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8160A -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8160A
CN109348160A CN201811092577.4A CN201811092577A CN109348160A CN 109348160 A CN109348160 A CN 109348160A CN 201811092577 A CN201811092577 A CN 201811092577A CN 109348160 A CN109348160 A CN 109348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equipment
meeting
data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2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8160B (zh
Inventor
K·S·H·比尔
Y·尼尔
F·J·J·路威特
G·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ko SA
Original Assignee
Bako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88266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934816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270,65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75634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ako SA filed Critical Bako SA
Publication of CN109348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8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160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27Collaboration services where a computer is used for data transfer and the telephone is used for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environmental sensors, e.g. for detecting temperature, luminosity, pressure, earthquak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6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executable data, e.g. software
    • H04N21/818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executable data, e.g. softwar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executed by a peripheral of the client device, e.g. by a reprogrammable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cology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在会议传递来自用户的任意媒体内容的电子会议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可包括适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显示器节点的节点配置装置,该显示器节点耦合到第一显示器。节点配置装置适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并控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在第一显示器上的显示。提供适用于经由通信网络传递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其中该外围设备是连接单元,包括:(e)适用于耦合到具有第二显示器、存储器和操作系统的处理设备的端口的连接器;以及(f)用于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发射机,提供了适用于被加载到该处理设备上并且在该处理设备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适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所述程序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提供了允许用户执行用户动作的输入设备,该用户动作触发所述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通过所述端口到所述发射机的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9/14,申请号为201280055744.2(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2/068168),名为“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包括用于向网络提供连接至通信网络的方法或设备或者操作网络的方法、用于显示媒体内容的方法或设备以及与用于执行这些方法中的任一种的软件。
背景技术
用于协作的工具
允许自组织人群彼此交流是协作、问题解决、协商、教导和教育等的基础方面之一。为了帮助交流,已经存在诸如电子会议工具之类的大量电子通信工具,例如,同步和异步会议、在线聊天、即时消息收发、音频会议、视频会议、数据会议、应用共享、远程桌面共享、电子会议系统、协作管理(协调)工具、项目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和社交软件系统。
一种典型的方法是通常涉及使用演示软件的演示文稿的讲座或研讨。在很大程度上,传统的单人演示或讲座只要关心确定、构造、扩充或修改要呈现的信息,已经在观众处于相当被动的模式的情况下进行。
如同其它业务流程,会议正趋向于数字化。人们日渐增多地在实际会议之前和期间单独并结合宽带网络来使用计算机技术以支持他们的会议目标。例如,电子邮件被用来传递文件以供人们在会议之前阅读。
公司网络和因特网上的协作工作空间向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协作者提供与项目或会议相关的文档的虚拟储存库。为了在同一房间中以及在远程位置的人,诸如连接交互式网络的白板和视频会议应用之类的电子会议支持系统是可用的。
AMIDA最终公开报告描述了会议支持技术的开发背后的总体方法。它报告众多研究确认会议掌控了人们工作的方式。即,根据MCI Worldcom在2003年进行的研究,一个商务人士每个月参加60个会议。人们出于多个原因按组开会。他们以众多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方式交互,并且他们的交互的结果因参与的人以及他们正就其进行协作或交流的项目而变化。业务流程的研究还揭示与项目或流程相关联的“工作负载”中的大约80%在准备会议时发生。换言之,许多人将“实况”会议视作他们可跨过和测量他们及其同事的生产力的里程碑或绝限。不幸的是,对于许多信息管理者而言,不断地开会削弱了他们为下一个会议做好充分准备的能力,从而持续地进行恶性且负面的循环。
然而,Marc Al-Hames等人在“Audio-Visual Processing in Meetings:SevenQuestions and Current AMI Answers(会议中的音频-视觉处理:七个问题和当前AMI回答)”中报告提及尽管工作日中的大部分是被会议和讨论消耗的,但不幸的是很多会议和讨论既不是高效地,也不是特别成功的。他们报告了其中人们被要求选择他们认为在会议中频繁经历的情绪项的研究。从不止三分之二的参与者提及的排名最前的回答是“无聊”;此外接近三分之一提到“恼怒”作为一个频繁感知到的情绪。
结论是不管对会议的过多电子辅助,尚未解决处理会议的基本问题。事实上,在企业上下文中组织和进行会议涉及大量因素。
参与
缺乏会议效率在以下文中解决:"Mood indicators on electronic meetingtools(电子会议工具上的情绪指示符)"IBM,IP.com号:IPCOMOOOOl 171ID,公开日期:2003年3月12日。该文解决了缺少直接反馈使会议变得笨拙、低效且经常没有成果的问题。它提出了“情绪指示符”以及“我想要问一个问题”指示符,这允许演示者选择适当的时候暂停、改变路线或回答问题。有争议的是,打断滔滔不绝的演示者可能是尴尬的;然而,在许多不同的人正试图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时有时难以获得问问题或做出评论的机会。类似地,US6966035提出了显示“小声说话框”以供参与者表达观点。为了增加用户参与,US 2010/0087139公开了一种用于向另一计算机发送选择的系统,并且US 2006/0095376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投票的系统。
评论、投票或选择要求中央授权机构提供供选择或评论或投票的信息。因此,这些提议仍然将诸如演示者等中心人物置于主导地位并且会议的其它成员很大程度上是具有有限选择或投票或参与权的观众。
会议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常有人迟到或不得不早退。在有人迟到的情况下,必须决定会议是否中断并给出目前为止的进度概况。对于有人早退(通常是高级别的人),可能就没有后续讨论。如果存在记笔记的人,这提供了对会议的个人概述,但不是客观的概述。
现有系统未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法律和安全性问题
会议的法律要求是演示文稿、评论和提议需要被完整地再生,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股东会议中),会议中的事件应当被全程记录。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工作技术(尤其是那些捕捉会议期间生成的除了文本和图形之外的人类口头和非口头通信(音频和视频交互)的那些技术)许诺对人们将如何为会议做准备以及如何在会议期间和之后表现具有长期影响。另外,连接到网络带来病毒、恶意软件或间谍软件在任一方向上的传输的危险,并且存在复制机密信息的危险。
实际困难
可伸缩性和使用容易度
在会议中使用电子工具甚至存在更多的基本问题。如果两个人想要进行两个演示,则或者通常他们的两个演示必须被放置在一个机器上或者存在在演示者的机器之间切换的需求。为了将计算机的显示内容带给投影仪,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将显卡的显示适配器连接到投影仪的视频输入端的线缆(方法1)或者使用捕捉显示内容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该显示内容发送到连接到投影仪的远程基础单元的软件(方法2)。这通常被称为“远程桌面”并且大多被用于进行远程管理或远程IT协助目的。
较不常见但也被实施的方法是使用连接到显卡的显示适配器的、捕捉、编码显示内容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来流传送显示内容的特殊设备(方法3)。
方法1具有若干实际问题和缺点。在其中人们想要从他们自己的计算机贡献内容(例如在显示器上投影图像)的会议中,诸如VGA线缆等视频线缆通常被用来将每一个PC一次一个地连接到投影仪。这不仅不是可伸缩的,而且可能且经常是麻烦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浪费宝贵的会议时间并将精力放在会议之外。例如在为计算机检测投影仪,或者在PC的格式不同于投影仪的格式时计算机必须被重启的情况下,连接可能变得更困难且耗时。另外,改变格式可使得计算机具有不与其自己的屏幕兼容的新格式,从而使得在单独重启PC时,在计算机屏幕上不显示任何东西。在没有可见屏幕图像的情况下,必要的重新配置可能是困难的。这些问题由于多个因素而恶化:
使用许多不同的视频适配器,诸如VGA、DVI、DP、HDMI。
到达取决于线缆长度:太长使得有形线缆在会议室内“搅拌”,太短降低了灵活性,经常需要人们在他们想要演示某一东西时在会议室内来回走动。
线缆连接要么是点对点的,要么需要单调且广延的布线,并且使用负载且昂贵的视频交换机。
找到计算机和显示器或投影仪都支持的正确的显示器分辨率和刷新率经常是困难且耗时的。
方法2也具有许多缺陷。如果连接到公司LAN,则存在病毒、恶意软件或间谍软件在任一方向上传输的危险,存在复制机密信息的危险,并且难以进行连接,例如输入用户代码和口令以及管理这些口令和用户代码。
方法3的优点是计算机无需使用其自己的处理能力来带来容易地通过网络传输的形式的显示内容。该优点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的增长而变得较没有意义。方法3的缺点是仍有方法1经常遇到的连接到显示适配器的相同问题。另一缺点是所提及的特殊设备需要显著的处理能力,这意味着该设备将消耗大量功率、相对较大且肯定是相对较昂贵的。
现在正在酝酿中的替代方法是使用计算机的公知的USB接口来提取计算机的显示内容。US 2009/0198839公开了这一可插线缆安排。US 2011/0115689公开了用于无线连接到投影仪的相似的USB解决方案。因此,使用标准USB端口来将投影仪连接到计算机随着时间可能变得是常见的。然而,这通常需要特殊的驱动程序以及甚至特殊硬件。
使用标准USB端口来将投影仪连接到计算机因此可能变得是常见的,但即使这发生了,也将在若干年内存在新老机器的混合。
防火墙
防火墙可能有另外的问题。通常,会议访问者将带来诸如膝上型计算机之类的针对不同的公司联网环境设置并因此具有不同或不兼容的联网设置的计算机。防火墙的设置可能是复杂的,并且如果没有正确地完成防火墙的设置,必须通过防火墙的电信软件可能会被阻塞。为了解决与防火墙相关联的问题,可能必须开放端口或者在例外列表中标识或甚至添加程序。除了网络(硬件)防火墙和操作系统防火墙之外,如果存在任何基于软件的第三方防火墙(诸如Zonealarm,CA Internet安全套装或McAfee防火墙),则必须遵循该软件开发者的文档来将程序放置在安全列表上或者向防火墙规则添加例外。这一活动超出了普通用户。忙乱于计算机设置或必须要求IT支持浪费了宝贵的会议时间并将精力放在会议之外。
结论
使用高级电子工具来举办面对面会议现在仍有以下问题:
-联网基础结构的复杂性。
-对被假定为设计成支持非专家用户的日常使用的当前系统中的用户的技术专业知识的高度需求。
-在会议中使用复杂技术的障碍。
-各种各样可能的协作软件解决方案——没有一个看上去解决了举办成功会议的基本问题。-对于会议成员而言会议是无聊或令人恼怒的。
-公司网络中采用的防火墙和其它安全措施的复杂性。
-缺少或限制会议成员的参与。
-被花费在为会议准备演示文稿上的时间。
-需要在开会时以适当的时间顺序记录事件,而不会不必要地增加会议负担。
-显示器的可用显示区域被单个演示者独占。
尽管某些工具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中的某一些,但没有电子会议工具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各项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组合:
1)以模仿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口头对话的方式支持会议的自然流程。民主会议的这一原则依赖于被大多数人很好地理解和实施的社会行为。除了诸如政治辩论之类的少数特殊情形之外,人们完美地能够彼此进行口头对话,而无需决定在任何时刻谁被允许说话的中央授权机构。当不止一个人同时开始说话时,他们中的至少一个将停止说话并等待直到另一个人完成说话。
