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4531B -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4531B
CN109364531B CN201811485648.7A CN201811485648A CN109364531B CN 109364531 B CN109364531 B CN 109364531B CN 201811485648 A CN201811485648 A CN 201811485648A CN 109364531 B CN109364531 B CN 109364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cylindrical section
section cavity
cavity
demul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56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4531A (zh
Inventor
曹语晴
金央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4856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4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4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4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4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6Separation of liquids from each other by electri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ab- or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17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centrifugal fo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电极组件由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组成,绝缘破乳主体由上至下依次由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第二锥段腔室和尾管组成,所述圆柱段腔室内壁、第一锥段腔室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内壁衬有亲水材料;第一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第二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和第二锥段腔室;电源发生器放置在绝缘外壳之外,通过绝缘导线与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连接。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在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破乳处理中应用,可增大乳状液中水滴的碰撞频率,提高水滴的聚并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两相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静电场、离心力场、亲水材料的协同作用加速水滴聚并破乳的破乳装置及在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破乳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状液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度的多相分散体系,其中以液滴形式存在的相称为分散相,与之对应,另外一相称为连续相。如果分散相是有机液体,连续相是水或者水溶液,那么此种乳状液称为水包油(O/W)型乳状液;与之相反,如果分散相是水或者水溶液,连续相是有机液体,那么此种乳状液称为油包水(W/O)型乳状液。油包水型乳状液产生于很多工业领域,其中许多乳状液是需要被破除的。例如石油开采中二次采油产生的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会使原油品质降低,分离纯化成本大幅升高,还会造成炼制复杂、设备管路腐蚀、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必须对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脱水。在溶剂萃取法中,乳状液能提高萃取速率,缩短萃取平衡时间,但是溶剂萃取法工艺由萃取与反萃取两步完成,所以也必须对乳状液进行破乳以分离出油相和水相,进而回收萃取剂和进行后续的反萃处理。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破乳装置,但破乳效果或/和安全性有待提高。例如,中国专利 CN107365598A公开了一种旋流静电聚结装置,包括聚结主体、顶部封堵组件、底部封堵组件、电极组件和变压器组件。该装置通过电场和旋流场的协同作用虽然可提高油包水型乳状液中水滴的聚结,但却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聚结主体为上部和下部内径相同的圆筒体,且入口管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左侧,因而进入聚结主体的乳液在流动阻力的影响下从上至下的旋流速率会减慢,导致水滴在聚结主体下端的碰撞频率降低,聚结效果变差。2、由于通过变压器和电极的组合产生高压电场,且电极组件和变压器组件均安装在聚结主体内腔,在使用过程中,难于避免乳状液渗入变压器,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以增大乳状液中水滴的碰撞频率,提高水滴的聚并效率,加速乳状液的破乳,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所述电极组件由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组成;所述绝缘破乳主体由上至下依次由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的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第二锥段腔室和尾管组成;圆柱段腔室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安装有与圆柱段腔室相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中心线与圆柱段腔室的中心线重合,溢流管上端的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绝缘电极的支架,圆柱段腔室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圆柱段腔室相切的进料管;第一锥段腔室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且上端的内径与圆柱段腔室的内径相同,第二锥段腔室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且上端的内径与第一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相同、圆锥角β小于第一锥段腔室的圆锥角α,尾管的内径与第二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相同;所述圆柱段腔室内壁、第一锥段腔室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内壁衬有亲水材料;所述绝缘外壳的内腔高度=所述圆柱段腔室的高度+所述第一锥段腔室的高度+所述第二锥段腔室高度,绝缘外壳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段腔室上端的盖板组合的圆环形板体,所述圆环形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绝缘电极匹配的的插口,且环绕所述插口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绝缘电极的支架,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尾管外径匹配的通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