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6433B -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6433B
CN109376433B CN201811256626.3A CN201811256626A CN109376433B CN 109376433 B CN109376433 B CN 109376433B CN 201811256626 A CN201811256626 A CN 201811256626A CN 109376433 B CN109376433 B CN 109376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te element
grid
element node
underground water
wat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6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6433A (zh
Inventor
孙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DROLOGICAL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DROLOGICAL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DROLOGICAL ST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DROLOGICAL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8112566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6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6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6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4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研究区域范围内每个有限元节点P,均采用以下方式处理,由此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建立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对地下水流运动状态的模拟。优点为:(1)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有限元节点实现了空间上的关联,保证了后续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地下水流模拟的精度;(2)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和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进行了耦合,保证了对地下水流运动状态的模拟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降雨、蒸发、土壤入渗等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流运动在一定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下是相互作用、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在对地下水流运动数值模拟时,需要以地表水文数据作为输入驱动,才能够保证地下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的精确性。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地表水文数据主要通过卫星遥感获得,而卫星遥感数据是以栅格形式存储的,因此,对于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地下水模型,当其进行地下水流运动数值模拟时,栅格形式的卫星遥感数据无法直接输入到地下水模型中,从而不利于对地下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其中,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对应M行N列个栅格;每个栅格的边长为s;基于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每个栅格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步骤2,对研究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层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水平方向上得到多个三角形形状的有限元网格,进而也得到多个有限元节点,垂直方向上按不同地层介质的厚度分层;
步骤3,将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对于每个有限元节点P,均采用以下方式处理,由此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其中,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含义为:当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时,有限元节点P落入到某个栅格中,即为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
步骤3.1,在x-y坐标系中,对于M行N列的栅格,其左下角的坐标为(x0,y0);
假设某个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为P(xP,yP),则其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行数h1和列数h2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21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22
步骤3.2,在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后,栅格W的左下角、右下角、右上角和左上角这四个顶点分别记为:W1、W2、W3和W4;通过下式分别计算得到W1、W2、W3和W4的坐标:
W1的坐标为:(x0+s(h1-1),y0+s(h2-1));
W2的坐标为:(x0+sh1),y0+s(h2-1));
W3的坐标为:(x0+sh1,y0+sh2));
W4的坐标为:(x0+s(h1-1),y0+sh2));
步骤4,采用下述方法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
步骤4.1,在得到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四个顶点W1、W2、W3和W4的坐标后,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降雨入渗量分别为q1,q2,q3,q4
步骤4.2,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基函数分别为:N1(xP,yP)、N2(xP,yP)、N3(xP,yP)和N4(xP,yP);即:栅格顶点的基函数与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相关;
步骤4.3,采用下述的线性插值函数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的值:
q(p)=q1·N1(xP,yP)+q2·N2(xP,yP)+q3·N3(xP,yP)+q4·N4(xP,yP)
步骤5,基于以下的一维土壤非饱和流运动方程,建立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41
其中:
nr为土壤孔隙度,S为土壤水的饱和度;
t为时间;
z为坐标,代表土壤深度;
qs为源项,等于步骤4得到的每个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
qz为达西流速,为待求值;
运行所述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计算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达西流速值;
步骤6,假设有限元节点P为u个有限元网格的共享节点,u个有限元网格分别为V1、V2,…,Vu;则采用下式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42
其中:N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基函数,K=1、2,…,u;
Ω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积分空间;
采用下式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地下水补给量Q:
Q=qz*AP
步骤7,基于以下的三维地下水流运动方程,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模型: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51
其中:
h为地下水水头,为因变量;
kx、ky、kz分别为x,y,z方向的水力传导系数;
S0为含水层储水系数;
t为时间;
Wi为源汇项,等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Q;
运行所述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对地下水流运动状态的模拟。
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以下方法得到每个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通过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与栅格顶点位置对应的降雨量Pa、太阳辐射能Ra、大气的平均气温Ta,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n,则采用下式得到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q:
