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2214A -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2214A
CN109362214A CN201811499025.5A CN201811499025A CN109362214A CN 109362214 A CN109362214 A CN 109362214A CN 201811499025 A CN201811499025 A CN 201811499025A CN 109362214 A CN109362214 A CN 109362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blower
intake passage
air intak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90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丽华
李荣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Zhih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Zhih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Zhih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Zhih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90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2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2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221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包括矩阵外壳,所述矩阵外壳内腔顶部设置有过渡风腔,所述过渡风腔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所述矩阵外壳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过渡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过渡风腔的连接处配合设有第一风机,所述进风通道内腔顶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发明通过第一风机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中,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进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内,并由气孔进入矩阵外壳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将矩阵外壳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第一风机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抽出的风形成对流,大大提高矩阵外壳内部热气的外排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矩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视音频矩阵切换器专门用于对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非平衡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切换和分配,可将多路信号从输入通道切换输送到输出通道中的任一通道上,并且输出通道间彼此独立。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7766757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送风装置结合分布于矩阵本体内部两侧以及下部的送风管路的形式,能够从各个角度为矩阵本体内部送入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同时矩阵本体内部的高温气体则通过设置于矩阵本体两侧的排风过滤网排出,实现矩阵本体内部的气压平衡,采用进风过滤网,能够有效的避免外界灰尘等对矩阵内部的影响,保证送风过程的清洁,该进风过滤网表面在聚集灰尘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进行更换,该矩阵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泛的推广价值,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是通过进出风量平衡来实现对矩阵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导致散热效率较低。
因此,发明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通过第一风机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中,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进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内,接着由气孔进入矩阵外壳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将矩阵外壳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抽出的风形成对流,可大大提高矩阵外壳内部热气的外排速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包括矩阵外壳,所述矩阵外壳内腔顶部设置有过渡风腔,所述过渡风腔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所述矩阵外壳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过渡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过渡风腔的连接处配合设有第一风机,所述进风通道内腔顶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进风通道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周向侧内壁配合设有第一滤网,所述连接环与进风通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矩阵外壳内腔两侧壁上倾斜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顶部设置有翅片台,所述翅片台周向侧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所述翅片台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有穿线孔,所述翅片台与导风板之间设置有支杆,所述翅片台顶部设置有矩阵主体,两个所述导风板之间配合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由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而成,在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而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挡板与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挡板以及夹板固定相连,所述夹板顶端向外呈45°角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矩阵外壳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矩阵外壳第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周向侧拐角处外壁与限位块的内侧壁活动贴合,所述底板与矩阵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底板以及矩阵外壳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抽真空泵以及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抽真空泵与真空吸盘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的设置方法,包括所述的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矩阵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通,然后通过第一风机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中,由于进风通道一端设置有第一滤网,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外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矩阵设备内而影响矩阵设备的工作稳定;
S2:在将外环境中的气体吸入到进风通道的过程中,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进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内,并由气孔进入矩阵外壳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将矩阵外壳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抽出的风形成对流;
S3:利用第二弹簧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可以对底板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S4:抽真空泵将真空吸盘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有利于通过第一风机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中,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进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内,接着由气孔进入矩阵外壳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将矩阵外壳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抽出的风形成对流,可大大提高矩阵外壳内部热气的外排速率,并且,当矩阵设备处于冷环境下工作时,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进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预热,然后通入矩阵设备内部,对矩阵主体以及连接线路进行预热,以确保矩阵设备的稳定工作;