2)为会议参与者提供头脑地图。在口头交流中,参与者知道话音来自哪一个方向并且通常能够识别出话音。这些帮助允许每一个参与者建立口头对话的头脑地图。当决定在中央显示器上共享视觉信息时,大多数现有解决方案在支持这一头脑地图方面做得很糟糕。随着会议期间显示的源的数量的增加,这变得越来越成问题并且导致混淆和错误交流。
3)对显示器可用显示区域进行最优使用。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与暗示不存在决定将什么源添加到中央显示器或从中移除的中央人物的民主会议的概念兼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相同的权利,就像在人们之间的口头讨论中那样。在本发明中,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被用来向显示器添加源或者从显示器移除源:
1)参与者做出诸如在外围设备上按下按钮等第一用户动作,以便将他/她的源放在显示器上。如果显示器满了,则源要么将不被添加并且参与者或所有参与者接收到对此的通知,例如通过中央屏幕上的通知;要么将添加新信息并且屏幕将被自动排版为减小图像的大小,或者将例如根据一规则来移除另一源。
2)参与者做出诸如在外围设备上按下按钮等第二用户动作,以便将他/她的源从显示器移除。
3)参与者做出诸如按下按钮等第三用户动作并在短时间内保持该按钮被按下以便将他/她的源全屏放在显示器上。在此情况下,所有其它源都被从显示器移除。该方法不与民主会议的原则相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有执行该动作的可能性。社交礼仪将驱动人们不滥用该能力。4)当系统具有多个显示器时,方法3可适用于在附加层面上操作。例如一个人长按按钮以便将参与者的源全屏放置在其当前显示器上。按钮上的额外长按将源全屏放置在所有显示器上。
其中显示器永远不“满”的上述内容的各个变体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给予每一个源的显示器可用显示区域仅仅随着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而变得越来越小。由于每一个源的可读性随着添加越来越多的源而降低,因此人们有动机相当快地移除他们的源。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多个显示设备上显示图像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适用于使得:处理设备耦合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每一个处理设备都具有存储器和显示器,图像数据经由至少一个通信网络从处理设备传送到多个显示设备,该传送适用于:
-保持每一个处理设备上所显示的每一个图像的长宽比;
-可选地移除每一个图像左侧/右侧或顶部/底部的边框;以及
-提供适当的缩放、并排或顶部定位以及可选地散布图像以便以非重叠方式显示在多个显示设备上,同时考虑每一个显示设备的显示器分辨率、像素密度、长宽比和定向中的任一个,图像在所有显示设备上的拓扑安排是相同的。
可以在例如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广域网来连接的不同位置提供多个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各方面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1)源的长宽比优选地在显示器上保持不变。如果需要,则为此添加水平或垂直边框。
2)屏幕上的源的大小与源的分辨率相关。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源获得比具有较低分辨率的源更多的屏幕可用显示区域。
3)屏幕上的源的大小与源的分辨率以及附连到生成源的设备的显示器(例如,膝上型计算机的屏幕或平板计算机的屏幕)的像素密度相关。这确保具有非常高分辨率的智能电话不会在屏幕中占据比具有较低分辨率的膝上型计算机更大的部分。
4)添加源的顺序影响源在屏幕上的位置。例如,在大多数文化中,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添加源是讲得通的。
5)某些缩放因子比其它缩放因子更好,且有时没有缩放比非常小的缩放更好。布局机制应通过选择最优显示器可用显示区域使用以及提供最佳可读性的缩放因子来决定缩放因子。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布局和布局机制。布局机制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或其组合来确定每一个源在显示器上的几何形状:
1)显示器被分成多个相等大小的单元格。在每一个单元格内,通过考虑上述参数来尽可能最优地显示源。当所有单元格都被源填满时,添加新源不再是可能的。将显示器分成各个单元格可以考虑显示器和源的特性。例如,存在将显示器分成相等大小的两个单元格的多种方式。最明显的选择将会是水平或垂直地将显示器分成两个相等部分。最佳选择取决于显示器的长宽比以及两个源的长宽比。如果显示器处于纵向模式且两个源处于横向模式,则较佳选择将会是使两个单元格在彼此之上,而不是彼此相邻。
2)与方法1相同,但当所有单元格被源填满时,通过减小每一个单元格的大小来增加可用单元格的数量。这可以与口头对话进行类比,其中单独的话音在更多的人同时说话时变得较不可理解。当从显示器移除源时,单元格再次变大。
3)源以最大化所使用的可用显示区域的方式被排列在显示器上。该方法比方法1和2更灵活,因为该方法允许针对不同的源长宽比来优化布局的更多方式。许多现有的盒子安装(box-fitting)算法之一可用于此。这些算法通常尝试找到数学上的最优解来将一组盒子(即,源)安装在箱子(即,显示器)中。盒子安装算法考虑上述参数(例如,分辨率、像素密度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权重被归于每一个参数以确定每一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性。在存在多个显示器的情况下,盒子安装算法可被扩展为找到针对多个箱子内的一组盒子的最优解。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多个显示器。当系统包括多个显示器时,源可以按多种方式分布在各显示器上。
1)每一个显示器显示相同的源集合。在每一个显示器上,源使用上述方法之一以最优方式布局。这不同于标准镜像,因为每一个显示器可具有可能导致不同的排版的不同特性。
2)不同的源可以散布在不同的显示器上。存在决定哪些源最终处在每一个显示器上的若干方式。一种可能是开始向第一显示器添加源直到该显示器达到特定阈值(例如,最大源数量),之后将后续源添加到下一个显示器,以此类推。另一种可能是尽可能均匀地将源散布在所有显示器上。第一源于是被添加到第一显示器,第二源被添加到第二显示器,以此类推。
3)方法1和2的组合。例如,如果只存在一个源,则在所有显示器上显示该源(~方法1),但在存在不止一个源时,每一个显示器显示不同的源(~方法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布局转变。当显示器的布局由于新源被添加到系统或由于源被从系统中移除而改变时,源在显示器上的布局需要改变。这通常是会议中的其中参与者有混淆的风险的时间点,因为他们所建立的头脑地图不再匹配显示器。因此,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使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帮助参与者建立旧和新布局之间的头脑链接:
1)源以动画方式转变到其新位置、大小和形状。
2)对新源或消失的源应用图形效果,例如新源淡入而被移除的源淡出。
3)在短时期内,在新源的上面显示标识该源的标记。该标记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
a)标识参与者提供源的会议室或他正用来提供源的设备的名称。例如,参与者的姓名或他的设备的主机名称。
b)由基础单元生成的标识源的文本串。例如:当显示第一源时,马上在该源的上面绘制文本‘源1’。当显示第二源时,在上面绘制‘源2’,以此类推。该文本串在整个会议期间保持不变,以使得当源消失和再现时,该源始终可被标识为同一源。
c)标识源的符号或另一图形表示。例如:当显示第一源时,马上在该源的上面绘制红色圆圈。当显示第二源时,在上面绘制蓝点,等等。该符号或图形表示在整个会议期间保持不变,以使得当源消失和再现时,该源始终可被标识为同一源。
4)在布局改变时播放声音。例如,可存在指示新源的声音和指示被移除的源的不同声音。
5)布局机制在做出新布局时考虑旧布局并尝试最小化重新定位现有源的需求。
图像数据优选地是用户选择的任意图像数据。获取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优选地不通过应用共享而是通过屏幕抓取过程来获取。尽管提供屏幕抓取的软件包需要安装在目标设备上或者至少需要安装专用和/或自定义驱动程序,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使用被加载到外围设备上的、允许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进行屏幕抓取但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的软件。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能够以20fps对全HD视频进行屏幕抓取,而无需在处理设备上安装任何程序,且无需将诸如PC等这些程序在其上运行的处理设备配置成连接到网络,因此满足“零痕迹”要求。屏幕抓取程序不需要用于音频部分的软件安装。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传递来自会议用户的任意媒体内容的电子会议工具,包括:
适用于操作通信网络中的显示器节点的节点配置装置,该显示器节点耦合到第一显示器,该节点配置装置适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并控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在第一显示器上的显示;以及适用于经由通信网络传递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其中该外围设备是连接单元,包括:
(a)适用于耦合到具有第二显示器、存储器和操作系统的处理设备的端口的连接器;以及
(b)用于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发射机,
适用于被加载到处理设备上并且在该处理设备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适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所述程序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以及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允许用户执行触发所述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经由所述端口到所述发射机的传输的用户动作。
该程序可被存储在外围设备上。发射机可以是无线发射机或收发机。外围设备可以是即插即用设备。该程序可适用于对第二显示器的内容进行屏幕抓取。
该输入设备可以是耦合到外围设备的物理致动器。该物理致动器优选地具有100到14400平方毫米之间的表面面积。或者,该输入设备可以是第二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键。第二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键可以是不由该程序进行屏幕抓取的键。
在外围设备上,提供存储要在处理设备上运行的软件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一旦软件已被读取和加载并且正从处理设备的RAM中运行,就能够在逻辑上关闭该大容量存储设备。外围设备上还提供了诸如HID(人类接口设备)之类的用于捕捉用户输入并提供用户反馈的另一设备。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外围设备包含组合的多个内置逻辑设备:
HID(人类接口设备),用于捕捉用户输入(例如在诸如按下或激活按钮等用户动作之后)并提供用户反馈,例如通过诸如按钮周围的光环(例如LED环)等光学指示器。
为了将进行屏幕抓取的视频内容流传送到网络并因此传送到基础单元和显示器,
用于存储应用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以及可选的
使用诸如UAC1或UAC2设备驱动程序等通用驱动程序来通过USB担当对客户机PC的虚拟声卡的音频设备。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不限于应用共享,而是利用能够以中立的方式捕捉所有资料的屏幕抓取,而不是被专用应用限制。此外,屏幕抓取器应用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而不是被完全安装在处理设备上。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向会议室提供任意“全部内容”,并且参与者可以实时显示,该实时内容被显示在中央显示器上,而不是被广播到各个参与者或被归档。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在中央显示器或屏幕上对任意用户数据进行“自动排版”,以使得为了使会议更有效和高效而有意共享全部实时内容的多个会议参与者提供该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实现了“民主屏幕共享”的原则,其中会议参与者在对等的基础上自己决定何时、何处共享哪些内容。对等数据共享不同于其中要显示的内容是由演示者会会议主持人确定的系统。用户确定他的内容被路由到哪里并且可以在没有用户处理设备上进行任何软件配置的情况下这样做。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处理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方法,该处理设备具有存储器、显示器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的操作系统,该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提供用于处理设备和一外围设备标准类之间的通信的通用通信协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围设备耦合到处理设备,该外围设备具有收发机;
b)通过操作系统中的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来设置用于在外围设备和处理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
c)经由外围设备将处理设备耦合到通信网络;
d)经由用于通信的装置来在处理设备和通信网络之间路由屏幕抓取数据,其中通用通信协议用于在处理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屏幕抓取数据。
