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4377A -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4377A
CN109344377A CN201811014393.6A CN201811014393A CN109344377A CN 109344377 A CN109344377 A CN 109344377A CN 201811014393 A CN201811014393 A CN 201811014393A CN 109344377 A CN109344377 A CN 109344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setting
content
pasted
source object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43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4377B (zh
Inventor
金同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lia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yi We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yi Wei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yi We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43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4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4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4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4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排版是指将文字、图片、图形等可视化信息元素在版面布局上通过调整位置、大小,使得版面布局条理化的过程。在计算机系统中,无论windows或MAC,android或IOS,数据(主要是文本或图片等可排版的元素)的复制粘贴都是常用的操作,比如,将网页上的文字和/或图片复制粘贴到WORD里,或者将代码从编辑器中复制粘贴到微信中,或者将文字从word2016复制粘贴到word2007中。在数据的复制粘贴过程中,由于源对象和目标对象所支持的排版格式可能是不同的,在粘贴后经常会出现排版格式的改变,给用户的阅读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排版问题,一些现有技术如下:
1、利用排版工具,例如Mark2all,将从第一应用复制的数据利用排版工具重新排版后,拷贝到其他应用时,能够正确显示当前预览的效果。
缺陷:该方法效率低、用户体验差。
2、在word中,粘贴时可以选择“保留源格式”,在word支持“源格式”的前提下,可以保持原来的排版。
缺陷:只限于复制数据的第一应用和粘贴数据的第二应用都是word的情况,如果从别的应用拷贝到word或者从word拷贝到别的应用,则仍然会导致排版的改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在数据的复制粘贴过程中,由于源对象和目标对象所支持的排版格式不同,在粘贴后出现排版的改变,给用户的阅读带来困难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
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拦截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
存储模块,用于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第一排版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第二排版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如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计算装置执行时,可用来实现如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可用来实现如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下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根据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中的源对象以及目标对象,对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并将排版处理后的待粘贴内容存储到剪切板中后,再触发执行粘贴操作的事件,从而保证了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目标对象后,保留了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使得整个粘贴操作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感的,用户无需手动进行任何额外操作,即可实现在同一应用中或者不同应用间进行内容的粘贴操作时,内容的排版格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或仅发生较小的变化,提高了粘贴操作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步骤S103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通过示例阐述了本公开的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相关披露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本公开显而易见的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中使用“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术语,是用于区分在顺序排列中不同级别的不同部件、元件、部分或组件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表达式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这些术语可以被其他表达式替换。
应当理解的是,当设备、单元或模块被称为“在……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设备、单元或模块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设备、单元或模块上,连接或耦合到或与其他设备、单元或模块通信,或者可以存在中间设备、单元或模块,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例如,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条目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
本公开所用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公开范围。如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而该类表述并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也可以包含在内。
参看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本公开的这些或其他特征和特点、操作方法、结构的相关元素的功能、部分的结合以及制造的经济性可以被更好地理解,其中说明和附图形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然而,可以清楚地理解,附图仅用作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
本公开中使用了多种结构图用来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变形。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的结构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由后台应用或进程等执行。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具体地,执行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进程可包括多个指令,当正在执行的监测粘贴操作触发事件的指令监测到粘贴操作触发事件时,例如“Ctrl+V”命令,执行拦截粘贴操作触发事件的指令对该粘贴操作触发事件进行拦截,并将该粘贴操作触发事件转化为指令存在内存中,然后将所述进程其余的指令和该粘贴操作触发事件转化的指令一起,按照预定的顺序发到指令队列中顺序执行,可以理解,该粘贴操作触发事件转化的指令可以在指令队列的队尾。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粘贴操作触发事件的监测可以通过监测对剪切板的调用命令来实现。剪贴板是一个暂存数据并且提供共享的系统进程,作为数据中转站使用,剪切板通常在后台起作用,包括在操作系统的内存里的开辟的一小段存储区域。剪切板存储数据的份数因系统或应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S102,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
具体地,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是通过之前的复制或剪切命令而存储在该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像等可视化信息元素;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网站或其它可以展示文字、图片、图像等可视化信息元素的位置,例如,应用可以是WORD、记事本、浏览器、微信、QQ或者代码编辑器等。获取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可以通过访问剪切板中最近的一个数据,当剪切板只能存储一个数据,例如windows系统的系统剪切板,则直接访问剪切板中的数据即可。获取源对象/目标对象,可以通过当监测到复制、剪切或粘贴命令时,识别前台的应用、浏览器的激活的窗口或标签所访问的网站、光标所在位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识别的源对象/目标对象存储下来,以供需要时调用。
为了能够针对性地排版,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对于本方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可识别的。例如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为Word2007,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为Word2013,若本方法的执行主体既可识别Word2007,又可识别Word2013,则本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正常工作;若本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识别Word2007,但是不能识别Word2013,则本方法的执行主体不能正常工作。
S103,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
具体地,根据源对象以及目标对象,通过预先设置的排版方法,对待粘贴内容进行重新排版处理,以使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上述排版方法并不是单纯地匹配目标对象的排版格式,也不是简单的保留源对象排版格式,而是要根据源对象以及目标对象双方的信息,对待粘贴内容重新排版。例如,如果待粘贴内容中的数学公式无法直接在目标对象中得到完整的呈现,而目标对象支持图片的呈现,则根据排版方法,可以将待粘贴内容中的数学公式转换为图片,以使得当粘贴到目标对象后,该数学公式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
S104,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具体地,可以按照现有技术的复制/剪切粘贴规则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例如,windows的系统剪切板只能存储一份数据,新数据存进来会覆盖旧数据;而Office应用程序则可以存储多份数据,则新数据按时间排列到最后。