2、通过设有挡板、夹板以第一弹簧,有利于对不同规格的矩阵主体进行卡紧,提高矩阵设备的适用性,降低其维修成本,并且,由于夹板顶端向外呈45°角倾斜设置,便于矩阵主体的卡入,减少频繁对位的操作;
3、通过设有底板和限位块,有利于在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向下传导时,利用第二弹簧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可以对底板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4、通过设有真空吸盘,可利用抽真空泵将真空吸盘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防止其被碰掉而摔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翅片台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图;
图中:1矩阵外壳、2过渡风腔、3气孔、4进风通道、5第一风机、6半导体制冷片、7连接环、8第一滤网、9导风板、10翅片台、11支杆、12矩阵主体、13第二风机、14第二滤网、15穿线孔、16挡板、17夹板、18第一弹簧、19底板、20抽真空泵、21真空吸盘、22第二弹簧、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包括矩阵外壳1,所述矩阵外壳1内腔顶部设置有过渡风腔2,所述过渡风腔2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3,所述矩阵外壳1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4,所述进风通道4与过渡风腔2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4与过渡风腔2的连接处配合设有第一风机5,所述进风通道4内腔顶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进风通道4一端设置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周向侧内壁配合设有第一滤网8,所述连接环7与进风通道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矩阵外壳1内腔两侧壁上倾斜设有导风板9,所述导风板9顶部设置有翅片台10,所述翅片台10周向侧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所述翅片台10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有穿线孔15,所述翅片台10与导风板9之间设置有支杆11,所述翅片台10顶部设置有矩阵主体12,两个所述导风板9之间配合设有第二风机13,所述第二风机13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14。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翅片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一侧设置有夹板17,所述挡板16与夹板1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两端分别与挡板16以及夹板17固定相连,有利于对不同规格的矩阵主体12进行卡紧,提高矩阵设备的适用性,降低其维修成本,所述夹板17顶端向外呈45°角倾斜设置,便于矩阵主体12的卡入,减少频繁对位的操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矩阵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板19,所述矩阵外壳1第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设有限位块23,所述底板19的周向侧拐角处外壁与限位块23的内侧壁活动贴合,所述底板19与矩阵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两端分别与底板19以及矩阵外壳1固定相连,有利于在第一风机5以及第二风机1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向下传导时,利用第二弹簧22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23可以对底板19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9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抽真空泵20以及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真空吸盘21,所述抽真空泵20与真空吸盘21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可利用抽真空泵20将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防止其被碰掉而摔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由一块N型(Bi2Te3—Bi2Se3)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Bi2Te3—Sb2Te3)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而成,在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而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有利于对进风通道4内风的温度进行调节,既可实现对工作过程中矩阵设备进行散热,又能够对冷环境下的设备进行预热,以确保矩阵设备的稳定工作。
本发明工作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2,使用时,将矩阵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通,然后通过第一风机5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4中,由于进风通道4一端设置有第一滤网8,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外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矩阵设备内而影响矩阵设备的工作稳定,在将外环境中的气体吸入到进风通道4的过程中,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对进风通道4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5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2内,并由气孔3进入矩阵外壳1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13将矩阵外壳1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5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13抽出的风形成对流,可大大提高矩阵外壳1内部热气的外排速率,并且,由于矩阵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板19,矩阵外壳1第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设有限位块23,底板19的周向侧拐角处外壁与限位块23的内侧壁活动贴合,且底板19与矩阵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两端分别与底板19以及矩阵外壳1固定相连,有利于在第一风机5以及第二风机1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向下传导时,利用第二弹簧22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23可以对底板19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此外,底板19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抽真空泵20以及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真空吸盘21,抽真空泵20与真空吸盘21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可利用抽真空泵20将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防止其被碰掉而摔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翅片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挡板16,挡板16一侧设置有夹板17,而挡板16与夹板1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两端分别与挡板16以及夹板17固定相连,有利于对不同规格的矩阵主体12进行卡紧,提高矩阵设备的适用性,降低其维修成本,同时,夹板17顶端向外呈45°角倾斜设置,便于矩阵主体12的卡入,减少频繁对位的操作;
参照说明书附图4,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底板19的周向侧拐角处外壁与限位块23的内侧壁活动贴,有利于通过限位块23对底板19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参照说明书附图5,在半导体制冷片6工作的过程中,先将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然后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但是半导体自身存在电阻当电流经过半导体时就会产生热量,从而会影响热传递,而且两个极板之间的热量也会通过空气和半导体材料自身进行逆向热传递,当冷热端达到一定温差,这两种热传递的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正逆向热传递相互抵消,此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以采取散热等方式降低热端的温度来实现。