屏幕抓取数据可以在用户没有输入配置细节的情况下被路由到诸如显示器节点之类的已定义的网络节点。由此,该路由可被专用于特定网络节点,诸如显示器节点、基站等。这是通过在通信开始之前将外围设备与相关节点进行配对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户可以从诸如USB加密狗等外围设备启动应用,由此在以下三步过程中进行连接:(1)连接,例如将外围设备插入处理设备,(2)启动屏幕抓取应用,(3)执行诸如点击外围设备上的按钮等用户动作以允许在中央屏幕或显示器上显示内容。为了实现步骤2,可以与某些Windows操作系统一起使用Autorun或AutoPlay,但存在基于OS版本以及已经安装哪些补丁的许多不同变体。此外,该机制一般被认为是危害安全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IT部门将禁用Autorun/Autoplay的原因。其它OS提供商已经禁用该功能,例如,Apple自从Snow Leopard以来已经从其OS/X中完整地移除了相似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要求安装在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等处理设备上的、在某些OS上也被称为虚拟光驱的非常小的服务。该服务被预先安装在处理设备上。安装只需要在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等每一个处理设备上进行一次。该服务的角色是提供持续监视根据本发明的外围设备是否已被用于连接到处理设备的永远运行的服务。当这一外围设备被连接时,该服务将检测到该连接并启动驻留在外围设备的大容量存储区域内的客户机应用软件。一旦安装该服务,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就变成两步过程:连接,例如将外围设备插入处理设备,(2)执行诸如点击外围设备上的按钮等用户动作以允许在中央屏幕或显示器上显示内容。从处理设备加载的应用在被终止时仍然不留痕迹。
步骤b)可包括将外围设备作为人类接口设备(例如USB HID)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人类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例如USB HID驱动程序)。
另选地或另外地,步骤b)可包括将外围设备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大容量设备驱动程序。
另选地或另外地,步骤b)包括将外围设备作为复合设备(例如,USB复合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独立地驱动不同的设备接口。
客户机应用可被存储在外围设备上,该应用当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获取屏幕抓取数据。这一客户机应用可以是便携式应用,因为可以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到处理设备的通信连接的外围设备,该处理设备具有存储器、显示器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的操作系统,该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提供用于处理设备和一外围设备的标准类之间的通信的通用通信协议,该外围设备包括其中存储可执行软件代码以供在处理设备上执行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软件代码包括:
a)第一软件代码部分,用于通过操作系统中的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来设置用于在外围设备和处理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
第二软件代码部分,用于经由外围设备将处理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该外围设备具有收发机;
第三软件代码部分,用于对来自处理设备的数据进行屏幕抓取;以及第四软件代码部分,用于通过用于通信的装置来在处理设备和通信网络之间路由屏幕抓取数据;其中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适用于使用通用通信协议来在处理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屏幕抓取数据。
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人类接口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人类接口设备驱动程序。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大容量存储设备驱动程序。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复合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独立地驱动不同的设备接口。
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连接到包括基础节点的通信网络的装置的第五代码。第三代码可提供用于捕捉处理设备的视频帧缓冲的装置。
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第六代码,该第六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对屏幕抓取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可选的加密并向通信网络发送屏幕抓取数据的装置。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处理外围设备的装置的第七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发起到基础节点的连接的装置的第八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从外围设备上的输入设备接收输入的第九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发送对外围设备上的视觉指示器的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第十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向用户呈现GUI的装置的第十一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呈现用于在所述可执行软件代码作为便携式应用执行时管理所述可执行软件代码的GUI的第十二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第十三代码,该第十三代码用于提供用于以下操作的装置:在客户机处理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和激活键以允许用户输入开始从处理设备到基础节点的数据传输。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到处理设备的通信连接的外围设备,该处理设备具有存储器、显示器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的操作系统,该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提供用于处理设备和一外围设备的标准类之间的通信的通用通信协议,该外围设备包括其中存储可执行软件代码以供在处理设备上执行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软件代码包括:
第一软件代码部分,用于通过操作系统中的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来设置用于在外围设备和处理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
第二软件代码部分,用于经由外围设备将处理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该外围设备具有收发机;以及
用于通过用于通信的装置来在处理设备和通信网络之间路由数据的第三处理软件代码;其中该第一软件代码适用于使用通用通信协议来在处理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以及耦合到外围设备的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适用于对用户动作做出反应以触发从处理设备到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
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人类接口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人类接口设备驱动程序。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是大容量存储设备驱动程序。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可适用于将外围设备作为复合设备呈现给处理设备,并且其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独立地驱动不同的设备接口。
该输入设备优选地是耦合到外围设备的物理致动器。
该物理致动器优选地具有100到14400平方毫米之间的表面面积。该输入设备可以是例如供显示在显示器上的键。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连接到包括基础节点的通信网络的装置的第四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捕捉处理设备的视频帧缓冲的装置的第五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第六代码,该第六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对视频帧进行编码、压缩和可选的加密并通过安全链路向基础节点发送这些视频帧的装置。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处理外围设备的装置的第七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发起到基础节点的连接的装置的第八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从外围设备上的输入设备接收输入的第九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发送对外围设备上的视觉指示器的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第十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向用户呈现GUI的装置的第十一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呈现用于在可执行软件代码作为便携式应用执行时管理可执行软件代码的GUI的第十二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第十三代码,该第十三代码用于提供用于以下操作的装置:在客户机处理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和激活键以允许用于开始从处理设备到基础节点的数据传输的用户输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到处理设备的通信连接的外围设备,该处理设备具有存储器、显示器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的操作系统,该至少一个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提供用于处理设备和一外围设备的标准类之间的通信的通用通信协议,该外围设备包括其中存储可执行软件代码以供在处理设备上执行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软件代码包括:
第一软件代码部分,用于通过操作系统中的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来设置用于在外围设备和处理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
第二软件代码部分,用于经由外围设备将处理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该外围设备具有收发机;
第三软件代码部分,用于从网络接收媒体内容以及用于根据规则集来在显示器上显示媒体内容;其中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适用于使用通用通信协议来在外围设备和处理设备之间传输媒体内容。
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将接收机正确地配置为接入点的装置的第四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监听试图在特定端口上进行连接的连接单元的输出的装置的第五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管理目的的GUI的装置的第六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使用zeroconf协议来在网络上发布其在场的装置的第七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接受和安装软件更新的装置的第八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以下装置的第九代码:提供用于将连接单元与处理设备进行配对的设施。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对传入的不同的任意媒体流进行自动排版并在显示器上呈现经排版的图像的装置的第十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对传入的任意媒体内容进行接收、解密和解码的装置的第十一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对传入的任意媒体内容进行缩放的第十二代码。可执行软件代码可包括用于提供用于根据规则集来显示传入的任意媒体内容的装置的第十三代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在会议中传递来自用户的任意媒体内容的方法,包括:
操作通信网络中的显示器节点,该显示器节点耦合到第一显示器以接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并控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在第一显示器上的显示;以及将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设备的端口并经由通信网络传递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
将程序加载到处理设备上并在处理设备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该程序,以获取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所述程序在被终止时不留痕迹,以及
在输入设备上的用户动作后触发所述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经由所述端口到所述发射机的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了外围设备,包括:
基座;
用于连接到主处理设备的即插即用端口的连接器,
基座和连接器之间的、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和功率的柔性连接,
基座上的、用于致动信号以及用于将信号传送到连接器以便传送到端口的致动器,其中该基座具有构成用于存储便携式应用的永久存储、处理引擎、收发机和视觉指示器的电子元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提供来自处理设备的通信连接的方法,
设置通信网络中的基础节点和耦合到处理设备的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
