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8515A -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8515A
CN109348515A CN201811427261.6A CN201811427261A CN109348515A CN 109348515 A CN109348515 A CN 109348515A CN 201811427261 A CN201811427261 A CN 201811427261A CN 109348515 A CN109348515 A CN 109348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ate
data fram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72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8515B (zh
Inventor
黄增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272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8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8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8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聚合数据帧和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后,将最后一次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并根据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从而基于当前传输速率、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带宽,向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该方法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保障了无线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用户对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较好的保证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IEEE802.11标准可以通过改变物理层的调制与编码方式,提供对多种传输速率的支持。传统的传输速率调节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样本率(Sample Rate)法:在每10个数据包(或称“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随机选择一个除当前传输速率外的传输速率来发送其中的一个数据包,对于每种传输速率,记录传输失败的数据包数量、传输成功的数据包数量和总传输时间,然后计算每个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间。若由随机选择的传输速率发送的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间小于当前传输速率下的平均传输时间,那么就用随机选择的传输速率去更新当前传输速率。但若有4个连续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则将选择一个更慢的传输速率来进行发送。
方式二、速率自适应(ARF)算法:预设有两种阈值θu和θd,θu是最大连续成功传输数据包的数量,θd是最大连续失败传输数据包的数量,θu被设置为10,θd被设置成2。当连续成功传输数据包的数量达到θu时,上调现有的传输速率;当连续失败传输数据包的数量达到θd时,下调现有的传输速率;若不满足上述两条件,则保持现有的传输速率不变。
方式三、ONOE法:预设信用度的变量,保存每个传输链路当前传输速率的信用度。初始状态下,节点若使用802.11b标准,则将传输速率初始化为11Mbps,如使用802.11a/g标准,则设为24Mbps,其信用度都为0,周期执行时间为1秒。经过一个周期后,根据每个传输链路的传输状况估计出当前的信道状态,做出传输速率的调整决定,并更新信用度,信用度的更新基本规则如下:
(1)若没有数据包发送成功,则将当前传输速率降低到下一级,信用度计数器复位为0;
(2)若发送了10个以上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的平均重传次数大于1,则将当前传输速率降低到下一级,信用度计数器复位;
(3)若已发送的数据包中,超过10%的数据包需重传,则信用度减1,直到0为止;
(4)若已发送的数据包中,少于10%的数据包需重传,则信用度加1。
方式四、RBAR法:其通过修改相应的数据帧结构来承载传输速率交互相关的信息,从而利用接收端,如目的站点,估计当前信道质量,并反馈最佳传输速率给发送端,如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使得信道估计更加准确,更适应于快速变化的信道环境。
然而,发明人发现上述四种方式只能实现一条空间流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无法对802.11ac标准具有的多工作带宽、多空间流的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进行调节,空间流为通过多个天线形成的多发多收的空间资源,故不能保证802.11ac标准下无线网络的吞吐率和无线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数据的上述问题,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保障了无线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应用在无线接入点AP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
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获取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替换为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包括:
选取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当所述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高于所述选定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当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所述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
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和历史误码率,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包括:
若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所述AP与所述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
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装置,应用在AP中,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替换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获取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所述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替换为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选取单元;
所述选取单元,用于选取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高于所述选定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当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所述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
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和历史误码率,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当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运算单元;
