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5339A -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5339A
CN109375339A CN201810622249.4A CN201810622249A CN109375339A CN 109375339 A CN109375339 A CN 109375339A CN 201810622249 A CN201810622249 A CN 201810622249A CN 109375339 A CN109375339 A CN 109375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near zone
optical
optical axis
optical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222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222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5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5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5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镜头和电子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透镜符合一定光学条件的限定。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个机壳及一个影像模块,是安装在该机壳内,并包括一个本发明任一的光学成像镜头、一个用于供该光学成像镜头设置的镜筒、一个用于供该镜筒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一个用于供该模块后座单元设置的基板,及一个设置于该基板且位于该光学成像镜头像侧的影像传感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1410452628.5,申请日是2014年09月05日,发明名称是: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镜头和具有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多片式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追求轻薄短小的脚步也未曾放慢,因此光学镜头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在规格上也必须持续提升,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不外乎就是成像质量与体积。
光学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镜头,设计过程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虑到组装良率等生产面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微型化镜头的技术难度明显高出传统镜头,因此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光学镜头,并持续提升其成像质量,长久以来一直是本领域产、官、学界所热切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通过控制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及/或屈光率配置等特性,而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维持系统性能的条件下,缩短系统长度。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到像侧,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透镜符合下列条件:HFOV≦25;TTL≦20;其中,HFOV为半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物侧面到成像面位于光轴上的长度。
依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到像侧,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透镜符合下列条件:2.00≦EFL/IH;EFL≦20;其中,EFL为系统有效焦距,IH为系统于成像面上成像的像高。
依据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到像侧,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透镜符合下列条件:TTL/EFL≦1.4;IH≦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物侧面到成像面位于光轴上的长度,EFL为系统有效焦距,IH为系统于成像面上成像的像高。
本发明可依据前述的各种光学成像镜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个机壳及一个影像模块,是安装在该机壳内,并包括一个本发明任一的光学成像镜头、一个用于供该光学成像镜头设置的镜筒、一个用于供该镜筒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一个用于供该模块后座单元设置的基板,及一个设置于该基板且位于该光学成像镜头像侧的影像传感器。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通过控制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及/或屈光率等设计,以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48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49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0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53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4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55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57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8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59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60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61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2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63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64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65是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6是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67是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68是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69是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0是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71是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72是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73是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4是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75是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76是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77是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79是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80是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81是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2是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的示意图。
图83是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的示意图。
图84是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8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个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是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本篇说明书所说的「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位于光轴附近区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包括位于某区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该区域相较于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外侧区域,朝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为「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以图85为例,其中I为光轴且此一透镜是以该光轴I为对称轴径向地相互对称,该透镜的物侧面于A区域具有凸面部、B区域具有凹面部而C区域具有凸面部,原因在于A区域相较于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外侧区域(即B区域),朝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为向外凸起,B区域则相较于C区域更为向内凹陷,而C区域相较于E区域也同理地更为向外凸起。「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是指位于透镜上仅供成像光线通过的曲面的位于圆周附近区域,亦即图中的C区域,其中,成像光线包括了主光线(chief ray)Lc及边缘光线(marginal ray)Lm。「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是指该仅供成像光线通过的曲面的光轴附近区域,亦即图中的A区域。此外,该透镜还包含一延伸部E,用以供该透镜组装于一光学成像镜头内,理想的成像光线并不会通过该延伸部E,但该延伸部E的结构与形状并不限于此,以下的实施例为求附图简洁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先对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中涉及的各光学特性参数术语的英文缩写进行定义说明。在后续的说明中,直接以英文缩写来进行说明,其中各英文缩写的定义均沿用此表格中的定义。
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是由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等数量不等的透镜(各实施例透镜数量可不同)所构成,每个透镜均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通过设计各透镜的细部特征及/或屈光率配置,而可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并扩大视角。
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中涉及的各实施例中的透镜的侧面及像侧面若为非球面,则各物侧面以及各像侧面形状均以下列曲线方程式(A)表示,不再赘述: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Z: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R: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
K:圆锥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为了说明本发明确实可在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缩短系统总长,以下提供多个实施例以及其详细的光学数据来进行详细展开说明。
事先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图1至图84所表示的各实施例的附图中,按照图面由直线光路的左朝右分别是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具体根据透镜数量多寡略变化,以图57为例),第x透镜x0的图面左侧为其物侧面x1,在物侧面x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11,在物侧面x1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12,图面右侧为其像侧面x2,在像侧面x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21,在像侧面x2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22;图面左侧为物侧面A1,图面右侧为像侧面A2。