输入电解质溶液的进液口及供所述进料管穿过的过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放电解质溶液的出液口;各构件或部件的组合安装方式:所述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和第二锥段腔室位于绝缘外壳的内腔,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从绝缘外壳底盖上的通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圆柱段腔室侧壁上部设置的进料管端部从绝缘外壳侧壁上部设置的过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所述圆柱段腔室上端的盖板与所述绝缘外壳上端的圆环形板体无缝隙固连,所述绝缘外壳下端的底盖与所述尾管的外壁无缝隙固连,固连时应使绝缘破乳主体的中心线与绝缘外壳的中心线重合,固连后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形成装电解质溶液的环形腔体;所述第一绝缘电极通过所述插口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并由环绕插口的支架固定,所述第二绝缘电极通过所述溢流管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和第二锥段腔室并由溢流管上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的支架固定;所述电源发生器放置在绝缘外壳之外,其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绝缘导线与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连接。
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中,所述亲水材料为醋酸纤维素膜、硝化纤维素膜、尼龙膜中的一种。
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所述圆柱段腔室的高度L1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1~3倍;所述第一锥段腔室上端的内径为下端内径D1的2倍,第一锥段腔室的圆锥角α为15~50°;所述第二锥段腔室下端内径D2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0.25倍,第二锥段腔室的圆锥角β为1.5~8°;所述尾管的高度L2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3~25倍。优选的,圆柱段腔室的高度L1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2倍,第一锥段腔室的圆锥角α为15~30°,第二锥段腔室的圆锥角β为2~4°,尾管的高度L2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10~20倍。
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中,所述进料管的内径Di为所述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0.25~0.5 倍;所述溢流管的内径Do为所述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0.14~0.5倍,溢流管伸入圆柱段腔室内的长度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0.2~0.5倍。
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中,所述第一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的深度与所述第二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深度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在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破乳处理中的应用(见实施例2、4、6)。
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绝缘破乳主体的改进增强离心力场,在离心力场、静电场和亲水材料的协同作用下增大乳状液中水滴的碰撞频率,提高水滴的聚并效率,进而加速乳状液的破乳,获得更好的破乳效果。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切向进入绝缘破乳主体中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所含大水滴逐渐向亲水材料内壁聚集并以外螺旋线形式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后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排出;密度较小的油相逐渐向轴心低压区移动和聚集形成油芯,同时以内旋流的形式向上做螺旋运动,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顶部设置的溢流管溢出。
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绝缘破乳主体由上至下依次由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第二锥段腔室和尾管组成,且第二锥段腔室的圆锥角小于第一锥段腔室的圆锥角,进料管沿圆柱段腔室切向设置在圆柱段腔室的侧壁上部,因而乳状液从进料管切向进入圆柱段腔室后形成旋转涡流,经圆柱段腔室进入第一锥段腔室后,利用圆锥的收缩强化了离心力场,增大了流体的旋转速率及乳状液中水滴的碰撞频率,并以高速旋流进入第二锥段腔室,在第二锥段腔室内,由于内径的逐渐缩小,腔室高度的增大,使得流体在其中的切向速率进一步加大,旋流强度进一步加强,乳状液中水滴的碰撞频率进一步提高,且停留时间增长,因而水滴的聚并效率提高,且能更充分进行径向移动,实现了油相聚集于中心轴线区域、水相聚集于油相外围的目的,尾管可对部分未聚并的小水滴进行收集并且维持中心油相核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破乳主体(聚结主体)为单一圆形管存在的问题。
2、由于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绝缘破乳主体中,其圆柱段腔室内壁、第一锥段腔室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内壁均衬有亲水材料,因而其对水的亲和能力增强,可进一步地吸引水分子,使水相在壁面更易形成连续水膜,进一步提高乳状液的破乳效果。
3、由于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第一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中,第二绝缘电极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第一锥段腔室和第二锥段腔室中,电源发生器放置在绝缘外壳之外,因而在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内加入电解质溶液后,开启电源发生器不仅能产生静电场,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4、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电源发生器可提供不同的电场强度、电场频率及电压波形,因而在处理不同理化特性的油包水型乳化液时均可提高破乳效果。
5、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使用时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因而有利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绝缘外壳、绝缘破乳主体和电极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的绝缘破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发生器,2—绝缘导线,3—第一绝缘电极,4—第二绝缘电极,5—溢流管, 6—支架,7—进液口,8—进料管,9—绝缘外壳,9-1—圆环形板体,9-2—底盖,10—出液口,11—尾管,12—圆柱段腔室,12-1—盖板,13—第一锥段腔室,14—第二锥段腔室,15—亲水材料,16—环形腔体,17—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电源发生器、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通过市场购买,第一绝缘电极和第二绝缘电极为外涂聚四氟乙烯薄膜的铂片电极。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下述实施例中,按下式计算破乳率:
Figure BDA000189419966000004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 9、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1。电源发生器1主要由高压脉冲电源(广信JC-12)和信号发生器(MFG-3005CH)组成,信号发生器用于对高压脉冲电源输入波形信号,高压脉冲电源在接通220V的电源和接收波形信号后输出高压脉冲信号。
如图3所示,电极组件由第一绝缘电极3和第二绝缘电极4组成。
如图3、图4所示,绝缘破乳主体由上至下依次由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第二锥段腔室14和尾管11组成;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L1=60mm、内径 D=30mm,圆柱段腔室上端设置有盖板12-1,且盖板上安装有与圆柱段腔室相通的溢流管5,所述溢流管的中心线与圆柱段腔室的中心线重合,溢流管的内径Do=6mm,伸入圆柱段腔室内的长度=9mm,其上端的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绝缘电极的支架6,圆柱段腔室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圆柱段腔室相切的进料管8,进料管的内径Di=8mm;第一锥段腔室13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其上端的内径与圆柱段腔室的内径D相同,下端的内径D1=15mm,圆锥角α=15°;第二锥段腔室14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其上端的内径与第一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D1相同,下端内径D2=7.5mm,圆锥角β=2°;尾管11的内径与第二锥段腔室14 下端的内径D2相同,尾管11的高度为450mm;所述圆柱段腔室12内壁、第一锥段腔室13 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14内壁衬有亲水材料15,亲水材料选用日新NEM株式会社的660醋酸纤维素薄膜618。
如图2、图3所示,绝缘外壳9为圆筒形结构,绝缘外壳的内腔高度=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第一锥段腔室13的高度+第二锥段腔室14高度;绝缘外壳9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段腔室上端的盖板12-1组合的圆环形板体9-1,所述圆环形板体9-1上设置有与第一绝缘电极3 匹配的插口17,且环绕所述插口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绝缘电极3的支架6,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底盖9-2,所述底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尾管11外径匹配的通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输入电解质溶液的进液口7及供所述进料管8穿过的过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放电解质溶液的出液口10。
上述构件或部件的组合方式:所述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和第二锥段腔室14位于绝缘外壳9的内腔,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11从绝缘外壳底盖上的通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圆柱段腔室侧壁上部设置的进料管8端部从绝缘外壳侧壁上部设置的过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所述圆柱段腔室12上端的盖板12-1与所述绝缘外壳上端的圆环形板体9-1通过粘接实现无缝隙固连,所述绝缘外壳下端的底盖9-2与所述尾管11的外壁通过粘接实现无缝隙固连,粘接固连时应使绝缘破乳主体的中心线与绝缘外壳的中心线重合,粘接固连后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形成装电解质溶液的环形腔体;所述第一绝缘电极3通过所述插口17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16 并由环绕插口的支架6固定,所述第二绝缘电极4通过所述溢流管5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和第二锥段腔室14并由溢流管上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的支架固定,第一绝缘电极3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的深度与所述第二绝缘电极4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深度相同;所述电源发生器1放置在绝缘外壳之外,其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绝缘导线2与第一绝缘电极3和第二绝缘电极4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1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对以煤油和磷酸三丁酯的混合液为连续相、湿法磷酸为分散相的油包水型乳状液进行破乳处理。所述油包水型乳状液由1000mL煤油、1500mL磷酸三丁酯和500mL湿法磷酸组成,体积为3000mL。
破乳处理操作:
①在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16中注入2000mL质量浓度为 1.0%的NaCl溶液,然后开启电源发生器1,调整至脉冲电场强度和频率分别为5kV/cm和 800Hz;
②将上述油包水型乳状液以12.8L/min体积流量从进料管8输入绝缘破乳主体,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切向进入绝缘破乳主体中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所含大水滴逐渐向亲水材料内壁聚集并以外螺旋线形式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后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11排出,通过与尾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一量筒,密度较小的油相逐渐向轴心低压区移动和聚集形成油芯,同时以内旋流的形式向上做螺旋运动,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顶部设置的溢流管8溢出,通过与溢流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二量筒。
读取破乳所得油、水两相的体积并计算破乳率,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1894199660000061
从表1可以看出,破乳率为94.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①破乳主体的相关尺寸: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L1=40mm、内径D=20mm,所述溢流管的内径Do=4mm,伸入圆柱段腔室内的长度=8mm,进料管的内径Di=8mm;第一锥段腔室13上端的内径与圆柱段腔室的内径D相同,下端的内径D1=10mm,圆锥角α=20°;第二锥段腔室14上端的内径与第一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D1相同,下端内径D2=5mm,圆锥角β=4°;尾管11的高度为400mm。
②圆柱段腔室12内壁、第一锥段腔室13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14内壁所衬的亲水材料 15为科隆A级bopa尼龙膜。
③电源发生器1为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迈斯泰克DP602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3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对以煤油和磷酸三丁酯的混合液为连续相、湿法磷酸为分散相的油包水型乳状液进行破乳处理。所述油包水型乳状液由1250mL煤油、1250mL磷酸三丁酯和500mL湿法磷酸组成,体积为3000mL。