所述第一运算单元,用于若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运算单元;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用于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所述AP与所述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在获取聚合数据帧和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后,将最后一次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并根据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从而基于当前传输速率、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带宽,向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可见,该方法在802.11ac标准下根据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历史信息,确定出不同带宽不同条数空间流下最大吞吐率对应的当前传输速率,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保障了无线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适用的无线局域网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P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速率标签值与空间流条数、发送带宽、传输速率的三维坐标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探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没有收到数据帧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到数据帧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可以应用在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本申请描述的通信技术可以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采用码分多址、正交频分多址等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使用LTE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5G)系统。
该WLAN支持IEEE 802.11ac的通信标准(下面简称“IEEE 802.11ac标准”),IEEE802.11ac标准包括:更宽的工作带宽、更多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间流(spatial streams)、多用户的MIMO,以及更高阶的调制(modulation),如工作带宽可提升至160MHz、空间流的条数可增加到8条、调制可达256QAM。
WLAN可以包括AP和目的站点,AP与目的站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用于传输数据包。其中,AP满足IEEE802.11ac标准,存在多种传输速率、更宽的工作带宽、多条数空间流,目的站点可以是终端。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
如图2所示,AP可以包括发送调度模块和传输速率调节模块。
发送调度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聚合数据帧,并向传输速率调节模块发送参数获取请求,参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发送该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参数,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
传输速率调节模块,用于存储每次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可以包括每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使用的可用发送带宽、可用发送带宽支持的空间流条数、和可用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传输速率、目的站点返回的响应ACK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以及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硬件滤除等信息。
传输速率调节模块在保证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最大化的基础上,根据历史信息确定当前发送参数,当前发送参数可以包括当前传输速率、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宽等参数,并在接收到参数获取请求后向发送调度模块发送当前传输速率、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带宽,以使发送调度模块根据确定的当前发送参数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传输速率为物理层的调试速率,每种调试速率在同一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存在唯一对应的发送速率。
传输速率调节模块在当前发送带宽下的信道持续良好的情况下,基于存储的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历史信息,试探性的选择一个比当前传输速率更高的探测传输速率,并使用此探测传输速率向目的站点发送当前待发送的聚合数据帧。若发送成功,则将该探测传输速率存储在当前发送参数中。其中,在初次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时,该历史信息为预设的信息。
可见,上述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可以在多带宽与多空间流数场景下,根据存储的历史信息,实现传输速率的调节,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使MAC吞吐率最大化。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10、获取聚合数据帧和该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AP可以接收网络侧预向与该AP关联的目的站点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帧,也可以从自身存储器中读取至少一个数据帧,并将该至少一个数据帧作为当前的聚合数据帧。
步骤320、将最后一次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在执行该步骤之前,需要存储最后一次(或称“上一次”)AP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历史信息,如图4所示,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101、判断与目的站点间是否未发送过聚合数据帧;
若检测到与目的站点间未发送过聚合数据帧,则执行步骤3102;
若检测到与目的站点间发送过聚合数据帧,则执行步骤3103。
步骤3102、对目的站点进行信息初始化。
初始化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发送参数:
AP与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传输速率集、误码率(PER)表perTable、不同发送带宽中发送速率的速率标签值(或称“传输速率的速率标签值”)、没有收到数据帧响应的次数No_respond_times、上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传输速率、传输速率偏移量RateOffset、上一次速率探测时刻lastprobeTime及速率探测周期probePeriod、下一次最佳传输速率、最大传输速率rateMax、初始发送带宽、信道状态良好次数Channel_is_good_times、上一次带宽探测完成时刻及带宽探测周期、预设误码率阈值、预设误码率阈值、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第三预设数量、预设误码值、预设次数阈值、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等,其中,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第三预设数量和预设误码值均为大于零的整数,且第一预设数量不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AP与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传输速率集是将AP支持的传输速率与目的站点支持的传输速率取交集后获得的。
其中,速率标签值为一个整数,速率标签值与空间流的条数、发送带宽、传输速率相对应。对于不同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不同传输速率的速率标签值可以表示为:N=validRateVHT[n][m][p],其中,N表示标签值,N为整数;该数组的第一个参数n表示发送带宽的个数;第二个参数m表示支持的空间流的条数;第三个参数p表示支持的传输速率的个数;
以采用IEEE802.11ac标准、支持4条的空间流、160Mhz工作带宽的AP,且该AP可以支持156个满足IEEE802.11ac标准的传输速率为例,对传输速率集的初始化:
在156个传输速率按0~155的速率标签值排序后,以三维数组的方式存储:validRateVHT[4][4][10],其中,该数组的第一个参数4表示发送带宽的个数,包括:20Mhz、40Mhz、80Mhz和160Mhz总共4个发送带宽;第二个参数4表示支持的4种条数的空间流,包括:1条空间流、2条空间流、3条空间流和4条空间流。第三个参数10表示支持的传输速率的个数,包括:MCS0~MCS9。例如,元素validRateVHT[0][0][0]=0,标签值为0表示:传输速率为MCS0、发送带宽为20Mhz工作带宽,空间流为1条;元素validRateVHT[0][0][6]=6,标签值为6表示:传输速率为MCS6、发送带宽为20Mhz,空间流为1条。可以理解的是,由于IEEE802.11ac标准规定,20Mhz带宽下不支持MCS9的传输速率,因此元素validRateVHT[0][0][9]、validRateVHT[0][1][9]、validRateVHT[0][2][9]以及validRateVHT[0][3][9]的速率标签值无效。另外,由于目的站点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一般为AP所支持的速率的子集,因此目的站点对应的数组validRateVHT[4][4][10]中存在无效的速率标签值。设无效的速率标签值为255,则上述元素的速率标签值为255。