以及按照图面由折线光路的左朝右及上朝下分别是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具体根据透镜数量多寡略变化,以图69为例),以及光路折弯处的反射镜M1,第x透镜x0的图面左侧为其物侧面x1,在物侧面x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11,在物侧面x1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12,图面右侧为其物像面x2,在像侧面x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21,在像侧面x2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22;或者,第x透镜x0的图面上侧为其物侧面x1,在物侧面x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11,在物侧面x1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12,图面下侧为其物像面x2,在像侧面x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标为x21,在像侧面x2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标为x22;;图面左侧或上侧为物侧面A1,图面右侧或下侧为像侧面A2。
此外,在该光学成像镜头中还可以包括一光圈S1(可位于第一透镜10的左侧或两透镜之间),以及还可以包括一成像面I1,以及位于成像面I1之间的滤光件CF1。
为求附图简洁,其他实施例为进行标注,均可参照该图57及图69为例及上述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以及一第三透镜3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三透镜3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1所示。
表1-1: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3所示。
表1-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10985
HFOV(半视角,单位°) 8.97978301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40054875
Fno(光圈值) 2.34053667
RI(相对照度) 0.878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5.87
另一方面,从图2至图4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2)、像散(图3,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4)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因此,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以及一第三透镜3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三透镜3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2-1所示。
表2-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149777E-02 1.268162E-04 -7.15430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2.217949E+00 0.000000E+00 6.991716E-03 -1.511903E-03 4.786397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8.231150E-01 0.000000E+00 -8.103392E-04 -5.727761E-04 3.659000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784758E-03 1.552463E-04 1.666193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677381E-02 9.528993E-03 2.871211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360030E-02 1.610907E-02 -1.47679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2-2所示。
表2-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2-3所示。
表2-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074867
HFOV(半视角,单位°) 8.98115714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10621
Fno(光圈值) 2.35647778
RI(相对照度) 0.88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6.26
另一方面,从图6至图8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6)、像散(图7,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8)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因此,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10、一光圈S1、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以及一第四透镜4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四透镜4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3-1所示。
表3-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376620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3.848529E+00 0.000000E+00 -1.059230E-02 1.44182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138553E-02 4.202909E-03 -7.323312E-04 4.705055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79792E-02 -6.180213E-03 1.224969E-03 -7.87920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28947E-02 -1.125594E-02 2.905599E-03 -2.32452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592328E-03 -3.842653E-04 5.86819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97643E-01 5.910375E-02 -4.248711E-03 -3.16638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13337E-01 9.101275E-02 -2.517687E-02 2.46970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3-2所示。
表3-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3-3所示。
表3-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0627348
HFOV(半视角,单位°) 8.983889271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400144168
Fno(光圈值) 2.492861611
RI(相对照度) 0.864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7.91
另一方面,从图10至图12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10)、像散(图11,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12)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因此,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光圈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时(光圈位于最前的优点是可以缩短镜头长度;若光圈越往后则视场角越大、成像品质更佳)、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四实施例:
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反射镜M1、一第三透镜30,以及一第四透镜4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四透镜4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4-1所示。
表4-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1.637188E-01 0.000000E+00 1.755565E-03 4.864692E-04 -2.95653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1.456399E+00 0.000000E+00 1.263903E-02 -6.429712E-03 7.51648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566229E-02 3.894972E-03 6.42612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299985E-02 1.268056E-02 -7.99394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13897E-02 -4.125402E-03 9.07871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318859E-02 7.281140E-04 -2.11155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439164E-02 -1.050589E-02 5.97039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4.129458E-02 0.000000E+00 7.324128E-02 -1.298761E-02 1.279833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4-2所示。
表4-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4-3所示。
表4-3:
另一方面,从图10至图12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10)、像散(图11,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12)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因此,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五实施例:
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反射镜M1、一第三透镜30,以及一第四透镜4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四透镜4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5-1所示。
表5-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5.607237E+00 0.000000E+00 1.424850E-02 -1.433639E-03 -7.430229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8.496017E+01 0.000000E+00 2.021590E-03 -4.683273E-03 9.17586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40203E-02 -2.921253E-03 1.507283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1.260430E+01 0.000000E+00 -6.533346E-03 -1.015821E-03 7.80557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045754E-03 2.556025E-03 -5.93765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6.341989E+00 0.000000E+00 -4.584844E-04 3.612210E-03 -4.87482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01476E-03 1.685945E-03 -1.21805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5.029073E+00 0.000000E+00 -4.686845E-03 7.839728E-04 4.59652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5-2所示。
表5-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5-3所示。
表5-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294752795
HFOV(半视角,单位°) 17.49627188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8.700004185
Fno(光圈值) 2.402438603
