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7933A -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7933A
CN109347933A CN201811151762.6A CN201811151762A CN109347933A CN 109347933 A CN109347933 A CN 109347933A CN 201811151762 A CN201811151762 A CN 201811151762A CN 109347933 A CN109347933 A CN 109347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nection
response message
currentl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17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7933B (zh
Inventor
王贵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mi Priva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ppy Hone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ppy Hone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ppy Hone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17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根据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第一预设时长小于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基于上述处理,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无须等到预设响应时长,终端就可以向下一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进而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e,IM)服务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在IM服务中,终端与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连接,以使终端与服务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终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以下步骤建立连接:当终端需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请求消息。服务器接收到该端口请求消息后,向终端发送服务器的端口列表,该端口列表中通常记录多个端口的端口信息。在获取端口列表后,终端可以向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针对某一端口,在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预设响应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不再与该端口建立连接。终端则向下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直至终端接收到某一端口(可称为目标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终端则确定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进而完成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由以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终端需要依次向每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且只有在预设响应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时,终端才向下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进而会导致建立连接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确定与所述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拒绝与除所述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包括:
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
确定发送所述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包括:
针对发送所述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确定该端口的响应时长,其中,所述响应时长为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
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包括:
在上一次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响应时长。
第二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确定与所述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拒绝与除所述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
确定发送所述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针对发送所述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确定该端口的响应时长,其中,所述响应时长为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
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上一次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响应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的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根据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第一预设时长小于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基于上述处理,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无须等到预设响应时长,终端就可以向下一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进而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该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或者,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的框架图,为可能的应用场景,该组网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的输入部件,向终端输入连接操作指令。接收到连接操作指令后,终端则可以向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端口请求消息。服务器接收到端口请求消息后,可以向终端发送端口列表,端口列表中通常记录多个端口的端口信息。当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并根据该端口的端口信息,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终端可以继续根据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下一待连接的端口,并向新确定出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基于上述处理,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无须等到预设响应时长,终端就可以向下一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进而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
下面再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即时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
其中,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端口信息可以包括端口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服务器则与终端相对应,例如,终端可以为某公司开发的直播应用程序,或者,终端也可以为安装有该直播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相应的,该服务器可以为该公司的服务器。
在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需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端口请求消息。服务器接收到端口请求消息后,可以向终端发送包含有当前可用的端口的IP地址的端口列表,相应的,终端则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以根据端口列表中的端口信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端口列表中通常可以记录多个可用端口的端口信息,以提高终端连接成功的概率。
S202: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其中,预设的连接顺序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端口的端口信息还可以包括端口的端口号,则连接顺序可以为端口号从小到大对应的顺序,或者,连接顺序可以为端口号从大到小对应的顺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在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端口列表后,终端可以根据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可以称为第一端口),以与第一端口建立连接。
S203:根据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在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端口后,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向第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具体的,终端可以从端口列表中获取第一端口的IP地址,并向该IP地址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尝试与第一端口建立连接。
S204: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执行步骤S202。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当前待连接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预设响应时长通常为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响应时长可以为15秒,也可以为20秒。相应的,如果预设响应时长为15秒,则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10秒,如果预设响应时长为20秒,则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15秒。
在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在终端向第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再次根据连接顺序,在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可以称为第二端口)。
例如,终端在向第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时,可以开始计时,如果计时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终端仍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根据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第二端口,以尝试与第二端口建立连接。
在确定第二端口后,终端可以根据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向第二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尝试与第二端口建立连接。如果在终端向第二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终端仍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继续根据连接顺序,再次在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以此类推,直至终端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出最后一个待连接的端口,并根据该端口的端口信息,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相应的,各端口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但是,针对同一端口,该端口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长应当小于该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由以上可见,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无须等到该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就可以向下一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由于预设响应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终端能够实现通过并行方式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而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
可选的,终端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而可以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具体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在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终端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端口(即目标端口)。
本步骤中,终端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如果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一个,则终端可以直接将发送该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确定为目标端口。如果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终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确定目标端口,具体的,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步骤二,确定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在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目标端口后,终端可以确定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进而完成与服务器的连接,以使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端口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如果终端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也即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了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目标端口:
方式一,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确定发送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在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则终端可以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即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然后,终端可以将发送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确定为目标端口,以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本步骤中,终端确定与最先发送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建立连接,进而能够缩短终端与服务器成功建立连接的时间,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方式二,针对发送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确定该端口的响应时长;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其中,响应时长为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
在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针对发送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终端可以获取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的时间,以及接收到该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间,进而可以得到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即该端口的响应时长)。然后,终端可以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确定为目标端口,以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响应时长最短,也即该端口能够较快的响应终端的请求,该端口能够为终端提高较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本步骤中,终端确定与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建立连接,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拒绝与除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在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确定与目标端口建立连接时,终端可以拒绝与除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具体的,终端可以不再向其他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且终端也可以不再接收其他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终端不再向其他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且终端也不再接收其他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以拒绝与除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进而可以避免连接错误。
可选的,针对每一端口,终端可以发送多次连接请求消息,以提高建立连接的成功率。具体的,终端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在上一次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预设响应时长。
在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在上一次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如果终端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再次向该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此类推,直至达到预设响应时长,此时,终端如果仍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停止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例如,预设响应时长可以为15秒,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5秒。终端可以在首次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时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长达到5秒时,如果终端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再次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当计时时长达到10秒时,如果终端仍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再次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此类推,直至计时时长达到15秒时,如果终端仍未接收到该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则终端不会再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终端向某一端口多次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的过程中,如果终端接收到任一端口返回的连接响应消息,终端都可以停止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避免连接错误。
由以上可见,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根据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第一预设时长小于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基于上述处理,在向某一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则无须等到预设响应时长,终端就可以向下一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进而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时间。
与图2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发送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304,用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确定与所述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拒绝与除所述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
确定发送所述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针对发送所述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确定该端口的响应时长,其中,所述响应时长为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
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303,具体用于在上一次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响应时长。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包括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其中,
存储器401,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401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关于该方法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以及相关解释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具备有实现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上述的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此处所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具体的,上述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具体的,上述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上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确定与所述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拒绝与除所述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包括:
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
确定发送所述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包括:
针对发送所述连接响应消息的每一端口,确定该端口的响应时长,其中,所述响应时长为从向该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至接收到该端口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时长;
将响应时长最短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包括:
在上一次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响应时长。
7.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即时通信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端口列表,其中,所述端口列表中记录有端口的端口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返回执行根据预设的连接顺序,从所述端口列表中确定当前待连接的端口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当前待连接的端口对应的预设响应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确定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确定与所述目标端口建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拒绝与除所述目标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建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为多个端口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最先接收到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目标连接响应消息;
确定发送所述目标连接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能够连接的目标端口。
CN201811151762.6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347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762.6A CN109347933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762.6A CN109347933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33A true CN109347933A (zh) 2019-02-15
CN109347933B CN109347933B (zh) 2021-07-20

