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1966A - 一种打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1966A
CN109371966A CN201811256099.6A CN201811256099A CN109371966A CN 109371966 A CN109371966 A CN 109371966A CN 201811256099 A CN201811256099 A CN 201811256099A CN 109371966 A CN109371966 A CN 109371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ccessory whorl
clutch
internal gear
wire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60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2560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1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1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19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02Placing by driving
    • E02D7/06Power-driven drivers
    • E02D7/08Drop drivers with free-falling hamm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桩装置,包括底盘组件、打桩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座、内齿轮、转动电机、稳定爪和底板,所述内齿轮转动啮合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内齿轮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于所述内齿轮;通过在所述绕线盘和所述副轮中间设置有所述离合片,所述离合片可以和所述副轮进行单转向的啮合,当所述离合片反转时,所述离合片脱离所述副轮的转动,致使另一侧的所述绕线盘脱离所述副轮,所述绕线盘在所述牵引绳和所述重锤自重的作用下,所述绕线盘开始反转,所述重锤掉落砸在所述桩丁上,自动的打桩装置,避免了工作人员的自身用力打桩,长时间疲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打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桩装置。
背景技术
将木桩或石桩等砸进地里,为了使建筑物基础坚固,用专用机具将各种材料的桩打入、压入、振入或旋入地基土中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有锤击法、振动法、射水法和压桩法等。
随着祖国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努力向上,中国渔民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好美食,早出晚归,在海上冷热作业,撒网打桩,特别时打桩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完成,造成人员的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桩装置,旨在解决随着祖国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努力向上,中国渔民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好美食,早出晚归,在海上冷热作业,撒网打桩,特别时打桩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完成,造成人员的疲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桩装置,包括底盘组件、打桩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座、内齿轮、转动电机、稳定爪和底板,所述内齿轮转动啮合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内齿轮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于所述内齿轮,所述转动电机位于所述内齿轮的内部,所述稳定爪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稳定爪位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边沿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内齿轮,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内齿轮的上表面,所述打桩组件包括立柱、横梁、滑轮、牵引绳、重锤和桩丁,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横梁位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所述滑轮位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的外表面,所述重锤通过所述牵引绳悬挂于所述滑轮,所述重锤位于所述滑轮的下方,所述桩丁位于所述重锤的正下方,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轮、传动轮、副轮、绕线盘、离合片、拉杆和档位槽,所述动力电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动力电机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主轮转动啮合于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轮,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主轮的外表面,所述副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轮,所述副轮位于所述传动轮的外侧,所述绕线盘和所述离合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副轮,所述拉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离合片,所述离合片位于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位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离合片位于所述副轮和所述绕线盘之间,所述离合片用于隔断所述副轮和所述绕线盘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轮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和所述立柱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桩丁的两侧设置有耳畔,且上表面设置减震板。
优选的,所述主轮的半径大于所述副轮的半径,且所述主轮位于所述副轮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均设置为锥形齿轮状,且位于其侧面。
优选的,所述稳定爪的内侧设置滚珠,且滚珠滚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下边沿。