q=Pa-E;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52
其中:
E为蒸发潜能;是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能的函数;
κ,λ,β均为经验公式常数,分别取值2.3*10-3,2.45和17.8。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有限元节点实现了空间上的关联,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映射投影方式,能够快速搜索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从而将栅格遥感数据传递到有限元节点,作为有限元节点的输入驱动数据,保证了后续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地下水流模拟的精度;
(2)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和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进行了耦合,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得到的达西流速与影响面积的乘积,得到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地下水补给量Q,直接作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的上边界条件,保证了对地下水流的地下水水头运动状态的模拟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栅格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其中,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是指通过卫星遥感获得的数据,遥感栅格数据对应M行N列个栅格,即:研究区域栅格化为M行N列;每个栅格的边长为s;基于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每个栅格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其中,步骤1中,采用以下方法得到每个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通过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与栅格顶点位置对应的降雨量Pa、太阳辐射能Ra、大气的平均气温Ta,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n,则采用下式得到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q:
q=Pa-E;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71
其中:
E为蒸发潜能;是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能的函数;
κ,λ,β均为经验公式常数,分别取值2.3*10-3,2.45和17.8。
步骤2,对研究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层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水平方向上得到多个三角形形状的有限元网格,进而也得到多个有限元节点,垂直方向上按不同地层介质的厚度分层;有限元节点就是指有限元网格的顶点。
步骤3,将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对于每个有限元节点P,均采用以下方式处理,由此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其中,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含义为:当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时,有限元节点P落入到某个栅格中,即为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
对于待研究的流域,有限元节点P及其对应的栅格实际即为:沿有限元节点P做一条垂直线,有限元节点P及其对应的栅格即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步骤3.1,在x-y坐标系中,对于M行N列的栅格,其左下角的坐标为(x0,y0);参考图2,为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栅格的原理图;在图2中,其左下角的坐标即为点D的坐标。
假设某个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为P(xP,yP),则其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行数h1和列数h2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81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082
参考图2,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栅格W的行数h1=1+1=2;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栅格W的列数h2=1+1=2。也就是说,以栅格中的点D为参考时,有限元节点P落入第二行第二列的栅格中。
步骤3.2,在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后,栅格W的左下角、右下角、右上角和左上角这四个顶点分别记为:W1、W2、W3和W4;W1、W2、W3和W4的相对位置参考图2。通过下式分别计算得到W1、W2、W3和W4的坐标:
W1的坐标为:(x0+s(h1-1),y0+s(h2-1));
W2的坐标为:(x0+sh1),y0+s(h2-1));
W3的坐标为:(x0+sh1,y0+sh2));
W4的坐标为:(x0+s(h1-1),y0+sh2);
步骤4,采用下述方法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
步骤4.1,在得到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四个顶点W1、W2、W3和W4的坐标后,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降雨入渗量分别为q1,q2,q3,q4
步骤4.2,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基函数分别为:N1(xP,yP)、N2(xP,yP)、N3(xP,yP)和N4(xP,yP);即:栅格顶点的基函数与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相关;
步骤4.3,采用下述的线性插值函数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的值:
q(p)=q1·N1(xP,yP)+q2·N2(xP,yP)+q3·N3(xP,yP)+q4·N4(xP,yP)
由于栅格也具有一定的长度范围,如果简单的将栅格的中心点坐标作为落入该栅格的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的值,会带来以下问题:如果有两个不同的有限元节点P落入某个栅格的不同位置,将会导致这两个不同的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的值相同,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降低了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的计算精度。因此,本发明引入栅格顶点的基函数,在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时,通过引入的基函数,考虑了有限元节点P在其所落入的栅格的位置,从而提高了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的计算精度。
步骤5,基于以下的一维土壤非饱和流运动方程,建立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101
其中:
nr为土壤孔隙度,S为土壤水的饱和度;
t为时间;
z为坐标,代表土壤深度;
qs为源项,等于步骤4得到的每个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
qz为达西流速(Darcy’s flow flux),为待求值;
运行所述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计算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达西流速值;
步骤6,假设有限元节点P为u个有限元网格的共享节点,u个有限元网格分别为V1、V2,…,Vu;则采用下式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102
其中:N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基函数,K=1、2,…,u;
Ω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积分空间;
参考图3,为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的原理图。在图3中,有限元节点P为5个有限元网格的共享节点,5个有限元网格分别为V1、V2,…,V5
采用下式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地下水补给量Q:
Q=qz*AP
(2)
该方法基于基函数定义了有限元节点在研究范围内的影响面积,使地下水补给量在空间上的表达式(2)连续、可导,有利于地下水流微分方程(3)的求解。
本步骤的主要原理为:
在步骤5确定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时,由于垂向上的土壤入渗作用远远大于水平方向的流动,因此,步骤5中的一维土壤非饱和流运动方程为一维方程,即:只是土壤深度方向的一维方程,用于表征垂向上的土壤入渗作用的运动过程。
而地下水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度远远大于垂向上的流速,因此地下水流模型需要建立三维模型。任意一维土壤非饱和流在有限元节点P的达西流速与其影响面积AP相乘,即可得到对地下水的补给量,用于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的源汇项Wi,由此实现了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的耦合。