例如,某目的站点支持传输速率为MCS0~MCS8、工作带宽为20Mhz、40Mhz,以及两条空间流,则元素validRateVHT[0][0][9]=255,validRateVHT[0][1][9]=255。validRateVHT[0][2][0]~validRateVHT[0][3][9]=255,validRateVHT[1][0][9]=255,validRateVHT[1][1][9]=255,validRateVHT[1][2][0]~validRateVHT[3][3][9]=255。
如图5所示,x轴为传输速率轴,y轴为空间流条数轴,z轴为发送带宽轴。A区域、B区域、C区域、和D区域,分别表示20Mhz、40Mhz、80Mhz、160Mh的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标签值。其中,每个速率标签值对应该发送带宽中该条数的空间流下的传输速率。虚线上的速率标签值为该发送带宽中该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rateMax对应的速率标签值。rateMax可以在初始化时将不同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最高传输速率全部设置为MCS5对应的标签值,即rateMax[0][0]=5…rateMax[3][3]=151。
可以理解的是,在40Mhz的发送带宽中1条空间流下的第一个速率标签值为36,以此类推,160Mh的发送带宽中4条空间流下的最后一个速率标签值为155。
初始的误码率表包括AP可以支持的传输速率中每种传输速率对应的预设误码率,由于传输速率与速率标签值相对应,误码率表可以用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表示为:perTable[x],参数x表示速率标签值。
也就是说,通过速率标签值与历史信息的映射关系可以更新误码率表。例如,上一次AP与目的站点的历史信息包括:传输速率为MCS6、发送带宽为20Mhz、1条空间流,则其对应的速率标签值为validRateVHT[0][0][6]=6,后续需要将该次发送的误码率更新到误码率表perTable[6]中。
以采用IEEE802.11ac标准、支持4条空间流、160Mhz工作带宽的AP、156个速率标签值,且该AP可以支持156个满足IEEE802.11ac标准的传输速率为例,不同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空间流对应的初始化信息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3103、存储上一次AP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历史信息。
步骤330、根据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该当前误码率为存储的误码率表中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历史误码率。
为了降低计算MAC吞吐率的时间,在执行该步骤之前,AP可以根据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rateOffset的映射关系,以及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rateMax,可以获取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结合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与存储的OldRSSI值,得到当前RSSI值,表示为:CurrentRSSI=0.2*OldRSSI+0.8*CurrentNewRSSI。
该有效传输速率范围为以最大传输速率为起点向左偏移传输速率偏移量个传输速率后的范围,可以表示为:rateMax-rateOffset~rateMax。其中,图5中虚线所在的传输速率为最大传输速率,可见,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其中,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RateOffset的映射表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RSSI值(dBm) >-45dBm -55dBm~-45dBm <-55dBm
RateOffset 3 4 5
表2中,大于-45dBm的RSSI对应的RateOffset为3;在-55dBm与-45dBm间的RSSI对应的RateOffset为4;小于-55dBm的RSSI对应的RateOffset为5。
将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内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有效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MAC吞吐率可以表示为:Throughput=(1-NewPer)*V;
其中,Throughput表示MAC吞吐率,NewPer表示存储的当前误码率,V表示传输速率,即调制速率。
轮询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或各种有效传输速率,计算出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每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步骤340、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依次计算出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MAC吞吐率,并记录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最大MAC吞吐率值对应的传输速率,选出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MAC吞吐率,将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如图5所示,假设此时确定的当前发送带宽为20Mhz,rateOffset=3,空间流条数4、3、2、1下对应的rateMax的速率标签值分别为34、26、17、8。以MAC吞吐率为指标,空间流4、3、2、1下的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标签值分别为33、25、15、8,最后再比较速率标签值为33、25、15、8对应的MAC吞吐率,若计算得到速率标签值8对应的MAC吞吐率最高,则选定传输速率为速率标签值8所对应的传输速率。
为了提高吞吐率,可以使用比选定传输速率更高的传输速率发送数据帧,但除初始化传输速率或初始化传输速率外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先经过探测获得。探测是指当信道条件持续良好的情形下,试探性的选择一个比选定传输速率更高的传输速率进行试探性的发送,如果试探成功,则将该传输速率纳入下一次发送参数决策中。
若当前传输速率为当前发送带宽的最大传输速率,则将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即此时不执行速率探测,并将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在当前传输速率不为当前发送带宽的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
若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则将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并将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若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则高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并将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其中,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由上一次速率探测时刻与速率探测周期决定,初始的速率探测时刻为预设时刻。
如图5中所示,假设最优速率决策出的速率标签值为8、满足更高速率探测的条件、rateOffset为3,则执行的探测传输速率为14(2条空间流,MCS5),即这种情况下的探测传输速率=rate_index_max+rate_mcs_max–rateOffset,其中rate_index_max表示该空间流下对应的最大传输速率的速率标签值,rate_mcs_max表示该带宽该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的个数。
例如,20Mhz带宽中1条流下rate_index_max=8,rate_mcs_max=9。由于此时传输速率已是该带宽下最高的传输速率,如速率标签值35的传输速率,即在该带宽下再也找不到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供探测,故放弃速率探测。
步骤350、基于当前传输速率、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带宽,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
在执行该步骤之前,对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检测;
