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9019A - 菝葜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菝葜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9019A
CN109349019A CN201811501569.0A CN201811501569A CN109349019A CN 109349019 A CN109349019 A CN 109349019A CN 201811501569 A CN201811501569 A CN 201811501569A CN 109349019 A CN109349019 A CN 109349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aroot greenbrier
cultural method
soil
root
rhiz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5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思才
张光贤
郑丹
彭刚
邓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UA ZHENGH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HUA ZHENGH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UA ZHENGH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HUA ZHENGH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15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9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9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菝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菝葜的根茎切块,取带有至少一个芽点的块茎并用生根剂处理切口;将处理后的块茎栽种于林地土壤中,覆土、浇水;栽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进行浇水、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施肥;蔓长30cm~50cm时,搭架缚蔓,并做好病虫害防治。该方法采用根茎分割繁殖方法,对菝葜根茎切割后进行处理,栽种后,配上合适的苗期抚育管理和大田管理,菝葜不仅发芽率高、腐烂率低,而且出苗率高,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快,为菝葜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利保障。

Description

菝葜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菝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菝葜(Smilax china L.)为百合科菝葜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落叶攀援植物,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药用其根茎,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之功效,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疔疮痈肿。
以菝葜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如金刚藤丸主要用于附件炎和附件炎性包块及妇科多种炎症,疗效显著。目前,菝葜的药材来源依靠野生资源的采挖,然而,野生菝葜生长速度慢,通常需要生长10年以上才可采挖,而且由于市场需求大,长期的采挖导致菝葜的野生资源逐渐枯竭,造成了菝葜药材资源的紧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满足对菝葜药材的需要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发展菝葜的人工繁殖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尚未见有效的人工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菝葜药材资源紧张的问题,提供一种菝葜的栽培方法。
一种菝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菝葜的根茎切块,取带有至少一个芽点的块茎并用生根剂处理切口;将处理后的块茎栽种于林地土壤中,覆土、浇水;
栽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进行浇水、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施肥;
蔓长30cm~50cm时,搭架缚蔓,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上述方法采用根茎分割繁殖方法,对菝葜根茎切割后进行处理,栽种后,配上合适的苗期抚育管理和大田管理,菝葜不仅发芽率高、腐烂率低,而且出苗率高,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快,为菝葜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菝葜的根茎选择5年以上生的饱满、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如此,可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菝葜的根茎为在春季时菝葜发芽前采挖所得。
具体地,在每年2~3月菝葜发芽前采挖根茎,选取表面紫褐色或黄棕色、断面红棕色的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采挖后及时进行分割和栽种。芽头多而粗壮的根茎,发蔸多,且成活率高,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块茎带有2~4个芽点。
如此,可保证切割成块的根茎的发芽率,提高栽培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生根剂处理切口的步骤为:用所述生根剂溶液涂抹所述块茎的切口;或者,将所述块茎置于所述生根剂溶液中浸泡2~3小时,取出后沥干。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成活率,所述小块沥干后,可在切口处涂抹草木灰或裹上腐殖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根剂选自生根壮苗剂或生根催芽壮苗剂。
值得说明的是,生根壮苗剂可以为市售的普通生根壮苗剂,也可以为吲哚乙酸、萘乙酸钠等单类植物生长促进剂按照科学配比的混合物,还可以是生物菌或营养元素与生根剂混配的复合型生根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促进菝葜生根的生根剂均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根剂为生根催芽壮苗剂,所述生根催芽壮苗剂溶液的浓度为3g/L~5g/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栽种的行距为35cm~45cm,株距为25cm~3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土的厚度为3cm~8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肥指按800kg/亩~1200kg/亩施用有机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栽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林地土壤进行翻垦和改良的步骤:
选择弱酸性、土壤深厚、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及排水性良好的林地土壤,进行深翻、碎土,每亩施用3000kg~5000kg基肥后整平。