RI(相对照度) 0.83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21.42
另一方面,从图18至图20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18)、像散(图19,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20)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六实施例:
参阅图21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6-1所示。
表6-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655460E-03 8.114806E-04 -7.184044E-05 -7.951620E-06 1.144581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454222E-03 -1.440735E-04 -3.328317E-05 -2.782154E-06 9.107791E-07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657462E-03 -2.158117E-04 -4.619230E-06 6.189584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93183E-02 1.763846E-03 -7.339573E-04 1.151265E-04 ###########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981841E-03 6.82450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909782E-02 6.458467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214071E-02 -2.057215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004955E-02 -1.629374E-02 -2.249455E-03 2.69559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418333E-03 2.497989E-04 2.39240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4.579258E-01 0.000000E+00 -1.193502E-02 2.426744E-03 -5.652951E-04 9.572508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6-2所示。
表6-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6-3所示。
表6-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2266365
HFOV(半视角,单位°) 8.990230814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02019
Fno(光圈值) 2.384556422
RI(相对照度) 0.937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4.199
另一方面,从图22至图24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22)、像散(图23,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24)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光圈F#比第一实施例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成像品质更佳)、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七实施例:
参阅图25所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7-1所示。
表7-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394831E-03 -3.472317E-04 5.69572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740345E-06 7.956497E-04 4.276275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608690E-04 -3.090883E-05 1.582499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017284E-03 3.924062E-04 4.17133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545214E-03 1.576197E-03 -5.507806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050405E-03 -1.007095E-03 5.301460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818134E-02 -2.219238E-02 4.698582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325451E-03 -2.644199E-02 6.52658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678471E-02 -2.416586E-02 5.58157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029286E-03 -2.496884E-03 4.97226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7-2所示。
表7-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7-3所示。
表7-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1775531
HFOV(半视角,单位°) 8.976425931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047245
Fno(光圈值) 2.363149409
RI(相对照度) 0.8812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5.24
另一方面,从图26至图28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26)、像散(图27,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28)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八实施例:
参阅图29所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凹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8-1所示。
表8-1: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8-2所示。
表8-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8-3所示。
表8-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2537031
HFOV(半视角,单位°) 8.980652129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10.90000791
Fno(光圈值) 2.400207735
RI(相对照度) 0.948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1.87
另一方面,从图30至图32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30)、像散(图31,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32)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九实施例:
参阅图33所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凹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9-1所示。
表9-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591800E-02 -2.639523E-03 1.624097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053128E-02 -6.590491E-03 3.32576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257214E-02 9.477143E-03 -5.57311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299518E-02 1.263426E-02 -2.18940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278565E-03 -2.351123E-03 -1.49532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781002E-03 -2.382230E-04 3.554987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539648E-02 -7.667448E-03 7.11907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350684E-02 -1.657794E-05 -3.49729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41531E-02 1.372326E-04 -4.17082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703558E-02 -7.675676E-03 4.70622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9-3所示。
表9-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295995613
HFOV(半视角,单位°) 17.4984064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009313
Fno(光圈值) 2.407242077
RI(相对照度) 0.835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24.99
另一方面,从图34至图36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34)、像散(图35,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36)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实施例:
参阅图37所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0-1所示。
表10-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338160E-03 -5.714422E-03 2.977927E-03 -4.02120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69385E-02 3.338767E-03 1.649814E-03 -6.46181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236436E-02 1.826548E-03 -2.108754E-03 -2.44507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601187E-02 3.269832E-03 -5.362789E-03 1.00390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40696E-01 1.860086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581002E-02 1.742095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168858E-02 -4.66584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450638E-02 -2.115909E-02 2.844383E-03 -1.39713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288264E-02 -8.516722E-03 3.101334E-03 -2.65334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2.290363E+00 0.000000E+00 -5.588068E-02 1.073637E-02 -1.234685E-03 4.861536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0-2所示。
表10-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0-3所示。
表10-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301200859
HFOV(半视角,单位°) 17.47650033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278481572
Fno(光圈值) 2.404153062
RI(相对照度) 0.8285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8.571
另一方面,从图38至图40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38)、像散(图39,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40)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一实施例:
参阅图41所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反射镜M1、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1-1所示。
表11-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055688E-03 -1.564893E-04 -1.23249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4.777738E+00 0.000000E+00 8.030718E-03 -5.222074E-03 6.55201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870225E-02 4.556704E-03 4.34971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637746E-02 1.271118E-02 -8.74116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212740E-03 7.944253E-04 7.82245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727101E-02 -1.111096E-02 1.16406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02811E-01 -2.486522E-02 2.04221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426812E-02 1.187196E-02 -7.67973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009537E-02 -4.955352E-05 -2.18776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2.719604E+00 0.000000E+00 5.642665E-02 -8.202082E-03 4.39502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1-2所示。
表11-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1-3所示。
表11-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2986
HFOV(半视角,单位°) 17.5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5
Fno(光圈值) 2.4
RI(相对照度) 0.8438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4.43
另一方面,从图42至图44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42)、像散(图43,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44)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光圈F#比第一实施例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二实施例:
参阅图45所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反射镜M1、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2-1所示。
表12-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237230E-03 -1.293905E-03 6.76091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894198E-03 1.944562E-03 1.28735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981790E-03 -7.662794E-03 7.87828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759439E-03 -6.272035E-03 1.159368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263737E-02 1.687886E-02 -1.38745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628671E-02 1.223913E-02 -1.027145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09764E-02 -6.732610E-04 4.20126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90876E-02 -2.808607E-03 5.74155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64264E-02 -4.321964E-03 6.61113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532432E-02 -3.681103E-03 5.14071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2-2所示。
表12-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2-3所示。
表12-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5262
HFOV(半视角,单位°) 17.5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4.9
Fno(光圈值) 2.42
RI(相对照度) 0.8659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1.3
另一方面,从图46至图48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46)、像散(图47,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48)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三实施例:
参阅图49所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反射镜M1、一第四透镜40,以及一第五透镜5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五透镜5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3-1所示。
表13-1: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3-2所示。
表13-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3-3所示。
表13-3:
另一方面,从图50至图52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50)、像散(图51,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52)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四实施例:
参阅图53所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4-1所示。
表14-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02229E-03 5.19604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295833E-04 -1.43074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31976E-03 -6.320376E-05 -1.443813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06378E-03 -3.988794E-05 -1.29608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56845E-03 9.05969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225315E-03 1.84709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024277E-03 -3.090753E-04 4.34671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621959E-03 8.333879E-05 7.30698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741635E-02 6.930288E-03 -5.64560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581700E-02 1.176639E-02 -1.55058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822147E-02 -2.006097E-03 9.40981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500687E-03 2.18459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4-2所示。
表14-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4-3所示。
表14-3:
另一方面,从图54至图56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54)、像散(图55,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56)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五实施例:
参阅图57所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5-1所示。
表15-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727603E-04 -1.01073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801430E-03 -8.796013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110517E-03 -5.231442E-05 -2.377125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568185E-04 -1.537422E-04 -7.70925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35563E-03 2.89880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866008E-02 3.75900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697710E-03 -6.129377E-03 3.51421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19032E-02 -4.091948E-03 1.49948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764215E-03 -3.933216E-03 5.67049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298004E-03 -1.572898E-03 2.39542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46219E-02 3.224591E-03 -2.08974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38922E-02 2.06343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5-2所示。
表15-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5-3所示。
表15-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2648645
HFOV(半视角,单位°) 8.988074632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002357
Fno(光圈值) 2.39802922
RI(相对照度) 0.9493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8.728
另一方面,从图58至图60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58)、像散(图59,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60)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六实施例:
参阅图61所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6-1所示。