S105,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具体地,此处所执行的事件并非是通过用户触发的,而是在步骤S101中被拦截的事件,如前所述,可以将被拦截的该事件转化为指令暂存在内存中以待调用。因此,此处所执行的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与步骤s101中被拦截的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是相同的,只是粘贴内容换成了步骤s104中被存储在剪切板中的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下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根据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中的源对象以及目标对象,对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并将排版处理后的待粘贴内容存储到剪切板中后,再触发执行粘贴操作的事件,从而保证了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目标对象后,保留了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类似,使得整个粘贴操作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感的,用户无需手动进行任何额外的操作,即可实现在同一应用中或者不同应用间进行内容的粘贴操作时,内容的排版格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或仅发生微小的改变,提高了粘贴操作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可以在本地设备或网络地址的任何位置。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可以是应用程序:两者可以为相同的应用程序,例如Word和Word,两者也可以为不相同的应用程序,例如Word和Wps。可以是网站:两者可以为相同的网站,例如都是浪博客,两者也可以为不相同的网站,例如新浪博客和天涯论坛。可以是同一个应用的不同版本,例如office 2016和2010;还可以是同一个应用的不同模板,例如不同的ppt模板。
粘贴操作可以发生在同一个设备上,也可以发生在多个设备之间(所谓的云粘贴)。当粘贴操作发生在同一个设备上时,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可以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例如均为Mac设备上的Word应用;或者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为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例如源对象为Mac设备上的Word应用,目标对象为Mac设备上的记事本。当粘贴操作发生在不同设备之间时,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可以为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例如源对象为Mac设备上的Word应用,目标对象为IOS设备上的Word应用;或者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为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例如源对象为Mac设备上的Word应用,目标对象为IOS设备上的记事本。对于粘贴操作发生在不同设备之间时,不同设备可以登陆同一个应用帐号,在一个设备上复制一份数据,其它设备都会自动接收到该数据并保存在其剪贴板里,从而在其它设备上可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后,再粘贴该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3即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S201,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S202,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预先定义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预设转换方式,例如word应用和记事本之间格式转换方式,在确定了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后,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并基于预设转换方式对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02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首先获取待粘贴内容在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其次根据预设转换方式将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第一排版参数和第二排版参数对应,也即第一排版参数使得数据内容在源对象中具有第一排版格式,而第二排版参数使得数据内容在目标对象中具有第二排版格式,对于用户而言,在源对象中预览第一排版格式的数据和在目标对象中预览第二排版格式的同一数据,其内容以及排版都是一致的。可以预先定义源对象中的每一个排版参数与目标对象中对应排版参数之间的转换方式,在确定预设转换方式以及第一排版参数的情况下,即可确定第二排版参数,进而可以根据第二排版参数对待粘贴内容重新排版。例如通过一个换算函数将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转换成目标对象中的排版参数,每两个应用间均预设一个换算函数,通过调用该换算函数对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程序的第二排版参数。例如,在源对象中使用符号空格作为占位符,而在目标对象中空格则被自动删除,因此在该实现方式过程中,将源对象中的占位符自动替换为目标对象中的占位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02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预设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排版模板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待粘贴内容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确定该种排版格式在目标对象中对应的排版模板,进而根据排版模板对待粘贴内容重新进行排版。预设转换方式可以是排版模板之间的对应关系。首先根据待粘贴内容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确定该排版格式对应的第一排版模板。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中文档格式具有几种有限的模板,可以预先设置好源对象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模板对应关系。其次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待粘贴内容在源对象中对应的第一排版模板,之后再基于预存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目标对象中的第二排版模板,并将待粘贴内容按照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重新排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以上是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处理的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拦截模块301、获取模块302、处理模块303、存储模块304和执行模块305,其中:
拦截模块301,用于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
处理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
存储模块304,用于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执行模块305,用于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3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第一排版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第二排版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与图1所示实施例及相关实施例中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应一致,具体细节可参见上述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处理。在RAM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401、ROM402以及RAM404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9。通信部分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及其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图1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3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路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公开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下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根据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中的源对象以及目标对象,对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并将排版处理后的待粘贴内容存储到剪切板中后,再触发执行粘贴操作的事件,从而保证了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目标对象后,保留了在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使得整个粘贴操作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感的,用户无需手动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实现在同一应用中或者不同应用间进行内容的粘贴操作时,内容的排版格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提高了粘贴操作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公开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
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拦截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拦截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粘贴操作的粘贴信息;其中,所述粘贴信息至少包括剪切板中的待粘贴内容、所述待粘贴内容的源对象以及所述粘贴操作的目标对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以使所述待粘贴内容被粘贴到所述目标对象后,保留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或与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近似;
存储模块,用于将排版处理后的所述待粘贴内容存储到所述剪切板中;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分别为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应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设备上的同一应用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对象和目标对象获取对应的预设转换方式;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第一排版参数;
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转换方式将所述第一排版参数转换为第二排版参数;
第一排版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排版参数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粘贴内容在所述源对象中的排版格式获取第一排版模板;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转换方式确定与所述第一排版模板对应的第二排版模板;