菝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微酸性土壤均可栽培,但要求获得丰产,仍要注重林地选择,以选择弱酸性、土壤深厚、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及排水性良好的林地土壤为好。
具体地,以选择在缓坡,山坡中下部或山冲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缓坡地或旱土为好。
进一步地,整地时间一般在栽种前1个月或更早时进行。
上述方法采用根茎分割繁殖方法,于春季采挖菝葜,选择饱满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为材料,对根茎切割后进行处理,栽种后,配上合适的苗期抚育管理和大田管理,菝葜根茎不仅发芽率高、腐烂率低,而且出苗率高,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快,栽种后4年即可采挖,为菝葜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利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发明人采用菝葜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经过大量试验,采用不同的催芽处理方法均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发芽率极低;采用压条和扦插进行无性繁殖,大量试验后,依然几乎没有成活的种苗;而采用根茎分割繁殖方法培育菝葜种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活率高,且可明显缩短菝葜的生长期限。
实施例1
1、林地选择:选择山坡中下部、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缓坡地。
2、林地翻垦和土壤改良:造林之前将林地全面清除杂草,深翻土壤30cm~40cm,敲碎土块,施放基肥(每亩4000kg有机肥)后整平,整地时间在栽种前1个半月时进行。
3、选种:于2月中旬菝葜发芽前采挖根茎,选取5年以上生的表面紫褐色或黄棕色、断面红棕色的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芽头多而粗壮的根茎,发蔸多,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种根处理:取刚采挖、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分割切块,每个切块留有2~4个芽点,用生根催芽壮苗剂涂抹伤口,沥干。
5、栽种:栽种时按1.2m开沟作床,沟深要求20cm以上,深沟作为排水和作业道使用。栽种按行距40cm、株距30cm挖穴,每亩5500兜,栽种后覆土厚3cm~8cm,用手稍压紧,浇水保湿。
6、抚育管理:栽种后,苗床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和浇水。春夏之交,每亩追施有机肥1000kg,蔓长30cm~50cm时,搭架缚蔓,以利植物生长。夏季温湿时,易生叶斑病,应注意通风透光。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发现危害应及时防治,做到治早、治巧。使用药剂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高效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以减少农药在菝葜中的残留量。
8、采收、产地加工和贮藏技术
菝葜生长快,栽种后第4年的春、秋、冬季均可采挖,采挖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切片,干燥,用编织袋包装,收购贮藏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备用。
栽培过程中,统计出芽率约为57.4%,至缚蔓时的成活率约为50%,栽培至第4年时即达到菝葜药材采挖要求。
实施例2
1、林地选择:选择山冲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旱土地。
2、林地翻垦和土壤改良:造林之前将林地全面清除杂草,深翻土壤30~40cm,敲碎土块,施放基肥(每亩3000kg有机肥)后整平,整地时间在栽种前1个月进行。
3、选种:于2月下旬菝葜发芽前采挖根茎,选取5~10年生的、表面紫褐色或黄棕色、断面红棕色的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芽头多而粗壮的根茎,发蔸多,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种根处理:取刚采挖、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分割切块,每块应留有2~4个芽点,用生根催芽壮苗剂溶液浸泡2~3小时分割后的小块,取出沥干。其中,生根催芽壮苗剂购自山东聊城赛德农药有限公司,取生根催芽壮苗剂1袋(20g),加水4kg~6kg配制成生根催芽壮苗剂溶液
5、栽种:栽种时按1.2m开沟作床,沟深要求20cm以上,深沟作为排水和作业道使用。栽种按行距35cm、株距35cm挖穴,每亩5500兜左右,栽种后覆土厚约5cm左右,用手稍压紧,浇水保湿。
6、抚育管理:栽种后,苗床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相对湿度在60%~80%。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和浇水。春夏之交,每亩追施有机肥1200kg,蔓长30cm~50cm时,搭架缚蔓,以利植物生长。夏季温湿时,易生叶斑病,应注意通风透光。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发现危害应及时防治,做到治早、治巧。使用药剂宜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高效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以减少农药在菝葜中的残留量。
8、采收、产地加工和贮藏技术
菝葜生长快,栽种后第4年春、秋、冬季均可采挖,采挖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切片,干燥,用编织袋包装,收购贮藏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备用。
栽培过程中,统计出芽率约为68.8%,至缚蔓时的成活率为64.5%,栽培至第4年时即达到菝葜药材采挖要求。
实施例3
1、林地选择:选择在山坡中下部或山冲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缓坡地。
2、林地翻垦和土壤改良:造林之前将林地全面清除杂草,深翻土壤30cm~40cm,敲碎土块,施放基肥(每亩5000kg有机肥)后整平,整地时间一般在栽种前2个月时进行。
3、选种:于3月初菝葜发芽前采挖根茎,选取5~10年生的、表面紫褐色或黄棕色、断面红棕色的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芽头多而粗壮的根茎,发蔸多,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种根处理:取刚采挖、个子饱满而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分割切块,每块留有3个小芽点,用生根催芽壮苗剂涂抹伤口,沥干。
5、栽种:栽种时按1.2m开沟作床,沟深要求20cm以上,深沟作为排水和作业道使用。栽种按行距45cm、株距25cm挖穴,每亩5500兜左右,栽种后覆土厚约5cm,用手稍压紧,浇水保湿。
6、抚育管理:栽种后,苗床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和浇水。春夏之交,每亩追施有机肥800kg,蔓长30~50cm时,搭架缚蔓,以利植物生长。夏季温湿时,易生叶斑病,应注意通风透光。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发现危害应及时防治,做到治早、治巧。使用药剂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高效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以减少农药在菝葜中的残留量。
8、采收、产地加工和贮藏技术
菝葜生长快,栽种后第4年春、秋、冬均可采挖,采挖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切片,干燥,用编织袋包装,收购贮藏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备用。