在处理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媒体内容,
将媒体内容从外围设备传送到通信网络,
在基础节点处从通信网络接收媒体内容并根据规则集来在显示器上显示媒体内容。
上述存储在非瞬态存储介质上的软件代码中的任一个。
定义
“即插即用”是用于描述计算机总线的特性或设备规格的术语,它便于发现系统中的硬件组件,而无需物理设备配置或用于解决资源冲突的用户干预。即插即用设备可被添加到计算系统的总线(在运行时或在关闭时),并且新添加的设备以及计算系统中的可能的其余设备被自动配置成从硬件和软件角度使新添加的设备工作。
即插即用接口包括例如(非穷尽性列表):火线(IEEE-1394)、PCI、Mini PCI、PCIExpress、Mini PCI Express、PCMCIA、PC卡、通用串行总线(USB)、SDIO卡。
“自动配置”是在没有手动干预、没有设置任何开关或跳闸且无需任何软件配置的情况下的设备的自动配置。自动配置设备的示例:USB设备。
自动配置协议的示例:DHCP、Zeroconf、Bonjour。
即插即用设备默认具有用于使其即插即用的自动配置软件。示例:通过包括正确的自动配置软件(例如,主机驱动程序、主机栈、应用软件)来使得USB设备即插即用。
自动配置还可仅指代软件且不限于物理设备。
“热交换和热插拔”是用于描述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替换计算机系统组件的功能的术语。更具体而言,热交换描述在没有显著中断系统的情况下替换组件,而热插拔描述在没有显著中断系统操作的情况下添加将扩展系统的组件。该功能的公知示例是通用串行总线(USB),其允许用户添加或移除外围组件,诸如鼠标、键盘或打印机。其它示例例如是eSATA、PCIe、火线。
“便携式应用(便携式app)”(有时也被称为单机)是被设计成在没有安装在目标机器上的情况下运行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这种类型的应用被存储在诸如CD、USB闪存驱动器、闪存卡或软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上,以便将其程序文件、配置信息和数据单独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它是可被存储在诸如USB闪存驱动器、iPod、存储器卡、便携式硬盘驱动器或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上,并且在不对主计算机做出永久配置改变的情况下在耦合到电子设备的计算机或其它处理设备上运行的程序。所有这些程序都具有零痕迹,这意味着所有临时文件、注册表条目以及对机器的任何其它改变只在程序正在运行时存在。
为了被认为是便携式应用,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软件程序必须:
不需要到计算机的永久存储设备上的任何种类的正式安装来执行,且可被存储在诸如USB闪存驱动器、iPod、存储器卡、便携式硬盘驱动器或其它便携式电子存储设备等可移动存储设备上,由此使得能够在多个计算机上使用该软件程序。
设置可以与软件一起存储且可优选地与软件一起携带(即,设置可被写入到诸如USB驱动器等电子设备)。设备不被存储到注册表或计算机的任何其它中央系统数据库。
在使用后在其上运行该软件程序的任何PC上不(或近乎不)留下“痕迹”,即所有临时文件/注册表设置应被避免或者至少在一旦程序退出时被移除,并且用户创建的文件可被直接保存到与其上存储该应用的同一可移动介质。
便携式应用在其上运行该应用的主计算机上不留下其文件或设置。例如,应用对Windows注册表进行写入或在用户简档中存储其配置文件(诸如INI文件),而是将其配置文件存储在程序的目录中。由于文件路径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通常由于Windows驱动器字母分配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另一要求是需要应用以相对的格式存储文件。优选地,这一程序不需要启动器程序来在应用启动时将必要的设置和文件复制到主计算机并且在应用关闭时将这些设置和文件移回应用的目录,因为这可能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在硬盘驱动器上留下残余。
“电子会议系统(EMS)”在一方面需要与典型群件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与web会议系统区分开来。实际上,在所命名的类别的产品的次要特征之间存在某种重叠。与群件的主要区别在于协作强度。EMS应当与这些系统区分开来,由此可能同时在多个用户的远程显示器上显示个体计算机屏幕的内容。
“群件”支持群内协作,其中各个贡献保持可标识。作为对比,EMS使群能够协作产生该群作为整体对其负责的结果。在业务流程中,群件和电子会议系统是互补的:群件在EMS会话中研究和创建文档时或者在实现这一会话的结果时支持团队。
“web会议系统”和“电子会议系统”在在线会议或研讨会中是互补的:EMS通过提供用于产生和记录群结果的交互式工具来扩展web会议系统。另一方面,“web会议系统”用同时在线会议中所需的且EMS中不存在的屏幕共享和语音会议功能来补充EMS。
“数据会议”指的是实时共享计算机数据的两个或更多参与者之间的通信会话。可共享交互和演示设备,诸如屏幕、键盘、鼠标、相机等。它是用于与视频会议和音频会议区分开来的术语。该数据可包括可以被会议的参与者看见的屏幕、文档、图形、绘图和应用。
“应用共享”是落在协作软件范围下的远程访问元素,其使得两个或更多用户能够实时地同时从其各自的计算机访问共享的应用或文档。一般而言,共享的应用或文档将在主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对共享内容的远程访问将由主机用户提供给其它用户。应用共享应当与其中不同用户之间对应用进行协作是不可能的,但各个计算机屏幕的内容可被同时投影到多个用户的远程显示器上的系统区分开来。
术语“任意媒体内容”指的是以下事实:用户可生成、创建或选择适于显示的任何媒体内容。这不同于会议或演示中对由另一用户显示的媒体内容的客户机投票或选择。该术语指的是针对内容显示的面向客户机的分布式权利和特权,而不是中央演示者提供被呈现给会议成员的内容。
“屏幕抓取”指的是读取和处理视频帧缓冲,而不是仅仅在显示器上呈现它们。用于演示的屏幕抓取在Slobodin等人的US2002/0196378中描述,该文献通过引用包括于此。
“自动排版”或“自动布局”指的是其中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且以用户将直观地预期会发生的方式在中央显示器上呈现多个图形/视频源的自动性质。
“无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是在节点之间不使用线缆链路的任何网络(例如使用RF、光或红外来进行通信),诸如IrDA、漫射红外、WLAN、WiMax、WiFi、WiFi直连、蓝牙或诸如光网(如LiFi)等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无线通信网络。
“计算机”一般指的是处理设备,即具有能够进行各种类型的数字处理(诸如呈现图形图像以供显示)的处理引擎。计算机可以具有以下形式:工作站、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掌上计算机、PDA、智能电话、平板等。一般而言,计算机具有存储器,诸如易失性RAM。诸如硬盘、光盘或固态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被包括在计算机中或者可以是外围设备。当前大多数计算机都是电子的,但术语“计算机”还包括基于光学的计算设备。
术语“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意指作为标准驱动程序被安装在诸如计算机等处理设备上的驱动程序,例如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一起安装。这一驱动程序对于操作系统而言是标准的,并且可驱动耦合到或连接到处理设备的一外围设备标准类。不需要安装用于这一外围设备的特定驱动程序。这一通用驱动程序可以是人类接口驱动程序(HID)或大容量存储设备驱动程序,其已经预定被配置成驱动大容量存储、CD-ROM、键盘等或其组合的软件组件。这些设备可以是可读或可写计算机外围存储器设备,诸如USB记忆棒、闪存、外置硬盘驱动器等。
附图简述
图1a示出可用以实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会议室。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客户机处理设备、连接单元、基础节点和显示器的组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屏幕显示。
图3-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础节点和外围设备以及客户机处理设备。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围设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客户机处理设备。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客户机处理设备。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围设备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将针对特定实施例并参考特定附图来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只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进行限制。所述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且是非限制性的。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被用来在相似元素之间进行区分,且不一定被用来描述顺序或时间次序。这些术语在适当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能够按除了本文所述或所示之外的顺序来操作。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顶部、底部、上面、下面是出于描述的目的而使用的,并且不一定被用来描述相对位置。所使用的这些术语在适当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能够按除了本文所述或所示之外的定向来操作。
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被解释为被限于之后列出的手段;它不排除其它元素或步骤。它需要被解释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或组件或其组合。由此,“一种设备包括装置A和B”的表达范围不应被限于只包含组件A和B的设备。它意味着对于本发明,设备中仅有的相关组件是A和B。
类似地,注意到也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耦合”不应被解释为被限于仅仅直接连接。由此,“设备A耦合到设备B”的表达范围不应被限于其中设备A的输出直接连接到设备B的输入的各个设备或系统。它意味着在A的输出和B的输入之间存在一路径,该路径可以是包括其它设备或装置的路径的。
所述设备的各个元件或部分可包括介质中编码的用于执行任何种类的信息处理的逻辑。逻辑可包括在盘或其它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编码的软件和/或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处理器或硬件中编码的指令。
对软件的引述可涵盖可由处理器直接或间接执行的任何语言的任何类型的程序。
对逻辑、硬件、处理器或电路的引述可涵盖集成到任何程度的任何种类的逻辑或模拟电路,且不限于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FPGA、离散组件或晶体管逻辑门等。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了对会议的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a)被花费在为会议做准备上的时间。这主要通过允许任何可显示信息的“进行中”的演示来实现。该信息不必链接到任何特定演示软件,也不必与任何这样的演示软件兼容。
b)被花费在使用电子会议工具来进行会议上的时间。这通过减少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显示器或投影系统的时间来实现。
c)被花费在之后反映和查阅并记录会议上的时间。这通过提供以与所执行的相同的时间顺序记录会议过程以及能够记录所有演示过的数据和谁演示这些数据的可能性来实现。
图1a示出了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具有会议桌的通用会议室30的示意性表示。参与者37具有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PDA等某种形式的处理设备31。处理设备31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主机设备且具有它所耦合到的第一连接单元47。第一连接单元47提供对网络50的访问,网络50在该实例中是无线网络,但可以是有线网络。每一个连接单元47都可以耦合到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输入设备48。用户37通常将离处理设备37一段距离,这在经济上是令人满意的。该人机工程边界通常是大约100平方厘米到4000平方厘米的区域。该人机工程边界通常使用户作为边界的一侧并且手臂的舒适触及将确定在处理设备左侧和右侧的、落入人机工程边界内的区域,而处理设备的边界的远边缘(通常由显示屏来定界)将确定人机工程边界的另一侧。由人机工程边界限定的区域将与处理设备31重叠或包括处理设备31本身。该处理设备也将具有外物理边界。输入设备48优选地被安排成在处理设备31的边界之外但在人机工程边界内操作。优选地,输入设备被安排成在桌子上平放时工作。该输入设备优选地具有1到144平方厘米之间的激活面积大小。
优选地,网络50是局域网,即出于安全原因优选地对于会议室是本地的,但网络50可例如经由路由器42具有对其它局域网或广域网(诸如51)或更大的公司网络或因特网43的访问权。网络50中的另一节点是基础或显示器节点36。该节点36可选地是无线接入点。基础节点36也可以是处理设备或主计算机并且可以耦合到第二连接单元49,该第二连接单元提供对网络50的访问,由此将所有处理设备31、36链接在一起。连接单元可具有如上所述的输入设备。或者,可使用安装在基础节点36上的网络连接。可提供音频设备46,例如允许会议的其它成员从远程目的地呼入的电话。
显示器节点36耦合到某一种类的显示器44且适用于允许媒体在该种类的显示器44上显示。该显示器节点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是通信网络50的基础节点。显示器44可以是投影仪和/或屏幕,投影仪耦合到基础节点36。可选地提供白板45,该白板可选地例如在该白板可电子地记录在其上书写的内容时耦合到显示器44和/或基础节点36。可选地,可提供相机35以记录白板45上的输入。相机35可具有第三连接单元52,其用于将相机35连接到网络50以使得来自白板的数据可被记录和存储或经由路由器42传送到其它网络。连接单元52可具有如上所述的用于连接单元47的输入设备53。
可选的设备可以是用于记录会议进展的相机39、40、41。这些相机可通过网络51(例如有线网络)链接到路由器42和/或基础节点36。另一可选项是一个或多个话筒38,可用于例如向处理设备31和附连到基础节点36或作为显示器44的一部分的扬声器(未示出)传送音频。
处理设备31、相机、白板等的输出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可被数字地记录和存储在节点36或其它地方,以提供具有正确的时间顺序的完整记录。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会议室30中的不同用户37(具有其自己的处理设备31,例如PC、移动电话或平板)以及一个显示器或投影仪或者多个显示器或投影仪44之间传递任意媒体内容的电子会议工具。
