI707119B (zh) 管路型二相流散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