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5171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5171A
CN109345171A CN201811147591.XA CN201811147591A CN109345171A CN 109345171 A CN109345171 A CN 109345171A CN 201811147591 A CN201811147591 A CN 201811147591A CN 109345171 A CN109345171 A CN 109345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express delivery
identity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75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罗时建
谢鑫
陈惠�
杨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75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5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5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和服务器、标签。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提高了用户领取快递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在十年间呈现了几十倍的增长,网购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给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内快递服务提出了更多量的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快递配送效率和品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然而,现有的快递配送方式对于大型快递派送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解决。目前在校园、职工宿舍等大型快递派送与领取点,快递人员或者工作人员一般会按照手机尾号、名字拼音等信息对快递进行标记,然后电话或短信通知收件人前来领取,领取时由领取人说出收件人姓名,由工作人员和收件人一起人工查找快递,查找到快递后收件人进行签单完成快递领取。由于大型快递派送点的待领取快递货品数量较大,人工查找较为费时费力,这一系列繁琐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快递派送或领取的效率。
综上,如何提高大型快递派送点的领取效率,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以提高大型快递派送点的领取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若身份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
和/或,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
和/或,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结果信息。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可选的,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包括: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可选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携带有快递订单号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到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快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存储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与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验证结果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整合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形成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
识别所述快递信息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快递订单号;
查询所述快递订单号对应的快递信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快递信息。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指令发送单元,若身份验证通过时,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验证单元包括扫描认证模块和/或个人账户认证模块;
所述扫描认证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或者,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个人账户认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并对所述账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和/或,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第一验证单元包括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可选的,所述指令发送单元,用于: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用于预先设置于待领取包裹上,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指令;
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提示指令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指令接收单元为用于无线信号收发的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内部;所述指令单元为 LED灯带,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外表面;
所述标签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收发天线接收到提示指令后,控制所述LED灯带进行灯光闪烁。
可选的,所述标签本体的内部还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装设有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和/或,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装设有液晶屏;
和/或,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还装设有粘贴纸。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服务器,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以及,将验证结果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第二验证单元包括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和/或快递信息数据库;
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用于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
所述快递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所述快递信息包括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验证单元包括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通过对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后向所述所对应的包裹上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这样,在对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后,对应的快递货品上的标签就会自动进行提示,工作人员可立即发现该快递的具体位置,无需再根据收件人姓名或者电话等信息人工一一翻找,减少快递领取点的人工查找工作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大型快递派送点查找快递的效率,使得用户能够更快的领取到货品,进而也提升了快递派送点的领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验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的框图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正面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的左视图;
图4e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与快递派送流程对接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验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递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任关系图G(u,β)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参见图1所示,包括步骤:
步骤S11,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步骤S11中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的身份信息,可以是所述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本人的身份信息,在当前领取快递的用户不是快递的下单人本人时,所述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代领取人本人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代领取人出示的快递下单人本人的身份信息,等等。