参考图1a和1b,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包括作为处理设备(例如适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的主计算机)的基础或显示器节点36,该基础节点36耦合到可以是固定格式显示器和/或投影仪或类似设备的中央显示器44。任意媒体内容可以从任一用户处理设备31提供。
基础节点36可适用于根据规则集(例如,FIFO、自动、应请求或批准、强制显示、根据优先级等)来显示接收到的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可选地,基础节点36适用于强制显示接收到的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即允许个体用户通过独立于名义上负责给予演示或主持会议的人在显示器44上显示自己选择的内容来参与会议。强制显示也可被认为是一条规则。该会议工具也适用于允许优先级设置。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为要显示的媒体设置优先级设置。例如优先级“1”可以被基础节点解释为强制显示、优先级“2”可被基础节点解释为只要可能就尽快显示、优先级“3”可被基础节点解释为排队并在到时间时显示,等等。设置和使用显示优先级也可被认为是遵循规则。为了执行规则,基础节点36可具有决策模块。基础节点36可以是具有诸如微处理器等处理引擎和存储器的主计算机。优选地,基础节点36适用于以同等的方式处理从连接单元47...52中的任一个或全部传递至基础节点36的媒体内容。基础节点36可适用于在连接到的中央显示器44上对例如来自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31的媒体内容进行自动排版。
本发明的独立方面是适用于将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传递至所述基础节点36的至少一个连接单元47(可选的用于接收的单元49或相机连接单元52)。优选地,连接单元47和/或可选的49或52是物理即插即用设备。连接单元的示例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
连接单元47可以例如作为内置外围设备被集成到用户处理设备31中,或者可优选地是包括适用于耦合到用户处理设备31的端口的连接器的外置外围设备。处理设备31可具有客户机显示器、诸如微处理器等处理引擎、存储器和操作系统。可选的连接单元49可以例如作为内置外围设备被集成到基础节点36中,或者可以是包括适用于耦合到基础节点36的端口的连接器的外置外围设备。连接单元49可以被完全集成到基础节点36中,例如作为基础节点36的内置网络接口。基础节点36可具有诸如微处理器等处理引擎、存储器和操作系统。
用户处理设备31、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和基础节点36合作形成用于在多个处理设备31、36、35中的至少一个和中央显示设备44之间进行链接的通信网络50。通信网络50适用于从多个处理设备31中的至少一个接收任意媒体内容并将该多个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任意媒体内容传送到中央显示设备44。
本发明的一个独立方面是适用于被加载到客户机处理设备31上并且在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便携式应用60。便携式应用60作为一个进程在客户机处理设备31上运行,该进程适用于响应于施加到输入设备48上的用户动作来将任意媒体内容从客户机处理设备31递送到通信网络50,该进程在被终止时不在客户机处理设备31上留下痕迹。可选地,便携式应用60被存储在每一个连接单元47和可选的49上。优选地,便携式应用60适用于对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客户机显示器的内容进行“屏幕抓取”。可选地,便携式应用60当在处理设备31上运行时适用于对该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客户机显示器的内容进行“屏幕抓取”并经由连接单元47来传送抓取的内容。可选地,便携式应用60当在处理设备31上运行时适用于对该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客户机显示器的内容进行“屏幕抓取”并且例如在连接单元47不具有发射机或该单元未工作的情况下经由处理设备31的网络接口来传送抓取的内容。
用于与所述基础节点36进行通信的连接单元47具有网络接口,例如包括发射机62。发射机62优选地是收发机。可选地,发射机/接收机可以是无线发射机/接收机。
用于与连接单元47进行通信的基础节点36具有可被包括在连接单元49中或被集成到基础节点36中的接收机63。接收机优选地是收发机。可选地,发射机/接收机可以是无线发射机/收发机。
输入设备48允许用户与连接单元47交互。优选地,输入设备48是耦合到连接单元47的物理致动器。施加到输入设备48上的用户动作生成可触发从处理设备(连接单元47耦合到该处理设备)到网络50的数据传输的信号。优选地,输入设备48具有在100到14400平方毫米之间的激活表面。可选地,输入设备48可以是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客户机显示器1上所显示的键。该键可例如通过使用诸如鼠标等定点设备来激活,以触发从处理设备31到网络50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向连接单元47提供视觉指示器61,例如用于允许来自连接单元47的对任何活动状态的用户反馈。
该系统还可包括适用于被加载到基础节点36上的服务器程序64,所述程序64适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从一个或多个客户机处理设备31接收任意媒体内容,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显示器44上显示该多个任意媒体内容。服务器程序64可适用于允许根据一个或多个规则(例如,FIFO、自动、应请求、强制、根据优先级等)来显示。为了执行这些规则,服务器程序64可具有决策模块。
优选地,服务器程序64适用于以同等的方式处理从连接单元47...52中的任一个或全部传递至该服务器程序的媒体内容。服务器程序64可适用于在中央显示器44上对媒体内容进行自动排版。
服务器程序64可以是适用于被加载到基础节点36上并且在基础节点36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便携式应用。便携式应用64在基础节点36上运行一个进程,该进程适用于显示经由通信网络50从客户机处理设备31接收到的任意媒体内容,该进程在被终止时不在基础节点36上留下痕迹。可选地,便携式应用64被存储在每一个连接单元49和可选的47上并且可从中安装。
该系统还可包括中央显示设备44和可选的白板45或其它显示装置,诸如打印机。显示器44适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并且可适用于允许根据一个或多个规则(例如,FIFO、自动、强制、应请求或批准、根据优先级等)来显示接收到的用户选择的任意媒体内容。
可选地,连接单元47之一可适用于是主连接单元。这一主连接单元可适用于指示基础节点何时可以显示来自客户机处理设备31的媒体内容以及可允许哪些处理设备发送内容以供显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至少一个便携式应用,例如用于客户机处理设备31或可选的基础节点36上的客户机软件。在这些实施例中,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设备31、36上的操作系统的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之一来进行设置经由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的、从计算机设备31、36到网络50的通信。通用驱动程序结合作为外围设备来操作的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来使用,但用途可超出通用驱动程序所针对的外围设备标准类的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外围设备操作的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通过使用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所提供的通用通信协议来与相关的处理设备31、36进行通信。预装的USB驱动程序是示例。优选地,使用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来设置网络50的通信不会更改或影响相关处理设备31、36的联网能力。例如,如果在客户机处理设备31上启动浏览器,则该浏览器可使用处理设备31上的标准网络接口。这意味着经由连接单元47(可选的49)的数据传输独立于通过处理设备31或36的网络接口的数据传输。这具有以下优点:每一个用户都能够独立于将在会议期间显示的数据的传输来执行处理,诸如搜索因特网以收集数据或接收电子邮件等。
便携式应用的用途具有以下优点:可避免对注册表或一般地在操作系统中的设置的任何修改,使得在任何形式的终止时(例如,断开电子设备、系统崩溃),没有痕迹留下。这一般被称为“零痕迹”。
本发明具有可伸缩性的优点。该优点可提供供会议中的多个用户使用的显示系统。会议中的每一个用户由此可具有耦合到连接单元47的客户机处理设备31。第一用户动作例如通过将连接单元47插入处理设备31上的相关接口连接器(例如USB接口)来将客户机处理设备连接到基础节点36。第二用户动作包括激活输入设备上的按钮或键(例如通过按压),然后启动将任意媒体内容从客户机处理设备31传送到基础节点36的过程。该过程优选地包括对来自处理设备的数据进行屏幕抓取。使用屏幕抓取避免了为了执行自处理设备31发送的图形命令而在基础节点36上安装特殊程序。当基础节点36接收到多个任意媒体内容时,该基础节点可允许在连接到该节点的中央显示器上对该媒体内容进行自动排版。
本发明现在将参考更具体的特定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2,在基础节点36上运行的基础节点软件(6)可适用于在中央显示器上显示启动画面(21),该启动画面显示它准备好通过其接收机来接收任意媒体内容。该启动画面(21)还可显示关于如何使用该系统的指令以及到达基础节点36的配置参数(之后看到)。这些配置参数也在中央显示器的底部的透明画布(22)中显示。
想要在连接到基础节点36的中央显示器上显示其任意媒体内容的客户机处理设备31被连接到连接单元47。便携式应用60将作为主机设备在客户机处理设备上执行。第一用户交互使用连接单元47中的发射机和基础节点36中的接收机来创建便携式应用60和基础节点36之间的连接。第一用户动作可以是将连接单元47连接到客户机处理设备。第二用户动作(这次在输入设备48上)激活该便携式应用对来自客户机处理设备显示器的任意媒体内容的屏幕抓取,抓取的内容然后通过连接器单元47被发送到基础节点。
基础节点36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连接单元47的多个任意媒体内容并且对该媒体内容进行自动排版以便呈现在中央显示器上。
连接单元47上的视觉指示器61向用户和会议中的其它参与者指示,媒体内容正由该连接单元47发送到基础节点36以供显示。
在连接单元47的输入设备48上重复该第二用户动作将来自该连接单元47的媒体内容与基础节点36解耦。基础节点36在中央显示器上将媒体内容从经排版的图像中移除,并且在中央显示器上对其余内容进行重新排版。
中央显示器/投影仪上的内容如图2所示地进行自动排列。当用户1添加内容时,他/她的显示器将被缩放以便尽可能多地填充可用的中央显示器画布,但不影响长宽比。当用户2加入时,他的内容被便加到第一图像的一侧。当用户3添加他的内容时,排列例如是呈三角形的。添加用户4,图像变成2乘2平铺,这是可用的最大图像。当另一用户试图添加内容时,他将被阻塞。当用户发起移动他/她的内容的动作时,他/她的媒体内容被从中央显示器移除,并且一个内容以图2所示的排版顺序反向移动。
现有技术方法使用全屏或2×2矩阵,而本发明的方法以最佳可能方式使用可用的屏幕显示区域。屏幕显示区域可以是显示器上可供应用提供输出的空间量。通常,对屏幕显示区域的有效使用是最困难的设计挑战之一,因为期望使得尽可能多的数据和尽可能多的控件在屏幕上可见以最小化对隐藏命令和滚动的需求。同时,可能糟糕地组织或混淆过多信息,因此有效屏幕布局必须与适当地使用空白空间一起使用。
屏幕显示区域在单个屏幕发布中是相对受限的,但将在移至多显示器发布时变得强大得多。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最优地使用屏幕显示区域的算法,包括以下元素:
-保持正在进行演示的主膝上型计算机的长宽比
-移除诸如黑框等在屏幕左侧/右侧或顶部/底部的无信息边框,并且提供对抓取/显示器选择/排版的全路径上的适当缩放
-在各个显示器上使用并排或上方定位
-通过考虑显示器分辨率、像素密度、长宽比和定向来在多个显示器上最优地散布将要显示的源。
这将在也考虑支持实时旋转的平板时甚至变得更具挑战性,由此可能必须在每一次旋转时重做排版。
使用画布的实施例稍后描述。
基础节点软件
基础节点软件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将基础节点的接收机正确地配置为接入点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二代码,用于提供用于监听试图在特定端口上进行连接的连接单元的输出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三代码,用于提供例如通过web接口提供的出于管理目的的GUI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四代码,用于提供用于使用zeroconf协议来在网络上发布其在场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五代码,用于提供用于接受和安装基础节点的软件更新以及用于针对连接单元的便携式应用软件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六代码,用于提供用于以下的装置和方法步骤:提供用于将连接单元与基础节点进行配对的设施。
-第七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对传入的不同的任意媒体流进行自动排版并在显示器或投影仪屏幕上呈现经排版的图像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八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对传入的任意媒体内容进行接收、解密和解码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九代码,用于提供用于缩放传入的任意媒体流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十代码,用于提供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规则来显示传入的任意媒体内容的装置。
上述代码中的任一个都可被存储在诸如光盘、磁盘、磁带、固态存储器、USB大容量存储等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
用于客户机处理设备的便携式应用
便携式应用包括用于屏幕抓取的算法。屏幕抓取算法包括VNC和RDP或类似算法。该算法可包括诸如VNC和RDP等针对不同内容(例如静态文本或视频)进行优化的各种算法的组合。便携式应用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十一代码,用于提供用于连接到包括基础节点的网络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十二代码,用于提供用于捕捉客户机处理设备(即计算机(C))的视频帧缓冲(也被称为屏幕抓取)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十三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对这些视频帧进行编码、压缩和可选的加密并将这些视频帧通过安全链路发送到基础节点的装置或方法步骤。只需传输诸如屏幕中的矩形或三角形(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几何形状)的已改变的区域,并且以不同方式(例如,RLE、JPEG...)编码不同类型的矩形或三角形以优化性能。