第二排版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排版模板中的排版格式对所述待粘贴内容进行排版。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复制操作的触发事件或剪切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源对象;和/或,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粘贴操作的触发事件时,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计算装置执行时,可用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014393.6A 2018-08-31 2018-08-31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44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4393.6A CN109344377B (zh) 2018-08-31 2018-08-31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4393.6A CN109344377B (zh) 2018-08-31 2018-08-31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4377A true CN109344377A (zh) 2019-02-15
CN109344377B CN109344377B (zh) 2023-11-24

Family

ID=6529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4393.6A Active CN109344377B (zh) 2018-08-31 2018-08-31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43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786A (zh) * 2019-05-31 2019-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3872A1 (en) * 2002-10-09 2004-04-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between text format and outline format
CN1808390A (zh) * 2006-02-07 2006-07-26 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 对剪贴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1458632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数据对象复制/粘贴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2298575A (zh) * 2010-06-28 2011-12-2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格式的Word文件内容拷贝和粘贴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331127A1 (en) * 2013-05-02 2014-1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late based copy and paste function
CN10475066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待粘贴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88986A (zh) * 2015-02-26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017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剪切板的数据编辑方法及装置
JP2017091021A (ja) * 2015-11-04 2017-05-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コピーペースト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875228B1 (en) * 2015-03-06 2018-01-23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rving conditional styles when copying and pasting between applications
CN107729306A (zh) * 2017-10-19 2018-0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992371A (zh) * 2017-11-30 2018-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复制粘贴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154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文档排版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3872A1 (en) * 2002-10-09 2004-04-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between text format and outline format
CN1808390A (zh) * 2006-02-07 2006-07-26 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 对剪贴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1458632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数据对象复制/粘贴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2298575A (zh) * 2010-06-28 2011-12-2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格式的Word文件内容拷贝和粘贴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331127A1 (en) * 2013-05-02 2014-1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late based copy and paste function
CN10475066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待粘贴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88986A (zh) * 2015-02-26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875228B1 (en) * 2015-03-06 2018-01-23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rving conditional styles when copying and pasting between applications
JP2017091021A (ja) * 2015-11-04 2017-05-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コピーペースト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62017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剪切板的数据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7729306A (zh) * 2017-10-19 2018-0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992371A (zh) * 2017-11-30 2018-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复制粘贴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154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文档排版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786A (zh) * 2019-05-31 2019-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4377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9801B (zh) 一种基于复杂参数的组态化显控系统
US77350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manual transactions between disjoint systems
US20190171696A1 (en) Web-intrinsic interactive documents
CN108628741A (zh) 网页页面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20180349107A1 (en) Preview Changes To Mobile Applications At Different Display Resolutions
CN108885611B (zh) 文档自动化
US1052868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matic-driven generation of input/output models
CN112633691A (zh) 生成自定义审批流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57388A (zh) 代码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491195A (zh) 设备控制页面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14780080A (zh) 一种微前端集成方法、装置及监控方法
US9207887B1 (en) Presentation of predicted steps in a print workflow
CN109558191A (zh) 一种配置页面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117032A (zh) 基于epub电子书的阅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55467A (zh) 按照工作流顺序执行服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26020A (zh) 系统对接方法、系统对接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9344377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113487A1 (en) Automated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documentation
CN109543122B (zh) 内容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53951A (zh) 纸质合同信息套打方法、系统、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5070846A (ja) 格納プログラム,それ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格納方法,及び格納装置
GB2365600A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high speed disaster recovery and relocation of computer workloads
JP201804557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755031B2 (en) Cognitive glyph building
CN110322531A (zh) 扁钢支撑的自动标注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510000 floor 7, building S6, poly Yuzhu port, No. 848, Huangpu Avenue Eas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anlia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HONGYING WEIRO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