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声纹、人脸等,所述身份信息还可以是与该用户唯一对应的第三方平台账户名和密码或者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为与该用户唯一对应证明该用户身份的二维码、条形码等,或者是与所述快递唯一对应的含有用户身份信息的领取密码等等。所述第三方平台,可以是常见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平台,如购物平台 (淘宝、天猫、京东等),在第三方平台的具体形式上不做限制,只要该平台中具有能够证明用户唯一身份的账户名和密码即可。
可选的,步骤S11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可以是:
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可证明当前领取人身份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领取密码可以是在下单时生成或者在快递信息生成时同时生成,并在生成后通过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发送给用户的,用户只需在领取快递时出示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领取密码,所述终端从中获取身份信息并进行身份验证;
和/或,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
和/或,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声纹、人脸等。
步骤S12,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在实现所述步骤S12时,至少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终端本身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另一种是终端将身份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验证,然后服务器将验证结果信息返回给终端,终端进而根据验证结果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
当所述步骤S12通过终端本身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所述终端可以是预先从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的服务器中下载相应的身份信息,这样,在获取到当前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时,比对终端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即可。
所述身份信息与快递信息相关联,这样,当验证身份信息通过时,也就能知道其对应的快递信息。
当所述身份信息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用户提前录入前述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的,也可以是用户提前录入第三方平台中,并在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将该信息从第三方平台中通过授权方式关联过来的。同理,若所述身份信息为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时,该账户名和密码可以是用户在前述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注册时所形成的,当账户名和密码为第三方平台的账户名和密码时,则可以是用户在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将该信息从第三方平台中通过授权方式关联过来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不是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且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是代领取人其本人的身份信息时,所述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需要预先将该代领取人的身份信息与自己的身份信息或快递信息进行绑定,从而在进行身份验证时能够对代领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12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这样,通过可信度值计算,能够提高快递领取过程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冒领快递。
较佳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任何领取人都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任度,从而根据信任度,快递员可以确定当前领取人是否值得信任并领走快递。
步骤S13,若身份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指令可以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所述标签的,当然,所述标签中也应当具备能够实现无线传输的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提示指令,从而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设备自动识别快递领取人的身份,并且通过标签对相应货品进行提示,减少了快递派送点人工识别和查找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快递站点的快递领取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包括: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这样,所述标签在接收到不同的提示指令时,则会相应地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快递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的不同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身份或者当前用户的身份是否验证通过,从而能够快速判断当前状况,大大提高了快递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携带有快递订单号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到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快递信息。这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快递信息查询请求来查询相关快递的快递信息,从而对快递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可选的,所述快递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物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信息处理服务器,包括步骤:
步骤S21: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步骤S22: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信息向终端发送。
将身份验证功能与终端分离,通过远程服务器执行,可减少终端的运算负荷,实现更快速的对领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自动验证,相比于人工识别,效率更高。
可选的,当验证功能与终端分离,通过远程服务器执行时,所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的步骤,在服务器端执行,具体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这样,通过可信度值计算,能够提高快递领取过程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冒领快递。
较佳的,对当前领取人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任何领取人都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任度,从而根据信任度,快递员可以确定当前领取人是否值得信任并领走快递。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存储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
通过将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整合,使得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可以在整合后的数据中去进行查找和匹配,从而方便了验证过程的快速实现。
其中,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账户名和密码,可直接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来实现,从而无需将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等信息存储到服务器本地,进而节省了服务器本地的空间。
在整合了各用户的身份信息后,进一步的,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与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验证结果信息,从而很好地利用了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提高了身份验证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整合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形成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
识别所述快递信息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快递订单号;
查询所述快递订单号对应的快递信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快递信息。
这样,通过快递订单号即可直接查询与之关联的数据记录,从而可以对货品流通过程的不同责任方的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参见图3a所示,所述信息处理终端10,包括:
第一验证单元101,用于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的身份信息,可以是所述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本人的身份信息,在当前领取快递的用户不是快递的下单人本人时,所述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代领取人本人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代领取人出示的快递下单人本人的身份信息,等等。
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声纹、人脸等,所述身份信息还可以是与该用户唯一对应的第三方平台账户名和密码或者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为与该用户唯一对应证明该用户身份的二维码、条形码等,或者是与所述快递唯一对应的含有用户身份信息的领取密码等等。所述第三方平台,可以是常见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平台,如购物平台 (淘宝、天猫、京东等),在第三方平台的具体形式上不做限制,只要该平台中具有能够证明用户唯一身份的账户名和密码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至少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终端本身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另一种是终端将身份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验证,然后服务器将验证结果信息返回给终端,终端进而根据验证结果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
当所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是通过终端本身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所述终端可以是预先从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的服务器中下载相应的身份信息,这样,在获取到当前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时,比对终端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即可。
所述身份信息与快递信息相关联,这样,当验证身份信息通过时,也就能知道其对应的快递信息。
当所述身份信息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用户提前录入前述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的,也可以是用户提前录入第三方平台中,并在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将该信息从第三方平台中通过授权方式关联过来的。同理,若所述身份信息为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时,该账户名和密码可以是用户在前述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注册时所形成的,当账户名和密码为第三方平台的账户名和密码时,则可以是用户在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中将该信息从第三方平台中通过授权方式关联过来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不是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且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是代领取人其本人的身份信息时,所述快递的下单人(或收件人)需要预先将该代领取人的身份信息与自己的身份信息或快递信息进行绑定,从而在进行身份验证时能够对代领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指令发送单元102,若身份验证通过时,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指令可以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所述标签的,当然,所述标签中也应当具备能够实现无线传输的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提示指令,从而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光和/或声的提示、振动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终端,通过自动识别快递领取人的身份,并且通过标签对相应货品进行提示,减少了快递派送点人工识别和查找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快递站点的快递领取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验证单元101还包括扫描认证模块1011和/或个人账户认证模块1012;
所述扫描认证模块1011,用于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或者,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领取密码可以是在下单时生成或者在快递信息生成时同时生成,并在生成后通过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发送给用户的,用户只需在领取快递时出示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领取密码,所述终端从中获取身份信息并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个人账户认证模块1012,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并对所述账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和/或,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终端需要在本地进行身份验证(不通过服务器完成验证)时,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验证单元101还包括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1013;
所述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1013,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这样,通过可信度值计算,能够提高快递领取过程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冒领快递。
较佳的,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 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任何领取人都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任度,从而根据信任度,快递员可以确定当前领取人是否值得信任并领走快递。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指令发送单元102,用于: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这样,所述标签在接收到不同的提示指令时,则会相应地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快递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的不同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身份或者当前用户的身份是否验证通过,从而能够快速判断当前状况,大大提高了快递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还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携带有快递订单号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到服务器;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快递信息。
这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快递信息查询请求来查询相关快递的快递信息,从而对快递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可选的,所述快递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物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20,用于预先设置于待领取包裹上,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206,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指令;可选的,所述指令接收单元206可以是用于无线信号收发的收发天线,从而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接收提示指令;
提示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发出提示信息;较佳的,所述提示单元202,用于根据不同的提示指令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使得快递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的不同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身份或者当前用户的身份是否验证通过;可选的,所述指令单元202可以是LED灯带;而当所述指令单元202 需要根据不同提示指令发出不同提示信息时,所述指令单元202可以是可控变色LED灯带,用于根据不同提示指令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选的,所述标签还包括控制单元205,所述控制单元205用于在所述指令接收单元206接收到提示指令后,控制所述提示单元202发出提示信息。
该实施例列举所述标签的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4a至图4e所示,所述标签包括标签本体201。标签本体201的外表面装设有用于显示内部号码的液晶屏203和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208;标签本体201 的内部设有PCB板卡205、用于无线信号收发的收发天线206、用于供电的蓄电池207;标签本体201的外表面还装设有可控变色LED灯带202和粘贴纸204。PCB板卡205用于在所述收发天线接收到提示指令后,控制可控变色LED灯带进行灯光闪烁。