表16-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84494E-03 -8.25275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302219E-03 -1.47741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917747E-04 -1.845206E-04 -3.276141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466397E-04 -2.425617E-04 -5.923455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96366E-03 1.03067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536090E-03 -4.19021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819068E-02 6.053880E-03 -2.339705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141194E-02 2.295422E-02 -4.72419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94628E-02 8.691410E-03 -2.48934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378709E-03 6.837357E-04 -1.217407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982011E-03 2.063785E-03 -1.33323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931890E-03 1.958452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6-2所示。
表16-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6-3所示。
表16-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258561
HFOV(半视角,单位°) 8.989291307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900005017
Fno(光圈值) 2.396099125
RI(相对照度) 0.9459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9.67
另一方面,从图62至图64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61)、像散(图62,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63)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七实施例:
参阅图65所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七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7-1所示。
表17-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323121E-03 -1.49456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624697E-03 -9.519187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306884E-03 -5.582449E-04 8.668555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047553E-03 4.322198E-04 -1.31287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841665E-03 2.18632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788960E-02 1.128522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689628E-02 7.243379E-03 1.058488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299346E-01 3.560864E-02 -3.077470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191433E-01 -4.696652E-02 2.537094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213928E-02 -4.434130E-02 9.556312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407830E-02 -7.780020E-03 5.60551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224459E-03 1.506753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7-2所示。
表17-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7-3所示。
表17-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1614619
HFOV(半视角,单位°) 8.990919308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9.200067319
Fno(光圈值) 2.383356589
RI(相对照度) 0.9305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0.53
另一方面,从图66至图68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66)、像散(图67,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68)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八实施例:
参阅图69所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反射镜M1、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凹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凹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八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8-1所示。
表18-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213179E-05 -1.04377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19624E-04 9.144599E-07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92335E-04 7.519205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359335E-05 -1.581559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349536E-05 -5.566477E-06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241117E-03 2.54770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107910E-03 2.93214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45035E-03 -6.026402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565065E-03 -8.77536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041724E-03 3.68452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698571E-02 1.81517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297614E-02 2.410941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8-2所示。
表18-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8-3所示。
表18-3:
IH(像高,单位mm) 1.792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11.33
HFOV(半视角,单位°) 9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7.8
Fno(光圈值) 2.4
RI(相对照度) 0.9493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1.08
另一方面,从图70至图72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70)、像散(图71,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72)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十九实施例:
参阅图73所示,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十九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19-1所示。
表19-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277958E-03 7.488550E-05 -8.682821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092624E-03 -8.729935E-04 7.88496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8.514250E-03 -3.857952E-04 7.992995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128206E-02 1.646403E-03 -2.66019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742660E-02 1.07812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327121E-02 1.62344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47790E-02 -1.985683E-03 3.42333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3.496093E+02 0.000000E+00 -1.775584E-02 -3.117001E-03 4.31135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453103E-03 -7.011976E-03 4.210611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83807E-02 -1.011384E-02 7.41208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785186E-02 1.905518E-03 1.104405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1.207490E+01 0.000000E+00 -3.244633E-02 4.015759E-03 -1.72989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19-2所示。
表19-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9-3所示。
表19-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294656514
HFOV(半视角,单位°) 17.50213992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8.77144301
Fno(光圈值) 2.400579913
RI(相对照度) 0.8302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22.52
另一方面,从图74至图76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74)、像散(图75,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76)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二十实施例:
参阅图77所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反射镜M1、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二十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20-1所示。
表20-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082627E-03 3.778618E-03 -7.116784E-05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39692E-02 7.432939E-03 -1.166330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6.476473E-03 -1.590677E-02 6.32448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305104E-02 -1.902476E-02 2.840674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686608E-02 1.011476E-02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729437E-02 6.695329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479007E-02 2.021202E-03 8.390044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339079E-02 1.165924E-02 -8.340500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887943E-02 -7.544975E-04 -4.97728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9.022761E-02 -1.153751E-02 9.42170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724350E-02 -1.097529E-02 9.056166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1.116935E+01 0.000000E+00 2.128696E-02 -4.926593E-03 5.012599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20-2所示。