-第十四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处理连接单元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十五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发起到基础节点的连接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第十六代码,用于从连接单元上的输入设备接收输入。-第十七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向连接单元上的视觉指示器发送状态变更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十八代码,用于提供用于向用户呈现GUI(18)的装置或方法步骤。
-可选的第十九代码,用于呈现用于管理便携式应用的GUI。
-可选的第二十代码,用于提供用于以下操作的装置或方法步骤:在客户机处理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和激活键以允许用于开始从客户机设备到基础节点的数据传输的用户输入。
上述代码中的任一个都可被存储在诸如光盘、磁盘、磁带、固态存储器、储存型闪存等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
在该实施例中,存储在连接单元上的便携式应用在客户机处理设备上的执行上下文中执行。该便携式应用无需被复制或安装到计算机上。该应用可以直接从连接单元执行。该应用将只被临时复制到客户机处理设备上的执行上下文中。也不存在对客户机处理设备中的所需配置或设置的任何改变。这意味着当连接单元被移除时客户机处理设备上将不会留下任何东西。这还暗示便携式应用将在用户不具有安装软件的必要访问权的情况下在客户机处理设备上运行。
便携式应用按以下方式设计
-无需在客户机处理设备上安装特定驱动程序
-使用预装的驱动程序,例如用于各类外围设备。
-它独立于厂商专用图形硬件。
该应用在至少一个且优选地在各种不同的客户机处理设备(包括Windows、MacOS/X、Linux、Android、iOS和许多其他设备上运行。
优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无需会议中的主人角色
-连接单元到基础节点的标准即插即用连接性
-采用简单且公知的用户动作
-不阻塞客户机处理设备自己的联网设施
-客户机处理设备上没有配置改变
-可容易地访问输入设备,例如大尺寸
-可以本地执行对便携式应用和服务器程序的程序更新
-使用便携式应用,没有安装、多平台、没有厂商规格
-由便携式应用来完成屏幕抓取的特定实现避免了厂商专用图形设备
-使用标准驱动程序,因此无需安装其他驱动程序
-客户机处理设备上没有配置改变
-客户机处理设备上的零痕迹的应用,没有要清除、调整或重置的东西
-不阻塞客户机处理设备自己的联网设施
-用户计算机上没有配置改变
-低病毒、恶意软件和间谍软件风险
便携式应用可被存储在诸如光盘、磁盘、磁带、固态存储器、储存型闪存等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2到5,基础节点是被称为基础单元(B)的单独的物理处理设备,包括永久存储、存储器、处理引擎、无线接入点(4)、诸如USB端口(11)等即插即用接口、图形显示输出适配器(5)(如VGA/DP/DVI/HDMI)和可选的音频输出适配器(27)。具有诸如按钮13等制动器和视觉指示器14的输入设备是可选的。
连接单元是外置外围设备(在各附图中被示为“加密狗”D)形式的物理设备,包括存储便携式应用(7)和配置参数(12)的永久存储、存储器、处理引擎(例如,CPU、FPGA)、诸如WiFi(3)等无线发射机或诸如LiFi等其他无线发射机、诸如USB接口(2)等即插即用接口、作为输入设备(9)的按钮、作为视觉指示器(10)的LED环。便携式应用被存储在外围设备(7)上。
客户机处理设备是主机设备,例如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包括显示器、诸如USB端口(2)等即插即用接口、存储器以及诸如微处理器等处理引擎。
系统由此包括
-外置外围设备(D),其在一端具有诸如USB接口(2)等即插即用接口并且在另一端具有诸如无线接口等被配置为客户机(3)的通信接口。
-基础单元(B),其在一端(4)具有诸如无线接口等被配置为接入点的通信接口并且在另一端具有诸如VGA、DVI、DP或HDMI等视频卡适配器(5)。
-存储在外围设备(D)上但在客户机处理设备(C)上执行的便携式应用(7)
-在基础单元(B)上存储和执行的基础节点软件(6)。
外置外围设备(D)还优选地具有以下各项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组合:
-作为输入设备(9)的致动器的大按钮,其允许用户与外围设备交互。该按钮优选地具有100到14400平方毫米之间的致动表面面积。
-诸如LED(10)等允许来自外围设备的用户反馈的视觉指示。该用户反馈可以具有光环的形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以很大程度上是操作系统无关的方式且在不留痕迹(零痕迹)的情况下经由诸如计算机等任何处理设备上的诸如USB接口等外围接口向外围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只要存在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将驱动程序和/或应用安装到作为计算机的这一处理设备上就是不必要的。诸如计算机等处理设备上的管理员权限优选地不是必要的。为了避免对管理员权限的需求,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诸如所支持的USB类驱动程序等外围设备预装驱动程序,而没有任何额外安装。本发明的实施例路由至少由在处理设备上运行的客户机软件呈现的屏幕抓取数据以便经由诸如USB设备等外围设备传送到通信网络。这绕过了处理设备C的任何网络接口(并因此绕过许多防火墙),但仅仅针对特定客户机软件。其他应用不受影响并且可利用标准网络接口,即从/到TCP/IP栈的分组如常被传送到网络设备。客户机软件作为便携式应用从诸如USB复合设备或存储设备等外围设备启动,这可避免在主机OS上留下任何痕迹。
第二实施例的基本使用场景
基础节点软件(6)在投影仪上显示图5中的启动画面(21),其显示该软件准备好通过其接收机(4)接收任意媒体内容。该启动画面(21)还显示关于如何使用该系统的指令以及到达基础节点的配置参数(之后看到)这些配置参数也在中央显示器的底部的透明画布(22)中显示。
为了避免用于配置外围设备和基础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用户交互,使用配对过程。该配对过程向外围设备(即,连接单元)提供设置局部网络所需的网络参数。作为示例,外围设备可被简单地插入基础单元(B)的USB端口(11)。基础单元然后可选地进行软件有效性检查,可选地进行对存储在外围设备上的便携式应用的软件更新,并且将关于外围设备(D)的、供外围设备和基础单元找到彼此所需的连接参数写入到永久存储(8)。例如,在使用WiFi时,参数将会是SSID、WEP/WPA2密钥以及基础单元的接收机的IP地址以及基础节点软件所使用的端口号,但并非需要交换所有这些参数。
想要在连接到基础节点(5)的中央显示器上显示其任意媒体内容的客户机处理设备经由(2)将外围设备(D)连接到其USB端口。外围设备将其自身作为包括大容量存储设备和小键盘的复合设备通过接口(2)呈现给计算机。这具有以下主要优点:不需要任何特定驱动程序,因为在具有USB端口的每一个个人计算机系统中都本机支持所有这些设备。如果启用autorun,则计算机将自动执行存储在外围设备上的大容量存储(8)中的客户机软件(7)。一般情况中提及的第一用户交互于是仅仅是外围设备到USB端口的连接。如果安全措施禁用auto-run,则用户需要探查外围设备的大容量存储并手动启动便携式应用。
便携式应用将使用外围设备(3)的无线(例如WiFi或LiFi)接口来连接到正确的基础节点。为了知晓要连接到的正确的基础单元,做出该连接所需的配置参数在上述配对过程期间被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8)上的数据库(12)中。
一旦做出该连接,外围设备就进入已连接模式。这意味着现在存在从外围设备到基础单元的至少一个信道。尚未显示内容。外围设备上的LED(10)现在变白以给出该新状态的视觉指示。
当计算机(C)处的用户想要显示她的内容时,她按下按钮(9)。当该按钮先前处于状态“已连接”(参见图6)时,它将检查基础单元(P)的状态。如果基础单元未处于状态“已满”,则外围设备将向基础单元(B)发送屏幕抓取的任意媒体内容,基础单元将会将该媒体内容添加到中央显示器上的排版。外围设备LED(10)现在变红以指示“正在显示”状态(图6)。
按钮(9)担当开关。当用户再次按下按钮时,将从投影仪移除计算机显示器内容。LED(10)变回白色。
如果auto-run特征可能并在计算机(C)上被启用,则使用auto-run特征是可选的,以便只要插入外围设备,就启动客户机软件(7)。在例如Windows上,这意味着将外围设备安装为大容量存储设备并使用存储在外围设备上的autorun.inf文件。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该auto-run特征将出于安全原因而被禁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能且在计算机(C)上启用,则将使用auto-play(自动播放)特征以便在计算机的桌面上显示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徽标。用户然后需要双击该徽标以启动客户机软件。如果如上所述的auto-play特征也是不可能或未被启用的,则用户必须浏览到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文件系统并手动启动应用。这意味着双击Windows上的客户机.exe文件、Mac OS/X上的客户机.app或轻击平板或具有触摸屏的任何移动设备上的适当的应用图标。
第三实施例:存储在诸如USB棒等标准固态存储器上的便携式应用。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便携式应用被存储在诸如常规USB记忆棒(图7)等固态存储器上。
在具有诸如常规USB记忆棒等固态存储器的情况下,不存在上述用于连接单元的各种输入设备、视觉指示器或发射机。这意味着系统需要:
-使用来自客户机处理设备的发射机/接收机。
-将客户机处理设备上的键或按钮用作输入设备,如键盘上的物理键、特殊鼠标按压、触摸屏上的按钮区域、屏幕上显示的用鼠标指针点击的按钮。
-在客户机处理设备的显示器上呈现视觉指示器。
客户机处理设备于是看上去像图8。
该实施例以很大程度上是操作系统无关的方式提供担当诸如计算机等主机设备的任何处理设备上的诸如USB接口等外围接口。只要存在预装的通用驱动程序,将驱动程序和/或应用安装到作为计算机的这一处理设备上就是不必要的。诸如计算机等处理设备上的管理员权限优选地不是必要的。为了避免对管理员权限的需求,该实施例使用诸如所支持的USB类驱动程序等其他外围设备预装驱动程序,而没有任何额外安装。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路由至少由在处理设备上运行的客户机软件呈现的屏幕抓取数据以便经由处理设备的网络连接传送到通信网络。该客户机软件从诸如USB设备等外围设备作为便携式应用而启动。
第一用户操作于是包括:
-插入诸如USB记忆棒等固态设备,
-启动便携式应用(如果autorun被禁用)
-将诸如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等客户机处理设备上的发射机配置成使用中央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配置参数(22)来连接到正确的基础节点。
-例如通过与客户机处理设备的显示器上所呈现的便携式应用的GUI(18)上的元素交互来触发便携式应用与基础节点的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呈现对用户动作的视觉反馈也使用客户机操作设备的显示器的GUI中的元素来完成。
在该实施例中,就以下意义而言零痕迹的优点部分通过便携式应用来实现:没有软件被安装到客户机操作设备上或者被复制到客户机操作设备,但存在将客户机操作设备的发射机与基础节点连接所需的配置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在之后被撤消。
可选地,便携式应用可以在后台自动对发射机做出针对用户的配置改变。
该实施例中失去的优点
-部分失去便携式应用的零痕迹特性
-更复杂的第一用户交互
-需要来自用户更多的专业知识
-客户机操作设备显示器上需要GUI,该GUI可能也在中央显示器上显示
-在使用关于第二用户动作的物理键时需要在客户机操作设备上找到空闲键
-网络接口被便携式应用向其他用户阻塞
-可选地,最后一点可通过将基础单元用作到客户机操作设备想要通过其自己的接口连接到的网络的网关来避免。
优点是:
-通过基础单元上的设置对到公司网络的用户连接的紧密控制
-甚至在发射机现在也用于显示目的时保持网络连通性完好
缺点是更高的系统脆弱性,因为显示器连接现在可能是到公司网络中的门道。
作为优点保留的是
-用于将便携式应用分发给用户的物理介质的可用性
-无需将软件安装或复制到客户机操作设备
-经由基础单元在连接单元(此处是记忆棒)上维护软件更新的容易方式
-由基础单元在连接单元上例如以可由客户机操作设备读取和使用的配置简档的形式写入配置数据的可能性
第四实施例:仅软件客户机被安装在客户机处理设备上。
该实施例类似于第三实施例,仅有的区别在于该软件被复制到客户机操作设备上(图9)。在这种情况下,在客户机操作设备上不需要诸如USB端口等即插即用端口。
该实施例通常将用于平板PC和移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
-经常不存在可用USB端口
-应用分发是容易的且通过应用商店被广泛接受
第五实施例:基础节点软件到投影仪或显示器设备的OEM
在该实施例中,基础节点不被实现为单独的物理机器,而是被集成到显示器或投影仪内的处理单元。所有其他细节如上所述。
第六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基础节点未被实现为单独的物理机器,而是被集成到视频会议设备的编解码器中。所有其他细节如上所述。
第七实施例:远程会议参与者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客户机操作设备不在基础节点的直接附近,而是在远程位置。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需要以下适配:
-对任意媒体内容的进一步压缩和或缩放以允许使用低带宽连接
-将基础节点的连接参数传递至远程用户的可能性
-基础节点到远程用户连接到的WAN网络的连通性
所有其他细节如上所述。
第八实施例:多个基础节点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基础节点。这可出于不同目的完成:-连接多个中央显示器
-扩展中央显示器的显示区域
-连接不同的远程位置处的基础节点
这提供了可以从单个外围设备在多个基础单元上演示的优点。这对于以下多个情况是有用的:
-个人外围设备:用户可具有与他日常使用的多个会议室配对的个人外围设备
-在具有多个基础单元的会议室中使用,该多个基础单元各自控制同一会议室内的不同显示器
该提议使用被称为多基外围设备的外围设备的特殊变体。多基外围设备配备在圆形中央“向我显示”按钮周围的转轮。这可以是机械旋转多位置开关或像iPod classic上的触摸轮的某样东西。
外围设备的该多基变体的配对:
-旋转轮被放置在对应的基础单元的位置。
-外围设备以常规方式与基础节点配对
-配置参数被存储在永久存储位置;旋转轮的每一个位置都具有一组对应的连接参数(例如,表中的不同行),各自与特定基础节点相对应。
外围设备的连接如下:
-多基外围设备X被插入PC
-外围设备X上的转轮被放置在位置A