优选的,所述绕线盘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轮齐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绕线盘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打桩装置,通过在所述绕线盘和所述副轮中间设置有所述离合片,所述离合片可以和所述副轮进行单转向的啮合,当所述离合片反转时,所述离合片脱离所述副轮的转动,致使另一侧的所述绕线盘脱离所述副轮,所述绕线盘在所述牵引绳和所述重锤自重的作用下,所述绕线盘开始反转,所述重锤掉落砸在所述桩丁上,自动的打桩装置,避免了工作人员的自身用力打桩,长时间疲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盘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档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组件、11-底座、12-内齿轮、13-转动电机、14-稳定爪、15-底板、2-打桩组件、21-立柱、22-横梁、23-滑轮、24-牵引绳、25-重锤、26-桩丁、3-牵引组件、31-动力电机、32-主轮、33-传动轮、34-副轮、35-绕线盘、36-离合片、37-拉杆、38-档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打桩装置,包括底盘组件1、打桩组件2和牵引组件3,底盘组件1包括底座11、内齿轮12、转动电机13、稳定爪14和底板15,内齿轮12转动啮合连接于底座11,内齿轮12位于底座11的内部,转动电机13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于内齿轮12,转动电机13位于内齿轮12的内部,稳定爪14滑动连接于底座11,稳定爪14位于底座11的下表面边沿处,底板15固定连接于内齿轮12,底板15位于内齿轮12的上表面,打桩组件2包括立柱21、横梁22、滑轮23、牵引绳24、重锤25和桩丁26,立柱21固定连接于底板15,立柱21位于底板15的上表面,横梁22固定连接于立柱21,横梁22位于立柱21的上端,滑轮23固定连接于立柱21和横梁22,滑轮23位于立柱21和横梁22的外表面,重锤25通过牵引绳24悬挂于滑轮23,重锤25位于滑轮23的下方,桩丁26位于重锤25的正下方,牵引组件3包括动力电机31、主轮32、传动轮33、副轮34、绕线盘35、离合片36、拉杆37和档位槽38,动力电机31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5,动力电机31位于底板15的上表面,主轮32转动啮合于动力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轮33固定连接于主轮32,传动轮33位于主轮32的外表面,副轮34转动连接于传动轮33,副轮34位于传动轮33的外侧,绕线盘35和离合片36均转动连接于副轮34,拉杆37可拆卸连接于离合片36,离合片36位于拉杆37的一端,拉杆37滑动连接于档位槽38,档位槽38位于拉杆37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外部电源成功连接,首先工作人员将桩丁26插入到需要打桩的位置,然后启动转动电机13,转动电机13的转动带动内齿轮12转动,从而整个装置进行转向,使得重锤25位于桩丁26的上方,然后启动动力电机31,动力电机31的转动带动主轮32转动,主轮32的转动带动传动轮33的转动,传动轮33带动副轮34转动,副轮34通过离合片36带动绕线盘35转动,绕线盘35转动对牵引绳24进行缠绕,从而将牵引绳24另一端的重锤25提起,当重锤25的高度合适时,工作人员向上拉动拉杆37,拉杆37通过传动绳带动离合片36进行反转,从而使的离合片36脱离副轮34,进而绕线盘35脱离了副轮34的转动,从而绕线盘35在牵引绳24和重锤25自重的作用下反转,致使整个重锤25砸在桩丁26上,然后下放拉杆37,拉杆37的下方使得离合片36回位,从而绕线盘35在副轮34的作用下再次进行绕线,提升重锤25。
进一步的,离合片36位于副轮34和绕线盘35之间,离合片36用于隔断副轮34和绕线盘35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片36位于副轮34和绕线盘35之间,通过上拉拉杆37,带动离合片36向上反向转动,将离合片36脱离了副轮34,离合片36的脱离带动了绕线盘35的脱离,致使副轮34的转动力传递不到绕线盘35,进而绕线盘35在牵引绳24和重锤25的作用下进行反转,致使重锤25下落,砸在下方的桩丁26上。
进一步的,滑轮23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横梁22的下表面和立柱21的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三个滑轮23,从而便于整个牵引绳24路径合理的规划,在需要转换方向的位置处设置滑轮23,用于牵引绳24方向的转变。
进一步的,桩丁26的两侧设置有耳畔,且上表面设置减震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桩丁26的两侧设置耳畔,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器械进行夹持或者撑扶等,保证整个桩丁26在没有下压时保持直立,桩丁26的上表面设置减震板,从而对来自重锤25的巨大压力进行减缓,防止桩丁26自身在压力的作用下损坏,断裂等。
进一步的,主轮32的半径大于副轮34的半径,且主轮32位于副轮34的后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主轮32的半径大于副轮34的半径,保证了整个装置运转时的齿轮圈数比是一个正常的范围,主轮32用于与动力电机31进行转动,用作动力的传动,副轮34与传动轮33啮合,也用作动力的传动,为绕线盘35的转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转动电机13和动力电机31的输出轴均设置为锥形齿轮状,且位于其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动电机13和动力电机31的输出轴均设置为锥形齿轮状,从而便于侧面的主轮32和内齿轮12进行啮合转动作用,为整个机械的左、右转动和重锤25的启动提供了动力。
进一步的,稳定爪14的内侧设置滚珠,且滚珠滚动连接于底座11的下边沿。
在本实施方式中,稳定爪14的设置可以将上方的底板15与下方的底座11进行勾连,增加了底部的稳定性,稳定爪14在其内侧设置滚珠,从而底座11在转动时,并不会造成干扰和妨碍。
进一步的,绕线盘35与其中一个滑轮23齐平,牵引绳24的一端缠绕于绕线盘35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绕线盘35和其中一个滑轮23设置为齐平的状态,可以保证整个牵引绳24在收起时能够保证顺畅,不会出现卡绳的情况出现,且滑轮23的设置可以为牵引绳24的方向进行改变,便于整个牵引线路的安排,绕线盘35对牵引绳24的一端进行牵引,从而缓缓将整个牵引绳24收起,致使牵引绳24另一端的重锤25被提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外部电源成功连接,首先工作人员将桩丁26插入到需要打桩的位置,然后启动转动电机13,转动电机13的转动带动内齿轮12转动,从而整个装置进行转向,使得重锤25位于桩丁26的上方,然后启动动力电机31,动力电机31的转动带动主轮32转动,主轮32的转动带动传动轮33的转动,传动轮33带动副轮34转动,副轮34通过离合片36带动绕线盘35转动,绕线盘35转动对牵引绳24进行缠绕,从而将牵引绳24另一端的重锤25提起,当重锤25的高度合适时,工作人员向上拉动拉杆37,拉杆37通过传动绳带动离合片36进行反转,从而使的离合片36脱离副轮34,进而绕线盘35脱离了副轮34的转动,从而绕线盘35在牵引绳24和重锤25自重的作用下反转,致使整个重锤25砸在桩丁26上,然后下放拉杆37,拉杆37的下方使得离合片36回位,从而绕线盘35在副轮34的作用下再次进行绕线,提升重锤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组件(1)、打桩组件(2)和牵引组件(3),所述底盘组件(1)包括底座(11)、内齿轮(12)、转动电机(13)、稳定爪(14)和底板(15),所述内齿轮(12)转动啮合连接于所述底座(11),所述内齿轮(12)位于所述底座(11)的内部,所述转动电机(13)的输出轴啮合连接于所述内齿轮(12),所述转动电机(13)位于所述内齿轮(12)的内部,所述稳定爪(14)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1),所述稳定爪(14)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下表面边沿处,所述底板(15)固定连接于所述内齿轮(12),所述底板(15)位于所述内齿轮(12)的上表面,