若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不启动波束波形TxBf功能;若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启动TxBf功能。其中,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表示信道持续良好,此时可以进行更高的传输速率探测,也可以关闭TxBf功能,以降低硬件的能耗,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表示信道不好,此时需要进行TxBf,以提高吞吐率。
基于当前传输速率、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当前发送带宽,以及TxBf的启动状态,向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
可选地,在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获取此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可以包括发送的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即接收的响应ACK的次数和响应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1)在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小于数据帧的总数量的情况下:
基于发送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表示为:SubPer=100*num_fail/num_enque。其中,SubPer表示子误码率,num_fail表示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num_enque表示数据帧的总数量。
根据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SubPer和历史误码率OldPer,重新获取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NewPer,具体为:
查找误码率表中上一次传输速率的速率标签值对应的OldPer,将该SubPer与OldPer,采用加权平均算法,获得当前误码率NewPer,如表示为:NewPer=0.75*OldPer+0.25*SubPer,即单次发送的误码率对最终的误码率值只有0.25的加成,以平滑误码率,防止出现误码率突变。将NewPer进行存储,即成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历史误码率。
其中,当NewPer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以扩大有效传输速率范围,该过程表示速率探测失败,和/或减小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NewPer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以缩小有效传输速率范围,该过程表示速率探测成功,将信道良好次数统计值复位为0,和/或增大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为了保证计算出的当前误码率的准确性,在误码率表的更新上还需要注意更新后误码率表的单调性,即高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不得低于低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结合图5,需要检查图5中虚线右边的所有传输速率,确保虚线右边的所有传输速率对应的PER不小于NewPer。同理,若NewPer<perTable[5],则检查虚线左边的所有传输速率对应的PER应不大于NewPer。
例如,上一次发送的速率标签值为5,即20Mhz、1条空间流、MCS5,且本次算出的NewPer大于误码率表中原保存的误码率,即NewPer>perTable[5],表示误码率变大了,为了保证单调性,此时需要检查误码率表中所有传输速率大于MCS5的传输速率所对应的PER,保证该PER大于等于NewPer,若该PER比NewPer小,则需要将该误码率值更新为NewPer。
可选地,若NewPer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如0.5,表示此时信道恶化严重,则降低该带宽中该空间流下最大传输速率rateMax的值,即将当前的rateMax下调降低到下一档有效速率标签值。
若NewPer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当前传输速率为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若NewPer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当前传输速率为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当NewPer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且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NewPer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且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2)在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等于数据帧的总数量的情况下:
若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由于在上一次为没有收到响应时,不进行误码率的计算,故为了保证速率调节的准确性,在上一次没有收到数据帧响应的次数超过预设未响应次数阈值时,当前误码率为误码率表中相应速率标签值对应的上一次误码率与预设误码值的,和且更新后的当前误码率与1比较,若更新后的当前误码率小于1,则保存该更新后的当前误码率;若更新后的当前误码率大于1,则将更新后的当前误码率更新为1。在上一次为带宽探测的情况时,误码率表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在当前传输速率为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时,为了提高数据帧发送的成功率,在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之前可以对发送带宽进行探测,以得到最大的当前可用发送带宽。
带宽探测是通过连续复制带宽探测帧,如RTS帧,覆盖AP与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并根据收到的带宽探测响应帧,如CTS帧情况来确定当前的空闲发送带宽。
具体为,根据上一次带宽探测完成时刻与带宽探测周期,确定下一次带宽探测时刻。
当检测到当前时刻小于下一次带宽探测时刻时,不进行带宽探测;
当检测到当前时刻不小于下一次带宽探测时刻,或执行强制带宽探测时,执行以下步骤:
向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AP与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接收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如CTS帧可以在扰码信息中携带空闲发送带宽信息;
若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最大发送带宽,则将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从而动态调整最优的发送带宽,以降低空口碰撞的几率。
可选地,如果每个数据帧发送都进行带宽探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空口的利用率,因此在AP与目的站点间的信道状态良好时,可以扩大带宽探测周期,以实现数据帧的多次发送。在AP与目的站点间的信道状态不好时,可以缩小带宽探测周期,以提高数据帧发送的成功率。或者,预先设置带宽探测标志值,通过使能带宽探测标志值,强制上述执行带宽探测过程,具体的带宽探测触发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以探测80Mhz的发送带宽为例,如图6所示。AP向目的站点发送4个RTS帧,每个RTS帧占用20Mhz的发送带宽,经过一个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space,SIFS)后接收到目的站点发送的两个CTS帧,由于有40Mhz的发送带宽存在干扰,故另外两个RTS帧没有相应的CTS帧返回。返回的每个CTS帧占用20Mhz的发送带宽,每个CTS帧均指示当前有40Mhz的空闲发送带宽。AP与目的站点间可以通过40Mhz的发送带宽发送数据帧,且在目的站点成功接收到数据帧后返回响应帧,如ACK帧,每个响应帧占用20Mhz的发送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RTS帧的参数信息为预设信息,其可以包括AP与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小传输速率、最小发送带宽,最小空间流条数。
如图7所示,AP在发出聚合数据帧后未收到响应情形下,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401、判断上一次是否是通过探测传输速率发送的数据帧;
若是,则执行步骤3402;
若否,则执行步骤3403;
步骤3402、确定上一次速率探测失败,扩大速率探测周期。
即延迟下一次速率探测时刻,之后执行步骤3404。
步骤3403、确定上一次聚合数据帧发送失败,之后执行步骤3404;
待传输的数据帧发送失败,表明对于该数据帧没收到任何回应,默认在空口发送了碰撞,因此强制使能RTS带宽探测标志,下一次发送将先进行RTS带宽探测,之后执行步骤3404。