具体地,标签本体201的大小约为普通银行卡大小,即约为 85.60×53.98mm,厚度约为普通人民币1元硬币的一半,即0.9-0.95mm。可控变色LED灯带202设置于标签本体的正面的边缘。用于显示内部号码的液晶屏203为段码式液晶屏,也设置于标签本体的正面。标签本体201的底部的粘贴纸204为多层可多次粘贴的粘贴纸,用于多次将标签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于待领取货品上。
在快递货品到达该领取点之后,工作人员将所述标签粘贴于每个快递上,当领取人通过扫描或其他身份认证方式完成指定快递或货品的领取信息时,该标签接收到所述终端的指令发送单元102的提示指令并控制LED灯带发光闪烁指示工作人员取走该快递给领取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闪烁,对不同的领取情况加以区分,例如,LED灯闪烁显示的方式可以设置为绿光闪烁为本人领取,黄光闪烁为他人代领,红光闪烁为领取人不具备领取权限。通过这样的LED 发光闪烁,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了解标签扫描的结果,以防误领和冒领的情况。标签的有益效果,不仅仅是方便快递员处理快递,更是可以通过建立的快递系统数据库,简化快递签收部分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标签102进行声/光提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为灯光闪烁,也可以为语音提示,例如,在标签的收发天线206接收到验证单元发送的提示指令后,发出“嘟嘟嘟”的语音提示或者进行语音人声播报等等,语音人声播报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要求灵活设置;还可以是灯光与语音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指引做出多种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不一一列举。
并且,本实施例所列举的标签仅为本发明诸多可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指引对标签的形状、大小以及各结构部件的相对位置等做出多种调整,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不一一列举。
参见图5所示,图5为从下单到快递领取的整体流程示意图。首先,卖家用户处理系统a进行下单、出单、仓库分拣、物流打包等操作;经物流运输过程后,到达快递派送站点,快递分发到各个快递领取点b。到达领取点b 后,将具有编码的标签20与快递一一对应粘贴或者其他方式连接,系统记录每个标签20的编码与快递订单的映射关系。快递领取点b通过服务器以微信、短信、邮件、电话等形式给买家发送领取信息。领取人前来领取快递,所述信息处理终端10对其进行验证,并且标签20进行相应的提示。需要说明的是,图5旨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领取系统如何与快递派送对接,不可理解为图5所示均为本发明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服务器,如图6a所示,包括:
收发单元3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以及,将验证结果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
第二验证单元302,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设置服务器端对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可提升货品领取准确率,防止冒领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人工智能化快递领取服务器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b所示,所述第二验证单元302还可具体包括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和/或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3023。
如图6c所示,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用于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存储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用于整合收件人 (即买家)的身份信息,与第三方平台进行集成,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 本身不存储第三方平台存储的用户信息而是直接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电话、指纹、面部轮廓。参考图6c,图6c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身份认证数据,主要包括各个第三方平台上的账号密码、指纹、人脸识别、声纹等。
在整合了各用户的身份信息后,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验证单元302,可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将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与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验证结果信息,从而很好地利用了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提高了身份验证的效率。
如图6d所示,所述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用于存储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所述快递信息包括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其中以货品订单信息为中心形成4个主要的数据库模块,分别是买家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物流信息。为保证数据信息隐私保密,对其进行模块化分类,各个模块以货品信息为中心,分别建立数据模块,当数据终端需要查看时,根据其权限等级开放指定数据模块权限供读取。
买家通过购物网站、智能终端APP等平台提交购物订单,卖家在接收订单后将其发送到库房,库房工作人员通过订单信息进行货品分拣,并进行打包,打包完成的货品交由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在此过程中,将形成以买家订单号为中心的买家个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详细信息、物流详细信息的数据记录,该数据记录就构成了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通过订单号可以直接查询与之关联的数据记录,可以对货品流通过程的不同责任方的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在建立所述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之后,所述收发单元3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
所述第二验证单元302还可具体用于:识别所述快递信息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快递订单号;以及在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中查询所述快递订单号对应的快递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301,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快递信息。
这样,通过快递订单号即可直接查询与之关联的数据记录,从而可以对货品流通过程的不同责任方的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根据不同的需求,所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可以是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另外设置的服务器。涉及第三方平台中的相关用户身份信息,可以不存储在所述服务器中的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中,而是通过服务器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来得到,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数据库的存储负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智能验证,主要包括扫描识别认证与个人账户认证。扫描识别认证主要是所述用户向快递点出示领取的实时二维码、条形码或领取密码等,快递点通过终端设备识别该二维码、条形码、密码等完成领取人身份认证。而个人认证账户认证可以是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身份认证或者通过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的服务器本身的存储数据实现身份认证。第三方平台可能包括若干不同平台,这些平台的共同点是包含若干种身份认证方式,这些方式主要有账户名密码、指纹、人脸识别、声纹等身份认证方式。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仅将第三方认证方式直接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系统,则无需自建数据服务器。快递货品的领取应在验证通过后进行。
实际的快递领取中,收件人不能亲自前来而由他人代领的情况时有发生,职工宿舍、住宅区、校园等场合的快递领取点,代领取的概率更高。现有技术中对于他人代领往往是通过工作人员通过问询电话号码等人工方式进行验证,一方面增加了领取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人工验证准确度低,易出现冒领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收件人出示的二维码等信息,获取其订单信息中的收件人信息,首先判断该领取人是否为收件人本人,是,则直接验证通过,向标签发出提示指令,否,则继续验证该领取人是否为收件人指定的完全可信任的指定领取人,是,则也验证通过,否则,将对其身份进行代领可信度值计算。即,代领可信度值算法为当次快递未指定代领人时使用。指定领取人由收件人预先填写,填写后录入相应信息并存储至服务器,即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收件人对应的待领取人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验证单元包括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3023,所述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这样,通过可信度值计算,能够提高快递领取过程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冒领快递。