实施例2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的设置方法,包括所述的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矩阵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通,然后通过第一风机5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4中,由于进风通道4一端设置有第一滤网8,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外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矩阵设备内而影响矩阵设备的工作稳定;
S2:在将外环境中的气体吸入到进风通道4的过程中,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对进风通道4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5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2内,并由气孔3进入矩阵外壳1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13将矩阵外壳1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5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13抽出的风形成对流;
S3:利用第二弹簧22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23可以对底板19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S4:抽真空泵20将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包括矩阵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外壳(1)内腔顶部设置有过渡风腔(2),所述过渡风腔(2)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3),所述矩阵外壳(1)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4),所述进风通道(4)与过渡风腔(2)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4)与过渡风腔(2)的连接处配合设有第一风机(5),所述进风通道(4)内腔顶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进风通道(4)一端设置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周向侧内壁配合设有第一滤网(8),所述连接环(7)与进风通道(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矩阵外壳(1)内腔两侧壁上倾斜设有导风板(9),所述导风板(9)顶部设置有翅片台(10),所述翅片台(10)周向侧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所述翅片台(10)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有穿线孔(15),所述翅片台(10)与导风板(9)之间设置有支杆(11),所述翅片台(10)顶部设置有矩阵主体(12),两个所述导风板(9)之间配合设有第二风机(13),所述第二风机(13)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1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而成,在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而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一侧设置有夹板(17),所述挡板(16)与夹板(1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两端分别与挡板(16)以及夹板(17)固定相连,所述夹板(17)顶端向外呈45°角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板(19),所述矩阵外壳(1)第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设有限位块(23),所述底板(19)的周向侧拐角处外壁与限位块(23)的内侧壁活动贴合,所述底板(19)与矩阵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两端分别与底板(19)以及矩阵外壳(1)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抽真空泵(20)以及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真空吸盘(21),所述抽真空泵(20)与真空吸盘(21)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5.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矩阵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通,然后通过第一风机(5)将外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风通道(4)中,由于进风通道(4)一端设置有第一滤网(8),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外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矩阵设备内而影响矩阵设备的工作稳定;
S2:在将外环境中的气体吸入到进风通道(4)的过程中,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对进风通道(4)内的气体进行降温,由第一风机(5)将降温后的气体抽至过渡风腔(2)内,并由气孔(3)进入矩阵外壳(1)内部,同时,利用第二风机(13)将矩阵外壳(1)内部的热气往外抽,使得第一风机(5)抽入的风与第二风机(13)抽出的风形成对流;
S3:利用第二弹簧(22)产生的回复力与向下传递的振动形成一对反向的冲量,从而降低向下传递的震动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而限位块(23)可以对底板(19)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矩阵设备工作的稳定;
S4:抽真空泵(20)将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真空吸盘(21)与放置台面之间形成的容腔变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矩阵设备牢牢吸附在放置台面上。
CN201811499025.5A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Withdrawn CN109362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9025.5A CN109362214A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9025.5A CN109362214A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2214A true CN109362214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1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9025.5A Withdrawn CN109362214A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2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455A (zh) * 2020-10-09 2021-01-26 贵州正春林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松材线虫病疫木的监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455A (zh) * 2020-10-09 2021-01-26 贵州正春林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松材线虫病疫木的监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081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晶显示屏
CN206460390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03788628U (zh) 一种新型大功率户外机柜散热风道结构
WO2023078256A1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CN209676736U (zh)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
CN109362214A (zh) 一种高散热性混合音视频矩阵设备及设置方法
CN211556470U (zh) 一种强力散热控制柜
CN207742879U (zh) 一种节能超清led显示屏
CN204651972U (zh) 一种户外直流充电机的通风散热结构
CN110162137A (zh) 一种人工智能的在线教育移动终端
CN103917073A (zh) 防尘制冷机箱
CN207766754U (zh) 一种广播通信户外设置柜
CN209050237U (zh) 一种电焊机用散热装置
CN207743074U (zh) 一种散热型电解电容
CN203365893U (zh) 便携式投影仪
CN201654661U (zh) 直通风散热机柜
CN211019778U (zh) 一种蒸汽锅炉的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1272782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大功率室外自组网用电源设备
CN20716444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能力的投影机装置
CN21708751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无功补偿模块
CN206575748U (zh) 一种功放器的散热结构
CN203775588U (zh) 防尘制冷机箱
CN212543913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视机壳体
CN212274587U (zh) 一种热泵烘干房用热量回收设备
CN205892754U (zh) 一种地电极板组件及臭氧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