步骤3404、执行带宽探测,并判断未回应次数统计值是否超过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3405;
若否,则执行步骤3406;
步骤3405、将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之后执行步骤3406。
步骤3406、更新误码率表中相应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如图8所示,AP在发出聚合数据帧后收到部分响应情形下,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407、计算上一次传输速率对应的NewPer,并复位没有收到数据帧响应的次数。
步骤3408、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为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
若是,则执行步骤3409;
若否,则执行步骤3410;
步骤3409、发送的聚合数据帧为非速率探测的数据帧,之后执行步骤3411;
步骤3410、发送的聚合数据帧为速率探测的数据帧,之后执行步骤3414;
步骤3411、判断NewPer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3412;
若否,则执行步骤3413;
步骤3412、将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更新误码率表中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步骤3413、将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更新误码率表中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步骤3414、判断NewPer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3415;
若否,则执行步骤3416;
步骤3415、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增大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更新误码率表中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步骤3416、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更新误码率表中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获取聚合数据帧和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后,将最后一次向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并根据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从而基于当前传输速率、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当前发送带宽,向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该方法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保障了无线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装置,应用在AP中,如图9所示,该调节装置包括:获取单元910、确定单元920和发送单元930;
获取单元910,用于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确定单元920,用于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获取单元91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确定单元920,还用于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发送单元930,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替换单元940;
获取单元91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获取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替换单元940,用于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替换为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选取单元950;
选取单元950,用于选取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确定单元920,还用于当所述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高于所述选定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当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所述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获取单元910,还用于基于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
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和历史误码率,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调节单元960;
调节单元960,用于当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运算单元970;
第一运算单元970,用于若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运算单元980;
第二运算单元980,用于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990;
发送单元930,还用于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所述AP与所述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接收单元990,用于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
确定单元920,还用于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各方法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器1010、通信接口1020、存储器1030和通信总线1040,其中,处理器1010,通信接口1020,存储器1030通过通信总线10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030,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存储器1030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获取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替换为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包括:
选取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当所述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高于所述选定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当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所述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
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和历史误码率,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和/或增大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包括:
若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所述AP与所述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
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
上述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各器件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复赘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计算装置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110。图11显示的计算装置11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计算装置11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装置11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12和处理单元111)的总线113。
总线11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单元11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1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123。