表20-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20-3所示。
表20-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7.297
HFOV(半视角,单位°) 17.5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5
Fno(光圈值) 2.42
RI(相对照度) 0.8183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0.35
另一方面,从图78至图80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78)、像散(图79,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80)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第二十一实施例:
参阅图81所示,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由物侧面A1至像侧面A2依序包括一光圈S1、一第一透镜10、一第二透镜20、一第三透镜30、一反射镜M1、一第四透镜40、一第五透镜50,以及一第六透镜60。
该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1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1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1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1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2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2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2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222的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3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3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3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3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光率,在物侧面4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4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42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422的一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5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11具有一凸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12的一凹面部。在像侧面5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5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522的一凸面部。
该第六透镜60具有负屈光率,在物侧面61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1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12的一凸面部。在像侧面62位于光轴附近区域621具有一凹面部,以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622的一凸面部。
还包括一滤光件CF1,在此示例性地为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设于第六透镜60与成像面I1之间。滤光件CF1将经过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过滤掉特定波段的波长,如:过滤掉红外线波段,可使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波段的波长不会成像于成像面I1上而影响成像质量。
该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依据方程式(A))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如下表21-1所示。
表21-1:
K A2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第一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594295E-04 1.627479E-04 1.68279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一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419412E-03 2.253369E-03 -2.205103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638745E-02 1.085075E-03 -3.72226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二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5.030367E-02 8.733707E-04 -1.13624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712144E-02 4.03097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三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2.994472E-02 2.89835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7.620427E-03 -4.507583E-03 1.684660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四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626410E-02 4.257718E-03 2.625152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4.294127E-02 1.557293E-02 -1.304960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五透镜(像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3.529436E-02 1.382335E-02 -1.267886E-03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物侧面) 0.000000E+00 0.000000E+00 1.530825E-02 -7.149381E-03 5.331097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第六透镜(像侧面) -1.775912E+01 0.000000E+00 3.074813E-02 -5.741746E-03 4.171678E-04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0.000000E+00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滤光件CF1、及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I1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气间隙,如:将两相对透镜的表面轮廓设计为彼此相应,而可彼此贴合,以消除其间的空气间隙。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如下表21-2所示。
表21-2:
关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参数如下表21-3所示。
表21-3:
IH(像高,单位mm) 2.3
EFL(系统的整体焦距,单位mm) 8.021
HFOV(半视角,单位°) 17.5
TTL(系统总长,单位mm) 5
Fno(光圈值) 2.4
RI(相对照度) 0.854
CRA(主光线角度,单位°) 14.67
另一方面,从图82至图84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在纵向球差(图82)、像散(图83,弧矢、子午方向)、畸变像差(图84)的表现都十分良好。
此外,该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功效:该实施例的镜头长度TTL比第一实施例短、该实施例的半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成像质量优于第一实施例(像差、畸变图)、该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归纳计算以上二十一个实施例的各参数值,如下表22所示。
表22(1):
条件 范围下限 范围上限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HFOV 3.000 25.000 8.980 8.981 8.984 17.500 17.496 8.990
TTL 6.000 20.000 9.401 9.900 9.400 8.765 8.700 9.900
EFL/IH 1.000 7.587 6.312 6.310 6.309 3.172 3.172 6.318
EFL 5.836 20.000 11.311 11.307 11.306 7.297 7.295 11.323
TTL/EFL 0.650 1.400 0.831 0.876 0.831 1.201 1.193 0.874
IH 1.434 5.000 1.792 1.792 1.792 2.300 2.300 1.792
Fno 1.872 2.991 2.341 2.356 2.493 2.400 2.402 2.385
RI 0.637 1.139 0.878 0.880 0.864 0.837 0.830 0.937
CRA 3.359 29.988 15.870 16.260 17.910 14.830 21.420 4.199
ALT 2.113 7.203 3.130 2.931 3.160 2.641 3.156 5.259
Gaa 1.832 8.969 3.182 3.966 2.717 4.780 3.604 3.641
BFL 0.800 5.245 3.088 3.004 3.523 1.344 1.939 1.000
TTL/IH 3.026 9.978 5.246 5.525 5.246 3.811 3.783 5.525
HFOV/IH 4.007 9.132 5.011 5.012 5.013 7.609 7.607 5.017
Fno/IH 0.835 1.669 1.306 1.315 1.391 1.043 1.045 1.331
Fno/RI 2.020 3.632 2.666 2.678 2.885 2.867 2.895 2.545
EFL/ALT 1.250 4.630 3.613 3.859 3.578 2.762 2.311 2.153
EFL/Gaa 1.170 5.934 3.555 2.851 4.161 1.527 2.024 3.110
EFL/BFL 2.073 13.591 3.662 3.765 3.209 5.430 3.762 11.319
EFL/T1 5.123 29.498 6.473 23.880 24.582 6.655 6.403 9.260
EFL/G12 15.446 137.358 48.900 84.285 114.465 73.132 73.013 113.289
EFL/T2 4.501 45.330 11.411 5.627 5.685 27.051 25.907 37.775
EFL/G23 1.358 136.419 3.833 2.951 113.683 1.698 2.143 113.291
EFL/T3 2.598 34.656 28.880 25.278 27.494 7.715 8.820 4.948
HFOV/T1 4.111 40.611 5.139 18.967 19.533 15.962 15.358 7.353
HFOV/G12 24.683 216.616 38.822 66.945 90.953 175.399 175.120 89.952
HFOV/T2 3.575 78.707 9.059 4.469 4.517 64.879 62.137 29.994
HFOV/G23 1.875 211.500 3.043 2.344 90.332 4.072 5.139 89.953
HFOV/T3 2.696 54.474 22.928 20.077 21.846 18.504 21.155 3.929
表22(2):
表22(3):
表22(4):
表22(5):
表22(6):
表22(7):
表22(8):
前述表格所列的范围限定关系亦可任意选择性地合并施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
上述的限定关系是根据各个参数变化与制造技术门坎、光学特性优劣及视场角大小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上述条件式,可以设计出具备良好光学性能、系统长度缩短且技术上可行、制造上可行的光学成像镜头。
其中,当HFOV≦25时,表示本发明镜头藉由结构设计而具有较小的半视场角,而能减少成像畸变。
当TTL≦20时,表示本发明镜头藉由结构设计而能在维持良好成像质量的前提之下,使镜头体积缩小到适用的尺寸,进一步藉由非球面系数的设计而达到TTL≦15时,具有更佳的配置。
当EFL≦20时,表示本发明镜头藉由结构设计而具有较适当的焦距进而能适用于大多数的拍摄场合。