较佳的,所述第二代领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当前领取人的可信度值,基于以下计算式实现: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ua为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为分配给从用户的身份权重,一般设置 wx=n*wy,n>0,n为正整数。wx应根据收件人与主用户的实际关系而设定, wy应根据从用户与主用户之间的实际关系而设定。g(ua)和k(ua)为选择比函数,当用户ua为主用户身份时,g(ua)为1,k(ua)为0,当用户ua为从用户身份时, g(ua)为0,k(ua)为1。r(ua)和s(ua)为主用户和从用户的信任度。主用户的信任度r(ua)由快递收件人自行设定,范围0~1内的小数。从用户的信任度s(ua)是从用户ua与主用户之间的可信度。s(ua)通过信任关系图获得。
信任关系图G(u,β)用于表示主用户和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在信任关系图G(u,β)中,u表示用户,包含主用户和从用户,而主用户包括收件人和收件人指定的完全可信任的指定领取人。每一个用户在信任关系图G中表示为一个点,信任关系图G中包含至少一个主用户,为买家填写的收件人,其他主用户可能是收件人指定的指定领取人,剩余从用户是与主用户为好友关系的其他用户,β表示为用户与其他好友在信任关系图G中所表示的两点之间有向线段,s(ua)为用户ua作为好友身份其与主用户在信任关系图G中所表示的亮点之间有向线段β的权重,有向线段β的权重表示主用户和从用户之间的可信度,有向线段β的长度与权重s(ua)成反比。即,可通过s(ua)=l/β而求得s(ua),l为比例系数,为设定的具体某一数值。
信任关系图G(u,β)的一个示例参见图7所示,其中Ua为主用户,Ua1-Ua5为从用户。Ua与Ua1-Ua5之间的有向线段即为β。
构建信任关系图G(u,β)所需的参数可由收件人初次使用时,填写资料而得。当收件人多次指定让某个从用户代领快递时,对应从用户的β值即有向线段的长度应对应缩短,或从用户代领后,主用户会收到快递已领取消息,可通过对从用户的评价中变更β值。
并且收件人应预先设置有领取权限的可信度阈值,当可信度值大于该可信度阈值时,当前领取人才具备领取权限。
例如,主用户为A,从用户B与A关系为亲属,从用户C与A关系为普通朋友,因身份关系设wx=1,wyB=0.5,wyC=0.25,收件人已设置信任度r (A)=1,s(B)=0.8,s(C)=0.8。当主用户设置可信度阈值为0.3时,只有可信度值大于0.3才可替代领取此快递,而f(B)=0.5*0.8=0.4,f(C) =0.25*0.8=0.2,此时从用户B可代领,而C无法代领。
第二代领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的设置,减少了领取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比于人工验证的主观影响,验证过程更加客观,验证效率相比于人工有所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服务器用于对当前领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仅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并不可理解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必须依赖于远程服务器。当终端设备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以及计算能力时,也可将验证和数据存储等功能集成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即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也可集成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10(即前述终端实施例中的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1013)。而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3021和快递信息数据库3022也可集成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10,其所存储的货品信息和收件人身份信息,可以按照不同快递点所对应的片区进行划分后分别存储于领取终端,这样每个终端所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仅为该片区内的常驻用户数量,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及存储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构建快递信息数据库,形成数据信息查询基础,可以安全、高效的解决信息查询问题;采用集成第三方认证的身份认证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身份认证的繁琐过程,同时提高验证的安全性;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可以对于他人代领取的情况进行有效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快递积压问题。
此外,典型地,本公开所述的装置、设备等可为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智能电视等,也可以是大型终端设备,如服务器等,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装置、设备。本公开所述的客户端可以是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电子终端设备中。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 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 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 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 Rambus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先、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 (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是也可以设想多个,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若身份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
和/或,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
和/或,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结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包括: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携带有快递订单号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到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快递信息。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存储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与整合后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验证结果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整合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形成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查询请求;
识别所述快递信息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快递订单号;
查询所述快递订单号对应的快递信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快递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15.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指令发送单元,若身份验证通过时,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提示指令,使所述标签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发出提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单元包括扫描认证模块和/或个人账户认证模块;
所述扫描认证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用户提供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或者,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领取密码并从中提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个人账户认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并对所述账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所述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和/或,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单元包括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发送单元,用于:
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和/或,根据身份验证通过与否,向所述用户所对应的包裹上设置的标签发送不同的提示指令。
20.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用于预先设置于待领取包裹上,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指令;
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发出提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提示指令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指令接收单元为用于无线信号收发的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内部;所述指令单元为LED灯带,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外表面;