存储单元11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124的程序/实用工具1125,这样的程序模块11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装置11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计算装置11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装置11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15进行。并且,计算装置11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1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16通过总线113与用于计算装置11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装置11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中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实施例中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应用在无线接入点AP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吞吐率;
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站点最后一次返回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预设RSSI值与传输速率偏移量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获取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
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每种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替换为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对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有效传输速率范围包括的各种有效传输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包括:
选取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作为选定传输速率;
当所述当前发送带宽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次数阈值、且当前时刻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高于所述选定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当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当前时刻不为预设的速率探测时刻时,将所述选定传输速率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选取所述选定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间流的条数作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和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的子误码率;
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子误码率和历史误码率,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获取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当前误码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上调一个等级,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当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在相应条数的空间流下的最大传输速率下调一个等级,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包括:
若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当前误码率不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一预设数量,和/或减小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若所述重新获得的当前误码率大于预设比例阈值、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高于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一个等级的探测传输速率,则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和/或增大所述探测传输速率对应的速率探测周期。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聚合数据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则将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增加第三预设数量;
当增加第三预设数量后的未回应次数统计值大于预设未回应次数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的信道状态良好次数统计值减少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对应的误码率增加预设误码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聚合数据帧包括的数据帧的总数量等于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失败的数据帧的数量,且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则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带宽探测请求帧,以探测所述AP与所述目的站点共同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空闲发送带宽;
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包括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的带宽探测响应帧;
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不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空闲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若所述空闲发送带宽大于所述最大发送带宽,则将所述最大发送带宽确定为下一次发送聚合数据帧的发送带宽。
9.一种传输速率的调节装置,应用在AP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聚合数据帧和所述聚合数据帧对应的目的站点;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将最后一次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数据帧的可用发送带宽确定为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发送带宽;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的各种传输速率及其对应的当前误码率,得到所述当前发送带宽中不同条数的空间流下各种传输速率对应的MAC吞吐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基于最大MAC吞吐率对应的传输速率确定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的当前传输速率和当前空间流的条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所述当前空间流的条数和所述当前发送带宽,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811427261.6A 2018-11-27 2018-11-27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348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7261.6A CN109348515B (zh) 2018-11-27 2018-11-27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7261.6A CN109348515B (zh) 2018-11-27 2018-11-27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515A true CN109348515A (zh) 2019-02-15
CN109348515B CN109348515B (zh) 2022-08-16

Family