-外围设备X读取其内置存储器的位置A中的配置参数
-外围设备X连接到基础节点A
-基础节点A在中央显示屏上指示多基外围设备X的连接
-外围设备X的转轮被放置在位置B
-外围设备X读取其内置存储器的位置B中的配置参数
-外围设备X连接到基础节点B
-基础节点B在屏幕上指示多基外围设备X的连接
-继续直到用转轮选择了正确的基座
-点击外围设备输入设备(例如按钮)以便在基础节点的中央显示器上显示内容
-旋转轮始终从上一个位置的基座点击去掉内容
多个基础节点可以在多个位置提供。对于每一个基础节点,提供至少一个中央显示设备。这些不同的中央显示设备可以具有不同大小、特性(例如分辨率、像素密度)或类型(例如,投影仪或固定格式显示器)。
对于具有远程参与者的会议,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在不同位置的会议室中的各个中央显示器之间的通信。经由诸如因特网等广域网,可以提供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某种其他种类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等处理设备与本地中央显示器和所有其他远程显示器之间的访问。可以向远程参与者提供上下文(例如,非口头交流)以及音频/视频连接。远程参与者将其内容“推送”到本地屏幕,该内容将被传送到远程显示器。
本发明的关键优点之一是提供远程协作,同时维持一种‘情形知晓’。这意味着你看到的内容与你的内部头脑地图具有直接关系。这允许跟踪多个信息流并且能够快速将信息流与任何其他信息相关联,例如与在本地计算设备上执行的搜索相关联。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操作来避免混淆和挫折:
1.保持从任何位置发送到会议室内的显示器或各个会议室内的各个显示器的任何图像的长宽比(例如,长的东西仍然是长的东西)。
2.不在会议室内的任一显示设备上重叠图像和/或窗口(例如,你永远不必猜测或记住什么被隐藏了)。
3.在每一个屏幕上显示相同的图像排列(每一个人看见的是相同的东西并且可引述它们),这意味着多个屏幕的每一个屏幕上的图像拓扑排列是相同的。
4.最大化屏幕显示区域的使用(例如,所呈现的图像不具有不包含有用信息的边框),同时优选地不允许重叠图像
5.允许对缩放和摇摄的局部操纵,但允许返回到上述项目的默认布局3
6.通过考虑本地显示器特性(诸如分辨率、像素密度、长宽比中的任一个)来在每一个显示器上排列图像
7.可选地,还允许正在进行的音频连接被所有参与者听见,例如该口头交流将被用来更改屏幕内容。
尤其对于具有多个显示器的远程位置,可使用画布。画布是存储一个或多个显示器或投影仪上所显示的视觉位图的共享存储器。画布是容易且便宜实现的简单的二维结构。通过使用单个画布,可以在不同的远程中央显示器上显示相同的内容。替代实现是将画布存储为可有浏览器呈现的HTML 5页面。
画布大小(其宽度、高度和色彩深度)优选地至少是最大显示器的大小。这确保最大显示器以其最大能力使用。画布映射功能在较小的显示器上优化易辨认性。
画布通过在每一个特定显示器上优化其视觉外观的转换函数(例如,内插、去隔行、尺寸重采样等)来映射到显示器上。画布映射函数首先确定映射到的显示器的类型,并且然后选择分辨率、帧率、色彩深度和色彩映射功能(灰阶、亮度、对比度)以便在典型的会议室环境中获得最优易辨认性,并且还在显示多个图像时维持图像的拓扑排列,这意味着远程参与者可以一致地指代图像,例如“左上角“。
画布映射跨显示器保持边界和长宽比(即,既不拉伸也不裁剪)。在映射到诸如LCD显示器等较大的固定格式显示器或投影仪屏幕上的典型实现中,画布优选地被调整大小以填满屏幕的全部高度或宽度。在用于智能电话的实现中,使用该相同方法,但终端用户可以例如通过捏起/拉伸来放大细节。
多个贡献者可修改画布的矩形、非重叠部分。通过将布局限于简单的矩形部分,通过口头指代其在屏幕上的位置(“看左上方图片”)来将注意力吸引到特定内容是可能的。各画布部分可由其贡献者的标识(诸如用户或计算机名)来标记。
对画布的贡献的大小和位置在自动化算法的控制下。该算法是简单规则,诸如:1.第一贡献填充整个画布,2.第二贡献水平地将屏幕拆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第一贡献被显示在左侧,3.第三贡献垂直地将拆分画布,前两个贡献在上方,等等。该规则的简易性以及没有对算法定位的直接贡献者影响允许会议参与者预测将在哪里显示内容,由此最小化(远程)参与者之间的混淆。
画布的一个实现是存储在一个物理位置上的、具有更新和映射其内容的(远程)访问功能的存储器。可使用与脏平铺或感兴趣区域编码技术相结合的局部高速缓存来最小化通信净荷。或者,可以如www.shared-canvas.org中那样使用基于web的技术。
画布的一个实现是对画布布局及其所有分量的XML、HTML或类似格式的逻辑描述,其中画布的物理实例化只在会话中的参与端点处进行。维护画布内容和/或画布定义、会话id、令牌、令牌和会话之间的关系可作为外部服务提供给解决方案的用户。
第九实施例
图10使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独立实施例的包括输入设备的外围设备47。该实施例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联用。
该外围设备被配置为连接单元并且是针对诸如USB连接、连接到连接器和基座的柔性数据和功率连接等作为主机的用户处理设备的即插即用接口的连接器形式的物理设备,该基座具有致动器,例如被配置为具有如上所述的功能的输入设备的按钮。
基座和/或致动器的大小优选地是大的,例如具有100到14400平方毫米之间的表面面积。基座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圆形、六边形、椭圆形、四边形或者任何其他在人机工程学上合适的形状。致动器优选地是圆形的,但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六边形、椭圆形、四边形等。一个基座上可以有不止一个致动器。
柔性数据和功率连接(例如,线缆)的长度优选地适用于将外围设备(当已连接且处于操作位置时),尤其是基座和致动器放在所连接的用户处理设备的边界和如上定义的人机工程边界之间的区域中。另外,柔性数据和功率连接应适用于使得基座独立于将连接器插入即插即用接口所需的连接器定向而平坦地放在会议桌上。
基座优选地包括各电子元件,诸如具有用于存储便携式应用和网络配置参数的永久存储、存储器、处理引擎(例如,CPU、FPGA)、诸如用于WiFi或LiFi的无线发射机/接收机、诸如USB接口等即插即用接口、作为视觉指示器的LED环。便携式应用可被存储在外围设备上,即存储在基座中。视觉指示器用于允许来自连接单元的对任何活动的状态的用户反馈。
·激活可以与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联用的制动器的一些示例:
o声音激活(拍手、语音识别、计算机声音、音乐…)
o经由无线连接的设备(IR、蓝牙、WiFi…)的远程控制
o光激活
o压力激活,例如用手指或手按压
o触摸激活
o致动器上的邻近度(‘接近触摸’)或将致动器带至靠近某一物体
o生物测定读取器,诸如指纹读取器、虹膜扫描仪、DNA分析器
o小键盘,例如用于输入密码(例如,口令)
替代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旦在连接设备和主计算机之间做出连接,外围设备就进入已连接模式。这意味着存在从外围设备到基础节点的至少一个信道。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可以在连接设备和基础节点之间设置多个信道。这些信道可以是逻辑信道。
这一多信道安排得一些示例可包括第一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附加信道:
o第一信道用于抓取的图像流(XDS)
o第二信道用于GPU命令(OpenGL、DirectX)
o第三信道用于鼠标指针坐标(绝对、相对)
o第四信道用于鼠标指针图标
o第五信道用于图像数据文件(JPEG、PNG、GIF…)
o第六信道用于多媒体数据文件或流(MPEG2、MPEG4、OGG、H.26x…)
o第七信道用于音频数据文件或流(MP3、MP4、AAC、WMA…)
o第八信道用于文本或文档数据文件(DOC、DOCX、PPT、PPTX、ODT、ODS、PDF…)
o第九信道用于传输如上所述的优先级值1、2、3…。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将外围设备与基础节点进行配对的具体方法。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可包括其他配对机制,以下给出其他配对机制的一些示例:
·一些配对示例
o将外围设备插入诸如基础节点或其他启用USB的设备的USB端口等通用外围设备端口。配对信息通过诸如USB等通用外围接口来传送。
o使用到基础节点的无线信道的信号强度来标识要使用哪一个基础节点
o无线信道或任何其他信道的信号强度。示例是可以在会议室桌子下面提供NFC/RFID发射机。将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等用户处理设备和所插入的外围设备放在桌子上,将自动使该外围设备与该会议室的基座进行配对。
o手动配对(例如,通过输入IP地址、主机名称、无线ID(如WiFi上的SSID))。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记录会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显示器节点与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至少一个基础节点耦合其中所述显示器节点包括白板、处理设备和相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白板被配置成电子记录写在所述白板上的数据;
在会议期间在所述显示器节点上显示从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耦合的所述处理设备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础节点的数据;以及
数字化地记录并存储从任何或所有的所述处理设备、所述白板和所述相机中输出的数据、在所述会议期间传送的所述数据以及写在所述白板上的数据中的任何或所有的数据以提供所述会议的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记录处于与所述会议被执行相同的时间顺序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从所述处理设备传送的音频和/或在所述会议期间所记录的音频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节点进一步包括显示器、投影仪和屏幕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记录包括使用被配置为记录来自所述显示器、所述屏幕或所述白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并且还包括将所记录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通信网络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相机被连接到至少一个所述基础节点和至少一个所述通信网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板被附加地耦合到至少一个显示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板是触摸屏LC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板被附加地配置为显示从所述处理设备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础节点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和存储还包括在会议期间所呈现的所有数据以及呈现所述数据的人的记录。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地记录和存储在所述会议期间所传送的以及写在所述白板上的数据还包括创建画布,所述画布可在多个基础节点处显示,使得相同的数据能够在不同的远程显示器节点处被显示。
12.一种用于记录会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与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至少一个基础节点耦合的显示器节点,其中所述显示器节点包括白板、处理设备和相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白板被配置成电子记录写在所述白板上的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显示器节点被配置为在会议期间显示从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耦合的所述处理设备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础节点的数据;以及
记录和存储装置,被配置为数字化地记录并存储从任何或所有的所述处理设备、所述白板和所述相机中输出的数据、在所述会议期间传送的所述数据以及写在所述白板上的数据中的任何或所有的数据以提供所述会议的记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记录处于与所述会议被执行相同的时间顺序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配置为记录从所述处理设备传送的音频和/或在所述会议期间所记录的音频的至少一个话筒。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节点进一步包括显示器、投影仪和屏幕中的至少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和存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相机,所述相机被配置为记录来自所述显示器、所述屏幕或所述白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板是触摸屏LCD。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板被附加地配置为显示从所述处理设备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础节点的数据。
CN201811092577.4A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Ceased CN109348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4592P 2011-09-14 2011-09-14
US61/534,592 2011-09-14
US13/270,659 2011-10-11
US13/270,659 US8756348B2 (en) 2011-09-14 2011-10-11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201261635231P 2012-04-18 2012-04-18
US61/635,231 2012-04-18
CN201280055744.2A CN103931176B (zh)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5744.2A Division CN103931176B (zh)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160A true CN109348160A (zh) 2019-02-15
CN109348160B CN109348160B (zh) 2021-04-30

Family