步骤7,基于以下的三维地下水流运动方程,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模型:
Figure GDA0002394216330000111
其中:
h为地下水水头,为因变量;
kx、ky、kz分别为x,y,z方向的水力传导系数;
S0为含水层储水系数;
t为时间;
Wi为源汇项,等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Q;
运行所述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对地下水流运动状态的模拟。
传统地下水流模拟软件,例如MODFLOW不计算非饱和带水分运动,而是通过蒸发量及入渗量的线性插值表达非饱和带对饱和带的影响。本发明方法通过将非饱和带底部通量,即地下水补给量Q作为饱和带上边界条件分别求解方程(1)和(3)并迭代循环,实现了非饱和带垂向水分分布特征的详细刻画,并能准确描述非饱和带与饱和带的水力联系。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有限元节点实现了空间上的关联,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映射投影方式,能够快速搜索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从而将栅格遥感数据传递到有限元节点,作为有限元节点的输入驱动数据,保证了后续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地下水流模拟的精度;
(2)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和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进行了耦合,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得到的达西流速与影响面积的乘积,得到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地下水补给量Q,直接作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的上边界条件,保证了对地下水流的地下水水头运动状态的模拟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其中,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对应M行N列个栅格;每个栅格的边长为s;基于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每个栅格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步骤2,对研究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层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水平方向上得到多个三角形形状的有限元网格,进而也得到多个有限元节点,垂直方向上按不同地层介质的厚度分层;
步骤3,将所述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对于每个有限元节点P,均采用以下方式处理,由此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其中,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含义为:当将研究区域的遥感栅格数据和所述有限元网格投影到同一个平面x-y坐标系中时,有限元节点P落入到某个栅格中,即为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
步骤3.1,在x-y坐标系中,对于M行N列的栅格,其左下角的坐标为(x0,y0);
假设某个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为P(xP,yP),则其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行数h1和列数h2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11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12
步骤3.2,在定位到与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后,栅格W的左下角、右下角、右上角和左上角这四个顶点分别记为:W1、W2、W3和W4;通过下式分别计算得到W1、W2、W3和W4的坐标:
W1的坐标为:(x0+s(h1-1),y0+s(h2-1));
W2的坐标为:(x0+sh1),y0+s(h2-1));
W3的坐标为:(x0+sh1,y0+sh2));
W4的坐标为:(x0+s(h1-1),y0+sh2));
步骤4,采用下述方法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
步骤4.1,在得到有限元节点P在空间上对应的栅格W的四个顶点W1、W2、W3和W4的坐标后,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降雨入渗量分别为q1,q2,q3,q4
步骤4.2,查找所述遥感栅格数据,获得顶点W1、W2、W3和W4的基函数分别为:N1(xP,yP)、N2(xP,yP)、N3(xP,yP)和N4(xP,yP);即:栅格顶点的基函数与有限元节点P的坐标相关;
步骤4.3,采用下述的线性插值函数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q(p)的值:
q(p)=q1·N1(xP,yP)+q2·N2(xP,yP)+q3·N3(xP,yP)+q4·N4(xP,yP);
步骤5,基于以下的一维土壤非饱和流运动方程,建立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21
其中:
nr为土壤孔隙度,S为土壤水的饱和度;
t为时间;
z为坐标,代表土壤深度;
qs为源项,等于步骤4得到的每个有限元节点P的降雨入渗量;
qz为达西流速,为待求值;
运行所述一维土壤非饱和流模拟模型,计算得到与每个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达西流速值;
步骤6,假设有限元节点P为u个有限元网格的共享节点,u个有限元网格分别为V1、V2,…,Vu;则采用下式计算有限元节点P的影响面积AP: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31
其中:N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基函数,K=1、2,…,u;
ΩK为有限元节点P在有限元网格VK上的积分空间;
采用下式计算得到有限元节点P对应的地下水补给量Q:
Q=qz*AP
步骤7,基于以下的三维地下水流运动方程,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模型: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32
其中:
h为地下水水头,为因变量;
kx、ky、kz分别为x,y,z方向的水力传导系数;
S0为含水层储水系数;
t为时间;
Wi为源汇项,等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Q;
运行所述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对地下水流运动状态的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以下方法得到每个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
通过所述遥感栅格数据,得到与栅格顶点位置对应的降雨量Pa、太阳辐射能Ra、大气的平均气温Ta,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n,则采用下式得到栅格的顶点的降雨入渗量值q:
q=Pa-E;
Figure FDA0002394216320000041
其中:
E为蒸发潜能;是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能的函数;
κ,λ,β均为经验公式常数,分别取值2.3*10-3,2.45和17.8。
CN201811256626.3A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76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626.3A CN109376433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626.3A CN109376433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433A CN109376433A (zh) 2019-02-22
CN109376433B true CN109376433B (zh) 2020-06-09

Family

ID=65389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66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76433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6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2412B (zh) * 2019-03-07 2023-02-17 南方科技大学 地下水流数值的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618144B (zh) * 2019-09-26 2021-01-0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快速测定黄土塬区泉眼位置的方法
CN110580658B (zh) * 2019-10-14 2022-08-0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确定寒区水稻泡田水量的方法
CN112257307B (zh) * 2020-09-29 2023-12-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履带装备行走阻力的仿真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650970B (zh) * 2020-12-19 2024-03-22 武汉大学 饱和-非饱和水分及溶质运移双重迭代耦合方法及装置