ID=6531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7261.6A Active CN109348515B (zh) 2018-11-27 2018-11-27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85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68A (zh) * 2019-03-19 2019-05-17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帧聚合算法
CN112312432A (zh) * 2020-09-25 2021-02-0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3068202A (zh) * 2020-08-19 2021-07-02 鲍俐文 网络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快速传输的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252A (zh) * 2004-09-30 2006-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多速率自适应传输的方法
US20100322219A1 (en) * 2009-06-05 2010-12-23 Broadcom Corporation Management frame directed cluster assignment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11049842A (ja) * 2009-08-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基地局およ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CN102315906A (zh) * 2011-09-21 2012-01-1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40254408A1 (en) * 2013-03-08 2014-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associated with frame aggregation
CN104219025A (zh) * 2014-09-16 2014-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p下行聚合帧长度和速率的自适应调整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252A (zh) * 2004-09-30 2006-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多速率自适应传输的方法
US20100322219A1 (en) * 2009-06-05 2010-12-23 Broadcom Corporation Management frame directed cluster assignment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11049842A (ja) * 2009-08-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基地局およ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CN102315906A (zh) * 2011-09-21 2012-01-1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40254408A1 (en) * 2013-03-08 2014-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associated with frame aggregation
CN104219025A (zh) * 2014-09-16 2014-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p下行聚合帧长度和速率的自适应调整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WAN KIM;SUNSHIN AN: "Throughput enhancement by Dynamic Frame Aggregation in multi-rate WLANs", 《2012 19TH IEEE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VEHICULAR TECHNOLOGY IN THE BENELUX (SCVT)》 *
李志杰;方旭明: "MIMO-WLAN的帧聚合优化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芳芳: "基于IEEE 802.11n Block ACK机制的速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68A (zh) * 2019-03-19 2019-05-17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帧聚合算法
CN113068202A (zh) * 2020-08-19 2021-07-02 鲍俐文 网络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快速传输的系统
CN112312432A (zh) * 2020-09-25 2021-02-0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312432B (zh) * 2020-09-25 2022-02-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515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5541B2 (en)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 feedback to the transmitter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the like
US11362873B2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95858B (zh)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双模(单用户和多用户)分组错误率的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R100990342B1 (ko) Tbs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9348515A (zh) 无线网络中传输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JP2012518374A (ja) バーストサイズシグナリングおよびパーティション規則
CN107078846A (zh) 无线连接的速率适配算法
CN101110815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多速率自适应传输的方法
CN104838611B (zh) 用于su-bf和mu-mimo操作的统一速率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29024A (zh) 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网络媒体预留以及对mac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分段或聚合
US11082269B2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757562B2 (en) Remedial action based on inter-packet received power
CN107925514A (zh) 使用触发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US11464032B2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4509144A (ja) 極高スループット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制御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WO2013008167A1 (e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913714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91569A (zh) 针对窄带系统的功率优化的自适应信道估计
CN114599026B (zh) 一种下载速率的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WO202307190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5117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582148A (zh) 调度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基站
Park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Fast Link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for WLAN Systems. Electronics 2021, 10, 91
CN101771506A (zh) 一种参数上报的方法、装置
CN115801505A (zh)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