所述打桩组件(2)包括立柱(21)、横梁(22)、滑轮(23)、牵引绳(24)、重锤(25)和桩丁(26),所述立柱(2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5),所述立柱(21)位于所述底板(15)的上表面,所述横梁(22)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21),所述横梁(22)位于所述立柱(21)的上端,所述滑轮(23)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21)和所述横梁(22),所述滑轮(23)位于所述立柱(21)和所述横梁(22)的外表面,所述重锤(25)通过所述牵引绳(24)悬挂于所述滑轮(23),所述重锤(25)位于所述滑轮(23)的下方,所述桩丁(26)位于所述重锤(25)的正下方,
所述牵引组件(3)包括动力电机(31)、主轮(32)、传动轮(33)、副轮(34)、绕线盘(35)、离合片(36)、拉杆(37)和档位槽(38),所述动力电机(3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15),所述动力电机(31)位于所述底板(15)的上表面,所述主轮(32)转动啮合于所述动力电机(31)的输出轴,所述传动轮(33)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轮(32),所述传动轮(33)位于所述主轮(32)的外表面,所述副轮(34)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轮(33),所述副轮(34)位于所述传动轮(33)的外侧,所述绕线盘(35)和所述离合片(36)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副轮(34),所述拉杆(3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离合片(36),所述离合片(36)位于所述拉杆(37)的一端,所述拉杆(37)滑动连接于所述档位槽(38),所述档位槽(38)位于所述拉杆(37)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片(36)位于所述副轮(34)和所述绕线盘(35)之间,所述离合片(36)用于隔断所述副轮(34)和所述绕线盘(35)之间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3)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梁(22)的下表面和所述立柱(21)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丁(26)的两侧设置有耳畔,且上表面设置减震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32)的半径大于所述副轮(34)的半径,且所述主轮(32)位于所述副轮(34)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13)和所述动力电机(31)的输出轴均设置为锥形齿轮状,且位于其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爪(14)的内侧设置滚珠,且滚珠滚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下边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35)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轮(23)齐平,所述牵引绳(24)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绕线盘(35)的外表面。
CN201811256099.6A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打桩装置 Withdrawn CN109371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099.6A CN109371966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打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099.6A CN109371966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打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1966A true CN109371966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6099.6A Withdrawn CN109371966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打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19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414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刘建军 一种引孔植桩打桩一体机
CN110644488A (zh) * 2019-09-26 2020-01-03 侯德萌 一种传动比可调的等距打桩机
CN113802556A (zh) * 2021-08-24 2021-12-1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拦洪水力打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414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刘建军 一种引孔植桩打桩一体机
CN110644488A (zh) * 2019-09-26 2020-01-03 侯德萌 一种传动比可调的等距打桩机
CN113802556A (zh) * 2021-08-24 2021-12-1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拦洪水力打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1966A (zh) 一种打桩装置
CN210798374U (zh) 一种易拆卸工地临时房建结构
CN106185690A (zh) 一种建筑挡土墙自动升降搬运装置
CN106869126A (zh) 城市废旧基础的快速绿色施工清除装置
CN106530958A (zh) 方便更换高空广告板的广告装置
CN100558992C (zh) 一种卷绳自动打桩锤
CN209293025U (zh) 一种打桩装置
CN107651564B (zh) 一种起重机吊重姿态调整装置
CN207243452U (zh) 由电机驱动的加油机胶管收放器
CN213142094U (zh) 一种用于渗碳钢锻件的水淬设备
CN202112098U (zh) 大棚打桩机
CN211621726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钢管土钉拉拔力检测装置
JP2008031756A (ja) 中空材の中掘り圧入装置
CN108252304A (zh) 电动冲击打桩锤
CN107568017A (zh) 一种苗木移栽施工装置
CN217870525U (zh) 一种基坑挡土结构
CN111916007A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风动升降安全广告牌
CN206688353U (zh) 一种新型过滤罐
CN206427955U (zh) 一种地桩式双绳索提拉机构
CN213417777U (zh) 水力发电用水面污染物清理设备
CN218493543U (zh) 一种钻杆收放机构及使用该钻杆收放机构的打桩机
CN204996693U (zh) 一种原料滚动筛
CN219100041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打桩装置
CN217966447U (zh) 一种锚具除锈维护机构
CN218025986U (zh) 一种防倾倒的翻转式酒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