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下列其中一条件式2.0≦EFL/IH;5.123≦EFL/T1;15.446≦EFL/G12;4.501≦EFL/T2;1.358≦EFL/G23;2.598≦EFL/T3时,表示其具有较佳的配置,能在维持适当良率的前提之下产生良好的成像质量。若能进一步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式时,则能进一步维持较适当的体积:2.0≦EFL/IH≦7.587;5.123≦EFL/T1≦29.498;15.446≦EFL/G12≦137.358;4.501≦EFL/T2≦45.33;1.358≦EFL/G23≦136.419;2.598≦EFL/T3≦34.656。
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式时,表示当分母不变时,分子的长度能相对缩短,而能达到缩减镜头体积的功效:TTL/EFL≦1.4;HFOV≦25;TTL≦20;EFL≦20;IH≦5;ALT≦7.203;Gaa≦8.969;BFL≦5.245;TTL/IH≦9.978;HFOV/IH≦9.132;Fno/IH≦1.669;Fno/RI≦3.632;EFL/ALT≦4.63;EFL/Gaa≦5.934;EFL/BFL≦13.591;HFOV/T1≦40.611;HFOV/G12≦216.616;HFOV/T2≦78.707;HFOV/G23≦211.5;HFOV/T3≦54.474………。若能进一步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式时,还能够产生较为优良的成像质量:3≦HFOV≦25;6≦TTL≦20;5.836≦EFL≦20;0.65≦TTL/EFL≦1.4;1.434≦IH≦5;2.113≦ALT≦7.203;1.832≦Gaa≦8.969;0.8≦BFL≦5.245;3.026≦TTL/IH≦9.978;4.007≦HFOV/IH≦9.132;0.835≦Fno/IH≦1.669;2.02≦Fno/RI≦3.632;1.25≦EFL/ALT≦4.63;1.17≦EFL/Gaa≦5.934;2.073≦EFL/BFL≦13.591;4.111≦HFOV/T1≦40.611;24.683≦HFOV/G12≦216.616;3.575≦HFOV/T2≦78.707;1.875≦HFOV/G23≦211.5;2.696≦HFOV/T3≦54.474。
另一方面,若将所有透镜都使用塑料制作时,能更为凸显利于非球面的制造、降低成本及减轻镜头重量的优点。
有鉴于光学系统设计的不可预测性,在本发明的架构之下,符合上述条件式能较佳地使本发明镜头长度缩短、可用光圈增大、视场角增加、成像质量提升,或组装良率提升而改善先前技术的缺点。
有鉴于光学系统设计的不可预测性,在本发明的架构之下,符合上述条件式能较佳地使本发明镜头长度缩短、可用光圈增大、视场角增加、成像质量提升,或组装良率提升而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
综上,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像散像差、畸变皆符合使用规范。另外,红、绿、蓝三种代表波长在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皆集中在成像点附近,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皆获得控制而具有良好的球差、像差、畸变抑制能力。进一步参阅成像质量数据,红、绿、蓝三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距离亦相当接近,显示本发明在各种状态下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集中性佳而具有优良的色散抑制能力。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所述透镜的设计与相互搭配,而能产生优异的成像质量。
因此本发明确实能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的条件下,缩短镜头长度以达到微型化的目标。
基于上述的光学成像镜头,本发明还提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个机壳及一个安装在机壳内的影像模块。在此仅是以手机为例说明该电子装置,但电子装置的型式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电子装置还可包括但不限于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
该影像模块包括一个如前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如在此示例性地选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一个用于供光学成像镜头设置的镜筒、一个用于供镜筒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module housing unit)、一个供该模块后座单元设置的基板及一个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像侧的影像传感器。成像面是形成于影像传感器。
须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显示滤光件,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省略滤光件的结构,并不以滤光件的必要为限,且机壳、镜筒、和/或模块后座单元可为单一组件或多个组件组装而成,无须限定于此;其次,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影像传感器是采用板上连接式芯片封装(Chip on Board,COB)的封装方式直接连接在基板上,和传统芯片尺寸封装(Chip ScalePackage,CSP)的封装方式的差别在于板上连接式芯片封装不需使用保护玻璃(coverglass),因此在光学成像镜头中并不需要在影像传感器之前设置保护玻璃,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整体具有屈光率的两片式透镜示例性地是以两个透镜之间分别存在一空气间隙的方式设置于镜筒内。
模块后座单元包括一用以供镜筒设置的镜头后座及一影像传感器后座。镜筒是和镜头后座沿一轴线同轴设置,且镜筒设置于镜头后座内侧,影像传感器后座位于该镜头后座和该影像传感器之间,且该影像传感器后座和该镜头后座相贴合,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不一定存在影像传感器后座。
由于光学成像镜头的长度仅2.479338363mm,因此可将该电子装置的尺寸设计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因此,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求。
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主要差别在于:镜头后座具有一个第一座体单元、一个第二座体单元、一个线圈和一个磁性组件。第一座体单元与镜筒外侧相贴合且沿光轴线设置、第二座体单元沿光轴线并环绕着第一座体单元外侧设置。线圈设置在第一座体单元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内侧之间。磁性组件设置在线圈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内侧之间。
第一座体单元可带着镜筒和设置在镜筒内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线移动。电子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其他组件结构则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类似地,由于光学成像镜头的长度仅2.479338363mm,因此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尺寸设计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因此,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求。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通过控制两片透镜各透镜的细部结构及/或屈光率的设计,以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透镜具有一正屈光率;
该第二透镜具有一负屈光率,且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并满足下列关系式:
4.111≦HFOV/T1≦40.611;
其中,HFOV为半视场角,T1为该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2.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透镜具有一正屈光率;
该第二透镜具有一负屈光率,且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并满足下列关系式:
4.111≦HFOV/T1≦40.611;
其中,HFOV为半视场角,T1为该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442≦ALT/Gaa≦2.304,ALT为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在光轴上厚度的总和,Gaa为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在光轴上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650≦TTL/EFL≦1.400,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的系统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073≦EFL/BFL≦13.591,BFL为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的系统有效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5.123≦EFL/T1≦29.498,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的系统有效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4.501≦EFL/T2≦45.33,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的系统有效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4.683≦HFOV/G12≦216.616,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3.575≦HFOV/T2≦78.707,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696≦HFOV/T3≦54.474,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4.304≦TTL/T1≦25.09,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7.924≦ALT/G12≦72.035,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333≦ALT/T3≦9.633,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471≦BFL/G12≦52.478,BFL为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995≦TTL/BFL≦12.568,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BFL为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095≦T1/G12≦17.494,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185≦T1/T2≦5.831,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030≦G12/T3≦0.709,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355≦T3/G12≦32.048,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788≦G34/G12≦71.033,G34为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CN201810622249.4A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9375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2249.4A CN109375339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2249.4A CN109375339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410452628.5A CN105467562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2628.5A Division CN105467562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5339A true CN109375339A (zh) 2019-02-22

Family