ID=4788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2577.4A Ceased CN109348160B (zh)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CN201280055744.2A Active CN103931176B (zh)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5744.2A Active CN103931176B (zh) 2011-09-14 2012-09-14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2756667B1 (zh)
CN (2) CN109348160B (zh)
SG (2) SG11201507376QA (zh)
WO (1) WO201303798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201A (zh) * 2019-03-08 2019-05-28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辅流数据传输方法、显示方法、会议系统及外围设备
CN113746911A (zh) * 2021-08-26 2021-12-0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762307A (zh) * 2019-12-06 2022-07-15 Televic会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配置的控制按钮的会议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888B (zh) * 2013-11-20 2017-03-15 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摄像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25726B (zh) 2015-06-30 2019-12-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互动方法
CA3006228A1 (en) * 2015-11-26 2017-06-01 Barco Nv Content sharing protocol
CN105592287A (zh) * 2015-12-29 2016-05-18 太仓美宅姬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
CN105611396A (zh) * 2016-02-25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交互系统及其设置方法
EP3427459B1 (en) * 2016-03-08 2021-06-02 Barco N.V. Collaboration platform having moderated content flow
CN107623657A (zh) * 2016-07-13 2018-01-23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媒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412683A (zh) * 2016-11-16 2017-02-15 深圳市宝疆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usb接口实现音视频传输和交互信令的系统及方法
US10827212B2 (en) 2017-08-02 2020-11-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Imag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nd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7889088A (zh) * 2017-09-29 2018-04-06 易兆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设备的改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10491760B1 (en) * 2018-07-05 2019-11-26 Delta Electronics, Inc. Image transmission device,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21019271A1 (en) * 2019-07-31 2021-02-04 Seagate Technology Sas Host power delivery from dual port peripheral device
CN113055615B (zh) * 2021-02-01 2024-05-03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一体机、屏幕切分显示方法以及存储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5336A2 (en) * 2002-07-23 2004-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network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and control program
CN1525300A (zh) * 2003-02-24 2004-09-01 用于实时白板流技术的系统和方法
CN1555197A (zh) * 2003-12-24 2004-12-15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共享白板实现方法
JP2007148904A (ja) * 2005-11-29 2007-06-14 Toshiba Corp 情報提示方法、情報提示装置及び情報提示プログラム
US20090300520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recording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e events
US20100149206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data distribution apparatus,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improving user convenience
WO2010105335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Smart Technologies Ulc Plug-and-play interface device
CN102025774A (zh) * 2010-10-28 2011-04-20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实现多用户对白板电视信息的交互沟通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248A (en) * 1994-09-19 1996-11-05 Teleport Corporation Tele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ace-to-face, non-animated teleconference environment
US7180475B2 (en) 2001-06-07 2007-02-20 Infocu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image transmission to a projector
US6966035B1 (en) 2001-09-19 2005-11-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rame for communicating expressive information for meetings
US20060095376A1 (en) 2002-12-20 2006-05-04 Arthur Mitchell Virtual meetings
JP2004287160A (ja) * 2003-03-24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画像表示方法、プロジェクタ制御方法、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486294B2 (en) * 2003-03-27 2009-0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ctor graphics element-based model,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nd markup language
US7434166B2 (en) * 2003-06-03 2008-10-07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Wireless presentation system
US7428000B2 (en) * 2003-06-26 2008-09-23 Microsof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eetings
US8190785B2 (en) 2006-05-26 2012-05-29 Smart Technologies Ulc Plug-and-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eatures and settings in an interactive display system
CN101965609A (zh) * 2008-01-07 2011-02-02 智能技术Ulc公司 显示来自多监视器计算机系统中的多个源计算机的视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8314951B2 (en) * 2008-09-26 2012-11-2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00087139A1 (en) 2008-10-03 2010-04-08 Fleetwood Group, Inc. Audience response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8608318B2 (en) 2009-11-13 2013-12-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projector apparatus and wireless LAN adapt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5336A2 (en) * 2002-07-23 2004-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network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and control program
CN1525300A (zh) * 2003-02-24 2004-09-01 用于实时白板流技术的系统和方法
CN1555197A (zh) * 2003-12-24 2004-12-15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共享白板实现方法
JP2007148904A (ja) * 2005-11-29 2007-06-14 Toshiba Corp 情報提示方法、情報提示装置及び情報提示プログラム
US20090300520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recording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e events
US20100149206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data distribution apparatus,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improving user convenience
WO2010105335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Smart Technologies Ulc Plug-and-play interface device
CN102025774A (zh) * 2010-10-28 2011-04-20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实现多用户对白板电视信息的交互沟通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201A (zh) * 2019-03-08 2019-05-28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辅流数据传输方法、显示方法、会议系统及外围设备
CN114762307A (zh) * 2019-12-06 2022-07-15 Televic会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配置的控制按钮的会议设备
CN113746911A (zh) * 2021-08-26 2021-12-0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507376QA (en) 2015-10-29
SG10201601309YA (en) 2016-03-30
EP2756667B1 (en) 2021-01-13
EP2756667A1 (en) 2014-07-23
CN103931176B (zh) 2018-10-19
CN103931176A (zh) 2014-07-16
CN109348160B (zh) 2021-04-30
WO2013037981A1 (en) 2013-03-21
EP3826300A1 (en) 202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176B (zh)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CN103931175B (zh) 用于会议音频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US10585814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for communicating media content from users at a meeting
CN104412542A (zh) 用于会议的电子工具和方法
US10904103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DK2756668T3 (en) ELECTRONIC TOOLS AND MEASURES FOR MEETINGS
US10050800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40082227A1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10965480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a meeting
US20240048457A1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810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76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