破乳处理操作:
①在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16中注入2000mL质量浓度为 1.0%的NaCl溶液,然后开启电源发生器1,调整至直流电场强度为4kV/cm;
②将上述油包水型乳状液以12.8L/min体积流量从进料管8输入绝缘破乳主体,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切向进入绝缘破乳主体中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所含大水滴逐渐向亲水材料内壁聚集并以外螺旋线形式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后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11排出,通过与尾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一量筒,密度较小的油相逐渐向轴心低压区移动和聚集形成油芯,同时以内旋流的形式向上做螺旋运动,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顶部设置的溢流管8溢出,通过与溢流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二量筒。
读取破乳所得油、水两相的体积并计算破乳率,结果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1894199660000071
从表2可以看出,破乳率为92.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①破乳主体的相关尺寸: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L1=80mm、内径D=40mm,所述溢流管的内径Do=6mm,伸入圆柱段腔室内的长度=8mm,进料管的内径Di=13mm;第一锥段腔室13上端的内径与圆柱段腔室的内径D相同,下端的内径D1=20mm,圆锥角α=30°;第二锥段腔室14上端的内径与第一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D1相同,下端内径D2=10mm,圆锥角β=7°;尾管11的高度为480mm。
②圆柱段腔室12内壁、第一锥段腔室13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14内壁所衬的亲水材料 15为HF13502S25型硝化纤维素膜。
③电源发生器1为交流变频电源(至茂ALC100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5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对以煤油和磷酸三丁酯的混合液为连续相、湿法磷酸为分散相的油包水型乳状液进行破乳处理。所述油包水型乳状液由500mL煤油、 2000mL磷酸三丁酯和500mL湿法磷酸组成,体积为3000mL。
破乳处理操作:
①在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16中注入2000mL质量浓度为 1.0%的NaCl溶液,然后开启电源发生器1,调整至交流电场强度为6kV/cm;
②将上述油包水型乳状液以12.8L/min体积流量从进料管8输入绝缘破乳主体,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切向进入绝缘破乳主体中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所含大水滴逐渐向亲水材料内壁聚集并以外螺旋线形式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后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11排出,通过与尾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一量筒,密度较小的油相逐渐向轴心低压区移动和聚集形成油芯,同时以内旋流的形式向上做螺旋运动,从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顶部设置的溢流管8溢出,通过与溢流管连接的软管接入第二量筒。
读取破乳所得油、水两相的体积并计算破乳率,结果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1894199660000081
从表3可以看出,破乳率为90.4%。

Claims (6)

1.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破乳主体、绝缘外壳(9)、电极组件和电源发生器(1);
所述电极组件由第一绝缘电极(3)和第二绝缘电极(4)组成;
所述绝缘破乳主体由上至下依次由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第二锥段腔室(14)和尾管(11)组成;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L1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1~3倍,圆柱段腔室(12)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2-1),且盖板上安装有与圆柱段腔室相通的溢流管(5),所述溢流管的中心线与圆柱段腔室的中心线重合,溢流管上端的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绝缘电极的支架,圆柱段腔室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圆柱段腔室相切的进料管(8);第一锥段腔室(13)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且上端的内径与圆柱段腔室的内径相同,上端的内径为下端内径D1的2倍,圆锥角α为15~50°;第二锥段腔室(14)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腔室,且上端的内径与第一锥段腔室下端的内径相同、下端的内径D2为圆柱段腔室(12)内径D的0.25倍、圆锥角β为1.5~8°;尾管(11)的内径与第二锥段腔室(14)下端的内径相同,尾管(11)的高度L2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3~25倍;所述圆柱段腔室(12)内壁、第一锥段腔室(13)内壁和第二锥段腔室(14)内壁衬有亲水材料(15);
所述绝缘外壳(9)的内腔高度=所述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所述第一锥段腔室(13)的高度+所述第二锥段腔室(14)高度,绝缘外壳(9)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段腔室上端的盖板组合的圆环形板体(9-1),所述圆环形板体(9-1)上设置有与第一绝缘电极(3)匹配的插口(17),且环绕所述插口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绝缘电极(3)的支架,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底盖(9-2),所述底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尾管(11)外径匹配的通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输入电解质溶液的进液口(7)及供所述进料管(8)穿过的过孔,绝缘外壳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放电解质溶液的出液口(10);
所述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和第二锥段腔室(14)位于绝缘外壳(9)的内腔,绝缘破乳主体的尾管(11)从绝缘外壳底盖上的通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圆柱段腔室侧壁上部设置的进料管(8)端部从绝缘外壳侧壁上部设置的过孔伸出位于绝缘外壳之外,所述圆柱段腔室(12)上端的盖板(12-1)与所述绝缘外壳上端的圆环形板体(9-1)无缝隙固连,所述绝缘外壳下端的底盖(9-2)与所述尾管(11)的外壁无缝隙固连,固连时应使绝缘破乳主体的中心线与绝缘外壳的中心线重合,固连后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形成装电解质溶液的环形腔体;