ID=5560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2249.4A Pending CN109375339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810627862.5A Active CN108761728B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810620901.9A Pending CN109407270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810627863.XA Active CN108761729B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410452628.5A Pending CN105467562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7862.5A Active CN108761728B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810620901.9A Pending CN109407270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810627863.XA Active CN108761729B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410452628.5A Pending CN105467562A (zh) 2014-09-05 2014-09-05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0937533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4497B (zh) 2014-12-30 2016-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5455B (zh) 2015-10-20 2017-06-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71653B (zh) 2016-02-26 2017-0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74040B (zh) 2016-04-15 2017-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2324B (zh) 2016-08-09 2018-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07238B (zh) 2016-08-22 2017-1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94037B (zh) * 2016-11-24 2017-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3480B (zh) 2017-02-08 2018-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990511B (zh) * 2017-06-05 2022-08-0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TWI617834B (zh) 2017-09-18 2018-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影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7396788B2 (ja) * 2018-08-08 2023-12-12 東京晨美光学電子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676061B (zh) 2018-08-10 2019-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324390B (zh) * 2018-11-21 2023-05-09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畸变光学检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9239892B (zh) * 2018-11-21 2023-06-06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倍率光学检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TWI680322B (zh) 2018-11-27 2019-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鏡片系統、投射裝置、感測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1650726B (zh) * 2020-07-10 2022-04-0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JP6861319B1 (ja) * 2020-10-26 2021-04-21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レンズ
CN117389009B (zh) * 2023-12-11 2024-03-0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49277U (zh) * 2011-03-11 2011-1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镜片组
CN102369471A (zh) * 2009-04-03 2012-03-07 株式会社理光 广角镜头和成像设备
CN202256844U (zh) * 2011-06-10 2012-05-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组
JP2013242449A (ja) * 2012-05-22 2013-12-05 Optical Logic Inc 撮像レンズ
CN103576286A (zh) * 2013-05-03 2014-02-1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2014041184A (ja) * 2012-08-21 2014-03-06 Ricoh Co Ltd 結像レンズ、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44373A (ja) * 2012-08-28 2014-03-13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777320A (zh) * 2013-09-06 2014-05-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823289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型投影镜头
US20140153117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len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4115431A (ja) * 2012-12-07 2014-06-26 Konica Minolta Inc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57355C1 (ru) * 1993-07-06 1996-03-27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Новые технологии Сибири" 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объектив
JP3376137B2 (ja) * 1994-11-29 2003-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カメラ
JP4804858B2 (ja) * 2005-09-29 2011-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単焦点レンズ
US8472125B2 (en) * 2007-11-15 2013-06-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Variable power optical system, imaging device, and digital device
JP4792542B1 (ja) * 2011-01-31 2011-10-12 株式会社アイ・スクウェアリサーチ 撮像レンズ
KR102094040B1 (ko) * 2011-06-10 2020-03-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WO2012176379A1 (ja) * 2011-06-24 2012-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KR101932717B1 (ko) * 2012-02-13 2018-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상렌즈 시스템
TWI456287B (zh) * 2012-02-15 2014-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鏡頭系統
KR101989157B1 (ko) * 2012-12-31 2019-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상 장치
KR101452084B1 (ko) * 2013-01-22 2014-10-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소형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기기
CN104020548B (zh) * 2014-01-27 2016-08-1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9471A (zh) * 2009-04-03 2012-03-07 株式会社理光 广角镜头和成像设备
CN202049277U (zh) * 2011-03-11 2011-1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镜片组
CN202256844U (zh) * 2011-06-10 2012-05-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组
JP2013242449A (ja) * 2012-05-22 2013-12-05 Optical Logic Inc 撮像レンズ
JP2014041184A (ja) * 2012-08-21 2014-03-06 Ricoh Co Ltd 結像レンズ、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44373A (ja) * 2012-08-28 2014-03-13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823289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型投影镜头
US20140153117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len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4115431A (ja) * 2012-12-07 2014-06-26 Konica Minolta Inc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103576286A (zh) * 2013-05-03 2014-02-1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777320A (zh) * 2013-09-06 2014-05-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562A (zh) 2016-04-06
CN108761728A (zh) 2018-11-06
CN108761729A (zh) 2018-11-06
CN109407270A (zh) 2019-03-01
CN108761729B (zh) 2021-04-09
CN108761728B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5339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03676089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4330869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5807398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5068214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5445904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5629447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3777325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969805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5527693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969808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777330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676101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6094163B (zh) 光学镜片组
CN104880809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482027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4330876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913823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77732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5093493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4330878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777319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969806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3135204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4898253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