所述标签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收发天线接收到提示指令后,控制所述LED灯带进行灯光闪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的内部还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装设有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和/或,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装设有液晶屏;
和/或,所述标签本体的外表面还装设有粘贴纸。
24.一种信息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需要领取快递的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以及,将验证结果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验证单元还包括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和/或快递信息数据库;
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用于整合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和/或,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所述用户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快递对应的物流平台或购买平台上存储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或者,所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姓名、电话、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账户名和密码;
所述快递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以快递订单号为中心的快递信息,所述快递信息包括快递订单中的快递订单号、收件人信息、卖家信息、货品信息和/或物流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验证单元包括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代领取可信度值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进行计算;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大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用户的可信度值小于或等于可信度阈值,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的计算式为:
f(ua)=wx*g(ua)*r(ua)+∑wyi*k(ua)*si(ua);
其中,f(ua)为用户ua的可信度值,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wx为分配给主用户的身份权重,wyi为分配给第i个从用户的身份权重,i为正整数,g(ua)为主用户选择比函数,r(ua)为主用户的信任度,k(ua)为从用户的选择比函数,si(ua)为第i个从用户的信任度。
CN201811147591.X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Pending CN109345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7591.XA CN109345171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7591.XA CN109345171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5171A true CN109345171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7591.XA Pending CN109345171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51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8482A (zh) * 2020-12-07 2021-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快递签收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625238A (zh) * 2020-12-14 2022-06-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节能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5485A1 (en) * 2014-03-13 2016-09-2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credit card
CN107038784A (zh) * 2017-04-14 2017-08-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743136A (zh) * 2017-12-04 2018-02-27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快递领取系统及其领取方法
CN107818434A (zh) * 2016-09-14 2018-03-2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取件验证方法、服务器、取件验证设备和取件验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5485A1 (en) * 2014-03-13 2016-09-2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credit card
CN107818434A (zh) * 2016-09-14 2018-03-2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取件验证方法、服务器、取件验证设备和取件验证系统
CN107038784A (zh) * 2017-04-14 2017-08-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743136A (zh) * 2017-12-04 2018-02-27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快递领取系统及其领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8482A (zh) * 2020-12-07 2021-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快递签收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08482B (zh) * 2020-12-07 2023-06-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快递签收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625238A (zh) * 2020-12-14 2022-06-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节能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414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3226764B (zh) 一种快递收发件系统及方法
CN103955813B (zh) 基于物联网的快递追踪派送方法
WO2019154392A1 (zh) 兼容标准物品编码的供应链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及服务器
CN104008613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应用的智能末端配送系统和配送方法
CN111612478A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产品防伪追溯方法及平台
CN107180379A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赁系统及其租赁方法
CN104495545B (zh) 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电梯维保电子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0149806A (zh) 堆栈数据结构的数字助理处理
CN103136627B (zh) 区域物业智能管理系统
WO2015119648A1 (en) Location-based workflows and services
CN106030631A (zh) 用于促进邮包到适当定尺寸的锁柜的递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52953A (zh) 利用储物柜邮寄、投递邮件及取得储物柜寄存邮件的方法
CN10374533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家具安全流通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8764785A (zh) 物流服务方法及平台
US1148172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media fo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personal property
CN109377119A (zh) 一种快递取件系统和方法
CN106097467A (zh) 一种宝盒、投取件系统和方法及宝盒的查询和定位方法
CN110493243A (zh)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363044A (zh) 快递单号的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0934517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标签
CN109685603A (zh) 一种工具租赁方法、系统和终端
CN203165005U (zh) 区域物业智能管理系统
CN109003030A (zh) 区块链的对象物流转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6379A (zh) 库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