CN115983158B (zh) * 2023-01-30 2023-06-20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地下水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松散耦合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3803A (zh) * 2007-12-14 2010-12-01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在非结构化栅格上对地下过程进行建模
CN102156779A (zh) * 2011-04-13 2011-08-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地下水流仿真与预测分析方法
US8949096B2 (en) * 2012-05-09 2015-02-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hree-dimensional tracer dispersion model
CN106599471A (zh) * 2016-12-15 2017-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流域水沙过程耦合模拟方法
CN106599473A (zh) * 2016-12-15 2017-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坡面水沙过程耦合模拟方法
CN106777688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工程减水减沙效益定量评价方法
CN107315847A (zh) * 2017-01-12 2017-11-0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流与地下水耦合模拟参数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491616A (zh) * 2017-08-24 201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格栅构型舵面的结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5195B2 (en) * 2008-09-18 2012-08-28 Geoscape Analytics, Inc N-phasic elemen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fully coupled response of multiphase compositional fluid flow and a system for uncertainty estimation
FR2981475B1 (fr) * 2011-10-12 2013-11-01 IFP Energies Nouvelles Methode pour construire un maillage d'un reservoir fracture avec un nombre limite de noeuds dans le milieu matrice
CN106934093B (zh) * 2017-01-17 2019-05-21 南京大学 模拟三维地下水流运动的三重网格多尺度有限元方法
CN107657075B (zh) * 2017-08-24 2019-09-03 南京大学 模拟地下水介质交界面处达西速度的区域分解有限元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3803A (zh) * 2007-12-14 2010-12-01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在非结构化栅格上对地下过程进行建模
CN102156779A (zh) * 2011-04-13 2011-08-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地下水流仿真与预测分析方法
CN102156779B (zh) * 2011-04-13 2013-03-2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地下水流仿真与预测分析方法
US8949096B2 (en) * 2012-05-09 2015-02-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hree-dimensional tracer dispersion model
CN106599471A (zh) * 2016-12-15 2017-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流域水沙过程耦合模拟方法
CN106599473A (zh) * 2016-12-15 2017-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坡面水沙过程耦合模拟方法
CN106777688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工程减水减沙效益定量评价方法
CN107315847A (zh) * 2017-01-12 2017-11-0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流与地下水耦合模拟参数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491616A (zh) * 2017-08-24 201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格栅构型舵面的结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ffusion wave based modeling of watershed for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using FEM,GIS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Naik,M.G;《Innovations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under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Proceedings of the 2010 Watershed Management Conference》;20100831;全文 *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difference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modeling with nonorthogonal grids using a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ethod;Hyunuk An;《WATER RESOURCE RESEARCH》;20101113;第46卷;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433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6433B (zh) 基于土壤非饱和水和地下水耦合的区域水流运动模拟方法
CN107170044B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风的动态可视化方法
CN108830926B (zh) 三维虚拟地球软件中空间动态粒子模型建立与可视化方法
CN111381245B (zh) 激光slam自适应分辨率栅格地图构建方法
AU2004246071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terrain model
Hoskins et al. The omega equation and potential vorticity
CN106202265A (zh)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海量精细规则网格的绘编方法
CN110400371B (zh) 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实体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06777634B (zh) 基于Arcgis的光伏阵列阴影计算方法
CN105760581A (zh) 一种基于osg的沟道流域整治规划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9146990B (zh) 一种建筑轮廓的计算方法
CN110488871A (zh) 一种基于二三维一体化的无人机路径动态规划方法
CN107063267A (zh) 一种快速的基于太阳影子信息的定位方法
CN110765694B (zh) 一种基于简化型浅水方程组的城市地表水流数值模拟方法
CN106327578B (zh) 一种基于不同物理介质的三维温度场插值方法
CN104517299B (zh) 视频流体物理驱动模型恢复及重新仿真的方法
CN108986212B (zh) 一种基于裂缝消除的三维虚拟地形lod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02708423A (zh) 引入偏微分方程求解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方法
CN112650970B (zh) 饱和-非饱和水分及溶质运移双重迭代耦合方法及装置
Erdal et al. The value of simplified models for spin up of complex model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ubsurface hydrology
KR101616288B1 (ko) 멀티센서 융합 측위 시스템을 이용한 가로수 탄소흡수량 산정 시스템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Dinkov Generation of 3D panoramic map for tourism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CN109885894A (zh) 一种基于Trefftz多源点配点法的稀土矿层地下水渗流模型
CN116452739B (zh) 一种风场模型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17854B (zh) 一种面向连续值变量基于线性回归的快速多点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