Family

ID=6530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1762.6A Active CN109347933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793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619A (zh) * 2008-11-17 2009-04-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三层交换机
EP2267971A2 (en) * 2009-06-22 2010-12-29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multi-connection protocol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traversing a multi-core system
US20130185428A1 (en) * 2011-12-23 2013-07-18 Firebi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ath Validation
EP2752767A1 (en) * 2003-06-11 2014-07-09 Salesforce.com, Inc. Transparent tcp connection failover
WO201414508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to streaming video
CN104202334A (zh) * 2014-09-16 2014-12-10 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9503401B1 (en) * 2014-01-31 2016-11-22 Whatsapp Inc. Automated message recall from a sender's device
CN106612265A (zh) * 2015-10-27 2017-05-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6713454A (zh) * 2016-12-22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682251A (zh) * 2017-10-18 2018-02-09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socket的网页即时聊天方法及装置
US20180197217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excom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of bidding online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52767A1 (en) * 2003-06-11 2014-07-09 Salesforce.com, Inc. Transparent tcp connection failover
CN101404619A (zh) * 2008-11-17 2009-04-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三层交换机
EP2267971A2 (en) * 2009-06-22 2010-12-29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multi-connection protocol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traversing a multi-core system
US20130185428A1 (en) * 2011-12-23 2013-07-18 Firebi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ath Validation
WO201414508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to streaming video
US9503401B1 (en) * 2014-01-31 2016-11-22 Whatsapp Inc. Automated message recall from a sender's device
CN104202334A (zh) * 2014-09-16 2014-12-10 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12265A (zh) * 2015-10-27 2017-05-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6713454A (zh) * 2016-12-22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80197217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excom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of bidding online services
CN107682251A (zh) * 2017-10-18 2018-02-09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socket的网页即时聊天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德顺: "可扩展的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33B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0402B (zh) 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8339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cente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20170163478A1 (en) Method,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client configuration in key-value pair database
CN102811335B (zh) 建立视频会话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12284B (zh) 一种流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4948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8418884A (zh) 一种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02573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destination loca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packetized data in a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an application server attribute
CN108667638A (zh) 一种网络业务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CN108200218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41409A (zh) 通信系统、地址通知装置、通信控制装置、终端、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04506549A (zh) 建立网游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713684A (zh) 统一通信客户端账号与话机的号码的绑定方法及设备
CN103986710B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83472A (zh) 网络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158587B2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eb application instance connected to a connection server and a calling entity other than said connection server
CN104582011B (zh)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连接至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060560A1 (en) Clou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70665B2 (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network device
CN110830419B (zh) 一种网际协议摄像机的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47933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0984B (zh) 服务质量加速请求消息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7342981B (zh) 传感器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CN109067666B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7027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4

Address after: Room 1101, Santai Commercial Building, 139 Connaught Road, Hong 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Hong Kong Lemi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mana Bay

Applicant before: Happy honey Company Limite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25, 5th floor, shuangjingfang office building, 3 frisha street,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Zhuomi Private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 Santai Commercial Building, 139 Connaught Road, Hong K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ONG KONG LIVE.ME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