所述第一绝缘电极(3)通过所述插口(17)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并由环绕插口的支架固定,所述第二绝缘电极(4)通过所述溢流管(5)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圆柱段腔室(12)、第一锥段腔室(13)和第二锥段腔室(14)并由溢流管上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的支架固定;
所述电源发生器(1)放置在绝缘外壳之外,其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绝缘导线(2)与第一绝缘电极(3)和第二绝缘电极(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材料为醋酸纤维素膜、硝化纤维素膜、尼龙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腔室(12)的高度L1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2倍,所述第一锥段腔室(13)的圆锥角α为15~30°,所述第二锥段腔室(14)的圆锥角β为2~4°,所述尾管(11)的高度L2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10~2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8)的内径Di为所述圆柱段腔室(12)内径D的0.25~0.5倍;所述溢流管(5)的内径Do为所述圆柱段腔室(12)内径D的0.14~0.5倍,溢流管伸入圆柱段腔室(12)内的长度为圆柱段腔室内径D的0.2~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电极(3)插入绝缘破乳主体外壁与绝缘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体的深度与所述第二绝缘电极(4)插入绝缘破乳主体的深度相同。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在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破乳处理中的应用。
CN201811485648.7A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09364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5648.7A CN1093645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5648.7A CN1093645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4531A CN109364531A (zh) 2019-02-22
CN109364531B true CN109364531B (zh) 2020-06-12

Family

ID=6537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5648.7A Active CN1093645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4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4684B (zh) * 2019-03-28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气浮管式旋流分离器及分离方法与应用
CN111450578B (zh) * 2020-04-03 2022-02-1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w/o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CN113182086B (zh) * 2021-05-19 2023-02-07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乳状液的破乳脱水分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5078A (en) * 1994-04-06 1996-10-15 National Tank Company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the coalescence of water in a water-in-oil emulsion
FR2824489B1 (fr) * 2001-05-10 2003-06-2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Dispositif et methode de separation comportant un electro-coalesceur tubulaire
CN2508830Y (zh) * 2001-12-13 2002-09-04 南方冶金学院 乳状液旋流脉冲高压静电连续破乳器
CN100577250C (zh) * 2007-09-11 2010-01-06 深圳市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油水永磁分离方法及装置
CN201684439U (zh) * 2010-06-03 2010-12-29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离心脉冲电场破乳分离装置
CN202212029U (zh) * 2011-08-15 2012-05-0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静电连续破乳装置
CN204824741U (zh) * 2015-05-29 2015-12-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型可控温可拆卸旋流式稠油电脱器
CN107365598B (zh) * 2017-08-11 2019-02-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旋流静电聚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4531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4531B (zh) 一种静电旋流破乳装置及其应用
CN107723020B (zh) 一种油气水三相静电聚结分离器
CN107365598B (zh) 一种旋流静电聚结装置
CN105087056B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
EP07540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using a dual electrode centrifugal coalescer
US5565078A (en)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the coalescence of water in a water-in-oil emulsion
CA2859515C (en) Electrostatic coalescer and method for electrostatic coalescence
US8414756B2 (en) Removal of glycerin from biodiesel using an electrostatic process
CN114507544B (zh) 一种基于多场协同作用的组合式原油电脱水器
CN2508830Y (zh) 乳状液旋流脉冲高压静电连续破乳器
CN104807626B (zh) 一种实液流动电脱水器评价装置
CN113182086B (zh) 一种乳状液的破乳脱水分离方法
CN111450578B (zh) 一种w/o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CN2159833Y (zh) 静电油水分离器
CN105176578A (zh) 一种原油电脱盐/脱水装置及方法
CN116814295A (zh) 一种原油脱水装置
CN108048128A (zh) 一种变压器外置式静电聚结器
CN114426868A (zh) 一种减顶油水分离装置
CN114426364A (zh) 一种电脱盐污水静电聚结分离装置
CN114426365A (zh) 一种电脱盐含油污水分离装置
CN219907488U (zh) 高含水稠油静电聚结脱水装置
CN111744684B (zh) 一种电化学气浮管式旋流分离器及分离方法与应用
KR101550022B1 (ko) 오일 내의 물 액적 분리를 위한 인라인 타입 정전식 코어레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분리 시스템
CN114426366A (zh) 一种电脱盐废水分离器
CN114426869A (zh) 一种减顶油水分离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