栽培过程中,统计出芽率约为48.5%,至缚蔓时的成活率为42.5%,栽培至第4年时即达到菝葜采挖要求。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菝葜分割成小块后,未用任何生根剂进行处理。统计出芽率仅约为23.8%,明显低于实施例1~3的出芽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菝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菝葜的根茎切块,取带有至少一个芽点的块茎并用生根剂处理切口;将处理后的块茎栽种于林地土壤中,覆土、浇水;
栽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进行浇水、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施肥;
蔓长30cm~50cm时,搭架缚蔓,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菝葜的根茎选择5年以上生的饱满、芽多、无病虫害的根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菝葜的根茎为在春季时菝葜发芽前采挖所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茎带有2~4个芽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生根剂处理切口的步骤为:用所述生根剂溶液涂抹所述块茎的切口;或者,将所述块茎置于所述生根剂溶液中浸泡2~3小时,取出后沥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剂为生根催芽壮苗剂,所述生根催芽壮苗剂溶液的浓度为3g/L~5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的行距为35cm~45cm,株距为25cm~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的厚度为3cm~8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指按800kg/亩~1200kg/亩施用有机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林地土壤进行翻垦和改良的步骤:
选择弱酸性、土壤深厚、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及排水性良好的林地土壤,进行深翻、碎土,每亩施用3000kg~5000kg基肥后整平。
CN201811501569.0A 2018-12-10 2018-12-10 菝葜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9349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569.0A CN109349019A (zh) 2018-12-10 2018-12-10 菝葜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569.0A CN109349019A (zh) 2018-12-10 2018-12-10 菝葜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9019A true CN109349019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569.0A Pending CN109349019A (zh) 2018-12-10 2018-12-10 菝葜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901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838A (zh) * 2013-07-19 2013-12-11 四川同道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华重楼根茎诱导丛生芽快速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CN103583219A (zh) * 2013-11-26 2014-02-19 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短柱肖菝葜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6212038A (zh) * 2016-09-29 2016-12-14 紫云自治县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重楼根茎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838A (zh) * 2013-07-19 2013-12-11 四川同道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华重楼根茎诱导丛生芽快速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CN103583219A (zh) * 2013-11-26 2014-02-19 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短柱肖菝葜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6212038A (zh) * 2016-09-29 2016-12-14 紫云自治县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重楼根茎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世旺,徐艳霞,唐秀英: "菝葜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449B (zh) 一种黄柏重楼套种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1361446B (zh) 大花红景天种子育苗方法及栽培方法
CN103039261B (zh)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CN103798040A (zh) 高原地区黄草乌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6416656A (zh) 重楼的栽培方法
CN102771284B (zh) 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
CN106358651A (zh) 一种葛根的种植方法
CN102106231A (zh) 雷公藤驯化丰产方法
CN103477844A (zh)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2132655A (zh) 威灵仙的种植方法
CN105284399A (zh) 一种金铁锁的穴播种植方法
CN105794584A (zh)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CN104982171A (zh) 原生态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方法
CN102308714B (zh) 一种提高丹参酚酸类成份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181288B (zh) 半夏的复合型栽培方法
CN109526506A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4012273A (zh) 一种南板蓝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2550272A (zh) 一种防风的种植方法
CN101473739B (zh) 吉祥草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5580585B (zh) 板栗冠下东北太子参野生变家种栽培方法
CN110352806A (zh) 一种粘性土壤重楼栽培方法
CN110140584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CN107242015A (zh)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7466768A (zh) 黄精育苗与栀子套载的方法
CN106818125A (zh) 金银花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